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导游词修订版

合集下载

川北导游词

川北导游词

川北导游词篇一:导游词川北——三星堆景点讲解--广汉三星堆评委老师,我抽到的是川北片区,要讲解的景点是广汉三星堆,请问可以开始了吗?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游览。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距广汉市区7公里。

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咱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综合馆和青铜馆。

游览时间约3个小时,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保管好随身物品,紧跟团队,不要大声喧哗。

现在让我们带着探索的心情进入我们今天的游览活动吧。

1929年,一位农民的偶然发现拉开了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特别是1986年,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珍贵文物的出土更是像平地春雷一样轰动了国内外。

张爱萍将军在游览三星堆后,也不由感慨地称赞它是:“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它也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神秘,神奇,神圣是三星堆的文化特色,朋友们,到底怎样的神法呢?请看,我们眼前的这根金杖,这根金杖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一根木杖而成的。

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

在金仗的一端,有长46厘米的一段图案,图案分为三组:看到靠近端头的一组雕刻有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图像么?人头面带微笑,头部戴有五齿高冠,两耳各垂着一副三角形的耳坠。

靠近杖内部的两组图案大致相同,上方是两只鸟头部相对,下方是两条鱼背部相对,鸟和鱼的颈部各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那么,这神秘的图案有什么意义呢?。

且听小陈慢慢道来。

这种图案呢多被称为“射鱼纹”,其内涵神秘复杂。

有学者研究后认为,金杖上的人头图案,与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立人相同,都是头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这也就表明杖身所刻人头代表着蜀王及其权力。

另外,鱼能够深潜到水底,鸟能够飞到天上去,象征蜀王的权力具有上天入地的神通。

也有人认为人为王者,鱼、鸟为吉祥图,箭代表威武,想表达的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还有人认为金杖是古蜀国王祭祀太阳神时使用的法器,金杖上的“人头”纹是太阳的象征,“鸟”纹是“日精”和阳气的象征,“鱼”纹是黑暗和阴气的象征,“羽箭”是阳光升腾的象征,这则以“人头、鸟、鱼和羽箭”为原题的图案,正是一幅展示太阳上升、阴气消退的生动图式,充分表达了古蜀人们的太阳崇拜。

七曲山导游词

七曲山导游词

七曲山导游词篇一:七曲山大庙导游词评委老师,我抽到的是川北旅游片区,我自选的景点是七曲山大庙,请问我开始了吗?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家来到文昌帝乡——梓潼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绵阳市梓潼县城北七曲山上。

七曲山古柏挺秀,郁郁葱葱。

大庙依山而建,石级较多,所以大家在游览过程中要小心脚下、注意安全。

并保护好景区环境。

今天我们依次参观山门、正殿、关帝庙,最后参观天尊殿,3小时后,我们将在景区大门口集合登车。

希望大家游览愉快。

七曲山大庙建于晋朝,当时叫“亚子祠”,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修建。

这里集博大精深的文昌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汉唐文化为一体。

景区文化特色:以天下文昌祖庭,和全国最大的古柏林区享誉海内外。

据传:唐玄宗途径此山时,由于思念杨贵妃,侍臣中有人留下了“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的诗句,从此“七曲山”之名便名扬天下,更是被道教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

据说张献忠领兵入川至七曲山,见庙内奉把的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就说:“你姓张,咱也姓张,就与你联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庙改为太庙。

“大”“太”相通,以后就叫大庙了。

如果说七曲山的古柏是七曲山的幽,大庙体现了七曲山的奇,文昌文化又展现了七曲山的深,那么七曲山风景区的精,便是大家眼前所看到的关帝庙了。

全国的关帝庙何其之多!有埋葬关羽身躯的—湖北当阳关帝庙,,有埋葬关羽头颅的—河南洛阳关帝庙,还有埋葬关羽灵魂的—山西运城关帝庙。

相比之下,七曲山的关帝庙却有着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大家请看,不同于其他殿里的关公。

