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固定式钢梯及钢平台安全技术规范..

固定式钢梯及钢平台安全技术规范..
S= 225 ~300mm
第一级间距≤450mm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
踏棍
1、圆形踏棍直径应≥20mm,其他 形状其水平方向宽度应≥20mm。 但均应≤35mm ,以便于抓握。 2、同一梯子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应一致。 3、特别潮湿或腐蚀环境的梯子,踏 棍应采用直径≥25mm。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
防锈及防腐:至少一层底漆和一层面漆。(注: 黄色为安全色警告色) 接地:在室外安装的钢斜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 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 50057的要求。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
梯高
1、梯高宜不大于5m,大于 5m时宜设梯间平台(休息 平台),分段设梯。 2、单梯段的梯高应不大于 6m,梯级数宜不大于16。
护笼 7、护笼的底部宜呈喇叭形, 其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 笼箍间在圆周上的距离≥ 100mm。 8、护笼顶部高度应不小于 栏杆高度。
立杆间距≤300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
钢斜梯倾角
g—踏步宽
1、与水平的倾角应在30°~ 75°范围内,优选倾角为 30°~35° 。偶尔性进入 的最大倾角宜为42°。经 常性双向通行的最大倾角宜 为38°。 2、在同一梯段内,踏步高与 踏步宽的组合应保持一致。 550≤g+2r≤700 g—踏步宽,单位为毫米; r—踏步高,单位为毫米。
非连续性障碍物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
梯子周围空间 (五)、梯子顶部空间
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 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或屋 面平齐,由中心线到前面 最近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应 为180~300mm。必须 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 距离减少至180~ 300mm 。 顶部距离

GB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1.材料要求:钢梯及平台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具有足够的
强度和稳定性。

下雨情况下梯子应该具有防滑性和防腐蚀性。

2.结构设计:钢梯及平台的结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承受设计负荷。

梯子应该具有防止意外滑倒的结构。

平台的高度应该
适中,不得太高或太低。

3.制造和安装:制造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梯子和平台
的质量和安全性。

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固定牢固,稳定可靠。


子应设置合适的护栏,防止人员从侧面或背后意外滑落。

4.使用要求:使用者应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梯子和平台的正确
使用方法。

梯子的使用者应注意个人安全,禁止超负荷使用或进行跳跃等
不安全行为。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梯子及平台的状态,如有损坏应
及时修理或更换。

禁止在梯子上堆放杂物或进行其他不当使用。

5.维护保养:梯子和平台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并且安全可靠。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梯子的稳定性、护栏的完整性、防滑性能等。

如有损坏或缺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6.解决事故:如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追究责任。

事后
应开展事故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GB固定式钢梯及平台的安全要求包括材料要求、结构设计、
制造和安装、使用要求、维护保养以及解决事故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这
些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钢梯护栏工作平台设计规范

钢梯护栏工作平台设计规范

钢梯护栏工作平台设计规范1.钢梯设计规范:-钢梯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标准,如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等。

-钢梯的结构应稳固,能承受设计荷载。

-梯段的高度和宽度应符合国家规范,保证人员的通行安全和舒适性。

-钢梯的防滑装置应有效,以减少人员滑倒的风险。

-钢梯的标识和指示应清晰可见,以指导人员的正确使用。

-在钢梯两侧应有坚固的护栏,高度应符合国家规定,以防止人员跌落。

-钢梯的维护和检查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安全运行。

2.护栏设计规范:-护栏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法规和标准,如国家标准护栏规范等。

-护栏的结构应稳固,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能有效防止人员的跌落。

-护栏的高度应符合国家规定,以避免人员意外跌落。

-护栏的空隙应根据国家规范要求,以避免孩子或小动物被困或通过。

-护栏的材料应耐久、防腐、防锈,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护栏的颜色应区分于周围环境,以提高可见性。

3.工作平台设计规范:-工作平台的设计应根据需要和工作环境的特点来确定,包括平台的高度、宽度、材料等。

-工作平台的结构应稳固,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和工作过程中的冲击力。

-工作平台的表面应平坦、防滑,并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工作平台的边缘应有坚固的围栏或护栏,高度应符合国家规定,以防止人员从平台上跌落。

-工作平台的进出口应设有安全门或闸门,以便人员进出时的安全控制。

-工作平台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应进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总之,钢梯、护栏和工作平台的设计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证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有效性。

同时,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是确保这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对于特殊行业或环境,可能还需要其他专门的规范和标准来指导设计和使用。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仅供内部使用,严禁外泄)编写:校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0.10.20版本 1.0目录1. 总则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固定式钢梯 (3)3.1. 类型 (3)3.2. 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 (3)3.3. 刚斜梯技术标准 (7)4. 防护栏杆 (10)4.1. 术语和定义 (10)4.2. 一般要求 (11)4.3. 栏杆高度 (11)4.4. 扶手 (11)4.5. 中间栏杆 (12)4.6. 立柱 (12)4.7. 踢脚板 (12)5. 钢平台及结构要求 (12)5.1. 平台尺寸 (12)5.2. 上方距离空间 (13)5.3. 平台地板 (13)1. 总则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机械设备钢梯及平台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日常维护要求。

