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第五章 秦至清代的非税收(07版)

一、官田—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 屯田由解决军费负担的一项重要措施成为一项财政负担。 其他官田以招佃出租的办法管理,取得收入。 元朝 政府掌握大量官田,包括食邑田、寺田、屯田、职田和学 田。除此之外的公田均实行屯田制,采取军屯和民屯两种方式。 明朝 明代的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明代把屯田作为增强国防的 一个重要手段,屯田收入对国家财政起了积极的作用。明代的 屯田也主要有军屯、民屯两种形式。民屯是作为军屯的补充。 清朝 清代公田分为官田、庄田、屯田三种。
一、官田
总之,在每个朝代更替之际,土地大量荒芜, 使士兵与土地或农民与土地重新结合,是稳定社会、 恢复经济、满足政府财政需求的一个合理途径。因 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屯田的经营。
二、山泽虞衡
Hale Waihona Puke 秦及西汉,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分理,皇室财 政的经常性收入就主要来源于山泽虞衡的收入。该 收入主要是通过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的人民收取租 税,但一般既不称租,也不称税,而是以贡献之名 取得。
第五章 秦至清代的非税收入
内容准备:财政学1班11-19号
第一节 官产收入 第二节 官营收入
第三节 其他非税收入
第一节 官产收入
一、官田 封建国家拥有大量的土地,俗称公田或官田,是封建 皇朝直接的收入。对官田的经营,一般实行屯田制和营田 制。屯田、营田收入成为封建国家农业赋税之外来自农业 的又一重要财政收入。 二、山泽虞衡 所谓山泽虞衡,是指除了可耕种的田地之外的山林、 湖海、江河、草地、园池等其它国有自然资源。来自于这 类资源的租税、贡献收入,往往也是国家财政的一个补充。
一、官田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
一、官田— 秦汉时期
秦代 有无官营公田,史无可考。 汉代 A. 汉代公田来源: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官府没收;新开垦 的土地。 B. 汉代公田经营:官府经营;军队屯垦;皇帝赏赐给功臣; 租给人民耕种。 C. 汉代公田的收入:凡属大司农管理的,其收入归国家财政; 凡属于少府、虞衡管理的,其收入属于皇室财政。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案-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案1.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知道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归纳出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认识赋税制度的演变是与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相关,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我国收回关税主权,完善税收制度的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收回体会历史责任感、认同爱国主义精神;从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培养依法纳税的公民意识。
重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历程。
难点: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演变。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本课通过两个子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讲述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导入新课】赋出于田,自上税下;贡出于土,从下献上。
”——《玉海·食货·贡赋》赋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汉书·食货志》赋税是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那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2—93 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秦汉时期的赋役有哪几种构成形式,其具体状况如何。
秦朝的商业税收

秦朝的商业税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改革,其中商业税收被视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秦朝的商业税收主要包括货物交易税和商业行业税。
一、货物交易税货物交易税是秦朝对商品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形式。
这种税收来源于秦朝统一六国后的国内贸易活动。
根据史书记载,秦朝的货物交易税有两个特点。
首先,货物交易税的税率是根据商品的种类和价值来确定的。
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秦朝的货物交易税税率通常在商品价格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之间,具体税率根据地区和商品类型有所不同。
税率的差异旨在根据商品的价值差异来确定税收的额度,以实现对商业活动的公平征税。
其次,货物交易税的征收方式较为灵活。
秦朝将货物交易税的征收方式分为几种,包括直接税、间接税以及税检等。
直接税是指商人在交易时直接缴纳给秦朝政府的税款,间接税则是通过商品价格等渠道进行收取的税金,税检是对商业活动进行检查和征收税款的方式。
这种多样化的征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税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商业行业税商业行业税是指秦朝对各种商业行业进行征收的税费。
商业行业税主要包括对商业场所、商人及从业人员进行征收的税款。
