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灵巧漫步轻盈B. 勤奋沉着老实C. 炽热荷花花蕾D. 马虎奔跑悠闲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喜欢踢足球,他在比赛中总是能踢进好几个球。
B.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我们大家都看不懂。
D. 这个公园里的风景非常美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书声琅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朗朗上口B. 响彻云霄C. 鸦雀无声D. 鸡飞狗跳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变得明亮起来。
B. 那个小男孩像一只小鸟,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
C. 这个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D.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这朵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C. 那只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
D. 那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认真地读着。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将相和》中,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答案: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7. 《月光启蒙》中,作者用“月光”比喻()。
答案:母亲的关爱8. 《长城》一文中,长城被称为()。
答案:万里长城9.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包括()。
答案: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五彩斑斓的野花10. 《我爱这土地》一文中,诗人表达了对()的热爱。
答案:祖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荷花》一文中,作者描写荷花的顺序。
答案:作者先描写了荷花池的整体景象,然后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花的香气,最后描写了荷花的美丽。
12. 简述《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感情变化。
答案:小弗朗士最初对韩麦尔先生感到厌恶,后来在韩麦尔先生的教诲下,逐渐产生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小学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查秋毫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晓》。
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B.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
C.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D. 我今天去超市,买了苹果、香蕉、橘子。
答案:B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不经历危险,就得不到成功。
B. 不进入虎穴,就得不到虎子。
C. 不要害怕困难,要勇敢面对。
D. 只有亲自去虎穴,才能得到虎子。
答案:A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A. 路B. 树C. 草D. 花答案:A6.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莺”指的是()A. 黄莺B. 画眉C. 燕子D. 麻雀答案:A7.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春江”指的是()A. 春天的江水B. 春天的河流C. 春天的湖泊D. 春天的溪流答案:A8.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客”指的是()A. 外地人B. 外国人C. 异乡人D. 陌生人答案:C9. “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指的是()A. 乌鸦B. 喜鹊C. 麻雀D. 燕子答案:A10.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美丽的女子B. 明亮的月亮C. 遥远的天空D. 清澈的湖水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拂堤杨柳醉春烟。
4.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

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全国甲卷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论证中国考古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展现了中国上古史构建的广阔学术前景。
文中列举的诸多考古发现,有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德国科普作家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第6题要求学生回答,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带给人们什么思考,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从材料引申出来的问题作深入思考。
3.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赞美机械具有“创造的喜悦”和“散布生命”的诗性,以独特的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思考“机械的诗”背后是工人的辛勤创造。
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单文本)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
第11题B选项将文中“何怨”与教材中李白《行路难》“今安在”的结构进行比较。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试题不要求考生具备系统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只需要熟悉课文中同类句子即可。
2.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3. 名篇名句默写(1)《行路难》(2)《邹忌讽齐王纳谏》(3)以花喻雪或以雪喻花三、语言文字运用材料摘编自张志公的《说工具》一文,通过介绍三位教师对成语“破釜沉舟”的不同教学方法,引入对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的思考。
