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说明方法试题
说明方法的试题和答案

说明方法的试题和答案试题和答案一1、此题运用三种说明方法①举例子:例句是“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分析:永定河发水时,水量增加,但这座桥没出过事,所以举这个例子的作用是来说明它的坚固。
)作用是:用事实说明卢勾桥的坚固。
②做比较:例句“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分析:是拿“两岸河堤”和“卢勾桥”做比较,目的是为了突出卢勾桥的坚固。
)做比较作用:来突出卢勾桥的坚固。
③摹状貌:“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分析:对这个的描摹是来说明“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样描摹,让读者可以想象出狮子的样子,从而来说明石拱桥的形式优美这个特点。
语言上也比较生动。
)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式优美2、举例子,例句“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漩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分析表达:船通过大漩涡,结果“撞得粉身碎骨”)作用具体说明了萨特漩涡的危险性非常大3、列数字的作用:用准确的数字来说明了树林的各种益处,准确科学。
举例子的作用:使所说明的对象特点得到具体的应证,增强说明的可信度。
4、①作比较作用:拿南极的风速与世界其他地方的风速进行比较,强调了南极的风速之大。
②打比方作用:具体形象说明了南极风大的特点,使读者对南极的风速更清楚了解。
【完整阅读练习】1.①着(zhuó)陆②缓(huǎn)慢2.答: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1分),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1分),浮游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
(1分)3. 不能去掉(1分)。
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说明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引起赤霉病可能性大。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2分)。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训练题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训练题说明方法作用答题格式【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一般在前面找),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_________,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将_________和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_________特点。
【打比方】将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_______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_________特点(或是种类),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你所不知道的猪①一提到猪,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好吃懒惰愚笨的猪?其实猪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得多,它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动物。
②试验发现,猪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它们可以记住不同的食物储藏地,以及每个储藏室的大小。
如果它们嗅出哪个小伙伴知道了食物的储藏地,它们会立即跟在那头猪的身后。
而被尾随的猪也非常聪明,它会想办法把尾随者甩开,以独自享用食物。
在法国的一些地区的地皮下,生长着一种珍贵的黑块菌。
当地的农民把猪当作收获黑块菌的得力助手。
猪在6米远的地方,就能嗅到长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块菌。
狗虽然也可以担当这一工作,但训练狗要比训练猪困难得多,而且还得天天让狗去搜寻,如果间隔几天,它就要忘记。
而猪即使每星期只搜寻一次,也不会忘记学会的本领。
布里斯托大学的黑尔德教授说:“因为它们的好记性,一旦它们学会了什么,就很难让它们再忘记那些东西。
③镜子经常被用来测试自我认知能力和高等智慧,大部分婴儿在18-21个月后,可以意识到镜子里面的人是自己。
后来,逐渐发现猩猩、大象、海豚和几种鸟也有这个能力。
现在有实验证明,猪也能够认出镜子里的自我,并且运用镜子的反射功能观察周围环境,找到食物。
说明方法练习题

说明方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说明方法的特点?A. 客观性B. 逻辑性C. 随意性D. 准确性2. 说明方法通常用于哪种文体?A. 小说B. 诗歌C. 议论文D. 说明文3. 在说明文中,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常见的说明方法?A. 定义法B. 比较法C. 比喻法D. 引用法4. 说明方法在写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娱乐读者B. 激发情感C. 传递信息D. 增加篇幅5. 以下哪个选项是说明方法的正确使用?A. 描述一个物体时使用夸张手法B. 列举事实时使用虚构数据C. 解释概念时使用比喻D. 阐述观点时使用个人情感二、填空题6. 说明方法要求作者在写作时必须保持_________,确保所提供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
7. 在说明文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事实或数据来支持观点。
8. 说明方法中的_________是指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来阐述观点。
9. 说明方法的_________要求作者在写作时必须遵循逻辑,使文章条理清晰。
10. 说明方法中的_________是指通过定义一个概念或术语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简答题11. 简述说明方法中的“定义法”和“比较法”的区别。
12. 解释说明方法中“引用法”的使用场景和作用。
13. 说明方法在写作中如何帮助作者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四、论述题14. 论述说明方法在科学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15. 分析说明方法在商业报告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说明方法提高报告的说服力。
五、应用题16. 假设你要写一篇关于“智能手机对青少年影响”的说明文,请列出你可能会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每种方法的使用目的。
17. 给定一个概念“可持续发展”,使用说明方法中的“定义法”来阐述这个概念,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方法适合解释此类概念。
六、写作题18. 以“网络时代的信息筛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说明文。
解析——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试题

