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摘要电影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而“美国梦”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它渗透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
虽然美国电影有着丰富的题材,但是毫无疑问美国梦是一个主要题材。
本文从电影的角度分析美国梦这个核心价值观在影响美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本文会介绍美国梦的含义以及它的形成原因和历史沿革,着重介绍美国梦的成功影响和消极影响,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以及当今国产电影的痛点。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电影种族歧视勤奋拜金主义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美国梦的含义: (3)二.美国梦形成的原因 (3)三.美国梦的历史沿革 (3)四.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成:积极影响 (4)五.电影反映的美国梦的败:消极影响 (5)六.从美国电影看电影的价值和国产电影的痛点 (6)参考文献 (6)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成与败一.美国梦的含义: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
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
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着特征。
○1二.美国梦形成的原因1620年的《“五月花号”公约》,奠定了美国法治的基础,勾勒出立法的总体框架,这是美国梦的启蒙。
1776年《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梦的象征。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句话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来到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独立宣言》之后制定的宪法等各种法律为美国梦提供了法治保障,法治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美国梦 --dream and American dream

I Have a Dream
by Martin Luther King
1963年8月23日,马丁· 路德· 金组织了 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 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 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 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 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 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马丁· 路 德· 金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 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被暗杀。 在演说中,他说出了著名的平等口号:
Forget past mistakes. Forget failures. Forget about everything except what you’re going to do now and do it. Courage ——William Durant
If you think you can win, you can. Faith is necessary to victory. Faith ——William Hazlitt
A loyal wife
This is an ancient folktale that tells of a young woman who entertained her young son by casting her own shadow on the wall and telling him it was his absent father. When his father returned from the war, the son refused to believe he was really his father, telling him, "You cannot be my father because my father comes home to me each night." When the father accuses his wife of unfaithfulness, she throws herself into the Red River and drowns. When that night that father lights a lamp and his son points to the shadow and says "There is my father now," the father grieves for his mistake. So in the village a temple is established to honor the love and loyalty of the good wife.
“美国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美国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今“中国梦”、“美国梦”成了文人学者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的做比较、有的做解读。
