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重症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细菌、病毒 、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其中细菌感 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发病机制
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免疫系统异常、炎症反应过度、 肺组织损伤等,这些机制相互作用, 导致病情加重。
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重症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 重时可能出现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心理调适
肺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应注意心理调适,保持乐观 的心态。
健康生活方式和注意事项
戒烟限酒
注意饮食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肺部健康造成影响 ,重症肺炎患者应戒烟限酒。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 跑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课件
目 录
• 重症肺炎概述 • 重症肺炎的护理评估 • 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 • 重症肺炎的护理效果评价 • 重症肺炎的预防和保健
01 重症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症肺炎是指肺炎病情严重,需 要特殊治疗和护理,且可能导致 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的肺炎。
分类
重症肺炎可以根据病因、临床表 现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常 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社区获得性肺 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护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 好的沟通。
注意患者的隐私和舒 适度。
03 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减少病菌密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症肺炎护理PPT课件

重症肺炎护理PPT课件
处理方法
密切监测各器官功能,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
全。
05
重症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
接种疫苗
根据医生建议接种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提 高自身免疫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肺炎的病人,特别是儿童和老 年人。
影像学检查
进行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肺部炎症情况。
鉴别诊断
肺结核
重症肺炎与肺结核在症状和影 像学表现上相似,但病原体不 同,需要进行鉴别。
肺癌
肺癌也可能出现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进行病 理学检查以鉴别。
其他肺部疾病
重症肺炎还需要与其他肺部疾 病如肺栓塞、肺水肿等进行鉴 别。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 致营养不良。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肺部感染史、 免疫系统疾病史等。
体征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 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肺部听 诊情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痰培 养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原 体和炎症程度。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重症肺炎可能引发心脏疾病,导致心力衰竭。
处理方法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其他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重症肺炎可能引发全身感染, 导致感染性休克。
处理方法
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补充血 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重症肺炎讲课PPT课件课件

重症肺炎讲课PPT课件课件

对症治疗
退热
对于高热患者,采取物理 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 以降低体温。
平喘
对于气喘患者,使用平喘 药物,以缓解气喘症状。
止咳化痰
使用止咳、化痰药物,以 缓解咳嗽、咳痰症状。
抗生素治疗
01 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02 初始治疗应足量、足疗程,以彻底治愈疾病,避 免复发。
02 肺部肿瘤
肺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重症肺炎不同,且肿瘤 生长缓慢,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
03 肺栓塞
肺栓塞患者常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血 气分析常显示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
辅助检查手段
痰液检查
痰涂片和培养可帮助 确定病原体。
血液检查
血常规、血沉、C反应 蛋白等可帮助了解感
染情况。
病原学检测
采集咽拭子、血培养 等可帮助确定病原体。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严重症状。
03 影像学检查
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大
片阴影或实变。
0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气分
析异常等。
04 严重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病
情的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
01 肺结核
与重症肺炎在影像学上相似,但肺结核患者常有 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痰中可找到抗酸杆 菌。
肺功能检查
了解肺部通气和换气 功能,有助于诊断和
鉴别诊断。
04
重症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减 少活动量,以缓解症状和 促进康复。
饮食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 消化的食物,保持足够的 水分摄入,以增强身体免 疫力。

重症肺炎诊治PPT课件

重症肺炎诊治PPT课件
重症肺炎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
年龄越大,重症肺炎的预后通常越差,因为老年 人的免疫系统较弱,恢复能力较差。
并发症
重症肺炎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疾病、肾 脏疾病、消化道出血等),这些并发症会影响预 后。
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 肺病等)的患者,重症肺炎的预后通常较差。
传播途径
重症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 者分泌物和密切接触传播。
02
重症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性病因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 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
非感染性病因
如吸入性肺炎(如吸入胃内容物、有毒气体等)、放射性肺炎( 如放射治疗引起的损伤)等。
平喘
对于呼吸困难、喘息等症 状严重者,可给予平喘药 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1 2
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重症肺炎患者通常需要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 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抗生素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时调整 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3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血气分析
重症肺炎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
重症肺炎患者X线胸片常显示 肺部大片阴影,病灶迅速扩散 。
CT检查
高分辨率CT能更准确地判断肺 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MRI检查
在特殊情况下,MRI检查有助 于进一步明确肺部病变的性质 。
04
重症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 动量,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康复。

