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史有史籍记载的已长达三千余年,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中国翻译史话)一般认为,“五四”以前,中国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高潮始于东汉至唐宋时期,佛经翻译盛行。

据史家考证,最早的佛典汉译始于东汉桓帝年间的安世高,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五部佛经,开后世禅学之源,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梁皎慧,高僧传),但其主要偏于直译。

继安世高之后译经的是支娄迦谶,

其所译经典,译文流畅,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即多音译。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一直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继安世高、支娄迦谶之后的又一译经大师支谦“颇从文丽”,开创了不忠实原著的译风,对三国至西晋的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翻译中的“会译”(即将几种异译考校对勘,合成一译)体裁,以及用意译取代前期的音译.也均由支谦始。

到了前秦时代,佛经翻译由私人事业转入了译场翻译,释道安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采用“会译”

法来研究翻译。他主张严格的直译,并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指出五种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的情况和三种不容易处理的情况。

释道安晚年时请来天竺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罗什倾向意译,其译经重视文质结合,既忠实于原文的神情,读来又妙趣盎然,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修辞美。他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

隋唐时期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经不多。其中彦琮提出“八备”,即做好佛经翻译工作的八项条件,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出现了以玄奘为代表的大批著名译者。玄奘即通称的“唐三藏”或“三藏法师”,他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远度印度学佛求经.十七年后归国。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二三五卷。他不但把佛经由

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还制定了“五不翻”的原则,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无此故、顺古故以及生善故。印度柏天乐和我国张建木在对勘玄奘的译文时指出其在译经过程中成功的运用了种种技巧: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和代词还原法。

唐代末年,无人赴印求经,佛经翻译事业逐渐衰微。到了宋代,虽也有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有名僧东来传法,宋太宗也曾兴建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其规模与水平已远不如唐

朝的玄奘时期。元、明、清三代从事佛经翻译的人数渐少,几百年间只译了几十部经卷。

佛经翻译高潮过去以后,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没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但各民族的翻译活动在创造、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如:回回历书,《元秘史》以及《古兰经》等的翻译。

第二次高潮直至明末清初,欧洲的一批耶酥会士相继来华进行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学术。这次翻译高潮从延续时间及译著数量上都比不上先前的佛

经翻译。但其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主要为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他们二人合作翻译了著名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徐光启是我国明末的杰出科学家、翻译家、进步思想家和爱国政治家。他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文学扩大到自然科学。此后当属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及外国人傅兰雅、伟烈亚力等。这一阶段翻译多为外国人口译、中国人笔述,国人选择译品的余地不大。面口译和笔述者对翻译理论与技巧又知之不多。所以译作大都有“文义难精”之弊。但是他

们翻译的大量西方科技书籍在普及西方科技知识方面的作用是不能抹煞的。其中,西士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总结出三条科技名词翻译的原则,颇有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严复出版《天演论》前数年,语言学家马建忠就提出了所谓“善解”的翻译标准,即译者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异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义,“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又能够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这些要求是很高的,都有一定的

道理,但由于他本人专研究语法而没有搞翻译工作,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被后人忽略了。

第三次高潮当属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的西方思想和文学翻译。这一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严复和林纾。

严复在《大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串以求原意明显。但严复对“雅”字的解释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他所谓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

有译文本身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即所谓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由于时代不同,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许多年来,这三个字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原因在于:作为翻译标准,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又有层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达更为重要,而信与达二者之中,信尤为重要。因此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这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但旧瓶装新酒,已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例如,他们认为“雅”已不再是严复所指的“尔雅”和“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

存原作的风格”问题。总之,严复对我国翻译事业是有很大贡献的。

林纾他自己不懂外文,主张意译,而且有时他的意译有些过,因此,作品少有问津。但其所译小说语言优美,语言有时读起来比原作还要好,对文学界和社会风尚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等也都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

参考文献: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郭著章,李庆生,200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马祖毅,1998,中国翻译简史,中国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余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温秀颖等,2001,英语翻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臧仲伦,1991,中国翻译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

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道安对翻译事业的主要贡献是:一、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创译场制度,组织中外高僧协力翻译佛经。他主持译出的佛经约十四部一百八十二卷,

