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

合集下载

大咯血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大咯血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出血的支 气管动脉来达到止血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 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止血效果好的优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误栓塞正常血管、远端肢体缺血 等。因此,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
肺切除手术
CHAPTER 04
研究展望与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大咯血发病机制
深入研究大咯血的病理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理论依据。
新型治疗手段研究
开展新药研发、新型手术技术等治疗手段的研究,提 高治疗效果。
精准医疗研究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开展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的研究,提高治疗效果。
当前面临的挑战
新型诊断技术
胸部CT血管造影
通过CT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对肺 部血管进行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大咯血的
原因和部位。
支气管镜技术
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或超声支气管镜 ,直接观察气道内病变,并进行组 织活检和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 断和评估病情。
核医学检查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对 肺部血管进行功能成像,有助于发 现早期病变和评估治疗效果。
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胸腔镜手术
通过介入技术,对病变的支气管动脉 进行栓塞,阻断出血血管,达到止血 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止血效果好, 尤其适用于紧急止血。
对于某些原因不明的大咯血,胸腔镜 手术可探查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治疗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支气管镜下止血
采用支气管镜对气道内出血进行局部 止血,如激光凝固、冷冻治疗、局部 药物注射等,具有止血迅速、损伤小 的优点。

大咯血抢救措施

大咯血抢救措施

大咯血抢救措施引言大咯血是指咳嗽时从呼吸道排出的大量血液。

它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往往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胸部创伤或恶性肿瘤相关。

大咯血时,迅速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非常关键,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大咯血的抢救措施,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应对这一紧急情况的能力。

抢救前准备在展开具体抢救措施之前,抢救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有序地进行救治。

以下是一些抢救前准备的建议:1.快速评估患者:在抢救前,医务人员应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以及出血的程度和频率等。

这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从而合理安排抢救措施。

2.组织抢救团队:大咯血是一种急性疾病,需要多学科的紧急协作。

在抢救前,应组织好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力和技术支持。

3.准备抢救设备:大咯血时,常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抢救设备,如纤维支气管镜、X线机等。

在抢救前,医务人员应检查这些设备的功能情况,保证一切准备就绪。

抢救措施当发生大咯血时,应迅速进行以下抢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咯血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咳嗽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此时,医务人员应尽快通过适当的方法确保呼吸道的通畅,例如采用气管插管或建立人工气道。

2.给予输氧:氧气是大咯血患者生命维持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尽快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同时减轻心脏负担。

3.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为了给予患者输血或药物,医务人员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4.控制出血源:大咯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肺动脉破裂出血、支气管破裂出血等。

医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出血源,可以采用手术止血、局部压迫、介入治疗等方法。

5.注意补液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大咯血时,患者大量失血,容易导致休克。

医务人员应注射适量的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补液,并根据实际情况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6.考虑输血:在大咯血时,如果患者失血较多,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红细胞悬液等血液制品,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大咯血诊疗规范

大咯血诊疗规范

失血性休克处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应 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
吸入性肺炎处理
给予抗感染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不张处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进行呼吸物 理治疗,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 疗。
05
康复管理与随访安排
康复期患者教育指导内容
药物使用
症状管理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处方药物,包括剂量、 用药时间和可能的副作用,确保患者了解 不得随意更改或停止使用药物。
临床观察
医生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了解其康复进展、 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综合评估生活质量 。
检测指标
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如肺功能、 血氧饱和度等,评估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 况。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困难
大咯血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诊断难度 大,易误诊、漏诊。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大咯血的发病率较高,尤 其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 人群中更为常见。
发病年龄
大咯血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但以中老年人群为主。
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可能 与吸烟、职业暴露等因素 有关。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主要症状
大咯血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 咳嗽、咯血,可伴有胸闷、气促
、心悸等症状。
血的诊治水平。
1
精准诊断与治疗
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如基因 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实现 大咯血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创新药物研发
加大投入,研发针对大咯血 的创新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
康复与预防
重视大咯血患者的康复与预 防工作,降低复发率,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大咯血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大咯血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2023《大咯血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定义和诊断•应急预案•处理程序目录•预防措施•总结与展望01定义和诊断大咯血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由口腔咯出,包括但不限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肺脓肿、肺炎等。

出血量大咯血的出血量较大,一般在100ml以上。

大咯血的定义患者有咯血史,常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大咯血的诊断标准病史患者突然出现大量咯血,伴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表现。

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有病灶,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

影像学检查大咯血的常见原因肺结核是仅次于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原因,约占20%以上。