秦朝采用了登记制度来对商人进行管理和征税。
商人在秦朝必须进行登记,将其个人信息以及从事的商业行业报备给政府,政府据此对商人进行征税。
商人征税的税率规定按照商业行业的不同而定,税率会根据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社会贡献等因素进行评估。
商人需要按期向政府缴纳税款,并定期进行报表和财务核算。
此外,秦朝还对商业场所进行了税收的征收。
商业场所包括市场、商店、集市等地方。
商业场所税的征收方式是根据场所的面积和位置等条件来确定的。
秦朝政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标准和规定,对商业场所进行分类,并依据分类和标准来征收税款。
总结起来,秦朝的商业税收主要包括货物交易税和商业行业税。
货物交易税征收依据商品种类和价值进行确定,征收方式灵活多样。
商业行业税则是对商人、商业场所和商业行业进行征收的税费。
秦朝到清朝赋税制度

秦朝到清朝赋税制度秦朝是秦始皇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和户籍,依据户籍征收赋税和徭役。
秦始皇对此的制定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根本制度。
这不能算改革,应该算是最开始对赋税制度的一种建立和制定。
汉代的编户制度这也不能算是改革,也是一种制定,编户制度是将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一句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北魏的租调制背景:阶级矛盾激化,为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颁布均田令,同时还实行了与均田令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度作用:缓和了阶级矛盾,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影响:为隋朝和唐朝初期的租庸调制度奠定了基础隋朝以及唐朝初期的租庸调制:背景:隋朝和唐朝前期,沿袭了均田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对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推行租庸调制。
作用和影响: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是许多荒地被开垦,政府的税收有了保障,府兵制度得到了保证。
唐朝两税法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度无法维持,公元780年,宰相杨炎提出实行两税法作用:改变自战国以来已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
扩大了政府税收,减轻了农民负担。
影响:开始的时侯,户口明显见多,税收也相对增加。
但后期因为大地主隐瞒财产,将赋税转嫁农民,以及政府增加的各种苛捐杂税,使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但两税法仍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进步。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背景:北宋土地兼严重,农民反抗斗争加剧,冗官冗费等问题严重,1069年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主持变法作用: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问题,但因为变法触犯了官僚地主的的利益,使新法的推行困难重重,后又出现用人不当的问题,在支持变法的明神宗死后被废除。
元朝没有著名的赋税改革明朝的一条鞭法背景:阶级矛盾加剧,内阁首辅张居正改革赋税制度作用: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影响:政府对农民的控制进一步放松,赋役征银的办法,有利于农业商业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财税史十六讲原文

中国财税史十六讲原文第一讲: 古代财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中国的财税制度起源于商周时期,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演变与发展。
这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也对后世的财税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讲: 封建社会的财税体制封建社会的财税体制以地主阶级的财产征税为主,形成了以赋税、租税和商税为核心的财政体系。
这一体制在维持封建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
第三讲: 清朝的财税改革与现代化进程清朝时期,财税改革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康乾盛世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财税改革措施,如增设关税、开办官办企业等,为后来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四讲: 民国时期的财政改革与挑战民国时期,中国面临着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民政府进行了财政改革,如推行货币改革、建立税务机构等,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改革进展缓慢。
第五讲: 新中国成立后的财税体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财税体制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过实行计划经济、建立统一的税制、加强税收管理等举措,中国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财税体系。