它提出了机械设备钢梯及平台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设备制造和材料符合下列标准和规定的最新版本的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1 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 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 3 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17888.3-2008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 部分∶固定式直梯》GB17888.4-2008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5706.2 -19953. 固定式钢梯3.1. 类型固定式钢直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呈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见图1)。

固定式钢斜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30°~75°倾角的踏板钢梯(见图2)。

盘梯(略)3.2. 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3.2.1. 总体要求a. 钢直梯应与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2009-03-31发布 2009-12-01实施前言本部分除第3章外为强制性。

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GB4053.1钢直梯;——GB4053.2钢斜梯;——GB4053.3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本部分为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部分代替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GB4053.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对材料的要求;——增加了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的载荷规定;——增加了固定式钢直梯倾角范围的规定;——修改了防锈及防腐蚀的要求;——增加了防雷电保护接地的要求;——修改了梯段最大高度及平台间距的规定;——修改了应设置护笼梯段的高度的要求;——修改了梯子内侧净宽度尺寸的规定;——修改了踏棍间距的规定;——修改了有关踏棍尺寸的规定;——增加了在非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的踏棍尺寸要求;——修改了梯梁尺寸的规定;——增加了在非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梁的尺寸要求;——修改了护笼构件尺寸的规定;——修改了水平笼箍间距的规定;——增加了护笼立杆间距及空隙的要求;——增加了护笼立杆间距及护笼构件形成空隙的规定;——修改了护笼底部距下端基准面高度的规定。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曲生、韩连英、孙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053.1—1983;———GB4053.1—199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固定式钢直梯(另有标准规定的除外)。

固定式钢梯及钢平台安全技术规范资料

固定式钢梯及钢平台安全技术规范资料

梯子周围空间 (二)、梯子侧面空间 未设护笼梯子: 2、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 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均应 不小于380mm。
侧面距离
注:设护笼梯子时: 即护笼距离要求。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
梯子周围空间 (三)、梯子前面空间 由踏棍中心线到后侧建筑物 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均应 不小于180mm。 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 离应不小于150mm。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
防锈及防腐:至少一层底漆和一层面漆。 (注:黄色为安全色警告色) 接地: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 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 50057的要求。 支撑间距: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 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 (注:当梯梁采用60*10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 度为400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不大 于3米。)
一、规范基本情况
适用范围:
规定了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 要求。 适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中使用。
材料要求:
应不低于Q235-B的钢材,并具有碳 含量合格保证。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
钢直梯倾角:规定尽可能垂直水平面。 当条件限制时,应在75 °~ 90°范围内。
制造安装:应采用焊接连接。 安装在固定结构上的应下部固定,其上 部的支撑与固定结构牢固连接,在梯梁上开设 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 相邻支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固定,另一对支撑 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1、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 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
2、水平笼箍采用≥50*6 mm的扁 钢,立杆采用 ≥40*5 mm的扁 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 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 与其牢固连接。 3、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 ≥650mm, ≤ 800mm 。 4、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 ~ 800mm。

国家规范要求护栏、钢梯标准

国家规范要求护栏、钢梯标准
题。
违规处理
警告与整改
对于轻微违规行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整 改。
吊销资质
对于多次违规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依法 吊销相关资质。
罚款与行政处罚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依法进行罚款或行政处 罚。
刑事责任
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6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
案例名称
某大型商业中心
描述
该商业中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规范要求,采用了 高质量的护栏和钢梯,确保了人员安全。
支撑结构
钢梯的支撑结构应牢固稳定,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 稳定性。
安全性能
防滑设计
钢梯的踏步和扶手应采用防滑材料, 如防滑钢板或防滑涂层,以增加人员 在攀爬时的摩擦力,防止滑倒。
安全警示标识
钢梯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如“小心滑倒”、“禁止攀爬”等, 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生命安全
符合国家规范的护栏、钢 梯能够有效地防止人员跌 落,保护使用者的生命安 全。
提高建筑质量
遵循统一的标准能够提高 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减少 安全隐患。
促进产业发展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 高产业的整体水平。
02
国家规范要求概述
护栏标准
护栏高度
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护栏的高度应 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如楼梯间、阳台 等处的护栏高度不得低于1.05米。
结果
商业中心投入使用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顾客和员工均感安全 可靠。
成功案例二
案例名称
01
某高层住宅小区
描述
02
该住宅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护栏、钢梯等安全设施的标准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仅供部使用,严禁外泄)编写:校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0.10.20版本1.0目录1. 总则 (3)2. 规性引用文件 (3)3. 固定式钢梯 (3)3.1. 类型 (3)3.2. 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 (3)3.3. 刚斜梯技术标准 (7)4. 防护栏杆 (10)4.1. 术语和定义 (10)4.2. 一般要求 (11)4.3. 栏杆高度 (11)4.4. 扶手 (11)4.5. 中间栏杆 (12)4.6. 立柱 (12)4.7. 踢脚板 (12)5. 钢平台及结构要求 (12)5.1. 平台尺寸 (12)5.2. 上方距离空间 (13)5.3. 平台地板 (13)1.总则本技术规书适用于机械设备钢梯及平台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日常维护要求。

