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①以促进发展

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2.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A.美、苏“冷战”的加剧

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3.“9·11”恐怖事件后,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

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原因是()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①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①平

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①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4.有人这样介绍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

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

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下列哪些

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①时间①地点①性质①作用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5.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19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6.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尊严

7.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8.美国想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之所以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是因为美国的这种行为()

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①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和内政的干涉①违背了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①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A. 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9.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0.下列关于“二战”结束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不是第一次高潮中的事件

B.第二次高潮的中心在美国

C.第三次高潮中,参加者强调“欧洲应该置身于超级大国的核冲突之外”,建立“无核区”

D.人民群众是各次运动的主力

11.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12.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

①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①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①是战时反法西斯同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①有利于战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①对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13.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 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①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①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①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4.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其中联合国是()

A.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负责处理各国经济危机的国际组织

D.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15.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民族歧视的宣言,这是由于()

A.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出现了新面貌

B.美苏争霸的时代已结束

C.美国不再操纵联合国

D.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已占主导地位

16.2019年1月15日,济南军区首批赴南苏丹和第八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在位于西加扎勒河洲的瓦乌任务区举行轮换交接。这标志着第八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圆满完成维和任务。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其主要领导机关是()

A.中国中央军委 B.联合国

C.派往国的军队最高统帅 D.当地医院领导

17.1950年,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这说明()

A.联合国安理会徒有虚名

B. “大国一致”原则的失效

C.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D.安理会有利于美国称霸

18.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决非国联的简单翻版。下列属于联合国与国联不同点的是()

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①强调大国一致原则①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①初期都曾被大国控制或操纵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19.2019~2009年,全球共发生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400多次,年均38次,进入“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高峰期。这说明()

A.战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D.发展不能确保世界的和平

20.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哪一项活动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

A.美国侵略越南

B.美军入侵柬埔寨

C.美国侵略印度支那

D.美国干涉中东地区

21.“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23.二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

A.《人类的危机》

B. “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24.联合国维护人权的主要表现有()

①联大通过《世界人权宣言》①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①通过《儿童权利宣言》①人道主义援助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25.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 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①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比和平重要①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①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①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作为普通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方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7月)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

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1961年5月阿德莱·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会开业仪式上的讲话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

27.识读下列历史图片,请完成:

(1)图一所示现象的历史背景有哪些?这一文献的签署有什么贡献?

(2)依据图二指出安理会理事国的构成,并说明安理会的主要职权。

(3)结合图三、图四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维和行动的目的和积极作用。

28.观察下图,抵御和消除图片中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A.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消除贫富差距

C.走和平与发展之路 D.消灭霸权主义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单方面拒绝《京都议定书》,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东局势日趋恶化,印巴关系再度紧张。

材料二在亚洲有将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用还不到两美元,农村的贫困加上快速的工业化,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过快的无序扩张,也给城镇土地和资源带来了压力。人口增长过快再加上大规模的城市化和贫穷的存在,加快了环境的恶化。——2019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博鳌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三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近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金融市场持续动

荡,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胀压力增大,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

——2019年7月9日胡锦涛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出席会议的领导人,你如何应对材料三中的“不稳定因素”?30.阅读下列材料:

这场战争以我军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而告终。这支军队人数众多、勇气十足,而且训练有素,善于利用地形地势作战,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大都是我们已经转售给军事博物馆的。敌人士兵的质量——坚强、遵守纪律与富有耐力——为西方在亚洲的未来增加了不安之感。

——马克斯韦尔·D·泰勒上将《剑与犁:泰勒回忆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情况?

(2)被马克斯韦尔·D·泰勒称为“敌人”的是谁?他们的司令员是谁?