疑难病例讨论重症肺炎课件PPT

疑难病例讨论重症肺炎课件PPT

需要特殊治疗
如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 特殊药物治疗。
CHAPTER 02
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因与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
病毒性肺炎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等,易导致间质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
如念珠菌、曲霉菌等,多见于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等,常引起大叶性肺炎和肺脓 肿。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 机体抵抗力。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并发症处理
心力衰竭
对于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 ,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 措施。
呼吸衰竭
对于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 ,采用机械通气等措施维 持呼吸功能。
多器官功能衰竭
对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措 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发热
患者体温升高,常伴有寒战。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有无吸入异物、慢性 肺部疾病等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 呼吸频率、血压和心率。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和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 白和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也会 升高。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扫描可见肺部炎 症浸润影,严重时可出现肺实
CHAPTER 05
重症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鼓励儿童和成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以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保持卫生
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 ,注意呼吸道卫生,避免吸入污染物 。
加强锻炼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

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

非ICU病人
(n = 365)
139 71 (51.1) 14 (10.1) 16 (11.5)
7 (5) 2 (1.4) 10 (7.2) 1 (< 1) 4 (2.9) 3 (2.1) 1 (< 1) 7 (5) 3 (2.1) 10 (7.2)
ICU 病人
(n = 92)
64 30 (46.8) 10 (15.6)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最初的治疗反应不佳 出现与肺炎无关的并发症 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加用PEEP和较高浓度的吸氧
重症CAP患者6周死亡率中的相关危险因 素
年龄>65岁 合并恶性肿瘤 无胸膜疼痛 精神神志改变 生命体征异常: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心率>120次/分 高危的病原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吸入性或阻塞性肺炎
HAP:美国每年有近2百万HAP患者,导致9万多人死亡,占院内感染 的第二位,增加医疗费用支出达45~57亿美元。
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与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是许多疾病的直接死因: 脑卒中--吸入性肺炎 血液病、肿瘤--HAP 外科手术、麻醉、肺切除、上腹手术、术后卧床
三、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 因素
6 (9.3) 3 (4.6) 4 (6.2) 3 (4.6) 1 (1.5) 1 (1.5)
1 (1.5) 3 (4.6) 4 (6.2) 12 (18.7)
Chest. 2007; 132:515-522
199 例入ICU的CAP24h内经气管吸引物病原体
Organisms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 其他GNB 结核分枝杆菌 其他病原体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重症肺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重症肺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与医疗团队沟通,了解查房的重点和注意事 项。
准备必要的查房工具,如听诊器、体温计、 血压计等。
02 准备查房工具
查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注意安全防护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意 外伤害。
保持沟通畅通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和意 见,共同协作进行护理工作。
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重症肺炎及其 并发症。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发热和咳嗽
持续高热,咳嗽频繁,咳出脓性 痰或血痰。
体征异常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呼吸音 减弱或消失。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口周发绀,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X线胸片等检查有助于诊 断重症肺炎。
03
呼吸道护理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痰液阻塞引起窒息。
02
03
氧疗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合理调节 氧流量和浓度,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
气道湿化
使用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黏 膜湿润,减少痰液粘稠度,有利于排痰。
药物护理与不良反应观察
01 正确用药
介绍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 强调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
机械通气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 吸,保证肺部通气。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防止感染。
营养支持与免疫治疗
01
02
营养支持
重症肺炎患者需要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可 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提供足

