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病防治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病防治门诊工作制度一、宗旨腹泻病防治门诊工作制度旨在规范腹泻病的防治工作,提高诊疗水平,保障患者健康,防止疾病传播。
本制度适用于腹泻病防治门诊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架构1. 腹泻病防治门诊设立门诊部、检验科、药房等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相互协作,确保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2. 门诊部设有一位负责人,负责门诊的整体工作。
此外,设有内科、外科、儿科等专业科室,各科室设有相应的专业医师。
三、工作职责1. 医师职责:(1)认真接待患者,了解病情,进行全面查体,制定诊疗方案。
(2)按照诊疗方案进行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向患者解释病情,告知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4)参与门诊部的病例讨论,分享临床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 护士职责:(1)负责患者的挂号、登记、收费等工作,确保诊疗秩序井然。
(2)协助医师进行诊疗操作,如打针、换药等。
(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参与急救处理。
(4)参与门诊部的病例讨论,提高护理水平。
3. 检验科职责:(1)按照医师的要求,为患者进行相关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2)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医师提供诊断依据。
(3)参与门诊部的病例讨论,分享检验经验,提高检验水平。
4. 药房职责:(1)按照医师的处方,为患者配药,确保药品质量。
(2)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3)参与门诊部的病例讨论,了解临床需求,提高药房工作水平。
四、工作流程1. 患者就诊:患者到门诊部挂号,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科室就诊。
2. 医师诊疗:医师接诊患者,进行全面查体,制定诊疗方案。
3. 检验:根据医师要求,检验科进行相关检验。
4. 用药:药房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配药,并进行用药指导。
5. 复诊:患者按照医师要求进行复诊,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消毒隔离制度1. 腹泻病防治门诊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消毒隔离,确保诊疗环境整洁、安全。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接触病人后严格洗手或手消毒。
2、肠道门诊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随时消毒,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
3、肠道门诊室每天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做好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
4、做好各种医疗器械和抢救药品准备,并定期更换消毒。
5、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输液技术,配合医生做好病人抢救及门诊病人注射工作。
6、掌握各种消毒药品德配制及消毒方法,做好门诊及厕所的消毒,保管好消毒药品。
7、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健康宣教。
卫生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卫生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卫生院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1. 发热门诊的设置:卫生院应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配备有发热室、检查室、隔离区等设施,以便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筛查,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
2. 预约挂号:患者需提前预约挂号,以便控制每日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并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早晚班交接工作:早晚班之间需要进行工作交接,将已登记的患者病历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沟通。
4. 患者接待和登记:接待室应设专人负责对患者进行登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和体温等,以便后续的分诊工作。
5. 分诊工作:分诊室应设专人负责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将症状轻微的患者安排在普通发热门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则安排在隔离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隔离措施。
6. 医生诊断和治疗: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和身体检查,然后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开具处方。
7. 定期报告:发热门诊应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病例情况、诊疗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调整工作措施。
8. 消毒和清洁工作:发热门诊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保持就诊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9. 建立备选医疗队伍:为了防止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出现疲劳和感染风险,卫生院可以建立备选医疗队伍,随时替换和补充人员。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
1、腹泻病门诊要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医疗器械、专用厕所,有专用的治疗观察室。
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2、腹泻病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3、要做到“逢泻必采”、样品合格,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
并对关联人员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跟踪调查。
4、腹泻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5、腹泻门诊室每天要做好环境卫生及常规消毒工作,保持腹泻门诊各室清洁整齐。
所备物品用后及时补齐,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等消毒工作。
6、腹泻门诊如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报告防保科及院领导,由医院防治组及时会诊后未能排除的应立即向卫生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7、对确诊为霍乱等传染病的病人,转诊到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并做好转诊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对被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8、坐诊医师要做好门诊日志及传染病登记,书写认真,项目齐全,所有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
医院传染病、腹泻病门诊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腹泻病门诊管理制度
1.传染病、腹泻病门诊要分别独立设置,应设有挂号处、候诊处、诊查室、观察室、化验室、取药处、工作人员更衣室、病员专用厕所、工作人员专用厕所和纱门、纱窗。