(3)这场战争结束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促进发展和维护人权是联合国的工作内容,但不是中心工作,因此排除①,所以选A。

2.【答案】D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有良知的科学家自行发表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没有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国家利益是一切对外活动的根本目的。美国之所以不惜代价对阿富汗出兵,主观目的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是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控制中亚、西亚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同时也符合美国北约东扩的需求。当然也为了能平息美国国内的民众情绪。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图片可知“该组织”为联合国。联合国成立的地点不是费城,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往往不顾联合国宪章,发动战争,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大国强权政治导致了联合国在某些问题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6.【答案】C

【解析】要明白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内政策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急需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和平的国际环境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A项不属于外交政策的目的,B、D两项都不是根本目的。

7.【答案】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A错误;第一次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是《大西洋宪章》;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故C错误。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D项表述反映了联合国的活动状况。

【解析】D

8.【答案】D

【解析】国与国之间处理关系的基本准则,应以“和平共处”为基本,根据

《联合国宪章》的有关精神来协调。美国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是推行单边主义霸权政策的具体体现,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9.【答案】A

【解析】由材料“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可知中国投弃权票的原因是反对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故A正确。中国政府投了弃权票而不是否决票,因此不能说明中国反对安理会的决议,故B错误;弃权票不是否决票,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因此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没有违背大国一致原则,故C错误;题干说的是安理会问题,D偷换成了联合国大会的概念,故不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第一次高潮中的事件。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及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项在教材小字中有所说明:“学生、妇女、工人、宗教界人士等都是运动的主要力量。”该项正确说明三次高潮的特征;B、C两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竞相采用先进科技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这篇宣言反思了这一教训,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把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1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侧重于联合国成立背景及其成立后世界形势发展的作用的考查,从这一角度分析判断,不难确定正确选项为C项。

13.【答案】B

【解析】发展问题仅仅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①表述不完整,所以排除带①的选项。

14.【答案】A

【解析】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地区组织是不能加入联合国的。

1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实的深入理解能力,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民族歧视的宣言,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第三世界国家可以在联合国占主导地位。B、C两项不能正确反映历史事实,是错误的,故正确选项为A项。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题目要求“执行任务”“主要领导机关”,以及关键信息“苏丹”“维和”,判断是联合国。

17.【答案】C

【解析】联合国在成立初期曾经一度受到美国的控制,作出了一些违反《联合国宪章》精神的事情,故C项符合题意。

18.【答案】A

【解析】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故①与联合国相符,与国联不符;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而国联并未强调此原则。①①属于二者的共同点。因此选A。

19.【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严重威胁了当今世界的和平事业,故C项符合题意。

20.【答案】B

【解析】1970年美军入侵柬埔寨,这一行动立即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

21.【答案】D

【解析】有关联合国的知识是常考的知识点,尤其是今天,联合国的作用更是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A项有以前的国联等组织存在,表述不正确;

B项更容易排除,因为成立联合国是在二战中的雅尔塔会议上提出的;C 项迷惑性较大,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是安理会,应排除。

22.【答案】D

【解析】世界反战和平运动对限制军备竞赛起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制止军备竞赛。

23.【答案】B

【解析】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内容。

24.【答案】D

【解析】①①是联合国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特别通过的宣言、公约。

①人道主义援助有助于维护和保证和平居民的正常生活,从而维护了其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

25.【答案】B

【解析】发展与和平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①的叙述错误。

26.【答案】(1)东西方签署协议,禁止拥有或使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有识之士探索防止核战争的途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答案。第(2)问从材料“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可以分析得出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核威胁,呼吁加强国际监管,增强相互制约性,政治多极化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27.【答案】(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同盟国就建立联合国的具体事项达成协议。贡献: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主要机构,为联合国的正式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2)构成:5个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职权:调查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方法,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

(3)目的: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积极作用:有利于控制局部冲突升级,推动敌对各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成为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有效方式。

【解析】第(1)问中的“历史背景”可从二战进程、联合国筹建两个方面进行概括,“贡献”可从内容和作用等角度进行思考;第(2)问中的“构成”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职权”应从调查起因、采取行动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中的“目的”可从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两个角度进行归纳,“积极作用”应从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28.【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和平与

发展是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

29.【答案】(1)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地区冲突;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2)①建设包容有序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发展体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扶持力度。①加强多边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

【解析】第(1)题两则材料与和平、发展紧密对应,对材料进一步提炼可得出答案;第(2)题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挑战,需要结合时政知识进行回答。

