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儿童自制小书-我的小书课件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我的漂亮小书(早期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漂亮小书(早期阅读)一、活动目标1.幼儿在理解书有封面,封底的基础上,自制颜色小书。
2. 通过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教育幼儿要爱惜书本。
二、活动准备1.各种图片(红、黄、蓝、绿四色);2.人手一份图书;3.篮子,浆糊若干三、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为什么呀!”师:“那怎样看书呢?从哪里开始翻呢?”师:“我也很喜欢看书,我还自己做了一本书呢(出示颜色小书)” 师:“我们来看一下书里有些什么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2.幼儿自制颜色小书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本颜色小书呀,那怎么做呢?我来做给你们看,好吗?”(1).教师示范先做封面,再选同样颜色的图片,每一面贴一个图片。
师:“我的绿色小书做好了,漂亮吗?你们想做什么颜色的呢?” (2).幼儿制作颜色小书,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讲述小书的内容。
师:“你们的小书真漂亮,谁来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颜色的小书,小书里有什么?”3.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师:“小书这么漂亮,我们怎么爱护它呢?”教师小结:“对了,看书的时候要从封面翻起,轻轻地翻,不能撕,看完以后要把它送会家。
要是坏了,我们会很难过的,对吧。
我们教室里还有很多书宝宝呢,你们也要保护他们,好吗?”师:“请你们把书宝宝送到抽屉里去吧!”---------------------------------------------------------------------------------------------------------------------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1、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2、应该完善与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应该做到情、趣、恒、细、诚等几点:用无私的爱与付出赢得幼儿的充分信任与尊重;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的教育活动吸引幼儿;用坚持不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做事做人;用深入细致的成长档案记录幼儿的点滴进步;3、要有耐心和责任心,对于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不要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要耐心的为他们解答问题并鼓励他们的行为,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我的漂亮小书幼儿园图书教案

It will not be the pressure from the outside that will crush us, but only ourselve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我的漂亮小书幼儿园图书教案1 幼儿园图书教案小班:我的漂亮小书一、活动目标1、幼儿在理解书有封面,封底的基础上,自制颜色小书。
2、通过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教育幼儿要爱惜书本。
二、活动准备1、各种图片(红、黄、蓝、绿四色);2、人手一份图书;3、篮子,浆糊若干三、活动过程1、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为什么呀!”师:“那怎样看书呢?从哪里开始翻呢?”师:“我也很喜欢看书,我还自己做了一本书呢(出示颜色小书)”师:“我们来看一下书里有些什么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2、幼儿自制颜色小书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本颜色小书呀,那怎么做呢?我来做给你们看,好吗?”(1)、教师示范先做封面,再选同样颜色的图片,每一面贴一个图片。
师:“我的绿色小书做好了,漂亮吗?你们想做什么颜色的呢?”(2)、幼儿制作颜色小书,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讲述小书的内容。
师:“你们的小书真漂亮,谁来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颜色的小书,小书里有什么?”3、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师:“小书这么漂亮,我们怎么爱护它呢?”教师小结:“对了,看书的时候要从封面翻起,轻轻地翻,不能撕,看完以后要把它送会家。
要是坏了,我们会很难过的,对吧。
我们教室里还有很多书宝宝呢,你们也要保护他们,好吗?”师:“请你们把书宝宝送到抽屉里去吧!”幼儿园图书教案小班,书籍是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从侧门说明了图书的重要性,幼儿们应该要从小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幼儿能够热爱读书,从书籍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2 幼儿园图书教案小班:图书我爱你活动目标:1、知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要爱惜它们。
2、了解抢图书,乱扔图书会破坏图书,学习正确看书的方法。
做小书幼儿作品教案

