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原因分析及事故处理

合集下载

汽轮机水冲击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汽轮机水冲击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汽轮机水冲击的危害及预防范文汽轮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而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发生水冲击的现象。

水冲击是指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进入机组的水份以突然排放方式进出汽轮机的叶片或转子部分,造成机组严重损坏的现象。

本文将从汽轮机水冲击的危害、水冲击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我们来讨论汽轮机水冲击的危害。

汽轮机在运行时,往往需要进行水洗,在汽轮机关停时,可能还存在有水存在其中。

当机组重新启动时,如果没有及时排除水份,就会造成水冲击现象。

水冲击会导致以下危害:1. 叶片和转子损坏:水冲击会使得叶片和转子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导致叶片破碎、弯曲或者损坏,转子脱落等。

这会严重影响汽轮机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机组故障。

2. 机组震动:水冲击会导致机组震动,产生巨大的振动力,严重的话会导致机组失衡,进一步影响到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3. 温度变化:水冲击可以导致冷水和热系统交叉,造成温度骤变,导致设备的热应力过大,从而引起设备变形和开裂。

因此,水冲击对于汽轮机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其次,我们来分析水冲击的原因。

水冲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水洗不彻底:在汽轮机关停时进行水洗,但是没有彻底清空水份,导致水残留在汽轮机内部,重新启动时容易发生水冲击。

2. 管路泄漏:汽轮机的管路存在泄漏情况,泄漏的水份进入汽轮机内部,造成水冲击。

3. 水泵进水异常:汽轮机的冷却系统中的水泵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水流量过大,进入汽轮机内部,造成水冲击。

4. 温度差异:汽轮机短时间内由于运行状态的改变,导致机组的温度急剧变化,水份凝结后在重新启动时造成水冲击。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或者防止水冲击的发生。

首先,要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水洗过程彻底。

在汽轮机关停时进行水洗,要确保水洗过程中的水份彻底排干,不能有残留水量。

同时,定期检查设备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

【经管类】汽轮机水冲击的现象

【经管类】汽轮机水冲击的现象

汽轮机水冲击的现象,原因,处理方法以及运行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汽轮机在正常运行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故,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经济效益.其中水冲击的危害对机组的影响和危害较大.以下是关于水冲击的现象,原因,处理方法以及运行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分析.首先是关于汽轮机发生水冲击的现象有:(1)主再热气温10分钟内下降50度或50度以上。

(2)主汽门法兰处汽缸结合面,调节汽门门杆,轴封处冒白汽或溅出水珠。

(3)蒸汽管道有水击声和强烈振动(4)负荷下降,汽轮机声音变沉,机组振动增大(5)轴向位移增大,推力瓦温度升高,差胀减小或出现负差胀。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锅炉满水或负荷突增,产生蒸汽带水。

(2)锅炉燃烧不稳定或调整不当。

(3)加热器满水,抽汽逆止门不严。

(4)轴封进水。

(5)旁路减温水误动作。

(6)主蒸汽,再热蒸汽过热度低时,调节汽门大幅度来回晃动。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应做如下处理:(1)启动润滑油泵,打闸停机。

(2)停射水泵,破坏真空,给水走液动旁路,稍开主汽管向大气排汽门。

除通知锅炉以外疏水门外,全开所有疏水门。

(3)倾听机内声音,测量振动,记录惰走时间,盘车后测量转子弯曲数值,盘车电动机电流应在正常数值且稳定。

(4)惰走时间明显缩短或机内有异常声音,推力瓦温度升高,轴向位移,差胀超限时,不经检查不允许机组重新启动。

为防止发生水冲击,在运行维护方面着重采取如下措施;(1)当主蒸汽温度和压力不稳定时,要特别注意监视,一旦汽温急剧下降到规定值,通常为直线下降50度时,应按紧急停机处理。