30.【答案】(1)朝鲜战争

(2)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3)对东亚局势而言,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对中国而言:新中国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美国而言: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同时,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被一支东方军队所击败”判断是“朝鲜战争”,这是解答的关键,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回答即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进入21世纪,人们希望联合国()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①成为真正公正的全球性组织①以促进发展 和维护人权为工作中心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2.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A.美、苏“冷战”的加剧 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 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 D.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3.“9·11”恐怖事件后,国际有关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宁愿用100万美元的 导弹轰炸不值十美元一顶的帐篷,坚持出兵阿富汗,有其深远的战略目的。”其原因是() ①控制中亚、西亚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①符合北约东扩的需要①平 息美国国内民众的情绪①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恐怖主义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4.有人这样介绍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该组织诞生于1945年4月,由51个 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 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下列哪些 方面的表述是正确的() ①时间①地点①性质①作用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5.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19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6.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尊严 7.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8.美国想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之所以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是因为美国的这种行为() ①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①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和内政的干涉①违背了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①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3个单元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各单元测试题(全册共3个单元附答案)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6·赣州高二检测)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的问题。”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不再“只限于欧洲问题”,可知主要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对世界市场和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突出。 2.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答案C 解析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故正确答案为C。 3.菲舍尔在他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A.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B.英法对德宣战 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答案A 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答案为A。

4.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个战役应该是() 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D.日德兰海战 答案C 解析根据“霰弹片和毒气”来判断,法国贝当将军回忆的应当是凡尔登战役。 5.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道:“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③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A.②③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结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开始,不涉及①④的内容。 6.一位史学家在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时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独立战争期间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情况,由于大批男子被送往前线,客观上提供给妇女更多的就业机会,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8题各20分,第9、10题各18分,共76分) 7.(2016·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质上体现了() A.政治格局多极化B.世界经济全球化C.世界经济本土化D.区域经济集团化2.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导致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D.地区冲突加剧 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善了什么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A.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接受美国的援助 C.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社会保障制度 4.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20世纪中叶开始的新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A.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5.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欧共体东盟等少数区域集团组织。今天,各种区域组织纷纷涌现,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有30多个,参加的国家有140多个。区域集团的大量涌现反映 A.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消除 B.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政治多极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日益凸显 6.近年来,美国实施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由亚太再平衡战略发展而来的印太战略。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遏制日本右翼势力 B.遏制中国的崛起 C.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D.遏制东盟的发展 7.制约着美国,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力量不包括 A.欧盟 B.加拿大 C.中国 D.俄罗斯 8.“组织成立之后,其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该组织是 A.联合国大会 B.世界贸易组织 C.金砖国家 D.不结盟运动 9.下图所示是九年级某同学整理的历史课学习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 1/ 7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 中的主要活动。 简述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及过程,知道其宗 旨和原则。 了解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及保护人权 和推动非殖民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结合联合国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分析联 合国的作用。 一、联合国的成立 1.地位: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2.背景: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映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3.过程 (1)1941年:《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这是联合国名称的由来。 (3)1943年:苏、中、美、英四国共同签署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4)1945年:51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4.概况 (1)宗旨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2)原则:会员国主权平等;善意履行宪章义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禁止会员国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等。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其中中、法、苏、英、美五国为常任理事国。联合

