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B.细胞衰老时,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D.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

2.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球形便于观察

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

D.实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①②③④⑤

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

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

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①中不变紫色,③中呈现紫色

B.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C.②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D.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和⑤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

4.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5.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6.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

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8.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9.淡水水域有时会形成水华,其中有多种蓝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华往往是水域污染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

B.水华影响水质,也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

C.发菜、颤藻、念珠藻、水绵都属于蓝细菌

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0.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11.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凋亡对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不利的

B.人的胚胎发育早期有尾部,最后尾部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

12.关于细胞增殖的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体积增大,物质运输的速率逐渐提高

B.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D.压片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并没有直接关系

13.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②和物质③均可为C3的还原供能

B.当物质④供应停止时,物质①的生成速率将下降

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不受影响

D.为叶肉细胞提供H2l8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

14.下列关于水稻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与ADP相互转化B.只能由细胞呼吸产生

C.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D.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1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B.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导致细胞癌变

C.在整个生命历程都有细胞分化过程,在胚胎期达到高峰

D.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16.用14C和18O分别标记CO2和H2O,当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的(CH2O)含14C,不含18O

B.释放的氧部分含18O,部分含16O

C.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4C和18O

D.合成的(CH2O)含14C,不含12C

17.图1和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C段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加倍

B.图2中b对应图1中的CD段,细胞中可观察到赤道板

C.图1中CD段细胞中可能发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和纺锤体形成

D.图2中c细胞中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

1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核内DNA数目加倍

B.乙→丁的过程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D.丁→戊的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发生改变

19.如图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③丙图表示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④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2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

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

二、多选题

2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

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D.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22.{下图是细胞中由某基本单位形成生物大分子时化学反应的模式图,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形成的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

B.每合成1个大分子都产生1个水分子

C.该过程的逆过程会导致有机物总质量减少

D.蛋白质和多糖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

2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

B.糖类与脂质可以相互转化,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脂肪中含的能量更多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24.{蛋白质与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两类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

B.低温、高温与重金属盐都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RNA中

D.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25.{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包括()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

26.{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 min;

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唾液稀释液,摇匀后放置5 min;

⑥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适量碘液,观察现象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请简要描述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I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其生理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来自于_____________,它是通过叶片的气孔结构排到大气中的。

(4)图中C在叶中的形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其生理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5)图中D物质所含的能量最后贮存到_____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6)如果将一株在光下的植物,突然转移到黑暗的地方,则图中哪一种物质的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

A.F B.D C.J D.G

(7)请写出图中E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面是某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曲线图表示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曲线图中ab段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_____,此时期细胞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________。

(2)为观察细胞分裂图像,需制作临时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_________→染色→制片。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A、B、C、D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____________。若该植物细胞正常情况下染色体数目是2n,则bc段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_。

29.{在缺氧条件下,人体既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呼吸频率来适应,又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适应。红细胞数量增加与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HIF)介导的系列反应有关,机理如

下图所示。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这一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请回答问题:

(1)呼吸频率加快加深后,吸入更多的氧气。氧气进入人体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是______,该细胞器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______。人体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有______。

(2)如图所示,常氧条件下,经过______的催化,HIF-1α蛋白发生羟基化,使得VHL蛋白能够与之识别并结合,从而导致HIF-1α蛋白降解。

(3)由图可知,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内,与ARNT结合形成缺氧诱导因子(HIF)。HIF结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促进EPO(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从而促进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携带氧气能力增强。另外,HIF还可促进其他有关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某些酶的含量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请分析这些变化的适应意义:______。

(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因EPO产生不足而出现严重贫血,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PHD抑制剂对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______。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通常缺氧,上述机制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癌细胞大量增殖。研究人员正努力开发新的药物,用以激活或阻断氧感应机制,改善人类的健康。

30.{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也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

(1)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在线粒体内膜的______中,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阶段的反应。

(2)当紫外线、DNA损伤、化学因素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_发生改变,线粒

体膜两侧的离子分布发生变化,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或消失,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_____中,与蛋白A结合,在ATP的作用下,使_____,引起细胞凋亡。

(3)活化的C-3酶可作用于线粒体,加速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加速细胞的凋亡,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凋亡细胞解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吞噬细胞内的____________将其消化。

(5)为研究另一种蛋白B对家蚕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先做了如下实验。用生物碱H 处理悬浮培养的家蚕正常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不同位置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由于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表达量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物质,以校准和消除由于细胞培养操作、细胞取样量和细胞色素c的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据图分析,正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_________检测到细胞色素c。

