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试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1 分共20 空计20 分)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 到周代时, 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 ) 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 战国时代, 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 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 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 公元前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 ) 相和歌;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 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 ) 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 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 叫作(" "), 也叫" 北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 ) 著作,全文是用"秦客" 问(" ") 的对话形式写成;9 隋, 唐时代, 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 经过文人的选择,( ), 加工, 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 ( 尺谱 ), 这是仅见的宋代 ( ), 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2 唱赚是唐 , 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 , 曲本叫( ) 其音乐 范围很广 , 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 , 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 间歌曲; 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 其中以乾隆年间 的苏州艺人王周士 ,嘉, 道年间的( ),毛菖佩, 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 . 二 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 每题 1 分 计 10 分)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 (嵇康),b ( 陈康士 ),c ( 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 (成玉 ),b ( 汤应曾 ),c (张雄)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 :a (荣斋),b ( 华秋萍) ,c (王猷定)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 ( 徐青山),b ( 徐大椿),c ( 燕南芝庵 ) 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 ( 沈心工 ),b ( 曾孝谷 ),c ( 李叔同)")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 ; ) 首, 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 ( 工 对于我们考证 , 了解宋代音乐的情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a (萧友梅), b(赵元任), c(黄自)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a(刘天华), b(阿炳), c(徐炳麟)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a(聂耳), b(任光), c(青主)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a(李劫夫), b(李一鸣), c(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a(宋杨), b(费克), c(马可)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1 相和大曲2 沈心工3 黄自4 《黄河大合唱》四简述题共1 题计20 分简述南戏五论述题共1 题计30 分乐记》二评分标准及答案1 评分说明:A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答案给分.B 名词解释题: 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正确程度给分.C 简述题: 要求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D 论述题: 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E 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 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 分1 乐舞;2 "六代乐舞";3 郑,卫之音;4 三分损益;5 律学;6 "汉承秦制";7 乐府;8 徒歌;9 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10 鼓吹乐;11 真人代歌;12 音乐美学著作;13 东野主人;14 推荐;15 曲子;16 工尺谱;17 十七首;18 词乐曲谱;19 赚词;20 陈遇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1 C;2 B;3 A;4 B;5 A;6 A;7 B;8 B;9 C; 10 A.三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 分1 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1897 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 1947 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 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 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 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 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 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 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四简述题20 分简述南戏计20 分(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 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 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 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 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 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 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论述题(答案要点)计30 分《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 