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合集下载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个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话题——功成不必在我。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成功的追求。

然而,对于成功的定义,却往往因人而异。

有些人认为,成功就是站在聚光灯下,享受众人的赞誉和掌声;有些人则认为,成功是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拥有了物质上的富足。

但我想说,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成功观念,那就是“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并非是对成功的漠视或消极对待,而是一种超越自我、着眼长远的豁达胸怀和高尚境界。

它意味着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局限于个人的得失和眼前的利益,而是能够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远的目光去看待事物的发展。

想象一下,在一片广袤的森林中,每一棵树木都在努力地生长。

有的树木高大挺拔,成为了森林中的佼佼者;有的树木则默默扎根,为整个森林的生态平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那些默默奉献的树木,虽然可能不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它们的存在对于森林的繁荣和稳定却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没有因为自己不能成为最耀眼的那一棵而放弃生长,而是坚守自己的位置,为整个森林的未来奠定基础。

这,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生动写照。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有无数这样的例子。

比如那些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他们或许一生都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显著的成果。

然而,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为后来的科技突破和创新铺平了道路。

他们没有追求个人的功成名就,而是怀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人类进步的使命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再比如,那些在贫困地区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和舒适,扎根在偏远的乡村,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点亮了希望的明灯。

他们可能不会因为自己的付出而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看到学生们取得惊人的成就,但他们坚信,自己的努力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为他们的未来开启无限可能。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作文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作文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作文“哎呀,我这次考试又没考好!”我垂头丧气地对小伙伴们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几个小伙伴聚在公园里。

周围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它们也在嘲笑我的失败。

我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好笨,什么都做不好。

“别灰心呀,你看你平时那么努力,怎么会没有收获呢?”小伙伴小明安慰我。

“就是呀,这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不能代表什么的。

”小伙伴小红也跟着说道。

我抬起头,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可是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失败呀,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有进步。

”我喃喃自语道。

“哎呀,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成功不必在我呀,但我们的功力必然不会白费的。

你想想看,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呀?”小明认真地说。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对呀,就像我们跑步,也许我们不一定每次都能拿第一名,但是我们在跑步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呀。

”小红笑着说。

我突然觉得他们说得好有道理呀,自己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嗯,你们说得对,我不能只看结果,也要看到自己努力的过程。

”我坚定地说。

从那以后,我不再那么纠结于一时的成败,而是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生活。

我知道,也许成功不会马上到来,但是我所付出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

就像那些默默生长的花朵,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必过于追求眼前的成功,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功力必然不会白费。

我们要相信,未来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颇具深意的话题——功成不必在我。

当我们谈及成功,往往会联想到荣耀、掌声和名利。

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多人都渴望着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就,让自己的名字被众人知晓,让自己的功绩被广为传颂。

然而,“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却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待成功的视角,一种更为豁达、更为深沉的人生态度。

什么是“功成不必在我”?它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追求成功,也不是说我们可以对工作敷衍了事、对责任推诿逃避。

而是说,我们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不必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和名利,不必执着于一定要让自己成为那个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欢呼的人。

“功成不必在我”体现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就像那些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他们或许一辈子都没有获得过什么显赫的荣誉,他们的名字也不为人知。

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乡村的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灯,为改变乡村的教育面貌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他们没有追求个人的功成名就,却在不知不觉中成就了无数孩子的未来。

他们的功绩,虽不彰显于自己,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功成不必在我”也是一种长远的眼光和格局。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很多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和不懈奋斗。

比如,生态环境保护。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的工作,可能我们这一代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看不到明显的成效。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这种为了长远利益而甘愿付出的精神,正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生动体现。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功成不必在我”的伟大力量。

比如,万里长城的修建。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经了多个朝代,无数的工匠和百姓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只是长城建设中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正是这无数颗小小的螺丝钉,共同铸就了这一伟大的世界奇迹。

