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统一和崛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德国的统一教案

德国的统一教案

德国的统一教案教案标题:德国的统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德国的统一历史背景和过程;2. 探讨德国统一对德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国际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欧洲历史中的德国分裂时期,包括二战后的东西德分治;2. 提问:你们知道德国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主体: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如小组讨论、展示、研究等)来研究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4.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德国统一对德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的影响,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记录下来;6. 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拓展:7.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探讨德国统一后的一些具体变化和挑战,如经济统一、文化融合等;8.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总结:9. 教师总结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0.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德国统一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启示,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评估:11. 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德国统一的反思作业,包括对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的个人见解和思考;1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1. 德国统一的历史资料和文献;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3. 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

教学延伸:1. 邀请德国历史专家或德国文化交流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2. 组织学生参观德国历史相关的展览或活动;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德国统一后的社会变革、政治发展等。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分组合理,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参与讨论和展示;2.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1864-1870
年 )
君主政体; 军国主义
发动一战原因之一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 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 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 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 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 他所运货物的价值。
——《大国崛起》
有利:
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不利:
通过自上而下的王 朝战争完成统一,保 留了君主政体,强化 了军国主义传统,使 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侵 略性的国家
结束分裂 统一的市场 打败法国,得到50亿法 郎的战争赔款 资本 阿尔萨斯、洛林的矿藏 资源 打败法国,奥地利,改 变欧洲国际格局 成为新兴的强国 促进了德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第15课:德国的王朝战争
神圣罗马帝国
962年 14世纪
建立
徒具虚名
19世纪初
被拿破仑推翻
1807-1821年
普鲁士改革
原因:
根志 统 一 (
具体: 普鲁士邦实力强大主张铁血统 一 消 对丹麦 除 了 措施: 王朝战争. 对奥地利 两 大 对法国 障 碍 结果: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 积极: 国家统一 经济发展 影响: 消极: 20世纪初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 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 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 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 • 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的 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 跃居世界首位;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 了所有欧洲国家。

7.3.1 德国统一 八下社会人教版新版教案

7.3.1 德国统一 八下社会人教版新版教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
⑵“铁”和“血”指的是什么?
⑶怎样评价这里的“铁和血”政策?
教学反馈:
7.3.1德国统一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德国统一前的概况,理பைடு நூலகம்德国统一前的背景。
2.知道普鲁士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的原因和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结果。
3.知道德国统一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德国统一的过程和影响。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统一前的德国
1、拿破仑帝国覆灭后,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在召开了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
2、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在严重分裂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和北部的。
3、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以先导,开始了,优先发展,是德意志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德国的统一
4、1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开会,讨论统一问题,到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
5、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为宰相。他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
、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他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
和进行三次“”,均取得了胜利。年,普鲁士国王在法国的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6、但是,德国的统一是通过“”实现了,奠定了未来德国的传统;同时,德意志民族的、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这一切都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拓展提升】

15、德国的统一和崛起(11)

15、德国的统一和崛起(11)
政治上:国内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上:国内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英国: 对外确立世界霸权。 对外确立世界霸权。 经济上: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经济上: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政治上:国内完成法国大革命, 政治上:国内完成法国大革命, 法国: 法国: 对外拿破仑帝国时称霸欧洲大陆。 对外拿破仑帝国时称霸欧洲大陆。 经济上:继英国后开展工业革命,实力仅次于英。 经济上:继英国后开展工业革命,实力仅次于英。
俾斯麦
“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 我们这里不是英国, 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 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 “德国不能寄希望与普鲁士的自由主 而要寄希望于它的武力。 义,而要寄希望于它的武力。当前的重大 问题不能靠演说和靠过多数通过决议来结 这原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 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 局,这原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 问题须靠铁和血来解决” 问题须靠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 ——俾斯麦
2、表现: (1)经济实力的改变
二、德意志的崛起
19世纪70、80年代: 19世纪70、80年代: 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世纪70 年代 19世纪90年代 世纪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实现经济的起飞 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欧洲第一, 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欧洲第一, 世纪初期 世界第二。 世界第二。
• 2、统一的过程
1815年 1815年4月1日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阿尔 特马克雪恩豪森庄园一家大容克贵族世家 大容克贵族世家。 特马克雪恩豪森庄园一家大容克贵族世家。 幼时受过良好教育, 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 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 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 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 27次决斗 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 俾斯麦体格强壮 个性粗野, 体格强壮、 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 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 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 1839年以后 他回到自己的领地, 年以后, 1839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领地,经营庄 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 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作 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 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 1847年 பைடு நூலகம்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 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 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 1858年被任命为 1851 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 联邦代表会的代表。 联邦代表会的代表。 1859年任驻俄公使; 年任驻俄公使 1859年任驻俄公使; 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 年改任驻法公使 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 1862年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年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1862年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 铁血政策” 主张通过王朝战争, 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王朝战争,由普 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 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 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 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教案

