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胃癌诊断的金标准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诊断的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方法。

通过胃镜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基因突变等情况,从而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病理类型。

病理学检查不仅可以诊断胃癌,还可以为后续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辅助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钡餐、CT、MRI等。

X线钡餐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肿瘤和溃疡;CT可以观察胃部周围淋巴结和脏器的转移情况;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胃部肿瘤的形态和侵犯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扩散情况。

3.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反映人体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对于胃癌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常用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营养状况,还可以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4.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肿瘤和溃疡。

同时,在内镜下可以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病理类型。

内镜检查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胃癌。

5.其他检查除了以上四种检查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检查方法可以帮助诊断胃癌。

例如,胃液分析可以了解胃液的成分和酸度,有助于判断胃癌的类型和恶性程度;细胞学检查可以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为胃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总之,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可靠方法,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扩散情况,血液检查可以反映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营养状况,内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胃癌。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参与互动,赢七夕情人大奖!(文章最下面哟!)我国是仅次于日本的胃癌高发地区。

专家提醒,高危人群不要恐惧胃镜,最好不超过三年就查一次胃镜,以免很多胃癌患者一经发现已经进展到中期。

一般来说,如果有感觉胃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问题,最好查胃镜,这是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

其他的诊断方式还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钡餐等)、实验室检查等。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一种传统的检查方法,通过双对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和压迫像等清晰地显示胃黏膜的细微结构。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初将其用于胃癌的全民普查,该方法的敏感性为60%-80%,特异性为80%-90%,用于普査后使胃癌的病死率下降40%~60%。

日本应用气钡造影结合胃镜检查的方法对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胃癌检出率可达80%以上。

气钡双重造影在我国也非常普及,但由于未受到重视,并且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其早期胃癌诊断率低,已逐渐被胃镜所代替。

X线钡餐检查检查时患者喝入钡剂后,通过变换不同的位置与透视角度,加上利用空气的对比,可将消化道的轮廓与黏膜变化呈现出来,据此判断胃部的病灶。

一般的恶性病灶通过上消化道X 光摄影都能检查出来,但是较早期的胃癌或是较小的病灶,X光检查很容易忽略掉,需要较高技术与经验。

因此X线钡餐检查对于早期胃癌诊断比较困难,应结合胃镜等综合诊断。

CT扫描表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胃壁增厚,胃腔内局限性软组织块影,胃腔可狭窄,部分可见龛影,增强扫描肿块强化。

胃壁脂肪层消失,肿瘤与邻近脏器相连,分界不清,接触面凹凸不平,常提示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

部分可见胃小弯侧小网膜囊内,主动脉旁,胰周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者可见肝内多发低密度病变。

早期胃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尚未引起胃壁增厚,CT扫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意义不大,但CT扫描可作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补充,确定胃癌分期,同时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8.1)--胃癌的影像学诊断

(5.8.1)--胃癌的影像学诊断

胃癌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科徐国斌2018.07学术独立精神提纲•胃常用影像学检查及正常表现•胃癌概况•胃癌影像学诊断(钡剂造影)•胃癌影像学诊断(CT)•鉴别诊断学术独立精神胃常用影像学检查及正常表现•检查方法:气钡双对比造影、胃低张CT、腹部MRI。

•胃属可舒缩囊袋状器官,上连贲门,下接十二指肠球部。

•形态学分为钩型、牛角型、瀑布型、长型。

•胃壁内层有丰富的粘膜皱襞,血供丰富,胃体部为纵行连续皱襞,小于5mm,胃底部多种形态交织。

•扩张良好胃壁厚度一般不超过5mm,贲门、胃窦部可达10mm-15mm。

学术独立精神钡剂造影钩型 瀑布型 长型 牛角型 粘膜学术独立精神胃低张CT平扫增强学术独立精神胃癌概况•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中老年多见,最常见胃小弯胃窦部,其次为贲门胃底区,胃体部及大弯侧发病率最低。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上腹部隐痛不适,恶心、呕吐等。

•根据胃癌进程可分为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

•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无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是指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超过肌层者称中期,侵及浆膜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

