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填空、选择、解答题最后一题
2024年浙江九年级中考数学最后一卷答案

2024年浙江中考最后一卷数学解析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此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详解】∵510−<−<<故选:D .2.D【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3a ﹣2a =a ,故选项A 错误;∵2a 2+4a 2=6a 2,故选项B 错误;∵(x 3)2=x 6,故选项C 错误;∵x 8÷x 2=x 6,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B【分析】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80.16亿98.01610×,故选:B .4.B【分析】本题考查立体几何的三视图.根据题意,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主视图为长方形,此项不符合题意;B.主视图为三角形,此项符合题意;C.主视图为圆,此项不符合题意;D.主视图为长方形,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C【分析】先解不等式,求出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详解】解:不等式x ﹣2≤0,得:2x ≤ ,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不等式的步骤,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表示时空心圈不包含该点,实心圈包含该点.6.D【分析】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到该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根据中位数定义,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详解】有45辆自动驾驶汽车参与了这次测试,45个分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最中间的数据是第23个数:85,故得分的中位数是85(分),得80分的人数最多,有16人,故众数为80,故选D .7.A【分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E 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连接OA ,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E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 ,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A ,线段CD 是O 的直径,CD AB ⊥于点E ,∴12AE AB =,8AB =, ∴4AE =,3OE =,∴5OA ,∴5OC OA ==,∴8CE OC OE =+=,故选:A .8.A【分析】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每头牛、每只羊分别值金x 两、y 两,根据“5头牛,2只羊,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值金8两”列出方程组即可得答案.【详解】解:设每头牛值金x 两,每只羊值金y 两,则可列方程组为5210258x y x y += +=, 故选A .9.B【分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BD 的长是解题关键.连接BC 交OA 于D ,如图,根据菱形的性质得BC OA ⊥,60OBD ∠=°,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OD =,设BD t =,则OD =,()B t ,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2=,得出14BD =,OD =C 点坐标. 【详解】解:连接BC 交OA 于D ,如图,四边形OBAC 为菱形,BC OA ,120ABO ∠=° ,60OBD ∴∠=°,OD ∴,设BD t =,则OD =,()B t ∴,把()B t 代入2y =,得2=,解得10t =(舍去), 214t =,14BD ∴=,OD =故C 点坐标为:14 − .故答案为:B .10.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翻折的性质及相似多边形性质,熟练应用矩形和相似多边形性质是解题关键,设CD x =,则()1,1EC x CG x x =-=--,根据两矩形相似求出即可.【详解】解:在矩形ABCD 中,设CD x =,则ABCD x ==,1AD BC ==, 由翻折得,90AB AF x AFE B BAF ==∠=∠=∠=︒,∴四边形ABEF 是正方形,同理,四边形DFHG 是正方形,,1BE AB x DF DG x ∴====-,()1,121CE x CG x x x ∴=-=--=-,矩形HECG ∽矩形ABCD ,EC CG BC CD∴=,即1211x x x --=,解得:x =,经检验,xCD ∴ 故选:C .二、填空题11.()()22t t t +−【分析】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公式法即可求解,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324422t t t t t t t −=−=+−,故答案为:()()22t t t +−.12.14/0.25 【分析】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全部情况的总数是四种,符合条件的情况的是一种,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详解】由于概率为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而抽取卡片为“特区精神”的情况数只有一种,从暗箱随机抽取一张的情况数为四种,故抽取卡片为“特区精神”的概率为14, 故答案为14. 13.0(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进行求解即可.∴10x −>,解得1x <.∴x 的值可以是0,故答案为:0(答案不唯一).14.100°/100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已知弧长与半径求解弧所对的圆心角,熟记弧长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直接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 设“弓”所在的圆的弧长圆心角度数是n °, 则1.2π2π1803n =, 解得:100n =,故答案为:100°.15.0.5−【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值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k 值的几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反比例函数k 值的几何意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AB x ⊥ 轴于点B ,CD x ⊥轴,∴AB CD ,又 AD 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过点作AM y ⊥轴,则四边形ABOM 是矩形, ∴0.5,ABOMABCD S S k ===矩形平行四边形∵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0.5k ∴=−,故答案为:0.5−.16.23、54【分析】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的定义;分三种情况讨论,设O 的半径为r ,分别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设O 的半径为r ,当O 经过A O ′的中点,即经过AO 的中点, ∴1233r AB =,当O 经过OD 的中点,则12r OB OD ==, ∴2OD r =,2AO AB OB r =−=−, 在Rt AOD 中,222AD AO OD +=∴()()222222r r +−=解得:r = 当O 经过A D ′的中点,即经过AD 的中点,设AD 的中点为M ,∴2,1,AO r AM OM r =−== ∴()22221r r −+= 解得:54r =综上所述,半径为23、54故答案为:23、54 三、解答题17.(1)5(2)222m mn −+【分析】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原式利用零指数幂、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2)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解:原式159=-+5=;(2)原式()22222n m m mn n =−−−+22222n m m mn n =−−+−222m mn =−+18.(1)图见解析(2)【分析】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以及求弧长,熟练掌握相关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 (1)根据点关于y 轴对称的性质分别找到对应的点1A ,1B ,1C ,然后进一步连接即可;(2)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分别作出A ,B ,C 的对应点2A ,2B ,2C ,再顺次连接即可,利用弧长公式求得点C 经过的路径长.【详解】(1)解:如图,111A B C △即为所求;(2)如图,222A B C △即为所求,由题意可知,OC∴点C 旋转到点2C =. 19.(1)6,40(2)1120 (3)全校学生一周内平均读书时间23t ≤<(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1)由等级得到学生总数,即可得出a ,再求C 等级的占比即可;(2)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得出结果;(3)根据表格可题建议合理即可.【详解】(1)解:由等级D 得到学生总数1530%50÷=人, ∴504201556a −−−−,()%2050100%40%m =÷×=,40m =,故答案为:6,40.(2)1552800112050+×=人, 故该校2800名学生每周读书时间至少3小时的人数为1120人.故答案为:1120.(3)根据表格可建议:全校学生一周内平均读书时间23t ≤<.20.(1)是;222AB BD AD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 BC ⊥.(2).【分析】本题考查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理解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2)先画图,利用三角函数再计算BE=BF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1)解:是, 理由:由测量结果可知得 1.5m BD =, 2.5m AD =,而2m AB =,∴2226.25AB BD AD +==,∴90ABD ,∴AB BC ⊥.故答案是:是;222AB BD AD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 BC ⊥.(2)如图,由题意可得:90ABC ∠=°,2AB =,30AFB ∠=°,60AEB ∠=°,∴tan tan 60AB AEB BE∠=°=,∴BE =, 同理:tan tan 30AB AFBBF ∠=°=,∴BF =,∴FE BF BE =−==. 21.(1)证明见解析(2)6【分析】(1)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FE =∠AEF ,进而得出AE =AF .(2)设BE =x ,则AE =EC =8-x ,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即可得到BE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求解.【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矩形,∴AD ∥BC ,∴∠AFE =∠FEC ,由折叠的性质得:∠AEF =∠FEC ,∴∠AFE =∠AEF ,∴AE =AF .(2)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 =EC ,设BE =x ,则AE =EC =8-x ,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AB BE AE +=,即()22248x x +=−,解得:x =3,∴BE =3,∴ABE S = 12AB •BE =12×4×3=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以及矩形的性质的运用,解题的方法是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 ,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22.(1)220y x =−+ (2)5种(3)当转运A 种脐橙的车4辆,转运B 种脐橙的车12辆,转运C 种脐橙的车4辆时,利润最大为140800元【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20651040x x y y −−=++,整理后即可得到220y x =−+; (2)根据装运每种水果的车辆数都不少于4辆,4x ≥,2204x −+≥,解不等式组即可;(3)设利润为W 元,则()480016000048W x x =−+≤≤,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解即可. 【详解】(1)根据题意,装运A 种水果的车辆数为x ,装运B 种水果的车辆数为y ,∴装运C 种水果的车辆数为()20x y −−,∴()20651040x x y y −−=++, 整理得220y x =−+. (2)由(1)知,装运A ,B ,C 三种水果的车辆数分别为x ,220x −+,x ,由题意得2204x −+≥,解得8x ≤,∵4x ≥,∴48x ≤≤.∵x 为整数,∴x 的值为4,5,6,7,8,∴安排方案共有5种.(3)设利润为W 元,∴()612005220160041000W x x x =×+−+×+× 4800160000x =−+,因为48000−<,且x 的值为4,5,6,7,8,∴W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4x =时,销售利润最大.当装运A 种水果4车,B 种水果12车,C 种水果4车,销售获利最大.最大利润48004160000140800W =−×+=(元).【点睛】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代数求值.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求解.注意要根据自变量的实际范围确定函数的最值.23.(1)2(0,0)P ,3(1,1)P ,4(2,2)P(2)①AC =BC =AB =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1)根据“梦之点”的定义判断这几个点是否在矩形的内部或者边上即可得到答案;(2)①根据“梦之点”的定义求出A ,B 的坐标,再求出顶点的坐标,计算出AC ,AB ,BC 的长; ②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解:∵矩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1,2)A −,(1,1)B −−,(3,1)C −,(3,2)D ,∴矩形ABCD 的“梦之点”(),x y 满足2,131x y −−≤≤≤≤,∴点2(0,0)P ,3(1,1)P ,4(2,2)P 是矩形ABCD 的“梦之点”,1(2,2)P −−不是矩形的“梦之点”.