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女性主义叙事学探析

合集下载

论桑塔格《恩主》中的不可靠叙述

论桑塔格《恩主》中的不可靠叙述

论桑塔格《恩主》中的不可靠叙述作者:曾阳萍杜志卿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摘要: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的处女作《恩主》充斥着大量荒诞不经的梦境叙述,学界也倾向于以此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并形成一种“反对阐释”的定见。

然而,以修辞叙事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发现,作品中的叙述者并不非常可靠,文本中存在两类不可靠性。

其中,契约型不可靠性支持了审美的解读,读者因此很容易掉进阐释的陷阱。

而疏远型不可靠性则构成了对叙述者的反讽,揭示了“恩主”的真面目。

对不可靠叙述的分析有助于读者体味作品复杂而丰富的主题意义:作品既表达了追求形式美学的诉求,同时又对陷入形式极端、视审美为自我救赎唯一出路的行为进行暗讽与否定。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恩主》;不可靠叙述;契约型不可靠;疏远型不可靠作者简介:曾阳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杜志卿,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英语小说(福建泉州362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紀美国左翼文学思潮研究”(08BWW008);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0086)。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8)03-0137-09《恩主》(The Benefactor)是苏珊·桑塔格(1933-2004)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奠定其写作风格和基调的一部重要作品。

小说讲述了养尊处优的主人公年轻时沉迷于梦境以至于后来难以区分现实和梦境的人生经历,穿插其间的是他的善行报告,是一部典型的虚构型自传。

在小说中,年轻的桑塔格试验性地以“纯粹私人的、主观的幻想和梦境”等非自然因素关于叙事学视域下的“非自然”概念的论述,详见周晶、任晓晋:《非自然叙事学文学阐释手法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第188—190页。

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 (2)

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 (2)

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摘要:长篇小说D是苏珊·桑塔格的著名历史小说,这是一部隐喻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作品。

在D中,火山代表是美丽、激情和毁灭,作者将它与人性、艺术和社会革命互为隐喻,通过历史故事的描写来揭示人世间的百态。

桑塔格夸张的文风和跳跃的叙事时序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多层次把握叙事时序是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本文将基于热奈特的时间理论深入分析桑塔格D的叙事手法,通过作者无时性和时间倒错的叙述手法去深入探究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桑塔格;《火山恋人》;时间理论苏珊·桑塔格(1933-2004)美国当代文学家、艺术评论家,著名的知识分子,被美国国民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她的文艺评论在国际上有极大的影响力,处处展现了锐利的光芒,然而,人们却很少关注她的文学作品。

其实桑塔格本人非常注重文学创作,其中D 就是她的著名文学作品,也是她最为满意的作品。

这是一部以史实为内容的历史小说,描写的是十八世纪末期,驻那不勒斯英国公使威廉·汉密尔顿与他的两任妻子凯瑟琳和埃玛还有英国海军上将、也就是埃玛的情人纳尔逊之间的情感纠葛,并且还描写了法国大革命时期,那不勒斯共和派的革命活动以及民众的暴动。

D出版后,立刻畅销全球,并引起了评论界的纷争。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对该书进行了许多研究,包括从文化和诗词的角度分析作品中历史与审美的完美结合;通过研究该作品,分析桑塔格从先锋派走向现实主义的过程;或者对作品的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进行分析。

桑塔格的作品似乎都可以从多角度去解读。

本文将用热奈特的时间理论分析D,以求解读桑塔格如何运用无时性和时间倒错来连接形式与意义的世界。

一、倒叙的表现方式对前面发生的事件,站在现阶段的立场去进行叙述则为倒叙。

热奈特根据追述的第一叙事时间不同和时间跨度的差异,将倒叙分成三种形式。

一是将全部的叙事时间都放在第一叙事时间的起点外,称为“外倒叙”。

苏珊桑塔格的文论中对文学艺术的态度

苏珊桑塔格的文论中对文学艺术的态度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她的文论作品对于文学艺术的态度深受人们的关注和探讨。

通过对苏珊·桑塔格的文论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她对于文学艺术的态度,探寻她对于文学艺术的认知和评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苏珊·桑塔格的文论进行全面的探讨,以阐述她的文学艺术态度。

一、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论观点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多次提及文学艺术的理论观点,她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对于人类生活、文化和社会的表达和反映,是一种对于现实和想象的结合。

在她的理论观点中,文学艺术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体验,是一种对于人类存在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她强调文学艺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倡导人们关注和尊重文学艺术的独特价值。

二、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展开了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她认为文学艺术应当具有独特的审美品质和艺术价值,应当突破常规和桎梏,呈现出新颖的思想和表现方式。