支气管扩张是引起大咯血的最常见原因,约占50%以上。

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约占10%左右。

肺炎包括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约占5%左右。

肺脓肿多见于青年人,约占5%左右。

02应急预案患者发生大咯血时的应急措施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利于血液流出。

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血液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紧急处理措施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如凝血酶、酚磺乙胺等,同时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患者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症状,立即给予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

如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转诊流程对于病情较重的大咯血患者,如出现大量出血、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救治。

转诊前应与上级医院联系,提前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转诊途中应加强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03处理程序酚妥拉明可减少肺循环血量,降低肺血管压力,可用于垂体后叶素禁忌者。

垂体后叶素可有效减少咯血量,但并不能减少咯血患者死亡的危险性。

止血药如维生素K、安络血、凝血酶、云南白药等,可辅助止血。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内科治疗无效的反复咯血,或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者。

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碘过敏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支气管动脉局部感染或严重畸形者。

大咯血的临床判断标准

大咯血的临床判断标准

大咯血的临床判断标准大咯血是指咯血量较大,一次咯血量超过200毫升的情况。

大咯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

对于大咯血患者,及时准确地判断其病情十分重要,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大咯血的临床判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如何应对这一症状。

1. 咯血颜色。

患者咯血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对于判断病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鲜红色的咯血通常表示出血源位于呼吸道,如支气管、肺部等;而暗红色或带有褐色的咯血可能来自于胃肠道出血。

因此,观察咯血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出血源的可能位置,有助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2. 咯血量。

大咯血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咯血的量。

一般来说,一次咯血量超过200毫升即可被定义为大咯血。

对于大咯血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和治疗,以防止出血过多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 伴随症状。

大咯血患者在咯血的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这些伴随症状也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4. 病史。

患者的病史对于判断大咯血的原因和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否有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癌等病史,以及是否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判断大咯血可能原因的重要参考依据。

5. 辅助检查。

除了临床表现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判断大咯血的原因,如胸部X线片、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出血源和病变部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总之,对于大咯血患者,医务人员应该全面、综合地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辅助检查,以便尽快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患者本人也应该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希望本文介绍的大咯血临床判断标准能够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大咯血急救抢救措施

大咯血急救抢救措施

大咯血急救抢救措施
当出现大量咳嗽导致痰液混杂大量血液时,就称之为大咯血。

一旦出现大咯血症状,需要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便使患者迅速恢复。

那么,大咯血急救抢救措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步:保护呼吸道
大咯血病人突然出现的咯血症状,会导致患者因大量失血而昏迷、窒息等情况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做好呼吸道的保护,以便让患者保持通畅的呼吸。

把病人放在平坦地面上,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防止引起窒息。

第二步:止血防止出现大量失血
大咯血一旦发生,车速要快,在抵达医院之前就要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防止大量失血造成严重的后果。

要迅速处理好大咯血的部位,可以用冰袋或毛巾等物品局部冰敷,防止欧洲指南明显出血。

对局部出血处可用止血药渗入,以便减轻出血的症状。

第三步:就医治疗
大咯血属于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迅速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可能会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大咯血,比如用药物进行止血、输液、手术等。

一旦发现大咯血症状,患者和家属应当采取以上措施,以便避免其出现危险的后果。

作为家属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出现低血容量等病症的发生,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回复健康。

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措施

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措施

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措施1. 简介大咯血是指大量咯血,即咯血量超过100毫升。

这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需要尽快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本文将介绍针对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措施,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2. 确认和评估在面对大咯血的紧急情况时,首先应确认病人是否真正遭受大咯血。

以下是确认和评估的步骤:•观察症状:判断是否有明显的咯血症状,如咳嗽带血、嘴唇苍白等。

•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有过往的呼吸系统疾病或咯血病史。

•评估病情:用纸巾或量杯收集咳出的血液,评估咯血的量,大于100毫升即为大咯血。

3. 呼叫急救一旦确认病人遭受大咯血,立即呼叫急救,并提供准确的地址和病情描述。

急救人员将尽快赶到现场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4. 保持安静和稳定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应保持病人安静和稳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让病人坐起来:这有助于减轻喉部的压力,降低继续咯血的风险。

•保持冷静:帮助病人保持冷静,并告诉他们紧急救援即将到来。

5. 终止出血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终止出血:•咳嗽和清理:咳嗽能帮助清理呼吸道并排除血块。

用纸巾或毛巾捏压鼻孔,以减少流入口咽的血液。

•吞咽冷水:喝一口冷水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6. 监测病情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