计百余万言。二、由于道安不借外文,他采用支谦开创的“会译”法来研究翻译,对勘同本异译.区别本末,正误补缺。二、总结汉末以来的译经经验,提出翻译学中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四、编定汉译佛教经录《综理众经目录》。

鸠摩罗什对翻译事业的贡献是:一、继道安之后创立了一整套译场制度,开集体翻译、集体审校的先河。

二、罗什译经重视文质结合,他的译经“义皆圆通”,“挥发幽致”。“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有一种华梵调和之美。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以实出华”,传达原经的文体美和

修辞美。三、他反对前人译经时用“格义”(用中国哲学的传统概念比附和传译佛学概念)的方法,创立了一整套佛教术语。四、罗什倾向意译,是我国古代意译派的代表。梁启超说他“深通梵语,兼娴汉言”,他的译籍“不特为我思想界辟一新天地,即文学界之影响亦至巨焉。”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及特点:据史料记载,西洋文学作品传入中国最早始于17世纪初,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和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庞迪我(Didaeus de Pantoja, 1571-1618)在

其著作《畴人十篇》(1608)和《七克》(1614)中介绍并翻译了伊索寓言的部分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其后又出现了以单行本面世的伊索寓言,如:1625年出版的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Nichokas Trigault, 1577-1628)口述,中国传教士张赓笔记的《况义》和1840年出版的英国人罗伯特·汤姆(Robert Thom, 1807-1846)和他的中国蒙昧先生合译的《意拾寓言》(Aesop’s Fables)。后一译本在当时影响很大,是近代翻译伊索寓言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版本之一(另一种是林纾等合译的《伊索寓言》),对其后数年伊索寓言的译本都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但这些都不属于中国人自己翻译的文学作品。

1840-1870年间,虽也偶有英国约翰·班扬(J. Bunyan, 1628-1688)的《天路历程》(1853)和美国朗费罗(H.Longfellow,1807-1882)的译诗《人生颂》(1864)出现,但也均系由外国人翻译。

“中国翻译文学”,指中国人在国内或国外用中文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因此,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当始于19世纪的70年代,直至近代的终点1919年。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1840-1894)、发展期

(1895-1906)和繁盛期(1907-1919)。

1、萌芽期(1840-1894)

进入七十年代后,中国先后出现了近代第一部翻译诗歌和第一部翻译小说。

近代第一部翻译诗歌当属1871年王韬和张芝轩合译的《普法战纪》中的法国国歌(即《马赛曲》)和德国的《祖国歌》。其中《马赛曲》系“七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祖国歌》则为“骚体”,读起来抑扬顿挫。两篇在当时都很受欢迎,影响极大。梁启超曾评曰:王韬“所译《普法战纪》中,有德国、法国国歌各一篇,皆彼中名家之作,于两国立国精

神大有关系者,王氏译笔亦尚能传其神韵”。此外,《马赛曲》还被他收入《饮冰室诗话》。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1873年蠡勺居士翻译的英国长篇小说《昕夕闲谈》应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译者的目的在于“务使富者不得沽名,善者不必钓誉,真君子神采如生,伪君子神情毕露”。意思是通过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反映英、法上流社会光怪陆离的放荡生活和丑恶现象。这部小说的译者尽管用心良苫,尽管小说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但在我国近代翻译文学史具有开先气的意义。

稍后,1890年回族学者马安礼又翻译了阿拉伯著名诗人薄绥里(1211-1296)的《衮衣颂》(今译《斗篷颂》),该诗是一首宗教颂诗,歌颂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文学史和宗教史上均具有很高的地位,不断为人们译成各国文字出版。马安礼的汉译本是仿《诗经》体译成汉文的,故又称《天方诗经》,这增加了该诗的典雅,但文中使用文言和四字句又限制了该诗意蕴和民族风格的表达。

在翻译理论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1894年马建忠在《拟设翻译书院议》中较早从理论上阐述了翻译中的若干问题。首先,论述了翻译的重要

