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须知《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等新标准、新技术师资培训班费用付款回执【模板】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新技术应用实施方案(示范)

最新最全新技术应用实施方案(示范)

新技术应用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组织机构管理---------------------------------------------------------- 1 第三章技术管理措施---------------------------------------------------------- 23.1 明确技术管理的重点-------------------------------------------------- 23.2 新技术验证资料收集和记录-------------------------------------------- 3 第四章新技术应用及实施----------------------------------------------------- 44.1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44.1.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44.1.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44.1.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54.1.4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54.1.5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64.2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64.2.1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64.2.2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74.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84.3.1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84.3.2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94.4钢结构技术---------------------------------------------------------- 104.4.1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104.4.2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114.4.3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114.4.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124.5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134.5.1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134.5.2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134.5.3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144.5.4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154.6绿色施工技术-------------------------------------------------------- 174.6.1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74.6.2施工现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技术-------------------------------- 174.6.3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84.6.4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94.6.5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94.6.6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94.6.7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204.7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204.7.1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204.7.2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214.7.3高性能门窗技术------------------------------------------------ 214.8信息化应用技术------------------------------------------------------ 234.8.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234.8.2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244.8.3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24 第五章质量控制措施-------------------------------------------------------- 255.1 质量保证体系------------------------------------------------------- 255.2 质量保证制度------------------------------------------------------- 265.3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9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306.1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306.1.1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306.1.2 安全人员配备------------------------------------------------- 316.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体系------------------------------------------- 316.2.1 安全生产责任制----------------------------------------------- 316.2.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326.2.3 安全检查制度------------------------------------------------- 346.2.4 安全专项方案管理制度----------------------------------------- 356.2.5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366.3 安全防护----------------------------------------------------------- 37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位于***中心商务地块,包括**标准分区**地块;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计划应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并遵循科学的管理程序,进行充分地策划、调研、论证、实施、检查、改进、总结,精心组织,严格操作,务求在提高施工质量、技术含量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得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新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标准,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其效果

新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标准,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其效果

第七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效果7.1本工程拟采用“三新”的应用根据施工需要,充分推广应用“三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圆满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本工程拟采用“三新”见下表。

7.2采用新技术的特性7.2.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7.2.1.1主要技术内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更好的落实和调整过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7.2.1.2主要技术特点:1、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路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3、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功能情况下机电系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在施工阶段全部解决。

4、通过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在排列各种管道时考虑运行管理维修和二次施工对不同管线尤其是先后施工的管线,同时综合平衡还可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的管线的安排,对于以后需要维修留出足够的位置。

5、通过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机电安装可以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可减少施工安装后的拆改工作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6、机电项目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均通过综合图涉及的专业内容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状况。

7.2.1.3适用范围:在本工程机电安装总过程中推广应用。

7.2.2辐射交联聚乙烯管(PE-XC管)的应用7.2.2.1主要技术内容:1、PE-XC管具有交联度均匀、化学纯净度高、卫生性能好,特别适应于高要求的流体输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报送2020年度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报送2020年度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报送2020年度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0.05.12•【字号】苏建人〔2020〕81号•【施行日期】2020.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报送2020年度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通知苏建人〔2020〕81号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城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京、无锡、苏州、南通园林(市政)局,省各有关单位: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职称办《关于做好2020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苏职称办〔2020〕41号)文件精神,经省职称办同意,现将2020年度江苏省建设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一)在我省从事建设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符合职称评定相应标准要求的专业学历、技术资历和职称资格等条件者,均可按规定的程序申报相应层级的专业技术资格。

(二)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

(三)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我省建设工程系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给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给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

涉及以上地区职称有关问题,请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称主管部门。

(四)外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委托评审的,须提供外省省级职称管理部门出具的委托函;中央驻苏单位或外省驻苏企业的分支机构(分公司、办事处等)和军队的专业技术人才,如需在我省申报评审,须提供经具有人事管理权限的主管部门同意的委托函。