解析——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试题
考题:“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综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试题具体答题方法:
(1)判断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就要了解并掌握常见说明方法的主要特征。
可以找一些
语言标志来辨别。
如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列数字: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倍数(注意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相对于…...;打比方:像、仿…...;下定义1 :判断句(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分析。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试题的答题模板:本段(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的特点(作用、优势、用途、功能......)。
解释下定义: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时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习题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练习题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讲解事物、说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提醒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讲解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立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出色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假设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准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拟: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拟,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拟,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提醒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打印版)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打印版)###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1. 说明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 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____、____、____。
4.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等。
####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说明文的特点?()A. 客观性B. 科学性C. 艺术性D. 条理性2. 说明方法中的“举例子”是为了()A.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B. 增加文章的可信度C.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D. 说明事物的特征3.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不包括()A. 准确B. 生动C. 简洁D. 华丽4. 说明文的结构不包括()A. 总—分B. 并列C. 递进D. 转折#### 三、简答题1. 说明文与议论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 举例说明“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3. 如何通过“作比较”来增强说明的效果?#### 四、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植物世界》在自然界中,植物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多样的形态特征,构成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植物的种类繁多,从微小的藻类到高大的乔木,它们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存策略。
1. 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2. 作者通过哪些方式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3. 你认为文章中还缺少哪些内容,可以进一步增强说明效果?#### 五、写作题请以“智能家居系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说明文。
要求:1. 说明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功能。
2. 采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
3. 语言简洁、准确。
以上就是本次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加深对说明文特点、说明方法、语言要求和结构安排的理解,提高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不断进步。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说明方法)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练习(说明方法)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用“氢”洁理念塑造未来交通①随着亚洲地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交通拥堵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无法避免的“大城市病”。
②目前,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层面,但是其实人类对于各种能源和电池的探索一直都在进行。
比如,氢就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从补充速度的角度看,充氢比充电的速度快得多,但是长期以来,氢的存储和运输难题一直都在阻碍氢能的大规模应用。
锂电池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并喷目前已经开始趋缓,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能量提供系统之一..。
理论上,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因此被称为“终极环保车”。
③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00年以后才加速对氢气能源的开发和基础构建,而现代汽车集团无疑是氢燃料电池车研发领域最早取得显著成绩的汽车制造商:1998年开始研发,2000年11月首次推出了圣达菲燃料电池车;2006年独立研发成功途胜氢燃料电池车;2013年2月,第三代车型ix35FCEV 首次量产,对全球汽车进入环保时代意义深远。
现代汽车还参与了英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车的网络和基建项目,英国政府将与现代汽车合作,从2015年开始正式向公共机关和个人出租氩燃料电池车辆。
④值得一提的是,核心零部件难以量产一直是制约各大厂商的瓶颈,攻克这一难题并不容易。
如今,现代在包括驱动马达、电子功率零部件、锂电池包及燃料电池集成模块等在内的零部件均成功实现全球首家量产。
据悉,现代汽车未来还将投入150亿韩元“氢气基金”来开发燃料电池零件。
⑤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理论唯一排放物是水,因此相较传统汽车,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物——水作为使用资源。
现代FE燃料电池概念车名称中的“FE”全称为 F uture E co,即未来生态的意思,这体现了其运用创新型新技术,并契合了这款车本身的生态友好特性一一也是对其独特燃料源的认可。
说明文经典题型及答案(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

说明文经典题型及答案(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说明文阅读,说明语言(真题答案)(一)植物也有语言18.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
19.“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0.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能发出不同的“语言”。
【18题详解】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一定要判断有几种说明方法,接着考虑是什么说明方法,最后按照相应说明方法的解答思路作答。
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植物有语言吗?;第②段列举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说明,得出植物是有语言的结论。
思路:所用说明方法其作用。
据此作答即可。
【19题详解】考查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先明确观点“不能”;再直接理解加点词“往往”的意思(表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时常或经常发生的情况),然后结合句子分析“往往”在句子中所体现的作用(说明植物发生与环境变化有关);接着再假设删除“往往”之后的表达效果,对比实际情况,判定删除与事实不符;最后加上一句套话“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这样使答案更加完整。
【20题详解】考查对文章美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看清标题,找准文章各段的中心句,注意文段起到的“起承转合”作用的关键词,通过梳理各段大意进行筛选概括。
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植物有语言吗?;第②段列举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进行说明,得出植物是有语言的结论;第③段说明植物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④段说明不同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第⑤段说明植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喜怒哀乐的感情反应。
据此提取要点,组织答案即可。
【21题详解】(二)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20.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息技术。
21.不能删去。
“目前”表“时间限制”,如果删去就成了“在任何时候全息摄影术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说明方法试题
说明文是阅读理解经常考到的一种文章类型,那说明文的方法试题你都会了吗?快来跟XX一起巩固练习吧。
说明文说明方法试题
《舌尖上的浪费》
分析下列句子的写法。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不少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
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今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重点:
①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②“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
不易
答:
①用数据准确地反映了被浪费掉的粮食数目之大,可以养活的人数之多。
②通过引用古训,说明我们应该珍视粮食资源。
说明文说明方法试题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
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问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它的作用。
答
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牛、羊、马、狗、猫等”动物,具体说明了“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更有说服力。
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灵长类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只有灵长类才能捕捉到脸红信息的特质。
XX还为大家找了些说明文说明方法解析,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
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
B、引用具体的数据;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