对于“美国梦”过去中国的舆论是贬多褒少,其实不论是贬还是褒,最键之点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依博主所见,“美国梦”的精髓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公平机会”。
“美国梦”发展于19世纪,是一种相信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在美国获得更好生活的信仰。
“美国梦”首先要打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这也包括种族、性别、年龄上的歧视。
老子英雄儿好汉、拼爹的游戏被摒弃,这种梦想召唤的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富裕,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地位或仰赖老子、世袭成为富二代。
1931年,亚当斯的巨著《美国史诗》使“美国梦”一词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
这部书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美国梦”倡导的是每一个人能够拥有富足、成功和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而这种梦想象的实现要依赖个人辛勤的工作和努力。
亚当斯在书中写道,在“美国梦”下,每一个人的生活应当变得更好、更富裕和更充实,社会为每一个人提供的机会是依据他的能力,而不是他的社会地位以及出身。
美国的学者认为,“美国梦”的精神来之于美国的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中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
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
聪明、勤奋与坚忍不拔是实现“美国梦”的必要条件,而幅度巨大的社会阶层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特征。
时至今日,众多的美国人仍然相信自己的国家是鼓励社会等级纵向流动的化身与代言人,相信一个人可以凭个人能力,而不是家族关系而取得成功,即使是妇女与黑人也不例外。
“美国梦”的现实含义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如今“美国梦”意味着每一个儿童能幸福地成长和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而不是受到人为的障碍;每一个人对人生都有一种自由选择的机会,而不是依据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种族和性别而受到限制。
论美国梦

< 论美国梦>“美国梦”从广义上讲,指作为“民主,平等,自由”国家的理念;从狭义上讲,指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梦想。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观念。
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聪明,勤奋与坚韧不拔士美国梦的必要条件,幅度巨大的社会阶级纵向流动,尤其是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特征。
美国梦本身就是个多元化的概念,就个人而言,它既指物质领域的追求财富,金钱,地位荣誉等,也指精神价值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完善。
美国梦作为美国特有的精神追求,作为美国人民特殊的精神力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美国文化,历史社会,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是贯穿美国的重要主题。
300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般而言,“美国梦”包含了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这些要素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也必须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看。
梅勒解释道,“人人都能成功”,缘于早期美国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获取大片肥沃的土地。
当时的美国还是农业经济为主,不言而喻,“土地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成功”。
随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西部发现多处金矿,有些幸运儿开始因掘金而一夜暴富,这波“淘金潮”的传奇,推动了移民西进的浪潮,也为“美国梦”抹上了浓厚的金黄色彩。
不过,这般“美梦”的背后,也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欧洲移民的大片土地,是屠杀了数百万印第安人而获得的“无主之地”;高产农田的耕种者,大多是从非洲劫掠来的黑奴;西进掘金的劳力,是血泪交加的华人苦工。
可以说,早期的“美国梦”,更多的是欧洲移民的梦。
梅勒指出,当代的美国历史学界也有不少人在正视和反思这段历史,这都是“美国梦”不义的一面。
褪色和幻灭的美国梦

民 蕾科 技 而 溺 丽
褪色 和幻 灭 的美国梦
杨春睿 ( 空军航 空 大 学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林 长春 10 0 3 00)
