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课件

合集下载

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
到乡翻似烂柯人。 ——借晋人王质的故事抒发诗人对岁
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个人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新事 物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赤 壁
• • • •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慷慨激昂 豁达胸怀
比喻
尾联:歌一曲
感谢关怀 ——坚定意志 乐观精神
与友共勉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 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 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怀旧空吟闻笛赋, ——借向秀对嵇康的怀念表达诗人
对月怀人(抒写离合之情)
情感内涵:
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 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 好祝愿。 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张养浩
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作者小传】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1270--1329),元散曲家。字 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
1. 请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gē liá o
过 零 丁 洋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科举入仕,起兵抗元
风飘絮 ——喻国家局势危急 颔联: 雨打萍 ——喻个人命运动荡不安 惶恐——对艰难时局忧惧不安 颈联: 零丁——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张 养 浩
山 坡 羊 潼 关 怀 古

《古代诗词曲五首》课件

《古代诗词曲五首》课件

第四首诗词曲的艺术手法与特色
总结词
叙事技巧、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文化内涵
详细描述
这首诗词曲在叙事技巧上表现出色,成功塑 造了各种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独特,同时蕴 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读者领略到传统文
化的魅力。
第五首诗词曲的艺术手法与特色
总结词
意象叠加、情感渲染、修辞手法、思想深度
详细描述
这首诗词曲通过多个意象的叠加,强化了情感渲染,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深刻 的思想深度,使读者在欣赏艺术美感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启迪。
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影响
古代诗词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些 思想对古代文人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观 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化传承与创新
古代诗词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使得古代文 学艺术得以不断发展。
02
五首诗词曲的作者介绍
作者一介绍
总结词
文学巨匠,开创一代文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精练 ,深受后世喜爱。他的创作涵盖了散文、诗歌、词等多个领域,对后世文学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二介绍
总结词
才华横溢,诗风清新
详细描述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作而著名。他的诗歌多 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
第五首诗词曲的影响与价值
总结词
这首诗词曲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详细描述
这首诗词曲的价值在于它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以及它对读者心灵的触动和 启迪。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 词曲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曲五首》课件

《诗词曲五首》课件

资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 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 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 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 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 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一.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二.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
01
情。
月亮有那些美称和雅号?你还知道哪些咏月的名句。
02
说说“月亮”、“月光” 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
义。
水调歌头
咏月
上阕:饮酒问月
苏轼
明月 喻清高
---------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难眠怀弟
圆月 衬别离。
---------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乐观旷达
资料:
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 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 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 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 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 “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 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 好诗!’竟不能逼。”
怀旧空吟闻笛 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2021
今日听君歌一 曲,暂凭杯酒 长精神。
01
02
03
04
05
06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2018
巴山楚水凄凉 地,二十三年 弃置身。
2020
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
2022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词曲五首》PPT演示课件

《诗词曲五首》PPT演示课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送别
试将此诗分成两部分,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
动人民的穷困生活;有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痛苦;有的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追求美好爱情的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愿望;有的揭露了贵族的腐朽生活和社会的黑暗。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zhé sàn lán
ch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塞气候的什么特点?那个字用得好?
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侧面描绘出边塞的寒冷。同时写出了边 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古代诗词曲五首》课件

《古代诗词曲五首》课件
古代诗词曲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例如,唐诗的繁荣与唐代社 会的繁荣和开放有关,而宋词则反映了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商业文化的繁荣。
文化传承
古代诗词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词曲的创作和传承,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 感得以流传至今。
个人情感表达
古代诗词曲也是文人墨客表达个人情感、志向和抱负的重要方式,如怀才不遇、离别之痛 等。
构思与布局
优秀的古代诗词曲在构思和布局上都十分巧妙,如起承转 合的结构安排,铺垫、呼应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整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艺术特色
意境深远
古代诗词曲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事物,创造出深远、悠长的意境 ,使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情感真挚
无论是忧国忧民、离别相思还是田园风光,古代诗词曲都表现出真挚 的情感,触动读者的心灵。
形象生动
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出鲜明、逼 真的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
风格多样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如豪放、婉约、清新、自然等,这些风格 使得古代诗词曲丰富多彩,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
表现手法
象征与暗示
通过使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诗人可 以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使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含蓄与直抒胸臆
有的作品情感表达含蓄深远,需 细细品味;有的则直抒胸臆,情 感热烈奔放。
主题思想
人生哲理
许多古代诗词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 理,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世事沧 桑的反思等。
社会批判
一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批 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的 愤慨。
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的体现
古代诗词曲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 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民俗 传统等。

