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7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试卷分析反思)

2017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面分析(试卷分析反思)(一)、试卷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同时注重了各知识点的考查。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了以下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内容。
本次考试试题基本覆盖了1、2、3单元的范围,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基础知识题、计算题、作图题和应用题,全卷以百分制命题,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知识的能力。
下面,根据各类型题谈谈我的看法1、基础知识题第一题填空、第二题选择、第三题判断,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题目难易适度,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也有灵活运用基础概念的题目。
2、计算题为看图计算。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作图题,此题是对空间思维能力和平面作图能力的综合考查,体现了现代数学是有价值的,必须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4、应用题,全面综合地考查了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试卷注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试卷中注重学生对已知条件、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考虑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应用题1、2、4都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都引导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说明必需的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其素材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二、试卷卷面分析本次考试全班五(1)班40人,最高分93分;85—100分的有19人,占全班人数的47.5%;70—84分的16人,占全班人数的40%;60—69分3人,占全班人数的7.5%;不及格的2人,占全班人数的5%;本次考试全班五(2)班41人、最高分98分;85—100分的有18人,占全班人数的44%;70—84分的19人,占全班人数的46.3%;60—69分4人,占全班人数的9.8%;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日常教学情况。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大名县旧治乡大王村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四(3)班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旧治乡大王村小学:郑占龙通过这次期中测试,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现将试卷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情况分析这次期中测试试卷,总的来说,整张试卷难度适中,所涉及考查的知识点不偏离教学目标。
这份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顾及到了全体学生,又重点突出。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分数分布26 6 8 44 5 23二、考试情况统计分析1、总体测试情况总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40人2807.5 70.19 97 26 31 77.8%三、答题情况分析以及原因第一题填空共11小题26空26分,侧重基础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全面,均为基础题目,涉及概念定义(9分)、比较大小(5分)、数据变换(9分)、简单计算(3分)。
但学生失分普遍存在为:1)第1小题用小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该题考查“小数的意义”,16位学生失36分。
原因a:没有认真审题,用小数表示,写成分数了。
b:两位小数阴影部分没有书准确。
2)第2小题0.81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该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小数计数单位”:小数单位,17个学生失30分。
原因:没有掌握小数计数单位概念。
3)第3小题0.69去掉小数点后是()是原数的()倍,该题考查“小数点的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8位学生失14分。
原因:没有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
4)第4小题7米45厘米=()米328克=()千克0.3时=()分该题考查“小数的意义与单位转换”,28位学生失45分。
原因:没掌握单位之间换算进率,不能准确判断小数位数,进行计算。
特别注意时间单位“时”“分”进率为60.5)第5小题在一个三角形中,∠1=65°∠2=40°∠3=(),这是()三角形。
期中检测试题评价表试卷分析表

试题评价表
学校:龙岗小学 学科:数学年级:四
试题名称
阶段性测试
试题特点
难度适中,覆盖面较广,全面考查了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
难度
适中
区分度
较高
覆盖面
较广
命题建议
无
2017至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期中考试
试卷分析表
学科:数学年级:四
参考人数
优秀率
第五大题:画一画
此题包括3个小题,操作题平常学生也练得少,但是最后复习时我有特别注意训练他们,大部分学生掌握还好,个别也有丢分的。接受教训,下学期不能靠突击训练,要平时注意多练。
第六大题:应用题
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23
7
10
2
4
73.91
30.43
题类
答题状况
第一大题:填空题
基础知识部分本次考试,共有9道填空题。从不同方面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得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造成丢分现象。
第三大题:选择题
本次考试再次提醒我,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改进教学方法,才会为我们的课堂带来改变,才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改变我们的学生。
2、学生的计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粗心,马虎或不明算理,致使计算题严重失分。尤其是学困生,计算的准确率特低。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
期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7篇

期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7篇一、整体分析在本次期中数学考试中,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考察内容涵盖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但在解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
接下来将对试卷中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代数与函数本次期中试题中代数与函数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包括了因式分解、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像等知识点。
部分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在因式分解中,忽略了最大公因数或因式分解不完全;2. 在解方程与不等式时,忽略了根的判定条件或方程组的联立;3. 在函数与图像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正确绘制函数图像。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强对代数与函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刷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三、几何几何部分在本次期中试卷中的出现频率较高,涵盖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点,主要考察了线段、直线、平行线、角、圆等内容。
部分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对几何定理的记忆有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2. 对题目中条件的理解存在偏差,给到错误的结论;3. 在平面图形的绘制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结果错误。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几何定理进行深入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注重条件的判断和准确的图形绘制。
四、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部分在试卷中的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是需要重视的知识点。
主要考察了概率计算、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统计图表等内容。
部分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对概率计算的方法掌握不牢固,导致计算结果错误;2. 对频率与概率的转换以及统计图表的解读存在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概率与统计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灵活运用各种概率计算方法,并熟悉各种统计图表的解读。
五、解题方法与策略在解题方法与策略上,部分同学存在以下问题:1. 在解题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没有按照步骤进行思考和解答;2. 缺乏实际问题的转化能力,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 缺乏解题的灵活性,只会套用模板,无法应对变化的题目。
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3篇)

