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注释、译文)

合集下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拼音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拼音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拼音版概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崔颢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

本文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展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拼音版》诗歌的原文、注释和赏析。

原文白日依山尽(bái rì yī shān jìn),黄河入海流(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欲穷千里目(yù qióng qiān lǐ mù),更上一层楼(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注释•依(yī):依靠,朝向。

•尽(jìn):到尽头,消失。

•欲(yù):想要。

•穷(qióng):尽头,边际。

•千里目(qiān lǐ mù):千里眼。

•更(gèng):再次,继续。

赏析这首诗以长江流域的两座著名景点黄鹤楼和广陵为背景,描绘了崇山峻岭之下的壮丽景色。

诗中通过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思考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首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直接描绘了壮丽的景观,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流动。

这也象征着孟浩然行程的结束和离别。

接下来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作者希望能够尽情地观赏美景,通过爬上更高一层楼来看更远的风景。

这里“千里目”指的是可以观赏千里之外的风景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眼界或者智慧。

这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他希望通过旅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眼界。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风景为主,通过景物描述来抒发思想情感。

交互的对比和深入的思考,增加了诗歌的层次和文化内涵。

结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拼音版》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唐代诗歌作品。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旅途和人生的无限追求。

这首诗教人深思并在诗歌的韵律中流连忘返。

注:以上文档片段作者根据题目创作所得,实际诗歌内容或有所偏差,敬请谅解。

《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音译文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音译文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ɡù人r én 西x ī辞c í黄hu án ɡ鹤h è楼l óu ,烟y ān 花hu ā三s ān 月yu è下xi à扬y án ɡ州zh ōu 。

孤ɡū帆f ān 远yu ǎn 影y ǐn ɡ碧b ì空k ōn ɡ尽j ìn ,唯w éi 见ji àn 长ch án ɡ江ji ān ɡ天ti ān 际j ì流li ú。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sh ǔ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m àn 游y óu 和飘pi āo 泊b ó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z ú迹j ì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ɡē颂s òn ɡ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cu ō跎tu ó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z àn 赏sh ǎn ɡ,两人很快成了挚zh ì友y ǒu 。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诗三百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注释_《送孟浩然之广陵》点评_李白的诗词

【唐诗三百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注释_《送孟浩然之广陵》点评_李白的诗词

【唐诗三百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注释_《送孟浩然之广陵》点评_李白的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又题:黄鹤楼送来孟浩然之广陵[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存有神仙在此乘坐黄鹤而回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天下: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简析]这就是一首送行诗。

孟浩然从湖北至广陵回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别,并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在李白出来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岁至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紧固的定居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重新认识了当时知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就是襄阳(今属于湖北省)人,归隐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要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小诗人在黄鹤楼分别,遗留下知名诗篇。

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

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

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

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

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离影碧空天下,惟见长江天际领。

“,写作者放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眺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有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连的碧空中消失,能看见的只剩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classified至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

他还矗立着凝视天边的长江流水,可知他对好友的花雨之情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希望能帮到大家!sònɡ mènɡ hào rán zhī ɡuǎnɡ lín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lǐ bái李白gù rn xī cí huáng h lóu故人西辞黄鹤楼,yān huā sān yu xià yáng zhōu烟花三月下扬州。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孤帆远影碧空尽,w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音译文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音译文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ɡù人r én 西x ī辞c í黄hu án ɡ鹤h è楼l óu ,烟y ān 花hu ā三s ān 月yu è下xi à扬y án ɡ州zh ōu 。

孤ɡū帆f ān 远yu ǎn 影y ǐn ɡ碧b ì空k ōn ɡ尽j ìn ,唯w éi 见ji àn 长ch án ɡ江ji ān ɡ天ti ān 际j ì流li ú。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sh ǔ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m àn 游y óu 和飘pi āo 泊b ó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z ú迹j ì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ɡē颂s òn ɡ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cu ō跎tu ó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z àn 赏sh ǎn ɡ,两人很快成了挚zh ì友y ǒu 。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欢迎来参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注释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注释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朝代:唐代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带拼音、注音、精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带拼音、注音、精校)

黄huán ɡ 鹤hè 楼lóu 送sòn ɡ 孟mèn ɡ 浩hào 然rán 之zhī 广ɡuǎnɡ 陵lín ɡ唐tán ɡ 代dài:李lǐ 白bái 故ɡù人rén 西xī 辞cí 黄huán ɡ 鹤hè 楼lóu ,烟yān 花huā 三sān 月yuè 下xià 扬yán ɡ 州zhōu 。

孤ɡū 帆fān 远yuǎn 影yǐnɡ 碧bì 空kōnɡ 尽jìn ,唯wéi 见jiàn 长chán ɡ 江jiānɡ 天tiān 际jì 流liú 。

译yì 文wén友yǒu 人rén 在zài 黄huán ɡ 鹤hè 楼lóu 与yǔ我wǒ 辞cí 别bié ,在zài 柳liǔ 絮xù 如rú 烟yān 、繁fán 花huā 似sì 锦jǐn的de 阳yán ɡ 春chūn 三sān 月yuè 去qù 扬yán ɡ 州zhōu 远yuǎn 游yóu 。

孤ɡū 船chuán 帆fān 影yǐnɡ 渐jiàn 渐jiàn 消xiāo 失shī 在zài 碧bì 空kōnɡ 尽jìn 头tóu ,只zhǐ 看kàn 见jiàn 滚ɡún 滚ɡǔn 长chán ɡ 江jiānɡ 向xiàn ɡ 天tiān 际jì 奔bēn 流li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拼音、注释、译文)
《黄huáng 鹤hè 楼lóu 送sòng 孟mèng 浩hào 然rán 之zhī 广gu ǎng 陵l íng

作zuò 者zhě:李l ǐ 白bái
故gù 人rén 西xī 辞cí 黄huáng 鹤hè 楼lóu

烟yān 花huā 三sān 月yuè 下xià 扬yáng 州zhōu。

孤gū 帆fān 远yuǎn 影yǐng 碧bì 空kōng 尽jìn

唯wéi 见jiàn 长cháng 江jiāng 天tiān 际j ì 流liú。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老朋友与我在黄鹤楼辞别,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能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奔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