德国统一教案

德国统一教案
概述
本课将介绍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
- 了解德国统一前的分裂状态
- 掌握德国统一的过程和关键事件
- 分析德国统一对德国和全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
- 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 关键事件和人物的分析
- 启发学生思考统一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引入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10分钟)
- 讲解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裂状态
- 介绍东德和西德的政治和经济差异
2. 介绍德国统一的过程和关键事件(20分钟)
- 讲解柏林墙倒塌和德国两国合并的背景和推动力- 介绍德国重新统一的法律和政治过程
3. 分析德国统一对德国和全球的影响(20分钟)- 讨论德国统一对德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探讨德国统一对欧洲一体化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 总结和讨论(10分钟)
- 总结德国统一的重要性和影响
- 启发学生思考其他国家统一对国家和全球的意义
教学资源
- 讲义: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 视频素材: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的关键事件- 图片:德国统一后的经济和社会变化
- 讨论问题:德国统一对欧洲一体化的贡献和挑战作业
请学生撰写一篇短文,阐述他们对德国统一对德国和全球的影响的理解和观点。

最新金陵中学《德国的统一和崛起》教案.doc

最新金陵中学《德国的统一和崛起》教案.doc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金陵中学樊明华[教学目标]1.理解邦国分立和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了德国实现工业化;理解对法战争的失败引发的社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成为德国实现工业化的动力;掌握走“普鲁士道路”使普鲁士承担起统一德国的历史使命;掌握俾斯麦运用“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理解“普鲁士道路”与武力统一德国间的关系;理解德国的统一促进了德国的崛起,但其保留的军国主义传统也埋下了战争的隐患。

2.通过阅读课文和提供的材料,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分析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国家强大的保证。

[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实现工业化的背景和措施。

难点:“普鲁士道路”与武力统一德国间的关系。

说明:1.在欧美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德国的现代化方式独具特色。

故德国实现工业化的背景和措施是学习的重点。

2.普鲁士通过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方式(普鲁士道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德意志各邦中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邦,从而承担起完成德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并在首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的推动下,最终用武力的方式完成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废除地方封建特权,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关系比较复杂,故为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引用材料一(见资料附录,下同),通过介绍德国近现代史中分分合合的概况进入新课。

指出:在现代化历程中,德国通过战争崛起又由于战争走向分裂最后以和平方式完成再次统一和崛起的历史与其它西方大国的发展史有着极大的差异。

2.讲授德国实现工业化的背景。

(1)分析德国工业化的障碍。

提问:在19世纪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历史浪潮中,德国工业化却发展缓慢,为什么?引用材料二,介绍德国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分裂的由来。

引用材料三,引导学生分析德国分裂局面以及封建农奴制度对德国工业化的阻碍作用。

新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德国统一》公开课PPT多媒体课件 八年级社会初中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德国统一》公开课PPT多媒体课件  八年级社会初中教案

德国统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德意志统一的背景、方式、过程、结果二、能力目标: 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认识德意志统一的背景和影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的评价俾斯麦和德意志的统一;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德意志统一方式,初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继承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认识特殊历史任务在历史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德意志统一的背景;德国统一的影响教学难点:分析评价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 统一的历史条件[导入新课](齐读):P66——“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向全世界延伸。

