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癌症

合集下载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癌症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致死性的疾病,对全球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癌症的调查研究,探讨该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以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与对策。

一、癌症的发病原因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使个体对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

例如,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

2.环境因素: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环境污染物、化学物质以及放射线等都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潜在因素。

例如,吸烟可导致肺癌。

3.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和缺乏蔬菜水果摄入与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4.生活方式:长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和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癌症的发病风险升高相关。

二、癌症的治疗方法癌症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癌症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在早期癌症中有较好的疗效。

2.化疗:化学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3.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4.免疫疗法: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

5.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癌症细胞上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精确的治疗。

三、癌症对社会的影响癌症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负担:癌症治疗费用昂贵,对家庭经济状况造成了巨大压力。

2.心理健康:癌症诊断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3.社会支持:建立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提供医疗援助、康复和社交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4.预防与筛查:宣传癌症的防控知识,增加公众对癌症的认知,鼓励定期体检和癌症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结论癌症作为一种致命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了解癌症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是重要的,以便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提供更好的支持与照顾。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癌症问题在中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癌症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已超过3000万,而每年新增患者大约达到320万。

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当惊人的。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增速超过了其他疾病,成为了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

国内癌症类型主要集中在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等几种类型。

其中,肺癌一直是中国癌症的头号杀手,占据了癌症死亡病例的第一位。

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吸烟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并且还出现了女性吸烟率逐年上升的情况。

此外,肝癌的高发也是中国独有的疾病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在乙肝疫苗普及方面存在不足。

然而,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这主要归因于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育年龄的推迟。

除了高发疾病外,一些罕见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这些罕见癌症类型包括骨肉瘤、白血病和脑瘤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对患者而言,确诊和治疗仍面临很大的困难。

现如今,中国癌症患者的整体治疗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下,中国的医生在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临床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癌症的早期筛查率仍然较低,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癌症的治疗费用也是困扰患者和家属的一大问题。

在中国,很多患者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癌症治疗费用往往非常昂贵,家庭财产可能被耗尽。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癌症治疗费用的补贴力度,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为了提高全民癌症防治意识和健康习惯,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癌症防治政策的宣传教育。

同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癌症登记和统计体系,为研究和数据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癌症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癌症问题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肝癌调研报告

肝癌调研报告

肝癌调研报告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在中国,肝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篇调查报告主要对肝癌的病因、发病率、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肝癌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摄入过多、长期暴露于黄曲霉素和氯乙烯等有害物质、营养不良以及遗传因素等。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是肝癌最主要的病因,这两种病毒的感染会导致肝细胞的慢性炎症和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

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显著差异。

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约40万人,死亡人数约为30万人。

肝癌的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与该区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疫苗接种率低等因素有关。

肝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肝脏超声、CT、MRI以及血液检查等。

此外,肝癌的病理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对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也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肝脏移植、放疗和化疗等。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放疗和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肝脏移植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适用于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

总之,肝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加强对肝癌的研究,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加强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人数不断增多的调研报告近年来觉知身边患癌症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身边就有三四位邻居被确诊为癌症。

面对这个谈之色变,人人畏惧的疾病,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根治,但引它致死的人数却越来越多。

这不由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何现在的癌症人数每年都在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由此我展开了关于关于癌症人数不断增多的调查一、癌症人数持续上增,前景不容乐观去年到今年这两年内我们周边村的癌症人数增至将近十人,其中食道癌3人,肺癌2人,肝癌1人其它还有骨髓癌等等,这怕的癌症正在以各种方式加速蚕食着人类。

据中国卫生部的一份调查统计报告显示,癌症是导致中国目前城乡居民死亡的最重要病症。

根据这份对全国30个城市和78个县进行调查后总结的报告,癌症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同2005年相比,城市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率上升了19%,农村更快,上升了23%。

另一份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有1270万人患癌,死亡人数高达760万。

第三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揭示残酷现实:(1)中国人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增长八成以上,(2)每四到五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3)肺癌取代肝癌高居中国癌症死亡“排行榜”首位,(4)癌症高发折射环境恶化与烟控不力。