第六讲: 改革开放与财税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财税制度迎来了新的变革。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完善税制体系、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中国财税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七讲: 财税制度与社会公平财税制度对社会公平的影响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调节税收政策、加强财政支出的公共服务等措施,中国致力于实现税收的公平合理,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第八讲: 财税制度与经济发展财税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通过优化税收结构、减轻企业税负、加大财政支出等措施,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
第九讲: 财税制度与环境保护财税制度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制定环境税收政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等措施,中国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
第十讲: 财税制度与国际合作财税制度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章秦至清代的非税收入

(二) 酒专卖
1986年在四川彭县升平乡出土的汉代羊尊酒肆画像砖。画面 左部是一座具有汉代木结构建筑特征的酒肆,内有盛酒容器; 右边木案上有两具羊尊。酒肆内一人临柜卖酒,外面还有两 位沽酒者,右下角有独轮车来往。此画勾画出小酒店生意兴 隆、营业员应接不暇的兴旺景象。看来酒利在汉代确是一项 新的财源,难怪西汉理财家桑弘羊倡导实行酒的专卖政策, 13 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汉武帝抗击匈奴聚敛钱财。
3
一、官田(公田)
屯田收入的实质是什么? 租税合一的财政收入 评价:战争僵持阶段筹集军粮的 最佳方式,“数年之中,所在积 粟,仓廪皆满”。 营田,即官府经营,有的出租给 农民耕种,由国家收取地租;有 的组织官奴婢、罪犯耕种,收入 归官府;有的赏赐给功臣。 屯田、营田收入成为封建国家农 业赋税之外来自农业的又一重要 财政收入。
顺治帝福临(1644— 1661年在位) 11
二、官营商业
(一)盐专卖
管仲
1、西汉盐专卖政策(民制、官收、官运、官卖); 2、隋和唐初,对盐既不专卖,也不征税;712年,开 始征收盐税;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实行“榷盐法”; 761年,盐铁使刘晏创立就场专卖制(民制、官收、商 运、商销,即寓盐税于粜价,“官收厚利而民不知 贵”;盐的捕缉制度;盐利收入由761年的40万缗增至 779年的600多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3、宋代盐法实行“禁榷”和“通商”(盐引法 ); 4、元朝实行盐专卖:引岸行盐制 、计口授盐制 、设 局官卖 制、官卖商买制、入粟中盐制; 5、明清两代的纲法(引岸专商制),以盐专卖为主 。
第四章
秦至清代的非税收入
第一节 官产收入 第二节 官营收入 第三节 其他非税收入
我国古代工商税史变迁基本过程

各国的关市税制度极不统一,征收政策也不相同,呈多兀化、多种类方向发展,关 市税按内容分有:关税、市税、通过税;按性质分有:关市税、军市税;按归属分 有:国家收入和大府(王室)收入。
春秋时期,普遍采取轻关政策, 关、市税不重征;战国时期,暴 敛关市税。
山泽税
有碍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物产种类,各国山泽税制度不尽相同。
税率:自东汉后,税率逐渐提高,曹丕称帝后(延康元年220年)减轻关津税收, 过往商品一律从价计征,十分取一;
孙吴亦征关税;
市税:对行商所征 收的入市税和对坐 贾所征收的店铺 税。
无有关的市税记载,但司马炎代魏时曾“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可见曹魏 时肯定征收过市税;
孙吴设有商业贸易的市场,也设有专职市场管理的官吏,已具备征“市税”的基本 条件;
征收办法:商人拥有的辂车每辆征税两算,其他拥有的辂车每辆征税一算,船长五 丈以上,每船出一算;
贵贷税:是对贷出 粮食或货币取得利 息征收的一种税。
税率:”率缗钱二千而一算”,为6%;
民资税(汉景帝后 元二年,公元前142年):对人民财产总 额课征的一种税。
征收办法:财产总值不足万者不征税;
税率:万钱以上税率为万分之127,约1.2%;
我国古代工商税史变迁基本过程
时间区间
时代背景
税种设置
相关税制要素及内容
补充说明
夏、商பைடு நூலகம்
以劳役财政为主,工商食官,“关讥而不征,市廛而不税”,故不存在着工商税收
西周
“工商食官”开始 瓦解,在官营手工 业和商业之外,出 现了以家庭副业 形式的私营个体 手工业和商业,商 业活动开始扩大, 然仍以劳役财政 为主,在这方面的 财政收入仍非常 有限。
秦朝税收制度

秦朝税收制度
1. 秦朝的税收制度啊,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呢!你想想,要是咱现在也像秦朝那样收税,那会咋样?就好比说,你每个月工资得拿出好大一部分上交,那日子过得得多紧巴呀!
2. 秦朝税收制度,那可是国家运行的重要保障呢!这不就跟咱家里过日子,得有足够的钱才能维持一样嘛!比如咱买米买菜,没钱能行?
3. 嘿,秦朝税收制度可复杂啦!你说它是不是就像一个巨大的网,把每个人都网在里面呀!就像你每天都得为了交税而努力干活。
4. 秦朝的税收制度呀,真的是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呢!比如说按人头收税,这就好像是不管你能挣多少,都得先交一份“份子钱”一样。
5. 哇塞,秦朝税收制度对老百姓的影响可大了去了!这就像你本来计划好出去玩,结果突然要交一大笔额外的费用,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吧!
6. 秦朝税收制度啊,那可是历史的一部分呢!它就如同一条河流,流淌在秦朝的岁月里,影响着每一个人。
比如农民得交粮食税,那压力得多大呀!
7. 你知道吗,秦朝税收制度可严格啦!这就跟学校里的规矩似的,你必须得遵守。
不然,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呀!
8. 哎呀呀,秦朝税收制度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嘛!就好像一个团队要有规矩才能运行好,秦朝靠税收才能强大呀!比如要修长城,没税收哪来的钱呢?
9. 秦朝税收制度其实挺有意思的呢!它就像一个游戏规则,大家都得在这个规则里玩。
要是不遵守,那肯定不行呀!