摘 要 : 国文学 中有一个反复 出现的主题: 美 美国梦 。“ 国梦” 美 给美 国文学提供 了最新颖、 最激动人心 的题材 , 个永恒的主题 充斥着美 国文 学 这 各个时期 的作品 。在不 同历史时期 , 美国文学中的 美国梦有 着不 同的表现 , 如殖民时期 的开拓 致富梦、 建国后的 自由民主 梦、 内战后 的扩张发迹梦 , 而到一战后传统美 国梦开始 出现 迷茫与失落, 二战后则走向 了绝望与反叛 。 它从最初的希望乐观 到后 来的怀疑忧 虑再到 最后的幻灭批判。 在讨论美 国梦产 生的基础上 , 分析 了不同时期 的美国文学中的 美国梦 : 国梦的 实现、 美 美国梦的扭 曲以及 美国梦 的幻灭。 关键词 : 国梦; 美 幻灭; 想主义; 理 拜金主义 得生财之道 , 每一个 穷光蛋都有“ 无限 的机会 ” 变成百 万富翁。结果人们 美国文学从诞生到现在虽仅仅 只有 2 0 0 多年 的历史 , 但却有一 大批 沉醉于发财致富的美梦而不务正业 , 侥幸心理 、 堕落 的道德 、 公济私的 假 对世 界文 学 发 展 产 生 巨 大影 响 的作 品 。在 这 些 文 学 当 中 , 一 个 主题 反 勾当把整 个美国搞得 乌烟瘴气 。 有 吐温对 于这些揪心的现象 自然是不能缄 复的出现 , 那就是美国梦。“ 美国梦 ” 是一个被众多美 国人普遍信仰 的信 默的。 于是 他以概括 的手法 , 运用讽刺特长 , 奉献 出了这部“ 照妖镜式” 的 念和精神 。作为对完美和幸福追求 的一种理想 , 它曾给无数美 国人 以激 作品 , 深刻地 给广大读者指 出, 国人 民所处的并不是 什么黄金 时代 , 美 而 励和鼓舞 , 成为人们从事 创造性工作 的动力 。事实上 , 没有人能够为 “ 美 是一个镀金 时代 。 国梦 ” 出一个确切 的解 释 , 做 但人们在潜 意识 中对这个 梦却达成了一种 如果说是 马克 ・ 吐温在此领域发出了第一个强烈的声音 , 拉开 了“ 美 共识 : 在美 国, 人人都 能成 功, 成功 的要素 只取决于 自己的才 能和努力 , 国梦 ” 幻灭 的序幕的话 , 那么另一个伟大的美国作家西奥多 ・ 德莱塞则是 而不是家世和背景 , 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 , 也都有信仰 的自由。 人人 人 站在前人 的肩膀上更深层次地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妄。 他是 同时代 作家在 们相信“ 勤奋、 节俭 、 自力更生” 就可以成就一切梦想。但是第一次世界 广度上表现各种类型的“ , 美国梦” 的第 一人。 全景式的表现社会所造成的 大战之后 , 美国年轻的一代发现 : 一切神妖统统死光 , 一切仗都 已打完。 破碎 的“ 美国梦” 。二十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 已经发 展到了垄断阶段 , 出 对于以往关 于人的信念完全动摇 ,整个社会沉溺 于纸 醉金 迷的景象中。 于一个作家 的敏感 , 此时的德莱 塞有一重大发 现 , 即美 国社会 已经演变 追求金钱 , 追求享受 , 追求功名的风气在二 十年代蔚然成风 。 当年那个 自 为一个“ 有围墙的世界”垄 断集 团已经 成为同中世纪的贵族一样门禁森 , 由平 等“ 更富有更充实” 的美 国梦 正在褪色 , 通过人们 对美 国梦 的追求 , 严的特权阶级 , 根本不容外人插 足。 的作品分析底层人物破碎的“ 他 美国 在失望中也 可以看出美 国资本 主义社会发展各个 时期 的价值观念 和文 梦” 艺术家破碎的“ 国梦 ”清教徒破碎 的“ 国梦 ” , 美 , 美 。还有那 位登峰造 化心 理 特 征 。 极的作家菲茨杰拉 德的 《 了不起 的盖茨 比》 ,这部小说奏 响了它的主题 “ 国梦” 美 是贯穿美国历史 , 能体现美 国人 的传统 价值观念和 民族 曲— —用盖茨 比梦想的破 裂 , 最 谱写 了一 曲“ 国梦 ” 灭的挽歌 , 美 幻 留下 了 精神 的理想 。主要从三个方 面来探讨美 国梦 的褪色和幻灭。 刻骨的哀 伤 ! 表现了“ 美国梦” 的幻灭。 这部小说谴责以汤姆为代表的美 l 美 国 梦 的 缘 起 和 内涵 国特 权阶级 自私专横 , 为所欲为 , 以同情 的态度描写 了盖茨 比的悲剧 , 并 关于“ 美国梦” 的内涵 , 长期 以来 , 学术界有不同的定 义。 尽管说法不 指 出他 的悲剧来 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 ,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 。 但却有其共同点 : 美国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广 义上讲美 在这 部作 品中 ,美 国梦 的幻觉这一主题 是通过完美 的艺 术形式表现 出 国梦指 自由民主平等 的国家理想; 从狭 义上讲 美国梦指任何人只要经过 来 。而是在 于提 出了一个 当时美国人所关心的主题 , 如何把握 自己的力 努 力 不懈 的奋 斗便 能 获 得 更 好 生 活 的 理 想 , 即 人 们 必 须 透 过 自己 的 工 量去想命运挑战 , 亦 如何去打破“ 美国梦” 的幻想去走向现实 。主要在于细 作勤奋 、 勇气 、 创意 、 和决心迈 向繁荣 , 而非依 赖于特定 的社会 阶级 和他 致而生动地揭示了“ 美国梦” 的复杂而深刻的文 化含义 , 从而表现 了它对 人的援助 。 其实美 国梦的本质就是一个要去实现的梦 , 成功的梦。 是 它在 人们的巨大诱惑和它破灭 时产生 的巨大 冲击。 不 同 时 期 会 有 不 同 的 形 式 : 殖 民 时 期 的 开 拓 致 富 梦 、 国 后 的 自由 民 3 导致美国梦衰退的原 因 如 建 主梦、 内战后 的扩张发迹梦 , 而到 一战后传统美 国梦开始出现迷茫 与失 破碎的“ 美国梦” 包括对理想美 的追求 与破灭 , 艺术生 涯的毁灭 以及 落, 二战后则走向了绝望与反叛 。 对物质财富追求 的失败 , 信仰 的破碎 等等 。但 由于现 代工业社会 张扬 的 纵观从殖 民时期到 一战的美 国文学史 , 不难看 出, 这是一段反映 美 是拜 金主义与物质享乐 , 使这些梦想 的社 会支撑消失 了, 追求金钱 , 追求 国人追求梦想 的历史 。以新英格兰 “ 清教主义” 为例 , 国思想家 富兰 克 享受 , 美 追求功名的风气在二 十年代蔚 然成 风 , 以导致极 度的物欲与情 所 林 以自己怀揣一元钱独 闯天下艰苦创业的成功经历 , 有说服力地阐释 了 欲享乐 、 对命运 的逆来顺受慢慢的使美 国梦变质甚至是腐烂 。 