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科论文.
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舭 础嗵
冬种 马铃 薯高产栽培 技术
林树 茂 ’ 张 家文 陈 军 旺 陈允 萍 陆 广 梁海燕 ( . 东省信 宜 市农业科 学研 究所 5 3 0 1广 2 0 ;2. 宜 市东镇街 道 农业技 术推广 站 5 5 0 ) 5 信 2 3 0
摘要 : 马铃 薯 具有 经济 效益 高、 育期 短 、 量 高等优 点 。 据 马铃 薯 的特 征 特性 结 合 当地 的 实 际 生 产 根
条件, 绍 了冬 种马铃 薯 高产栽 培技 术 。 介
关 键 词 : 铃 薯 ; 产 ; 培 马 高 栽
马 铃 薯 是 具 有较 高 经 济 价 值 的冬 种 农 作 物 . 它 21 种 薯 挑 选 .
农业 和农 村 经 济 的发展 有 着重 要 的意 义 。要 实 现冬 种 马铃薯 高产栽 培应 抓好 如下几 个环 节 : 为确保 种薯 不带 病菌 , 必须进 行种 薯消 毒 。方 法 是 : 挑好 的种薯 摊 开用 2 0倍 4 %福尔 马林 或 4 0 将 0 0 0
1 选 地 整 地 、 足 基 肥 施
喜 冷 凉 , 怕 霜 冻 、 忌 炎 热 , 宜 在 土 层 深 厚 、 含 既 又 适 富
种植 品种确 定 后 , 要挑 选 优质 种薯 , 除去烂 、 、 病
有 机 质 的土 壤 栽 培 , 且 栽 培 容 易 , 长 期 短 , 量 伤 块 茎 , 取 薯 块 整齐 、 合该 品种 特 性 、 而 生 产 选 符 薯皮 光 滑
切块 后 最好 用 草木 灰蘸 切 口 . 然后 等 切 口愈合 后 为主, 化肥 为辅 , 、 配合 。一 般 亩用土 杂肥 或火烧 菌 , 氮 磷 播种 。 土 70 10k , 5 — 0 0 g 加腐 熟 的人 畜粪 3 0 5 0 g 再加 三 0 ~0 k , 元 复 合 肥 3 ~ 0 g 过 磷 酸 钙 2 — 0 g 氯 化 钾 或 硫 3 适 时播 种 、 理 密 植 0 4k 、 53k、 合 酸钾 1k 0 g作基 肥 。在起 畦时 , 沟施 于 畦中 , 开 注意防
桂北地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桂北地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桂北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桂北地区广西桂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无霜期长,前冬和春季气候温和,具备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环境条件。
桂北冬种马铃薯上市时间处于南、北方马铃薯供应空档期,具有地域优势。
但桂北马铃薯种植品种较杂,缺乏先进技术,各地产量差异较大,限制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笔者结合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和种植经验,总结了适宜桂北冬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桂北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1 选用良种适宜桂北种植的品种应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
适宜桂北冬种的早、中熟马铃薯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薯13号、克新4号、中薯7号、中薯8号、克新1号等,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商品性好。
2 选地整地为了预防马铃薯病害发生,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马铃薯不宜进行连茬重作,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植过马铃薯的地块进行种植[1]。
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求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
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
3 种薯处理3.1 精选种薯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的健康种薯作种。
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3.2 切块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促进提早发芽和出苗。
整薯用克露(霜脲·锰锌)800倍液消毒,再切成25 g左右重的薯块。
为了确保马铃薯出芽整齐,在切块时要确保每个薯块都有1个芽眼,最好采用纵切的方式。
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2]。
切块后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拌种[3]。
再将薯块摆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伤口充分愈合,形成木栓层。
大理市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大理市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大理气候环境的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大力推广该套技术,提高冬马铃薯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冬马铃薯;高产栽培;云南大理云南省大理市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条件好,年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8.7℃,无霜期230d,适宜种植冬马铃薯。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理市依托云南省农业厅“冬季农业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植冬马铃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良种良法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5年全市冬马铃薯平均单产达32.75t/hm2。
