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学习目标1.理解策略的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解决问题策略。

2.了解将不同策略应用于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策略,准确解决复杂问题。

二、教学内容1.策略的概念。

2.解决问题的策略:试错法、逆向思维、分而治之、比较法、模型法、抽象法、推理法等。

3.将不同策略应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

4.练习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几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2.将不同策略应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探究式教学法。

2.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3.批判思维训练法。

五、教学准备1.挂图、海报等教具。

2.多种计算题目,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有一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难以解决,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渐引导他们了解策略的作用。

2.讲解策略(20分钟)教师讲解试错法、逆向思维、分而治之、比较法、模型法、抽象法、推理法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归纳总结出这些策略的描述。

注意:在讲解时,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3.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工作纸上完成一些看似复杂的计算题目,并让他们尝试将刚才学习到的策略应用到实践中,如试错法和逆向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助学习,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4.巩固复习(15分钟)教师提供另外一些问题,让学生用刚刚所学的策略来解决,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及时总结学生在这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点,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尝试将策略应用到创新性的解决问题中去。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求、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认识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困难和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课堂练习和互助学习,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试错法、逆向思维、分而治之、比较法、模型法、抽象法、推理法等几种解决问题策略,并成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来更清晰、更直观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图示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他们在画线段图法方面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画线段图法,能够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线段图法,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线段图法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线段图法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线段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供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3.教学素材: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或故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小明摘了15个,小华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线段图的示例,讲解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让学生观察线段图,理解线段图的含义。

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四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些有趣又实用的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在面对各种数学问题时,我们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就像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和交通工具一样,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

在四年级下册中,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假设等。

画图策略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比如说,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花园,长是 8 米,宽比长少 3 米,求这个花园的面积。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画出这个长方形,标上长和宽的长度,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长方形的形状和尺寸,计算面积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通过画图,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列表策略则适用于需要整理和比较大量信息的问题。

比如:商店里有三种书包,价格分别是 25 元、30 元、35 元,有两种文具盒,价格是 10 元和 15 元。

如果小明要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有多少种不同的价格组合?这时候,我们可以列出一个表格,将书包的价格和文具盒的价格一一对应,清晰地展示出所有可能的组合,从而找到答案。

列表可以帮助孩子们有条理地梳理信息,避免遗漏和混乱。

再来说说假设策略。

假设策略常常用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假设一种情况来简化问题。

比如:鸡兔同笼,共有 20 个头,54 条腿,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先假设全是鸡,那么腿的数量就会比实际少,通过计算两者的差值,再逐步调整鸡和兔的数量,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策略,老师们在教学中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比如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画图、列表、进行假设,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这些策略的用处。

还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图形和表格来表示问题,而线段图法是解决问题的又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的画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图形和表格来表示问题。

但是,对于画线段图法这一策略,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能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能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线段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线段图的画法。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准备一些线段图的模板,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线段图的概念。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邮票,小明收集了18个,小华收集了多少个?”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图形来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线段图的画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word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列举策略、画图策略、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策略、猜想与尝试策略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策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策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简单应用题的解答和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策略来简化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入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探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举、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策略。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准备问题解决的工具,如画图板、列举表格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如问题卡片、讨论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问题案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用示意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画示意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重直接的计算,而忽视了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学会用示意图来表示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示意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示意图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画示意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示意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画示意图,并能够灵活运用示意图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学会画示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这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问题中的关键信息。

然后,教师展示如何用示意图来表示这个问题,并解释示意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地画出示意图,并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画示意图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用示意图来解决。

四年级下册 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问题,学会辨认问题,了解问题的分类;2.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3.学生能够通过识别问题来运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4.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问题,学会辨认问题;2.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3.学生能够通过识别问题来运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2.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理性思考,不受情绪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提出来,老师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思考,同一类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从这个角度分析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概念解释•定义问题: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事情,是疑惑、烦恼、矛盾等等。

•问题分类: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读书问题、生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运动和娱乐问题等等。

•解决问题的步骤:(1)了解问题;(2)分析问题;(3)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4)验证解决问题的办法。

3. 阐述和实践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如:分析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帮助、变换观点、运用经验,等等。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实践活动:老师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来解决,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帮助组内的同学解决问题。

