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小学科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小学科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

1.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2.提出关于科学兴趣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提问题的意识

2.训练提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谈到科学,我们会想到什么?

2.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3.雨是怎样形成的?

4.气球为什么会飘在空中?

5.火车怎样跑的更快?

二、达标检测

1.向两片纸中间吹起会发生什么现象?

2.纸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

3.科学课是什么?

4.你喜欢科学吗?

5.通过牛顿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我的感官

【教学目标】

1.了解眼、耳、鼻、舌的作用。

2.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用语言准确描述观察的结果

2.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教学过程】

一、新知学习

2.耳朵能够帮助我们什么?

3.鼻子能够帮助我们什么?

4.舌头有什么作用?

5.皮肤有什么作用?

二、达标检测

1.感官器官有哪些?

2.如何正确使用我们的感官器官?

3.为什么要正确使用我们的感官器官?

4.未知的物体为什么不要随便闻或尝?

5.利用感官器官观察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后记】

放大镜

【教学目标】

1.说出放大镜的构造、使用方法、用途。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物体

【教学过程】

一、新知学习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什么物体?

2.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小花吗?

3.生活中,当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4.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5.你希望用什么工具观察细微的东西?

二、达标检测

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报纸的字有什么变化?

2.总结放大镜的特点。

3.简述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4.使用放大镜有哪些注意事项?

5.你最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为什么?

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能说出草、树等都是植物。

2、初步感知科学研究需要制定计划,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与探究过程,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能对常见花草树木的外部形态及用途表现出探究兴趣,从多个角度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并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能说出草、树等都是植物。

[难点]能说出草、树等都是植物。

【教学准备】校园取景照片(包含各种植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幻灯片:雪深用放大镜观察花,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使用放大镜观,也用放放大镜观察了植物,课下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植物啊?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出示课件:校园角落照片。

这是哪里的照片啊?照片的植物真多啊,你都认识那些?

预设:柏树、爬山虎、柳树、杨树等。

那么你在操场还发现了哪些植物?或者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预设:玉米、白菜、苹果、桃、葡萄等

我们身边有许多植物,小草、大树、庄稼等都是植物。

这些植物与我们的生活都有什么关系啊?

预设:可以吃(做食物)、可以看(观赏用)、可以用(作为资源)、可以治病(入药)、制造氧气(净化空气)防风护沙涵养水源等。

那么植物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做啊?

预设:爱护植物

你观察这些植物都用到了哪些感官或者工具?

预设:眼、耳、鼻、皮肤、放大镜

不要随便尝植物,很多植物都是有毒的,会很危险。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关于植物,你还知道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

六、布置课下活动

1、大家下去把练习册中的卡片来填一下,校园里都有什么植物,你的观察方法有哪些。这些植物中有可吃的么?还能做什么用?

2、大家已经认识了很多植物,那么这些植物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认识植物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特征。

2、初步感知科学研究需要制定计划,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能简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能对植物的外部形态及用途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

[难点]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能简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身边的蔬菜水果植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准备的实物,同学们这些植物大家都认识么?他们都有什么特点?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出示课件: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你知道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么?我们先来观察银杏树,他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扇子,我们称他为扇形叶。银杏果是浅黄色的像球一样是球形的。

梨树的叶子像鸡蛋一样,我们叫他卵形叶,梨成熟后是黄色的,有的圆圆的像个球,有的顶部还有个尖,像个鸭嘴,故称鸭梨。问一问还有梨的香味呢。

牵牛花的叶子是心形的,称他为心形叶。它的花有多种颜色,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形状像一个喇叭所以也叫喇叭花。

向日葵的叶子有的是心形有的是卵形,它的花是黄色的像太阳圆圆的。

这是哪里的照片啊?照片的植物真多啊,你都认识那些?

预设:柏树、爬山虎、柳树、杨树等。

那么你在操场还发现了哪些植物?或者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预设:玉米、白菜、苹果、桃、葡萄、柳树、杨树、爬山虎、柏树等。

那么这些植物都有什么特点啊?出示实物:柳树、杨树、葱、等

《活动二》、闻气味辩植物:葱、橘子、大蒜、洋葱等

看书本第12页,花生,国槐,葡萄有什么不同?

三、本课总结: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关于植物,你还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课下活动:大家下去把练习册中的卡片来填一下,校园里都有什么植物,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观察蒲公英

【教学目标】

1、能简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并于同学讨论交流。

3、能认真观察蒲公英,并且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难点]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科学活动手册》、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小伞兵,随风飞,落土地,扎根基。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么?

预设:蒲公英

那你知道蒲公英是什么样的么?(那你知蒲公英有什么特点?)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出示课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观察的么?

那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仔细观察一下蒲公英都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3页,看看书中的图片,仔细观察,花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花是什么味道?蒲公英长在哪里?

预设:长在地里,花是黄色的/白色的,花是香的/甜的,同学们除了这些特点你们还知道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它的叶子是锯齿形的。

同学们,试着把你们观察到的蒲公英画下来吧,看看谁画的最像。

同学们,下面小组讨论下书上14页下面的这四种植物各有什么不同?