同时“ 国 美 美国文学中“ 从破 衣烂衫到腰缠万贯” 美国梦” 的“ 的实现。 美国梦 ” “ 的实 梦” 的局限性 、 资本主义异化等因素也是导致人物“ 美国梦” 破碎 的原因 。 现是富兰克林 《 自传》 中一贯的主题 。第一批 欧洲移民者满怀着对 自由 、 破碎 的“ 国梦” 美 属于社会 悲剧 、 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 三种类型 。 而其 中, 幸福的憧憬漂洋过海来到 了这块新大陆 ; 之后源源不断的移民者怀揣着 社会悲剧起着主导作用。 发财的狂热愿望 向西部挺进 , 开拓着这块新 大陆。 以从一开始 , 所 美利坚 结语 : 作家 笔下一 个个 的文学 形象代表 了各 种各样 的梦 , 构成了美 这块土地就被人们寄予了无数的希望和梦想 。 主的丰富资源和恶劣的 国文化光怪陆离的色彩 , 无 从中可以看 出美国资本 主义社会 发展各个时期 广阔环境使 家庭 背景 、 社会地位 都没有什么实 际的意义 , 因此在这 里靠 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 。这 里以破 碎的“ 国梦” 美 为线索 , 并通过不 个人奋斗而取得成功成为了人们遵循 的法则 ; 每一个勤 劳勇敢 的人都 有 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揭示 了在破碎 的“ 美国梦 ” 背后所深藏 的社会 的 、 时代 希望成就一番事业 、 至创 造一个 时代 。 美国梦” 甚 “ 应运 而生 。 之后我们 又 的 、 的 、 的、 个性 命定 人性 的原 因。 美 国梦 ” “ 不仅仅是文学母题 , 更是文化 看 到 了建 国后 的 自由 民 主 梦 、 内战 后 的 扩 张 发 迹 梦 , 是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母题 , 但 归根 到底是人类 的梦想之一 。 美 国梦 ” “ 大多 以破碎为结局 , 但是他 战之后 , 美国年轻的_代发现 : 一 一切神妖统统死光 , 一切仗都 已打完 。对 们表现 了人类对 于自由、 理想 、 幸福 的不懈追求和抗争精神 , 以及一种惨 于以往关 于人的信 念完全动摇 , 整个社会沉溺于纸醉金迷 的景象 中。追 重 的失 败 和 失 败 后 的 教 训 。 求金钱 , 追求享受 , 追求功名的风气在二十年代蔚然成 风 , 所以一战后传 参考文献 统美国梦开始 出现迷茫与失落 , 二战后则 走向了绝 望与反叛 。 [ 1 】范先明. “ 美国梦” 美国文 学中的三种不 同表现l. 狂英语 ( 在 J疯 J 教师 2 作品中反映 的美国梦 版 )2 o ( ) ,0 7 7 . 美 国文学从诞生列现在虽仅 仅只有 2 0多年的历 史 , 0 却有一大批 对 【 �
扭曲了的美国梦——《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感悟

动作用 , 也成为美国文学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文学主题。
一
、
“ 国 梦 ” 内涵 与 发 展过 程 美 的
“ 国梦 ” 内涵 可 以分 为 广 义 和 狭 义 两 个 方 面 来 理 解 。从 广 义 讲 , 美 的
它指作为 “ 民主 、 自由、 平等” 的国家理想 ; 狭义讲 , 美 国梦” 从 “ 是指在美 国, 一个人只要 自己努力工作就能达到 自己的梦想 , 是一种相信 只要经过 不懈奋斗便能获得更好 生活的理想 。对 于民众 , 美 国梦” 常具体 , “ 非 指 和成功、 幸福联系在一起 的一 切具体 目标——享受高等教 育和获得较 高 的社会地位 , 有幸福的家庭 、 可爱的孩子 、 昂贵 的汽车和豪华 的住宅等 等。 从美国的社会发展来看, 似乎广义的“ 国梦” 美 实现的更加成功。 最早 的 “ 国梦 ” 于 最初 来 到这 片土 地 的 殖 民 者 的 梦 想 , 们 有 的 美 源 他 是 以 发 财致 富为 目的 的 冒 险家 , 的 是 为 逃 避 宗 教 迫 害 而 追 求 精 神 自 由 有 的 新 教徒 。来 到 这块 广袤 无 垠 、 沃 富 饶 的 土 地 后 , 险家 开 始 了拓 荒 , 肥 冒 与恶劣的 自然环境作斗争 , 消灭土著印第安人 , 稳稳地 占据了新大陆 。 第二 阶段是 自由梦和 民主梦。17 7 6年 《 独立宣 言》的提 出是 “ 国 美 梦” 的精神支持 , 它以追求 自由、 民主的理念激励着所有为 独立而战 的美 国人民, 催生 了新型的美利坚合众国。南北战争时期 , 亦是这样一种理想 号 召 美 国人 民废 除 奴 隶制 , 取 自由 。 争 接下 来 的两 个 世 纪 , 美 国 梦 ” 现 为 新 型 民族 的 强 国 梦 。 美 国在 国 “ 体 际舞台上 的声音越来越高, 开始广泛地 插手到世界事务 中。两次世界大 战 的 巨大 收 获 与 巧取 豪 夺 , 上 美 国人 民 的奋 发 图 强 , 短 时间 内成 为 世 加 短 界头号强 国, 无可匹敌。可以说 , 美国历史 深深地打 上了 “ 国梦”的烙 美
当幸福来敲门 影视片分析

经典影视艺术赏析姓名:罗照民学号:201218240419班级:2012级4班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浅析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关于“幸福”和“梦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的和解释,《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取材于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的真实故事,有人说这是一部励志的好电影,也有人说这是关于上世纪“美国梦”的表达,我想,经典的意义就是让人们能读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吧。
一、故事结构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饰演)是一个聪明的医疗设备推销员,他勤奋努力,可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推销的骨质扫描仪由于价格昂贵,很难推销出去。