语文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明查秋毫C. 明察秋毫D. 明查秋毫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出师表》D. 《醉翁亭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 独在异乡为异客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著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C. 《水浒传》是清代施耐庵所著D.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所著6.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安石D. 苏轼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望》C. 《望岳》D. 《登高》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诗经·郑风·子衿》B. 《诗经·卫风·淇奥》C. 《诗经·周南·关雎》D. 《诗经·秦风·无衣》10. 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行的汇编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C.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哲学思想D.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出自《离骚》。
12. “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出自《春夜喜雨》。
13. “_________,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初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氛围(fēn)砝码(fǎ)脉搏(mài)娇嗔(chēn)B. 神采奕奕(yì)脉络(luò)憔悴(cuì)杀一儆百(jǐng)C. 崇拜(chóng)惬意(qiè)狡黠(xiá)相形见绌(chù)D. 情不自禁(jīn)呕心沥血(ǒu)气氛(fēn)草长莺飞(zhǎng)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期间,古镇的民间艺术活动好戏连台,反映出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B. 这篇文章情感真挚,作者一气呵成,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C. 虽然已经是中考状元,但是吴敏同学不骄不躁,勤奋好学,真值得我们学习。
D. 看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张爷爷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使中国航天科技在经济全球化和外交多元化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 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C. 为了让更多青年人才愿意为乡村振兴助力,需要国家和社会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改善乡村就业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D. 阅读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或者滋养浩然之气,否则就不能开启内心世界。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B.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三礼》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C.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024年新疆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新疆中考语文真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题卷共2页。
2.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12分)打造文化名片,讲好新疆故事。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每一帧画面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画。
白雪皑皑的阿尔泰山、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湖、渺.远广阔的璀璨星空、一望无垠的烂曼花海……如同人间仙境,()牧羊人在晨曦中的剪影、余晖.下温暖的毡房、那丰绕土地上的马蹄声声和倔.强的白杨树……这些场景不仅令人振撼,更激发了人们对新疆自然之美和风土人情的向往之情。
正通过这样的文化呈现,新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3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渺远(miǎo)B.余晖(hu)C.倔强(juè)D.绽放(zhàn)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烂曼 B.剪影 C.丰绕 D.振撼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妙手偶得B.浮光掠影C.栩栩如生D.美不胜收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莫泊桑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D.“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6.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8分,每空1分)赏自然之美,感文人情怀。
陶渊明的“芳草鲜美,(1)”(《桃花源记》)写出桃花林的绚丽美好;杜甫的“造化钟神秀,(2)”(《望岳》)表现泰山的神秀巍峨;刘禹锡的“(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诗人的乐观精神;范仲淹的“(4),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展现奇特寒冷的边塞风光;张养浩的“(5)”(《山坡羊·潼关怀古》)描绘出山峰聚集、黄河汹涌的动势;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6)”(《爱莲说》)提醒我们要像莲一样洁身自爱。
语文高考题目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本文以作者在兰亭的一次宴会为背景,描绘了文人墨客欢聚一堂、畅谈诗词的盛况,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1. 下列关于《兰亭集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 《兰亭集序》全文共有一百四十字,分为三个部分C. 《兰亭集序》描绘了文人墨客欢聚一堂、畅谈诗词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D. 《兰亭集序》的书法风格属于楷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 下列对《兰亭集序》中“会稽山阴道上,行则将至,坐则可望”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描绘了宴会地点的美丽景色B.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C. 这句话暗示了宴会的时间短暂D. 这句话与全文主题无关3. 下列对《兰亭集序》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兰亭集序》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B. 