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有趣的排序》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数量7以内)2、能够独立的取放,整理操作材料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高矮不等的花朵6个2、人手7个高矮不等的大树图片、空白纸一张(用于贴图片)、胶水、抹布活动过程:1、游戏活动⑴引导幼儿观察人物队形①游戏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坐的神气的小朋友上来做。

(请5个高矮不等的幼儿上台)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呀?(高矮不同)②排队师:你们自己来排排队,看怎么样才能让队伍站的更整齐。

下面的小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啊?你是怎么来帮他们排队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⑵各组活动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看哪个小组排的好,排的快,还要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起立,把小椅子塞进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样排队,123组站在桌子后面,456组站在桌子前面,面对面站好。

我数123,你们就开始排队,你们对面对都要看好的,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活动⑴请幼儿观察自己盘子里面的卡片师:那我们小朋友也来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有几个?那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高矮不同)⑵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①请幼儿按顺序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来排队,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大树朋友排在白纸上,给他们来排排队。

②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来给大树朋友来排队的?(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给大树排队的。

)③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排序师: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样的方法来给大树来排序?(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儿作品)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排的?这样排对不对?(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这两种方法都棒)教学反思: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优质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优质教案《有趣的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优质教案《有趣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

具体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掌握从多到少、从大到小、从高到矮排序方法,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从多到少、从大到小、从高到矮排序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排序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排序卡片、磁性教具等。

2. 学具:幼儿用磁性教具、操作卡片、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小动物们排队上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是从高到矮排队。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磁性教具,演示从多到少、从大到小、从高到矮排序方法。

(2)邀请幼儿上台操作,巩固排序方法。

(3)讲解排序原则,引导幼儿理解排序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操作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2)分组合作,完成排序游戏。

(3)展示作品,分享排序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有趣排序》2. 内容:(1)从多到少排序(2)从大到小排序(3)从高到矮排序七、作业设计(1)将10个苹果按照从多到少顺序排列。

(2)将5个不同大小球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3)将家庭成员按照从高到矮顺序排列。

2. 答案:(1)10、9、8、7、6、5、4、3、2、1(2)大球、较大球、中等球、较小球、小球(3)爸爸、妈妈、哥哥、我、妹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们对排序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排序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庭中练习排序,增强实践能力。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中班幼儿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特征进行简单的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3.能够理解排序的概念,并能根据给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4.能够应用所学的排序规则进行自主排序。

二、教学内容《有趣的排序》三、教学准备1.教具: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卡片、骰子。

2.材料:幼儿绘本、排序图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卡片,并介绍卡片的分类方式。

然后,老师例示将卡片按照颜色分类,让幼儿们观察,听老师的指示按照不同的颜色排队。

2.学习排序(15分钟)老师出示一组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卡片,让幼儿们通过观察卡片的特征进行排序。

然后,老师出示一张分类图表,让幼儿们按照图表中的规则将卡片进行排序。

例如,先按照颜色分类,再按照形状分类,最后按照大小分类。

3.游戏活动(20分钟)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分类图表和一些卡片。

然后,老师用骰子投掷,并告诉幼儿们按照骰子的点数进行排序。

例如,骰子点数为3,则幼儿们需要按照颜色分类,3种不同的颜色排队。

4.巩固练习(15分钟)引导幼儿们利用所学的排序规则进行自主排序。

幼儿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排序,然后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解释自己的排序规则。

5.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幼儿们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了解排序的概念,并能够根据给定的规则进行排序。

同时,通过游戏和自主排序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幼儿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性,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游戏和趣味活动。

中班数学幼师教案《有趣的排序》含课件

中班数学幼师教案《有趣的排序》含课件

中班数学幼师教案《有趣的排序》含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发现物品的某一特征,如大小、长短、粗细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物品的特征并进行排序。

2.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排序,并讲述排序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小不同的玩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粗细不同的绳子。

