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铁杵磨针》原文及译文

《铁杵磨针》原文及译文《铁杵磨针》原文及译文《铁杵磨针》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去:____方:_____欲:___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3分)参考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离开)方:(正)欲(想要)2、译文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3、持之以恒启示: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阅读提示】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注释1眉州:古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2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3成:完成。
4去:离开。
5.逢:碰上。
6.媪(ǎo):年老的妇人。
7.方:正在。
8.铁杵(chǔ):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9.欲:想要.10.感:被......感动.11.还:回去.12.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13.卒业:完成学业。
14.今:现15.氏:姓…的人。
16.太白感其意:李白被她的言行感动了。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十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十篇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付出足够的努力,事情自然会有结果。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着名诗人。
【相关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中国谚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相关出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地址:在眉州象耳山下主要涉及:人物世传李太白2、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3、出处<原文>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
”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
”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的典故

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的典故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成语故事,故事典故源于大的诗人李白,《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寓言
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都能成功。
情节讲的是李白所讲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
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
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
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着
铁杵。
李白觉的很奇怪,上前问到:“老婆婆您在这儿?”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管吻。
”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
回来?”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从
此刻苦学习、仔细观察,成了中国一位大些诗人。
《铁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偷懒什么事,只要认真去
做都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精选7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精选7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篇1铁杵磨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
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但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
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
”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
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
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
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成语】:铁杵磨成针【拼音】:tiěchǔmóchéngzhēn【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篇2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解释: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铁杵成针的简短故事

铁杵成针铁杵成针的简短故事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
据传,他小时候读书很不刻苦,学习成绩也不够好。
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要他刻苦学习,他 总是说:“读书学习太难了,我不行啊! 后来,他就干脆弃学了。
然而,就在李白弃学回家的路上,碰见一位姓武的老奶奶。
这位老奶奶正蹲在小溪边,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磨着。
李白好奇地走过去问这位老奶奶:“奶奶,您磨这铁杵干吗?”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说:“奶奶,您这不是开玩笑吧? ”李白以为这位老奶奶是同他逗乐玩,但心里又有些疑惑,便继续说:“这么粗的一根大铁杵,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这能行吗?” 老奶奶却没有笑,而是严肃地对李白说:“怎么不行?只要坚持不断地磨下去,就能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功到自然成嘛!”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反复琢磨这:是呀,功到自然成!老奶奶竟然能将一根粗粗的铁杵磨成绣花针,我学习中的那点困难又有什么理由克服不了呢?”他一边往家中走一边思忖。
走着走着,他突然掉转屁股,一口气跑回了学校。
他回到学校后,找到老师,说:“我错了,老师,我要继续学习。
”老师听了特别高兴,摸着李白的头说:“这就对了!”打这以后,老师对李白更加关心了。
李白从此,学习特别用功。
每当他遇到困难时,“铁杵磨针”的事就浮现在他脑子里。
由于李白苦学不懈,终干成了杰出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即从这个故事里来。
杵:春米或捶衣用的棒。
意思是:将铁杵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告努力,就必有成果。
亦作:“铁杵磨针”或“磨杵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谚语也来自这个故事。
例:做事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会有成果。
这就是古人说的“铁杵成针”的道理。
铁杵成针的含义故事

铁杵成针的含义故事
“铁杵成针”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够取得成功。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婆婆如何用她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把一根铁杵磨成了一根针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老婆婆,她有一个孙子,非常喜欢穿针引线,但是每次穿针引线的时候都需要别人帮忙。
老婆婆为了让他学会自己穿针引线,决定教他如何把一根铁杵磨成针。
老婆婆把一根铁杵磨成了一根细针,然后对孙子说:“只要你能像我一样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你就能够取得成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拓展: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情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有时候,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如果我们能够像老婆婆一样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此外,这个故事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即使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铁杵成针的故事七篇

铁杵成针的故事七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特别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大事进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叙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铁杵成针的故事,欢迎品鉴!铁杵成针的故事比方只要有毅力,肯努力工作,事情就会胜利。
来源:宋代祝穆铁杵成针原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未成,放弃。
过是溪流,逢老妈磨铁杵。
问题是:我想做针。
太白了,还在毕业。
译文: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
一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了学习。
他经过小河,遇到老妇人磨铁棒,问她在做什么。
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回去完成学业。
那位老妇人自称武。
现在那溪边有武氏岩。
铁杵成针的故事唐朝着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爱读书,常常逃学,在街上闲逛。
有一天,李白没去学校,在街上东跑西跑,不知不觉地去了城外。
温馨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让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假如成天在屋子里读书,会有多无聊?走着走着,在破茅屋门口,坐着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磨着棍子一样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太太,你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
老太太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然后低下头连续磨。
刺绣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刺绣针吗?当然!但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可以磨成细绣针呢?妻子问李白:水滴可以穿石头,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刺绣针?但是,你的年龄这么大了吗?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妻子的话让李白感到惭愧,回去后,没有逃过学校。
每天的学习也特殊努力,最终成了出名的诗仙。
铁杵成针的故事唐朝有一个闻名的大诗人叫李白,在他小的时候,不喜爱念书,经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为此,他的母亲没少训斥他。
有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闲逛着,不觉到了城外。
温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大好的天气,假如成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你知不知道呢?我们著名的唐代诗仙以前也是个调皮的小孩哦。
下满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小时候的故事吧。
【故事内容】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
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
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
”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
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
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
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启示】
一个人无论作任何的事情,都要花费一番心血。
只有经过无数血汗、苦泪和功夫磨砺后,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