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数量巨大 设立土壤修复专项基金具有必要性

合集下载

我国土壤修复污染现状及相应政策--研报

我国土壤修复污染现状及相应政策--研报

我国土壤修复污染现状及相应政策一、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严重。

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的需求很大。

环保部对全国30 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的抽样监测发现,有3.6 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华南地区部分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 亿亩,占18 亿亩耕地的8.3%,其中绝大部分为重金属污染。

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 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 亿元。

二、土壤修复政策2013 年初发布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明确,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的近期目标为:(1)到2015 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0%;(2)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 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3)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力争到2020 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2.04.11•【文号】财资环〔2022〕28号•【施行日期】2022.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有关重要精神,支持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资金使用管理,我们修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生态环境部2022年4月11日附件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以下称防治资金)是指由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门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等促进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资金。

第三条防治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支持重点。

(二)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统筹考虑有关工作总体预算安排。

(三)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六)坚持结果导向,突出对资金使用绩效、重点工作任务完成等情况较好地区的激励。

第四条防治资金实施期限至2025年,期满后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形势需要评估确定是否继续实施和延续期限。

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法律经济分析

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法律经济分析

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法律经济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法律经济进行分析。

在文章将简要介绍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背景和意义。

在法律分析部分,将探讨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规定,并分析相关法律对基金设立、管理和监督的影响。

在经济分析部分,将探讨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对资金来源、分配和利用进行深入分析。

在将总结法律经济分析的重点内容,提出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建立土壤生态修复基金提供法律和经济方面的理论支持,推动土壤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土壤生态修复基金, 法律分析, 经济分析,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Soil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upporting plant growth, regulating water flow, and storing carbon. However, due to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deforestatio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oil has been degraded and polluted, leading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soil erosion, desertification, andwater pollution.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nd restore soil heal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und is essential.2. 正文2.1 法律分析土壤生态修复基金的设立涉及法律层面的多个问题,包括法律依据、资金来源、管理机构等方面的规定。

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与修复

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与修复

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与修复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为了保护和修复我们的生态环境,建立环境保护基金势在必行。

环境保护基金是一种专门用于环境治理与修复的经济措施,其设立和运作需要充分考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作共建。

本文将探讨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必要性,并针对基金的设立、运作、监管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背景与必要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成为环境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况。

然而,环境治理与修复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对于政府来说,单靠财政资金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因此,建立环境保护基金成为非常必要的举措。

环境保护基金可以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企业污染排放费、环境保护税、资源开发利用费等。

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也鼓励了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二、环境保护基金的设立与运作机制1. 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的法律依据首先,建立环境保护基金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文件应明确基金的设立目的、资金来源、管理机构等,并为基金的运作提供明确的规范。

同时,法律还应规定基金的监管机构,确保基金的使用符合环境保护的目标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透明度。

2. 环境保护基金的资金筹集方式环境保护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污染排放费的收取来筹集资金,特别是对于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应该加大收费力度。

另一方面,可以设立环保税制度,对污染排放严重的行业和企业征收环保税,用于环境治理与修复。

此外,还可以通过资源开发利用费、环境损害赔偿等方式筹集资金,以不同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基金来源。

3. 环境保护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环境保护基金不仅要注意资金的筹集,还需要重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基金的使用应主要用于环境治理与修复的相关项目,比如大气污染治理、水体净化、土壤修复等。

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和修复

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和修复

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和修复环境保护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其中建立环境保护基金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本文将就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治理和修复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建立环境保护基金成为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二、环境保护基金的定义环境保护基金是一种由政府或企业设立的专门用于环境治理和修复的资金池。

这些资金可以通过征收环境污染税、罚款或者企业自愿捐赠等方式筹集而来。

三、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意义1.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建立环境保护基金可以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

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使用,可以优化环境治理和修复的资源配置,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2. 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环境保护基金的建立可以鼓励企业主动履行环境责任。

企业通过捐赠资金或者缴纳环境污染税等方式,可以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3. 拓宽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环境保护基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个稳定而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不仅使环境治理工作得到长期保障,也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四、建立环境保护基金的模式1. 政府设立基金:政府出资设立环境保护基金,通过征收环境污染税、罚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政府可以对环境保护基金的使用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效果。

2. 企业自愿捐赠: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捐赠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捐赠企业税收减免或者其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基金捐赠。