(五)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意见〉的通知》(苏人社发〔2018〕380号)规定,在工程技术领域生产一线岗位,符合学历资历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可申报工程系列职称,具体评审标准按我省现行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执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4.10.14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58号),我部组织清华大学等单位修订了国家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见附件)。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cn。

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何善衡楼309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84。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11月14日。

附件:超高性能混凝土(修订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年10月14日。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举办第五十五期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考评班的通知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举办第五十五期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考评班的通知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举办第五十五期全国工程建设QC 小组活动诊断师考评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日期】2015.02.05•【文号】•【施行日期】2015.02.05•【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举办第五十五期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考评班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推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适应QC小组活动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培育更多的QC小组活动骨干力量,创建更多的高质量、高效益的QC小组,推进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持续、健康、深入、广泛地开展,同时对已经到期的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进行深化培训和续聘、对新上岗的QC小组活动推进者开展系统地教育培训,根据工作计划以及会员企业的要求,我会定于2015年3月下旬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第五十五期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考评班。

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考评内容根据QC小组活动诊断师应具备“懂质量管理理论、能指导QC小组活动、会评价QC小组活动成果”的要求,考评内容有三项:1.基础知识考评。

以我会新修订的《工程建设QC小组基础教材》、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选编为培训教材和资料。

经集中培训辅导后,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

主要内容:QC小组基础理论、活动程序、方法和工具;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常用的统计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创新型课题的要点;现阶段成果评审标准要求;诊断师如何评价QC小组活动成果;QC小组活动成果整理和发布技巧等内容。

2.成果评审能力考评。

按照成果评价的基本要求、评审标准和条件,对现场发表的QC小组成果在指定的时间内写出评价意见。

3.实践考察。

通过撰写论文及分组座谈的形式,考察学员组织评审工作和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QC小组活动的实践能力。

论文要体现本人参与小组活动的经验和体会,真实可信;自命题目,不要写成工作汇报和QC小组成果;2000字左右。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宣贯培训的通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宣贯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新版混凝土系列标准、规范宣贯培训班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同时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666-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2、5.1.3、5.2.2、6.1.3、6.4.10、7.2.4(2)、7.2.10、7.6.3(1)、7.6.4、8.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64-2011,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

为了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学习、准确理解并全面掌握新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条文规定的要求,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交流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贯彻、学习新标准的要求,我中心决定举办“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宣贯培训班”,欢迎您带着实际问题安排有关人员参加。

一、参加对象1、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有关领导、工程质量监督站各建筑类(土木工程)高校、科研、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检测中心(所、室)、建材办等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2、各地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测站、维护中心、检验部,混凝土结构质量管理、检测、监理人员;3、各地混凝土公司(包括建工集团下属混凝土公司)、建材公司、混凝土构件公司、水泥制品厂、水泥预制件厂、相关科技发展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等。

二、培训内容1、届时将邀请赵挺生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主要内容及强制性规定与要求;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适用范围、修订的主要内容(从原材料到结构主体的全过程检查验收,对重要、关键的工艺、工序加强检验,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允许处理后再检或让步验收,施工工艺、方法、操作等内容的调整)讲解;3、鲁统卫现任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与外加剂研究所总工程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兼任建设部新型建材制品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内容介绍:---术语和符号;---坍落度和维勃稠度的分级指标及允许偏差指标;---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级别指标;---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碱含量、抗冻(快冻法)等耐久性内容;---混凝土耐久性规定的技术指标和表述方式;---组成材料质量控制的水泥、骨料、外加剂、拌和用水、增加纤维;---预拌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其它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裂缝控制。

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十项新技术评分标准试

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十项新技术评分标准试
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5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4
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2
7.11供热计量技术
4
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1
7.13植生混凝土
1
7.14透水混凝土
8.防水技术
(10分)
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4.16移动模板造桥技术
10项新技术
子项
应用部位
应用
数量
评分值
实得分
5.钢结构技术
(12分)
5.1深化设计技术
1
5.2.厚钢板焊接技术
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4
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4
5.6住宅钢结构技术
8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7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
2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2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26分)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10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4.3塑料模板技.2建筑隔震技术
9.3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3
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
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
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新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内容