2008年推广种植659hm2冬马铃薯,平均单产为32.60t/hm2,平均产值达39 114元/hm2,扣除种薯、肥料及农药等的投入12 000元/hm2后,纯收入达27 114元/hm2,比种植蚕豆增加产值13 338元/hm2,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现将冬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和健薯选用良种是获得冬马铃薯高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
为了减少斑潜蝇危害,确保后茬水稻的栽插节令,提高全年周期产量,选择耐斑潜蝇和生育期适中的会-2、ATC53、丽200202、云薯301等无病虫害、无冻伤、健康完整高产薯种作种薯(单薯重50~100g)。
种薯较大需切块时,保证每个薯块重30g左右,带1~2个芽眼,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带芽(芽长<0.5cm)播种,若种薯未过休眠期,则提前将种薯置于高温、潮湿、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催芽,促其度过休眠期,然后摊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浴光促芽,使其变壮、变绿,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2精耕细作,施足底肥马铃薯属深耕作物,要求有深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
播种前要深翻25cm左右,充分耙细,做到田平土细沟直,一般施腐熟农家肥30t/hm2、复合肥750kg/hm2,撒施于播种沟内活土层上种薯两侧,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肥环境。
冬种马铃薯科技助丰产 蔬菜 栽培技术.doc

冬种马铃薯科技助丰产我国南方地区即将迎来冬马铃薯播种期,马铃薯产量的高低,不仅和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更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鼓不鼓。
本期推出马铃薯种植相关技术,希望为各位种植户来年夺丰产提供帮助。
马铃薯脱毒病毒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病毒侵染进植株体内后,会逐代传递并积累,最终导致种性退化而大幅度减产。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采用生物技术脱除已侵染到块茎中的病毒,使之恢复原有品种的生长特性。
脱毒技术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茎尖培养”脱毒技术。
茎尖剥离方法将经消毒处理的幼苗材料置于解剖镜的承物台上,在40倍的目镜下左手拿镊子夹住植株,右手用解剖针由外向里逐层将植株生长点的小叶片和叶原基剥离掉,最后只保留带一个叶原基的生长点,大小约为0.1~0.2mm。
用解剖针把生长点“切”下置于培养基上,封严瓶口放于培养室内培养。
茎尖培养方法采用MS基本培养基,每升添加6~BA2mg,NAA0.5mg,甘氨酸2mg,盐酸硫胺素0.4mg,盐酸吡哆素0.5mg,烟酸0.5mg,肌醇100mg,生物素0.05mg。
茎尖培养条件是,温度23℃~25℃,光照强度3000~4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每天16小时左右。
在正常条件下,经过30~40天的培养可见到茎尖有明显的增长。
大约3~4个月后就能长成小植株。
病毒检测病毒检测的目的,是鉴定所获得的试管苗是否完全脱除所有病毒。
病毒检测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生物学方法,一种是血清学方法。
目前血清学方法应用普遍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可以认真阅读试剂盒上的详细说明。
增产效果同样的品种,经过脱毒和隔离繁殖后,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增加,比脱毒前至少增产30%~50%,甚至成倍增产。
退化越严重,脱毒后增产效果越明显。
增产原因脱毒后的马铃薯,摆脱了病毒对植株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干扰,使植株生长旺盛,从而恢复了该品种原有的生长发育特性,也恢复了其增产潜力。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B2等。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角度,介绍马铃薯生长的主要生态特征、马铃薯高产技术,以及高产技术的应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铃薯生长生态特征马铃薯是一种春季作物,花期长,生长期长,它应当在土壤温度和相应光照的条件下生长。
马铃薯生长的温度区间是一年中必须有,它的大部分土壤温度区间,要高于15℃。
此外,马铃薯的开花期一般为7-8月,此时,马铃薯的品种、气候、光照等因素会对其产量产生影响。
二、马铃薯高产技术1.科学选择土壤选土是种植马铃薯的重要条件之一。
马铃薯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一般生长在g.w丰富的土壤中会获得更好的产量表现。
2.科学分配种植密度播种时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壤和不同气候条件合理分配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马铃薯种植密度为2.5-3万株/亩,高产最好播种浅,而密度较大,让安芝-90在5-6叶期内使块茎充分长大,提高产量。
3.高效施肥马铃薯的施肥是影响种植效果的关键。
一般来说,钾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是马铃薯生长需要的三种主要营养元素,应尽量使它们在土壤中充足,合理配比。
三、高产技术的应用和前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越来越高,马铃薯这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农作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
高产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每单位面积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强化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对美食的不断需求。