10. 秦朝税收制度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呢!它让国家强大了,但也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这不就像有些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嘛!
我的观点结论:秦朝税收制度是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秦朝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既有其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2)现代关税
l 现代关税则指专门对出入本国或本地区政治 经济主权范围(国境或关境)的课税对象实行 的课税(涉外性的国内税)(课税对象是进出 境商品或物品)。
l 3、市税
l 即市肆之税,或商品交易税,是在市场上对买 卖成交额为课税标准所征的税)。
l 为便于理解,我们把关市税分为国内关市通 过税、国境关税和市税三部分来简单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二、国境关税
l 1、唐朝:征课形式主要包括“陌脚”(或 舶脚,又称下碇税)、进奉(上贡朝廷的珍 异之物)。
l 唐朝的对外贸易
l 2、宋、元两代:称关税为市舶课。征课方 式有抽解(或抽分)、博买(强制收购)两 种,另征船脚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中国历史上工商税收的发展,一方面是商 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工商业的发展、货币 化程度的提高,为工商税收的发展提供了 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是政府增加财政收 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统治者, 在工商税税种创新及征收手段的探索上费 尽心机,推动了工商税收的发展,但其目 的主要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没有从发 展经济的角度考虑,因此封建国家的工商 税收基本作用就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l 5、元代商税是一种交易税,采用定额制征收 。 另有矿课、酒醋课、盐课、茶课、竹木课等。
l 6、明代内地市税统称为商税,包括塌房税、 门摊税 、渔税、矿税 等。
l 7、清代市税主要是牙税 、当税和店铺税 、 契税 、矿税、落地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第二节 财产税
l 一、算缗钱、算商车 l 算缗钱,又称缗钱税,是向商人、高利贷者、手
皇帝(82岁),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与中国进行贸易。而清朝
政府一定要马嘎尔尼在与乾隆见面时按常规下跪,但坚决不肯双膝下
跪,顶多按照拜见英国女王的礼节行单膝下跪礼。在屈辱中离开中国。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奇异的悲歌
l 马戛尔尼送给乾隆80寿辰的礼物有天体运行球仪、地球仪、最 新发明的棉纺机、织布机、西瓜大炮、铜炮、各种自来火炮、 连发手枪、西洋战舰船模型、望远镜等29种,清政府只是将之 作为“贡品”、“玩好”收藏,予以玩赏或鄙薄,例如:当英 国使臣执意要展示悬浮弹簧的四轮华丽马车时,大清官员却将 注意力集中在车夫的座位上,他们惶惶然道:你以为皇帝能容 忍一个人的座位比他的座位还高,并把脊背朝着他吗?根本未 想到这里的科技含义及其中的军事价值。
l 5、关市之征在五代十国空前发展,成为严 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恶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6、北宋,“行者赍货,谓之‘过税’”,税率 2%,如果是官府所需物品,将被“抽税”10%。 宋中后期实行预算定额制度(比额或祖额),关 卡增多,关税税率也逐渐提高。
清 明 上 河 图
•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一、国内关市通过税
l 1、秦代有无关市通过税不详,但从西汉 初年为恢复经济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的记载来看,秦代应有关隘之设 ;
l 2、汉初,在交通要道也设置关卡,但不 收税,主要目的是检查来往商旅。 汉武帝 时开始征税,但税率较轻,东汉末年税率 较重,在1/10以上;
l 二、算赀(赀税) l 是指按民户财产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赀万钱,算
百二十钱”,属于直接税。 l 三、赊贷税 l 亦称贳贷税,是对出贷货币或粮食收取利息所课的
收益税,课征的对象是高利贷者,属于资本利息税。 l 四、间架税 l 是以房屋为课征对象所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类似现
代的物业税。 l 五、牲畜税 l 是对规定的家养牲畜所征的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3、唐代商税有入市税、市籍租 、盐税、 茶税、酒税、矿税及竹、木、漆等特产税 。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4、宋代的经济政策
l 市场:打破坊、市界限;改变市场作息时间
l 税法:颁布“商税则例”,完善税法:张贴在税务机构门口, “晓谕商民”。行商缴纳2%的“过税”,坐贾缴纳3 %的“住税”(即商税),实行商税预算定额制度。 另有契税(钞旁定帖钱或印契税钱),对商税加征经 总制钱。