3. 社会资金参与:除政府和企业外,社会公众也可以参与环境保护基金的建立。

通过设立公益募捐平台,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参与到基金的捐赠中来。

五、环境保护基金的使用1. 环境治理项目支持:环境保护基金可以用于支持各种环境治理项目,如空气净化设施建设、水体污染治理、土地修复等。

污染土壤修复期末考试试题

污染土壤修复期末考试试题

污染土壤修复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弃物B. 农药化肥C. 城市生活垃圾D. 空气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属于物理修复方法的是:A. 植物修复B. 土壤淋洗C. 微生物修复D. 化学氧化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交通排放D. 家庭垃圾4. 土壤修复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A. 热脱附B. 土壤固化C. 土壤淋洗D. 生物修复5. 土壤污染修复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恢复土壤肥力B.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 减少土壤中污染物含量D. 提高农作物产量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类型和土壤的性质。

(对/错)2. 土壤污染修复后,必须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维护。

(对/错)3. 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可以忽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错)4. 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通常高于土壤污染的预防。

(对/错)5. 土壤污染修复后的土壤可以立即用于农业生产。

(对/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土壤污染修复的基本原则。

2. 描述土壤污染修复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3. 列举三种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并简要说明其优缺点。

4. 土壤污染修复后的土壤如何进行质量评估?四、案例分析题(10分)某工业园区由于长期工业活动,导致周边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

请根据所学知识,为该工业园区提出一个土壤污染修复方案,并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要求:方案应包括污染评估、修复技术选择、修复过程管理、修复后评估等内容。

土壤修复专项资金

土壤修复专项资金

土壤修复专项资金
土壤修复专项资金是由政府设立的一项资金,旨在支持土壤污染
治理和土壤生态修复工作。

该资金注重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促进土壤
环境质量改善,维护农田耕地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土壤修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开展土壤修
复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资金补贴、奖励和贷款支持,以提高土壤修复
的效果和覆盖范围。

资金将重点用于土壤测试、监测与评估、修复技
术研发与示范推广、土地整治与治理方案编制、农业废弃物处置与资
源化利用等方面。

土壤修复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关资金的投放和使用都将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督,以确保资金能够
真正用于有效的土壤修复工作,并起到可持续、显著的效果。

通过土壤修复专项资金的支持和管理,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土
壤资源,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监测与修复考核试卷

土壤污染监测与修复考核试卷
1.请简述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论述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3.请详细说明土壤污染监测的过程,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采样方法、样品分析及结果评价等。
4.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C.工业废弃物
D.所有以上选项
2.以下哪种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速度最快?()
A.重金属
B.有机农药
C.石油烃
D.氯苯
3.土壤污染监测中,最常用的采样方法是()
A.随机采样
B.分层采样
C.系统采样
D.以上都对
4.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法的原理是()
A.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B.通过植物吸收污染物
C.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染物
A.土壤污染指数
B.生态风险评价
C.土壤质量指数
D.污染物浓度变化
14.以下哪些污染物容易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进入食物链?()
A.重金属
B.有机氯农药
C.多环芳烃
D.石油烃
15.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以下哪些环节是必要的?()
A.修复前调查评估
B.修复方案设计
C.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D.修复后的长期监测
B.修复方案设计
C.修复工程实施
D.修复效果评估与后期管理
(以下为答题纸,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壤污染可以分为哪几类?()
A.重金属污染
B.有机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数量巨大设立土壤修复专项基
金具有必要性
、修复主体、商业模式也不明确,污染企业和土地拥有者都没有修复动力。

故业内人士都希望,土十条的出台至少能使土壤修复产业步入正道。

长期以来,我国土壤污染呈现源多、量大、面广、持久、毒性强等特征,而治理成本高、难度大。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着问题的复杂性和基础的薄弱性,一方面,土壤污染本身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属于持久积累型污染;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底数不够清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

同时,针对土壤修复,我国也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此外,治理资金的缺失,亦是造成土壤修复之难的主要因素。

日前,财政部公布了2016 年中央财政预算,其中,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为90.89 亿元,加上以前年度结转资金6 亿元,预算数为96.89 亿元。

不过,这个数字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蓝虹曾指出,依据最保守的测算,每公顷治理资金最低需要9 万元,则资金需求为1400 多亿元。

但蓝虹认为,仅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而言,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复法,每公顷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 万元,耕地修复所需资金总额将高达6 万亿元。

而在整个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为300 亿元。

资金缺口巨大。

能够彻底清除修复当然好,可是代价太大了。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代静玉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