此外,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更好地利用农业面积,促进农业的范畴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贡献。
综上所述,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的高产技术研究之路能够更好地探索,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供更好的实用性获得,并在国内外农业范畴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持续、可持续和值得信赖的社会效益。
冬种马铃薯优质增产管理技术

冬种马铃薯优质增产管理技术背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铃薯不仅是人类的主食,还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
据统计,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0%,但产量却只占全球产量的5%。
因此,提高我国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传统的春种马铃薯相比,冬种马铃薯更具有优势。
冬季气温低、降水量少、土壤比较干燥,对马铃薯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采用冬种马铃薯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本文将介绍冬种马铃薯优质增产管理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如何有效地管理冬种马铃薯,达到优质增产的目的。
基础知识1. 土壤选择冬种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排水良好、含水量适中。
为了让马铃薯生长良好,需要选择以下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肥力对冬种马铃薯的生长非常重要,肥沃的土壤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使马铃薯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透气性好的土壤:透气性差的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低,难以为马铃薯提供必要的氧气,因此透气性好的土壤是冬季种植马铃薯的必选。
•排水良好的土壤: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将水分及时排走,防止马铃薯根系窒息、烂根。
•含水量适中的土壤:土壤含水量适中是冬季种植马铃薯的关键要素之一,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将会直接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如果含水量过高,将会导致根系受损。
2. 农药使用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保障生产,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是起到保持马铃薯和土壤的好处同时也存在危害。
因此,合理使用农药是关键。
农民应该在选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并遵守农药的使用规定。
另外,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农药前,必须割草、除杂、排水,为农药的有效吸收和降解创造良好的条件。
•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剂量、浓度和时间进行,不要超量或过期使用。
•使用农药后,要经常观察马铃薯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如病害、黄化、萎缩等。
浅析冬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145实验研究丘北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最高海拔可达2501.8m,最低海拔可达782m,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自然条件具有较大差异,立体气候特点鲜明,全年均可进行马铃薯栽培种植。
海拔超过1700m地区,夏秋季节气候凉爽,适合栽培种植马铃薯。
海拔不足1500m地区,冬春季节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适合栽培种植冬种马铃薯,所以,云南丘北地区也拥有时间、空间与地理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种植冬种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途径之一。
1.优选良种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优选良种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
适合文山地区栽培种植的冬种马铃薯品种,需以早熟、稳产和高产品种为主,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抗病性,保证品质。
2.选地整地种植地块选择方面,需保证土层深厚、肥沃和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且排灌方便。
整地方面,应保证深耕细耙,确保土地可以符合地平、土地的标准。
3.种薯选择与处理种薯选择方面,需保证品质优良、无病虫害,且优质、高产,不存在伤痕,并采取脱毒处理。
播种之前,需完成催芽操作,保证种薯带有1cm大小的壮芽,尽可能以重量介于30-50g之间的小薯整薯完成播种,若较大可采取切块处理,并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是75%酒精对切块进行浸泡消毒,所切薯块所具有的芽眼需超过2个,并使用草木灰或是煤灰对切口进行均匀涂抹,晾晒之后可用于比重,播种量控制介于300-350kg/亩。
4.施足基肥冬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期间,生长期阶段,会生出较多茎叶与块茎,所以,所需营养物质也相对较多,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同样十分重要。
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氮素供应直接影响产量形成,并促进绿叶可以完成更多的光合作用。
磷素供应则直接影响块茎形成以及淀粉积累,同样不可或缺。