故答案为:2(0,0)P ,3(1,1)P ,4(2,2)P(2)解:①A 、B 是抛物线21922y x x =−++上的“梦之点”, ∴21922x x x =−++, 解得:123,3x x ==−,当3x =时,3y =,当3x =−时,=3y −,∴()()3,3,3,3A B −−, ∵()2219115222y x x x =−++=−−+, ∴顶点坐标为()1,5C ,∴AC =BC =AB =; ②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C =BC =AB =∴((2222280AB AC BC +=+==, ∴ABC 是直角三角形.2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①EF =253CF =【分析】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勾股和锐角三角函数求得AC BC =即可证明;(2)连接,OA OB ,延长CO 交AD 于点M ,交AB 于点N ,先证明CO 是ACB ∠的角平分线,再证明ANM CDM ∽即可得出结论;(3)①过O 点作OH BC ⊥交BC 于点H ,点E 是OC 上一动点,EF AB ∥交BC 于点F ,先证明CHO CFB ∽,设EF x =3x =即可求解,②要使OEF 的面积与CEF △的面积差最大,必须使EF 和()CE OE −最大,当E 点与O 点重合时,EF 最大,CE OE OC −=最大,先求得EF =即可求出CF . 【详解】(1)证明:∵AD 是∴90ADC ADB ∠=∠=°, ∵9AD =,12CD =,∴15AC ===,∵tan 3ABD ∠=, ∴tan 3AD ABD BD∠==, ∴3BD =, ∴31215BC BD CD =+=+=, ∴AC 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证明:连接,OA OB ,延长CO 交AD 于点M ,交AB 于点N ,如图:∵AC BC =,∴CAB CBA ∠=∠, ∵OA OB =,∴OAB OBA ∠=∠, ∴CAO CBO ∠=∠, ∵OA OC =,∴CAO ACO ∠=∠, ∵OB OC =,∴BCO CBO ∠=∠, ∴ACO BCO ∠=∠, ∴CO 是ACB ∠的角平分线, 又∵ AC BC =,∴CN AB ⊥,∴90ANC BNC ∠=∠=°, ∴90MDC ANE ∠=∠=°, 又∵AMN CMD ∠=∠, ∴ANM CDM ∽,∴DCM NAM ∠=∠, ∴BCO BAD ∠=∠. (3)解:①过O 点作OH BC ⊥交BC 于点H ,点E 是OC 上一动点,EF AB ∥交BC 于点F ,如图:∵,,15OB OC OH BC BC =⊥=, ∴17.52CH BC ==,90CHO CFB ∠=∠=°, ∴CHO CFB ∽,∴COH CBF ∠=∠, ∵tan 3ABD ∠=, ∴tan tan 3CH COH CBF OH∠=∠==, ∴ 2.5OH =,∴OC =, ∵EF AB ∥,90BNC ∠=°, ∴CEF CNB ∽,∴90CEF CNB ∠=∠=°, 设EF x =,∴tan tan 3CE CE CFE CBN EF x∠=∠===, ∴3CE x =,∵OEF ADB ∽,∴OE EF AD BD=, ∵OEOC CE =−,3x =, 解得:x =∴EF ②∵90CEF ∠=°,即EF OC ⊥, ∴12CEF S CE EF =⋅ ,12OEF S OE EF =⋅ , ∴()111222CEF OEF S S CE EF OE EF EF CE OE −=⋅−⋅=⋅− , 由题知,要使OEF 的面积与CEF △的面积差最大,必须使EF 和()CE OE −最大,∴当E 点与O 点重合时,EF 最大,CE OE OC −=最大,如图:∵EF AB ∥,∴CEF CNB ∽,∴CFE CBN ∠=∠,CE OC ==,∴tan tan 3CE CFE CBN EF ∠=∠==,∴EF∴253CF =.。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城一中中考数学最后一卷+答案解析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城一中中考数学最后一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a 的相反数是2,那么a 等于()A.B.2C.D.2.华为Mate 20手机搭载了全球首款7纳米制程芯片,7纳米就是米.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D.3.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D.4.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可能是()A.A 点B.B 点C.C 点D.D 点5.如图,菱形ABCD 的的边长为6,,对角线BD 上有两个动点E 、点E 在点F 的左侧,若,则的最小值为()A. B. C.6 D.86.如图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其中一个转盘平均分为4份,另一个转盘平均分为3份,两个转盘分别标有数字;同时转动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是()A.B. C.D.7.如图,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则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A.B.,C.,D.8.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A.B.C.D.25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一次函数位于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运动,点B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在AB右侧以它为边作矩形ABCD,且,,则OD的最大值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若分式的值为则______.1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3.计算:______.14.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体育课外活动占,期末考试成绩占,小彤的这两项成绩依次是90,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______.15.如图1,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已知,,现将纸片进行如下操作:现将纸片沿折痕BF进行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E处,点F在AD上如图;然后将纸片沿折痕DH进行第二次折叠,使点C落在第一次的折痕BF上的点G处,点H在BC上如图,给出四个结论:①AF的长为10;②的周长为18;③;④GH的长为5,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番号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90分。
兰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兰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是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 .B .C .D .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圆锥B .四棱锥C .圆柱D .四棱柱3.如图,在Rt ABC ∆中,90C =∠,10AB =,8AC =,则sin A 等于( )A .35B .45C .34D .434.如图,在△ABC 中,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错误的结论是( ).A .AD AEDB EC= B .AB ACAD AE= C .AC ECAB DB= D .AD DEDB BC= 5.如图,已知D 是ABC 中的边BC 上的一点,BAD C ∠=∠,ABC ∠的平分线交边AC 于E ,交AD 于F ,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AC ∽△BDAB .△BFA ∽△BEC C .△BDF ∽△BECD .△BDF ∽△BAE6.有三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 ,3, 4 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 从中任取一张(不放回),再从剩余的卡片中任取一张, 则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 ) A .49B .112C .13D .167.若2a 2a 30--=,代数式a 2a 23-⨯的值是( ) A .0B .2a 3-C .2D .12-8.已知5a b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50a b -= B .a 与b 方向相同 C .//a bD .||5||a b =9.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 ax by +=⎧⎨-=⎩的解为11x y =⎧⎨=-⎩,则a ﹣2b 的值是( )A .﹣2B .2C .3D .﹣310.如图,在▱A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BG ⊥AE ,垂足为G ,若BG=2,则△CEF 的面积是( )A.22B.2C.32D.4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CB的外接圆与y轴交于A(0,),∠OCB=60°,∠COB=45°,则OC= .12.将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1摆放在一起,设较短直角边为1,如图2,将Rt△BCD沿射线BD方向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当点B的移动距离为时,四边ABC1D1为矩形;当点B的移动距离为时,四边形ABC1D1为菱形.13.如图,在Rt△ABC中,∠B=90°,∠A=45°,BC=4,以BC为直径的⊙O与AC相交于点O,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14.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点D在边BC上,且∠AOD=30°,四边形OA′B′D与四边形OABD关于直线OD对称(点A′和A,点B′和B分别对应).若AB=2,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恰好经过A′,B,则k的值为_____.15.若反比例函数2ky x-=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 16.如图,半径为5的半圆的初始状态是直径平行于桌面上的直线b ,然后把半圆沿直线b 进行无滑动滚动,使半圆的直径与直线b 重合为止,则圆心O 运动路径的长度等于____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计算:(3﹣2)0+11()3-+4cos30°﹣|﹣12|. 18.(8分)如图,在△ABC 中,AB=AC=1,BC=,在AC 边上截取AD=BC ,连接BD .(1)通过计算,判断AD 2与AC•CD 的大小关系; (2)求∠ABD 的度数.19.(8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10x x k ++-=有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k 为正整数,且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求k 的取值.20.(8分)解不等式组:3(2)421152x 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8分)桌面上放有4张卡片,正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这些卡片除数字外完全相同.把这些卡片反面朝上洗匀后放在桌面上,甲从中任意抽出一张,记下卡片上的数字后仍放反面朝上放回洗匀,乙从中任意抽出一张,记下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将这两数相加.(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两数和为5的概率;(2)若甲与乙按上述方式做游戏,当两数之和为5时,甲胜;反之则乙胜;若甲胜一次得12分,那么乙胜一次得多少分,才能使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22.(10分)如图,分别延长▱ABCD 的边CD AB ,到E F ,,使DE BF =,连接EF ,分别交AD BC ,于G H ,,连结CG AH.,求证:CG //AH .23.(12分)如图,抛物线与y 轴交于A 点,过点A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 ,过点B 作BC ⊥x轴,垂足为点C (3,0).(1)求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2)动点P 在线段OC 上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 移动,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 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 秒,MN 的长度为s 个单位,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设在(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 与点O ,点C 重合的情况),连接CM ,BN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问对于所求的t 值,平行四边形BCMN 是否菱形?请说明理由24.襄阳市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贫困户张大爷在某单位的帮扶下,把一片坡地改造后种植了优质水果蓝莓,今年正式上市销售.在销售的30天中,第一天卖出20千克,为了扩大销量,采取了降价措施,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卖出4千克.第x 天的售价为y 元/千克,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76(120)2030mx m x x n x x -≤<⎧⎪⎨≤≤⎪⎩,为整数,为整数 且第12天的售价为32元/千克,第26天的售价为25元/千克.已知种植销售蓝莓的成木是18元/千克,每天的利润是W 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m= ,n= ;求销售蓝莓第几天时,当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在销售蓝莓的30天中,当天利润不低于870元的共有多少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题分析】分析: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而得出该几何体的左视图.详解: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2、B【解题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由俯视图确定具体形状【题目详解】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判断出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长方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四棱柱.