③随着生物碱H处理时间延长,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逐渐释放到细胞溶胶中,依据是

_________。

(6)为确定蛋白B的功能,科研人员构建蛋白B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和蛋白B基因表达干扰载体,获得两组转基因家蚕细胞。用_____处理悬浮培养的两组转基因家蚕细胞,检测到过量表达蛋白B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减少,抑制蛋白B基因表达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显著增加,推测蛋白B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机理是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自由基假说: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形成。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

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

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详解】

A、衰老细胞染色质固缩,染色变深,A正确;

B、细胞衰老时,与衰老凋亡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B错误;

C、细胞衰老时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C正确;

D、自由基会使细胞多种物质氧化,加速衰老,故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D正确。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恩格尔曼实验选取了水绵和好氧菌作为实验材料,提供了黑暗无空气的原始条件。

【详解】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螺旋状便于观察,A错误;

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避免光照下产生的氧气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B错误;

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C正确;

D、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中会产生氧气,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2、斐林试剂与还原糖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3、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详解】

A、①和③对比,蛋白酶和淀粉酶都是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

B、③和④对比,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判断淀粉是否水解,但不能用来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B错误;

C、②和④对比,淀粉只能被淀粉酶水解,不能被蛋白酶水解,所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

D、④和⑤对比,麦芽糖是还原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也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不能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D错误。

故选C。

4.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条件下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产生总量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d过程细胞不再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乙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e点无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g点是光的饱和点,g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详解】

A、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据此可知,呼吸强度为6;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则光合作用总吸收二氧化碳为8,因而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8-6=2个单位的CO2,B正确;

C、图甲中的c点O2产生总量为6,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相等,所以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C正确;

D、据图可知,eg之间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故限制e、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正确。

故选A。

5.D

解析:D

【解析】

核苷酸为初步水解的产物,A、B均错误;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C 错误;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正确。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DNA数目,①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②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为体细胞的2倍,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

A、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该时期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已经完成,A错误;

B、③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核膜、核仁重建,但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错误;

D②→③可以表示由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内DNA 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D

【分析】

由图可知,红细胞来自于造血干细胞,首先排出细胞核,再排出细胞器,最终凋亡。

【详解】

A、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

B、网织红细胞分化程度低于成熟红细胞,B正确;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无细胞核,无基因,故衰老之前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已经开始表达,D 错误。

故选D。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同时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

【详解】

根据酶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将会大幅度降低,曲线的斜率代表速率,因此加入酶后,斜率下降最大的是丁。

故选D。

【点睛】

本题有两点注意:一是酶加快了反应速率,二是看懂图中曲线的纵坐标代表反应物的浓度,所以斜率就是反应速率。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

A、水华是由于N、P含量过高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

B、发生水华时,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会影响水质,造成水生动物缺氧死亡,B正确;

C、水绵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C。

【点睛】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多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形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目+肽链数,可得肽链数=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目=17-15=2,A正确;

B、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2=124,B错误;

C、R基上的氨基数=氨基总数-肽链数=17-2=15,C错误;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去水分子=肽键数=124,D错误。

故选A。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

A、细胞凋亡对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是有利的,A错误;

B、人的胚胎发育早期尾部消失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细胞的自然更新、人体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染色之前必须先漂洗以去掉解离液中的盐酸,防止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

A、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错误;

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观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时间短,只有了解有丝分裂日周期性才便于在分裂期观察,B正确;

C、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形态清晰,C错误;

D、压片是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D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为水光解产生的氧气,②为ATP,③为[H],④为二氧化碳。

【详解】

A、②为ATP,③为[H],都可以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A正确;

B、当物质④CO2供应停止时,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影响光反应,导致物质①O2的生成速率将下降,B正确;

C、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暗反应速率可能升高,而光反应随之升高,C错误;

D、H2l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生成C18O2,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D正确。

故选C。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2、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

A、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能与ADP相互转化,A正确;

B、水稻叶肉细胞中的ATP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生,B错误;

C、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正确;

D、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转移到某些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D正确。

故选B。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

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A正确;

B、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B错误;

C、在整个生命历程都有细胞分化过程,在胚胎期达到高峰,C正确;