氮磷保持充足供应的同时,钾素供应则会对前期碳水化合物同化以及后期由下向上块茎运输以及淀粉积累均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所以,氮、磷、钾元素吸收率需控制保持在5∶2∶11。
此外,施足基肥同样影响着冬种马铃薯增产。
恩施市三岔镇冬马铃薯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茎叶。 待气温恢复正常后去掉 。 4 - 3化 学 调 控 。 为 了避 免 植 株 地 上 部茎 叶疯 长 ,用 多 效 唑 抑 制 植 株 地 上 部 生 长 。可 促 进 光 合 产 物及 时 向块 茎 运转 , 增加 薯数 , 提高大 中薯结 薯率 。 般 现 蕾期 至 初 花 期用 5 0 % 多 效 唑 4 0 — 5 0 g ( 套 作 减半 ) , 兑水 4 0 ~ 5 0 k g 喷 施 l ~ 2次 。 4 . 4抗旱 排渍 。良好 的土 壤 环 境 以 利 块 茎 膨 大 。 马 铃 薯 结 薯 高 峰 期 在 开 花后 2 O天 . 日增 加 产 可 达 5 0 ~ l 0 0 k g, 干 旱 可严 重 影 响 块 茎 膨 大 ,渍 水 又 易 造成烂根 死苗 , 因此 , 在 抗 旱 时 要 求 轻 灌速排 , 雨水 多时须及时清沟排渍 , 要 求 围沟、 腰沟 。 要沟沟相 连 . 沟沟相通 , 水 流 得 出去 , 雨 住 田干 。 4 . 5病 害 防治 。 晚 疫 病 是 区 内 马 铃 薯 产 业 发 展最 大 的 障 碍 , 田 间发 现 中 心病株施第 一次药 . 间隔 7 ~ l 0天 施 第 二次药 , 连续喷药 3 - 4次 。首 选 药 剂 : 6 8 . 7 5 %银 法 利 7 5 m 1 . 或7 0 %代 森 锰 锌 可温性粉剂 6 0 0倍 液 。或 2 5 %甲 霜 灵 可温性粉剂 8 0 0倍 液 喷 雾 。 技术要求 : 是药剂需交替使 用 : 二 是抢晴喷雾 . 或 抢 住 雨 停 间 隙 喷 药 :三 是 正 反 两 面 都 要 喷 到 : 四是 第 一 次 喷 药 时 间 的 准 确与否最为关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科论文2019-05-03
南阳镇是福建省上杭县人口第一大镇,耕地面积1906.1公顷。
2011年冬种面积394.2公顷,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2.5公顷,总产量1494.25吨。
2012年罗坊、黄坑南岭等8个行政村冬种马铃薯57公顷。
现将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种催芽,适时播种
选用适宜本地种植、丰产性好的菜用新良种中薯3号(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中薯7号(皮光滑、淡黄,肉乳白)、闽薯1号(薯皮光滑、黄色,薯肉淡黄色)和丰产性好、干物质率高、还原糖含量低、薯形圆形、适宜做加工薯片的新品种坝58(薯皮浅黄色、光滑,芽眼浅,薯肉淡黄色)种植。
淘汰老品种。
在12月上中旬播种,于播种前7~10天,采用脱毒种薯,挑大小适中、芽眼多且分布匀称、无破损的健薯,按每块2~3个芽眼将薯块纵切成2~4块,切口处蘸0.1%敌磺钠与草木灰以瓦缸或薄膜包裹堆层(层与层间填入细湿沙)催芽,待芽长
0.5~1.0厘米时播种。
催芽期间应注意检查,发现烂薯应立即拣出。
为避免幼苗受霜冻为害,双季稻冬闲田在12月5日至30日播种;边角地、晚稻秧地等地块推迟到12月底至翌年元月20日播种。
二、选地整畦,合理密植
选交通便利,远离工业、采矿业区,无养殖场废渣、废气、废水污染,水源清洁的地段,且种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肥力好的微酸性砂壤土、前作未种植茄科作物的冬闲田上。
于播种前10~25天翻犁整畦。
排水良好的地要整成沟宽35厘米、地畦面宽90厘米的田块采取双行开穴种植。
排水稍差的要整成沟宽30~35厘米、畦面宽45~50厘米的高畦狭垄。
单行开穴种植,穴距以30~35厘米为宜,4.0万~4.5万穴/公顷,播种深度以种薯入土10~15厘米深为宜。
经催芽后下种的,芽要向上;未经催芽的,种薯宜倒放,芽眼朝下。
每穴植入1~2块种薯,用细土拌牛猪栏粪盖种。
较迟播种的.和未经催芽直接播种的采用地膜覆盖,这样可提早出苗、提高产量。
[]
三、中耕除草,匀苗补苗
播种出苗后的第三叶全展期,选晴天中耕除草和查苗补苗,每穴留1~2株健壮苗,间去弱苗病苗。
在第六片叶全展期和发棵期又分别中耕除草、培土,此时采用稻草包芯压土,这样可创造通透性好的土壤环境,使得植株埋入土下的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和更大的块茎。
四、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马铃薯生育期短,生长迅速,需肥量大,是喜有机肥和喜钾作物,故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早施提苗肥,前期重氮、后期重磷钾肥。
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一般于播种前5~7天每穴施入0.5~1千克腐熟人粪尿和15~25克钙镁磷肥。
播种后每穴用200~300克细牛猪栏粪拌细土或火烧土、土杂肥盖种。
齐苗后每亩用100~200千克腐熟人粪尿加5~8千克碳酸氢铵对水500千克穴施。
待幼苗长至6片叶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每亩用500~700千克腐熟人粪尿对水穴施,或用3~5千克尿素对水浇施。
发棵期(现蕾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培土,按每亩用10~15千克硫酸钾加5千克尿素对水浇施。
忌用含氯化肥。
在水管上以湿润为主,前期结合施肥灌水,确保发棵期不缺水,雨季来时清沟排渍做到不积水。
五、适期整枝,科学调节
待齐苗后,每穴选留强壮枝2~3个,选晴天中午剪除弱苗(枝)。
亦可在花蕾形成和花序抽薹时摘除花蕾,以促进养分向块茎输送。
高肥田和易发生徒长的田块,在发棵期用2%~4%浓度的矮壮素喷植株,亦可用15%多效唑40~50克/亩对水30千克喷施,这样能有效地促使地上部株形矮化紧凑,加速薯块形成,且结薯密集、块茎膨大。
六、及时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病和地老虎、蛴螬、蚜虫等。
在防治上应把农业防治、药剂防治与植物检疫等密切结合起来。
防治病毒病应选用脱毒抗病种薯,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防治晚疫病应从幼苗期开始全田喷施80%代森锌600~800倍液、58%甲霜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亦可每亩用75~100千克1%浓度的波尔多液喷雾,必要时每隔7~10天喷1次,如采取多种药剂交替使用,可收到良好效果;防治蚜虫用40%乐果加杀灭菊酯乳油
800~1000倍液喷雾即可;防治地下害虫可结合第二次中耕培土穴施茶子饼粉
20~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