一些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纷纷掀起变革,发生了德国统一,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事件,这些国家陆续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崛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链接(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德国统一的历程。

[讲授新课]1.出示地图《统一之前的德国》,观察此图,分析德国统一前的政治状况。

(生):政治四分五裂,邦国林立。

2.出示材料:统一前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料1:1835—1845年,普鲁士大多数铁轨是进口的,到19世纪50年代,大多数铁轨都是德意志制造的。

资料 2 :铁路建设的发展也加速了炼铁工业的技术进步,普鲁士生铁产量1851年为14.8万吨,1860年为39.5万吨,1866年为80.4万吨。

思考: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德意志在哪些方面取得的成就?(生):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经济显著发展资料3:工业革命下的德意志,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但远远落后于英国与法国,约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其12个大城市的人口总和还不如法国巴黎一个城市的人口数。

资料3反映了德意志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生):德意志经济发展远落后于英法等国3.情境引入:从柏林去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我所运货物的价值。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 1864年,普联合奥 丹麦 • 1866年,普 奥(萨多瓦) • 1870年,普 法(色当)
三次王朝 战争

韩麦尔先生说:“我的孩子们,这是 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 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习只许教德语 了。新教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 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都德《最后一课》片段
音乐家——贝多芬
诗人——歌德
哲学家——康德
三、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了解即可)
• “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 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 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 关税远远超过了所运货物的 价值。”
德意志的分裂局面会对国家发展 造成什么影响?(内、外)
2、普鲁士的强大
(1)、施泰因、哈登堡在普鲁士改革: 内容: 废除农奴制,首先完成农业资本主义改造 影响: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康德
4、教育
5、名胜古迹
7、德国饮食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威廉二世:
“德意志要 成为世界帝 国!”
Hale Waihona Puke “德意志实现统一 的道路只有一条, 这就是通过剑, 由一个邦支配其 余各邦”。
克劳塞维茨
五、德国印象
歌德 海涅
1、文学家 (18世纪)
格林兄弟
歌德
文学家:诺贝尔奖 (20世纪)
3、音乐家 巴赫 贝多芬 舒曼 勃拉姆斯
贝多芬
3、想思家 康德 费希特 古典哲学 黑格尔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2)、1833年十八个邦实行关税同盟
影响——统一的先声
(3)、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1898年)。
普鲁士宰相兼外 交大臣,是德国近代
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详案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民族国家的概念,请问民族国家的特征是什么?
生:统一的市场、语言、统一的政治文化中心
师:到18世纪英法两国通过改革和革命的方式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发展成为欧洲大国;同为今天欧洲大国的德国,怎样形成民族国家并走上崛起之路,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1、统一的背景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别成为今天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雏形。

962年,奥托一世建立的封建帝国,由于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第一帝国。

正如课本67页知识链接的描述,这个帝国到了14世纪之后,就已经徒具虚名。

这一时期的帝国由大大小小的三百个邦国和自由市组成,而非一个如英国、法国一样的民族国家。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曾有德意志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这一时期的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欧洲中部的一片区域,邦国林立,四分五裂。

并且这些邦国中大都实行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

大家猜猜看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能达到多少?是用个十百千万中哪个计算单位呢?
生:
师: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0种。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足见四分五裂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1806年,拿破仑的军队推翻了这一名存实亡的帝国的统治。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征战引发了各邦国的积极变革和很多民众的民族意识,统一渐渐地成为各阶层的共同呼声。

那么德意志将以何种形式来完成统一呢?
1815年,德意志各邦国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其中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其中力量最强大的两个邦国。

关于德国统一的形式,分别形成了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小德意志道路和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大德意志道路。

在这场PK中,历史告诉我们普鲁士获胜了。

那么,为什么普鲁士能承担起德国统一这一历史重任呢,请同学们结合书本一起思考一下。

师:19世纪初,普鲁士首相先后颁布了《十月敕令》和《调整敕令》,废除了农奴制,在德意志各邦中,率先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造,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工业领域,1834年由普鲁士牵头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强了北德意志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在经济上全面超过奥地利。