D、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D正确。

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

根据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可以推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故18O 标记的H2O释放的氧为18O;根据暗反应阶段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可以推知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故14C标记的CO2合成的(CH2O)含14C。又由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可利用

H218O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18O2,生成的C18O2可参与暗反应,所以暗反应生成的(CH2O)中也会含有12C和18O,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且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b表示前期和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

A、图1中AC段的细胞内经过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核DNA数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

B、图2中b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1中的CD段,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能观察到,B错误;

C、图1中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前期细胞中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有纺锤体形成,C正确;

D、图2 c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D错误。

故选C。

【点睛】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其中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丙表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丁表示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戊表示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详解】

A、甲→乙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DNA数目加倍,A正确;

B、由图可知,乙→丁的过程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

C、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通常用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即丁时期,C错误;

D、丁→戊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单体消失,D正确。

故选C。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图乙中,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还要吸收该物质,说明该物质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属于主动运输过程;图丙中A为最适温度,图中6为最适pH 值;图丁是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酶活性有最适宜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详解】

①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①正确;

②图乙能逆浓度梯度运输,故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主动运输方式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②错误;

③据丙图曲线可知,在pH为6时,酶活性最高,错误;

④小鼠为恒温动物,体内酶活性不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故丁图不能表示小鼠的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④错误;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

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结合必须在生物膜(线粒体内膜)上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B错误;不同的生物膜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因此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会发生变化,C错误;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运输(载体)和识别(糖蛋白)等功能,D正确。二、多选题

21.ACD

【解析】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

解析:ACD

【解析】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 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

【详解】

A、DNA和RNA都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都能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

B、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彻底水解产物才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

C、T4种碱基,B错误;

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

D、 DNA特有碱基是T,RNA特有碱基是U,D正确。

故选ACD。

22.BC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单体形成多聚体的模式图,图示发生的反应称为脱水缩合。

2、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和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它们分别是由核

解析:BC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单体形成多聚体的模式图,图示发生的反应称为脱水缩合。

2、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和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它们分别是由核苷酸、氨基酸和葡萄糖聚合形成。

【详解】

A、该过程形成的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

B、每个大分子由多个小分子有机物组成,脱水缩合产生多个水分子,B错误;

C、单体形成生物大分子时化学反应的逆过程是水解反应,会导致有机物总质量增加,C错误;

D、蛋白质、核酸和多糖都是由相应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因此它们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D正确。

故选BC。

【点睛】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生物大分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类别及形成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3.AC

【解析】

【分析】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

解析:AC

【解析】

【分析】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等,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半乳糖、乳糖、糖原。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有隔热、保温、缓冲、减压的功能,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参与血脂的运输;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维生素D可以促进胃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

A、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都为C、H、O,A正确;

B、脂肪可以少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

C、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脂肪中含的能量更多,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C正确;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AC。

24.BC

【解析】

【分析】

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数目、排列顺序有关。

【详解】

A、蛋白质的

解析:BC

【解析】

【分析】

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数目、排列顺序有关。

【详解】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A正确;

B、高温与重金属盐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低温只会抑制蛋白质的活性,不会破坏空间结构,B错误;

C、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DNA中,C错误;

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BC。

【点睛】

25.ABC

【解析】

【分析】

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

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并且在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过程中,先移动装片,然后转换高倍镜,光线不足就调节光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并且在使用高倍镜观察的过程中,先移动装片,然后转换高倍镜,光线不足就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详解】

A.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需要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镜,否则观察不到原来的物体,A正确;

B.如果将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将导致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B 正确;

C.如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均有可能,将导致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C正确;

D.在使用高倍物镜的过程中,不需要换目镜,因此与换不换目镜无关,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

26.环境温度颜色变化情况不能温度没有设置好淀粉与唾液就开始反应,观察不到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条件,这将干扰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分别将酶和底物在各自对应温度下处理5 min,混合摇匀后继续放置在对应温度下5 min,分别加碘后观察现象。

【解析】

【分析】

本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所以pH、所加底物、酶的量及鉴定的试利的量则为无关变量,为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月适宜。

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一般如下:

第一步:取材随机均分为几组,编号;

第二步:不同组给与不同自变量的处理;

第三步:把上述各组放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

【详解】

(1)根据题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环境温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底物剩余量,本实验通过颜色变化来检测。