这尊关羽坐像,高5米,头戴王冕,身着祥云绣袍,衣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其造型古朴庄严。

更独特的是这尊关公像通体鎏金。

但三国志上记载的关羽可是单凤眼,卧蚕眉,枣红脸,而这里的关羽为什么却是金脸金身呢?而且关羽挂印封金的故事说:曹孟德送给他高官黄金,而关羽却权财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移其志,从此名留千古。

对于功名、钱财、关羽从不放在眼里。

七曲山文化遗产简介-七曲山大庙简介

七曲山文化遗产简介-七曲山大庙简介

七曲山文化遗产简介:七曲山大庙简介走进七曲四川**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七曲山大庙是**之祖庭。

相传,**帝君张亚子本是天上的大神,西周时由张、翼二星宿下凡,经七十三化身、十七世转世投胎于张姓人家,后徒居**七曲山。

经儒、释、道和历代帝王推崇成为天下共祀的大神。

**文化是博大的,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文化理论体系涵盖了哲学、历史、天文、星占、儒学、伦理、艺术、医学等诸多领域。

“**经诰”《阴骘文》被道教列为三大经典之一,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熏沐敬书”、明末清初大教育家大书画家傅山也曾恭录。

用以谈演《大洞仙经》的洞经古乐,发源于**,享誉欧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音乐活化石”,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祀,和黄帝祭祀一样,早在封建帝王时代便被纳入国家祭祀大典。

由**文化衍生的**出巡、**阳戏、大新花灯等民间表演形式经久不衰,被世界众多专家学者所关注。

**文化的影响不但深远,而且极为广泛。

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皆有**庙、宫、祠、阁。

大陆现存有**宫祠470座、台湾有41座、东南亚各国有29座。

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各国尤其信封**。

**帝君的声名远播,他走出庙堂,深深的植根于民间,植根于世界华人心中。

**祖庭——七曲圣山自古便有“托梦安邦”、“遇雨成相”的记载。

《铁围山丛谈》卷四记载:“**西去**道有**神祠者,素号异甚。

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则必殿魁。

自古无一失者。

”正因为如此,凡进京赶考的寒窗学子均要到七曲山大庙膜拜**,祈求魁星点斗、金榜题名。

即使在文化昌明的今天,莘莘学子为学业有成,也不忘到七曲山大庙敬上一炷香,许下美好的愿望成为减轻心理压力,激励自己的一种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单单到这里朝拜**的学子就有10多万人。

以**文化为灵魂的七曲山风景区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剑门**道风景名胜区”、“中华**文化发祥地”、“四川省**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七曲山风景区,不仅因拥有23处元明清古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还被道教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

这些古老的建筑,除了供奉文昌帝君的诸多殿堂外,还有许多供奉道教诸神的祠堂庙宇,漫游七曲山大庙,除了祭拜文昌帝君外,亦能礼拜或熟悉或陌生的道教神仙。

首先,在魁星楼北侧的迎祥门内,有一座所有道观都有的建筑——灵官殿,这是一座清代建筑,里面供奉着一位红发红须、高举虎尾金鞭的神像,他就是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传说他为人正直,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

在魁星楼南侧,有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五瘟殿,歇山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面积54平方米。

五瘟殿因供奉五瘟使而得名。

五瘟使,亦称“五瘟神”、五瘟使者,据传这五位瘟神能掌握五方瘟疫,使之不得侵犯人间,保佑人们一年四季不染瘟疫,幸福安康。

道教所奉瘟神,传说始于唐代。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6年)六月,有五力士现于空中,距地三五丈,身披五色袍,各执一物。