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找到几何体图形,属于简单题,熟悉三视图概念是解题关键.3、A【解题分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6,再由正弦函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在Rt△ABC中,∵AB=10、AC=8,∴2222=108=6AB AC--,∴sinA=63105 BCAB==.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及正弦函数的定义. 4、D 【解题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 【题目详解】由DE ∥BC ,可得△ADE ∽△ABC ,并可得:AD AE DB EC =,AB ACAD AE =,AC EC AB DB=,故A ,B ,C 正确;D 错误; 故选D . 【题目点拨】考点: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5、C 【解题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采用排除法,逐项分析判断. 【题目详解】 ∵∠BAD=∠C , ∠B=∠B ,∴△BAC ∽△BDA .故A 正确. ∵BE 平分∠ABC , ∴∠ABE=∠CBE ,∴△BFA ∽△BEC .故B 正确. ∴∠BFA=∠BEC , ∴∠BFD=∠BEA ,∴△BDF ∽△BAE .故D 正确.而不能证明△BDF ∽△BEC ,故C 错误. 故选C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6、C 【解题分析】 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有2种情况, ∴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2163=. 故选C.【题目点拨】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 7、D 【解题分析】由2a 2a 30--=可得2a 2a 3-=,整体代入到原式()2a 2a6--=即可得出答案.【题目详解】 解:2a 2a 30--=,2a 2a 3∴-=,则原式()2a 2a31662---===-.故选:D . 【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及代数式的求值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题分析】根据平行向量以及模的定义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 【题目详解】A 、50a b -=,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 、因为5a b =,所以a 与b 的方向相同,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 、因为5a b =,所以//a b ,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 、因为5a b =,所以||5||a b =;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注意,平面向量既有大小,又由方向,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是指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9、B【解题分析】把11xy=⎧⎨=-⎩代入方程组231ax byax by+=⎧⎨-=⎩得:231a ba b-=⎧⎨+=⎩,解得:4313 ab⎧=⎪⎪⎨⎪=-⎪⎩,所以a−2b=43−2×(13-)=2.故选B.10、A【解题分析】解:∵AE平分∠BAD,∴∠DAE=∠BAE;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EA=∠DAE=∠BAE,∴AB=BE=6,∵BG⊥AE,垂足为G,∴AE=2AG.在Rt△ABG中,∵∠AGB=90°,AB=6,BG=,∴,∴AE=2AG=4;∴S△ABE=12AE•BG=142⨯⨯=∵BE=6,BC=AD=9,∴CE=BC﹣BE=9﹣6=3,∴BE:CE=6:3=2:1,∵AB∥FC,∴△ABE∽△FCE,∴S△ABE:S△CEF=(BE:CE)2=4:1,则S△CEF=14S△ABE=22.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综合性较强,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正确推理论证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连接AB,由圆周角定理知AB必过圆心M,Rt△ABO中,易知∠BAO=∠OCB=60°,已知了OA=,即可求得OB的长;过B作BD⊥OC,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OD、BD、CD的长,进而由OC=OD+CD求出OC的长.解:连接AB,则AB为⊙M的直径.Rt△ABO中,∠BAO=∠OCB=60°,∴OB=OA=×=.过B作BD⊥OC于D.Rt△OBD中,∠COB=45°,则OD=BD=OB=.Rt△BCD中,∠OCB=60°,则CD=BD=1.∴OC=CD+OD=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正确的构建出与已知和所求相关的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3,3.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当点B 的移动距离为33时,∠C 1BB 1=60°,则∠ABC 1=90°,根据有一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判定四边形ABC 1D 1为矩形;当点B 的移动距离为3时,D 、B1两点重合,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判定四边形ABC 1D 1为菱形.试题解析:如图:当四边形ABC 1D 是矩形时,∠B 1BC 1=90°﹣30°=60°,∵B 1C 1=1,∴BB 1=113tan 6033B C ==︒, 当点B 3ABC 1D 1为矩形; 当四边形ABC 1D 是菱形时,∠ABD 1=∠C 1BD 1=30°,∵B 1C 1=1,∴BB 1=113tan 303B C ==︒,当点B 的移动距离为3时,四边形ABC 1D 1为菱形.考点:1.菱形的判定;2.矩形的判定;3.平移的性质.13、6﹣π【解题分析】连接OD 、BD ,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ADB BOD BOD SS S --扇形计算.【题目详解】连接OD 、BD ,90B ∠=︒,45A ∠=︒,∴45C ∠=︒,BA BC =,BC 为O 的直径,∴90BDC ∠=︒,BA BC =,∴DB DC =,∴45DBC ∠=︒,∴90BOD ∠=︒,∴阴影部分的面积()=ADB BOD BOD S S S --扇形 211902144226223602ππ⨯=⨯⨯⨯-+⨯⨯=-. 故答案为6π-.【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计算,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2360n R S π=是解题的关键. 14、33【解题分析】解:∵四边形ABCO是矩形,AB=1,∴设B(m,1),∴OA=BC=m,∵四边形OA′B′D与四边形OABD关于直线OD对称,∴OA′=OA=m,∠A′OD=∠AOD=30°∴∠A′OA=60°,过A′作A′E⊥OA于E,∴OE=12m,A′E=32m,∴A′(12m,32m),∵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A′,B,∴12m•32m=m,∴m=433,∴k=433故答案为43 315、k>1【解题分析】根据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确定1-k的符号,即可解答.【题目详解】∵反比例函数y=2k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1-k<0,∴k>1.故答案为:k>1.【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记忆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5π【解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球在无滑动旋转中通过的路程为12圆弧,根据弧长公式求出弧长即可.【题目详解】解:由图形可知,圆心先向前走OO1的长度,从O到O1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长度为14圆的周长,然后沿着弧O1O2旋转14圆的周长,则圆心O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12544π⨯⨯+×2π×5=5π,故答案为5π.【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弧长的计算和旋转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确定半圆作无滑动翻转所经过的路线并求出长度.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解题分析】分析:按照实数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即可.详解:原式3 13423, =++-132323,=++=1.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零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二次根式,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8、(1)AD2=AC•CD.(2)36°.【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通过计算得到=,再计算AC·CD,比较即可得到结论;(2)由,得到,即,从而得到△ABC∽△BDC,故有,从而得到BD=BC=AD,故∠A=∠ABD,∠ABC=∠C=∠BDC.设∠A=∠ABD=x,则∠BDC=2x,∠ABC=∠C=∠BDC=2x,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解得:x=36°,从而得到结论.试题解析:(1)∵AD=BC=,∴==.∵AC=1,∴CD==,∴;(2)∵,∴,即,又∵∠C=∠C,∴△ABC∽△BDC,∴,又∵AB=AC,∴BD=BC=AD,∴∠A=∠ABD,∠ABC=∠C=∠BDC.设∠A=∠ABD=x,则∠BDC=∠A+∠ABD=2x,∴∠ABC=∠C=∠BDC=2x,∴∠A+∠ABC+∠C=x+2x+2x=180°,解得:x=36°,∴∠ABD=36°.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9、(1)3k≤;(2)k=1【解题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2x2+4x+k﹣1=0有实数根,可得出△≥0,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2)分别把k的正整数值代入方程2x2+4x+k﹣1=0,根据解方程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由题意得:△=16﹣8(k﹣1)≥0,∴k≤1.(2)∵k为正整数,∴k=1,2,1.当k=1时,方程2x2+4x+k﹣1=0变为:2x2+4x =0,解得:x=0或x=-2,有一个根为零;当k=2时,方程2x2+4x+k﹣1=0变为:2x2+4x +1=0,解得:x=222-±,无整数根;当k=1时,方程2x2+4x+k﹣1=0变为:2x2+4x +2=0,解得:x1=x2=-1,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综上所述:k=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0⇔方程没有实数根.20、不等式组的解集为﹣7<x≤1,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再根据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把它们的解集用一条不等式表示出来.试题解析:由①得:﹣2x≥﹣2,即x≤1,由②得:4x﹣2<5x+5,即x>﹣7,所以﹣7<x≤1.在数轴上表示为:.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点睛: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21、(1)详见解析;(2)4分.【解题分析】(1)根据题意用列表法求出答案;(2)算出甲乙获胜的概率,从而求出乙胜一次的得分.【题目详解】(1)列表如下:由列表可得:P(数字之和为5)=14,(2)因为P(甲胜)=14,P(乙胜)=34,∴甲胜一次得12分,要使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乙胜一次得分应为:12÷3=4分.【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概率问题中的公平性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各种情况的概率,然后比较即可.22、证明见解析【解题分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已知的条件得出△EGD 和△FHB 全等,从而得出DG=BH ,从而说明AG 和CH 平行且相等,得出四边形AHCG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证明:在▱ABCD 中,AB//CD AD//CB AD CB ,,=,E F EDG DCH FBH ,∠∠∠∠∠∴===,又 DE BF =,EGD ∴≌()FHB AAS ,DG BH ∴=,AG HC ∴=,又AD//CB ,∴四边形AGCH 为平行四边形, AH //C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属于基础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HCG 为平行四边形.23、(1)112y x =+;(2)251544s t t =-+ (0≤t≤3);(3)t=1或2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t=1时,平行四边形BCMN 是菱形,t=2时,平行四边形BCMN 不是菱形,理由见解析.【解题分析】(1)由A 、B 在抛物线上,可求出A 、B 点的坐标,从而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2)用t 表示P 、M 、N 的坐标,由等式MN NP MP =-得到函数关系式.(3)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得到等式,求出t .再讨论邻边是否相等.【题目详解】解:(1)x=0时,y=1,∴点A 的坐标为:(0,1),∵BC ⊥x 轴,垂足为点C (3,0),∴点B 的横坐标为3,当x=3时,y=52, ∴点B 的坐标为(3,52), 设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1532b k b =⎧⎪⎨+=⎪⎩, 解得,121k b ⎧=⎪⎨⎪=⎩,则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112y x =+(2)当x=t 时,y=12t+1, ∴点M 的坐标为(t ,12t+1), 当x=t 时,2517144y t t =-++ ∴点N 的坐标为2517(,1)44t t t -++ 2251715151(1)44244s t t t t t =-++-+=-+ (0≤t≤3); (3)若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则有MN=BC , ∴25155=442t t -+, 解得t 1=1,t 2=2,∴当t=1或2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①当t=1时,MP=32,PC=2, ∴MC=52=MN ,此时四边形BCMN 为菱形, ②当t=2时,MP=2,PC=1,∴,此时四边形BCMN 不是菱形.