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比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加起来还要多。

人类前景不容乐观,WHO预计在全球范围内,新增癌症病例和癌症患者死亡率也将会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而在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些国家增长速度会更快。

报告说:“全球癌症患者在上世纪最后30年里翻了一番,估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前将再翻一番,2030年前将增至上世纪最后30年的3倍。

”这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2700万癌症病例,死于癌症的人数将达到1700万人。

二、诱发癌症因素复杂众多我国癌症主要有十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环境污染致死(二):食物中毒致死(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癌症(四):药物害致死(五):精神压力大导致疾病(六):暴饮暴食致病(七):缺少运动引起癌症(八):劳累死(九):慢性疾病导致癌症(十):缺乏癌症的预防措国施据调查数据显示,有八成人认为是环境问题所致,在农村大多人认为是大量使用农药,致使空气中含有致癌物质所致,也有部分人认为是现在的食品所致,因现在的食品中都添加有大量的防腐剂等其它物质,再者近年来患食道癌的人数也有增加。

患癌情况报告范文

患癌情况报告范文

患癌情况报告范文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癌症不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更是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沉重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癌症患者在社会中的现状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下面是该调查的患癌情况报告。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癌症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等相关内容。

通过该报告,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癌症患者在我国的生存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适当支持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我国各地分布的500名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癌症类型、治疗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内容。

调查过程中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保密,并得到了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

三、调查结果1. 患者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00名患者中,男性占比47.6%,女性占比52.4%。

年龄分布在15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

调查结果显示,癌症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对中青年人的影响尤为突出。

2. 癌症类型: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覆盖范围内癌症类型非常广泛,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子宫颈癌等多种类型。

其中,乳腺癌、肺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3. 治疗情况:调查显示,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病情的多样性,患者的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调查还发现,许多患者由于经济压力无法坚持整个治疗过程并接受最佳治疗。

5. 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癌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约占58%的患者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家庭经济压力加大。

同时,由于治疗费用高昂,大约有15%的患者面临借债、甚至终身负债的风险。

6. 心理状况:调查显示,癌症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癌症社会调研报告

癌症社会调研报告

癌症社会调研报告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文以癌症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对人们对癌症的认知、预防意识以及对癌症患者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癌症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但在预防意识和对患者的态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癌症的认知程度较高。

超过90%的受访者知道癌症是一种细胞的恶性疾病,能够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此外,还有超过80%的受访者知晓一些常见的癌症类型,如肺癌、乳腺癌等。

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对癌症的认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部分人对癌症的了解不足,需要进一步普及相关知识。

其次,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癌症的预防意识尚有待提高。

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癌症是一种不可预防的疾病,而事实上,很多癌症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预防的,如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等。

此外,近50%的受访者不了解常见的癌症筛查方法,如乳腺癌的自检、宫颈癌的妇科检查等。

因此,传播癌症预防知识,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癌症患者的态度存在差异。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癌症患者感到同情和支持,然而也有20%的受访者存在歧视或偏见的情绪。

这部分人往往对癌症患者采取避讳或躲避的态度,甚至对患者进行冷嘲热讽。

这种态度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癌症患者的教育宣传,促使人们主动关心和支持患者。

综上所述,本调查报告对癌症社会调研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在癌症认知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在癌症预防意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在对癌症患者的态度方面,大部分受访者持支持和同情的态度,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偏见和歧视。

通过本调查报告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够推动社会对癌症的认知和关爱,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近年来,癌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深入探讨癌症的原因,以增加公众对癌症的认识和理解。

1. 遗传因素首先,遗传因素被普遍认为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癌症病例与家族遗传有关,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等。

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突变或缺陷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给子女,增加他们罹患癌症的风险。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癌症的产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吸烟是导致肺癌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吸烟和二手烟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于癌症。

此外,空气污染、水污染、化学品暴露以及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也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3. 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癌症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饮食不平衡、缺乏运动、酗酒和不良的睡眠质量都可能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研究发现,肥胖和高糖摄入与许多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密切相关。