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①音乐本质与特征; ②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③音乐的美感认识; ④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 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因此,提出了:"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 礼,乐,刑,政" 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 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 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所谓的"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因此,《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记》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等都成为可以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乐由天作" 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乐记》之中.总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 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中国音乐史模拟试题

中国音乐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不包括以下哪种?A. 琵琶B. 琴C. 瑟D. 古筝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现代音乐之父?A. 齐豫B. 谭盾C. 严宽D. 赵孟頫3. “中国民族音乐史上有唐代水乐,宋代径调,发展至明清则逐步兴起宴乐、剧场乐等多条音乐流派。
”这句话说得最正确的是:A. “都不对”B. “都对”C. “前两句对,后面一句错”D. “前两句错,后面一句对”4. 中国的原生态音乐文化里有很多唯美唯真的艺术(道)家,标志唯美唯真艺术家最早出自哪部作品里?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中国古代唯美唯真艺术家在一段时间里集中表现在A. 诗/文学B. 绘画C. 古典音乐D. 以上全对6. 中国古代音乐家传的“蔡邕拨弄琴,琴韵渊源”、“义冠江海,答之如流”、“颦童子闻献,善摹其梦”,你认为这首曲子可能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情感桥段?A. 李白B. 辛弃疾C. 苏轼D. 杜牧7. 中国古代一些特定场合比较正式的宴会中就会使用的乐器A. 古筝B. 小提琴C. 钢琴D. 萧8. 以下哪种音乐属于中国传统吟唱类型?A. 古典音乐B. 民间音乐C. 载歌载舞D. 童声9. 古代古典音乐相传有献歌,雨歌,雪歌,霜歌等曲调,雨歌是用来表达什么?()A. 兴风作浪B. 落月C. 下雨D. 秋天10. 中国古代有各种不同类别的传统音乐(有),以下是一个利用古代先进科技里的音频技术改编的古代音乐(两个答案),你认为下列哪两个是正确的?A. 渔樵问答、青龙对岁星B. 顾恩、東逝水C. 叶赫那拉、吴卉D. 朝鼓曲、梁皇梦11. 中国古代传统音乐中有人们在绘画史料中找到的部分音乐旋律记录,有一些是世间流传已久的,如《长亭外》、《霜梅飞降》、《采桑子》、《梨花权》等,你认为这些音乐最早是谁创作的?A. 杜甫B. 唐寅C. 秦昕童D. 王粲12. “世间因缘而笑”这个节目里提到的徐雪莹在琵琶演奏里有什么特别之处?A. 感情表达丰富B. 艺术气质深厚C. 弹指如飞D. 手法灵活多变13. 现今中国有很多古乐作品,如:《永远的故乡》、《齐山晓月》、《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电音》制作完成于郎朗拜网科普大师手中,并保留有一段古早音乐和中世纪音乐,他的这段旋律轻歌曼舞唱为哪家?A. 轻音乐B. 中国传统曲调C. 中国觉醒曲倡D. 佛教曲14. 太真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佛教音乐,宗教音乐起源于古代宗教仪式,最早在古代哪个朝代里被人提及?A. 齐B. 秦C. 汉D. 吴15.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专门为文人墨客写诗而创作的音乐形式叫做什么?A. 江上电音B. 仕女音乐C. 清晨音画D. 汉曲调二、判断题1.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中国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丰富多样的音乐之一。
它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音乐史的相关试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选择题1. 被誉为中国音乐之父的人物是谁?a) 李白b) 杜牧c) 李翔d) 杜丽答案:c) 李翔2. 以下哪个乐器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金属丝”?a) 琵琶b) 古筝c) 笛子d) 葫芦丝答案:a) 琵琶3. 中国古代乐器“揚琴”属于以下哪类乐器?a) 弦鸣乐器b) 舞蹈乐器c) 打击乐器d) 吹奏乐器答案:a) 弦鸣乐器4. 中国早期音乐的起源可追溯到哪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战国c) 元朝d) 清朝答案:b) 春秋战国5. 著名的中国京剧起源于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成都d) 香港答案:a) 北京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乐谱集是《____乐府》。
答案:集庆乐府2. 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是出自哪个朝代?答案:汉朝3.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五声”指的是?(用词组形式回答)答案:宫、商、角、羽、徵4.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快板节奏称为____。
答案:快板5. 以下哪个民族音乐并不属于中国音乐?答案:韩国音乐三、解析题1. 请简要解释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宫调”和“徵调”的特点和用途。
答案: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宫调和徵调是两种常见的音阶体系。
宫调由七个音组成,音域较宽,音调高亢磅礴,常用于庄重、壮丽的场合。
而徵调则由五个音组成,音域较窄,音调婉转缠绵,常用于抒情、温柔的场合。
2. 请列举至少三种中国传统乐器,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演奏方式。
答案:三种中国传统乐器如下:a) 古筝: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有十三根弦。
其音色优美、富于表现力,常用于独奏或与其他乐器合奏。
演奏时,演奏者用双指、三指或四指弹奏弦上的音符,并用左手控制变音和和弦。
b) 笛子:笛子是一种吹奏乐器,有细长的管身和多个音孔。
其音色清澈悦耳,常用于独奏或与其他乐器合奏。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库

中国古代音乐史试题库第一题: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中国古代音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民时代。
它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古代祭祀音乐、宫廷音乐,到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阶段:1. 先民时代:先民时代的音乐以原始的奏响方式表达,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例如祭天、祭祖等。
这些音乐以简单的打击乐、口哨和口弦等方式演奏。
2. 古代祭祀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祭祀音乐逐渐形成,成为古代礼仪的一部分。
它通常使用乐器奏响,如钟磬、笙、簫等。