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3篇)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初三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篇1九年级数学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
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必须的指导好处。
一、基本状况(一)考生答卷基本状况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状况是:人平分79。
8分;及格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状况如下表:题号1、2、3、4、5、6、7、8、9、10得分率98%、98%、98%、86%、70%、41%、88%、98%、60%、76%。
题号11、12、13、14、15、16、17(1)、17(2)、18(1)、18(2)得分率82%、100%、62%、85%、50%、95%、96%、80%、96%、84%。
题号19(1)、19(2)、20、21、22、23、24、25、26、27得分率98%、94%、89%、96%、61%、52%、86%、81%、42%、62%。
(二)知识分布第二章有理数(14分):其中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取题第13、8题,共2分;计算或化简第17(1)、(2)题,共8分。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19分):其中填空题第4、5、6题,共5分;计算或化简:第17(3)、(4)题,共8分;解答题:第26题,共6分。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9分):选取题第1题,共2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24题,共17分。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14分):选取题第12题,共2分;简答题第21、25题,共12分。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34分):填空题第7、8、9、10题,共6分;选取题第14、15、16题,共6分;解答题第20、22、23、27题共22分。
二、试卷特点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试卷中第17题选自课本71页第8题(1)、(2),试卷中第18题选自课本108页第6题(5),试卷中第20题选自课本199页第3题,试卷中第21题选自课本169页“试一试”第3题改编;试卷中第22题选自课本212第11题改编。
青岛版三年级上期中试卷分析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二班应考47人,实考47人,平均分79.59分,80分以上人数32人,高分率:68.10%,及格人数42人,及格率:89.36%。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共八个大题,总分100分。
第一大题“填一填”,本题共10个小题21个空,每空一分共21分。
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9、10题。
1、()÷6=13……(),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为6,余数最大为5;“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所以被除数=13×6+5=83。
平时也做了一些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练习,依旧出现错误,除了粗心外,对这类题目还是不理解。
应在平时加强基础计算题目的练习,夯实基础。
9、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和为36厘米,它的边长是()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理解不透彻,审题不够仔细认真。
10、如图,用2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学生的数学思维欠缺,知识应用不够灵活,应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
第二大题“算一算”。
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1小题“口算”每小题0.5分,16题共8分。
第2小题“笔算,带※的要验算”,每小题3分,6题共18分。
第3小题“脱式计算”,每小题2分,3题共6分。
757÷7= 913÷7有余数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够扎实,乘法口诀有出错,计算完成后,结果没有填到横式上。
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注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平时加强训练、巩固与积累。
第三大题“辨一辨”。
每题1分,3题共3分。
在50米跑步比赛中,军军用18秒,丽丽用20秒,丽丽比军军快2秒。
(×)上课时没有帮助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发言稿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发言稿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上团城中心学校任兰一、学生基本情况:三年级2班,实有人数58人,全员参考。
平均分为69.5,结合本次学生考试成绩做如下分析:二、试题分析:本次质量检测试卷的整个难易程度适中,题量合适,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知识面广,题目的形式多样,实际运用较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一份比较好的检测学生双基知识的试题,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试题的编制即侧重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部分试题蕴涵了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等数学知识综合运用水平的考查,缺少动手操作题是唯一的遗憾。
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1、题型多样。
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口算、笔算)、应用题等;2、综合运用性强。
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并且易混淆的多个知识点。
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
3、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
整套试卷,不但计算量大,而且范围广,分布于填空、选择、口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中。
4、注重运用,有一定灵活性。
5、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的应用。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分析优点:全班卷面达到了干净整洁,书写漂亮。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成绩良好。
计算题较好。
不足:通过看卷子,我们找到了下面问题:1、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有待加强。
如:填空题中一些基本的题目出错;计算题竖式正确,答案填错;应用题抄错数。
2、学生马虎现象严重:单位名称落写,横式不写得数,答不规范等。
3、课上听讲不好,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目的理解能力需要继续提高。
三、改进措施:1、教师及时反思进行详细卷面分析针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
指点不足,鼓励差生。
2、利用假期狠抓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认真检查能力。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及时反馈,及时补差。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2016.11.7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40人,总分3069分,平均分为76.7分,达到及格的人数有34人,及格率为85%,达到优秀的人数共有24人,优秀率为60%.二、试卷命题特点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解题方法的多元化。
试题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3.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试卷分析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
比如:填空题的第8题,0.3:1的前项扩大10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这是根据()。
这道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为95%以上,这道题的正确率之所以为95%以上,是因为在教学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数学老师的教案设计能够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单元里,老师还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因此掌握较好。
(2)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较理想。
在试卷中的直接写出得数,化简比,简便计算,解方程和列式计算,学生的得分率较高,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比较重视,对学生计算基本功抓到位。
因为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多数数学教师都能做到在讲新课的前5分钟进行基本计算、口算、巧算的训练,然后学校定期进行口算竞赛,比赛方法是在5分钟内完成60道基本计算,100分的被评为口算状元。
让学生对计算技能感到兴趣,从而计算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对应用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文秘 2017年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取得成绩:
1. 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
这与教师扎实的计算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学中,教师把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从考卷看出,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
2.教师重视对基本概念的教学。
3.学生对单位换算掌握较好。
这与教学中的边讲新知边复习有很大关系,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
4.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通过试卷看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用画图、勾画批注等方法理解题意,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联系。
2. 学生没有形成空间观念,没有数形结合的思想。
3.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提高措施: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和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表现才干的机会。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允许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允许不同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动和合作中,培养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使学生在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发展思维活力。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段的学生适宜“数→形”、“数→数”的抽象思维,因其数形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后,几何直观图形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他们在观察、分析、思考题目后,对于简单的图,不一定每次都要画出来。
数量关系式、图形能用“脑图”表现出来再好不过,“脑图”才是我们最美好的追求。
3.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通过图画呈现信息,通过文字描述或呈现信息或进行注释,这种初加工甚至不加工的情境图,让学生去主动寻找,选择有用信息,为解决问题所用。
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平时注重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排除干扰因素,从众多信息中有效地提取本质信息,解决问题。
4.采取边讲边复习的方式,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
因而我们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经常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
文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