新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内容

三、各章节变化调整的情况
第三章 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提要:施工准备原规范条文为4条,新版 调整到13条。
• • 技术准备:设计交底;编制实施性施组设计(技术复杂工程编制专项 施工方案和专项安全方案并对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通过),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体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四通一平(完善所有报批手续),修建施工临时 设施;建立工地实验室、标定试验机具(认证或外委);施工人员岗 前培训(人员保险、体检);对拟采用四新技术试验论证;建立安全、 文明施工标识:进行施工测量及复核测量资料。 物资准备:按投标文件和施工进度配足机具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完善使用手续;做好材料的选择、储存和堆放,做好开工前的试验检 测工作。
一.新老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概况
《新桥规》的特点: 突出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 强调对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 不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协调配合 以2000版规范为基础,吸纳国内外较成 熟的“四新”技术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二.新桥规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增内容13项 修订内容概括起来15个方面。
(六)后张预应力的调整
后张预应力管道材料增加了对塑料波纹管 的有关规定; 对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 提高了压浆材 料,浆液性能、制浆设备和压浆工艺的技术要 求及质量标准。
(七)挖孔灌注桩的调整
增加了挖孔灌注桩的挖孔施工安全要求; 对岩溶、采空、软土、冻土等特殊地区的 灌注桩施工作了相应规定。
(八)关于片石混凝土适用性的调整
(十一)关于悬索桥的调整
悬索桥 增加了:索鞍、预制索股和索夹等制造技术要 求; 主缆架设空中纺线法的施工规定。
取消了: 原规范中钢加劲梁制造加工内容, 统一执行19章“钢桥”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报名须知
一、费用缴纳
《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等新标准、新技术
备注:请在转账汇款缴纳技术培训费用后填写付款回执。

如同时缴纳多人的培训费,请注明全部参训人员姓名。

汇款凭证可用截图或拍照形式,提供电子版。

学员代表参加培训的发票由会议承办方提供,培训期间可在报到处领取发票。

二、住宿预订和用餐安排
可预订住宿房间类型:普通标间(400元/天,含早餐)。

因酒店房间有限,会务组将根据预定时间先后顺序协助安排住宿预订。

酒店退房时间为下午14:00。

住宿发票由酒店出具。

本次培训班用餐请自理,酒店自助餐 100 元/位。

需在酒店用餐的代表,请报名时注明,用餐发票由会议承办方提供。

《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等新标准、新技术
师资培训班住宿预订回执
了10月28日、30日晚上住宿的,如需取消预订,请提前5天以邮
件方式告知会务组,否则视为入住,须向酒店缴纳住宿费。

若某单位单人报名,且愿意合住,请在“单人愿意合住”栏注明性别,会务组将优先安排,合住标准间价格每人200元/天(单人住一间的,400元/天·间)。

如行程有变动或航班延误,请及时告知联系人,以便保留预订房间。

联系人手机:********。

三、会址方位图及乘车路线
乘车路线:
1、首都机场:
乘机场大巴4号线至终点公主坟,换乘地铁1号线至苹果园总站,D口出站步行20米左右,换乘专109路公交车,杏石口下车马路对面即是华北宾馆。

打车费用约150元。

2、北京南站:
公交:南广场乘坐特5路公交车至紫竹院南门下车,向回走240米换乘347路公交车到杏石口下车即可。

地铁:乘坐地铁4号线换乘1号线到苹果园总站,D口出站步行20米乘坐专109路公交车杏石口下车马路对面华北宾馆。

打车费约60元。

3、北京北站:
乘坐地铁2号线换乘地铁1号线至苹果园总站,D口出站步行20米乘坐专109路公交车杏石口下车马路对面华北宾馆。

打车费约40元。

4、北京站:
乘坐地铁2号线换乘1号线至苹果园总站,D口出站步行20米乘坐专109路公交车杏石口下车马路对面华北宾馆。

打车费约6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