而这些扫描仪花费了克里斯的全部积蓄,它们是克里斯夫妇对于幸福的最初期盼,装载着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夫妇俩曾经在这些扫描仪前面合影留念,但事与愿违,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妻子不堪生活的重压离他而去,只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
一次税收,让他彻底破产,银行账户里只剩下2l元钱。
被撵出了公寓,他带着儿子来到地铁站的洗手间里度过了艰难的一夜,次日清晨,儿子睡梦中,门外有人急促敲门要上厕所,为了不打扰儿子的睡眠,他用手捂紧儿子的耳朵,用脚使劲蹬住门,两行热泪顺着他的脸狭流了下来。
他最初的梦想破灭了,无家可归了,妻子也走了。
他开始带着儿子过着流浪的生活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咬紧牙关,挺了过来,因为他始终坚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皇天不负苦心人,六个月实习结束,在所有实习生当中,克里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正式录取,成为一名真正的证券经纪人。
后来克里斯·加德纳通过继续努力,于1987年成功地创办了GardnerRich投资公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二、画面特点《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拍摄于2005年,2006年年底上映。
解读美国梦

“美国梦”起源于18 世纪70 年代,它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人,在他们看来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只是一味通过勤奋、勇气以及决心去创造繁荣。
两百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是激励世界各地青年人来此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尽管许多人认为“美国梦”过于重视物质财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但美国人始终坚信获致成功的机会只存在于美国。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公民对于经济拥有绝对的自由,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能力有限,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使得他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迈向成功,在这片土地上机会平等人人平等,成功与否就在于你是否具备抓住机会的能力。
“美国梦”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上帝,只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开拓进取来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对生活他们始终抱着乐观的心态,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个人奋斗是“美国梦”的核心,也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同时也是渴望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美国梦”是一个在特定时期出现的特定术语,其产生和发展与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自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探险殖民,当17 世纪第一批移民登上美洲大陆之日起,“新世界”便被赋予了一种梦想的色彩,任何人都有权利开垦占有,他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克服了巨大困难,幸存下来的都是一些异常能干、勇敢、有进取精神的人。
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促成了“美国梦”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美国梦”是指“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家理想; 从狭义来看,“美国梦”是指个人通过自我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梦想。
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美国梦”也可以是和成功、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具体目标———享受高等教育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一群可爱的孩子,拥有昂贵的汽车和豪华的住宅,等等。
“美国梦”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缩影。
1931年5月,正当经济大萧条时期,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美国的史诗》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美国梦。
亚当斯写道,他书中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我们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从此,美国梦流行开来,成为美国人的共同信念。