以下是一些监测建议:•检查呼吸: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

•检查脉搏:检测病人的心率和脉搏情况,注意是否有异常。

7. 切勿给予食物和液体在大咯血的急救过程中,切勿给予病人食物和液体。

这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呼吸道,增加出血风险。

8. 急救人员到达后的处理一旦急救人员到达,他们将根据病人的状况和急救指南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他们可能会进行以下操作:•给予氧气:通过给予氧气来提供病人的氧气需求。

•静脉注射:如果情况需要,急救人员可能会通过静脉注射给予药物或液体。

•打孔或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大咯血的病例,急救人员可能需要进行打孔或手术治疗。

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大咯血的急诊处理原则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者为咯血,常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或者其他系统疾病引起;在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ml或者每次咯血量在300ml以上,或持续咯血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以及因咯血而引起气道阻塞导致窒息者为大咯血;大咯血因其出血量大,病情发展迅猛,病情危重者出现休克或者窒息,病死率高达50-100%;因此,正确识别、及时处治大咯血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合血管收缩剂、凝血酶、气囊填塞等方法进行有效地止血;出血较多时,一般先采用硬质支气管镜清除积血,然后通过硬质支气管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找到出血部位进行止血;目前借助支气管镜采用的常用止血措施有:
①支气管灌洗:采用4℃冰生理盐水50ml,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出血的肺段,留置1min 后吸出,连续数次;一般每个病人所需的灌洗液总量以500ml为宜;冰盐水灌洗使得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从而促进了凝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一次咯血在5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大于500ml者称为大咯血。

大咯血90%以上来源于支气管动脉。

常见病因依次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

大咯血应与呕血相鉴别。

大咯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窒息,其次为失血性休克。

大咯血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处理
1.1 体位:平卧位或略呈患侧卧位。

患者健侧肩下垫一小枕头,头略低,偏向患侧,肺部听诊出血侧可闻及痰鸣音或大水泡音,即可确定。

禁向健侧卧位和坐位,避免血液或血块堵塞对侧支气管。

禁止患者起床活动,大小便均在床上进行、禁止晒太阳,冬天远离暖气片、空调等。

1.2 饮食:温凉饮食,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禁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禁用力或屏气,必要时用润滑剂或缓泻剂。

1.4解除患者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尽量将血咯出,毋须强忍咽下,因过度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时,可少量应用镇静剂。

1.5咳嗽剧烈的患者可用祛痰剂或缓止咳药,禁止使用吗啡等强镇咳药,对老年、体弱、COPD、肺功能中度减退以下患者,尽量不用镇咳药,避免抑制咳嗽反射而导致窒息。

1.6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止血药物的应用
大咯血时针对不同止血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联合应用3~5种药物
2.1作用于血管或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2.1.1垂体后叶素:强烈收缩血管起止血作用。

为最常用最有效的止血药物。

应用方法:5~10U溶于20~40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10~15分钟完,续10U于250ml液体中以2U/h维持。

每日量控制在30~50U以下。

注意事项:孕妇、心衰、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患者慎用或禁用;快速耐药性,应用3~6天后,特别是通过静脉点滴方式给药效果减弱,须适当提高用药剂量;快速失效性,一次用药只能维持10~30分钟;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便意等副作用,减慢给药速度多可好转。

2.1.2普鲁卡因、酚妥拉明: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而止血。

多在垂体后叶素无效或有禁忌症时考虑使用。

应用方法:普鲁卡因,皮试阴性方能使用,40~60mg溶于葡萄糖注射液20~40ml,10~15分钟静脉推注,每日二次,或300~500mg溶于500ml葡
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2次。

有呼衰、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内阻滞者禁用。

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250~500ml缓慢静滴,注意监测血压。

2.1.3安络血、维生素C、芦丁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可选用一种。

2.1.4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

5mg地塞米松溶于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推,每日4~6次,注意:合并感染、短期应用、有皮质激素禁忌症者禁用。

2.2作用于血小板和抗纤溶系统药物
2.2.1酚磺乙胺(止血敏):增加血小板循环量,增加血小板功能和血小板黏附性,每日剂量不超过3g。

静脉和肌肉注射均可。

2.2.2立止血:促进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有垂体后叶素禁忌症者可选用本药,肌肉注射1KU每日1~2次一日剂量不超过8KU,3天为1疗程。

2.2.3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因子,阻止纤维蛋白溶酶的形成,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止血目的,作用以氨甲环酸最强,氨甲苯酸次之,氨基己酸最弱,三种中只选用1种即可,不可重迭使用。

静脉应用:氨基己酸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2g,氨甲苯酸不超过0.6g,氨甲环酸不超过1g。

2.2.4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维生素K不直接参与止血,但是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合成的必需物质,并参与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合成,有以下情况必须补充维生素K:使用广谱抗生素、肝功能轻、中度异常、营养不良、咯血时间大于5~7天。