重症肺炎教学查房PPT课件

重症肺炎教学查房PPT课件

教学查房的效果评估与反馈
01
评估医生对重症肺炎的认知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医生对重症肺炎的认知水平,了解教学
查房的效果。
02
收集医生对教学查房的意见和建议
收集医生对教学查房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
完善。
03
定期进行教学查房效果评估
定期进行教学查房效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
抗生素治疗
早期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应在确诊后尽早开始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和预 防并发症。
足量、足疗程
抗生素的使用应足量、足疗程,以保证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肺炎链球菌肺炎 可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治疗。
05 重症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排痰,必 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氧疗护理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氧疗, 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观 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康复指导
休息与活动
饮食指导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 免过度劳累。
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 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 菌滋生。
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 染。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提高自身免疫力。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 病、糖尿病等。
护理方法
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 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细菌-药物:MDR感染的危害与治疗
药物-患者:重症肺炎的治疗(抗生素的选择 &PK/PD用药)
肺部感染及其治疗关注点
细菌-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识别与治疗策略 细菌-药物:MDR感染的危害与治疗
➢ 药物-患者:重症肺炎的治疗(抗生素 的选择&PK/PD用药)
肺部组织药物浓度是决定肺部感染治 疗成功的关键43,44
摩根菌
□ 早发VAP
(机械通气≤4天)
■ 迟发VAP
(机械通气﹥4天)
肺炎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MSSA
肠道革兰阴性菌
多药耐药菌(如 耐药革兰阴性 菌、MRSA等)
罕见或机会菌
<2天 早早 发VAP
4-7天 早发
VAP
5-8天 迟发
VAP
机械通气时间
>15-30天 极迟发
VAP
分离菌株数目
David R Park. Respirato1ry2Care , 2005, 50 ( 6): 742-765
肺炎评分系统:PSI
PSI评分
患者特征
得分
年龄
男性
年龄-10
女性
年龄+10
肿瘤
+30
肝脏疾病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
+10
脑血管疾病
+10
肾脏疾病
+10
精神状态改变
+20
呼吸频率≥30次/分
+20
收缩压≤90mmHg
+20
体温低于35度 或高于40度
+15
心率≥125次/分
+10
PSI评分 患者特征
PH<7.35
18
重症HAP和VAP与脓毒症的关系
SevereCAP、HCAP and HAP
16.Jordi Rello, Critical Care 2008, 12(Suppl 6):S2.
小结
PSI与CURB-65评分模式、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指南•重症肺炎标准、中国医师协会专家共识•重症肺 炎(ICU)标准,是我国目前评估肺炎患者疾病严重 程度的三大标准
16
29.Tumbarello M et al. Epidemiol. Infect.2011;139:1740–1749.
MDR G-菌感染高危因素汇总25-29
患者存在以下高危因素: 住院时间≥ 5天、入住ICU、既往接受抗菌治疗(90天内)、插管、机械通气
细菌 产ESBL肠杆菌感染 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心静脉插管) 机械通气
25.Kang CI et al1. A4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
26.Wu UI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0;43(4):310–316.
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7,28
43.Marta uLldemolins et al. CHEST 2011; 139: 1210-1220. 44.TuLien Textoris,et al.Eui J Anaesthesiol 2011;28:318-324.
肺炎耐药菌
• G-菌是导致HAP、VAP和HCAP的常见致病菌
• G-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不动杆菌属为 主
大3肠.96埃耐12%..希492药71菌%%.71监%1.1测5.72%54数%.31据%克雷伯菌属耐生药率发,
6.1铜8%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27.21%
不动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1
病原学流行病学
SVAP:病原学随发病时间而随着变V。AP发生时间病原菌有所变
不动杆菌
MRSA 嗜血杆菌
MSSA α溶血链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瑟菌
大肠埃希军 Diptheroids
肺炎球菌 肠杆菌
克雷伯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肠球菌