就军事力量而言,18世纪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时代就保持规模巨大的常备军。

更为关键的是,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了一位改变德国命运的宰相——俾斯麦,开始了这对黄金搭档的愉快合作。

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来源于他就任首相后的一段演说。

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书本67页,来自俾斯麦的演讲。

生:
师:这位同学,你来说说,铁和血是什么?
生:武力
师:他所相信的是武力,他所支持的是由普鲁士来主导德国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

2、统一的过程
在“铁血政策”的指导下,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对丹麦一战,是为了北方边界的两块地方。

两年以后,为了将奥地利彻底从未来统一的德意志中排除出去,普奥战争爆发。

俾斯麦之所以将奥地利排除出去,一是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二是奥地利统治之下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

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

1870年,普鲁士扫除了统一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法国,法国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国家出现在欧洲大陆,一直通过各种方式阻碍德意志的统一。

关于这场战争的爆发,集中体现了俾斯麦的谋略:一心想要挑起对法一战的俾斯麦用计激怒了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将发动战争的罪责推到了他的身上。

在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屈辱条约,将铁矿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被推举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俾斯麦出任帝国宰相。

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但原本就存在的军国主义传统因此得到强化,对德国后来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3、德国的崛起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教材,政府的哪些措施促进了德国的崛起?
生:政治:打击分裂势力,巩固统一;
经济:统一货币、邮政制度,建立帝国银行,实行高额关税;
法律:统一刑法,编纂民法,废除地方封建特权;
社会福利:推行福利化社会政策;
外交:推行“均势外交”政策。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师:其中社会福利政策值得一提。

俾斯麦的初衷是要采取“糖果政策”来对付工人运动,由此他制定了并推行了有关疾病、工伤和养老的三个社会保险法案,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被一些人们讽刺地称之为“俾斯麦先生的社会主义”。

它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并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起到榜样作用。

俾斯麦的对外政策是一种带有强烈争霸欧洲的“大陆政策”,为了给新生的德意志帝国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他精心构筑了一个纵横交错异常复杂的外交网:打压法国,拉拢俄国,避免与英国的正面冲突。

由此带来了欧洲大陆二十多年的相对和平。

这一系列措施共同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到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大大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在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德国完成任务了统一和崛起。

在此过程中,灵魂人物——俾斯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1885年,俾斯麦的70岁寿辰得到了他几乎能得到的各种荣耀。

比如他70岁生日时发行了纪念币,位于他的家乡汉堡有俾斯麦纪念碑。

可以说70岁的俾斯麦,达到了政治生涯中的又一辉煌时刻。

然而,三年之后即1888年,皇帝威廉一世去世;他的孙子时年29岁的威廉二世即位。

请大家看69页威廉二世的油画像。

给你什么印象?
生:
师:这位年轻的君主,出生时脑部受到伤害,且左臂萎缩,具有野心、冲动鲁莽,自负的背后隐藏着自卑。

所以威廉二世的照片或是油画中,他都隐藏起自己残疾的左臂。

在对外政策上他与俾斯麦的“均势外交”发生了矛盾,他更不满老丞相控制着国家相当的大权。

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回到家乡汉堡,写下了三卷本的《思考与回忆》,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他的第一手材料。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落寞与无奈中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新的领航员威廉二世将把德意志这艘战舰引领向何方?时任帝国外交部长皮洛夫有这
样一段经典言论很好的表明了皇帝的心迹——称霸世界!
经济实力强大的德国拥有的殖民地数量却极其有限,为了争夺殖民地和经济利益,新的领航员威廉二世将德国引向了战争的边缘。

这种隐患在20世纪中两次变成了现实,出示PPT22;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价,1945年国家一分为二,长达近半个世纪。

通过本节课及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过战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美国、德国;经由革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法国;下节课我们将会学习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国和日本。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考纲的基础上有一定扩充,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如德意志分裂状况的由来,德国统一的背景,等等。

但是很好调动了学生兴趣,尤其是补充威廉二世与一战的联系。

如若可能,可以增加俾斯麦的个人故事进一步增强学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