•大体形态学分为:蕈伞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学术独立精神AJCC/NCCN 7 th stage注: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进入胃结肠或肝胃韧带,或进入大小网膜,但没有穿透覆盖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这种情况应分为T3;如果穿透覆盖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就应分为T4 T NMT1a: 侵犯粘膜固有层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T1b: 侵犯粘膜下层 N1: 1-2个淋巴结转移 M1: 远处转移 T2: 侵犯固有肌层N2:3-6个淋巴结转移T3: 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N3a: 7-15个淋巴结转移T4a: 侵犯浆膜N3b: 等于或多于16个淋巴结转移 T4b:侵犯临近脏器cT 4b cT 4acT 3c T 2cT 1a cT 1b学术独立精神胃癌钡剂造影表现•肿瘤局部黏膜皱襞中断消失;•边缘不整,凹凸不平,形成菜花状充盈缺损;•恶性溃疡征象如“半月综合征”、“环堤征”、“裂隙征”,腔外龛影等;•局限性胃壁僵硬、蠕动消失;•胃轮廓毛糙不整,胃腔变形狭窄。

胃溃疡胃癌的影像学表现

胃溃疡胃癌的影像学表现

胃溃疡胃癌的影像学表现胃溃疡和胃癌的影像学表现胃溃疡和胃癌是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溃疡和胃癌的影像学表现,并对每个章节进行细化说明。

一、胃溃疡的影像学表现1.X线钡餐检查胃溃疡的钡餐检查主要表现为溃疡所在部位的局限性缺损,边缘清晰锐利,溃疡底部平坦,并且常伴有边缘的粘膜皱襞破坏。

溃疡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2.腹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溃疡周围软组织的异常增厚,以及溃疡底部的低回声区。

对于具有溃疡并发症的患者,超声还可评估是否存在溃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3.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明确胃溃疡的最可靠方法。

可见胃黏膜局限性缺损,边缘清晰,底部平坦,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理类型和分级。

二、胃癌的影像学表现1.X线钡餐检查胃癌的钡餐检查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和僵硬,溃疡性和浸润性胃癌常可见溃疡形成,溃疡边缘不规则,周围胃壁呈现不规则浸润影。

2.腹部CT检查腹部CT扫描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浸润范围以及是否侵犯邻近结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高密度灶提示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可提示胃癌的局部侵犯。

3.PET-CT检查PET-CT扫描是检测胃癌远处转移的有效方法。

正常组织摄取FDG较少,而肿瘤组织代谢活跃,摄取FDG较多,因此PET-CT扫描可以帮助发现胃癌的远处转移灶。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钡餐检查报告、超声检查报告、胃镜检查报告、CT检查报告和PET-CT检查报告。

具体报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或修改。

法律名词及注释:1.胃溃疡:胃黏膜破溃的一种疾病。

2.胃癌:发生在胃的恶性肿瘤。

3.影像学表现: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所显示出的疾病特征。

4.钡餐检查:通过口服钡剂,利用X线检查胃肠道疾病的一种方法。

5.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原理,检查人体器官和组织结构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6.胃镜检查:通过插入胃镜来检查胃部疾病的一种方法。

7.CT检查: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获得横断面图像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胃癌临床X线诊断分析

胃癌临床X线诊断分析

胃癌临床X线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临床X线诊断价值。

方法本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并与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60例患者中,48例患者X线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者胃癌,其中32例患者为溃疡型胃癌,8例患者为蕈伞型胃癌,8例患者为肿块型胃癌;6例患者X线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或者良性胃溃疡;2例患者发生漏诊;X线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96.67%。

溃疡型、蕈伞型和肿块型胃癌的X 线征象和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X线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胃癌的临床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可以对胃癌做出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癌;X线;诊断胃癌是临床上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患者的死亡率也很高。

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关键,可以有效的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

X线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进行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病变范围以及病变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还可以对患者的手术切除进行评估。

早就诊、早诊断、早手术的“三早”原则是胃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笔者对永煤集团总医院放射科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X线检查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1~69岁,平均(49.63±11.71)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2. 92±0.64)年;主要临床表现: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等表现的患者有14例,呕血、黑便等表现的患者有18例,腹胀、呕吐、吞咽困难等表现的患者有40例,上腹疼痛的患者有40例。

1. 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使用岛津500mA 胃肠造影机进行检查,在X线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准备,检查前空腹6~12 h,停用X线不能通过的药物,停用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