《兰亭集序》通过描绘宴会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墨客的敬仰C. 《兰亭集序》中的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体现了王羲之的书法功底D. 《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二、古诗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1. 下列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B. 诗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C.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D.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2. 下列对《赤壁赋》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景象B. 词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C. 词中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D.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3. 下列对《离骚》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以屈原放逐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忠诚B. 诗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C. 诗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D. 这首诗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三、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乙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
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
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
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
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
《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
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
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
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
”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xx语文训练真题试卷(一)一、读拼音,写汉字(每空0.5分,共4分)zhì:()手可热两军对()孤注一()闲情逸()hé:()xx而渔()xx狮吼chóu:壮志难()一()xx二、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每空1分,共7分)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呀。
(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3、虽然路上有许多(),但谁也别想()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就放弃的。
(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4、()考试不难,()方法和规范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
(填关联词)三、按要求写句子(共9分)1、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2分)。
2、妈妈很忙,没有功夫去看电影。
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3、xxxx的技术水平和不休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xx和力量。
缩写句子:(2分)。
4、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
(3分)xx无语,却放射出xx;大地无语,却展示出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2分)(1)请用简洁的语文概述《丑小鸭》的故事,并写下你阅读这一童话后的一点感悟。
(4分)作品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名著填空: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xx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6分)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
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xx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xx粪门。
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②()③()(3)戏为六绝句(xx)xxxxxx当时体,轻薄为文哂(shěn)未休。
xx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xx流。
这首诗里涉及到了初xx,他是:、、、。
五、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9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大民间传说、、、。
3、“xx中计”“跃马过xx”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x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臣”中的“忠骨”是指(人物名),“佞臣”是指(人物名)。
5、请写出“xx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xx”中作者送别友人时登上的楼名:。
六、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19分)神奇的魔术师冬苗①女儿小xx的生日就要到了,约当茨却高兴不起来。
②妻子小心翼翼地与他商量:“女儿想多邀些小朋友,开个生日‘派对’好不好?”“随你安排吧!”约当xx大手一挥,不耐烦地说。
“小xx一直把你当作心目中的xx,大伙也想听你讲海上的惊险故事呢!”妻子柔声细语地说,“呃,对了,还有一位魔术师要来表演,他自己找上门,不好意思拒绝。
”“魔术师?哈哈,混饭吃的江湖骗子!”灼当xx放声大笑,笑声很空洞。
妻子惊恐地望着他,不知丈夫发生了什么事。
③小xx生日那天,来了不少小客人。
屋子里,就像涌进一群花喜鹊,热闹极了。
④男主人却不问不闻,衔着雪茄,独自去河边散步了。
约当茨这次远航归来,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约当茨从河边回来时,魔术表演己近尾声。
看来的确很精彩,院子里不时爆出哄笑声、鼓掌声。
妻子嗔(chēn)怒地瞟了他一眼,连忙让出座位,“哎,你到哪儿去了?到处找不到你。
这魔术太奇妙了!你不看,真可惜啦!”“骗小孩子而已!”约当茨鄙夷不屑地哼了一声。
⑤“唷,这位先生刚刚钓鱼回来吧?收获不小啊!”魔术师年岁已老,发须斑白,但精神矍铄。