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器械,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和隔离消毒制度。
2.腹泻病门诊,接诊范围以急性腹泻(病期在1周内)为主的各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慢性腹泻近1周内有急性发作者以及这些病种的复诊者。
凡腹泻病门诊接诊的病员一律按急诊病员处理。
3.腹泻病门诊,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实行昼夜24小时开诊,如果有“02”号病发生,要根据防疫部门的要求提前或延长开诊时间。
传染病门诊全年开诊。
4.腹泻病门诊分别由内科、小儿科、检验科、药剂科等科室抽调人员组成,做到人员相当固定,业务熟练。
5.腹泻病门诊使用“腹泻病门诊登记薄”,就诊病员要逐个登记。
处方化验单要有“腹泻”字样标记。
6.腹泻病门诊,发现法定传染病的疑似病员或已确诊病员,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区卫生防疫站,并派专人携带菌种送往市卫生防疫站进行鉴定。
7.在腹泻病门诊开诊期间,要建立“02”号病防治机动队,做到人员固定,药械齐全,实行24小时听班。
8.新发传染病,需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认真填写传染病
卡片,及时报告病人所属地区卫生防疫部门。
9.传染病门诊的病历、化验单,必须经消毒后再行保存,传染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要经消毒处理后再倾倒。
10.传染病、腹泻病门诊需有卫生宣传牌和卫生宣传材料,介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腹泻病门诊医生工作制度

腹泻病门诊医生工作制度一、腹泻病门诊医生的工作目标腹泻病门诊医生的工作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同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二、腹泻病门诊医生的工作职责1. 接待患者: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热情、耐心地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2. 诊断: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
对于疑似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3. 治疗: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隔离措施等。
同时,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注意个人卫生。
4. 传染病管理: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及时报告和隔离,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措施。
5. 继续教育: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积极参加各类医学培训和学术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腹泻病门诊医生的工作流程1. 接待患者: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认真听取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2. 诊断: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
对于疑似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3. 治疗: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隔离措施等。
同时,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注意个人卫生。
4. 传染病管理: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及时报告和隔离,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措施。
5. 随访和复查: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腹泻病门诊医生的工作规范1. 遵守医疗伦理:腹泻病门诊医生应当遵守医疗伦理,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2021

腹泻门诊工作制度(2021年版)一、宗旨为确保腹泻病患者的及时就诊和诊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防止疾病传播,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开设时间和地点1. 腹泻门诊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开诊。
2. 腹泻门诊设在本医疗机构内,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三、就诊对象1. 腹泻门诊仅接待患有腹泻症状的患者。
2. 如有其他疾病症状,请至相应科室就诊。
四、诊疗流程1. 腹泻患者进入门诊后,由导诊护士进行初步判断,并根据病情指派医生。
2. 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并开具相关检查项目。
3. 患者完成检查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和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4. 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五、登记和报告1. 医护人员应当做好腹泻患者的就诊登记工作,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时间、症状、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
2. 对于疑似传染病患者,医生应立即报告防保科,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
六、消毒隔离1. 腹泻门诊应设置专门的诊疗区域,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消毒设备。
2.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 腹泻门诊的输液室、检查室、卫生间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七、培训和宣教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腹泻门诊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2.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腹泻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八、疫情防控1.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腹泻门诊的疫情防控工作。
2.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九、法律责任1. 医护人员违反本工作制度,造成患者感染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2. 医疗机构未履行腹泻门诊管理职责,导致疫情扩散的,依法追究医疗机构责任。
十、附则本工作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规范了肠道门诊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操作。
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安排、协调工作人员。
腹泻病门诊专人、专室、专设备24小时值班,业务范围包括各种急性腹泻疾病,如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霍乱等腹泻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抢救治疗以及疫情报告等有关专业知识,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和自身防护制度。
每位腹泻病人均需填写《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薄》,项目齐全、字迹清晰,便于查找和统计。
工作人员发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时,要按规定报告疫情。
