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

合集下载

【万能公式】古诗词鉴赏八大模式的满分答题公式

【万能公式】古诗词鉴赏八大模式的满分答题公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步骤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②)。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③)。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步骤③: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①)。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②)。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_古诗文鉴赏答题模式大全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_古诗文鉴赏答题模式大全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_古诗文鉴赏答题模式大全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有哪些1、鉴赏高中古诗作品里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鉴赏高中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高中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

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诗歌鉴赏的七种题型及答题模板第一种是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模板古诗词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歌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是分析技巧型古诗词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诗歌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古诗鉴赏答题模式总结

古诗鉴赏答题模式总结

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
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
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18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
19
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
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
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
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6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
效果?
.
9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
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
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
10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鉴赏答题规范
.
1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 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 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 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 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 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 缺一不可。

(完整版)古诗集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完整版)古诗集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完整版)古诗集鉴赏万能答题模板一、题目简析在开始鉴赏古诗之前,我们需要对题目进行简单分析,了解古诗的主题、意境和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题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古诗。

二、背景介绍在此部分,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有关古诗的背景信息。

这包括诗人、诗词创作背景,以及与古诗相关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创作动机和意义。

三、鉴赏要点1. 诗歌结构与体裁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古诗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属的诗体。

这包括诗的格律、词数、用字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体裁对于深入理解诗的主题和表达手法非常重要。

2. 感情表达与意象描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关注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意象来描绘情感。

我们可以分析诗中的具体描述、修辞手法、象征意义等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

3. 文化内涵与寓意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寓意。

古诗常常充满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和隐喻,通过解读这些象征和隐喻,我们能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深层意义。

4. 语言运用与修辞手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分析古诗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

这包括对诗中句式、用词、句法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解读。

理解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和美感。

5. 主题词与意境解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古诗中的主题词和意境,通过解读主题词和意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主题、意义和艺术形象。

四、个人感悟与评价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对古诗进行个人的感悟和评价。

我们可以谈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赏析以及与其他古诗的比较等方面的内容。

五、参考答案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我们在此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

这个答案将综合前面的鉴赏要点,并以逻辑清晰的方式展示出古诗的鉴赏思路和重点。

六、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指导,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古诗,提高古诗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已整理)

诗词鉴赏答题模式(已整理)
7
炼字型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8
炼句型:
提问方式: 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 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
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
12
比较评价型
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步骤: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 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 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庆庵寺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此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 渲染、夸张、白描、比喻、拟人、象征、起 兴、怀古、引用、讽刺、借古讽今、开门见山、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画龙点睛、小
中见大、卒章显志……
乱箭齐发, 泛化技巧
19
解题失误
• 没有读懂题干就盲目答题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与模式古诗词鉴赏题型与答题格式一、分析形象型1、提问格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1)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2)形象蕴涵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1)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2)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早梅XXX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XXX未消。

问:墨客是若何借XXX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示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孑立;“白玉条”之喻、XXX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墨客甚么样的思想感情?(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阐发:这是一种最多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依靠墨客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孕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成。

3、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示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捉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遐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精美。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关于古诗词的鉴赏题及答题方法古诗词鉴赏题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题目又有各自具体的解题方法和答题程式。

一、炼字、炼句型1、炼字型【提问方式】①诗词文本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②诗中某字用得极为传神,请作具体分析,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③某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说明理由。

④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个字?请赏析。

【分析】答炼字型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看,应放回句中,特别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等来分析。

【答题程式】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后明确形象,再现景象、情景。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④末尾最好点名:所以这个字用得极为传神。

【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2、炼句型【提问方式】①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②如何理解画线的千古名句?③你从这名句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④这句诗现在被赋予什么新的含义?⑤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通常要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主题思想。

【答题程式】①指出修辞手法;②分析句子的含义或引申义;③点明“表达……感情”、“抒发了……情趣”、“表达了……志向”或“渲染了……环境”等。

【示例】清平乐·独宿俘山王氏庵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二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模式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模式
通过对诗中氛围的感受,深入 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4. 总结意境
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出诗的整 体意境,并理解诗人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3
答题模式三:语言风格分析法
定义与特点
• 语言风格分析法主要是对古诗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答题模式 的特点在于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受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特点
重视对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感受和分析,强调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 握。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塑造人 物形象的诗歌。
适用于诗歌中意象丰富、语言含蓄、 意境深远的情况。
答题步骤
3. 结合诗歌的背景和 作者的生平,深入理解 2. 分析意象之间的联系 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和组合方式,理解诗歌 的整体意境。 1. 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 象,理解其含义和象征 意义。
4. 整合答案
将以上分析整合成完整的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逻辑严密。
05
答题模式五:情感分析法
定义与特点
• 情感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诗歌中表达的 情感来解答鉴赏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 点在于,它要求考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 感,并能够将这些情感与诗歌的主题、意 象、语言等元素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答 案。
适用范围
• 该答题模式适用于要求分析诗人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的题目。通过对诗人所使用的特定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够更好 地理解诗人的艺术追求和诗歌的主题思想。
答题步骤
1. 识别语言特点
2. 分析修辞手法
3. 品味表达方式
4. 总结语言风格
5. 联系诗作分析
首先,要识别出诗人所 使用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如特定的词汇、句式 或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舒城中学高一(20)许梦洋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2.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形象型●提问方式:●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答题步骤: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体会情感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先点出作者的情感,②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③表达感情的特点(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分析主旨型●提问方式: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这首诗(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就诗(词)中有关句子,结合全诗(词)加以赏析。

●答题步骤: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及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诗眼”型题●提问方式:1.①诗中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②从某联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答题步骤:1.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3.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4.④点出该字表达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炼字型提问方式:1.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炼句型:●提问方式:1.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2.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①描绘怎样的景象;2.②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3.③运用了怎样的手法;4.④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句意型题:●提问方式:1.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答题步骤:1.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2.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1.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语言型●提问方式:1.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艺术)。

●答题步骤:1.①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②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③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较评价型●提问方式:1.①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步骤:●(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08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二)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给你以下五个答案,你选哪个?其他的为什么不选?●①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

月亮不解我的心;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②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苦的离恨愁。

●③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④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⑤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表达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写法,埋怨月光无情,以明月“不谙”来称“人谙”。

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愁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①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是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情感。

●②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强烈愿望。

诗人连做梦都想随春风来到洛阳,可见诗人怀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

庆庵寺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此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渲染、夸张、白描、比喻、拟人、象征、起兴、怀古、引用、讽刺、借古讽今、开门见山、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画龙点睛、小中见大、卒章显志……解题失误●没有读懂题干就盲目答题●不会利用诗作已有的信息●不会用诗歌鉴赏常用词语●缺乏古诗词传统审美意识●鉴赏的思维流程不太合理●不会就诗论诗和设身处地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2.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样的思想感情?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一)。

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步骤二),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

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夕阳残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步骤一)。

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步骤二)。

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步骤三)。

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村生活: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渔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

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步骤一)?意境真切而甜美(步骤二)诗人通过心理活动及细小动作的描写,使得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步骤三)。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步骤一)。

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步骤二),进而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步骤三)。

常见意境术语:●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可供两两组合的词有:●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分析形象型●提问方式:●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答题步骤:1.①什么样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