他向约当茨高声喊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呵,说我吗?”顷刻间,约当茨成了全场的焦点。
“我帮你把鱼儿放进盆里!”魔术师端来一瓷盆,走到约当茨身旁,果然从他藤椅的前后左右,一把把抓出活蹦欢跳的金鱼来,扔进水里还能游动。
“好,压轴戏由我们大xx登场啦!”魔术师用口哨吹奏进行曲,一条漂亮的斑点狗蹦到台前。
眼看魔术师扔出礼帽,原来只是虚晃一枪,礼帽急藏身后。
斑点狗果真上了当,东嗅嗅,xx,不见礼帽的影踪,最后,竟从灌木丛中,艰难地拖出一只大皮靴来。
它一步一趔趄,气喘吁吁地把大皮靴拖到主人的脚边。
更加意外的是,魔术师竟从大皮靴里抱出一只红眼睛的xx,送给小xx,作为生日礼物。
全场的孩子都兴奋得尖叫起来,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⑥约xx也忍不住鼓起了掌,笑出了眼泪,吩咐妻子送上丰厚的酬金。
魔术师却不肯收受,只和约xx干了一杯葡萄酒。
他说,年轻时他是名消防队员,火灾中,为抢救医院里的病人,被砸下的xx压断双腿。
他拉起裤管露出金属假肢,寒光凛凛,使约xx全身一震。
⑦一切都xx了。
他是从医院里知道了约当茨的情况,才特意赶来。
与这位神奇的魔术师相比,约当茨作最坏的打算,也仅仅将据去一条腿,难道就到了世界末日?⑧xx下,约当茨目送魔术师的汽车渐渐远去,轻轻用口哨吹起了《水手进行曲》。
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xx更青了!1、联系语境解释加黑线的词语(2分)。
不闻不问:。
鄙夷不屑:。
2、文中妻子说“他自己找上门”,请xx找出与此句相呼应的句子,用“”划下来。
(2分)3、文中约当茨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魔术师持有不同的态度。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双音节词语。
(2分)约当茨在魔术师到来之前的态度是,他在看完魔术师的表演后的态度是赞扬,最后他目送魔术师远去时,对魔术师的态度是。
4、文中妻子的xx和动作均不多,但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请结合文中的一处具体的语言或动作描写分析妻子的形象。
(3分)。
5、理解文章划线句“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xx更青了!”有什么含义?(4分)。
6、文章标题是“神奇的魔术师”,从全文来看,魔术师“神奇”在哪些方面?(4分)。
7、文中魔术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形象,正像陆游笔下的xx,即使被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措撒芳香。
请你写出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含有此意的两句词。
(2分),。
七、作文:(40分)阅读材料:一位妇女走进一家新开张的花店,却看不到花瓶,也看不到任何鲜花,店里只有上帝站在柜台后面。
“你想要什么都可以提出来。
”上帝说。
“我想要幸福。
我想要xx、金钱、被人理解的能力。
我想死后能够上天堂。
而且我也想让我的朋友们都能得到这一切。
”上帝从他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一个罐子,打开罐盖,从中取出一些颗粒状的xx,递给那位妇女。
“你把这些种子拿走,”上帝说,“把它们拿去种,因为我们这里不出售成果。
”要求:请体会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题目。
字数在400字左右(不能以诗歌形式出现。
文章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4xx语文答案(一)一、zhì:(炙)(峙)(掷)(致)hé:(涸)(xx)chóu:(酬)(筹)二1、狼狈为奸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阻碍)(阻止)(阻挠)4、(虽然)(但是)(所以三、按要求写句子(共9分)1、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2、不可否认,妈妈很忙,没有功夫去看电影。
3、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了xx和力量。
4、xx无语,却体现出巍峨;xx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四1、简介:《丑》讲述了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xx的天鹅。
(起因、经过、结果)没有写经过和结果各扣一分。
感悟:人只要有梦想,那么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可以xx作答,如果只答不因外表自卑的扣一分。
)2、(1)xx 大闹天宫②xx 真假xx ③xx 醉打xx3、杨炯、xx、xx、xx。
五1、雪。
2、《xx》、《xx》、《xx与xx》、《牛郎织女》。
3、《三国演义》。
4、xx、xx。
5、xx。
六1、不闻不问:不听也不问。
文中指约当茨对女儿的生日派对不理会。
鄙夷不屑:看不起。
文中指约当茨看不起魔术师的表演。
2、他是从医院里知道了约当茨的情况,才特意赶来3、不屑、xx。
4、妻子嗔(chēn)怒地瞟了他一眼,连忙让出座位,“哎,你到哪儿去了?到处找不到你。
这魔术太奇妙了!你不看,真可惜啦!”。
说明妻子是一个温柔,体贴丈夫的人物形象。
5、表层意:写了天气好。
深层意:暗示了约当茨从消极中走出来,重拾自信。
6、神奇在:1.魔术精彩。
2.劝解约当茨的方式神奇。
3.魔术师的乐观坚强神奇。
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xx如故。
2016xx语文试卷(二)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12分)hú lúntǎn tèwù()吞枣()不安恍然大()rǎng rǎngjūcǎi熙熙()不()一格兴高() 烈同音字:quán:()愈()缩()势依次写出第一行词语的近义词:依次写出第二行词语的反义词:2、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手”的成语补充完整。
(3分)形容极为兴奋()形容医术xx()形容重归于好()形容十分喜爱()形容情深如兄弟()形容做事机警、敏捷()3、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返璞归真、亭亭玉立、形色匆匆”这三个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B、刚劲、狂风怒号、含情脉脉、埋怨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
C、“饱经风霜”与“饱览群书”中的“饱”字意思不一样。
D、“张灯结彩、目瞪口呆、姹紫嫣红、怒目圆睁”都是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2分)①君子一言——②不入虎穴——③——死而后已④——不能动人。
5、按要求填空。
(3分)(1)我们常用xx的《春夜喜雨》中“,”这两句诗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xx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20xx,字子xx,世称“()”,又称“xx工部”(“xx拾遗”),他的诗被称为“()”。
“xx、xx”是我国诗歌史上的“xx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xx”的是()()。
6、根据要求填写诗歌。
(4分)(1)从xx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xx谓世再无知音,乃,感觉到xx的消极人生观;而xx在《送xx之xx》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我们却能感觉xx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