【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菱形的判定,正确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求出函数的最值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菱形的判定定理的灵活运用.24、(1)m=﹣12,n=25;(2)18,W 最大=968;(3)12天. 【解题分析】【分析】(1)根据题意将第12天的售价、第26天的售价代入即可得;(2)在(1)的基础上分段表示利润,讨论最值;(3)分别在(2)中的两个函数取值范围内讨论利润不低于870的天数,注意天数为正整数.【题目详解】(1)当第12天的售价为32元/件,代入y=mx ﹣76m 得32=12m ﹣76m ,解得m=12-, 当第26天的售价为25元/千克时,代入y=n ,则n=25,故答案为m=12-,n=25;(2)由(1)第x天的销售量为20+4(x﹣1)=4x+16,当1≤x<20时,W=(4x+16)(12x+38﹣18)=﹣2x2+72x+320=﹣2(x﹣18)2+968,∴当x=18时,W最大=968,当20≤x≤30时,W=(4x+16)(25﹣18)=28x+112,∵28>0,∴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0时,W最大=952,∵968>952,∴当x=18时,W最大=968;(3)当1≤x<20时,令﹣2x2+72x+320=870,解得x1=25,x2=11,∵抛物线W=﹣2x2+72x+320的开口向下,∴11≤x≤25时,W≥870,∴11≤x<20,∵x为正整数,∴有9天利润不低于870元,当20≤x≤30时,令28x+112≥870,解得x≥271 14,∴27114≤x≤30∵x为正整数,∴有3天利润不低于870元,∴综上所述,当天利润不低于870元的天数共有12天.【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上海市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本文仅提供参考,实际考试请以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真题为准】一、选择题题目解析1.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共有5公里,他骑自行车一次骑行2/5的距离。
他一共用了多长时间?选项解析:题目中提到小明骑行2/5的距离,即2/5 * 5公里 = 2公里。
进而,我们可以计算出他骑行2公里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根据题目分析,小明骑行2公里所需要的时间为2公里/ 骑行速度 = 2公里 / 骑行速度,这里骑行速度未提及,所以无法计算具体时间。
答案为无法确定。
2. 某商品原价为30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折后价格是多少?选项解析:题目中提到打八折,即原价 * 0.8,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折后价格。
答案:300元 * 0.8 = 240元。
答案为240元。
二、填空题题目解析1. 下图中国地图的颜色表示的是哪个省份?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提示,通过判断地图颜色可以得出对应的省份名称。
答案:由于无法提供具体地图,所以无法确定具体省份名称。
答案为无法确定。
2. 160 ÷ 8 = ____解析:题目中提到除法运算,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
答案:160 ÷ 8 = 20。
答案为20。
三、解答题题目解析1. 如果a = 3, b = 4,则(a + b)² = ____解析:题目中给出了a和b的值,我们可以带入计算。
答案:(a + b)² = (3 + 4)² = 7² = 49。
答案为49。
2. 请用两种方法计算 2² + 3² + 4² + 5²的值。
解析:题目要求我们计算一个数列的和,我们可以分别列出每一项的平方然后相加,或者使用数列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答案:方法一:2² + 3² + 4² + 5² = 4 + 9 + 16 + 25 = 54。
方法二:利用数列求和公式:n(n+1)(2n+1)/6,其中n为项数。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整数是( )A. 3B. 2.1C. 0D. 2-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D.3.有意义,则a 的值可以是( )A 1- B. 0 C. 2 D. 64. 计算()322m的结果为( ) A. 68m B. 66mC. 62mD. 52m 5. 如图,平面镜MN 放置在水平地面CD 上,墙面PD CD ⊥于点D ,一束光线AO 照射到镜面MN 上,反射光线为OB ,点B 在PD 上,若35AOC ∠=︒,则OBD ∠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65︒6. 如图,点A ,B ,C ,D 均在直线l 上,点P 在直线l 外,则经过其中任意三个点,最多可画出圆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 单项式5ab -的系数为______.8. 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在建和新开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约1800万千瓦,比上一年同期翻一番,将1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9. 计算:(a+1)2﹣a 2=_____.10. 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已60α∠=︒,点B ,C 表示的刻度分别为1cm,3cm ,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cm .11.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偃矩以望高”的方法.“矩”在古代指两条边呈直角的曲尺(即图中的ABC ).“偃矩以望高”的意思是把“矩”仰立放,可测量物体的高度如图,点A ,B ,Q 在同一水平线上,ABC ∠和AQP ∠均为直角,AP 与BC 相交于点D .测得40cm 20cm 12m AB BD AQ ===,,,则树高PQ =______m .12. 如图,在ABCD Y 中,602B BC AB ∠=︒=,,将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α(0360α︒<<︒)得到AP ,连接PC ,PD .当PCD 为直角三角形时,旋转角α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 (10tan 453+︒-(2)如图,AB AD =,AC 平分BAD ∠.求证:ABC ADC △△≌.14. 如图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锐角ABC ,使点C 在格点上;(2)在图2中的线段AB 上作点Q ,使PQ 最短.15. 化简2111x x x x x x -⎛⎫+⋅ ⎪+-⎝⎭.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部分运算过程:的解:原式()()()()()()21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解:原式221111x x x x x x x x--=⋅+⋅+- ……(1)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________,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①等式的基本性质;②分式的基本性质;③乘法分配律;④乘法交换律.(2)请选择一种解法,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16.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某校组织“学雷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宣传活动,根据活动要求,每班需要2名宣传员,某班班主任决定从甲、乙、丙、丁4名同学中随机选取2名同学作为宣传员.(1)“甲、乙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是_______事件:(填“必然”、“不可能”或“随机”)(2)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甲、丁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的概率.17. 如图,已知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交于点(2,3)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于点C .(1)求直线AB 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表达式;(2)求ABC 的面积.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 今年植树节,某班同学共同种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3棵,则剩余20棵;如果每人种4棵,则还缺25棵.(1)求该班的学生人数;(2)这批树苗只有甲、乙两种,其中甲树苗每棵30元,乙树苗每棵40元.购买这批树苗的总费用没有超过5400元,请问至少购买了甲树苗多少棵?19. 如图1是某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内的雕塑,将其抽象成加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已知点B ,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AB AC AD ==,测得55 1.8m 2m B BC DE ∠=︒==,,.(结果保小数点后一位)(1)连接CD ,求证:DC BC ⊥;(2)求雕塑的高(即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参考数据:sin 550.82cos550.57tan 55 1.43︒≈︒≈︒≈,,)20. 如图,在ABC 中,464AB C =∠=︒,,以AB 为直径的O 与AC 相交于点D ,E 为 ABD 上一点,且40ADE ∠=︒.(1)求 BE的长; (2)若76EAD ∠=︒,求证:CB 为O 的切线.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 为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区卫健部门决定随机抽取本区部分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他们的视力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描述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视力 人数 百分比 0.6及以下8 4% 0.7 16 8%0.828 14% 0.9 3417% 1.0 m34% 1.1及以上 46n 合计 200 100%高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1)m =_______,n =_______;(2)被调查的高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3)分析处理:①小胡说:“初中学生视力水平比高中学生的好.”请你对小胡的说法进行判断,并选择一个能反映总体的统计量说明理由:②约定:视力未达到1.0为视力不良.若该区有26000名中学生,估计该区有多少名中学生视力不良?并对视力保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2. 课本再现思考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定理证明: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请你完的成证明过程.己知:在ABCD Y 中,对角线BD AC ⊥,垂足为O .求证:ABCD Y 是菱形.(2)知识应用:如图2,在ABCD Y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586AD AC BD ===,,.①求证:ABCD Y 菱形;②延长BC 至点E ,连接OE 交CD 于点F ,若12E ACD ∠=∠,求OF EF的值.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2分)23 综合与实践 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 ABC △中,90C ∠=︒,D 为AC上一点,CD =,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 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 B 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时停止,以DP 为边作正方形DPEF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 t ,正方形DPEF 的而积为S ,探究S 与t 的关系是.(1)初步感知:如图1,当点P 由点C 运动到点B 时,①当1t =时,S =_______.②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2)当点P 由点B 运动到点A 时,经探究发现S 是关于t 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求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及线段AB 的长.(3)延伸探究:若存在3个时刻123,,t t t (123t t t <<)对应的正方形DPEF 的面积均相等.①12t t +=_______;②当314t t =时,求正方形DPEF 的面积.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整数是( )A. 3B. 2.1C. 0D. 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即可求解.【详解】解:3是正整数,2.1是小数,不是整数,0不是正数,2-不是正数,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可得答案.【详解】解:选项A 、C 、D 均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B 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出对称中心.3. 有意义,则a 的值可以是( )A. 1-B. 0C. 2D. 6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解.有意义,∴40a -≥,解得:4a ≥,则a 的值可以是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4. 