诗词曲五首课件

诗词曲五首课件

诗词赏析
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 催”一句表达了作者离乡多年后回到故 乡,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乡音未 改,这表明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十分深
厚。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句则通过儿童的问候表达了作者对故 乡的陌生感,也暗示了他离乡时间之久

整首诗情感真挚、朴实自然,语言平易 近人,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介绍
总结词
中国唐代著名诗人
详细描述
王勃,字子安,出生于唐代绛州龙门,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与杨炯、卢 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诗词背景
总结词
送别诗,表达离别之情
详细描述
此诗是王勃在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州任职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与 朋友分别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唐代诗人王之涣,字季陵,出 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
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 ,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并称 “盛唐三杰”。
王之涣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 园、边塞风光而著称,他的作 品风格豪放、意境深远。
诗词背景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经典之 作。
该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远眺黄河滚滚,视野开阔,气 势磅礴,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诗词赏析
总结词
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篇,既点明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地点,又描绘出了送别时的景象。诗人 通过使用“望”字,将视线拉远,展现出宏伟的气象。同时,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23《诗词曲五首》课件(共74张PPT)

23《诗词曲五首》课件(共74张PPT)
色彩:茫茫白雪之中,鲜艳夺目的红旗显得格外突 出,并给冷色的基调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衬严寒。
动态:狂风飞雪,红旗在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给 人一种沉重、肃穆的感觉,符合此时送别的气氛。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 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 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 担忧。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
咏雪(天气情况)
诗题
人物(诗人、武判官)
“送武判官
归京”
事件(归京)
再读诗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10句)从不同侧面咏雪。
第二部分
(11-18句) 送别
(11-14)宴请归客与送客出辕门时 大雪奇寒的景象; (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细读感悟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 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 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走出 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共18张PPT)
《山坡羊·潼关怀古》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 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 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基础过关
4.(重庆一中 中考模拟)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
日积月累
课文助读
走近作者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 东东平)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 为学术界所重视。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 江陵)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 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
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

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④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
⑤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要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
听觉记忆的作用。
A.①③②⑤④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 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 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 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 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 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 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 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 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悔、吵闹都 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 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 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阅读理解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的精神。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寂寥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 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阅读理解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 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阅读理解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销:销蚀。 将:拿起。 前朝:三国时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之铜雀:铜雀台,曹操暮年享乐之地。 春深:春色浓,这里指美女成群。 二乔:三国时东吴美女,大乔乃孙策妻,小乔 乃周瑜之妻。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感慨咏叹 若非东风之便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 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 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 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 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 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 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 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 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 流传至今。
3,4:由叙事引发议论,杜牧本人认 为赤壁之功出于侥幸,若非东风之便,则国 破家亡。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便觉 风华蕴藏,增人百感,此正诗人巧于立言处。
小结: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 “出于侥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 挥,并非写历史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 然有借史事以吐其怀才不遇之感的意思。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 (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 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 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 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 (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 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 刘子自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归来感慨 用典 世事变迁
怀恋、怅惘
极 进 取

感叹身世 比喻

展望未来 富有哲理 豁达、进取
观 豁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达 积极、昂扬
小结:作者借由这首诗抒发了不能
任由自己任意放纵,一味地消沉下去, 他笔锋一转,又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 鼓励。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 中感慨很深,但读起来给人的感受并不 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奋。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 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 。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
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 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 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 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 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诗。
——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 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 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 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 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 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 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 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 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 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 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 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 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 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要 有侥幸心理
【简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
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 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 巧,点染用功。
1,2:叙事,写诗人从前朝旧物睹物兴 感,不禁“发古思之幽情”,浮想联翩。
阅读理解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 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 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
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 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阅读理解
过零丁洋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凭:暂时凭借。 长:振作。
1,2: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 3,4: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隔世。 5,6: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世事变迁的感概,充满人生的乐观感悟和 哲思睿理。 7,8: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向上 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