性,他说:“余也蒿目时艰,窃谓中国急宜创设翻译书院,爰不惜笔墨,既缕陈译书之难易得失于右,复将书院条目与书院课程胪陈于左。倘士大夫有志世道者,见而心许,采择而行之,则中国幸甚。”其次,指出了当时翻译界的弊端:“通洋文者不达汉文,通汉文者又不达洋文”。此外,还对翻译书院的宗旨、学习内容、选拔学员条件、聘请师资标淮和译书重点均做了说明。它是我国近代第—篇系统阐述翻译理论、人才培养的重要文献,对当时设立外国语学校、翻译西书乃至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均有一定的倡导和促进作用。更值得一提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一、中国翻译简史 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 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

中国翻译简史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in History As we all know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over five thousand year long history, while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has three thousand-year. Although translation studies cover such a wild field,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general periods as follows: Ancient china,Contemporary China and Modern china. The paper is to provide general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times.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and Science translation in Late Ming Dynasty formed the main stream in Ancient China.The earliest translation activities of China originated from Zhou dynasty, when the transl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government clerks, who paid much attention on ideological works.However,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written in Sanskrit to China, a great efforts were needed to translate these scriptures into Chinese. Especially during the two Jin dynasties, Southern dynasty and Northern dynasty,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was officially organized on a large scale in China. Many State Translation School opened for this purpose. And one of the famous translators at this time is Dao An who advocated strict literal translation, while Kumarajiva ,another famous translator emphasized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Su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had brought the first peak of translation in China.Unlike translators of other periods, they were mainly Buddhist monks. Xuan Zang, who is the vital person we have to mention,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not only the theories but also the practices. He set down the famous translation criteria that translation "must be both truthfu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opulace, to some extent, he tried to take account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Furthermore, he is also the first Chinese to translate famous works of Chinese into other languages, which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s the times changed, the science translation was springing up quickly. In Yuan Dynasty ,due to the settlement of Arbas in China, they were engaged in translating scientific works from the West. Later,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shifted from Buddhist scriptures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in Ming Dynasty. Scientists and government mainly had taken up the task of translation then.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s of this period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No translation theories were as well developed as the Ta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Ancient China did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moting of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Chinese translators ,headed by Yan Fu welcomed the trend of new outlook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A large number of works about Social Science had been translated.There is no doubt that Yan Fu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 in this period. He had come up with the tripl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Elegance", which was still spoken highly of by some relative experts at present. Meanwhile, literary translation was popular and marked another peak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Many famous western works have been brought into China, in reverse, it make benefits to the enrich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ield. A group of excellent translators were emerging from time to time at this period. Take Lin Shu for example. He acted the equally important role i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s Yan Fu in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概论 1.翻译的二字由来: 据文字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了翻译活动,从事翻译的人员被成为“象胥”/ “象寄”。 从汉代起,“译”逐渐成为了总称。 从东汉起,“翻”字也开始使用。 在南北朝时期,佛经译著中已开始使用“翻译”二字。 2.中国翻译史上重要的四个次时期: 1). 西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2). 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 3). 近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4). 新中国成立后 关于佛经翻译“ 西汉哀帝刘欣时期的《浮屠经》当为我国最早的佛经译本。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大举兴佛,开启了佛教发展的新高峰,佛经翻译也走入高峰期。唐朝以后,佛教活动逐渐走向平淡,以潜在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佛经翻译日趋衰落。 北宋译经尚有余响,南宋已将近销声匿迹了。 佛经翻译名家及名论:支谦(三国): 在《法句经序》提出了“文”与“质”两种对立的翻译观,即翻译的文质之争。支谦在理论上提倡“文质并举”,而在实践操作中却遵循“因寻本质,不加文饰”。为早期的直译说。 道安(东晋): 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主张直译要求“案本而传”,是直译理论的代表。 鸠摩罗什(东晋): 主张“意译”。追求译作有“天然西域之语趣” 玄奘: (唐朝):“即需求真,又需喻俗”。相当于今天的“忠实,通顺” 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 西方的传教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代表作首推中外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据不完全统计,耶稣会传教士在华200年间,共翻译西书437种,其中宗教书籍251种,自然科学书籍131种,人文科学55种。: 代表人物:利玛窦(?-1610)意大利传教士,学习过汉语,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外表儒雅,会说中国话,熟知“四书”、“五经”,1583年来中国后,很快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利玛窦与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利玛窦还与另一些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如李之藻、杨廷筠、叶向高等人合作,翻译了一些有关天文、历算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书籍徐光启(1662——1633)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杰出的爱国科学家和科学文化的领导者,是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扩大到自然科学的翻译家。他认为,科技翻译就是吸取别国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尽快地为我所用,以此壮大自身。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发展史的五个历史时期 ?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 ?现代:“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 ?当代:新中国成立后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Translation on Buddhism Scripture ?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真谛(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49《摄大乘论》 ?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transl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徐光启(1562-1633)(与利玛窦):《几何原本》 ?李之藻(1565-1630):“晓畅兵法,精于泰西之学”,与徐光启齐名。 ?杨廷筠(1557—1627)与徐、李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 三、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 Opium war~ May4th Movement ?严复(最著名)信、达、雅 ?梁启超“通学、通文” ?马建忠“善译” ?林则徐 ?林纾:"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 四、“五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May4th ~ foundation of P.R.C ?鲁迅:“宁信而不顺” 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胡适、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茅盾、 ?郭沫若、 ?瞿秋白、 ?朱生豪、(1912~1944)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莎士比亚翻译第一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 ?朱光潜 ?梁实秋 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Part 2 History of Translation 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实践活动,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存在了。(亚述王国Assyria国王萨尔贡Sargon);中国的起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礼记》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 ⏹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学者106-43BC) 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Six tides in five periods五个时期六个高潮 ●Ancient translation古代翻译:4th C BC —5th C AD 翻译介绍希腊文化,促进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Medieval translation中世纪翻译; A. 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 宗教翻译《圣经》的拉丁文译本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 B. 11、12世纪希腊典籍回归故里 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阿拉伯语译回拉丁语 ●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periods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和宗教等,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Modern translation近代翻译 17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继续古典著作的翻译,关注近当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东方文学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当代翻译:二战以后,翻译翻译范围翻译规模扩大 2. Tr 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 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奈达,卡特福德, 纽马克,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图瑞 I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中国文化的深层迁移 ⏹明清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科学和国人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 ⏹建国后的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学术、思想具有类似的模筑作用 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维祗之间的争论,是首次对翻译问题进行的探讨,信、达、雅均以涉及。 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支谦,鸠摩罗什,释道安,颜琮,玄奘,徐光启(及利玛窦等传教士),严复,林纾,伍光建,马建忠,瞿秋白,鲁迅,郭沫若,梁实秋,林语堂,傅雷,钱锺书,许渊冲,刘宓庆,马祖毅,余光中