计算()322m 的结果为( ) A. 68mB. 66mC. 62mD. 52m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32628m m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计算,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 如图,平面镜MN 放置在水平地面CD 上,墙面PD CD ⊥于点D ,一束光线AO 照射到镜面MN 上,反射光线为OB ,点B 在PD 上,若35AOC ∠=︒,则OBD ∠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65︒【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OC BOD ∠=∠,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详解】解:依题意,AOC BOD ∠=∠,35AOC ∠=︒∴35BOD ∠=︒,∵PD CD ⊥,∴9055OBD BO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 如图,点A ,B ,C ,D 均在直线l 上,点P 在直线l 外,则经过其中任意三个点,最多可画出圆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D【解析】 【分析】根据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圆可得,直线上任意2个点加上点P 可以画出一个圆,据此列举所有可能即可求解.【详解】解:依题意,,A B ;,A C ;,A D ;,B C ;,B D ,,C D 加上点P 可以画出一个圆,∴共有6个,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确定圆的条件,熟练掌握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圆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 单项式5ab -的系数为______.【答案】5-【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的定义: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得出结果即可.【详解】解:单项式5ab -的系数是5-.故答案是:5-.【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的系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系数的定义.8. 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在建和新开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约1800万千瓦,比上一年同期翻一番,将1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_______.【答案】71.810⨯【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718000000=1.810⨯,故答案为:71.810⨯.【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110a ≤<,a 为整数)的形式,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9. 计算:(a+1)2﹣a 2=_____.【答案】2a+1【解析】详解】【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a+1)2﹣a 2=a 2+2a+1﹣a 2 【=2a+1,故答案为2a+1.【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 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已60α∠=︒,点B ,C 表示的刻度分别为1cm,3cm ,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_cm .【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60ACB ∠=︒,进而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直尺的两边平行,∴60ACB α∠=∠=︒,又60A ∠=︒,∴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表示的刻度分别为1cm,3cm ,∴2cm BC =,∴2cm AB BC ==∴线段AB 的长为2cm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得出60ACB ∠=︒是解题的关键. 11.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偃矩以望高”的方法.“矩”在古代指两条边呈直角的曲尺(即图中的ABC ).“偃矩以望高”的意思是把“矩”仰立放,可测量物体的高度如图,点A ,B ,Q 在同一水平线上,ABC ∠和AQP ∠均为直角,AP 与BC 相交于点D .测得40cm 20cm 12m AB BD AQ ===,,,则树高PQ =______m .【答案】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D AQP ∽,然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ABC ∠和AQP ∠均为直角∴BD PQ ∥,∴ABD AQP ∽, ∴BD AB PQ AQ= ∵40cm 20cm 12m AB BD AQ ===,,, ∴2m 120640AQ BD PQ AB ⨯⨯===,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2. 如图,在ABCD Y 中,602B BC AB ∠=︒=,,将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α(0360α︒<<︒)得到AP ,连接PC ,PD .当PCD 为直角三角形时,旋转角α的度数为_______.【答案】90︒或270︒或180︒【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90BAC ∠=︒,进而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AC ,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如图所示,∵在ABCD Y 中,602B BC AB ∠=︒=,, ∴12BE CE BC AB ===, ∴ABE 是等边三角形,∴60BAE AEB ∠=∠=︒,AE BE =,∴AE EC = ∴1302EAC ECA AEB ∠=∠=∠=︒, ∴90BAC ∠=︒∴AC CD ⊥,如图所示,当点P 在AC 上时,此时90BAP BAC ∠=∠=︒,则旋转角α的度数为90︒,当点P 在C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则36090270α=︒-︒=︒当P 在BA 延长线上时,则旋转角α的度数为180︒,如图所示,∵PA PB CD ==,PB CD ∥,∴四边形PACD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四边形PACD 是矩形,∴90PDC ∠=︒的即PDC △直角三角形,综上所述,旋转角α的度数为90︒或270︒或180︒故答案为:90︒或270︒或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 (10tan 453+︒-(2)如图,AB AD =,AC 平分BAD ∠.求证:ABC ADC △△≌.【答案】(1)2;(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计算立方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和零指数幂,再计算加减法即可;(2)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C DAC ∠=∠,再利用SAS 证明ABC ADC △△≌即可.【详解】解:(1)原式211=+-2=;(2)∵AC 平分BAD ∠,∴BAC DAC ∠=∠,在ABC 和ADC △中,AB AD BAC DAC AC AC =⎧⎪∠=∠⎨⎪=⎩,∴()SAS ABC ADC △△≌.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4. 如图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作锐角ABC ,使点C 在格点上;(2)在图2中的线段AB 上作点Q ,使PQ 最短.【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分析】(1)如图,取格点K ,使90AKB ∠=︒,在K 的左上方的格点C 满足条件,再画三角形即可; (2)利用小正方形的性质取格点M ,连接PM 交AB 于Q ,从而可得答案.【小问1详解】解:如图,ABC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小问2详解】如图,Q 即为所求作的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复杂作图,同时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熟记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再灵活应用是解本题的关键.15. 化简2111x x xx x x-⎛⎫+⋅⎪+-⎝⎭.下面是甲、乙两同学的部分运算过程:解:原式()()()()()()21111111x x x x xx x x x x⎡⎤-+-=+⋅⎢⎥+-+-⎣⎦……解:原式2211 11x x x xx x x x--=⋅+⋅+-……(1)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________,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①等式基本性质;②分式的基本性质;③乘法分配律;④乘法交换律.(2)请选择一种解法,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答案】(1)②,③(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的解题过程即可得到答案;(2)甲同学的解法:先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小括号内的分式先同分,然后根据分式的加法计算法则求解,最后根据分式的乘法计算法则求解即可;乙同学的解法: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然后计算分式的乘法,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小问1详解】解:根据解题过程可知,甲同学解法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乙同学解法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②,③;【小问2详解】解:甲同学的解法:原式()()()()()()2111 1111x x x x xx x x x x ⎡⎤-+-=+⋅⎢⎥+-+-⎣⎦()()()()221111x x xx xx xx x=⋅+++---+的()()()()211112x x x x x x =⋅+-+- 2x =; 乙同学的解法: 原式221111x x x x x x x x--=⋅+⋅+- ()()()()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11x x =-++2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计算,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某校组织“学雷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宣传活动,根据活动要求,每班需要2名宣传员,某班班主任决定从甲、乙、丙、丁4名同学中随机选取2名同学作为宣传员. (1)“甲、乙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是_______事件:(填“必然”、“不可能”或“随机”) (2)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甲、丁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的概率.【答案】(1)随机 (2)16【解析】【分析】(1)由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概念可得答案;(2)先画树状图得到所有可能的情况数与符合条件的情况数,再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解:“甲、乙同学都被选为宣传员”是随机事件;【小问2详解】画树状图为: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选中的两名同学恰好是甲,丁的结果数为2,所以选中的两名同学恰好是甲,丁的概率2112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事件的含义,利用画树状图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熟记事件的概念与分类以及画树状图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7. 如图,已知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交于点(2,3)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于点C .(1)求直线AB 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表达式;(2)求ABC 的面积.【答案】(1)直线AB 的表达式为1y x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2)6【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2)由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点B 的坐标,再根据BC x ∥轴,可得点C 的纵坐标为1,再利用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求得点C 坐标,即可求得结果.【小问1详解】解:∵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交于点(2,3)A , ∴236k =⨯=,23b +=,即1b =,∴直线AB 的表达式为1y x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 【小问2详解】解:∵直线1y x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当0x =时,1y =,∴()0,1B ,∵BC x ∥轴,直线BC 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交于点C , ∴点C 的纵坐标为1, ∴61x=,即6x =,∴()6,1C ,∴6BC =, ∴12662ABC S =⨯⨯= . 【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一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 今年植树节,某班同学共同种植一批树苗,如果每人种3棵,则剩余20棵;如果每人种4棵,则还缺25棵.(1)求该班的学生人数;(2)这批树苗只有甲、乙两种,其中甲树苗每棵30元,乙树苗每棵40元.购买这批树苗的总费用没有超过5400元,请问至少购买了甲树苗多少棵?【答案】(1)该班的学生人数为45人(2)至少购买了甲树苗80棵【解析】【分析】(1)设该班的学生人数为x 人,根据两种方案下树苗的总数不变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1)所求求出树苗的总数为155棵,设购买了甲树苗m 棵,则购买了乙树苗()155m -棵树苗,再根据总费用不超过5400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解:设该班的学生人数为x 人,由题意得,320425x x +=-,解得45x =,∴该班的学生人数为45人;【小问2详解】解:由(1)得一共购买了34520155⨯+=棵树苗,设购买了甲树苗m 棵,则购买了乙树苗()155m -棵树苗,由题意得,()30401555400m m +-≤,解得80m ≥,∴m 得最小值为80,∴至少购买了甲树苗80棵,答:至少购买了甲树苗80棵.