在古代宗教仪式中,音乐被用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祈福之意。
3. 宫廷音乐:在古代王朝中,宫廷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统治者向民众展示威严和权威的一种方式。
宫廷音乐以雅乐为代表,源自《诗经》中的雅颂。
雅乐使用编钟和编磬等乐器演奏,音乐节奏庄重、优美,旋律简洁。
4. 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相对应的是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通常以民间歌谣、民间器乐和民间舞蹈等形式呈现。
它反映了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激和愿望。
5. 戏曲音乐:戏曲音乐是古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结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戏剧元素,是一种全方位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流派和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等。
通过以上发展阶段,中国古代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第二题:中国古代音乐器乐的代表乐器及其演奏方式中国古代音乐器乐有众多的代表乐器,每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声音和演奏方式。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乐器:1. 钟磬:钟磬是古代礼仪音乐中常用的乐器,通常由青铜制成。
它们具有高亢的音色和持久的音响,在礼仪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演奏方式是用槌轻击乐器,控制力度和频率以达到所需的音响效果。
2. 箫:箫是一种竹制乐器,有多个大小型号。
箫的音色深情悠扬,常常用于表达内心情感和思考。
演奏方式是通过吹奏箫的笛音孔来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乐效果。
3. 琴:琴是古代宫廷音乐和文人墨客喜爱的乐器,有七弦、十三弦和二十五弦等多种型号。
音乐史知识试题

音乐史知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1. 古希腊永恒之火传说与下面哪个神话角色有关?a. 阿波罗b. 海克力士c. 赫拉克勒斯d. 佛俊2. 中国古代民族音乐以什么为主?a. 旋律b. 和声c. 节奏d. 乐器3. 古老的中国乐器“埙”的发明被认为是哪一位神话人物的功劳?a. 黄帝b. 神农c. 后羿d. 姜子牙4. 海顿是哪个时期音乐的代表?a. 巴洛克b. 文艺复兴c. 古典主义d. 浪漫主义5. 巴赫是下列哪个国家的音乐家?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英国6. 下面哪个音乐家是钢琴家?a. 莫扎特b. 肖邦c. 贝多芬d. 勃拉姆斯7. 摇滚乐的诞生地位于什么国家?a. 美国b. 英国c. 加拿大d. 意大利8. 以下哪位音乐家是现代古典音乐代表人物?a. 巴洛克b. 莫扎特c. 肖斯塔科维奇d. 海顿9. 莫扎特的逝世原因是下列哪个疾病?a. 感冒b. 肺炎c. 心脏病d. 结核病10. 下面哪个音乐流派发源于美国?a. 摇滚乐b. 爵士乐c. 古典音乐d. 流行音乐11. 以下哪位音乐家是指挥家?a. 朱塞佩·威尔第b. 约翰·威廉斯c. 尤金·奥曼迪d. 阿隆·科普兰德12. 中国古代,下列哪种乐器只能由男子演奏?a. 笙b. 琴c. 筝d. 鼓13. 莫扎特的名字是什么?a. Wolfgang Amadeus Mozartb. Johann Sebastian Bachc. Ludwig van Beethovend. Franz Schubert14. 哪位音乐家被誉为“虚构音乐之王”?a. 贝多芬b. 肖伯纳c. 蒙特威尔d. 亨利·泥曼15. 下面哪个不是美国著名音乐家?a. 德沃夏克b. 肖邦c. 史坦福d. 格林16. 下面哪位音乐人是流行音乐代表人物?a. 贝多芬b. 维瓦尔第c. 肖邦d. 迈克尔·杰克逊17. 下面哪个国家没有古典音乐家?a. 德国b. 美国c. 俄罗斯d. 日本18. 以下哪位音乐家是小提琴家?a. 火红的萨克斯b. 彩虹色的格莱格c. 海岸线的舒曼d. 满园的孟德尔松19. 以下哪位音乐家是美国黑人音乐代表?a. 彼得·伊尔里希·柴可夫斯基b. 让·帕斯卡·贝尔(Jean-Pascal Beintus)c. 米尔顿·巴比特d.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20. 莫扎特是哪个时期音乐代表?a. 巴洛克b. 古典主义c. 浪漫主义d. 文艺复兴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1. 请简述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外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音乐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他是以下哪个时期的代表人物?A. 文艺复兴B. 巴洛克C. 古典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B2.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五音指的是哪五个音?A. 宫、商、角、徵、羽B. 宫、商、徵、羽、变宫C. 宫、商、徵、羽、变徵D. 宫、商、角、徵、变徵答案:A3.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哪一部分以“欢乐颂”为主题?A. 第一乐章B. 第二乐章C. 第三乐章D. 第四乐章答案:D4. 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是指以下哪四位?A. 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荀慧生B. 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马连良C. 梅兰芳、尚小云、程硕英、张君秋D. 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A. 《天鹅湖》B. 《胡桃夹子》C. 《睡美人》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莫扎特是_______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旋律优美。
答案:古典主义2. 中国古代音乐中,_______是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之一,对后世音乐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乐记》3. 20世纪初,_______在西方音乐中开始崛起,它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规则,创造了新的音乐语言。
答案:现代音乐4. 中国传统音乐中,_______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著称。
答案:二胡5. 19世纪末,_______是法国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细腻的和声和丰富的色彩著称。
答案:德彪西三、简答题1. 简述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答案:贝多芬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不仅在音乐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如将交响曲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还在音乐表现力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在《命运交响曲》中运用了强烈的戏剧性对比。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是:A.《乐记》B.《诗经》C.《周礼》D.《礼记》2.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A. 嵇康B. 王维C. 蔡文姬D. 李清照3. “高山流水”是以下哪位音乐家的代表作?A. 俞伯牙B. 钟子期C. 王之涣D. 李龟年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民族乐器?A. 琵琶B. 古筝C. 钢琴D. 二胡5.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商、角、徵、羽B. 宫、商、角、徵、变C. 宫、商、角、徵、清D. 宫、商、角、徵、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中国古代音乐的“五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唐代著名的宫廷音乐《霓裳羽衣曲》是________创作的。