4. 练习和总结老师可以进行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等测试学生对于所学的理解,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板书设计•问题的分类•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着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讲解,并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不仅仅是口头讲解,同时在课堂上还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日期:家长签名:等级:一、看图列式解答。

1苹果和桃子各有多少千克?
350千克
桃子
2、鸡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4600只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植树活动中,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8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6棵。

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2李明期中考试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语文比数学少4分,李明语文和数学各考了多少分?
3、有两筐梨,总质量为98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6千克放入第二筐中,两筐的质量就相等,你知道两筐梨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吗?
4、王庄养殖场养了6300只鸡,如果再养600只公鸡,母鸡和公鸡的只数相等了,现在各养公鸡、母鸡多少只?
奥林匹克小赛场
军军沿着长和宽相差24米的长方形游泳池边跑步4圈,共跑了720米,这个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班级:姓名:日期:家长签名:等级:
解决实际问题。

1、华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园,长16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园的长增加4米,这样花园的面积就增加了36平方米,原来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某公园原来有一个宽16米的长方形草地。

后来因扩建道路,草地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草地的面积就减少了140平方米,现在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下图中画出减少的部分,再解答)

5
3、富民村有一块长方形田地,如果这块田地的长增加8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64平方米,你知道原来田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4、有一张长方形图纸,如果长减少2分米或者宽减少3分米,面积都比原来减少18平方分米,你知道原来这张图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吗?
5、市体育场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0米,宽50米,扩建体育场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2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出增加的部分,再解答)60米
50米
奥林匹克小赛场
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增加4米后,面积增加了256平方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班级:姓名:日期:家长签名:等级:
解决实际问题。

1、王奶奶买来大米和面粉的总质量为150千克,面粉比大米少10千克,大米和面粉各买了多少千克?(补全线段图,再解答)
大米:
面粉:
2、一块正方形苗圃,今年扩建时把它的一组对边增加了25米,这样苗圃的面积就增加了800平方米,算一算原来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有一根木料长18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米,每段各应锯成多少米?
4、图书角的书架上、下两层共存书270本,如果从上层拿出10本放入下层,两层书架上书的本数就相等了,原来上、下两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5、李村原来有一个宽50米的长方形鱼塘,后来扩建公路,鱼塘的宽减少了15米,面积减少了1200平方米,现在鱼塘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菜市场新进一些白菜和萝卜,白菜的质量是萝卜的质量的3倍,卖出白菜1600千克,萝卜4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质量相等,菜市场新进白菜和萝卜各多少千克?
奥林匹克小赛场
两个连续单数的和是48,这两个单数分别是多少?
宁德市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周测
班级:姓名:日期:家长签名:等级:一、我会口算。

(6分)
15×4= 2×18= 14×7=
60÷4= 36÷18= 98÷7=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长方形的长增加8米,宽减少8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不变。

( )
2、长方形花圃的宽是6米,如果该花圃的长增加6米,那么面积比原来增加36平方米。

()
3、小芳和小丽一共有40元零花钱,小芳比小丽多10元,小芳给小丽10元,两个人的钱数就相等了。

()
4、长方形棉布的长减少4米,宽不变,则这块棉布的面积会相应减少。

( )
5、小刚买了3本笔记本,小云买了5本同样的笔记本,小刚比小云少用18元,则笔记本的单价是9元。

()三、算一算,比一比。

(16分)
18×16+18×24 18×(16+24)
258-158-37 258-(158+37)
四、先把已知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

(20分)
1、王伯伯两天一共捕鱼450千克,其中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捕鱼34千克,两天各捕鱼多少千克?
第一天
第二天
2、甲、乙两天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4千米,这时剩下的路程和已经行的路程相等,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已经行了()小时
甲地乙地
()千米
五、解决实际问题
1、有两筐苹果,总质量为128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少4千克,两筐各有多少千克?
2、一个三层的书架共放书122本,上层比中层多1本,下层比中层少5本,上、中、下三层各放多少本?
3、希望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90米,宽5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40米,宽增加了20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4、一块长方形草坪,宽是18米,宽如果增加3米,面积就会增加75平方米,原来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个正方形花坛,如果把边长增加2米,那么它的面积会增加28平方米,原来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在下面的长方形彩纸上剪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780平方厘米,这张彩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6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