一人手执构子和罐子,一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执锤子,一人手执火壶。

帝问太史张居仁此为何神,主何灾福?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

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现天降灾疾,无法逃避。

是岁果有瘟疫,国人病死者甚众。

隋文帝遂立祠祀之,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

黄袍力士总管中瘟史文业封为感威将军,青袍力士春瘟张元伯封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土夏瘟刘元达封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秋瘟赵公明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冬瘟钟仁贵封为感成将军,并规定五月五日为祭祀之日。

唐朝袭隋制奉祀五瘟使者。

相传文昌帝君在敕法台曾降服五瘟,专司“收瘟摄毒、扫荡污秽”之职,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后道教将其衍化为在教瘟神,因此文昌被尊为瘟祖,五瘟也被尊为瘟神。

乾隆四十四年(1779),七曲山始崇祀瘟祖,举行秋祭,于是兴起了八月秋季庙会。

下图依次是总管中瘟、春瘟、夏瘟、秋瘟和冬瘟。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

各位老师,我抽到的景点讲解是川北片区,我准备的景点是七曲山大庙,请问老师我可以开始了吗?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今天呢,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距离成都180公里。

今天我们游览的线路是从正门进入,依次参观魁星楼、文昌正殿、柱香殿和关帝庙,再按原路返回,参观时间大约为2个小时。

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注意安全,爱护景区环境。

七曲山大庙始建于晋朝,当时叫亚子祠,是为纪念张亚子而修建,集博大精深的文昌文化、三国文化、蜀道文化、汉唐文化为一体。

景区文化特色以天下文昌祖庭和全国最大的古柏林区享誉海内外,被道家誉为天下第九座名山。

大庙经过元、明、清三朝多次扩建,最后形成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

关于这“七曲”一名的来历,还和唐玄宗的一段典故有关呢。

公元756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夜晚听到驿站屋角的风铃郎当有声,感觉是自己最爱的贵妃在呼唤自己,于是侍臣中有人题诗:“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

”后人便以“七曲”二字作为这里的山名,并且沿用至今了。

现在请大家看看正前方的这尊塑像,他身穿龙袍,金脸长须,一幅帝王打扮。

他是谁呢?是文昌帝君吗?这位阿姨说外面牌匾上写着关帝庙,这里供奉的应该是关羽。

对,他就是关羽。

七曲山大庙不是文昌祖庭吗?关羽怎么会在这里呢?关羽不是红脸吗?怎么到七曲山就变脸了呢?这些问题,还是让我来一一作答吧。

说起关羽,他可是咱们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如果让您用颜色来概括关羽,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红色?白色?我觉得可以用这三种颜色:金、赤、青。

金:这可是七曲山大庙的特色了,这里的关公像是全国唯一一座金脸的关公像。

关于金脸关公呢,历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朝末年,正值张献忠起义在成都称帝,他认为统治天下要文武双全,既然文有金脸张亚子,那么武帝关公也应该是金脸才对,所以呢,便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金脸关公了。

四川北部导游词--七曲山大庙

四川北部导游词--七曲山大庙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文昌帝乡——七曲山大庙,我是为大家做讲解的导游小王。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距离绵阳市49公里,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主要景点有元代盘陀石殿,明代桂香殿、天尊殿,清代百尺楼等,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到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研究古代建筑史的重要范例。

预计游览时间为1.5小时,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带好随身物品。

现在我们所在的景点就是百尺楼了。

百尺楼又名魁星楼、忠孝楼,是进入大庙的第一座楼。

它前临金牛蜀道,后倚层层宫阙,48根通天大柱,将一座三层百尺高楼凌空托起,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被誉为“西蜀名楼”,可比荆楚黄鹤楼。

百尺楼为何建得如此巍峨壮观呢?因为这座楼上供奉的魁星是“文昌第一化身”。

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现在我们来到百尺楼的二楼。

大家看这位蓝面赤发的魁星,右手高举朱笔,左手执“富贵花”,右脚直立鳌头,左腿朝后翘起,右膝盖上为方孔金钱,赤发怒目,青面獠牙,十分凶悍。

大家知道魁星左手为什么执“富贵花”吗?原来魁星是奎星的误传,奎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白虎之奎宿,被古人定为主管文运之神,被历代读书人视为神明而顶礼膜拜,以求金榜题名。