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特别提醒]《联合国宪章》不仅是联合国组织的根本法,也是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它所阐述的原则后来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理。 二、20世纪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出兵朝鲜: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控制和操纵,美国打着“集体安全”的幌子出兵朝鲜。 2.维和行动 (1)第一次维和行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2)第一支维和部队: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联合国向中东地区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 (3)1987年在两伊战争中安理会第一次强制性通过决议,要求两伊交战双方立即停火。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已经遍及亚、非、欧、拉丁美洲。 (5)1998年2月,化解了可能爆发的又一次海湾战争。 3.裁军工作 (1)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讨论常规裁军和核裁军问题。 (2)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3)设立了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 (4)成员国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达成了众多裁军协议。 [特别提醒]联合国在维和裁军方面做了许多艰苦工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人权宣言和推动非殖民化及发展中的联合国 1.关注人权 (1)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2)联合国展开人道主义援助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安置世界各地的难民。 (3)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约。 2.推动非殖民化 (1)背景: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 (2)表现 ①通过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并专门成立非殖民化特委会。 ②为了反对南非当局在国内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1974年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拒绝南非代表参加大会工作”的裁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 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完成了拨乱反正 B.打破了思想束缚 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深化了体制改革 2.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 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材料表明孙中山()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4.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 途径、新力量。后来他找到的“新力量”是( ) A.地主阶级 B.西方列强 C.共产党与工农阶级 D.国民党 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6.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 A.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B.组织革命武装,进行武装反抗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检测)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包括() ①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②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③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④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斯德哥尔摩宣言”是1950年由“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故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为B。 2.(2012·自贡高二测试)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宣告报废,这次核泄漏让世界心惊肉跳。而以核武器为代表的现代武器在二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解析:选C。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主要内容,《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3.1970年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是因为() A.美军入侵朝鲜B.美军入侵越南 C.美军进入柬埔寨D.美国发动冷战 解析:选C。正当美国人民对越南战争的正义性持怀疑态度的时候,美军又入侵了柬埔寨,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4.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正式确定“国际和平日”,此时对国际和平的威胁主要来自() A.美国和苏联B.美国和日本 C.恐怖主义D.帝国主义列强 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和知识迁移的能力。1981年尚处于美苏争霸时期,主要威胁只能来自美苏两国。 一、选择题 1.1945年12月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指出“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允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由此可见()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六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联合国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职能机构是() A.联合国大会B.安理会 C.非殖民化特委会D.联合国秘书长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2.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和稳定。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寻求联合国道路表明() ①国际社会参与对伊拉克重建的作用不可替代 ②联合国仍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 ④联合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时政材料分析历史事实、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考点是多极化趋势加强下的国际关系。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认识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这说明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作用,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因为伊拉克战争前后,联合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3.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1950年召开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就要求() A.销毁并停止制造核武器 B.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C.进行全面裁军 D.禁止核能研究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4.下列图片哪一个是联合国的标志()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B、D三项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的标志。 5.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并专门成立了() A.国际红十字会B.联合国维和部队 C.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D.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02(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初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视孙中山为“犯上作乱者”。但是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也变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列强的侵略扩张 B.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清廷的腐败加剧 D.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2.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上书清政府,组建“皇族内阁” B.成立兴中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开展革命运动,领导武昌起义 3.如果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程有三个重要的时间点,那么它们应该是() A.1894年 1905年 1911年 B.1905年 1911年 1916年 C.1911年 1913年 1923年 D.1911年 1917年 1924年 4.《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 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 5.“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6.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7.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吁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出来的,于法有据。”该论证旨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含解析)选修3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中、苏、美、英于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理由是中国没有参加会议。美国方面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 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补充三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 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背景,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 其目的。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考查读取材料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美苏的态度,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目的则要从两国各自的利益角度考虑。第(2)问要结合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及对联合国的重要建议等史实来说明原因和进行评价。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联盟失去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态度:苏联排斥中国加入;美国赞同中国加入。目的:维护本国利益,称霸世界。 (2)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评价:中国加入联合国是由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决定的,中国的加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019-2020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作业: 第六单元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B.规模最大的国家 C.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D.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解析:选B。联合国是国际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故B项不正确。 2.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是在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共同签署的()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D.《联合国宪章》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注意题干“宣告”“1943年10月”“苏、中、美、英四国”等限制条件。 3.1945年10月,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符合史实的有() ①各国主权平等 ②各国都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 ③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④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①③④都是联合国各成员国必须遵循的原则;②错误,只有美、苏、英、法、中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上拥有否决权。 4.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国大会由世界各国代表组成 B.安理会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C.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联合国秘书长由安理会任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故A不正确;联合国中拥有否决权的只有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故B不正确;联合国秘书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委派,故D不正确。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选C。 5.2009年7月,某国际机构做出决定,“延长联合国和非盟驻苏丹达尔富尔混合维和部队的任期,以保护达尔富尔地区平民并确保人道主义援救人员的安全”。该机构是() A.联合国安理会 B.联合国难民署 C.国际法院 D.世界卫生组织 解析:选A。此题考查学生对于联合国机构与职能的理解。根据题干能够延长维和部队任期的机构应该是联合国安理会,作为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的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故A符合题意。 6. 1957~1985年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得了个“摇头先生(Mr.No)”的绰号,原因是()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卷 1.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 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 A. 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 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 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 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2.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 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A. 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 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 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 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3.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 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A.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B. 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C. 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 D. 便利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4.下列是对京师大学堂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 ②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 ③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④曾是清朝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建立的负责收集和保存本国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图书馆,其历史沿 革起源于() A. 天一阁 B. 京师图书馆 C. 北平图书馆 D. 北京图书馆 6.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 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该规定()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七单元质量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七单元质量测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广东湛江高一期末]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判断“列强之与中国最有关系者六焉:美法二国,则当表同情革命者也;德俄二国,则当反对革命者也;日本则民间表同情而其政府反对者也,英国则民间同情而其政府未定者也”。这一判断() A.认识到列强在华的势力消长B.抓住了划分敌友的战略先机 C.与列强的对华态度基本相符D.忽视了列强的帝国主义特征 2.[2023·广东深圳高一期末]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海外,华侨社会“人人手舞足蹈,企望革命军成事,且特排列队伍游行中国街衢,以表庆祝之忱”。这表明辛亥革命() 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提升了民族的自信心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 3.[2023·河南驻马店高一期末]针对中华民国建立后的种种乱象,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也有人看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认为这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以下表述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民主与专制的较量B.文明与陋习的交织 C.启蒙与保守的博弈D.新“声”与旧“音”的碰撞 4.[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带着辫子没法混,割了辫子怕张勋。总统皇帝同时在,百姓难知哪头沉。”这首民谣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移风易俗作用有限B.北洋时期的政局动荡不安 C.“府院之争”引发了思想混乱D.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民心 5.[2023·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期末]根据北洋政府农工商部的统计,1914年8月至1919年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323家,资本额为9 100余万元。所涉及行业众多,以面粉、纺织这两个关系到人民衣食的行业发展最为迅速。这表明() A.洋务运动实现了求富的目的B.戊戌变法刺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6.[2023·山西太原高一期末]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认为孔子的学说“今日有其真价,吾人亦绝不敢蔑视”。“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李大钊()