她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注重作品的内在价值和表现形式,强调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达,倡导人们积极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的审美魅力。

三、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探索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进行了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探索,她关注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探讨他们面对现实和想象的思考和表达。

她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探索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和情感表达,强调作家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表现,倡导人们尊重和理解创作者的独特创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对于文学艺术的文化传承苏珊·桑塔格在其文论作品中探讨了文学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影响,她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是一种对于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沉淀和传递。

她对于文学艺术的文化传承注重作品的历史渊源和价值传承,强调人们对于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弘扬,倡导人们珍视和维护文学艺术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

苏珊·桑塔格小说中女性人物评说

苏珊·桑塔格小说中女性人物评说
[ 关 键词]女性人物 ; 独立 ; 追求 自我
[ 中图分 类号]1 1 0 6 .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4 ) 0 2 - 0 0 2 0 - 0 3 [ 收稿 日期 ]2 0 1 3—1 1—1 2
“ 他 苏 珊 ・桑塔 格 是 已故 美 国著 名 学 者 。她 的研 究 等希 波莱 特梦 中 出现过 的所 有 角 色 。这 样 一 来 , 们二 人 的性 生 活 完 全 变成 了梦 幻 的排 练 ” 。 鲫更 令 领 域 十分 丰富 , 涵盖 了哲学 、 文 学 批评 、 摄影 、 绘画 、 电 影 等 。但她 生 前 在访 谈 中谈 到 自己其 实 更 钟 情 于 小 人 匪夷所 思 的是 , 希 波莱 特把 安德 斯 太太 卖 给 一个 阿 说 。从 2 0世 纪 6 0— 9 0年代 , 苏珊 ・ 桑 塔 格 先后 创 作 拉伯 商人 时 , 安 德斯 太太居 然还 听从 她年 轻 的情 人 的
了4 部长篇小说 , 塑造 了一批勇于追求 自我的女性人 安排 , 全然不顾 自己的命 运如何 。小说后 半部分 , 当 安德 斯太 太千 辛万苦 返 回家 乡 时 , 希 波莱 特 放 火烧 了 物形象 。从早 期 《 恩 主》 中的安德 斯太太 、 《 死亡 匣 子》 中的海斯特 , 到后来 《 火 山恋人》 中的埃玛、 《 在美 她的栖身之所。但是安德斯太太仍然一直 纠缠着希 国》 中的玛琳娜 , 这些 主要女性人物都是 积极思索生 波莱 特 , 希望 希波莱 特能 够娶 她 。 活, 努力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她们在探索 自我的路 安德 斯太 太 的行 为 有悖 常情 , 不 仅 不能 被 常人 所
陈晓峰 , 仇俐萍 , 李 敏

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

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

基于时间理论的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手法分析摘要:苏珊·桑塔格的长篇小说《火山恋人》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隐喻的历史小说。

作者把火山所代表的美、激情和毁灭,与艺术、人性以及社会革命相互映照,借历史故事来演绎人间百态。

仔细读来,仍可见到桑塔格夸张和跳跃的文风,如对叙事时序的多层次把握。

本文试图用热奈特的时间理论分析《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旨在揭示桑塔格通过时间倒错和无时性叙述等手法表现她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

关键词:桑塔格;《火山恋人》;时间理论苏珊·桑塔格是美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声名卓著的公共知识分子。

比起她锋芒毕露的文艺评论,她的文学创作却较少为人关注。

其实她一直看重自己的文学创作,而她自己最满意的文学作品就是《火山恋人》。

《火山恋人》的情节取自历史史实:18 世纪末英国驻那不勒斯公使威廉·汉密尔顿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第二任妻子埃玛以及埃玛的情人、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之间的情感关系,其中涉及法国大革命背景下那不勒斯共和派革命和民众暴乱。

此书一经出版即登畅销书榜,对该书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

我国研究者们或从文化诗学的视野探究其中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的契合,或把该书作为桑塔格放弃先锋派写作手法、重返现实主义的证明,或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其人物形象与叙事策略。

与桑塔格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小说也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可能。

本文试图基于热奈特的时间理论来分析《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顺序,分析桑塔格如何引导读者从现在回到过去,又如何从过去走向未来,从而将形式与意义的世界合二为一。

一、倒叙的表现倒叙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事后叙述。

根据追述与第一叙事时间在时间跨度和幅度上的不同,热奈特又将倒叙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外倒叙”。