师德演讲稿分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

师德演讲稿分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

师德演讲稿分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用参加比赛的一篇演讲稿,表白:我的学校,参加的工作室,还有热爱教育的自己。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19年考到六中后,参加的第一次全体大会上。

校长说,六中的一切都是新的,六中的明天也应该是新的。

我们要办好铁西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们对“上好学”的需要。

3年不行就6年,6年不行,就10年。

等到功成那一天,不必归功于自己,薄校攻坚计划,功成必须有我。

这些话振聋发瞧,敲醒了一个初入教坛迷茫无措的我。

今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于是,我好像不再是我,有了攻坚克难的目标,我的身上充满了能量与激情。

四有好老师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属于个人操守。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应是我突围的方向。

基于此,我从专业智慧、育人智慧两个方面努力突围。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画面:第一次上完公开课,自我感觉不错。

谁知刚一进门,一位老教师说:“没有教学重点,跑偏了J另一位老师说:“语文课不是为了展示教师,学生观哪里去了?”……同时被十几位老师说不足,我的脸火辣辣的疼:现在这个水平,如何为学校的变好尽力尽责?当我难过的抬头,五星红旗在蓝天的映照咧咧作响,艺体中心墙上的八个大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深敲动了我的心。

蜕变与进步,就发生在一些痛苦的抉择之时。

我不愿选择面对困难就放弃的小我,我要选择,选择成为那个不断突围,为校出力的大我。

我开始突破自己,首先向身边人学习,搬着小凳子听课。

另外,突破学校的限制,向工作室学习,先后参加张红宇老师、蔡水英老师、刘曼丽老师在语文方面和班主任方面的工作室,取长补短。

我也从许昌继续向外地市突围:自费参加了河南成长学院肖培东班的学习,以及河南智慧书院的初中班主任班的学习。

记得那个月发了2800多的工资,我花费2000决定报名。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深刻而富有内涵的话题——功成不必在我。

当我们谈及成功,往往会想到那些站在聚光灯下,接受众人欢呼与敬仰的身影。

我们会想到那些名字被铭刻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时代的象征和典范的伟人。

然而,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还有一种更为深沉、更为伟大的境界,那就是“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并非是对成功的漠视,也不是对个人努力的否定。

相反,它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胸怀,是一种着眼于长远、顾全大局的智慧。

它意味着我们在为一项事业、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不将个人的名利得失放在首位,不急于在当下看到自己的成果和回报。

想象一下,在一片广袤的沙漠中,有一群人立志要将其变成绿洲。

他们种下一棵棵树苗,悉心浇灌、培育。

也许,在他们有生之年,这片沙漠不会完全变成绿洲,但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后人铺就道路,都在为那最终的成功贡献力量。

他们不会因为看不到自己亲手缔造的绿洲全貌而感到沮丧,因为他们明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力必不唐捐。

这种精神在科学研究领域尤为重要。

许多科学家耗费一生的时间,投身于一项研究,可能在他们生前都无法看到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巨大影响。

然而,正是他们的不懈探索和默默付出,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

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也许并没有预见到这一理论在后来对宇宙探索、核能利用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但他的工作无疑是伟大的,他的贡献超越了时代,虽然功成不在他在世之时,但他的智慧之光却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有无数这样的例子。

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们,他们辛勤劳作,修筑道路、桥梁、大坝。

这些工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工,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在工程竣工之前就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

但他们的汗水和付出,使得交通更加便捷,使得资源得以合理调配,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铸就了社会发展的基石。

功力必不唐捐演讲稿

功力必不唐捐演讲稿

功力必不唐捐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念。

我选择的主题是“功力必不唐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功力必不唐捐”这个词语的意义。

它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句名言:“功力必不唐捐,志士不忘初心。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不轻易放弃,不忘初心。

那么,什么是“功力”呢?在我看来,功力是指一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所积累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它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的专业能力和造诣。

而“唐捐”则是指轻易放弃、不坚持的意思。

所以,“功力必不唐捐”就是说,我们应该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不懈呢?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成功。

