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11课中国石拱桥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重点知识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重点知识整理1.文学常识茅以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文体知识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3.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重点字词弧(hú)形拱(ɡǒnɡ)桥匀称(chèn)洨(xiáo)河桥墩(dūn)河堤(dī)混(hùn)凝土漳州(zhānɡ)饮涧(jiàn)惟妙惟肖(xiào)张鷟(zhuó)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②):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③-⑧):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

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1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iáo河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ào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2.解释下列词语。
(1)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着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初二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21,生字生词注音:洨河(xiáo)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ào)解词:悠久:长久,久远。
杰作:出色的作品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非常灵活,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而协调。
推崇:十分重视,并给以很高的评价,崇:尊重。
就地取材:就:随。
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
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2.本课导学走进作者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而且通过修建钱塘江大桥培养了大批桥梁人才;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解放后他曾发表过一百八十多篇文章,有多种外文译本,1983年出版了《茅以升文集》,并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
背景知识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 中国石拱桥》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3.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
7.画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
8.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二、说明的顺序在确定了说明的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说明,才能说得条分缕析,中心突出。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条理性的。
写说明文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所写事物的特点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事物的条理性,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一个合理的顺序,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顺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比如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十块浮雕的说明,显然是首先考虑到了它所反映的历史过程,按时间先后一一说明的。
2.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是根据人民大会堂的特点和一般人参观它的规律,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石拱桥的课堂笔记

中国石拱桥的课堂笔记一、文学常识1. 作者-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他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等。
2. 文体- 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功能等,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二、字词积累1. 字音- 弧(hú)形:圆周的任意一段。
- 拱(gǒng)桥:中部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
- 洨(xiáo)河:在河北南部。
- 陡(dǒu)坡:坡度很大的坡。
- 和谐(xié):配合得适当。
- 饮涧(jiàn):在山涧中饮水。
- 桥墩(dūn):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
- 张鷟(zhuó):唐代文学家。
2. 字形- “弧”与“孤”:“弧”是弧形,“孤”是孤独,二者易混淆。
- “墩”:注意右边是“敦”,不要少写笔画。
3. 词语释义- 巧妙绝伦: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肖,相似。
三、文章结构1. 总述石拱桥的特点(1 - 2段)- 第1段- 以石拱桥的桥洞为切入点,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特点是“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用比喻的手法,把石拱桥比作虹,既形象地写出了石拱桥的外形美,又引出了下文对石拱桥的介绍。
- 第2段- 概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 这三个特点的顺序不能调换。
“形式优美”是石拱桥给人的直观感受,“结构坚固”是石拱桥的实用价值,“历史悠久”则体现了石拱桥的历史文化价值。
先写外观,再写内在结构,最后写历史,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 中国石拱桥的状况(3 - 9段)- 古代中国石拱桥(3 - 8段)- 赵州桥(4 - 5段)- 位置: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 建造时间:大约建成于公元605年左右。
- 特点:-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第11课中国石拱桥

十种说明方法作用
▪ 十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格式:1、举例子: 举了……的例子,具体真实有力说明了……特征; 2、列数字:列举了……数字,精确具体说明 了……特征;3、作比较:把……和……作比较, 有力突出(强调)了……特征;4、打比方:把……比 作……,生动形象说明了……特征;5、引资料: 引用了……(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更 形象充实具体说明了……特征;6、下定义: 对……进行定义,准确揭示了……的特征本质;7、 分类别:对……分列类别,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 了……特征;8、摹状貌:对……进行了刻画描写, 生动详细逼真说明了……特征。 9、作诠释: 对……进行诠释,详细准确解释了……的特征。10、 列图表:
个人展示预习的说明文文体知识
▪ 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 说明对象 ▪ 说明特征 ▪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
较、引资料、摹状貌、列图表、下定义、作 诠释、分类别。 ▪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
再见
反馈练习
对自己最熟悉的一种事物写一 则说明性质的短文,五十字左右, 要求写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运用 两种以上说明方法。
小组讨论,结合具体词语,体会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答题思路: 该词语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 性质、估计、推测等修饰限制+该词语在本句 中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 性
▪ 说明文语言:严密性、准确性
个人自学
▪ 快速默读全文,圈画生字词,梳 理结构,概括层意,做好全班展 示交流准备。(六分钟)
交流展示:
▪ 一.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 洨河 (xiáo) 匀称 (chèn) 张鷟 ▪ ▪ 弧形 ( hú ) 拱桥 (gǒng) 和谐
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笔记