其时间起点和全部时间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起点之外。

就《火山恋人》来说,整个叙事就是一个外倒叙。

小说的开始是1992年某个跳蚤市场的入口,到处是衣衫褴褛、熙熙攘攘的人群。

虚构的艺术——从《在美国》看苏珊·桑塔格叙事艺术中的糅合技巧

虚构的艺术——从《在美国》看苏珊·桑塔格叙事艺术中的糅合技巧

The Art of Fiction: On the Combining Skills of Sontag's Narrative Art in In America 作者: 顾明生[1]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炮兵学院外语系
出版物刊名: 国外文学
页码: 119-12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苏珊·桑塔格;《在美国》;叙述艺术;糅合技巧
摘要:�在美国》是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最优秀的虚构作品之一。

它独特的旅行模式、书信叙事和叙述主体巧妙地把不同文体的叙述片段、多重主题和作者复杂的创作动机糅合起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弥合了历史、小说、现实界限的小说世界。

本文旨在从叙述学的角度对桑塔格叙事艺术中的糅合技巧进行探讨。

论苏珊·桑格《火山情人》中的叙事策略

论苏珊·桑格《火山情人》中的叙事策略

摘要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苏珊·桑塔格的第三部小说《火山情人》,主要运用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并结合其他相关理论,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探索和分析该作品的叙事特色,分析苏珊·桑塔格在小说创作方面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大胆的表现手法。

除了引言与结论,本文正文共分五章。

每一章都是从该章分析的重点定义入手,以定义结合小说的模式,对这部小说进行具体的分析。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作者苏珊·桑塔格的文学成就及其小说《火山情人》的地位和情节,然后就国内外目前对苏珊·桑塔格及其此小说的研究和评论的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热奈特叙事话语理论的发展和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写作意义。

第一章从叙事时序开始,主要从追述、预述和无时叙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具体分析。

文章指出,作者借用这种叙述方法,自由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使往日漫长而广远的历史统统缩进了今日的文本,给读者留下了长久记忆。

第二章是本文论述最为详细的一章。

它从叙事时距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作者在叙事中结合叙事时长的四种不同形式,即停顿、场景、概括和省略,不自觉地把历史转变为场景,历史的记忆滑化为场景的流动,在全新的精神层面上,使读者获得对尘封历史的全新体验。

第三章从试图从叙事频率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

结合叙事频率三种类型的不同定义,该章分析了小说如何运用这三种不同的叙事频率来烘托人物命运,推动小说叙事发展的。

第四章由语式入手,从距离和视角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了作者是如何借以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调节叙事距离,从而体现出叙述者与叙述对象之间的不同关系的。

在不同聚焦的变换之下,读者不知不觉间进入作者在文本中所设置的叙述情境,以为自己已置身于人物感情的纠葛和历史真实的漩涡之中最后一章分析了语态在小说中的作用。

叙事主体的变换,叙事层的递进以及人称的转换,令读者一步一步从宏观历史世界进入微观个人世界,从而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和III表现力。

苏珊·桑塔格《火山恋人》独特叙事风格的艺术特征

苏珊·桑塔格《火山恋人》独特叙事风格的艺术特征

苏珊桑塔格《火山恋人》独特叙事风格的艺术特征侯杰【摘要】苏珊·桑塔格的长篇小说《火山恋人》,是一部以传统内容为主,以新视角叙事的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多视角的运用,使得这部作品突破原有叙事小说模式,成为表现后现代小说的佳作。

作者苏珊·桑塔格,以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探寻主人公内心世界,以自由变换的空间随想,给读者带来新奇感受之余,也体现出她独特叙事架构的艺术魅力。

%The Volcano Lover ,which was written by Sontag Susan,is a work mainly focuses on tradi-tional content and new angle narration.In this novel,the usage of different angles of visual senses makes this work break through the old narrative modes and becomes a masterpiece as a post-modern novel.The author inquired into theprotag onists’inner world from flexible angles.The free and changeable spatial roaming brings readers fresh and curious feelings,and also reflects the charm of her unique narrative struc-ture.【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85-86,100)【关键词】苏珊·桑塔格;火山恋人;叙事构思;叙事视角【作者】侯杰【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正文语种】中文苏珊·桑塔格,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女性主义叙事学探析
作者:聂宝玉, NIE Bao-yu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13,29(2)
1.郝桂莲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展望 2010(03)
2.王予霞"反对释义"的理论与实践:桑塔格和她的《我等之辈》 1998(04)
3.张莉分裂的自我,沉默的言说--苏珊@桑塔格小说创作概说 2012(03)
4.苏珊·兰瑟.黄必康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 2002
5.Sontag,Susan I,etcetera 1979
6.Sontag.Susan The Way We Live Now 199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bslsdxyxb-skb20130204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