(2)本实验中步骤④与步骤⑤不能调换顺序,因为酶具有高效性,④⑤步骤调换之后,会

高一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共56分) 1.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将两条来自不同生物的游离DNA单链结合,形成杂合双链区。杂合双链区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这项技术应用的原理是 A.DNA的多样性 B.DNA的特异性 C.碱基互补配对 D.DNA双螺旋结构 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只具有显性遗传效应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萨顿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3.下列有关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占25%、T占33%、G占24%、C占18%旳核酸为双链DNA分子 B.真核生物所有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都存在平行关系 C.细胞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不同的 D.tRNA的单链结构决定了其分子中没有碱基配对现象 4.近年来,RNA分子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下列关于RNA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 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一种tRNA可与多种氨基酸结合 D.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 5.下列有关图示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丙两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B细胞核内进行 C.图乙表示翻译,多个核糖体可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分数: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 B.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下图是一种人工膜的模型图,与质膜相比,下列对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分子体积太大 B. 葡萄糖不溶于脂双层中 C. 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载体 D. 没有ATP提供能量 3、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载体蛋白 D.胆固醇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煮熟的猪肝研磨液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B.“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C.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D.“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 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A面为细胞质基质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该“膜结构”也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等 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分子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6、如图1表示腺苷三磷酸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五边形表示单糖,与RNA中的单糖相同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 7、、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8、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与③之间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虽然增大,但其物质运输效率并没有增强 B.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改变了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导致了细胞分化 C.细胞的衰老导致人体的衰老,延缓人体衰老就要设法阻止细胞的衰老 D.细胞凋亡由遗传物质控制,只发生在老年个体,能加速人体的衰老死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5.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武汉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武汉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先煮沸排除原有气体干扰 B.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 C.实验因变量为是否产生CO2,Ca(OH)2溶液可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为控制变量,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2.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③ C.分离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 D.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3.下图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桑树与大豆间作(两种隔行种植)和大豆单作(单独种植)时大豆的光合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植株的呼吸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B.大豆植株的光合速率单作大于间作 C.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D.为减小误差,间作与单作植株间的株距、行距均需相同 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5.下列模式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④的膜可以转化为②的膜 B.在细胞中联系最广泛的细胞器是④ C.③中可发生CO2→C3→C6H12O6,①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⑤是植物、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6.以下几项说法,正确的有() A.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脂肪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B.C、H、O、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D.蓝藻与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叶绿体 7.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8.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可以体现在() A.动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动物细胞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C.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D.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赤道板直接形成新的细胞壁 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10.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而肌细胞没有,是因为肌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B.衰老的细胞的细胞体积会变小,而细胞核的体积会变大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清除,它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后,正常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 1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

2019-2020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原创精品

北京市东城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的细胞学说揭示了 A.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C. 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的原因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过程 2.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 A. 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 B. 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 C. 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D. 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3. 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A. 胰岛素:细胞间传递信息 B. 自由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C. 脱氧核糖核酸:储存遗传信息 D. 糖原: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4.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 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5. 酵母菌与蓝藻都具有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成形细胞核 6. 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 7.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D. 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8.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B.若物像偏于左上方,需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方能在视野中央看清物像 C.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换高倍镜观察,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调大光圈,换凹面反光镜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B.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C.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 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5.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C.AT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D.ADP由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相反 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7.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完整版)上海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精心整理)

上海高一上学期 生物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科学家中,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是() A. 林耐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施莱登和施旺 D. 达尔文 2.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A. 班氏试剂 B. 碘液 C. 双缩脲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3.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水 D. 无机盐 4. 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清晰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为此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向右上方 B. 向左上方 C. 向右下方 D. 向左下方 5.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 B. 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 C. 碘吸收过少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 D. 铁是叶绿素分子必要的合成元素 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糖类的储存形式依次是() A. 乳糖和糖原 B. 淀粉和糖原 C. 麦芽糖和乳糖 D. 葡萄糖和乳糖 7. 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C. D. 8. 人体患“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l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 下列能正确表示核苷酸结构的是()

A. B. C. D. 10.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A. 磷脂 B. 纤维素 C. 胆固醇 D. 蛋白质 11. 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核仁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3.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 B. 水绵 C. 颤藻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C 1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需要宿主细胞才能增殖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含有DNA和RNA D. 都不含蛋白质 15. 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水 B. 甘油+脂肪酸→脂肪+水 C. 核糖核酸+水→核糖核苷酸 D. 丙酮酸→二碳化合物+CO2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n卷为非选择题。 2、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n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 ?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使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 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 ⑤-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內內 图1 图2 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 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 原理是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3 .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A. 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B C.专一性D 4. 人体细胞的核酸中,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 1 B . 4 C 5. 淀粉酶、纤维素和DNA都含有的元素是.选择透过性 .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A. C H O B . C H O N S P 6. 高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的物质是 A.酶、DNA B C.血红蛋白D 7.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C . C H O N D . C H N P .淀粉、RNA .纤维素、激素