(2)注意监视汽缸的金属温度变化和加热器,凝汽器水位,即使停机后也不能忽视。

如果发觉有进水危险时,要立即查明原因,迅速切断可能进水的水源。

(3)热态启动前,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要充分暖管,保证疏水畅通。

(4)当高加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加热器不能投入运行。

运行中定期检查加热器水位调节装置及高水位报警,应保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汽轮机水冲击的现象、原因和处理

汽轮机水冲击的现象、原因和处理

汽轮机水冲击现象1.1 DEH-CRT指示汽轮机上下缸温差≥41.7℃,显示进水。

1.2 蒸汽室深、浅孔热电偶指示温差大。

1.3轴向位移、振动、差胀指示增大报警,汽轮机声音异常。

1.4加热器满水,加热器水位异常报警。

1.5 抽汽管振动,有水击声,抽汽管道法兰有白色蒸汽冒出。

1.6主、再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1.7主蒸汽或再热蒸汽管道振动,轴封有水击声,主汽门、调速汽门杆处冒白汽。

1.8 DCS-CRT显示轴封母管温度急剧下降。

原因2.1锅炉汽包满水。

2.2汽包压力急剧下降,造成蒸汽带水。

2.3锅炉汽温调整不当。

2.4机组启动时,本体疏水、轴封系统疏水及各有关蒸汽管道疏水不畅。

2.5加热器泄漏或疏水不畅。

除氧器满水。

2.6机组负荷突然变化。

2.7炉水品质不合格。

蒸汽带水(汽水共腾)。

2.8旁路系统减温水门未关严。

2.9主蒸汽、再热蒸汽过热度低时,调节汽门大幅度来回晃动。

处理3.1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达41.7℃,应保持机组负荷检查原因。

3.2开启汽轮机本体及有关蒸汽管道疏水阀,加强本机疏水。

3.3若因为加热器满水引起汽轮机进水,应立即停用满水的加热器,并隔离放水。

3.4若汽轮机上下缸温差>55.5℃或正常运行时主蒸汽、再热蒸汽在失控条件下降至451.7℃或发现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法兰主汽门、调门门杆处冒白汽,按紧急事故停机。

3.5记录汽轮机惰走时间,惰走时仔细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

3.6汽轮机静止后投盘车,应严格执行停机时盘车运行规定,停机后加强本体疏水。

3.7汽轮机进水紧急事故停机后,经检查机组无异常,若汽轮机再启动时,汽缸上下温差必须<41.7℃,转子偏心应<0.076mm,经总工批准方可重新启动。

3.8汽轮机符合启动条件后,启动汽轮机。

在启动过程中,应注意监视轴向位移、振动、轴承温度等参数及汽轮机本体的有关蒸汽管道疏水情况,如汽轮机重新启动时发现有异音或动静摩擦声,应立即破坏真空停机。

汽轮机水冲击

汽轮机水冲击

汽轮机水冲击水或冷蒸汽进入汽轮机,可能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水冲击将造成叶片的损伤、动静部分碰磨、汽缸裂纹或产生永久变形,推力轴承损坏等。

对此,设计和运行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关于汽轮机进水事故,应以预防为主,若运行中一旦发生,必须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进行处理。

下面根据水或冷汽的来源分别进行讨论。

1.来自锅炉及主蒸汽系统由于误操作或自动调整装置失灵,锅炉蒸汽温度或汽包水位失去控制,有可能使水或冷蒸汽从锅炉经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严重时会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汽轮机进水时,必须迅速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并开启汽轮机本体和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门,进行疏水。

凡因水冲击引起停机时,应正确记录转子惰走时间及惰走时真空变化。

在惰走过程中仔细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检查窜轴表指示及推力瓦块和同油温度。

对于中间再热机组,因主蒸汽温度下降发生水击时,由高压缸进水,就使得负轴向推力增大,所以要重点监视非工作瓦块金属温度。

在滑参数启动和停机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调速汽门突然关小,造成汽压升高,则可能使蒸汽管积水。

在滑参数停机时,如果降温速度太快而汽压没有相应降低,使蒸汽的过热度很低,就可能在管道内产生凝结水,到一定程度,积水就可能进入汽轮机。

2.来自再热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中通常设有减温水装置,用以调节再热蒸汽温度。