4. 感染和病毒某些感染和病毒也可能引发癌症的发生。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许多癌症类型的罪魁祸首,如肝癌和宫颈癌。

这些病毒通过感染人体细胞并引发突变进而导致癌细胞的形成。

5. 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在癌症发生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修复能力减弱,因此老年人患癌症的风险更高。

此外,某些类型的癌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如前列腺癌只会发生在男性身上,乳腺癌则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

6. 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在抵御癌症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攻击体内异常细胞,但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时,异常细胞可能无法被及时清除,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疾病、长期应激和药物治疗等原因所致。

总结起来,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感染和病毒、年龄和性别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等都对癌症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

关于癌症的调查报告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癌症的现状、成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

一、癌症的现状癌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数以百万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在我国,癌症也已经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不同类型的癌症在发病率上存在差异。

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是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

而且,癌症的发病年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中老年人容易患病,年轻人患癌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二、癌症的成因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1、遗传因素某些癌症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癌,那么其他成员患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长期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过量饮酒容易诱发肝癌、胃癌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盐、腌制和熏制食品,增加了患癌的风险;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癌细胞更容易滋生。

3、环境污染现代社会中的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可能含有致癌物质。

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增加患癌的几率。

4、病毒和细菌感染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能导致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则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5、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

三、癌症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是癌症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早期癌症患者,手术往往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

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手术可能只是一种姑息性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癌症6 时尚饮食和真正科学的饮食观没有什么联系。

它是误导性的医学科学和大众媒体结合的产物。

如果你只是对两周减肥食谱感兴趣的话,那么这本书不适合你。

我希望你用智慧,而不用能力按照食谱做。

我想给你提供一种更深刻、更有益的方法审视健康。

我给你提供的处方是很简单的,也是很容易执行的,它给你带来的好处比任何药物或手术都要有效,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我的处方不是某种食谱,不需要你每天画图表,不需要你计算每天摄入多少热量,我想用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服改变你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这样能给你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好处。

那么,我的良好健康处方就是: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健康带来多种益处;吃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你的身体带来意料不到的危险,此类食品包括奶制品、肉类和鸡蛋.很多证据都来自我本人、我的学生以及同事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的方法各式各样,目的也是形形色色,包括对菲律宾儿童肝癌发病率以及黄曲霉毒素摄入量关系进行的一项调查。

这是在菲律宾进行的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是全国自助营养中心的菲律宾营养不良的学前儿童的项目。

还有一项在中国进行的针对800名妇女的营养调查,调查膳食因素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影响。

还有一项针对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该标志物的出现表明乳腺癌发生,主要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另外一项是全国性的、综合的膳食与生活方式因素与疾病死亡率的调查,该调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70个村庄中进行,即中国健康调查。

这些研究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复杂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些研究涉及被认为与各种膳食习惯做法有关的疾病,因此提供了全面观察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机会。

我是中国健康调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健康调查的有关工作从1983年到今天仍在继续。

通过这些工作,我认识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深远、也更为有益的影响。

这些好处是任何手术和药物治疗所不能比拟的。

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脑卒中和高血压、关节炎、白内障、阿耳茨海默氏病、勃起障碍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慢性病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膳食预防。

这些疾病都与年龄增长和组织退化有关,是导致多数美国人盛年早衰或早夭的原因。

我们现有证据证明,晚期心脏病、某些类型的较晚期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膳食实现逆转。

良好营养更令人鼓舞的一种益处是,能够预防本认为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我们现在知道,即使我们本身携带这样的致病基因,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遗传病。

良好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而且也能造就健康,在生理、心理上都能给你带来一种幸福、安康的感觉。

有些世界级的运动员,如铁人戴维•斯科特、田径明星卡尔•刘易斯、艾德文•摩西斯、网球运动员蒂娜•那夫拉蒂诺娃、世界摔跤冠军克力斯•坎贝尔(和我没有亲属关系)以及68岁的马拉松选手卢斯•希腊德等都食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低脂膳食,这样的膳食能够让他们的竞技状态更好。

