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原则。

3. 学生能了解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系统方案设计、元件选型、系统仿真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机床液压系统需求的能力,能根据具体工况设计合适的液压系统。

2.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对机床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性能。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机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对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节能,培养绿色设计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液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液压系统概述:包括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在机床行业中的应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2. 机床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涉及压力、流量、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及选用原则。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系统的基本参数与计算3. 机床液压系统设计流程:讲解系统方案设计、元件选型、系统仿真等步骤。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4. 液压元件的选用与性能分析:学习各类液压元件的原理、性能及选型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元件5.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运用相关软件对机床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性能。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6. 机床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技巧及注意事项。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床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流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学生能掌握机床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元件,如泵、阀门、缸等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机床液压系统的简单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机床液压系统,完成系统图的绘制,并进行基本参数的计算。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床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修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床液压系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探究精神。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通过了解机床液压系统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液压系统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液压系统原理:介绍机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2. 液压元件类型及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各类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分析机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流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4. 液压系统设计与绘图:介绍机床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教授学生如何绘制系统图,并进行基本参数计算。

简单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简单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简单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掌握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

2.能够运用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液压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液压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4.实验法:安排液压系统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及相关案例。

2.参考书:液压系统的设计、应用和维护等方面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的视频和图片等。

4.实验设备:液压系统实验装置,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资源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提供实验设备供学生动手实践。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压装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学生能够了解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的常见故障分析。

3. 学生掌握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具备分析简单液压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压装机液压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绘图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和装配图。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液压系统故障排除能力,能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液压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液压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适用于具有一定机械基础和液压基础的学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二年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已学习相关机械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压装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任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 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2章)- 液压油的选择、维护及液压元件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2. 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步骤(对应教材第5章)- 液压系统原理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对应教材第6章)3. 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 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元件的选型计算(对应教材第7章)- 液压阀的类型及选用方法(对应教材第8章)4.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 常见液压系统故障类型及原因(对应教材第9章)- 液压系统维护方法及故障排除(对应教材第10章)5. 实践教学环节- 压装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 相关绘图软件操作培训(CAD软件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2周:液压系统设计方法与流程学习第3周:液压系统元件选型与计算第4周: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维护第5-6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例分析与绘图软件操作培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液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与流程等抽象、概念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系统相关知识点。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掌握液压系统的功能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液压油的选择、压力计算、流量计算等基本理论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液压系统知识进行动力滑台的设计和计算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组装和调试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及液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和液压系统知识,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液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对应教材第3章)- 液压油的性质与选择(对应教材第4章)- 液压系统的压力计算与流量计算(对应教材第5章)-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对应教材第6章)-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对应教材第7章)2. 实践操作:-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组装与调试(结合教材第3章、第6章)- 液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结合教材第7章)- 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结合教材第7章)3. 教学大纲:- 第一周: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及组成部分学习- 第二周:液压油的性质与选择,压力计算与流量计算- 第三周: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方法及步骤- 第四周:实践操作(组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第五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液压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并能够列举常见的液压元件。

3. 学生能够解释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并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功能与性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液压原理图识别和绘制简单的液压系统图,并进行液压元件的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液压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液压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油性质与选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系统概述2. 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步骤,系统压力、流量计算,液压元件选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4. 液压系统模拟与仿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液压系统模拟分析,验证系统性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模拟与仿真5. 液压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液压系统调试方法,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一台校正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校正设备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掌握校正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液压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液压系统中的校正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图,并进行校正设备的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正分析,提出合理的校正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组装并调试液压校正设备,达到预期的校正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液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液压校正设备的设计与制作。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液压技术的敬畏之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液压系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设计并制作一台液压校正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技术概述2. 液压元件及其功能: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校正设备的作用及方法:校正设备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校正方法及其选择。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及校正4. 液压系统设计与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绘制液压系统图,进行校正设备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CAD设计5. 校正分析及数学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仿真软件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正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液压系统仿真与优化6. 液压校正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实际操作,组装并调试液压校正设备,达到预期校正效果。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课程设计》引言: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液压技术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设计目标: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液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液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学习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4. 深入了解液压阀的使用和控制;5. 能够应用液压系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结构。

2. 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包括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

3.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设计液压系统的布局和安装要求。

4.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维护:学习液压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维护常识,能够解决常见故障。