胃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胃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痉挛、狭窄鉴别。 增生型—需与胃平滑肌瘤或
平滑肌肉瘤鉴别。
注意粘膜的完整 性和局部胃壁柔 韧度有助鉴别。
胃癌影像诊断
28
胃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龛影 良性溃疡
形态 圆形/椭圆,边缘光整
位置 口部
胃轮廓之外
粘膜水肿带(粘膜线、 项圈征、狭颈征、粘膜 集中)
胃壁 柔软,蠕动存在
恶性溃疡
不规则,扁平, 有多个尖角 胃轮廓之内
溃 疡 型
龛影(niche) (概念)
Back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
指由于管壁局限性肿块(常为肿瘤)突入腔 内,使局部无钡剂充填,涂布钡剂的肿块表 面轮廓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 (Back)
龛影(niche):
指由于管壁或肿块局限性坏死形成凹陷,使 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现象
概念:位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癌,无论其大小
和有无转移
分型: Ⅰ型:隆起型,高度> 5mm Ⅱ型:表浅型,高深< 5mm Ⅲ型:凹陷型,深度> 5mm
胃癌影像诊断
18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
Back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病理
增生型 溃疡型 浸润型
半月状不规则龛 影和环堤,粘膜 破坏、中断
僵硬、峭直,蠕 动消失
胃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小结
正常 发现异常
方法 显示异常
影像 认知异常
诊断 明确异常
胃癌影像诊断
31
思考题
胃癌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 典型胃癌的影像特征。 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胃癌影像诊断
32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

诊断
临床表现
共收治病例 3 2例, 男2 0例, 女1 2例, 年龄 2 6~ 7 2岁, 病程 2 o天 ~ 9 个 月, 主要临 床症状为上腹包块、 腹痛、 消瘦 、 恶心、 呕吐,
2例患者呕血与柏油样便 , 1 0例患者临床怀
疑肝癌或腹部包块 , 经 胃部钡餐、 胃镜检查 发现 胃部病变 , 确诊为 胃癌 , 胃镜和手术方 面证实。尤其 C T方面 , 平扫和强化对腹部
例 出现呕血及柏油样变 , 部 分患者以腹部
床和手术提 供 可靠的诊 断参 考。 目前诊 断 胃癌 的主要手轻 ; ③ 肿瘤
生 长位 置特殊 , 其 中有 2例生长在 胃底 和
胃镜 、 胃部 C T检 查 , 但各有 优点 , 也各 有
早期 胃癌方面有重要 的临床 意义。
关键词 胃癌
临床 资 料
层, 晚期才累及肌层 , 但 为极限性 ; ⑤年轻
医师临床经 验不 足和对 胃部 疾病 的常见 病 多发病及 病理 知识 的鉴 别诊 断 , 如 常见 的 胃的 良性肿瘤 中 的平 滑 肌瘤有 充盈 缺 损, 但边缘光 滑整 齐 , 胃蠕动 及黏 膜改 变 都 存在 良恶性溃 疡 的鉴别及 胃淋 巴瘤 的 鉴别等。 通过对本组分 析认 为相 当部 位 胃癌
2例 为为淋 巴瘤和平 滑瘤。结果 : 钡餐 和
纤 维 胃镜 对 胃黏 膜 , 溃疡 , 充盈缺损 , 蠕 动
邻近脏器的关系 , 有无直接浸及肝左 叶或 胰腺 , 判断有无局部 胃腔外淋 巴结肿 大及
肝脏转移 , 如此利 于肿瘤 的分 期 , 为治 疗
等方 面表现较 好 , C T能 显 示病 变与周 围
胃肠 钡 透 、 C T和 纤 维 胃镜 , 3 0例 为 胃癌 ,