正如古人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我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同时,坚持不懈也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候,如果我们选择放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而如果我们选择坚持下去,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成功。

此外,坚持不懈也是一种对自己梦想的承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实现梦想并不容易。

只有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够逐渐接近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故事,来说明“功力必不唐捐”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画家,他非常喜欢绘画,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

然而,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他的作品也经常被人嘲笑和质疑。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关键信息:1、演讲主题:功成不必在我2、演讲目的:阐述“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价值3、演讲时长:具体时长4、演讲场合:具体场合5、演讲风格:如庄重、激昂等11 引言“功成不必在我”,这一理念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高尚的情怀。

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道路上,要有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11 对“功成不必在我”的初步理解“功成不必在我”并非是消极对待功绩,而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境界。

它意味着我们愿意为了更伟大的目标,默默耕耘,不计较个人能否在当下获得荣耀和回报。

112 强调其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时有出现。

人们往往渴望快速看到成果,追求个人的即时利益。

然而,这种短视的行为往往不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

12 “功成不必在我”的内涵它体现了一种大局观,能够让我们从整体利益出发,不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

同时,也是一种担当精神,敢于承担起为后人铺路搭桥的责任。

121 大局观的体现当我们以大局为重时,会更加注重整体的规划和协调,不被局部的利益所迷惑。

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122 担当精神的展现愿意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未来的成功,不惜付出艰辛的努力。

即使自己可能无法享受最终的成果,也毫无怨言。

13 历史中的例证从古至今,有许多仁人志士践行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的伟大力量。

131 古代的典范例如,那些为了修建水利工程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先辈们,他们的努力造福了后世子孙,但他们的名字或许早已被岁月遗忘。

132 现代的榜样在现代社会,也有无数的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等,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14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在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我们都可以将这一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

14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的思想,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荣誉和利益。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

功成不必在我演讲稿尊敬的领导、教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经历。

今天,我想谈论的是“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一则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路对他说,如果有人给他留下荣誉,他会非常高兴。

孔子回答说:“这就不容易了。

我在这里一整天,都不见有人来恭维我。

对于这一点,倒是容易实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有才华的人不图名利,而是注重实际行动和实现目标。

成功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在于自我奋斗和成长的过程。

这种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目标和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价值,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是荣誉和权力吗?还是对社会做出贡献和帮助他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

其次,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和奉献。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对于一些伟大的人物来说,他们的成功并不是一次演讲所能体现的,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和积累逐渐实现的。

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我们才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获得真正的成功。

同时,我们还应该善于总结和反思。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

相反,我们应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发现问题所在,然后改正错误,重新出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成功。

最后,成功不必在我,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关注他人的成功。

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

与人为善,帮助他人实现成功,不仅会让自己获得成就感,也会为整个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

在我结束演讲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人生哲学中。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注重自我成长和努力奋斗,而不是追求表面的荣誉和权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成功,为社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壹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

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去做一种专门学问。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疲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

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

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年轻时候的胡适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

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

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

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贰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

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在这个困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

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

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

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

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

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此段讲社会往往不能给我们做学问的环境。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

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

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

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

此段讲理想容易幻灭,人便甘心为现实奴役。

叁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

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

所以梁漱溟先生自认是“问题中人”而非“学术中人”。

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

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

可惜当时青年人最大的问题是养家糊口,生存都是难题,遑论其他?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撙衣节食去巴结她。

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

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地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

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

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

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

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

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思想主义。

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

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

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

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

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穆勒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

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

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

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

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

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希望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

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

”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

”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费希特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

1814年菲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

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

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

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初涉人世的青年都有的想法,但现实往往是劳而无获,因此理想也就丧失,心灵也就麻木了。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肆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

”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

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

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

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终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

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二、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于一种微菌在生物体中的发展;三、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的关系。

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

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的医学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除外科手术的死亡率。

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千万佛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

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绩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

他绝不想他的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

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能够永远有这样的信心,自然也是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