水有可能从再热蒸汽冷段反流到高压缸或积存在冷段管内,其现象是:冷段止回阀法兰冒白汽,高压外缸下缸金属温度降低。

发生上述现象时,应立即通知锅炉人员将减温水门关闭。

1给旁路减温水未关严,会造成同上述情况一样的后果。

对再热蒸汽热段,如果疏水管径太小,启动时疏水不畅,也会造成汽轮机进水。

3.来自抽汽系统水或冷蒸汽从抽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多数是加热器管子泄漏或加热器系统故障引起。

其现象是:某台加热器水位升高,加热器汽侧压力高于抽汽压力,壳体或管道有水冲击声,抽汽止回阀门杆冒白汽或溅水滴,胀差向正值发展。

发现上述情况时,首先开大加热器疏水调节阀。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原因分析及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原因分析及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

汽轮机水冲击事故是一种恶性事故,如不及时处理,易造成汽轮机本体损坏。

汽轮机运行中突然发生水冲击,将使高温下工作的蒸气室、汽缸、转子等金属部件骤然冷却,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导致汽缸发生拱背变形,而产生裂纹,并能使汽缸法兰结合面漏气,负差胀增大,静动部分发生磨擦;转子发生大轴弯曲,同样也会使汽轮机发生动静摩擦,引起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水冲击时,因蒸汽中携带大量水分,形成水塞汽道现象,使叶轮前后压差增大,导致轴向推力剧增,如不及时打闸停机,推力轴承将会被烧损,从而使汽轮机发生剧烈的动静摩擦而损坏。

此外,当发生水冲击时,特别是在低压长叶片处,水滴对其打击力相当大,严重时将会把叶片打弯或打断,可见发生水冲击时将会导致汽轮机严重损坏。

一、水冲击的现象:1、主汽温度急剧下降,10min下降50℃或50℃以上。

2、从自动主汽门、门杆、调门、汽缸法兰平面、轴封等处冒白汽或溅出水滴。

3、主汽管、排汽管及汽机内部发生冲击声或金属噪音。

4、机组振动逐渐增大直至强烈振动。

5、轴向位移增大,轴力瓦温度迅速升高,差胀减小或出现负差胀。

6、汽缸上下缸温差变小,下缸温度降低较多。

二、水冲击的处理方法:水冲击事故是汽轮机运行中最危险的事故之一,运行人员必须迅速、准确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应以主汽温度是否急剧下降为依据。

同时应注意检查汽缸上下缸温度的变化,确认发生水冲击时,处理方法如下:1、立即破坏真空,紧急打闸故障停机。

2、开启主汽管、导管、汽缸、排气管道疏水门,彻底疏水。

3、准确记录惰走时间及真空变化。

4、检查推力瓦温度和润滑油回油温度,注意轴向位移变化,仔细听汽轮机内部声音。

5、水冲击停机后,若惰走时间正常,没有异音和振动,轴向位移和推力瓦温度均在正常范围时,报告班长,调度组织重新开机,但应加强疏水,升降过程中要仔细倾听机组声音,监视机组振动是否增大,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启动,停机检查。