它提出了机械设备钢梯及平台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规性引用文件设备制造和材料符合下列标准和规定的最新版本的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GB17888.3-2008 《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GB17888.4-2008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5706.2-19953.固定式钢梯3.1.类型固定式钢直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呈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见图1)。

固定式钢斜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30°~75°倾角的踏板钢梯(见图2)。

盘梯(略)3.2.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3.2.1.总体要求a.钢直梯应与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仅供内部使用,严禁外泄)编写:校对:审核:批准:生效日期:版本目录1. 总则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固定式钢梯 (3). 类型 (3). 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 (3). 刚斜梯技术标准 (7)4. 防护栏杆 (10). 术语和定义 (10). 一般要求 (11). 栏杆高度 (11). 扶手 (11). 中间栏杆 (12). 立柱 (12). 踢脚板 (12)5. 钢平台及结构要求 (12). 平台尺寸 (12). 上方距离空间 (13). 平台地板 (13)1.总则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机械设备钢梯及平台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日常维护要求。

它提出了机械设备钢梯及平台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设备制造和材料符合下列标准和规定的最新版本的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_第1部分:钢直梯》《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机械安全进入机械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GB/-19953.固定式钢梯3.1.类型固定式钢直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呈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见图1)。

固定式钢斜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30°~75°倾角的踏板钢梯(见图2)。

盘梯(略)3.2.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3.2.1.总体要求a.钢直梯应与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

当条件限制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5°~90°范围内。

b.制造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他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c.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GB50057的要求。

d.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接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

(当梯梁采用60×10mm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00mm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3m。

)3.2.2.示意图梯梁:用来安装踏棍或其他横向承载件的梯子侧边构件。

踏棍:使用者上下梯子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

梯段高:梯子上端基准面至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简称梯高。

3.2.3.空间环境要求a.对未设防护笼的梯子,由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760mm。

对于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600mm。

b.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建构筑物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应≥180mm。

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150mm。

(成人鞋子长度300mm左右)c.对未设防护笼的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应≥380mm。

d.对前向的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与到达平台或屋面平齐,由踏棍中心线到前面最近的结构、建筑物或设备边缘的距离应为180mm~300mm,必要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180mm~300mm。

3.2.4.踏棍及梯梁要求a.踏棍长度应为400~600mm,同一梯段上应相同。

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m以下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400mm,但不应小于300mm。

b.相邻踏棍垂直距离应为225~300mm,且应相等。

最下端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450mm。

c.圆形踏棍直径应介于20mm~35mm之间(便于抓握)。

若采用其他截面形状的踏棍,其水平方向深度不应小于20mm。

d.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10mm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他实心或空心型材。

e.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踏棍不应省略。

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扩大,以使梯梁顶部内侧水平间距为600mm~760mm。

(成人肩宽约600mm)f.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出平面或平台顶面之上高度不小中规定的栏杆高度(≥1050mm)。

3.2.5.护笼要求a.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张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

b.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0×6mm的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0×5mm的扁钢。

c.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

d.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介于650~800mm之间。

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800 mm,其他形式的护笼内侧宽度应介于650~800mm之间。

护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

e.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1500mm,立杆间距应≤300mm,均匀分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

f.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介于2100~3000mm之间。

3.3.刚斜梯技术标准1.踏板2.梯梁3.中间栏杆4.立柱5.扶手6.栏杆H.梯高 L.梯跨 h1.栏杆高 h2.扶手高 h1.梯子倾角 r.踏板高 g.踏板宽3.3.1.斜梯总体要求a.梯高宜≤5m,单梯段的梯高应≤6m,梯级数宜≤16。

大于5m时宜设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分段设梯。

b.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在30°~75°范围内,优选倾角为30°~35°。

偶尔性进入的最大倾角宜为42°。

经常性双向通行的最大倾角宜为38°。

c.斜梯内侧净宽度应≥450mm,宜≤1100mm。

单向通行:宜600mm;经常性单向通行及偶尔双向通行:宜800mm;经常性双向通行:宜1000mm。

d.在斜梯使用者上方,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物沿梯梁中心线垂直测量距离不小于1200mm。