中国石拱桥笔记
中国石拱桥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工艺水平的精髓体现。
石拱桥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构造坚固稳定的桥梁。
下面是关于中国石拱桥的一些笔记。
1.历史悠久:中国石拱桥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秦汉时期。
在中国古代,石拱桥是交通枢纽和交流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独特建造技术:中国石拱桥以石料为主要构件,采用石砌技术进行建造。
通过巧妙地加工和组合石块,形成弯曲的石拱形状,从而形成独特的结构美感和坚固的建筑体系。
3.风格多样:中国石拱桥的风格丰富多样,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
例如,苏州的古典园林中常见的融合水景的石拱桥,和云南的少数民族建筑中充满原始野趣的石拱桥均有独特的特色。
4.独特的匠人精神:中国石拱桥建造需要精湛的石匠工艺和对材料特性的深入了解。
这需要匠人们具备极高的技术能力和对建筑结构的精确理解。
中国石拱桥建设中,常常有一些著名的匠人亲自操刀,为桥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5.文化象征:除了实用价值,中国石拱桥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石拱桥以其稳固和坚强的特点,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被赋予象征着和谐和福祉的寓意。
总的来说,中国石拱桥以其独特的建造技术和丰富多样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桥梁,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水平的精髓,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中国的石拱桥》课堂笔记

《中国的石拱桥》课堂笔记一、文章概述《中国的石拱桥》是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科普说明文,作者茅以升通过对中国石拱桥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魅力。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同时阐述了其在中国桥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二、重点字词1.读音辨析:洨河(xiáo)拱形(gǒng)陡坡(dǒu)推崇(chóng)1.词语解释:【巧妙绝伦】形容非常巧妙,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匀称】均匀相称。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真的。
【绝伦】没有人能与之相比的。
【典雅】高雅而不浅俗。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程度极高。
轮,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以此形容建筑物的高大。
奂,众多,盛大。
美轮美奂原形容新屋高大美观,现多用以形容美好事物或建筑的华丽程度。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结构匀称】指建筑物结构安排得均匀协调,比例恰当。
【奇特】不寻常,特别。
【古怪】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
多用于形容令人难以理解或不可思议的怪现象。
【雅致】(服饰、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
雅致侧重于形容建筑物的风格高雅别致。
【悠久】年代久远。
【著名】有名气,广为人知。
【横跨】跨过(地区、时间、学科等)。
横跨侧重于说明跨越的动作或对象,而跨越则侧重于说明跨越的结果或状态。
【雄伟壮观】气势雄伟宏大壮观。
多形容景物。
【巧妙的设计】指在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独特的手法或技巧,以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或目的。
设计侧重于对事物的预先规划和构思,而巧妙则侧重于在规划和构思中运用了独特的手法或技巧。
【悠久的历史】指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历史侧重于指过去发生的事情或经历的时间过程,而悠久则侧重于强调经历的时间长或历史悠久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必备知识点

是非疑问句
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 疑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 使用“呢”。如:你每天到校都这么早吗?
特指疑问句
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 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特指疑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 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如:你在哪里呢?
③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 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 学性和严谨性。
04.说明文结构
①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
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
04
②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③递进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深入展开的,包括由现象
选择疑问句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定格式。使 用疑问词时,选择疑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 吧”。如:今天的会议,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呢?
正反疑问句
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 定的内容中做成选择的疑问句。正反疑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 词或疑问语气词。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 吧”。如:你是不是中国人?
中考考向
(模拟 青岛)下列疑问句中,属于选择疑问句的一项是( C ) A.你有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 B.你把书放到什么地方? C.你是去北京,还是上海? D.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解析:A项是正反疑问句;B项是特指疑问句;D项是反问句。
02.文体知识
说明文
01.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上册11课中国石拱桥知识点
初二语文上册11课中国石拱桥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xiáo河?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ào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肖"不要误读成xiao.
2.解释下列词语。
(1)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3)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4)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