凤仙花(指甲花),菊花,狗尾草

预设:叶子都是绿色的,叶子的的形状不同,花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

白色的不是花,而是它的种子。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是锯齿状的,种子像个小伞兵……

五、关于蒲公英,你还知道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

六、布置课下活动

1、大家已经认识了蒲公英,把练习册第八页观察蒲公英填好,在下面粉色的框里画一株蒲公英,看谁花的最像最漂亮。

身边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动物。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

[难点]能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动物。

【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境:同学们,图上是小明的家,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活动:

预设:鸡、狗、猫、鸽子等

我们把鸡、狗、鸽子这些都叫做什么?——动物

同学们,刚才从家里找到这么多的小动物,那么在我们的校里,你都见过那些动物呢?

树上都有什么动物?

大树周围都有什么动物?

草地里都有什么动物?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看看虫子。

同学们说一说你们都知道什么动物啊?

预设:猪、狗、鱼、大象、骆驼……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动物的图片,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一下。

那么这些动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比如说: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走路,我们爱吃的蜂蜜是有蜜蜂采集的,春蚕图的丝可以用来制衣服。作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我们的生活相关?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认识了很多动物,知道了动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多联系。

四、关于动物,你还知道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

五、布置课下活动

1、大家已经认识了很多动物,把练习册第1 0页填好。

【教学后记】

认识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名称。

2.学会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动物的基本特征。

4.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知道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今天,动物王国的许多动物要来我们班级作客。瞧瞧都有谁来了?

2、提问:认识他们吗?

3、小结:动物世界的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形形色色的动物吧。

4、提问:除了这些,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呢?

二、根据特点猜动物

过渡:刚刚看到了很多动物来做客,还有些神秘嘉宾藏起来了,一会大家给大家一些线索,看看谁能说对?准备好了吗?集中注意力。

1、根据特点猜动物

(1)“从头到脚硬盔甲,张牙舞爪八只脚,两把剪刀真吓人”和小伙伴讨论下,知道的就举手。(螃蟹)

对了,我们把它请出来。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这里描述的是螃蟹的——外形。

(2)嘴巴长,爪子尖,生来就是好医生,只治大树不治花。(啄木鸟)(先出示第一句关于外形的,再出示第二句)

“生来就是好医生,只治大树不治花”介绍的是他的“本领”。

2、围绕特点用其他方式猜

现在我要请小考官上台,给大家介绍。规则:不许说出动物的名字

师给第一位看孔雀图片。(介绍颜色)

第二位:公鸡(介绍声音)

第三位:狗(动作、声音)

第四位:燕子(外形)

3、提问:刚刚这么多种方式,要能成功让别人猜出的秘诀是什么?

4、看局部

(1)动物的外形最好区别,接下来考考你们。

(2)出示长颈鹿、鸭子、熊猫、长耳跳鼠局部图

口述长耳跳鼠:长耳跳鼠被称为“沙漠中的米老鼠”,喜欢夜间活动,前肢短小和普通的米老鼠一样,后肢细长是身体的约两倍。目前,已被列为全球100最濒危灭绝物种。

(看来紧靠一个方面有时候会猜错,如果长耳朵,再加上这几位同学的说,那就是——兔子)

5、给每个小组发一种动物,给每个小组时间观察动物,一会来介绍。

6、我们多方面观察动物,发现他们独有的特征,从而认识形形色色的动物

7、在校园你看到过什么动物?怎么观察?可以填写在实验探究手册的第10页

三、知道动物的基本特征

1、来了这么多的动物,但却有一只被大家拦在门外。你知道原因吗?

2、它和这些动物不一样,动物的共同点有什么?

会繁殖、会长大、需要食物、阳光、水、空气……

【教学后记】

观察金鱼

【教学目标】

1.了解金鱼的特征

2.认识金鱼如何进食与运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进一步验证金鱼的特征

2.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知学习

1.金鱼身上长着什么?

2.金鱼是如何进食的?

3.给金鱼喂食是要注意些什么?

4.滴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5.金鱼是如何运动的?

二、达标检测

1.金鱼是如何呼吸的?

2.一般的金鱼外表有什么特点?

4.鱼鳞的作用是什么?

5.鱼鳍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后记】

动物的感官

【教学目标】

1.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2.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1.描述探究过程

2.陈述结论

【教学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导盲犬为什么能找到家?

2.人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

3.动物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

4.不同动物眼睛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5.观察动物时要注意什么?

二、达标检测

1.动物有哪些感官?

2.通过这一刻的认识了解,你学到了什么?

3.我们应如何对待小动物?

4.动物与我们有什么密切联系?

5.为什么不同的动物眼睛的位置会有所不同?【教学后记】

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

2.比较物体在各方面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描述物体

2.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新知学习

1.海绵与木棒有什么区别?

2.铅笔和钢笔有什么区别?

3.乒乓球和网球有什么不同?