5. 液压系统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液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设计方法:液压系统课程设计可以采用实验、仿真和设计报告等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真实地操作和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加深对液压系统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2. 仿真方法:利用液压系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出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

3.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液压系统的设计报告,包括选型、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和安装要求等内容。

通过该报告,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液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控技术基础之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班学号: ********** 指导教师:***2013年 6 月 6 日至 2013年 6 月27 日半自动液压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1.设计要求设计一台用成型铣刀在加工件上加工出成型面的液压专用铣床,工作循环: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工作台快进——铣削进给——工作台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

2.设计参数工作台液压缸负载力(KN ):F L =2.8 夹紧液压缸负载力(KN ):F c =4.8 工作台液压缸移动件重力(KN ):G=2.8 夹紧液压缸负移动件重力(N ):G c =35 工作台快进、快退速度(m/min ):V 1=V 3=4.5 夹紧液压缸行程(mm ):L c=10 工作台工进速度(mm/min ):V 2=45 夹紧液压缸运动时间(S ):t c=1 工作台液压缸快进行程(mm ):L 1=350 导轨面静摩擦系数:μs =0.2 工作台液压缸工进行程(mm ):L 2=85 导轨面动摩擦系数:μd =0.1 工作台启动时间(S ):∆t =0.5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基本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编制技术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打印稿和电子版各1份) (1) 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2)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字数:2500~3000。

)设计内容1.负载与运动分析 1.1工作负载 1)夹紧缸工作负载:N G F F d C C l 5.48031.0354800=⨯+=+=μ由于夹紧缸的工作对于系统的整体操作的影响不是很高,所以在系统的设计计算中把夹紧缸的工作过程简化为全程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考虑夹紧缸的惯性负载等一些其他的因素。

2)工作台液压缸工作负载极为切削阻力F L =2.8KN 。

1.2摩擦负载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1)静摩擦阻 N G F fs 56028002.0s =⨯==μ (2)动摩擦阻力N G F d fd 28028001.0=⨯==μ1.3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快进 s v L t 67.4111==工仅s v L t 33.11360/4585222===快退 s 8.560/105.48535033213=⨯+=+=v L L t 假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9.0=cm η,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1所示。

根据液压缸在上述各阶段内的负载和运动时间,即可绘出负载循环图F-t 和速度循环图。

如图1所示。

2.液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液压缸的选定1)夹紧缸根据负载选择液压缸的执行压力p=1MPa 。

236108.41014800m p F A -⨯=⨯== mmAD 18.78108.4443=⨯⨯==-ππ根据[4]中表2-4(GB\T2348-80),D 取100mm 。

根据稳定性校核L C /d<10时,液压缸能满足稳定性条件,L C =10mm ,这里取d=40mm 。

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有杆腔:2322'11059.64/)(m d D A -⨯=-=π 无杆腔:232'21085.74/m D A -⨯==π此时实际工作压力为:MPa A Fp 1'2<=,所以选取工作压力1MPa 满足要求。

2)工作台液压缸所设计的动力滑台在工进时负载最大,,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 1=4MPa.鉴于动力滑台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这里的液压缸可选用单活塞杆式差动液压缸(A 1=2A 2),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

工进时为防止车铣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液压缸的回油腔应有背压,选定背压为MPa p 8.02=,而液压缸快退时背压取0.5Mpa由式02211F A p A p =-得 24-621011051.910)28.04(2.34222m p p F A ⨯=⨯-=-=则活塞直径 mm A D 81.3414.31051.94441=⨯⨯==-π 参考表 2.4及表 2.5,mm D d 72.2481.3471.071.0=⨯=≈,取标准值得mm d mm D 22,32==。

由此求得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 无杆腔:24211004.8032.044m D A -⨯=⨯==ππ有杆腔: ()()24222221024.4022.0032.044m d D A -⨯=-⨯=-=ππ3)液压缸各运动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1)夹紧缸 (23'223'11085.7,1059.6m A m A --⨯=⨯=)回油路背压为0.5Mpa夹紧时: s mL v A q c /85.7110101085.733'2'2=⨯⨯⨯==-- W q p P 73'2'2'2==MPa A F p l93.0'2'2==, 放松时: s mL v A q c /59.6110101059.633'1'1=⨯⨯⨯==-- MPa A A p G p c d 1.11059.673003'12'2'1=⨯='+=-μ,W q p P 711''1'2== 2)工作台液压缸快进时,液压缸无杆腔进油,压力为p 1;有杆腔回油,压力为p 2。