中国翻译史

《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马建忠在他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可以说是试图说明翻译标准的一个开端。他的善译标准包括了三大要求:第一、译者首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这些要求是很有道理的,因他本人后来没搞翻译,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反被后人忽略了。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

中国翻译简史第三讲

中国翻译简史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人员最早在周代称作“象胥”或“舌人”。《周礼·秋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语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言辞传之。” 我国第一篇诗歌翻译据说是《越人歌》(《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它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据楚大夫庄辛说,当年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日,有个越人“拥楫而歌”,但歌是用越语唱的,鄂君子皙不懂越语,只好请人翻译,原来歌词表达了对身为令尹的楚王同母弟鄂君子皙的仰慕之情。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弘佛法,派僧侣四出传教。早在公元65年之前佛教就传入了中国。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 中国佛经翻译中涌现出了众多的翻译大家,他们的翻译思想至今仍是译界宝贵的财富。 支谦,一名越,字恭明,本月支人,故姓支。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一般认为是《法句经序》。据陈富康考证该序作者实为支谦无疑。序中云:

诸佛典皆在天竺,天主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佛调,译胡为汉,审得其体,斯以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维祗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意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辞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 这是最早反映“文派”“质派”争论的文献。 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以无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及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六百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义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其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 鸠摩罗什(344—413)是后秦僧人,祖籍天竺,华名童寿,著名译经大师。他反对过于质直的翻译,其翻译往往不拘于原文体制,经常变易。关于文体,他说:“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 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 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 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 2翻译全凭口授 3大多才有直译法 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 古代佛经翻译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 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 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总结