4.观察物体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判断物体?

二、达标检测

1.如何使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物体?

2.舞台有什么基本特征?

3.比较两个物体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4.通过学习,你队伍图有什么了解?

5.简要说说不同的物体特征对人类的作用。【教学后记】

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2.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1.用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分类

2.认识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过程】

1.怎样给水果蔬菜分类?

2.货架上的商品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

3.可以按照什么给物体进行分类?

4.物体有什么外部特征?

5.书包里的物品如何分类会使我们很快找到呢?

二、达标检测

1.同学们能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对果蔬进行分类。

2.物体分类是___的重要方法。

3.分类就是根据___把物体进行分类。

4.除了按___分类,还可以按物品的___进行分类。

5.什么是分类?

【教学后记】

常见材料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按照外部特称给物体分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材料,教材设计了认识材料这个探究活动,目的是知道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应用与拓展环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对废旧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材料又是那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物理性质的物质,小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因为学生们每天的学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所以他们对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的词汇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而这就能使学生产生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够说出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科学探究]能根据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

[科学态度]通过观察、比较材料的特性,并用语言描述特性,乐于表达并陈述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初步学会通过做实验得到结果,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基于对常见材料的初步认识,了解垃圾的简单分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说出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能根据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谈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问题

活动一,观察,辨认常见的材料

(1)描述物品性质,让学生猜一猜物品,试着说一说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思考:你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指导学生表达。

(2)针对其余5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学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达。

(3)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

板书(常见材料)

活动二,出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边欣赏,边说一下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能力提升:出示灯泡,说一说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完成表格

观察记录表

1. 在观察过程中,小组中的同学要分工合作,观察员认真观察,观察员看不清可以离开座位。记录员做好记录,记录员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观察记录完,小组内说一说。

2. 活动二:汇报观察结果

(三)应用与拓展废旧物品分类

教师小结:很多物品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材料的恰当使用,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这些材料制成的一些物品由于我们生活的消耗,结束了他的使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垃圾中有些材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今天,我们学会了辨别物体的材料,大家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将这些垃圾分分类吗?

活动一,利用EN课堂活动分类垃圾活动二,小律动,巧计身边的材料小小材料真奇妙能辨好认记得牢塑料软,金属硬玻璃易碎还透明纸张脆,布料轻身边木头最常见常见材料再利用环境保护我能行

【教学后记】

科学擂台

------贴画大比拼

【教材分析】

“科学擂台”’是本册科学综合课程。课文选取了制作“动物贴画”这个切入点,向学生提出挑战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帮助学生整合各学科联系,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教学背景: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动物、植物、物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为制作动物的贴画打下了一定基础。学生虽然上过美术课,可能有的同学做过贴画,但在科学课上制作一幅动物贴画应该是第一次。在科学中融入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思想,孩子们会非常喜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制作贴画的方法。

[科学探究]

1、了解适合用于拼贴的材料,以及拼贴画材质特点和成型原理。

2、学习拼贴设计方法,掌握拼贴画制作基本技巧。

3、构思设计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完成一幅拼贴画。

【教学重难点]

如何掌握拼贴画的设计制作技巧,感受拼贴画的独特美感。

【教法学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剪刀、卡纸、树叶、纸板、胶水、铅笔、布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几幅漂亮的动物贴画。

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动物贴画是用什么做的吗?

生:有树叶做的,有布的,有卡纸的等。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幅你喜欢的动物贴画。

生:非常想。

师:做之前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做的动物贴画。老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贴画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幅贴画,老师这幅贴画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生:上面用的材料有卡纸,有碎布等。

生:用剪、刻、粘等方法制作。

适度涂抹绘制部分区域)

二、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发给同学们。

师:同学们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定一个创作主题,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共同创作一幅画,也可以创作多幅作品。师:首先同学们看课本上这个小同学,他准备做的是什么贴画呀?

生:金鱼贴画。

师:同学们想做什么样的动物贴画呢?

生:小猫的,小狗的,蜜蜂的,金鱼的等。

师:同学们要先制定计划,如:我准备制作什么动物贴画、准备用什么材料做、打算怎么制作。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下贴画的制作过程。

1、绘图: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构思自己的画,将构思好的画用铅笔轻轻地画在纸板上。

2、裁剪:要根据设计好的画找到合适的彩纸和布料进行裁剪,裁剪出合适的形状和大小。

3、粘贴:将剪好的各种形状的彩纸或布片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贴在纸板上,贴的要牢固。画面要整洁干净,尽量避免弄脏。

4、整理:对画进行整体的布局,如:配色、装饰过于空的地方等,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老师提出相关事项:

1、作品要具有形式美感。

2、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活动时请保持室内卫生。

4、作品中要尽量体现本学期“动物”单元学习的内容。

5、同学们的作品要收上来进行评比,我们设一个最佳色彩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小组能获奖。

四、同学们开始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比

1、展示小组作品,并请小作者谈谈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2、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从色彩、形象、创意等方面评价作品,并针对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师生共同投票选出优秀作品。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