上海市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月考多选题 不定项选择题专项试卷

上海市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一月考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专项试卷 一、多选题 1.{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下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B.该局部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 C.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组成肉毒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2.{下图是细胞中由某基本单位形成生物大分子时化学反应的模式图,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形成的大分子均以碳链为骨架 B.每合成1个大分子都产生1个水分子 C.该过程的逆过程会导致有机物总质量减少 D.蛋白质和多糖的合成都符合这个模式 3.{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其原因包括() A.只有细胞内才有遗传物质DNA B.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基础之上的 C.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完成一系列生命活动 D.比细胞更小的结构层次,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4.{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脂肪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D.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胆固醇 5.{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C.④和⑤指的是同一种物质 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只来自于种子的糖类 6.{爱尔兰研究人员认定,人体消化系统内“隐藏有新器官-肠系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肠系膜由相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B.单细胞生物没有器官这一结构层次C.肠系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器官没有联系D.肠系膜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7.{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这一生命活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A.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新冠病毒只有增殖这一生理活动依赖于宿主细胞,其他生命活动可自主完成 D.细胞结构使新冠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8.{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键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并未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9.{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B.无机盐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 C.有的可与糖类结合形成脂肪D.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分子状态存在10.{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中,正确的( )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使用高倍物镜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 C.换高倍物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清晰 D.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2、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组是() ①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沉淀 ②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③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以看到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 ④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葱表皮 细胞液泡颜色变深了 ⑤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⑥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 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下列各项关于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C、H、O、N、P、S等基本元素 B.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C.有两种类型的核酸,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 D.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遗传物质在分裂前复制加倍 4、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④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5、对某一生物小分子进行样品分析,发现其含有C、H、O、N、P 等元素,该物质可能是 A.氨基酸 B.核酸 C.结晶牛胰岛素 D.脱氧核苷酸 6、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个由4条肽链共280个氨基酸所 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是() A.31432 B.31486 C.31378 D.36382 7、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 A.糖类,脂类、核酸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核酸、糖类D.蛋白质、磷脂、核酸 8、农民收获水稻后要将种子晒干,而在播种前又要浸种,这主要是因为() A.自由水含量影响新代 B.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9、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等 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下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合格考)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合格 考)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提示: 选择题和简答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务必准确填涂个人信息!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 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直接调节细胞代谢 c.参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形成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2. 图1中虚线框表示各氨基酸的某些基团,其中可以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是 A. 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 ②和④ 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含氮的碱基 D.脱氧核糖 4.在“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测到保卫细胞位于视野右角,欲在高倍镜视一步清晰观察该细胞,下列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是 A.移动载玻片 B.换为低倍镜 C.换为高倍镜 D.调节细调节器 5.下列哪一项实验处理没有显色反应 A.用碘液处理淀粉 B.用班氏试剂处理葡萄糖(煮沸) C.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蛋白质 D.用碘液处理麦芽糖 6.图2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多糖 B.②表示蛋白质 C.③表示磷脂分子 D.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7. 人体组织细胞内K+浓度远高于组织液,说明组织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8.图3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④ B.③ C.② D.① 9.下列反应属于合成反应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H+ B.脂肪-甘油-脂肪酸 C.氮基酸-多肽+水 D.麦芽糖+水-葡萄糖 10.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A.水 B.腺苷 C.磷酸分子 D.磷酸基团 11.图4表示两种生物的结构,其根本区别是有无 A.成形的细胞核 B.细胞结构 C.增殖能力 D.遗传物质 12.图5是显微镜下观测到的同一个洋葱表皮细胞质璧分离与复原过程中的镜像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②③④构成原生质层 B.视野中呈现紫色的部位是③ C.Y时结构⑤中的自由水显著减少 D.⑥空间大小与外界溶液浓度呈反比 13.图6过程体现了酶的特性是 A.高效性 B.催化作用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蓝藻和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都是原核生物 B . 遗传物质都是DNA,且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C . 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 .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 2.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目镜越长则其放大倍数越高 B .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亮度变低但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更多 C . 若观察视野左上方的组织细胞,则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 . 在鉴定脂肪实验中,一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一个变形虫既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B . 高等绿色植物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不同的系统 C .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D .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4.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 . 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 . 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 . 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5.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含有羧基和氨基的化合物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 B . 低温、高温、过酸或过碱都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 . 蛋白质和多肽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中的草果可以用西瓜瓤替代,因为它们都富含还原糖 B . 该实验中石英砂的作用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相同 C .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和浓度相同,但用法不同 D . 配制的斐林试剂可以长期保存、多次使用 7.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病毒中的核酸只有DNA B . 真核细胞中的核酸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C . 组成核酸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D . DNA一般为单链结构,RNA一般为双链结构 8.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O来自R基 B . 