但人们对文昌星的崇拜远远早于奎星,既然七曲山文昌帝君已执掌人间禄籍,作为“文昌第一化身”的魁星,就只能依照文昌帝君的旨意,给高中魁首的士子赐予富贵花了。

正因为如此,古今多少学子都怀着敬畏之心,来瞻仰文昌祖庭的魁星。

传说魁星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科举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

所以读书人就把魁星奉若神明,所谓“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

那魁星为什么站在鳌头上呢?因为过去考中了状元,就要进入皇宫,站在大鳌的头上,接过皇帝的金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了。

如今,百尺楼拜魁星的习俗仍然久盛不衰,每年高考前夕就有大批赶考学子蜂拥而至,虔诚敬神,以求得进去名牌大学。

不过,在小王看来,若要榜上有名,主要还得靠自己十年寒窗苦读,一心只求助于魁星保佑,也是无济于事的。

绵阳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关帝庙解说词

绵阳梓潼县七曲山大庙关帝庙解说词

关帝庙解说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文昌帝乡七曲山大庙的关帝庙参观!我是关帝庙专职导游人员***,今天我将陪同各位游客领略关帝庙建筑的古朴典雅,感受文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游览过程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使大家的旅行愉快;如果我的服务有不周到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大家的七曲山之行能够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关帝庙前面。

七曲山关帝庙由皋门、拜殿、关圣殿组成。

关圣殿仍保留明代的建筑特色,皋门、拜殿为清代乾隆时所修,整个古建给人以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的感觉。

请看,在关圣殿前有高大木门六道,门上有四幅文昌帝君画像,绘有文昌帝君及擎着官扇、手托冠冕的侍从。

图中蓝天映衬着白云,溪流漂过,鸟语花香,梅花鹿顾盼左右,整幅图案隐喻着“有禄”、“加官”的美好祝愿。

清华大学教授黛妲评价说,这四幅明代门画线条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关圣殿高15米,正中为通体鎏金的关羽坐像。

像高5米,宽3米,头戴冕鎏,金脸长须,身穿绣龙袍,衣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神情威严,一幅帝王模样。

有专家认为,此像为全川现存关羽造像最佳作品之一。

关羽像左侧为关平、关兴、王甫,右侧为周仓、关索、赵累。

关羽出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从小练就一身武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寝则同床,恩如兄弟。

关羽后居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一生“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辅佐刘备复兴汉业。

他作战勇猛,胆略过人,屡建战功,威震华夏。

他曾经被曹操俘虏,但不被官位、金钱所动,在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后毅然“挂印封金”,追随刘备而去,历史上被当作了“忠义”的化身。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杀害,时年60岁。

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

孙权也只好以侯礼将孙权身躯葬于当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关羽“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导游词

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导游词

---------------------------------------------------------------范文最新推荐------------------------------------------------------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发祥地,历来称“文昌帝乡”,为中华文昌祖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恢宏。

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迹建筑群,整个大庙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的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由于大庙在布局上,依山造势,显得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

七曲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川北三国旅游线和九环旅游线的重要旅游名胜地。

欢迎各位来到都江堰市游览。

现在我们的车正经过宽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转上玉垒山公路,去参观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区。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1 / 18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

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在此以前,由于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地势四下漫流,常常给平原生息的远古生灵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

后来经过距今大约三千年前的鳖灵治水,才使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

鳖灵的巨大功绩,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让给了他,成为开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
导游词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四川省梓潼七曲山大庙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发祥地,历来称“文昌帝乡”,为中华文昌祖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恢宏。

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迹建筑群,整个大庙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的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由于大庙在布局上,依山造势,显得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

七曲山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川北三国旅游线和九环旅游线的重要旅游名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