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1]-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点[1]-2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

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

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

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

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土质的松软程度等。

13。

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

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6.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

7.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 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仙人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15. 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蜡烛、...电灯、点燃的打开的...手电筒等。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教学归纳总结【详细】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鳍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2.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3■因为有了(%),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4.(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们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3.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4课(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1-4课(教科版)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五、板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旧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旧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旧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6.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

7.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 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仙人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15. 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蜡烛、打....电灯、点燃的开的..手电筒等。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l.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鱼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熙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一观察绿豆芽的生长I.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早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早。

=蚳好1的选择l.烁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行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行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l.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知识点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反的。

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常有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橡皮筋、弹簧、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挂的勾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烟花、鞭炮、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停止用力或用阻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3牛约等于3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的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摩擦力》PPT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摩擦力》PPT课件

摩擦的方式
( ( (
)N )N )N
物体的重量
我们的发现: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粗糙,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物体重量) 盒子+(1)个钩码 盒子+(4)个钩码 盒子+(8)个钩码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的方式
( ( (
)N )N )N
接触面光滑程度
刹车:增加压力的方法
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 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前轴
中轴 加润滑油
后轴
脚蹬子轴
大小齿轮与链条
加滚珠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 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 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 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做摩擦力。
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 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
擦力就 越大 ;物体越轻,摩擦力就 越小 。
运动与摩擦力
1、桌上拉动木块可以用( A )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A、测力计 B、水平尺 C、天平秤
2、在( A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用的力最省。 A、玻璃 B、木板 C、毛巾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B )。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
运动与摩擦力
1、物体不动就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 2、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 3、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很不容易停下来,所以可以说明物体越重,
摩擦力越小。( ×)
4、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是滑动摩擦(√ )
5、因为摩擦力的存在,我们在拖动物体时很费力,所以摩擦力
的存在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都要落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2、垫圈越来越多,重力越大,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相反小车会运动的越慢。

是垫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

(看本71页)
3、弹簧、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
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4、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的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

5、利用弹力可以:衣裤的松紧带、票价、弓箭、拉力器和弹簧
6、把气球口向下,放开手,则它将向上飞去。

气球喷气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运动。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步枪、冲天炮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要想小车向前运动,必须使气球喷气的方向向后。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
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药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力,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相反的力。

9、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科学上用“牛顿”来做力的单位,简称
牛,用N表示,1牛≈100克力。

12、汽车行驶时轮子滚动,急刹车时轮子在地上滑动。

13、.滚动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大。

14.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15在生活中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16设计赛车时,使用的轮胎应该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17.为了让赛车速度飞快,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18.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19.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20.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也能动起来,对于同一小车,拉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慢。

21.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时间越久,小车前进的距离越长。

(P73)
22.、测量力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结构: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23.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原理制成的。

24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5、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我们用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25.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物体间的接触面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

设计小车运动速度快慢可以从这三个因素考虑。

26.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装置。

27、轮胎、.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滑冰鞋、自行车上的车链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一、设计一个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实验?(课本81页)
不改变的条件要改变的条件是
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①与接触面状况有关,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

②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摩擦力小。

三、人们为什么用滚动方式移动重的物体?答:用滚动式移动物体比较省力。

四、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哪个大?答:滑动时摩擦力大;滚动时摩擦力小。

五、人们什么时候增大摩擦力?什么时候减小摩擦力?
答:当摩擦力对人们有利时,就增大摩擦力,比如,汽车的轮胎,运动鞋的鞋底,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当摩擦力对人们有害时,比如溜冰鞋,给轴承之间加上机油,就减小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