对疑似霍乱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对登记的各种腹泻病人要按规定统计报告市卫生局及卫生疾控中心。
发现为疑似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及重症病疾病人时,应立即上报院肠道门诊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会诊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诊。
凡确诊或疑似为霍乱、伤寒相副伤寒及重症痢疾病人应加强隔离治疗。
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对腹泻病人的吐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随时消毒。
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餐饮食品部门、游厨摊点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腹泻病门诊只接诊腹泻病人,不接诊其他病人。
对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的,要做好详细病历记录。
要做好腹泻病人监测与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
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
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肠道医护人员工作职责包括认真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肠道传染病业务知识,对就诊患者进行认真负责的检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加强门诊日常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五、我们应该认真执行院内的“疫情报告制度”,确保门诊日志中肠道传染病的登记和传染病报卡的填写工作得到妥善处理。
每天要核对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向网络直报员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
一、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每年自4月1日至11月30日,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
二、应建立健全相关组织制度,腹泻病门诊要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医疗器械、专用厕所,有专用的治疗观察室。
三、腹泻病门诊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自觉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不漏报、不迟报。
同时,认真学习霍乱预防控制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快速落实防控措施。
四、要做到“逢泻必采”、样品合格,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有无外出就餐史,同膳者有无疾病,引发疾病的可疑食物及其食用时间,最近家庭中或邻近地区有无同样病人,并进行相应的采样检测,以作出初步诊断。
五、肠道门诊采得的样品要有专人及时送检,检验科对送检样品要验收签字。
六、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和工作帽,诊治病人后必须严格洗手等消毒工作。
七、肠道门诊室每天要做好环境卫生及常规消毒工作,保持腹泻门诊各室清洁整齐。
所备物品用后及时补齐,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八、肠道门诊如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报告防保科及院领导,由医院防治组及时会诊后未能排除的应立即向卫生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九、对确诊为霍乱等传染病的病人,按市疾控中心的规定转诊到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对被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十、坐诊医师要做好腹泻病及传染病登记,书写认真,项目齐全。
所有就诊病人要逐个登记,登记项目必须齐全,上下班要与值班医师认真做好交接班。
腹泻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室和治疗室固定医护人员,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熟悉《传染病防治法》及霍乱防控相关规定及要求,了解相关防护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出腹泻病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须固定地点放置。
隔离衣或工作服每周至少更换1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三、处理完病人病情后,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每日更换泡手消毒液及擦手毛巾。
四、要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室内桌、椅、门把手需擦拭消毒,每日两次;用过的器械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后清洗并送高压蒸汽灭菌,凡不能浸泡消毒的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每日下班前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拖地。
五、男、女病人和确诊为疑似病人的要做好隔离,检查可疑“霍乱”患者后,更换隔离衣和床单,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并浸泡被污染物品;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可用漂白粉,按1:2的比例搅拌消毒,放置2小时倒入下粪池;便器、痰盂可用1500mg /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小时。
六、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理。
无菌室、操作台要定期消毒。
每月采样检查1次进行培养,并有报告单。
废纸垃圾用有标识的垃圾袋双层闭封包扎,送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
七、凡留院观察的“霍乱”患者离院后要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诊室可用1g/m3过氧乙酸薰蒸消毒,布类和器械先浸泡消毒后清洗再送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后清洗。
八、病人所接触的病历、血压计、听诊器、登记本、化验单及收回的药瓶等,必须经过消毒后再行保存或应用。
九、用杀虫剂消灭蚊蝇。
疫点消毒制离
一、建立相关组织,做好疫点消毒的相关知识培训,并指定专人负责疫点消毒工作。
二、消毒人员在出发前仔细检查所带消毒剂和用具是否齐全。
三、到达现场后,要进行核对,并做好宣传工作,了解病人所有可能接触的范围及物品。
四、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且消毒时不可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要在疫点随便移动,劝阻无关人员进入疫点。
五、确定消毒范围、对象和方法,并按消毒面积或体积配置消毒剂。
操作前应先盖好水缸或灶边井、食物等未污染物品贮藏好。
不同物品按不同方法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六、消毒时认真负责,谨慎细心,抓住重点,切勿遗漏。
勿损坏病家物品。
对已消毒和和未消毒物品应严格区别,分开堆放,防止再污染。
七、消毒结束后将所有消毒用具带回处理,最后清洗双手,向人家属说明有关注意事项,并指导家属做好日常性隔离消毒工作,发给必需的消毒剂,定期访视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直至撤销隔离期为止。
八、病家消毒应尽量采用经济、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消毒方法。
九、疫点处理坚持:“早、小、严、实”的精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十、对疫点要认真开展终末消毒,对途中污染的物品、地面和运送病人之工具等要随时消毒处理。
十一、对接触者加强管理,做好隔离观察同时应当对其排泄物要进行
消毒,特别要注意防止污染水源。
大水田乡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