【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找到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9. 如图1是某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内的雕塑,将其抽象成加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已知点B ,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AB AC AD ==,测得55 1.8m 2m B BC DE ∠=︒==,,.(结果保小数点后一位)(1)连接CD ,求证:DC BC ⊥;(2)求雕塑的高(即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参考数据:sin 550.82cos550.57tan 55 1.43︒≈︒≈︒≈,,)【答案】(1)见解析(2)雕塑的高约为4.2米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 ACB ACD AD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2180B ADC ∠+∠=︒,进而得出90BCD ∠=︒,即可得证;(2)过点E 作EF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在Rt BDC 中,得出 1.8cos cos55BC AD B ==︒,则1.82cos55BE AD DE =+=+︒,在Rt EBF △中,根据sin EF BE B =⋅,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解:∵AB AC AD ==,∴,B ACB ACD ADC ∠=∠∠=∠∵180B ADC BCD ∠+∠+∠=︒即()2180B ADC ∠+∠=︒∴90B ADC ∠+∠=︒即90BCD ∠=︒∴DC BC ⊥;【小问2详解】如图所示,过点E 作EF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在Rt BDC 中,55 1.8m 2m B BC DE ∠=︒==,, ∴cos BC B AD=, ∴ 1.8cos cos55BC AD B ==︒ ∴ 1.82cos55BE AD DE =+=+︒在Rt EBF △中,sin EF B BE =, ∴sin EF BE B =⋅1.82sin 55cos55⎛⎫=+⨯︒ ⎪︒⎝⎭ 1.820.820.57⎛⎫≈+⨯ ⎪⎝⎭ 4.2≈(米). 答:雕塑的高约为4.2米.【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0. 如图,在ABC 中,464AB C =∠=︒,,以AB 为直径的O 与AC 相交于点D ,E 为 ABD 上一点,且40ADE ∠=︒.(1)求 BE的长; (2)若76EAD ∠=︒,求证:CB 为O 的切线.【答案】(1)109π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连接OE ,先求出2OE OB OA ===,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到280AOE ADE ==︒∠∠,进而求出100∠=︒BOE ,再根据弧长公式进行求解即可;(2)如图所示,连接BD ,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64AED ∠=︒,则由圆周角定理可得64ABD AED ==︒∠∠,再由AB 是O 的直径,得到90ADB ∠=︒,进而求出26BAC ∠=︒,进一步推出90ABC ∠=︒,由此即可证明BC 是O 的切线.【小问1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E ,∵AB 是O 的直径,且4AB =,∴2OE OB OA ===,∵E 为 ABD 上一点,且40ADE ∠=︒,∴280AOE ADE ==︒∠∠,∴180100BOE AOE ∠=︒-=︒∠,∴ BE 的长1002101809ππ⨯⨯==;【小问2详解】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 ,∵76EAD ∠=︒,40ADE ∠=︒,∴18064AED EAD ADE =︒--=︒∠∠∠,∴64ABD AED ==︒∠∠,∵AB 是O 的直径,∴90ADB ∠=︒,∴9026BAC ABD =︒-=︒∠∠,∵64C ∠=︒,∴18090ABC C BAC =︒--=︒∠∠∠,即AB BC ⊥,∵OB 是O 的半径,∴BC 是O 的切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求弧长,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等,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 为了解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区卫健部门决定随机抽取本区部分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他们的视力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描述初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视力人数 百分比 0.6及以下8 4% 0.716 8% 0.828 14% 0.9 3417% 1.0 m 34%1.1及以上46 n 合计 200 100%高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1)m =_______,n =_______;(2)被调查的高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3)分析处理:①小胡说:“初中学生的视力水平比高中学生的好.”请你对小胡的说法进行判断,并选择一个能反映总体的统计量说明理由:②约定:视力未达到1.0为视力不良.若该区有26000名中学生,估计该区有多少名中学生视力不良?并对视力保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68;23%;(2)320;(3)①小胡的说法合理,选择中位数,理由见解析;②14300人,合理化建议见解析,合理即可.【解析】【分析】(1)由总人数乘以视力为1.0的百分比可得m 的值,再由视力1.1及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n 的值;(2)由条形统计图中各数据之和可得答案;(3)①选择视力的中位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小胡说法合理;②由中学生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视力不良的百分比即可,根据自身体会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可.【小问1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初中样本总人数为:200人, ∴34%20068m =⨯=(人),4620023%n =÷=;【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得:144460826555320+++++=,∴被调查的高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样本容量为320;【小问3详解】①小胡说:“初中学生的视力水平比高中学生的好.”小胡的说法合理;初中学生视力的中位数为第100个与第101个数据的平均数,落在视力为1.0这一组,而高中学生视力的中位数为第160个与第161个数据的平均数,落在视力为0.9的这一组,而1.0>0.9,∴小胡的说法合理. ②由题意可得:8162834144460822600014300200320+++++++⨯=+(人), ∴该区有26000名中学生,估计该区有14300名中学生视力不良;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可以多开展用眼知识的普及,规定时刻做眼保健操.【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中位数的含义,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题意,确定合适的统计量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22. 课本再现 思考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定理证明: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请你完成证明过程.己知:在ABCD Y 中,对角线BD AC ⊥,垂足为O .求证:ABCD Y 是菱形.(2)知识应用:如图2,在ABCD Y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586AD AC BD ===,,.①求证:ABCD Y 是菱形;②延长BC 至点E ,连接OE 交CD 于点F ,若12E ACD ∠=∠,求OF EF的值. 【答案】(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58【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AOB COB ≌得出AB CB =,同理可得DOA ODC ≌,则DA DC =, AB CD =,进而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证;(2)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OD △是直角三角形,且90AOD ∠=︒,得出AC BD ⊥,即可得证; ②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得出E COE ∠=∠,则142OC OE AC ===,过点O 作OG CD ∥交BC 于点G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得1522CG CB ==,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CO =, AB DC =,∵BD AC ⊥∴90AOB COB ∠=∠=︒,在,AOB COB 中,AO CO AOB COB BO BO =⎧⎪∠=∠⎨⎪=⎩∴AOB COB ≌∴AB CB =,同理可得DOA ODC ≌,则DA DC =,又∵AB CD =∴AB BC CD DA ===∴四边形ABCD 是菱形;【小问2详解】①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586AD AC BD ===,,. ∴113,422DO BO BD AO CO AC ====== 在AOD △中,225AD =,22223425AO OD +=+=,∴222AD AO OD =+,∴AOD △是直角三角形,且90AOD ∠=︒,∴AC B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②∵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B ACD ∠=∠ ∵12E ACD ∠=∠, ∴12E ACB ∠=∠, ∵ACB E COE ∠=∠+∠,∴E COE ∠=∠, ∴142OC OE AC ===, 如图所示,过点O 作OG CD ∥交BC 于点G ,∴1BG BO GC OD==, ∴115222CG BC AD ===, ∴55248OF GC EF CE ===.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2分)23. 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 ABC △中,90C ∠=︒,D 为AC 上一点,CD =,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 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 B 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时停止,以DP 为边作正方形DPEF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s t ,正方形DPEF 的而积为S ,探究S 与t 的关系(1)初步感知:如图1,当点P 由点C 运动到点B 时,①当1t =时,S =_______.②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2)当点P 由点B 运动到点A 时,经探究发现S 是关于t 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求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及线段AB 的长.(3)延伸探究:若存在3个时刻123,,t t t (123t t t <<)对应的正方形DPEF 的面积均相等.①12t t +=_______;②当314t t =时,求正方形DPEF 的面积.【答案】(1)①3;②24S t =+(2)()281828S t t t =-+≤≤,6AB =(3)①4;②349【解析】【分析】(1)①先求出1CP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P =,最后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②仿照(1)①先求出CP t =,进而求出222DP t =+,则222S DP t ==+;(2)先由函数图象可得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26S DP ==,由此求出当2t =时,6S =,可设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242S a t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2818S t t =-+,进而求出当281818S t t =-+=时,求得t 的值即可得答案;(3)①根据题意可得可知函数()242S t =-+可以看作是由函数22S t =+向右平移四个单位得到的,设()()()1221P m n Q m n m m >,,,是函数22S t =+上的两点,则()14m n +,,()24m n +,是函数()242S t =-+上的两点,由此可得121212044m m m m m m +=<<+<+,,则2144m m ++=,根据题意可以看作21321244m m t t m t ==+=+,,,则124t t +=;②由(3)①可得134t t =+,再由314t t =,得到143t =,继而得答案. 【小问1详解】 解:∵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 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 B A →→匀速运动,∴当1t =时,点P 在BC 上,且1CP =,∵90C ∠=︒,CD =,∴DP ==∴23S DP ==,故答案为:3;②∵动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 点出发,在BC 匀速运动,。