2.课件:大小不同的苹果、长短不一的香蕉、粗细不同的胡萝卜。

3.贴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将玩具按大小排序。

(二)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将小木棒按长短排序。

3.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粗细。

4.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将绳子按粗细排序。

5.课件展示(1)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苹果。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将苹果按大小排序。

(3)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长短不一的香蕉。

(4)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将香蕉按长短排序。

(5)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粗细不同的胡萝卜。

(6)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如何将胡萝卜按粗细排序。

6.小组讨论(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物品。

(2)引导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进行排序,并尝试排序。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排序过程中的问题。

7.展示与分享(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排序成果。

(2)引导幼儿讲述排序的规律,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长到短等。

2.邀请幼儿分享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找出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物品进行排序,并拍照至班级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讨论和分享,使他们掌握了排序的方法和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一、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排序的概念和意义;•学生能通过游戏、玩具等实物感受排序的方法和过程;•学生能简单了解数字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准备•幼儿园常用木制数字块或数字磁贴;•有趣的排序游戏或玩具(如排序测试卡片、数字计数卡、积木排等);•相应的幼儿数学教材。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导入环节介绍数字块或数字磁贴,并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等要求排列。

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排序的过程。

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动手尝试,给予及时的赞美和肯定。

2. 游戏环节幼儿园中班学生的注意力时间难以持久,单纯的排列数字过程过于单调,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和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增加游戏和玩具元素。

例:排序测试卡片•手持卡片,正面向上。

•喊出每个卡片上的数字,提示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

•学生根据自己的策略进行排列。

•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跟学生一起探讨排序策略,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3. 总结环节结合游戏和玩具的排序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排序的方法和策略,并理解数字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尝试更多有趣的排序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启发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扩展针对入门阶段的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玩具等实物感受排序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兴趣和意识。

之后可以进一步将其形式化,引导孩子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等数学符号,搭建简单的数学模型。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班级之间,开展排序小比赛。

在有趣的比赛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比较能力,并增强激励和竞争氛围。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可以评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排列方法,以及数字大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游戏和玩具的设计、学生的参与程度、口头回答和书写答案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可以考虑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点拨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答案和策略的优劣,并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排序(7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排序(7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味的排序(精选7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味的排序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视听触觉各种感管引导幼儿自动发觉事物的排列规律,并依据发觉的规律进行排序。

2、培育幼儿细致的察看、分析、比较本领。

3、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小不同雪花片若干、颜色不同的枪管玩具、大小长短不同的吸管、排序卡活动过程:1、织幼儿玩拍铃鼓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小伙伴们,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2、引导幼儿发觉拍铃鼓中的隐秘,并运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

老师这有一些雪花片,请你想想怎样用雪花片表示我们刚才拍鼓的规律?(1)大声——小声——大声——小声(2)大声——小声——小声——大声——小声——小声3、老师出示排序图,引导幼儿发觉其中的规律并请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表示出来。

(1)、小伙伴看看这些雪花片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2)、你们能按这个规律拍拍手吗?小结:这种依照肯定规律把物体排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

刚才我们都是依据物体大小不同按肯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其实我们还可以依据物体的长短、颜色、粗细、高矮等不同进行排序呢。

4、补充排序卡。

出示已排好的排序卡,请幼儿来找找看什么地方排错了。

5、导发觉物体的差异,进行创编排序。

(1)、请幼儿依据颜色的不同排序拼插枪管玩具。

(2)、请幼儿依据吸管的大小或长短的不同进行排序(3)、请幼儿依据幼儿性别的不同进行排序。

6、排队游戏幼儿分男女站成两竖排,按老师要求进行排队游戏。

如高人、矮人、高人、矮人或拍头、拍肩、叉腰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游戏。

7、延长活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按肯定规律排序的,如美丽的项链,好看的花边,围墙的栏杆……,请幼儿将生活中有趣味的排序现象选择本身喜爱的方式记录在排序卡上。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味的排序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排列规律。

2、培育幼儿的初步推理本领,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育幼儿的逻辑推理本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有趣的排序》。

内容包括: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幼儿的排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特征,理解排序的概念。