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 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主张直译, 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 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 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 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朔城区)人。出生于代州(约代县) 主张直译与意译、音译的结合,著有《三法度序》 真谛(449-569)梁陈时代人,翻译《摄大乘论》 古代佛经翻译(唐朝——全盛期) 古代佛经翻译(续) 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

我国翻译史,定义及分类(第一章)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际的桥梁。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生了。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2年,即公元148年。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 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年)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谶念chen,趁,指应验的语言或预兆)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特聘印度佛教学者真谛(Paramartha,499-569)到中国来翻译佛经。真谛在华期间共翻译了四十九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响誉华夏,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较大。 二、隋-唐-宋时代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我国的翻译史可上溯到西汉哀帝时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第一阶段: 东汉桓(huan)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到南北朝,历经四百多年。中国翻译史的一页是从翻译佛经时揭开的,译者是安世高,波斯(今伊朗)人,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国(西域)人娄迦谶(chen)来中国,他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问题了。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就在那时,月支派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行为。到了符秦时代,翻译事业出现了一大进步,成为有组织的活动。在释道安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道安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鞞(bi)婆沙》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下来的。道安在这期间请来了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全改以前群家的古直风格,主张意译,改正了过去音译(transliteration)的弱点,并提倡译者署名。再后来,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1.2第二阶段: 从随代(公元五九O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鼎盛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经都不多,其中有释彦琮(cong)(俗姓李,赵郡人)者,梵文造诣很深。他对于翻译理论,曾有比较透彻的发挥,认为译者应该:(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襟(jin)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三)“耽于道术,澹(dan)于名利,不欲高炫”。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出发去印度(天竺zhu)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比过去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在十九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 1.3第三阶段: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在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的同时,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shu)(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一年)这十三年间潜心翻译,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关于严复的翻译方法,鲁迅曾在《二心集》里说过,严复“曾经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翻译的实践,在《天演论》(公元一八九八年出版)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但严复对“雅”字的解释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他所谓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他认为只有译文本身采用上等的文言文,才算登大雅之堂。严复自己在翻译实践中所遵循的也是“与其伤雅,毋宁失真”,因而译文不但艰深难懂,又不忠实于原文,类似改编。由于时代不同,严复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解释有一定的局限。作为翻译标准,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时期的佛经翻译。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为了把握好译文的质量,释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鸠氏考证了以前的佛经翻译,批评了翻译的风格,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二、隋-唐-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他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

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在翻译理论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翻译实践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他还在翻译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1)补充法(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增词法);2)省略法(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减词法);3)变位法(即根据需要调整句序或词序);4)分合法(大致与现在所说分译法和合译法相同);5)译名假借法(即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常用的专门术语);6)代词还原法(即把原来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代的名词)。这些技巧对今天的翻译实践同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唐末无人赴印度求经,佛经翻译事业逐渐衰微。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代,翻译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 三、明清时代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历史中,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的局面。 四、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的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是翻译工作上理论与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摘自《翻译理论与技巧》赵桂华编著) 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 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

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留学印度17年,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外籍高僧。他曾在印度连续做了18天的道场,从而名振印度。后返回长安,取回佛经600多部,于是便在大慈恩寺内领导几千弟子从事佛经翻译。共译出75部,1335卷经文。他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玄奘翻译的特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意思就是译文要“忠实准确,通俗易懂”。50年代有人对照了原文,发现那时就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和假借法等翻译技巧,故玄奘被称为“空前绝后之伟人”。同时玄奘还完善了译场,翻译的职司多至11种: 译主(为全场主脑);证义(译主的助手);证文(看是否读错);度语(口译);笔授(记录下梵文译成汉文);缀文(整理);参译(校对);刊定(去掉重复);润文(从修辞上加以润饰);梵呗(对照原文音调,看译文是否琅琅上口);