三、水冲击事故的预防:1、严格监视主汽温度、压力,加强与锅炉岗位的联系。

汽轮机水冲击原因及处理方法

汽轮机水冲击原因及处理方法

汽轮机水冲击原因及处理方法1. 什么是汽轮机水冲击?汽轮机,听上去就很高级,对吧?其实,它就是用蒸汽推动的一个大机器,常常用于发电。

不过,这个家伙有个小脾气,就是会遇到“水冲击”的问题。

简单来说,水冲击就是汽轮机里的水流突然变化,像开了个玩笑,搞得机器咕噜咕噜直响,甚至可能导致设备受损。

这种现象有时候让技术人员抓狂,仿佛是一只不听话的猫,反复闹腾。

1.1 水冲击的原因那么,水冲击是怎么来的呢?首先,咱们得知道,汽轮机在工作时,蒸汽和水的温度和压力是很高的。

如果这时候水流不稳定,就会出现突如其来的冲击力。

这就好比你喝饮料时,突然喝到冰块,心里那个“咯噔”呀!其次,管道里如果有空气堵塞,水流也会变得不畅,直接导致水的流速和方向变化,最终导致冲击。

此外,设备老化也是个原因,像人一样,年纪大了就容易得病,汽轮机也是如此。

1.2 水冲击的后果水冲击的后果可不是开玩笑的,轻则设备发出异响,重则会损坏管道,甚至让整个系统瘫痪。

想象一下,正在专心工作,结果一声巨响,瞬间让人心慌意乱,简直像在看恐怖片!这时候,设备维护成本会直线上升,就像买了一堆不必要的零食,心里那个悔啊!所以,咱们得提前预防,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2. 如何处理水冲击?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开始担心了?别怕,处理水冲击其实也有办法。

首先,咱们可以通过改进设计来减少水冲击,比如增加缓冲装置,让水流更平稳。

想想如果在饮料里加点泡沫,不就不容易呛到了吗?再者,定期检查管道和设备的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分,这就像对待我们的身体一样,早发现早治疗。

2.1 实施监控此外,安装水流监控系统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样的话,设备在运行中一旦出现异常,咱们就能及时知道,像个保镖一样守护着我们的汽轮机。

比如说,系统如果发现水流速突然增大,立马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赶紧查看。

2.2 培训操作人员别忘了,操作人员的培训也很重要!咱们要让他们知道水冲击的成因和后果,懂得如何在工作中识别潜在问题。

电厂事故预想10—汽机水冲击现象事故预想

电厂事故预想10—汽机水冲击现象事故预想

汽机水冲击现象事故预想一、预想题目汽机水冲击二、事故现象1、主蒸汽、再热蒸汽或低压补汽温度急剧下降,过热度减小。

2、汽缸上、下缸温差明显增大。

3、主蒸汽、再热蒸汽或低压补汽管道振动,轴封或汽轮机内有水击声,或从进汽管法兰、轴封、汽缸结合面处冒出白色的湿蒸汽或溅出水滴。

4、轴向位移增大,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和回油温度急剧上升。

5、机组发生强烈振动。

6、以上现象不一定同时出现,处理时应慎重对待。

三、原因分析1、锅炉汽包满水;2、蒸汽压力和温度不稳定;3、汽轮机在启动时暖管疏水不充分;4、给水品质不良,使汽水沸腾;5、机组负荷突增,产生蒸汽带水;6、轴封进水;7、旁路减温水误动作;8、锅炉减温水误动作。

四、事故处理1、确认汽机发生水冲击,立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同时查找分析进水原因,切断进水途径;2、立即开启管道、本体疏水;3、若系凝汽器水位高引起,立即关闭补水门,开启凝结水母管压力放水;4、若系余热锅炉减温水异常引起,立即关闭并隔离减温水系统;5、记录惰走时间,倾听机内声音,以确定机组是否可以重新启动;6、转子静止后投入连续盘车,测量大轴弯曲,检查上下缸温差,观察盘车电流变化;7、水冲击紧急停机后,必须连续盘车24小时以上,盘车期间注意缸体声音是否异常,严禁强行盘车,待总工或生产副总同意后方可重新启动。

重新启动过程中,发现机内有异音或振动增大应停止启动;8、汽机水冲击紧急停机后,若盘车无法投运,要做好记号,以便直轴;9、汽轮机盘车过程中发现汽缸进水,应迅速查明原因并消除,保持盘车运行直到汽轮机上下缸温差恢复正常。

同时加强汽轮机内部听音检查,加强大轴晃动度、盘车电流的监视。

汽轮机水冲击事故处理预案

汽轮机水冲击事故处理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汽轮机水冲击事故,确保人员安全、设备完好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汽轮机设备在水冲击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三、事故定义水冲击事故是指由于水或冷蒸汽进入汽轮机,导致机组设备损坏、机械故障和非计划停运的事件。