局限性浸润型胃癌影像学诊断

局限性浸润型胃癌影像学诊断
它 可 侵 犯 胃底 部 的 全 部 及 全 层 , 突 破 浆 膜 层 向 周 围侵 犯 。 或 当 钡 餐 检 查 时 胃底 部 可 见 腔 隙 明 显 缩 小 , 回缩 及 扩 张 功 能 减 弱 , 膜 沟 回平 坦 或 消失 。 当贲 门 受侵 时 , 能 丧 失 返 流 明显 粘 功
年龄 为 2 2岁 , 大 年 龄 7 最 9岁 。 而 以 4 ~ 6 O O岁 为 多 【 ,O 1 2 ] 岁前 及 7 9岁 高 龄 者 极 少 发 病 。 12 方 法 . 所 有 病 人 均 采 用 气 钡 双 重 对 比造 成 影 响 的 方 法 进行 钡 餐 检 查 , 发 现 异 常可 进 一 步 检 查 。3 如 6例 中 在 钡 餐 检 查 时 均发 现 胃不 同 部 位 的 异 常 改 变 。至 此 , 进行 内镜 检 查 , 并 咬取 活组 织 病 理 检 查 。三 项 检 查 结 果 基 本 相 同 。证 实 或 印证 在 胃钡 餐 检 查 时 , 发 现 胃任 何 部 位 有 类似 征 象 , 视 为 浸 润 所 应 型 胃癌 的 影 像 表 现 。 13 钡 餐 检 查 . 必 须 采 取 气 钡 双 重 气 钡对 比的 方 法 , 因该 方
3 讨 论
不 易 引起 人们 的 注 意 , 影 响 早 发 现 、 诊 断 、 治 疗 的 主 要 是 早 早
因素 。 另外 , 影 像 学 医 师 的 认 识 和 早 期 诊 断 水 平 无 关 系 。 与
为此 , 们把近年来所发现 的 3 我 6例 不 同 部 位 浸 润 型 胃癌 进 行
总结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 料 .
该 组织共计 3 6例 , 性 2 男 5例 , 性 l 女 1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dings of ascites in patients整wi理th padpvtanced gastric cancer. Am J S4ur2g 2006
基本征象: 泥沙样钙化
粘液腺癌
整理ppt
12
粘液腺癌
整理ppt
13
胃癌影像学分型分期: T分期
整理ppt
14
2010 胃癌7th分期标准CT征象对照
by JW Kim, et al. 2011 欧洲放射学
两名观察者盲法、独立评价,2D(MPR各向同性观察)与3D(仿真内镜)
技术结合【>40min】
扩张不良正常胃壁:柔软
整理ppt
癌肿胃壁:僵硬
9
基本征象: 浆膜外侵 & 脏器浸润
T4a
整理ppt
T4b
10
基本征象: 高强化 & 延迟强化
动脉期(40s)
动脉期(40s)
动脉期: 血供情况 &Cap密度
静脉期(80s)
静脉期(80s)
静脉期: 对比剂癌性 间质空隙内 潴留情况
正常整理ppt
EGJ11癌
后腹膜
转移
整理ppt
39
normal 轻

小肠系膜

整理ppt
40
肝周被膜
整理ppt
41
重视胃癌CT检出腹水对分期的影响
胃癌检出腹水>50ml,腹膜转移率80%~100%
Chang DK.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T-defined minimal ascite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Yajima K.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胃癌影像学评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医学影像科 2014.4.11
基本征象:胃壁增厚
纵向增厚
整理ppt
轴向增厚:肿块
2
假性增厚: 扩张不良正常胃壁
整理ppt
3
BT-4胃癌
整理ppt
4
多平面重建MPR: 轴+冠+矢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基本征象: 腔内溃疡
整理ppt
8
基本征象: 胃壁僵硬
整理ppt
“Smud3g2e sign”
“污迹征”
轻度
整理ppt 中度
重度
33Leabharlann 横结肠系膜+少量腹水
整理ppt
壁腹膜
34
腹膜转移位置的全面观察
肝胃韧带
肝周被膜
大网膜
整理p小pt肠系膜
后腹膜
35
横结肠系膜
大网膜(胃结肠韧带GCL)
整理ppt
36
横结肠系膜
整理ppt
37
肝胃韧带
整理ppt
38
正常
1.索条毛刺状外侵 整理pp2t.结节样外突
203.弥漫浸润
T4a新征象: 浆膜面“亮线征”
整理ppt
T4a
21
T4a整理ppt
T3
22
T4b期:侵犯邻近脏器
肝脏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整理ppt
23
整理ppt T3
24
结节T样4a外侵
整理ppt
25
T4b:通整过理p脂pt肪间隙弥漫浸润至胰26腺
分期准确性:77.2% an整d 理82p.p7t%
15
T1: 侵至粘膜或粘膜下层
粘膜下低密度带可见
整理ppt
粘膜下低密度带不可见: 癌肿厚度需<50%全层胃壁
16
T2: 侵至固有肌层
癌肿 > 50%全层胃壁厚度, 未触及外层稍高强化带
整理ppt
17
T1: <50%全层
整理ppt
T2: >50%全层
18
T3: 侵至浆膜下
癌肿与胃壁最外层无分整界理p/p累t 及可分辨的胃壁全层1,9且浆膜面光滑
T4a: 侵透浆膜至胃周脂肪间隙
A nodular outer margin of the outer layer and/or a dense band-like perigastric fat infiltration
可切除整理ppt
不可切2除7
窄窗
宽窗
T4a
宽窗显示脂肪间隙内结构
整理ppt
28
没有冠、矢状,不要轻易判断浆膜情况
结合MPR三平面图像后整理T分pp期t 准确率提高10%-20% R2ad9iology 2007
T4a
整理ppt
30
M分期:腹膜转移
网膜饼
整理ppt
腹膜增厚 +大量腹水
31
早期转移征象的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