8. 中国古代音乐的“八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宋代音乐理论家朱熹著有《________》一书。
10. 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乐府”是指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
12. 描述一下“琴棋书画”中的“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答案一、选择题1. A.《乐记》2. B. 王维(王维是诗人,不是音乐家)3. A. 俞伯牙4. C. 钢琴(西方乐器)5. A. 宫、商、角、徵、羽二、填空题6. 宫、商、角、徵、羽7. 李隆基(唐玄宗)8.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9. 《乐记》10. 古代音乐机构三、简答题11. 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主要包括:- 以五声音阶为主,即宫、商、角、徵、羽。
- 重视音乐与道德、政治的结合,如“乐教”思想。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五音指的是哪五个音?A. 宫、商、角、徵、羽B. 宫、商、角、徵、变C. 宫、商、徵、羽、变D. 宫、商、徵、羽、清答案:A2. 下列哪位音乐家被誉为“中国音乐之父”?A. 华彦钧B. 刘天华C. 聂耳D. 冼星海答案:B3.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八音”分类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金B. 石C. 丝D. 竹答案:D二、填空题4. 中国古代音乐有“____”之称,其中“雅”指的是宫廷音乐,“风”指的是民间音乐。
答案:雅乐、风乐5. “高山流水”是一则与古代音乐家______有关的故事。
答案:伯牙6.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腔”指的是戏曲中的______。
答案:曲调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上古时期以原始的歌舞和祭祀音乐为主;周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宫廷音乐体系,出现了“六代乐舞”;秦汉时期,音乐与政治、宗教、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出现了《乐府诗集》等音乐文献;唐宋时期,音乐艺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明清时期,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地方戏曲音乐风格。
8. 描述一下“琴棋书画”中的“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也是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载体。
古琴音乐以其深邃的内涵、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高雅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国乐之魂”。
古琴艺术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与棋、书、画并称为“四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挑战。
答案:中国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保护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音乐风格和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了巨大冲击。
然而,中国民族音乐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各种方式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试题第一篇:中国音乐史试题中国音乐史试题.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
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
中国音乐史(近现代)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答: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各举一例答: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3、什么叫“学堂乐歌”?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
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
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4、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答:沈心工(重点了解)曾志泯,李叔同(重点了解),高寿田,冯亚雄等5、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答: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6、歌曲《满江红》(岳飞词)的来历?答:1925年,“五卅运动”中杨萌浏将元代诗人萨都喇作词的《金陵怀古》一曲,填上岳飞的《满江红》词而成,这首歌曲从1920年代下半叶以来,在我国传唱甚广。
7、从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
答:民歌在传承中,其曲调的变化比较缓慢,但歌词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动机作用下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如《五更调》《孟姜女》《苏武牧羊》等,以及30-40年代的“红区民歌”和“解放区民歌”等都体现这一规律。
8、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答:上海国力音乐专科学校,成立于1927年,这所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音乐的开始。
9、“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价值判断是什么?答:(P53-P54)欧洲音乐中心“以西为师”和“西化”;中国音乐“落后”和“不科学”。
10、王光祈对中国音乐学建设的主要贡献?答: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领域中努力进行探索的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
通过这些论著,他第一次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音乐文化和理论,并促使人们重视以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
此外,他还在世界第一个提出了欧亚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音乐体系的理论。
11、萧友梅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贡献。
答:(P58)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