在实验室中,我们给一组大鼠喂食一种类似美国公众日常饮食的饲料,其中有很高含量的动物蛋白;另外一组大鼠给予动物蛋白含量较低的饲料,将这两组动物进行对比。

当我们比较两组大鼠的“蹬车轮”实验结果时,你猜怎么样?这组摄入低蛋白的大鼠的运动能力更强,更不容易疲劳。

而那些摄入高蛋白饲料(和我们类似)的大鼠,其运动能力比较差。

这个结果与世界级运动员的体会是相符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过度依赖于药物和手术。

其实,只要保持合理而且平衡的膳食,我们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过度使用和依赖药物,而且还能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一个简单的开局现在是站起来、澄清疑虑和掌握我们自己健康的时候了。

关于蛋白质的很多基本的概念,人们都是混沌不清的:●最好的蛋白质是什么?●一个人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植物和动物的蛋白质是否品质一样好?●是否需要在膳食当中添加植物的食品,给你一种更平衡的蛋白质膳食?●对于经常运动的运动员,吃蛋白粉好,还是吃氨基酸营养品好?●你是不是一定要摄入蛋白质营养品,肌肉才能更强壮?●有些蛋白质被认为是高品质蛋白,有些被认为是低品质蛋白,那么高品质和低品质是什么意思?●素食者从什么地方摄取蛋白质?●素食的孩子不摄入动物蛋白,他们的发育是不是正常?产生这些疑问的根本在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蛋白质就是肉类食品,肉类食品就是蛋白质。

实际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酒精提供我们所消耗的热量。

除了水外,被称为“宏量营养素”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食物重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剩下的少量物质主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被称为“微量营养素”。

每天身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量实际上非常少,通常在毫克级或是微克级的水平。

大约有8种氨基酸必须通过摄入食物来补充,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因为我们的身体不能合成这些氨基酸。

如果饮食中缺乏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新蛋白质的合成就会延缓、甚至停止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强调蛋白质“品质”这个概念?高品质蛋白,简单说,就是指该蛋白质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方便我们合成新的组织蛋白。

我们所说的蛋白质的“品质”,其意义就是:食物中蛋白质提供适当数量和种类的氨基酸合成新蛋白质的能力。

你能猜到哪种食物最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么?答案是人肉。

人肉中蛋白质和我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恰好是一致的。

但是我们人类不能吃同类,因此我们需要从其他获取那些“品质稍差”的蛋白质。

其他动物的蛋白质和人体蛋白质其实是非常接近的,这些蛋白质能够提供我们所需的多数氨基酸,而且这些氨基酸也能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和利用,因此这些蛋白质往往被称为“高品质蛋白”。

在动物的食品中,牛奶和鸡蛋中的氨基酸和我们身体所需氨基酸的匹配性是最好的,因此也容易被认为是品质最高的蛋白质。

相比之下,某种“低品质”的植物蛋白可能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但是从植物性食物整体来看,其中含有我们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当人们选择一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时,他们会问:“我们需要的蛋白质从什么地方来?”好像植物中根本没有蛋白质一样。

人体有一个复杂的代谢系统,可以从植物的蛋白质中获得所有的必需氨基酸,我们并不需要摄入大量的所谓“高品质”蛋白,或是精心计算每天吃什么东西,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流行的这种蛋白质品质的观念蒙蔽了我们的双眼。

我们知道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

但我们发现,在当地杂货店中购买的29罐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量达到了美国食品规定量的300倍;而生花生的污染率则低得多,完全没有超过美国的规定标准。

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告诉我们,花生酱和生花生之间的差异来自花生的加工过程。

加工过程中,品质比较好的花生会经手工挑选出来,单独加工;而品质不是很好,有点发霉的花生会被送去做花生酱。

我们想了解的第二个问题是哪些人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影响,产生肝癌。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影响的,他们是污染花生酱的主要消费者。