高中历史人民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含答案)[ 高考]

历史人民选修3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 主题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3.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5.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多极世界成为一个普遍的愿望。多极化格局的意义在于有利于() ①世界政治民主化②世界经济多极化③世界的长久和平④减少地区冲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疾病蔓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粮食匮乏、毒品泛滥等,极大地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 ①和平问题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③发展问题④资源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 1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Word版含答案

学案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课标要求]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一、联合国的成立 1.背景:酝酿于其次次世界大战中,反映了世界人民憧憬和平的共同心声。 2.过程 (1)1941年,《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了“联合国家”一词,这是其名称的由来。 (3)1943年10月,苏、中、美、英签署的《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4)1945年,51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3.概况 (1)宗旨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 ②进展国际间以敬重人民公正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加普遍和公正。 (2)原则:会员国主权公正;善意履行宪章义务;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等。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睬。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图二铸剑为犁——伫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 思考 (1)据图一分析说明联合国是在什么条件下于何时成立的?其地位如何? (2)图二说明白什么?《联合国宪章》对此有何体现?又是如何实行的? 答案(1)条件: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二战的成功;美苏为保持既得利益并巩固其地位而力图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秩序;世界各国人民猛烈要求和平,反对战斗;二战的残酷使世界各国迫切要求建立保障战后国际和平与平安、避开世界大战悲剧重演的国际组织。时间:1945年10月。地位: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2)说明联合国致力于反对战斗和维护世界和平。体现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把安理睬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的主要职能机构,安理睬实行“五大国全都”原则,通过“维和行动”和裁军等方式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 [教材互补]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引起了反法西斯国家领导人和宽敞人民的深刻反思。他们日益感到,在将来国际社会中,必需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 ……各大国对规划战后和将来的国际平安机构都格外重视。美国期望避开重蹈在国联问题上的覆辙,要在新的国际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强调大国在战后和平与平安中的国际警察作用;英国则紧随美国,尽力维持自己的地盘;苏联期望新组织能够在制度上切实保证自己的大国地位。(人民版) [重点精讲] 成立联合国的必要性。 (1)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都普遍感到,为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政治组织。 (2)国际联盟的建立为联合国的建立供应了借鉴,特殊是其组织机构、平安机制等。 (3)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进展为其成立供应了可能。