四、事故原因分析1. 主蒸汽系统或再热蒸汽系统故障,导致蒸汽带水。

2. 蒸汽管道阀门操作不当,造成水逆流进入汽轮机。

3. 汽轮机内部部件损坏,如隔板、叶片等,导致蒸汽带水。

4. 汽轮机启动或停机过程中操作不当。

五、事故处理原则1. 优先保障人员安全。

2. 及时切断故障源,防止事故扩大。

3. 采取措施恢复机组运行。

4. 分析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事故处理程序1. 事故报告- 当发现汽轮机水冲击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班长。

- 班长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和公司应急指挥部。

2. 现场处理- 现场人员应迅速切断故障源,如关闭蒸汽阀门、停止机组运行等。

- 对受影响部位进行检查,评估损坏程度。

- 撤离受影响区域的人员,确保安全。

3. 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 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事故处理- 根据事故原因和损坏程度,采取以下措施:a. 如果是蒸汽带水,应检查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查找故障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b. 如果是汽轮机内部部件损坏,应立即停机,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

c. 如果是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5. 事故恢复- 事故处理后,应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 恢复机组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稳定。

6. 事故调查与分析-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七、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原因分析及事故处理(1)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作者: 2012-12-10 10:07:19 (阅501次)所属频道: 火力发电关键词: 汽轮机水冲击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危害: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必须保持足够的过热度:(当湿蒸汽中的水全部汽化即成为饱和蒸汽,此时蒸汽温度仍为沸点温度。

如果对于饱和蒸汽继续加热,使蒸汽温度升高并超过沸点温度,此时得到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过热度指的是蒸汽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程度。

)正常运行中蒸汽应保持在额定参数允许范围内。

如果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将使推力急剧增大,将转子向后推移,导致推力瓦烧损和动静碰磨。

同时汽轮机运行中汽缸、转子、阀门等都处于高温状态,低温蒸汽或水突然进入汽轮机的某一部位,将造成部件急剧收缩,除本身金属产生大的热应力影响寿命外,局部收缩变形可能导致动静碰磨、大轴弯曲、部件裂纹、接合面变形泄漏等等。

近年来汽轮机进水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现象:1.主蒸汽温度和汽缸温度急剧下降,汽缸上、下壁温差升高(发生水冲击此现象最为明显和直观,我曾经在运行中遇到过汽包满水事故,最为直接的现象就是主汽温度快速下降,此时机侧能做的就是快速降负荷,并开启机侧的疏水门优先开启主汽管道和高压内缸等疏水,及时联系锅炉调整,同时对机组的本体画面加强监视,如本体个参数发生异常现象无法挽回,必要时打闸停机并破坏真空处理。

)2.主汽门、调速汽门门杆法兰,汽缸结合面,轴封处冒白汽或溅出水滴(此现象说明已经是发生严重水冲击必须立即打闸停机加强放水,并根据情况采取连续盘车或定期盘车。

)。

3.蒸汽管道有强烈的水冲击声和振动。

(此现象较为严重)4.机组声音异常,机组振动增加。

5.轴向位移增大:定义:又叫串轴,就是沿着轴的方向上的位移。

总位移可能不在这一个轴线上,我们可以将位移按平行、垂直轴两个方向正交分解,在平行轴方向上的位移就是轴向位移。

轴向位移反映的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的相对位置,轴向位移变化,也是静子和转子轴向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为.向发电机为正,反之为负,汽轮机转子沿轴向向后移动的距离就叫轴向位移。

发生水冲击(蒸汽带水):水珠冲击叶片使轴向推力增大,同时水珠在汽轮机内流动速度慢,堵塞蒸汽通路,在叶轮前后造成很大压力差,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说水比起蒸汽来走的太慢,而力量又很大,不能像蒸汽一样从动叶片之间钻过去,而是打在了叶片上,就像水枪冲击其他东西似的,所以轴向推力才会加大,推力瓦块温度升高(轴向推力过大会使推力轴承超载,而推力瓦主要是起平衡轴向推力的作用,所以会导致瓦块温度升高而乌金烧毁),胀差(汽轮机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膨胀,称为胀差。

