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居家学习主题阅读(二)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类文阅读闻鸡起舞①祖逖(tì)是一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青年时期的祖逖,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十分匮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入皇都学习,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但祖逖认为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继续勤勉学习。
②后来,祖逖与刘琨(kūn)都担任司州主簿。
两个人住在一起,彼此意气相投,而且都胸怀大志,因此成为一对好朋友。
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
同时,他们两人还相互鼓励,振作精神,以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③有一天半夜,祖逖听到了公鸡的鸣叫声,便把一旁的刘琨叫醒,并对他说:“别人都说半夜听到鸡叫不吉利,我偏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来练剑如何?”刘琨听了,欣然同意。
④于是,每天鸡叫后,他们两人就起来练剑,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当时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
后来,祖逖被封为刺史,由此开始实现他报效国家、渡江北伐的壮志。
刘琨也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
⑤公元313年,祖逖向晋元帝司马睿请求北伐。
但是晋元帝惧怕北方的强敌,也担心北伐会导致朝廷内乱,于是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只给了他很少的粮食和兵马,让他自己招募士兵去北伐。
祖逖毅然同意。
当他北渡长江,行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
想到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祖逖热血涌动,于是拍击着船楫(jí),豪气冲天地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的敌人,收复失地,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⑥他的满腔豪情壮志,感染了身边的将士。
大家义愤填膺(yīnɡ),斗志高昂,誓与祖逖共进退。
由于祖逖纪律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渡江后,他得到各地百姓的响应,招募到了很多士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题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含解析)

专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教育部调研发现,学生上网课的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或者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对其近视率有影响。
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上半年的“停课不停学”期间,中小学生居家学习,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增多,视力健康受到一定影响。
【材料二】各校在2024年3月积极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上级规定,各地要督促学校全面自查,改善视觉环境,不达标的要进行整改。
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切实加强手机管理。
各地和学校要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1.你想劝说同学们减少上网时间,准备用材料几?为什么?2.请你从【材料二】中提取两个“爱眼护眼”的办法。
3.请你设计一条爱护视力的宣传标语。
望子成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各界人士都有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
【材料二】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
朋友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时间为推搪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
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能够实现我们教育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4.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你并非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C.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5.观察图1、图2,以下不符合“虎妈”“狼爸”教育子女的特点的是()A.用暴力的手段教育孩子。
B.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C.打击孩子,不善于鼓励、正面教育。
D.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孩子明白错在什么地方。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复习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理解(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复习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理解(二)(含答案+详细解析)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阅读理解(二)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孩子,我在等你犯错①我问儿子:“今天偷看电视了吗?”②暑假,我们规定,你白天不许看电视。
你却故作轻松地回答说:“没有哇。
”我盯着你,又严肃地问:“真的没看吗?你要诚实地回答我。
”你低下了头。
接受完惩罚,你怯怯地问我:“爸爸,你是怎么知道我偷看电视的?怎么每次我一犯错误,你就能抓住我,好像总是在我身边似的。
”③其实,下班一回到家,我就悄悄摸了下电视机,机身是热的。
这个秘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
但是,孩子,有一点你说对了,每次你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你身边。
孩子,____________!④你成长的过程,几乎总是伴随着错误。
你刚学会走路,还不会看脚下,没走几步,就被地上一块小砖头给绊倒了。
你哭了,我将你扶起来,指着那块小砖头,告诉你,走路时要避开它。
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你被绊倒了,摔痛了,从此就会记住,路上的石头是会绊脚的。
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多少这样的石头啊。
天知道我们要摔多少跤,才会真正长大。
⑤你终于可以自己满世界地跑了。
有一年冬天,小区里的水池刚结了冰,你就尝试着想从冰上走。
那么薄的冰,哪能承受得了你的体重呢?你的脚刚刚迈上去,冰就“咔嚓”一声碎裂了,你一脚踩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吓得尖叫起来。
我冲过去,一把将你拽了上来。
孩子,我一直暗自注视着你,我知道你会好奇地不知深浅地在冰上走,而只要你踩在冰上,就一定会掉进水池里。
我当然可以制止你,让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我没有。
我不想阻止你的探险,人一定得有一点好奇心,要有一点探险精神。
孩子,____________ !⑥有一天,你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
突然,你和其中一个比你小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最后,你竟然从他手上强行将玩具抢了过来。
我的孩子,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会犯这个错误。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C.生活贫困的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写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的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7.(分析推理)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B.科幻小说想象奇特,为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C.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D.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促使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节选)
星期天,一家人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在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
1.本题是对阅读文本时间进行考察。根据自己的平时情况进行作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①可定位到文章的第二自然段。②可定位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文章记叙了女儿用一个空瓶子去帮助捡废品的老人的故事,并没有说回报社会,回报家人。故选项B错误。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精编)

2021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精编)一、课内阅读忆读书(节选)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类文阅读“偷饼贼”①一天晚上,有个女孩在机场候机,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她在机场商店里买了一本书,又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悠然地看起书来。
②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他未经许可就从他们座位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塞进嘴里。
③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pí)气。
她读着书,使劲嚼着甜饼,可那个“偷饼贼”还在继续吃她的甜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越来越气愤,她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④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
当只剩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
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
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另一半。
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意思,但他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⑤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登机口,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
⑥她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找寻那本她已经快看完了的书。
当手伸进皮包时,她惊讶得目瞪口呆——她的那袋甜饼还在包里!⑦“如果这是我的,”她自言自语,“那么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可是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她是那样难过,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她自己!1.这篇短文约6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分钟。
阅读时,“______”这个词语我不太理解,但是我没有停下来回读,继续往前读。
读完后,通过联系上下文,我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读短文,会让人觉得“偷饼贼”是____________,读完文章,才知道“偷饼贼”实际上是____________。
五年级居家学习主题阅读(三)

五年级居家学习主题阅读(三)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皆可以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抚慰、创新、启迪。
借物喻理、借物喻人、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等,是我们写作的常用方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几篇文章,来感受万物之灵,明晰为人之道。
【阅读感悟】1.阅读《根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这棵白杨树称之为“我心中的树”?根赋刘增山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
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
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
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要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
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让他治疗。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我的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我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的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③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我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我才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戚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了我。
他临走前,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④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⑤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生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有删改1.【整体感知】下列最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一项是()。
A.父亲的话B.我和父亲C.冬天快过去了D.贫困的生活2.【场景描写】第①段中,父亲背着弟弟陷入雪坑后是怎么做的?请用“”画出其中的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居家学习主题阅读(二)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读读下面的几篇文章,相信你一定有不一样的答案。
【阅读感悟】1.阅读《第一次抱母亲》,想一想,“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
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
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护土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
”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
让我抱你入睡吧。
”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
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2.阅读《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想一想,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汤小小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
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
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
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
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
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
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
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
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
等待无聊而又漫长。
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
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3.阅读《拾馒头的父亲》,想一想,父亲拾起的不仅仅是馒头,而“我”给父亲的回报又是什么?拾馒头的父亲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
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
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
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
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
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
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
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
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亲头上。
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
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
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
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
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我的泪就落了下来。
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
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
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
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
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
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
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
”一下子掌声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
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
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
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
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实践探究】1.认真阅读这三篇文章,在学习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2.我们时时享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那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呢?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人听,同时从他人的分享中受到启发。
3.用自己喜欢或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馨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