l 清中前期的对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清在近代以前的海关税,分“货税”和“船钞” 两种。 货税在前期为从量税,后实行奖出限入 的从价税。船钞,即船税,或吨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受英皇的指派出使中国,来北京晋见乾隆
l 2、东汉末到隋的市税包括市租(对行商 课征的入市税和对商贾征收的店铺税)、 估税(课于市场上买卖物品的交易行为 税)、通行税(课于水运和桥梁交通的一 种税)、酒税、盐税、矿冶税、渔税等。
•四川广汉出土的画像砖,反 映市场交易情景。市楼前的 坐者,大约是管理市场的官 吏,其职能相当于现代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辖下的市管理 人员。可见市场在中国古代 早已有之,只不过今日更现 代化一点罢了,其基本格局 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汉代砖画像舟车——通行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3、从东汉末到隋的四百多年时间里,长期 处于乱世局面,国内关税征收是主要从增加 财政收入角度进行的。税率1/10,但关卡重 多,另有通过税性质的牛棣税和桁渡税 。
l 4、隋与唐朝中期以前有关卡但未见关税, 安史之乱后,税率2%,两税法中三十税一。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三、工商税(市税或市租)
l 市税,又叫市租,属于流通领域里征收的交易税, 即按照市场上买卖成交额所课征的税,具有交易税、 营业税的性质。市租征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官府 对居住在都市商业区、有市籍的商贾,按照商品交 易总额定期或不定期课税。另一种是凡到都市商业 区域或集市做买卖的行商,包括各方来的商人、乡 村的农民和城镇居民,出卖自己的手工业品、农副 产品或是贩运来的货物,官府按照买卖的成交额, 即时课税。代的工商税收
l 1、两汉时市税为皇室或封君的专项收入 ,课
征对象包括有市籍的商贾、在城乡市集出售农
副产品、手工业品的农民、手工业者,按交易
总额课征 。
•
代 相 仿 。
易 情 况 与 现
其 布 局 和 交
〈 市 场 图 〉
汉 代 砖 瓦 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清明上河图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7、元代统治时间较短,对于国内贸易不征 收商品通过税。
l 8、明、清两代通过税性质的内地关税分钞 关税(清代称为户关税,税种分为两类: 通过税或流通税、船料税)和工关税,分 别由户部和工部征收,清代时,前者税率 为从价征实物5%,后者税率为实物征 10%,收入不断增加。
l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 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 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
l 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及征税。
l 开设广州、杭州、明州(宁波)、秀州的华亭 (上海淞江)、密州的板桥(山东胶县)五个 海上对外贸易港。
l 陆地与辽、西夏、金等国“互市”。
l 丝、麻、棉成为轻纺原料(南宋仅赋税征收的纺织品 达1000万匹以上)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第三节 其他工商杂税
l 一、唐代以前的工商杂税 l 税再熟稻、渔税、关税和牛肉税等 l 二、唐代及以后的杂税 l 青苗钱(“田园荒尽尚征苗” )、税僧尼 、
度牒、矾、香课、坑冶税 ;各种杂课与无名 摊派,如农器耕牛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本章小结
工业作坊主征收的财产税,前两者税率6%,后者 税率3%。算商车,是对车船主征收的财产税。
•汉代按《周礼》的要 求对各种人能享受的礼 仪规格作了严格的规定 ,其中对官员乘坐马车 的标准也十分明确。图 为一般官吏乘坐的轺车 ,有伞盖四周敞开。而 秦汉贵族、高级官吏及 富豪乘坐轩车。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第一节 关市税
l 第二节 财产税
l 第三节 其他工商杂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第一节 关市税
l 几个相关概念
l 1、古代关市税
l 关市税是指对通过国家所设关卡的行商和市肆 的坐贾进行课税,包括关税和市税两大类 。
l 2、关税
l (1)传统意义的关税
l 传统意义的关税即关津之税,指同一主权国家 范围内,于交通要道或津渡口岸设置关卡所征收 的税收,是国内税收实现于课税对象的往来途中 (纯国内税,即国内行商的商品通过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7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当 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信州铅山的一个铜 铅矿常雇矿工十余万,日夜开采 。
l 农、工、商并举,发展商业,扩大流通范围。
l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每年纳税商品额即达8亿贯, 平均每人8贯以上。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
l 3、明代实行 贡舶制度 ,又 称朝贡贸易。
•明洪武五年(1372年) 琉球帆船抵达福州港前 来朝贡贸易情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