2. 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排序过程,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排序的概念,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特征,运用语言表达排序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磁性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积木、玩具、水果、磁性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故事场景,描述故事中主人公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邀请幼儿参与故事中的排序活动,激发幼儿对排序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磁性教具,展示一个简单的排序例子。

(2)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磁性教具的特征,讨论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学具。

(2)教师提出排序要求,幼儿根据要求完成排序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交流分享(5分钟)(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排序成果。

(2)其他幼儿评价、讨论排序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排序现象,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排序》2. 板书内容:(1)排序概念(2)排序方法(3)排序应用七、作业设计(1)按大小排序:苹果、橙子、葡萄(2)按长短排序:铅笔、尺子、书本(3)按颜色排序:红色、黄色、蓝色、绿色2. 答案:(1)苹果、橙子、葡萄:橙子、苹果、葡萄(2)铅笔、尺子、书本:铅笔、尺子、书本(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排序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困难。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主要教学内容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选用教材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涉及认识大小、颜色、形状等概念,以及运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大小、颜色、形状等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排序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分类等数学方法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一的玩具、彩色笔、画纸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大小不一的玩具,一套彩色笔和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套大小不一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玩具的名字,然后提问:“你们能发现这些玩具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大小不同。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排序的概念,示范如何将玩具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排序。

3. 实践: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玩具篮子,里面装有大小不一的玩具,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大小将玩具放入篮子中。

4. 练习:教师提供一套彩色笔和画纸,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圈,然后按照大小将圆圈连成一条线。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大小排序: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大小”,并在旁边画出大小不一的玩具,让幼儿根据大小进行排序。

2. 颜色排序: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颜色”,并在旁边画出不同颜色的玩具,让幼儿根据颜色进行排序。

3. 形状排序: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形状”,并在旁边画出不同形状的玩具,让幼儿根据形状进行排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到家里的物品,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的结果画在画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有趣的排
序》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设计:有趣的排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教具(颜色)、ppt课件
知识准备:
有一定的排序意识
活动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排序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活动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情景教学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索之情。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米老鼠)是呀,米老鼠的生日就要到了,大家想一起给它办一个派对。

派对上需要做很多布置工作,大家都忙不过来啦,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二、幼儿自己选择气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一)教师引导幼儿有规律的排序
1.师:看,这是什么呀?(气球)派对上需要布置许多漂亮的气球,气球有哪些颜色?(红黄蓝)气球该怎么布置呢?有什么规律?谁发现了来说说看?(教师将规律记录下来)(是红黄蓝红黄蓝的规律呀)ABC
2.师:那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布置任务吧!幼儿操作
(二)幼儿自由探索,发现规律
1.师:气球布置好了,还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呢?看,派对上还有很多的灯笼需要挂上去,灯笼有些什么颜色?(红黄蓝)小朋友们这些灯笼该怎么挂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米老鼠是怎么说的,米老鼠说
了,请小朋友们自己开动聪明的脑袋,想一想用跟刚才不一样的规律排序。

米老鼠哦说了什么?对,要和气球的摆放规律不一样?
(1)老师先来设计一个,教师记录,你们看这是按什么规律来摆放的?幼儿一遍说教师一边摆放。

如:红红黄蓝蓝
(2)请大家设计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摆放规律。

幼儿操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另请幼儿摆放操作。

个别与集体相结合
三、多放一个颜色,变幻出更多组合。

1.师:小朋友的想法真多,现在,我们派对上有很多的小花,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颜色(红黄蓝绿)有这么多颜色的小花呀,现在就请你们来摆放这些小花,看看这些小花怎样才能摆出不同规律?
2.幼儿展示摆放结果。

师:哪位小朋友想把自己摆放的结果给大家分享一下呢?(教师做记录)你是红黄蓝绿。

3.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其实我们还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很多,如:ABAB、ABBABB、ABCABC……请小朋友们下课后自己去寻找、发现不一样的规律。

米老鼠的生日派对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