美国梦意味着什么?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在美国,人们相信,只要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个人便能获得更好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实现自身的价值,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或他人的援助,这就是美国梦。
简单地讲,只要你努力工作,就可以成就一切。
只要个人奋斗,就能获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
从广义来理解,美国梦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国生活,代表的是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多的物质财富和最平等的成功机会,主要体现为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
从比较形象的角度来理解,“美国梦”是这样的一幅图景——宽敞静谧的洋房别墅里,一个个独立的小家庭,靠着天赋能力和个人奋斗,享受着自由市场所提供的实现自我的机会。
美国梦的核心是美国人信奉的核心价值观。
自由、民主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梦是自由、民主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被誉为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代表的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这句话从18世纪一直流传至今,成为美国人的重要信条,成为“美国梦”的重要价值支撑。
1989年,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在就职演说中对自由价值观的颂扬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说:“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正是经过这个自由的通道走向民主;全世界人民也正经过这个繁荣之道走向自由市场;全世界人民为了自由的表达和自由的思想而进行着疾呼。
他们通过这条路达到思想和道德上的满足,也只有自由方可以做到这一点!”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对民主价值观进行了大力颂扬,1993年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民主制度不仅应该是世界的典范,而且还应该是我们自我振兴的动力。
”自由、民主价值观成为支配美国人生活的基本信条,反映到思想层面,主要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这些是美国梦的思想基础。
美国梦是激励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动力。
在美国,个人成功是美国梦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亿万富翁等拥有财富者是美国人崇拜的偶像。
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银行家摩根、发明汽车生产线的福
特、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以及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等,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财富,服务大众生活,这些人都是“美国梦”的象征和美国人的偶像。
西奥多?罗斯福、约翰?肯尼迪、巴拉克?奥巴马、路易斯安那州州长金达尔、布什政府的劳工部长赵小兰、奥巴马政府的能源部长朱棣文、驻华大使骆家辉、奥巴马政府内阁秘书卢沛宁等,都是人们特别是华裔族群崇拜的偶像。
2006年奥巴马出版《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
2012年9月,其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表演说称赞丈夫实现了“美国梦”,并将帮助其他人实现梦想。
美国梦启迪人们: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多么卑微,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这种由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社会纵向流动,是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美国梦是美国的价值旗帜。
美国当政者极力在世界范围内宣扬自己的美国梦,目的是通过美国梦向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
基辛格说:“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
”“美国自建国以来笃信自己的理想具有普世价值,声称自己有义务传播这些理想。
这一信念常常成为美国的驱动力。
”“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世性”。
美国政治家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对自由、民主等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
2009年11月奥巴马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在上海复旦大学演讲时着力宣传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他说:“美国的文化是由指导我们民主制度的那些建国文献所决定的,这些文献描绘了人类的朴素愿望和核心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享有基本权利,政府应当反映人民意志,尊重人民的意愿,开放贸易,信息获取自由,通过法治而非人治实现社会公正……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加给别国,但也不认为我们所支持的这些原则是我们所独有的。