天津市2023年中考:《数学》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天津中考数学科目:2023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目录选择题…………01页填空题…………05页解答题…………07页参考答案………11页天津市2023年中考:《数学》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计算()122⎛⎫-⨯- ⎪⎝⎭的结果等于( )A .52-B .1-C .14D .12.估计的值在( )A .1和2之间B .2和3之间C .3和4之间D .4和5之间3.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C.D.4.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全B.面C.发D.展5.据2023年5月21日《天津日报》报道,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通过“百网同播、万人同屏、亿人同观”,全球网友得以共享高端思想盛宴,总浏览量达到935000000人次,将数据93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9⨯0.93510B.8⨯9.3510C.7⨯93.510D.6⨯935106.sin 45︒+的值等于( ) A .1BCD .2 7.计算21211x x ---的结果等于( ) A .1- B .1x - C .11x + D .211x - 8.若点()()123,2,,1,)2(,A x B x C -都在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上,则123,,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A .231x x x <<B .213x x x <<C .132x x x <<D .321x x x <<9.若12,x x 是方程2670x x --=的两个根,则( ) A .126x x +=B.126x x+=-C.127 6x x=D.127x x=10.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12AC的长为半径作弧(弧所在圆的半径都相等),两弧相交于M,N两点,直线MN分别与边,BC AC相交于点D,E,连接AD.若,4,5BD DC AE AD===,则AB的长为()A.9B.8C.7D.611.如图,把ABC△以点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ADE△,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E,且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连接BD,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CAE BED∠=∠=B.AB AEC.ACE ADE∠=∠D.CE BD=12.如图,要围一个矩形菜园ABCD,共中一边AD是墙,且AD的长不能超过26m,其余的AB BC CD用篱笆,且这三边的和为40m.有下列结论:三边,,①AB的长可以为6m;②AB的长有两个不同的值满足菜园ABCD面积为2192m;③菜园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2200m.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024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解析

2024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解析一、选择题部分1. 单选题题目1:某家庭每天用水量为200升,已知该家庭每年的用水费用为7300元,每升水的费用按比例计算,每年按360天计算。
求每立方米水的费用(以元为单位,精确到百分位)。
解析:设每立方米水的费用为x元,则1升水的费用为0.001x元。
那么每天用水费用为200 × 0.001x元,每年用水费用为 360 × 200 × 0.001x 元。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60 × 200 × 0.001x = 7300。
解方程可得:x ≈ 10.14。
答案:每立方米水的费用约为10.14元。
2. 多选题题目2:已知函数 f(x) = 2x^2 + bx + c,若该函数图像开口向下,则 b 和 c 的关系是: A.b > 0,c > 0 B. b < 0, c < 0C. b < 0, c > 0D. b > 0, c < 0解析:当函数图像开口向下时,二次项系数 a > 0。
对于函数 f(x) = 2x^2 + bx + c,二次项系数 a = 2。
因此,b 和 c 的关系应满足:b > 0, c < 0。
答案:D. b > 0, c < 0二、填空题部分1. 解方程题目3:已知方程 3x^2 = 75,求 x 的值。
将 3x^2 = 75 化简,得到 x^2 = 25。
对 x^2 = 25 开方,可得 x = ±5。
答案:x = 5 或 x = -52. 计算面积题目4:已知AB为一条直径为6 cm 的圆的弦,且 AB = 4 cm,求圆的面积。
解析:根据圆的性质可知,直径等于两倍的半径,即 AB = 2r。
由题可得 2r = 6,解得r = 3。
圆的面积公式为S = πr^2,将 r = 3 代入可得S = π × 3^2 = 9π。
江苏省2024年中考数学最后一卷(含解析)

2024年江苏中考最后一卷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有三个大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4的倒数是()A.2024B.C.D.2.若,则的补角的度数是( )A.B.C.D.3.“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下面四个选项分别是用甲骨文书写的虎、牛、龙、兔,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b)2=a2+b2B.(3a2)3=9a6C.50÷5﹣2=D.=﹣35.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B.C.D.6.如图,桌面上有3张卡片,1张正面朝上.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后,这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的概率是()A.1B.C.D.7.如图,正五边形内接于,P为上一点,连接,,则的度数为()A.B.C.D.8.如图,在△ABC中,∠ACB=90°,AC=BC=4,P是△ABC的高CD上一个动点,以B 点为旋转中心把线段BP逆时针旋转45°得到BP′,连接DP′,则DP′的最小值是( )A.2-2B.4﹣2C.2﹣D.-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全球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中航工业AG600大型灭火飞机最大起飞重量53500千克,数据53500用科学记数法表达为.10.若分式方程的解是,则.11.分解因式:.12.正方形的边长为1,其面积记为,以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记为,…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的值为 13.根据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回答问题:该超市年月的水果类销售额月的水果类销售额(填“”“”或“”).14.将直线平移,使之经过点,则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15.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意喻敦厚,健康,可爱,活泼,某零售店“冰墩墩”的销售日益火爆,销售期间发现,每天的销售利润(元)与售价(元)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且售价的范围是,则销售“冰墩墩”每天的最大利润是.16.如图,中,,,射线从射线开始绕点C逆时针旋转角,与射线相交于点D,将沿射线翻折至处,射线与射线相交于点E.若是等腰三角形,则的度数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2分)(共82分)17.(本题5分)计算:.18.(本题5分)解不等式组,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19.(本题6分)已知点回答下列问题:(1)点在轴上,求出点的坐标;(2)点在第二象限,且它到轴、轴的距离相等,求的值20.(本题6分)已知,如图,某长方形广场的四角都有一块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草地.若长方形的长为a米,宽为b米.(1)请用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2)若长方形广场的长为米,宽为米,正方形的边长为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1.(本题6分)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压强是气体体积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1)求这一函数的表达式;(2)当气体压强为时,求V的值.22.(本题8分)为了考查某校学生的体重,对某班45名学生的体重记录如下(单位:千克):48,48,42,50,61,44,43,51,46,46,51,46,50,45,52,54,51,57,55,48,49,48,53,48,56,55,57,42,54,49,47,60,51,51,44,41,49,53,52,49,61,58,52,54,50(1) 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多少?(2) 请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将该班45名学生体重分别选取含有6名学生体重的两个样本和含有15名学生体重的两个样本.23.(本题8分)如图,的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且与,分别相交于点,.连接,.(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若,周长是18,则的周长是多少.24.(本题8分)郑州大观音寺,始建于唐代,辉煌于明清,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为测量大殿高度,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如图,地面上C,D两处的距离为,,求大殿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25.(本题10分)从图所示的风筝中可以抽象出几何图形,我们把这种几何图形叫做“筝形”.具体定义如下:如图,在四边形中,,,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结合图,通过观察、测量、折纸,可以猜想“筝形”具有诸如“平分和”这样的性质,请结合图形,再写出两条“筝形”的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你写出的两条性质中,任选一条“筝形”的性质给出证明.26.(本题10分)如图①,已知是的直径,过点A作射线,点P为l上一个动点,点C为上异于点A的一点,且,过点B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1)求证:为的切线;(2)若,求的值;(3)如图②,过点C作于点E,交于点F,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试探究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7.(本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为.抛物线经过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垂直x轴于点D,交线段于点E,使①求点P的坐标;②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4年江苏中考最后一卷数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本题考查了倒数,掌握倒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解答即可.【详解】解:2024的倒数是;故选:C.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角的补角度数,根据度数之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补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的补角的度数是,故选:C.3.B【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则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根据这个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从四个选项的甲骨文看,只有选项B中的甲骨文能找到一条直线,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而其余甲骨文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故选:B.4.D【分析】根据实数运算法则化简各式子即可.【详解】解:(A)原式=a2+2ab+b2,故A错误;(B)原式=27a6,故B错误;(C)原式=1÷()2=25,故C错误;(D)原式=2﹣5=﹣3,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实数运算和整式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5.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分式有意义,∴,∴,故选D6.B【分析】本题考查了简单概率的计算,明确题意,知道只有对调反面朝上的2张卡片才能使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有3种对调方式,其中只有对调反面朝上的2张卡片才能使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据此即可作答.【详解】解:∵任意将其中1张卡片正反面对调一次,有3种对调方式,其中只有对调反面朝上的2张卡片才能使3张卡片中出现2张正面朝上,∴,故选:B.7.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掌握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连接、,∵是圆内接五边形,∴,∴,故选B.8.A【分析】在BC上截取BE=BD,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BA和BE,再由旋转的性质证明△BDP'≌△BEP,从而可得到PE=P'D,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PE,从而求得DP′的最小值.【详解】解:如图,在BC上截取BE=BD,∵∠ACB=90°,AC=BC=4,CD⊥AB,∴BA=4,∠ABC=∠BAC=∠BCD=∠DCA=45°,BD=CD=AD=2=BE,∵旋转∴BP=BP',∠PBP'=45°,∵BE=BD,∠ABC=∠PBP'=45°,BP=BP'∴△BDP'≌△BEP(SAS)∴PE=P'D∴当PE⊥CD时,PE有最小值,即DP'有最小值,∵PE⊥CD,∠BCD=45°,∴CE=PE=BC﹣BE=4﹣2∴P'D =PE=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其性质并能熟练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分析】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一般形式为,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整数.据此求解即可.【详解】解:数据53500用科学记数法表达为,故答案为:.10.【分析】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需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分母不为0.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将1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出的值.【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由分式方程的解为,代入整式方程得:,解得:,故答案为:.11.【分析】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运用,一定要注意如果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必须先提公因式.