习惯上规定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时的胀差值为正胀差,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为负胀差)减小(负涨差大,说明进气温度比缸温低,转子膨胀(收缩)比缸体慢,这在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原因:1. 因为负向间隙要比正向间隙小很多,所以说负胀差过大比正胀差过大更危险2. 负胀差的出现一般是甩负荷,热态启动等。

负胀差的出现对转子来说寿命很大的,因为转子运行时处于加热状态,出现负涨差时转子被冷却了,随着带负荷或热态启动等,转子又被加热。

转子完全加热到冷却在到被加热的循环过程。

转子的热应力很大,热疲劳损失也很大。

对转子的寿命损失影响特别大。

所以机组都规定不允许甩负荷维护空转或带厂用电运行)原因:1.锅炉满水或汽水共腾(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汽水共腾。

发生汽水共腾时,水位表内也出现泡沫,水位急剧波动,汽水界线难以分清;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原因一是锅水品质太差,二是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

2.锅炉燃烧调整不当。

3.主蒸汽减温水使用不当(特别是刚起炉时由于蒸汽流量较低,减温水投入量过大容易形成水塞,运行人员又忽略其过热度未及时进行调整)。

4.启动过程中,暖管、暖机疏水没排净(热态启动时更是应该充分疏水)。

5.加热器满水,抽汽逆止门不严或保护拒动,使水进入汽轮机。

6.除氧器满水或轴封供汽减温减压器减温水门误开或轴封疏水不够充分,使轴封进水。

处理:1.当发生水冲击时,应立即破坏真空停机(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的条件通俗的理解就是,我们的汽轮机再也不能转动了,必须马上让其静止下来。

所以我们采用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减少惰走时间(惰走时间是指发电机解列后,从自动主汽门和调门关闭起到转子完全静止的这段时间),使汽轮机尽快静止以减小故障的危害程度。

由于紧急事故停机破环凝汽器真空时,大量冷空气进入凝汽器,对凝汽器和低压缸迅速冷却,产生很大的“冷冲击”,会造成凝汽器铜管急剧收缩,使其胀口松动,产生泄漏。

而且使低压缸和低压转子的热应力增大,有时还会诱发机组振动增大) 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指的是汽轮机及附属系统的故障已经无法维持机组的正常运行,但对主机的安全威胁并不大,意思就是汽轮机还是可以转动的,所以就可以采用快速降负荷,然后按正常打闸和正常破坏真空程序来停机)第一:两者停机的条件有区别,是不一样的。