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方向距离应不小于2000mm。

3.3.2.斜梯踏板要求a.在同一梯段内,踏步高与踏步宽的组合应保持一致。

踏步高与踏步宽的组合应符合式(1)的要求:550≦g+2r≦700……………………(1)式中:g——踏步宽,单位为毫米(mm);r——踏步高,单位为毫米(mm)。

b.常用的钢斜梯倾角与对应的踏步高r、踏步宽g组合(g+2r=600)示例见下表,其他倾角可按线性插值法确定。

c.踏板的前后深度应≥80mm,相邻两踏板的前后方向重叠应≥10mm,≤35mm。

在同一梯段所有踏板间距应相同。

踏板间距宜为225~255mm。

d.顶部踏板的上表面应与平台平面一致,踏板与平台应无间隙。

e.踏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至少有不小于25mm宽的防滑突缘。

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普通钢板,或采用25×4mm扁钢和小角钢组焊成的格板或其他等效的结构。

(现在室外一般采用钢格栅)f.底部踏板处的梯梁应自踏板突缘向前突出不小于50mm 。

3.3.3.斜梯扶手要求a.扶手应沿着其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可抓握。

b.扶手应采用1寸镀锌管。

对于非圆形钢材的扶手,其周长应为100~160mm。

非圆形截面外接圆直径应≤57mm,所有边缘应为弧形,圆角半径≥3mm。

c.支撑扶手应采用1寸镀锌管,从第一级踏板开始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000mm。

中间栏杆应采用1寸镀锌管,固定在立柱中部。

d.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照客户要求选用相应的材料及型号。

e.梯子扶手中心线应与梯子的倾角线平行。

f.梯子封闭边扶手的高度应为860~960mm。

斜梯敞开边的扶手高度应不低于规定。

3.3.4.连接方式连接方式可根据客户需求选择。

踏板及护栏的安装方式,一般有焊接的和螺栓固定的两大类型,焊接比较经济耐用但是不便于拆卸及运输。

螺栓固定的踏步板两边需要加厚的侧板,在侧板上打眼,安装时直接使用螺栓固定。

4.防护栏杆4.1.术语和定义4.1.1.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永久性安装在梯子、平台、通道、升降口及其他敞开边缘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简称护栏。

4.1.2.扶手/顶部栏杆:可供手握作为支撑并有阻挡功能的防护栏杆顶部构件。

4.1.3.中间栏杆/横杆:安装在顶部栏杆和地板之间的防护栏杆水平构件。

4.1.4.立柱/支柱:与平台或其他固定结构连接,支撑防护栏杆的垂直构件。

4.1.5.踢脚板/挡板:沿平台、通道或其他敞开边缘垂直设置,用来防止物体坠落(或人员滑出)的防护栏杆构件。

4.1.6.固定式工业平台: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供人员工作、休息或通行的钢制平台。

4.1.7.梯间平台/中间平台/休息平台:相邻梯段间供人员休息或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

4.2.一般要求4.2.1.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得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4.2.2.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在酸洗或电镀、脱脂等危险设备上方或附近的平台;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

4.2.3.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4.3.栏杆高度4.3.1.平台距基准面高度<2m栏杆高度应≥900mm。

4.3.2.2m≤平台距基准面高度<20m栏杆高度应≥1050mm。

4.3.3.平台距基准面高度≥20m栏杆高度应≥1200mm。

4.4.扶手4.4.1.扶手的设计应允许手能连续滑动。

扶手末端应以曲折端结束,可转向支撑墙,或转向中间栏杆,或转向立柱,或布置成避免扶手末端突出结构。

4.4.2.扶手应采用1寸镀锌管,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照客户要求选用。

采用非圆形截面扶手时,截面外接圆应φ≤57mm,圆角半径≥3mm。

4.4.3.扶手后应有不小于75mm的净空间,以便于手握。

4.5.中间栏杆4.5.1.在扶手和踢脚板之间,应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

中间栏杆与上下构件间距≤500mm。

4.5.2.中间栏杆应采用1寸镀锌管,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照客户要求选用。

4.6.立柱4.6.1.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间距应≤1000mm。

4.6.2.立柱应采用1寸镀锌管,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应按照客户要求选用。

4.6.3.立柱不应在踢脚板上安装,除非踢脚板为承载的构件。

4.7.踢脚板4.7.1.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100mm,其底部距地面应不大于10mm。

踢脚板宜采用不小于100×2mm的钢板制造。

4.7.2.在室内的平台、通道或地面,如果没有排水或排除有害液体要求,踢脚板下端可不留空隙。

5.钢平台及结构要求5.1.平台尺寸5.1.1.通行平台的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mm,单人偶尔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mm。

5.1.2.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760mm,两者取较大值。

5.1.3.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