沙雷氏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β溶血链球菌 莫拉氏菌属 非溶血链球菌
产细菌素米氏链球菌 变形杆菌
特性和 影响因素
抗生素被动扩 散通过肺泡上 皮细胞间紧密 连接的影响因 素
感染部位的pH值
感染部位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炎症
抗生素的极性和扩散性:脂溶性抗生素 能够较好的通过肺泡上皮细胞脂质膜, 水溶性抗生素通过肺泡上皮细胞较困难
蛋白连接的程度:仅游离的抗生素能够 在血清和间质液之间平衡,蛋白连接可 影响间质液和肺部组织中的抗生素浓度
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共同点
不同点
• 长期住院(>14天) • 入住ICU
• 尤其与既往接受头孢菌素或青 霉素治疗相关
• 既往接受抗菌治疗
• 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 插管 (如尿路插管、中 • 住院时间更长,多>20天
心静脉插管、经鼻胃 • 化疗、皮质激素治疗、外科引
管)
流、全身营养、粒细胞缺乏(粒
• 机械通气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V级
门诊治疗
观察24h
住院治疗
E.Polverino et al. Minerva.Anestesiol.2011;77:196-211.
脏器功能评分系统:SOFA
脏器功能评分系统:MODS(Marshall)
脏器功能评分系统:PIRO
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策略:参考因素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IDSA/ATS)
Lim WS, Baudouin SV, George RC, et al. BT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 update 2009[J]. Thorax, 2009, 64 Suppl 3: iii1-55.
重症肺炎诊疗原则
2020/4/14
1
肺炎是ICU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1
重症肺炎:SCAP,SHAP,SVAP 危重症患者肺炎
1. Zhang Y, et al. Int J Infect Dis. 2014 Dec;29:84-90.
➢ 重症肺炎诊疗原则
诊断标准与病情评估 病原学依据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营养支持、液体复苏、免疫调节
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住院时间延长(达15天) 入住ICU 插管(包括经鼻胃管、中心静脉插管) 机械通气 既往接受抗菌治疗(尤其接受2种以上药物治
疗的患者) 重症感染(APACHE Ⅱ评分达24分)
27.Anunnatsiri S et al.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1ed5Public Health. 2011 ;42(3):693-703.
Mandell LA, Wunderink RG, Anzueto A, et al.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J]. Clin Infect Dis, 2007, 44 Suppl 2: S27-72.
细胞计数<500/mm3)
了解不同MDR致病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助于MDR感染肺炎患者的识别, 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
25.Kang CI et al. A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 26.Wu UI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0;43(4):310–316.
23.Jean SS, et al.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1 Oct;12(14):2145-8. 24.胡付品,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365-74.
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25,26
既往抗菌治疗(尤其是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 医院获得性感染 住院时间>14天 入住ICU 插管(包括胃造口术/经鼻胃管、尿路插管、中
43.Marta uLldemolins et al. CHEST 2011; 139: 1210–1220. 44.TuLien Textoris,et al.Eui J Anaesthesiol 2011;28:318-324.
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特性和影响因素43,44
肺泡上皮细胞连接紧密,可影响抗生素在细胞间的被动扩 散;抗生素必须通过血-肺泡屏障才能够到达肺部组织,有窗 的毛细血管床预计能够容许分子量≤1000的抗生素被动扩散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应遵循降阶策略,即起始经验 性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充分治疗,此后根据培 养结果,定向窄谱抗生素治疗
第四代头孢、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为指南所推荐治 疗重症CAP、NP的一线药物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对于患者治疗方式及 药物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肺部感染及其治疗关注点
细菌-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识别与治疗策略
3. Waterer G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 Jan 15;183(2):157-64. 4. Delacher S,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0 Nov;46(5):733-9.
肺炎评分系统:CURB-65
BUN>30mg/dL 钠<130 mEq/L 葡萄糖≥250mg/dL 红细胞压积<30% PaO2<60mmHg 或O2饱和度<90% 胸膜渗出液
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