我们认为,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信息获取自由、政治参与自由,是普世的权利。
”美国梦是美国宣称的普世价值观的化身。
美国梦把美国历史上的不光彩和社会发展中的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掩盖起来。
第一,贫富差距悬殊,“占领华尔街”
运动中的“占领者”,即99%的穷人,与1%的富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深。
第二,种族歧视严重,美国梦最初是实现白种人价值的梦想,土著印第安人、被作为奴隶的黑人、华裔等都没有实现梦想的权利,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才对历史上派兵支持推翻夏威夷土著王朝、“二战”时期把日裔美国人关进集中营、奴隶制度、对印第安人的不公平待遇、排华法案等作出道歉。
美国四星上将、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其自传中表达了对美国民主、人权的愤怒。
鲍威尔的父
母来自牙买加,他本人被看作是实践“美国梦”的典型人物。
在1999年出版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中表达了对黑人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看法。
作为一名美国军官,他不能与白人在同一饭店吃饭,不能用同一厕所,甚至走在大街上连看一眼白人妇女也犯法。
他在自传中写道:“多少年多少代,我们为这个国家而战,早在17世纪,黑人自由人和黑奴就应征当民兵。
美国革命时期曾有数千名黑人在华盛顿麾下为这个国家争取独立而战,可是胜利后他们自己却未享受到独立。
内战时期,有几十万黑人在联邦军中英勇战斗,近4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黑人曾帮助白人获得土地并保卫土地,但他们自己却无立锥之地。
这个国家拒绝给予我们基本权利,还怎能叫我们为它服务呢?我们又干吗为它而战?”科林?鲍威尔著,王振西主译:《我的美国之路》,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
从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得到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林肯纪念馆前发表的打动人心的演说:100年前,林肯在这里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然而,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
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
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瀚海的贫困孤岛上。
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
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要把这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第三,文明冲突加剧,西方发达国家自称为是“文明世界”,以文明的名义、通过战争的手段把自己的民主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特别是近年来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都是在美国梦耀眼光环下被侵略的国家。
美国梦境下的世界,是一些弱小国家的主权肆意受到践踏、社会长期动荡、人民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的世界。
美国代表的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冲突不仅得不到缓解,而且进一步加剧。
事实证明,美国主张的是在“文明的冲突”中重建世界。
第四,资本主义模式受到质疑,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呈衰退迹象,特别是2008年美国引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范围内金融动荡,至今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的财务状况陷入重重困境。
在美国梦的笼罩下,美国人极力追求自主,过度消费,纵容种种欲望,浪费地球的丰饶,如今,美国人消费了多达1/3的世界能源,以及份额惊人的其他地球资源,尽管他们的人数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不足5%,国际金融危机加上不加节制的消费,美国梦再也难以使世界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美国梦作为人类福音的象征意义正在失去吸引力。
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修?沃肖尔指出:对金钱的追求,是“美国梦”中不变的成分。
“恰恰是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使…美国梦‟也在变味,逐步丧失了对世界各地人们的吸引力。
”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迅速和平崛起的中国,希望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得到启示和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