他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材,教法,音乐创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本土的专业音乐人才,中国的专业音乐作曲也自他而始,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创作传统。
12、赵元任的“中国化”音乐发展观与实践。
答:(P62—P69)要点:第一个注意到中国语言与中国音乐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化”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对于其“中国化”音乐发展观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如《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国化的和声探索等)。
此外,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合唱曲《海韵》的曲作者。
13、刘天华对中华民族乐器发展的贡献。
答:(P75—P80)要点:1在五四及以后西化之风甚嚣张上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改进国乐”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应该“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神,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
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14、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5、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
答:(P84—P86)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
16、1920-30年代红色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
答:(P88—P93)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城市小调)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传统民族化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
答:(P106—P108)《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答:(P124—P134)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
19、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重点)答:(P153—P170)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华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20、什么叫“秧歌剧”?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
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1、什么叫“新歌剧”?(定义重点)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
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
2006艺术硕士全国联考真题(论述部分)论述题A组:1、论述艺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2、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B组:1、描述签赏你印象深刻的一幅美术作品。
2、论述戏剧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3、试论艺术设计的属性和特征。
4、戏曲艺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5、谈谈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6、试论述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7、谈谈中国民间舞蹈的特色。
8、结合实例,谈谈情景喜剧的特性。
艺术硕士考试辅导资料:艺术概论专题部分笔记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5、艺术门类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艺术本质论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
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
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1、艺术产生的理论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
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
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
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
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
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艺术把握世界方式形象性特征:第二篇:中国音乐史试题中国音乐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乐舞);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三分损益)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律学)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乐府);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徒歌),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的相和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音乐美学著作)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东野主人)的对话形式写成;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十七首)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词乐曲谱),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赚词)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汤应曾)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荣斋)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沈心工)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萧友梅)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阿炳)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任光)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宋杨)三请解释下例名词每题5分相和大曲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 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5、学堂乐歌:清末民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或为课堂教唱而编创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