第一章 翻译概论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翻译概论 [1]什么是翻译? [2]关于翻译教材的使用 [3]关于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 [4]关于翻译课程教学语言 [5]关于教学内容 [6]关于作业 [7]关于考勤和平时成绩 [8]期末考试 第一节翻译简史 一、中国翻译简史 1 中国翻译的起源 我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时期,《周礼》和《礼记》两书中出现了周王朝翻译官职的记载。从周朝到汉朝翻译名称在今天看来,不尽相同,名称各异。 周朝——象胥、寄、象、狄、译、舌人和行人等。 秦朝——典客、典属国 西汉——典客、大行令、大鸿卢和典乐 东汉——客曹 2 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致五世纪的古印度。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0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约四分之一回国)。佛经大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西域语言。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公元148年——316年)(东汉——西晋) 最早的翻译家有西域高僧安世高和支娄加谶(chen)两人。后有支谦和竺法护(约230-308)中国第一位去西方求法者是朱世行。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公元317年——617年)(东晋——隋末) 释道安(314-385) 鸠摩罗什(350-409) 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公元618年——906年)(唐朝全盛时期) 玄奘(600-664)公元629年出国,到达印度的那烂驼寺,645年回到长安,历经17年,行程5万里,经历110国,共带回梵文经典657部。译经75部,1335卷。 义净(635——713)齐州人(今山东历城县) 3 元代的翻译活动 成吉思汗以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之后开始创制文字。当时的笔译吏员称为译史,分为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前者负责蒙汉翻译,后者负责蒙古语与波斯语的翻译。元朝设有专门学校培养译员。由于译员可出职当官,汉人争相学习蒙语。元朝的中央政府机构内还设置专为皇帝服务的翻译部门和官员。由于元朝诸帝既蒙古大臣多不学汉语,因此汉族大臣所上的奏章必须经过翻译,再呈御览。 4 从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 (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人从西域文翻译了回回历书。此书是从元朝手中接过来的,一部天文书,对于明清初期天文学者学习天文知识起了促进作用。

我国的翻译简史

课件14 中国翻译史简介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注: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译员的称呼)。原始社会无文献可考,夏商两代,现存史料失之过简。到了周朝,才留下官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汉代以前,主要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翻译活动。) 一、周朝到清朝: 从周到清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从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两次西学翻译。 东汉---清主要是佛经的翻译,在佛经翻译衰落的同时,兴起了科学、文学、哲学翻译。 A.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 我国确凿可考的翻译活动最早是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语言是梵文Sanskrit)。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佛教宣扬:人生极苦,涅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真正的佛经翻译(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 (1)翻译家 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息(即波斯)人安清,字世高;二是娄迦谶(又称支娄迦谶), 们所称的月支派(西域月支人)中的一人。他的学生支亮和支亮的弟子支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 此三人并称“三支”;还有一个大翻译家名叫竺法护(也是月支人)。 (2)翻译家译风介绍 安世高的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 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精确。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 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支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支愍(同“悯”)度,《合首楞严记》)。“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任继愈)。支谦属“文丽”一派,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那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竺法护译经的特点,可分三方面来叙述: 1)种类繁多,范围广阔。 2)存真偏质,提高质量。以前译家对原文往往随意删略,竺法护则尽可能传达出原本的真意。过去“安(清)和支(谶)的译文偏于‘质’(朴质),支谦的译文偏于‘文’(修饰);偏于质,文义就有所不尽,。。。偏于文,为了力求简洁,也不能完全表达出原文的结构”(吕)竺法护的偏重于质朴,与安、支的“朴拙”完全不同。3)助译者多,共襄其成。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这一阶段佛经翻译的特点是: 第一,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裔僧人,而以汉族知识分子信徒为辅助力量。此时期的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们的资助下分散进行的。 第二,翻译往往全凭口授,即由外僧背诵某经,一人口译成汉语,叫做“传言”或“度语”,另一人或数人“笔受”,即笔录成汉文,再进行修饰。 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由于当时处于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敬态度,惴惴然惟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是经验不足,语言学知识贫乏,不懂得忠实于原文的条件,是要合乎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三国时的支谦主张译文中减少胡语成分(即音译),不死扣原文,注重译作的辞藻文雅,在文字质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了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简而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