第二:两者对于凝汽器真空的处理有区别。

一个是强制破坏真空,一个是自然消除真空。

第三:两者产生的结果有区别。

一个对设备伤害大(破坏真空停),一个对设备伤害小(不破坏真空停)。

第四:两者导致转子惰走时间有区别。

破坏真空惰走短,不破坏真空惰走时间长。

最后:两者让领导的感受有区别。

如果领导听说自己的汽轮机破坏真空停机了,那绝对是心头一沉,额头冒汗。

后者就好多了,2.开启主汽母管、主汽管道、汽轮机本体所有疏水。

倾听机组声音(这点需要到就地用听针判断,倾听是否有摩擦声等)记录振动、惰走时间(如惰走时间延长,表明机组进汽阀门有漏汽现象或不严,或有其它蒸汽倒入汽缸内。

如惰走时间缩短,则表明动静之间有碰磨或轴承损坏),注意除氧器、凝汽器水位的变化。

3.若因加热器满水引起水冲击,应迅速关闭加热器进汽门和进、出水门,打开加热器危急疏水门和水侧旁路门(给水直接走旁路切除加热器,必要时隔离放水),降低加热器水位。

若因高、低除氧器满水引起水冲击,应立即停用四、五段抽汽,关闭四、五段抽汽门,开启放水门降低除氧器水位。

4.惰走中检查下列参数,记录在记录本中:轴向位移,推力瓦块金属温度,汽机振动,高、低压缸胀差,高压缸上、下缸金属温度。

5.汽机转速到零后立即投入连续盘车(这样可以减小上下缸温,同时也可以防止转子因受热不均引起弯曲)。

记录盘车电流、转子偏心。

若动导部分摩擦,盘车盘不动时(有可能是大轴弯曲,说明问题较严重),严禁强行盘车(可采用手动定期盘动转子180°消除热弯曲,强行连盘的话,会动静摩擦;1:先开启高压缸调节级疏水,排尽疏水关闭2:同时组织人员定盘转子,找到转子晃动度最大值,做好标记,转动该标记对准下缸,然后每30分钟定盘180度;3:多注意晃动值的变化,到规程定值后,投连续电动盘车,多观查盘车电流,)。

6.如果惰走时间、转子偏心及盘车电流正常,汽轮机内部无异常(说明问题不严重),符合热态启动条件,停机24小时后可重新启动,但全部管道应充分疏水。

升速及带负荷过程中应注意轴向位移,推力瓦块温度及高、低缸胀差指示,仔细倾听机组声音,测量机组振动,如发现汽机内部有异常或磨擦声音应立即停止启动(加强监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按规定是要总工批准方可启动的)。

7.如果惰走中轴向位移、胀差、振动、推力轴承金属温度明显升高,惰走时间明显缩短,盘车电流增大或摆动范围增加(说明内部动静部分已发生摩擦),禁止启动。

停机后应根据检查推力轴承情况决定是否揭缸检查,不经检查,汽机不允许重新启动。

8.如果停机时发现汽轮机内部有异音和转动部分有摩擦,则应揭缸检查。

案例分析1.1977年某厂一台苏制100MW高压机组,用电动主汽门旁路门启动,机组达到3000r/min 时,由于锅炉减温水量过大,加之电动主汽门前积水未疏净,开启电动主汽门后,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现场值班人员层层请示汇报延误了打闸停机,加之启动前未投轴向位移保护,致使推力瓦片磨损6mm之多,动静部分严重磨损,叶轮同隔板磨擦产生的溶渣约4mm厚,虽然两个月抢修恢复了运行,但遗留隐患造成低压转子叶轮轮缘甩脱、隔板裂纹等多次事故。

( 锅炉满水或蒸汽管道积水,使蒸汽带水进入汽轮机)2 1988年某厂一台国产100MW高压机组停机后,除氧器满水经机组轴封溢汽管(逆止门不严)返到高压汽封处,造成高压缸前端剧冷收缩变形,接合面间隙增大漏汽,被迫转大修对按合面刷镀找平后,才恢复正常。

( 回热设备热交换器管子爆漏或汽侧满水,若抽汽逆止门不严,水将进入汽轮机)3 1993年某厂一台300MW机组运行中主汽温度降低,由于现场运行规程规定1min下降50℃才打闸停机,致使低到400℃左右才打闸停机,导致推力瓦片磨损。

(此类事故也较为常见,由于锅炉的的汽包满水或汽温调整不当导致主汽温度快速下降,运行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事故的判断与处理反应迟钝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4 70年代某厂一台50MW机组,停机中进行凝汽器汽侧灌水查漏中对水位缺乏监视,以致凝汽器满水进入汽缸,直到从汽封洼窝处往外溢水才被发现(4.凝汽器汽侧灌水找漏或停机后对凝汽器汽侧水位缺乏监视,凝汽器满水进入汽轮机。

因凝汽器水位计最高量程在1500MM-2000MM左右,一般是以凝结水泵的入口静压和真空信号管做为灌水找漏时凝汽器的水位监督。

这在今后运行中是有可能遇到的。

所以要严格按规程执行缸温低于83°才可对凝汽器灌水找漏。

上一页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