提公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详解】解:.故答案为:.12.【分析】本题考查图形规律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总结归纳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表示出,,的值,找到规律,根据规律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面积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面积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面积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一般规律为:,则.故答案为:.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与折线图的综合运用,掌握统计图的信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销售总额与占比计算出相应的量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详解】解:某超市月的销售总额为万元,水果类销售额占比为,∴某超市月水果类的销售额为:万元;某超市月销售总额为万元,水果类销售额占比为,∴某超市月水果类的销售额为:万元;∵,故答案为:.14.【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平移,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先设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再将代入函数解析式,求解即可.【详解】设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把代入函数解析式,得,解得,∴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故答案为:.15.900元【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关键.将二次函数一般式改为顶点式.再结合题意可知当时,y有最大值,求出最大值即可.【详解】解:∵,且,又∵售价x的范围是,∴当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900,∴最大利润是900元.故答案为:900元.16.或或【分析】分情况讨论,利用折叠的性质知,,再画出图形,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知,,当时,,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即,此情况不存在;当时,,,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解得;当时,,∴,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解得;当时,,∴,∴;综上,的度数为或或.故答案为:或或.【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画出图形,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分析】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实数的混合运算,根据相应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8.整数解有【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分别解几个不等式,然后把它们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作为原不等式的解集;按照“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大于小的小于大的为空集”,是解题的关键;分别解出两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中间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求解.【详解】解: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得,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19.(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以及绝对值;(1)根据轴上点的特点作答即可;(2)根据点到轴和轴相等列出,再结合第二象限点的特点求出,代入即可.【详解】(1)在轴上解得:(2)点到轴和轴距离相等在第二象限解得:20.(1)(2)平方米【分析】本题考查列代数式及代数式求值.(1)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广场面积正方形草地,据此即可列出代数式;(2)将,,代入即可求解.【详解】(1)解:阴影部分的面积(2)解:当,,时,代入(1)得到的式子,得(平方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9600平方米21.(1)(2)2【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P与V的函数的表达式为,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2)直接把代入解析式计算即可.【详解】(1)解:设P与V的函数关系式为,则,解得,∴函数关系式为.(2)解:将代入中,得,解得,∴当气球内的气压为时,气球的体积为2立方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 总体是学生体重的全体,个体是每个学生的体重,样本是45名学生的体重,样本容量是45.(2)见解析.【分析】(1)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可以得出,这个问题的总体是某校学生体重的全体,个体是每个学生的体重,样本是45名学生的体重,样本容量是45.(2) 样本的抽取要有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详解】(1)这个问题的总体是某校学生体重的全体,个体是每个学生的体重,样本是45名学生的体重,样本容量是45.(2)将本班45名学生的体重依次编号,从中抽取6名学生的体重,像这样连续做两遍,选出的两个样本为:①48,42,50,61,53,48和49,53,42,54,49,50;将本班45名学生的体重,依次编号从中抽取15名学生的体重,像这样连续做两遍,选出的两个样本为:①42,50,61,48,53,54,56,55,60,44,49,53,52,61,57;②48,50,44,43,45,54,51,49,48,53,51,47,60,54,50.【点睛】要根据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来确定第一小题的答案;第二小题要注意本的抽取要有代表性.23.(1)详见解析(2)3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进而证明,得到,据此可证明结论;(2)证明四边形是菱形,得到,进而得到,则的周长是36.【详解】(1)证明:在中,,,,又,,,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菱形,,,即,即,,即的周长是36.24.大殿的高度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计算,设,根据题意可知,,以为等量关系列出关系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最后再根据求出即可.【详解】解:设,∵,即,又∵,∴,即,解得:,∴.答:大殿的高度为.25.()①.②,.()见解析【分析】(1)①一组对角相等,∠ABC=∠ADC;②AC垂直平分BD,OB=OD,BD⊥AC;(2)证明∠ABC=∠ADC,由已知条件不难证明△ABC≌△ADC,即可证明∠ABC=∠ADC.【详解】解:(1)①一组对角相等,∠ABC=∠ADC;②AC垂直平分BD,OB=OD,BD⊥AC.(2)证明:∠ABC=∠ADC,证:在△ABC和△ADC中,,∴△ABC≌△ADC(SSS),∴∠ABC=∠ADC.【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关键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26.(1)见解析(2);(3).【分析】(1)连接,证明,求得,据此即可证明为的切线;(2)过点作,设,求得,,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再求得,据此求解即可;(3)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利用切线长定理求得,,由,得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详解】(1)证明:连接,∵是的直径,过点A作射线,∴,∵,,,∴,∴,即,∵是的半径,∴为的切线;(2)解:过点作,垂足为点,设,∴,∵,∴为的切线,∵、、为的切线,∴,,∴,∵射线,,,∴,∴四边形是矩形,∴,,∴,在中,,∴,在中,,∴;(3)解:,理由如下,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正确引出辅助线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7.(1)(2)①;②存在,点M的坐标为:或或或或【分析】(1)根据条件求出,,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先求出的解析式,然后表示出,,根据即可求解;分情况讨论,分别求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解:∵,∴,∵,∴,在中,,∴,∴,把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①设的解析式为:,∵,,所以解得,所以的解析式为:,设,则,∵∴解得:(舍)或,∴;②∵M在直线上,且,设,∴分三种情况:i)当时,∴解得:∴ii)当时,∴解得:或iii )当时,∴解得:或∴或综上,点M的坐标为:或或或或【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点P是以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的动点,AB=2,设弦AP的长为,△APO
的面积为,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与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2、如图,⊙A与⊙B外切于点D,PC,PD,PE分别是圆的切线,C,D,E是切点.若∠CDE=x°,∠ECD=y°,⊙B的半径为R,则弧DE的长度是()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y=-x-1,双曲线,在l上取一点
A 1,过A
1
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
1
,过B
1
作y轴的垂线交l于点A
2
,请继续操作并探究:
过A
2作x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
2
,过B
2
作y轴的垂线交l于点A
3
,…,这样依次得到l上
的点A
1,A
2
,A
3
,…,A
n
,….记点An的横坐标为a
n
,若a
1
=2,则a
2
=________,a
2013
=________;
若要将上述操作无限次地进行下去,则a
1
不能取的值是=________.
4、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________
5、如图,AD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A ,AB 是圆O 的弦。
过点B 作BC//AD ,交圆O 于点C ,连接AC ,过点C 作CD//AB ,交AD 于点D 。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M ,交过点C 的直线于点P ,且角BCP=角ACD 。
(1) 判断直线PC 与圆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若AB=9,BC=6,求PC 的长。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6cm AD =,4cm CD =,10cm BC BD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交BD 于Q ,连接PE .若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E AB ∥?
(2)设PEQ △的面积为y (cm 2),求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2
25
PEQ BCD S S =△△?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连接PF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5、解:(1)直线PC 与圆O 相切。
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CO 并延长,交圆O 于点N ,连接BN ,
A
E D
B
∵AB//CD ,∴ÐBAC=ÐACD 。
∵Ð
BAC=ÐBNC ,∴ÐBNC=ÐACD 。
∵ÐBCP=ÐACD ,∴ÐBNC=ÐBCP 。
∵CN 是圆O 的直径,∴ÐCBN=90°。
∴ÐBNC+ÐBCN=90°,∴ÐBCP+ÐBCN=90°。
∴ÐPCO=90°,即PC^OC 。
又∵点C 在圆O 上,∴直线PC 与圆O 相切。
(2)∵AD 是圆O 的切线,∴AD^OA ,
即ÐOAD=90°。
∵BC//AD ,∴
ÐOMC=180°-ÐOAD=90°,即OM^BC 。
∴MC=MB 。
∴AB=AC 。
在Rt △AMC 中,ÐAMC=90°,AC=AB=9,MC=BC=3, 由勾股定理,得。
设圆O 的半径为r ,
在Rt △OMC 中,ÐOMC=90°,
OM=AM-AO=
,MC=3,OC=r ,
由勾股定理,得OM 2+MC 2=OC 2,即。
解得。
在△OMC 和△OCP 中,∵
ÐOMC=ÐOCP ,ÐMOC=ÐCOP ,∴△OMC ~△OCP 。
∴
,即。
∴。
6、【关键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平行四
边形有关的计算 【答案】
解:(1)∵PE AB ∥
∴DE DP DA DB
=. 而10DE t DP t ==-,,
∴106
10t t
-=
, ∴154t =.
∴当15
(s)4
t PE AB =,∥.
(2)∵EF 平行且等于CD , ∴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 ∴DEQ C DQE BDC ∠=∠∠=∠,. ∵10BC BD ==,
∴DEQ C DQE BDC ∠=∠=∠=∠. ∴DEQ BCD △∽△.
∴
DE EQ
BC CD =
. 104
t EQ
=
. ∴2
5
EQ t =.
过B 作BM CD ⊥,交CD 于M ,过P 作
PN EF ⊥,交EF 于N .
BM ====
∵ED DQ BP t ===, ∴102PQ t =-.
又PNQ BMD △∽△,
PQ PN
BD BM
=
,
10210t -=,
15t PN ⎫=-⎪⎭
211212255
PEQ t S EQ
PN t ⎫=
=⨯⨯-=+⎪⎭
△.
(3)114
2
2
BCD
S CD BM ==⨯
⨯=△ 若2
25PEQ BCD S S =△△, 则有22
25525
-
+=⨯ 解得1214t t ==,.
(4)在PDE △和FBP △中,
10DE BP t PD BF t PDE FBP PDE FBP ==⎫
⎪
==-⇒⎬⎪∠=∠⎭,
,△≌△, ∴PDE PFCDE PFCD S S S =+△五边形四边形
FBP PFCD S S =+△四边形
BCD S ==△. ∴在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不变.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