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肝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马尼拉和赛布,也是黄曲霉毒素摄入量最高的地区。

花生酱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马尼拉,玉米销售量最高的地区是赛布——菲律宾第二大城市。

这些做肝癌手术的孩子往往来自富裕家庭。

这些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好,他们吃的是我们认为最健康的膳食,营养水平达到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营养标准。

他们的蛋白质摄入量比本国其他人都多(高品质动物蛋白),但恰恰是他们患有肝癌。

这怎么可能呢?在全球范围来说,肝癌通常是在蛋白质摄入量最低的国家发病率最高。

当时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肝癌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

而这种蛋白质摄入不足正是我们去菲律宾工作、致力于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要增加营养不良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

但是根据卡多医生的说法,蛋白质摄入量最高的儿童中,肝癌发病率却是最高的。

当时在一份不太知名的医学杂志上,我读到一篇印度的科研论文。

在这个试验中,试验者比较了两组动物蛋白质摄入量和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组试验动物饲以黄曲霉毒素和含20%蛋白质的饲料,另一组给予同样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和含5%蛋白质的饲料。

摄入20%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都发生了肝癌,或癌前病变;而摄入5%蛋白质饲料的这组大鼠,没有任何一只发生肝癌。

这并不是一个细微的差别,这是个100对0的差别,而这个结果和我在菲律宾儿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吻合的。

那些最容易患肝癌的儿童,恰恰是那些膳食中蛋白质比例比较高的儿童。

我们调查了65个县130个自然村的6500名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看是否存在不同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模式。

举例来说,如果肝癌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也比较高,我们说蛋白质摄入量和肝癌发病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为这个例子中,其中一个因子水平升高的时候,另外一个因子的水平也升高了。

但是,在我们的假设性的模型中,蛋白质摄入水平和癌症发病率之间有关联关系,并不能说明蛋白质是导致癌症的病因。

癌的三个阶段癌症的发病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促进阶段和进展期。

类比来说,癌症的发病过程就像种植草皮一样,启动阶段相当于把种子植入土壤中,促进阶段好像草已经开始生长,进展阶段相当于草长势过于旺盛,完全失去了控制,已经蔓延到了车道、灌木丛和旁边的人行道上。

所以,把草种“植入”土壤中是第一步,即启动易癌变的细胞,起启动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叫做致癌物。

这些化学物质多数是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但是自然界中也会自发形成一些此类物质,如黄曲霉毒素。

这些致癌物能导致我们的基因发生转变或突变,将正常的细胞转化为易癌变细胞。

突变导致细胞内的基因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对DNA造成损伤。

整个诱发过程,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

这个时间是该化学致癌物被摄入吸收,进入血液、转运入细胞、转化为活性中间产物、结合到DNA上、传给子代细胞所需的时间。

当新的子代细胞产生以后,这个过程就完成了。

这些新的子代细胞以及之后再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基因结构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致癌的概率大大增加。

除非极少的情况下,诱发过程是不可逆的。

让我们回到草坪这个类比,现在草籽已经被种入土壤,已经可以发芽了,诱发过程结束了。

第二个生长阶段被称为促进阶段,种子快要破土而出,长成一片绿色的草坪了。

新形成的癌易感细胞已经蓄势待发,准备生长。

它们已经开始复制,直至形成肉眼可见、可以检测出来的癌细胞团。

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比诱导时间要长得多。

对人而言,这个过程经常需要很多年。

这种最初被诱导的细胞开始增殖,越来越大,直至长成临床上可见的肿瘤。

就像种子在土壤中一样,这种原始癌细胞可能不生长、不分裂,直到遇到合适的生长环境。

打个比方,就好像土壤中的种子需要充足的水分、阳光和其他养分的滋养,才能长成草皮。

如果环境中的要素缺失的话,种子就会进入休眠状态。

等到缺失的要素得到补充,种子又开始发芽生长。

这就是促进阶段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

促进阶段是可逆的,取决于癌的早期生长是否得到有利的生长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某些膳食因素变得这么重要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