快退时,液压缸有杆腔进油,压力为p 1;无杆腔回油,压力为p 2。

由于液压缸是差动连接,回油口到进油口之间的压力损失取MPa p 5.0=∆。

快退时,回油路的背压取0.5MPa ,即MPa p 5.02=。

际工作压力为:MPa A F p 41<=,即选取工作压力4MPa 满足要求3.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3.1选择基本回路1)选择调速回路由可知这台机床液压系统功率较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为阻力负载且工作中变化小,故可选用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为防止孔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在液压缸的回路上加背压阀。

2)供油方式从工况图可以清楚看出,在工作循环内,液压缸要求油源提供快进、快退行程的低压大流量和工进行程的高压小流量的油液,其相应的时间之比()083.067.166/9.76231=+=+)(t t t 。

这表明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压小流量工作,从提高系统效率﹑节省能量角度来看,选用单定量泵油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可选用限压式变量泵或双联叶片泵作为油源。

同时选用一定量泵作为夹紧缸油源。

3)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本系统已选定液压缸差动连接和双泵供油两种快速运动回路实现快速运动。

考虑到从工进转快进快退时回路流量较大,故选用换向时间可调的电液换向阀式换向回路,以减小液压冲击。

由于要实现液压缸差动连接,所以选用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

4)选择速度换向回路由于本系统滑台由快进转为工进时,速度变化大,为减少速度换向时的液压冲击,选用行程阀控制的换向回路。

5)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在双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调压和卸荷问题都已基本解决。

即滑台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泵的出口压力由油源中的溢流阀确定,无需另设调压回路。

在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泵通过液控顺序阀卸荷,高压小流量泵在滑台停止时虽为卸荷,但功率损失较小,故可不许再设卸荷回路。

3.2组成液压系统将上面选出的液压基本回路组合在一起,并经修改和完善,就可得到完整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4.液压元件的选择4.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1)计算工作液压缸的泵(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工作台液压缸在工进时工作压力最大,最大工作压力p1=MPa 。

如在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p=1MPa ,则限压式变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MPa p p p 66.4166.31max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由表2.6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q=642mL/s ,按10%的泄露来计算那么泵的总流量为:()()min/4.13/5.224/605.3104.425.741.134max 21max L s mL s m v A A K q ==⨯⨯-⨯=-≥-而工进时调速阀的稳定流量是 4.69mL/s ,所以泵的稳定输出流量不得小于工进时的流量。

(3)确定液压泵的规格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产品样本,最后确定选取YBN-40M 型限压式变量泵,额定转速1450m/min ,最大流量为58L/min, 液压泵总效率72.0=p η,调压范围在MPa 3.6~2,满足要求。

2)计算夹紧液压缸的泵(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由以上计算可知,夹紧液压缸在夹紧时工作压力最大,夹紧缸最大压力p2'=0.95MPa 。

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p=0.4MPa ,则限压式变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MPa p p p 13.14.093.02max =+=∆+'=∑ (2)计算液压泵的流量由以上计算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s mL q /3.502=',按10%的泄露来计算那么泵的总流量为:min/32.3/3.5513.501.12max L s mL T V K q ==⨯='≥(3)确定液压泵的规格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产品样本,最后确定选取41-YB 型叶片泵,额定转速1450r/min,容积效率8.0=V η,额定流量为4.64L/min ,满足要求。

3)电动机功率的确定把上述两液压泵双联由电动机一起带动,则工作液压缸在快退时输入功率最大,取进油路上的压力损失为0.5Mpa ,则液压泵输出压力为1.53Mpa ,又工作液压泵总效率72.0=p η,这是液压泵的驱动电动机的功率为:KW q p P p33.172.03.62653.1maxmax =⨯=≥η根据此数值查阅产品样本,选用电动机Y90L-4型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1.5kW ,额定转速为1400r/min ,41-YB 型叶片泵输出流量为4.48L/min ,仍能满足系统要求。

4.2确定其他元件及辅件(1)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根据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类元件及辅件的实际流量,查阅产品样本,选出的阀类元件和辅件规格如表所式。

其中,溢流阀9按泵的额定流量选取,调速阀5选用Q-6B 型,其最小稳定流量为0.03L/min ,小于本系统工进时的流量0.5L/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