高中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第6单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①各国主权平等②各国都可在安理会上行使否决权③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④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⑤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其中②错误,因为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而①③④⑤均符合所学内容,故选C项。 答案: C 2.20世纪60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恰当的理解为() A.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英国,小国为新独立国家 B.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C.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小国拥有了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题干中的两个大国即为美苏。 答案: D 3.下图为联合国维和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和出兵朝鲜的根本不同是() A.目的不同B.方式不同 C.性质不同D.结果不同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维和部队出兵相关史实的理解能力,其中出兵朝鲜是在美国操纵下完成的,因而其性质是完全不同于正常程序下授权的出兵。 答案: C 4.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的危险加大。面对这种状况,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纷纷挺身而出,反对战争。《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A.表明爱因斯坦放弃科研转而投身于反战运动

B.体现了科学家们关爱生命、关注全人类命运的精神 C.先后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文艺界人士签名 D.形成了战后第二次和平运动高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明显错误,C项错在“文艺界人士”,D 项应是由反对越南战争引发。 答案: B 5.(2018·济南高二检测)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全球性特点的理解,依据教材内容可以参与阶层方面和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两方面思考可得出答案。 答案: C 6.如图所示全球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B.两次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的觉醒 C.已经消除了战争因素D.争取和平的斗争并不顺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C不符合史实,故符合题意。 答案: C 7.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解析:两极格局解体后,冷战政治对峙逐渐被经济合作所替代,这突出反映了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 B 8.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最重要因素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C.第三世界的日益崛起D.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三教学案:第六单元 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含答案

清单一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的历史演变 每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2.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 (1)主题: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 (2)表现: ①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②战争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觉醒,社会主义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3.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时代主题 (1)主题:和平与发展。 (2)表现: ①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虽然动荡,但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②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 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 清单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相互关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1)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2)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3)战争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严重的障碍之一。 2.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1)发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财富,还能保障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 (3)经济的发展能更有效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4)发展能缓解当代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难民流动等世界性问题。 [深化认知]

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而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则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清单三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面临的挑战 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和平力量不断增强1. (1)新形势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起来。 (2)少数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使普遍和平受到威胁。 (4)狭隘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宗教领土矛盾等潜在战争因素的影响。 2.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只有同霸权主义等战争因素进行斗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深化认知] 当今世界少数国家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探究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继“9.11”事件,恐怖分子又相继在印尼巴厘岛,西班牙马德里,在英国伦敦等制造了大规模恐怖袭击,一次次向无辜平民挥起了屠刀。 (1)材料一中提出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当今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 [答案]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宗教矛盾、领土矛盾等。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最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2)材料二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何在?这些现象的存在和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_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把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三位先进的中国人掀起的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主要是 基于他们要求() A.民主与科学 B.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民主与科学 2.1912年9月《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认真 观察图片,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赞美辛亥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B.反映辞职后的孙中山投身民生建设 C.赞扬在孙中山领导下中国不断前进 D.希望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清朝统治 3.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 皇帝。”孙中山的思想实质是 ( ) A.资产阶级民权主义的思想 B.封建专制思想 C.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D.君主立宪思想 4.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 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5.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讨论,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6.右图影片描绘了一代伟人书写的一幅中国近代史的真实画卷、一首壮丽的 诗史。下列说法不能证实这一诗史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D.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7.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 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 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上述文字有可能出现于()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 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创造性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