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历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间表及内容

合集下载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历年存款准备金率
16.00
-1
(中小金融机构)16.00
14.00
-2
28
2008年10月1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6.50
16.00
-0.5
27
2008年09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50
-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6.50
-1
26
2008年06月07日
12008年05月20日
16
16.50
0.50
24
2008年04月25日
15.50
16
0.50
23
2008年03月18日
15
15.50
0.50
22
2008年01月25日
14.50
15
0.50
21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20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0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4.50
0.5
34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7.5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14.00
0.5
33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32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

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2016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7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2.00%。

2017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2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75%。

2018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0%;-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2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

2019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0%;-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25%。

2020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50%;-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00%。

2021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3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50%;-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75%。

2022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 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25%;- 六至十二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35%;- 十二个月以上期限存款准备金利率为0.50%。

存款准备金利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一种监管措施,用于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信贷投放。

每年央行会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需要,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以达到调控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从2016年到2022年的历年存款准备金利率表中,可以看出存款准备金利率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2016年,一至六个月期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50%,而到了2022年,这一利率已降至0.25%。

这反映了央行在近年来积极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对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和信贷投放起到重要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央行加息降息时间一览表

中国历史上央行加息降息时间一览表

中国历史上央行加息降息时间一览表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而在中国,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央行一共进行了多少次加息降息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一览表。

1993年0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

1993年0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

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6月10日起降息。

此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降1%,贷款利率平均下降了0.75%。

本次降息是针对目前物价持续下跌未扭转、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而采取的重大决策。

1999年11月19日中央银行宣布,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由8%下降到6%,这将使金融机构可用资金增加近2000亿元。

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

使正处于下跌途中的沪综指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沪综指于2005年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了998点的多年新低。

2005年0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

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6年0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

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收盘1440,涨23点,大涨1.66%。

2006年0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加息利空使原本可能再度出现的“黑色星期一”变成了“红色星期一”,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最低点1558.10,收盘上涨0.20%。

2007年0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3月19日,沪深股指早盘双双跳空低开,随后在银行板块带动下强劲反攻,沪指收于3014.44点,涨幅2.87%;深成指收于8237.28点,涨幅1.59%。

历年中国人民银行存款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表

历年中国人民银行存款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表
20.50%
0.5%
抑制通胀
42
11年05月18日
20.50%
21.00%
0.5%
抑制通胀
43
11年06月14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
21.50%
0.5%
抑制通胀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8%
0.5%
中国人民银行
10.08
12.06
13.50
15.12
15.30
1996.05.01
9.72
10.98
13.14
14.94
15.12
1996.08.23
9.18
10.08
10.98
11.70
12.42
1997.10.23
7.65
8.64
9.36
9.90
10.53
1998.03.25
7.02
7.92
9.00
9.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0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0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05.19
0.72
2.07
3.78
3.69
3.51
3.24
2.16
2001.09.11

2010年至今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统计(按时间顺序)

2010年至今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统计(按时间顺序)

2010年到目前我国采取了那些货币政策工具?为何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政策针对不同金融机构是否存在区别?若存在区别,解释其意义。

答:2010年到现在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加息,下面逐个进行列举: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0次:1、央行宣布自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大型商业银行和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是15.5%和13.5%。

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

2.、2月12日,央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3、央行2日宣布,决定自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调整后,大中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

一方面是为了回收流动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强对通胀风险的管理。

4、10月份央行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6家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述6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这样,四家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5.5%。

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实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为了调控国内通胀压力。

同时,此举也表明,央行会继续专注于采用数量型工具,而不是通过加息来管理流动性与控制通胀,短期内加息可能性不大。

5、11月10日,央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年内第四次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而此前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6家银行则提高至18%。

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央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调节经济运行。

下面是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98%和5.31%。

2006年4月28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09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80%和5.22%。

2007年3月18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09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62%和5.13%。

2008年9月1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35%和4.86%。

2010年12月2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10%和4.60%。

2012年7月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85%和4.35%。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60%和4.15%。

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35%和4.00%。

2016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10%和4.00%。

2019年9月20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0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0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00%和4.20%。

2020年4月20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0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0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05%和4.05%。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

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是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调整准备金率的记录表格。

准备金率是指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从存款中提取出来作为备用资金的比率。

调整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银行和整个金融市场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调整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需要提取更多的资金作为备用,这样可能会导致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对银行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存款中被提取出来的资金将无法用于贷款,进而减少了货币的供应量,对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最后,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的资金成本增加,可能会导致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根据历年准备金率调整表可以看出,准备金率的调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而进行的。

在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期间,监管机构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以增加银行的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而在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监管机构可能会提高准备金率,以限制银行的贷款规模,遏制通货膨胀。

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银行和整个金融市场都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于银行来说,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和业务规模。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的利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压缩,因为银行需要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备用,无法用于盈利性业务。

其次,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影响。

当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备用,减少了可用资金的数量,可能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此外,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利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监管机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银行的流动性等因素,合理确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和时机。

中国历次加息

中国历次加息

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

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

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

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

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

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