2.3其他药物
2.3.1莨菪碱类: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主要是通过减少回心血量和肺循环血量,使肺动脉压降低而止血。

654-2 20~30mg加入250~500ml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2.3.2云南白药:中药。

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作用。

可作为大咯血时的辅助用药。

三亚冬眠疗法
通过中枢镇静作用,扩张周围小动脉,减慢心率,从而降低肺循环压和支气管动脉压而达到止血目的。

方法:氢化麦角碱0.3~0.6mg、异丙嗪25mg、盐酸哌替啶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

患者意识朦胧,可以唤醒后咳嗽、咳痰,饮食,
血压控制在90/60mmHg或收缩压在用药前舒张压水平。

有垂体后叶素禁忌症者可选用,禁用于呼吸功能差、呼吸衰竭、严重动脉硬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病等。

四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大咯血时有血凝快时暂不用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穿入时要注意:1.各于给予高流量吸氧,2.自鼻进入,咽喉部不用局麻,3.先吸净气道、健侧支气管积血后进入出血的支气管,常用的方法有:
4.1局部用药:将凝血酶200U或500U,直接涂于出血灶,或将0.1%肾上腺素0.3~0.5ml对准出血灶滴入
4.2气囊导管止血:大咯血病人的出血灶多位于支气管管壁,用纤维支气管镜将Fogarty 气囊导管送入相应出血支气管,充水或充气压迫支气管,下段出血可用吸引器吸引.4.3冷盐水灌洗:4℃冷盐水500ml或加肾上腺素4mg,一次注入50~100ml,保留1分钟后抽回,应用时注意给氧,勿使血氧饱和度过低.
4.4激光止血:多用于已明确诊断为肺癌者.
五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多由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注入造影剂后可见“冒烟征”,固定好导管,注意共干动脉,避免误栓,早期多选用明胶海绵,优点是无刺激性和抗原性,缺点是3~6月可被吸收而使栓塞失败,有人试用明胶海绵加手术丝线(长约1.5cm),较好的解决了明胶海绵易被吸收的缺点.现有永久性栓塞材料:如聚乙烯醇、牛心包、钢珠球等,使用永久栓塞材料栓塞支气管动脉时应严密注意支气管动脉是否有共干血管,特别是脊髓前动脉,如有显影则很有可能发生脊髓前动脉栓塞造成脊髓横贯性损伤,严重者致截瘫。

支气管动脉栓塞的适应症:1.病变范围广泛或心肺功能不能耐受手术者,2.肺切除术后又有大咯血者,3.诊断不明确需及时止血者,4.无条件实施急症手术的大咯血患者.
六肺切除术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仍有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以彻底消除出血源.适应症:1.病灶位于一侧或一叶,余肺功能可以代偿者,2.反复大咯血有窒息或休克可能者.禁忌症:1.病灶范围广泛或肺癌已转移,2.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差或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3.双侧广泛出血或不能明确出血部位者,4.非肺源性原因出血者,如心源性、全身出血性疾病。

手术时机选择咯血间歇期为
好。

七输血
大咯血患者可以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补充血容量,刺激骨髓造血,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帮助止血。

八病因治疗
大咯血患者在积极止血治疗的同时,要及早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止血治疗是基础,病因治疗的关键。

病因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

九大咯血窒息以及死亡相关性因素
大咯血患者突然咯血停止,面色苍白,烦躁,随即神智不清表明发生窒息,多由于血块阻塞主气道所致或血液广泛淹溺双肺。

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倒立病人,清除口咽部的积血,拍击背部,尽可能使气道内血液“倒出来”,达到恢复气道通畅的目的,如患者呼吸恢复,放平患者后高流量给氧,补充血容量,应用止血药物和呼吸兴奋剂,也可用硬质气管镜或切开气管清除气道内积血。

窒息是大咯血病人最主要、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与身体情况特别是呼吸功能密切相关,与咯血时的体位也有一定的关系,体健者大咯血窒息死亡率在30~50%,体弱者、老年、原有基础性疾病,窒息死亡率达70%,特别是肺功能差,死亡率达80%以上,少数患者大咯血原因为大血管破裂如肺动脉、主动脉等,破裂的血管与气道相通,一旦发生,几乎全部死亡,与抢救措施无关,称为致死性大咯血。

健侧卧位、坐位发生大咯血时死亡率明显高于患侧卧位、平卧位。

大咯血是呼吸科、结核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必要时行肺切除术均能挽救患者生命。

大咯血的治疗原则是处理合理、治疗及时、避免窒息发生、结合病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