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不能相互转化,其含量相对稳定 C . 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D . 结合水/自由水的值越高,植物体的抗逆性越差 9. 下列有关脂质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脂质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 . 脂肪能被苏丹III染液染成红色 C .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 大量出汗可能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 10.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细胞膜可以阻止一切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进人细胞 B .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B.细胞衰老时,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D.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 2.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球形便于观察 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 D.实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下列有关实验方案和检测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①②③④⑤ 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 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 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①中不变紫色,③中呈现紫色 B.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③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C.②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D.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水浴加热下④和⑤中均出现砖红色沉淀 4.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5.将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苷酸、五碳糖、碱基B.核苷酸、磷酸、碱基 C.核糖、磷酸、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6.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 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8.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高一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 F1:高豌豆F1:Aa ↓自交↓自交 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3 :1 1 :2 :1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P:AABB×aabb ↓↓ F1:黄圆F1:AaBb ↓自交↓自交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 9 :3 : 3 : 1 9 :3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生命科学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提示: 选择题和简答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务必准确填涂个人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下列科学家中,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是() A.林耐B.沃森和克里克C.施莱登和施旺D.达尔文 2.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A.班氏试剂B.碘液C.双缩脲试剂D.苏丹Ⅲ染液 3.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水D.无机盐 4.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清晰的细胞①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为此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①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5.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 B.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C.碘吸收过少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 D.铁是叶绿素分子必要的合成元素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糖类的储存形式依次是() A.乳糖和糖原 B.淀粉和糖原 C.麦芽糖和乳糖 D.葡萄糖和乳糖7.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8.人体患“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l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下列能正确表示核苷酸结构的是( ) 10.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 A .磷脂 B .纤维素 C .胆固醇 D .蛋白质 11.右图中a 、b 、c 、d 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A .核仁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3.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酵母菌 B .水绵 C .颤藻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 14.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宿主细胞才能增殖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含有DNA 和RNA D .都不含蛋白质 15.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 16.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水 B .甘油+脂肪酸→脂肪+水 催 化效率 温度 A 温度 B 温度 C 温度 D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膜蛋白在膜中较磷脂更易移动 D.膜蛋白在转运离子时形状可发生改变 2.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 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 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3.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分化程度各不相同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选择题专项试卷(有答案)

上海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选择题专项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消失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2.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3.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 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 的含量,则c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 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4.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5.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 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 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B.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支架 C.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构 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8.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9.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0.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只能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炭疽杆菌能产生两种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下列有关炭疽杆菌说法正确的是()A.炭疽杆菌内毒素的产生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破坏该菌的核糖体,它仍能产生内毒素 C.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D.炭疽杆菌所有膜结构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2.下列有关多肽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有关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 C、H、O、N 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 D.双缩脲试剂不能用来检测氨基酸的含量,也不能用来鉴定蛋白质是否已变性 3. 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 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五碳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 重复出现的五碳糖—磷酸主链(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 C、H、O、N、P、S B.该多核苷酸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 4 种碱基组成 C.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是和两个五碳糖相连 D.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 5 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

4.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欧文顿通过化学分析表明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B.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表面蛋白质的融合实验表明: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C.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不能科学的解释细胞的生长现象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5.右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图中还可以补充胆固醇分 子 B.将一个酵母菌细胞中的全部②提取出来,在空气- 水界面铺开,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 面积的两倍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D.可根据①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 6.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 ATP B.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降低 C.肝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和O2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出细胞,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 7.图1表示在图2中C点对应的pH条件下,一定量的淀粉酶的反应速率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图1中A点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