做小书幼儿作品教案小书幼儿作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对小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
1.激发幼儿的创造力;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2.准备一些小书的图片和故事书籍。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小书的图片或者讲述一些小书的故事来引入新知识,激发幼儿的兴趣。
2.观察小书。
让幼儿观察一些小书的样本,让他们观察小书的形状、颜色、图案等,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
3.制作小书。
让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小书。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来确定制作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可以制作折纸小书、绘画小书、剪纸小书等。
4.讲述小书故事。
让幼儿讲述自己制作的小书故事,可以让他们根据小书的内容进行表演或者口头叙述。
老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表达能力。
5.欣赏小书。
在教室里设置小书展览区域,让幼儿把自己制作的小书摆放在展览区域,让其他幼儿来欣赏。
同时,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小书作品,让幼儿们来欣赏,激发幼儿对小书的兴趣。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想象力,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小书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阅读习惯。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中班教案我的小书

中班教案我的小书篇一:中班教案:我的小手中班教案:我的小手活动设计背景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
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各手指的名称,乐意用语言表达。
2、幼儿能大胆说出小手的作用,并进行想象活动。
3、幼儿能产生爱小手、爱家长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手指名称。
难点:能正确说出各个手指名称并进行想象活动。
活动准备小手的图片,橘子。
活动过程:一)歌声引题1、小朋友们,们一起来唱《五官歌》,边唱边拍手,好吗?2、刚才们一起拍手了,是用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小手图片),今天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手。
(二)展开活动1、们的手有几个手指呢?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些手指都有一个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接下来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指导:(1)们一起来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它叫小指。
(2)看看们的黑板在哪里啊?你们用哪个手指指呀!它叫什么?它叫食指。
用食指指给看看,窗户在哪儿、门在哪儿?(3)宝宝们真聪明,看看老师现在伸出来的是哪根手指呢?对了,老师常用它来夸小朋友的,所以它叫大拇指?(4)们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谁最长啊?它旁边各有几根手指啊?它是在中间的,所以叫它中指。
(5)还有一跟手指真可怜没人踩它,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2、小朋友看图片,跟读: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三)活动结束:(欣赏)老师的手会变魔术,请大家看一看: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白鸽咕咕咕!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猫喵喵喵!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鸭嘎嘎嘎!(四)活动延伸展与拓展1、小朋友,们的小手除了变魔术外,还可以干什么呢?2、们的小手本领真大。
宝宝们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剥橘子给们小朋友吃,今天陈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剥给爸爸妈妈吃好吗?3、请小朋友将小椅子搬回座位剥桔子,同时提醒小朋友将皮剥在盘子中,保持环境卫生!教学反思的设计遵循了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也全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素养。
幼儿园 我的漂亮小书(早期阅读) 优质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漂亮小书(早期阅读)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书有封面,封底的基础上,自制颜色小书。
2. 通过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教育幼儿要爱惜书本。
二、活动准备
1.各种图片(红、黄、蓝、绿四色);
2.人手一份图书;
3.篮子,浆糊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为什么呀!”
师:“那怎样看书呢?从哪里开始翻呢?”
师:“我也很喜欢看书,我还自己做了一本书呢(出示颜色小书)”
师:“我们来看一下书里有些什么东西?(引导幼儿说一说)”
2.幼儿自制颜色小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本颜色小书呀,那怎么做呢?我来做给你们看,好吗?”
(1).教师示范
先做封面,再选同样颜色的图片,每一面贴一个图片。
师:“我的绿色小书做好了,漂亮吗?你们想做什么颜色的呢?”
(2).幼儿制作颜色小书,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讲述小书的内容。
师:“你们的小书真漂亮,谁来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颜色的小书,小书里有什么?”
3.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师:“小书这么漂亮,我们怎么爱护它呢?”
教师小结:“对了,看书的时候要从封面翻起,轻轻地翻,不能撕,看完以后要把它送会家。
要是坏了,我们会很难过的,对吧。
我们教室里还有很多书宝宝呢,你们也要保护他们,好吗?”
师:“请你们把书宝宝送到抽屉里去吧!”。
小班教案我的颜色小书

小班教案: 我的颜色小书一、教学目标1.认识基本的颜色词汇;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3.提升学生观察、分辨和表达颜色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颜色卡片或颜色标本•画纸和彩色笔•小朋友的颜色小书示例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颜色1.制作颜色卡片或使用颜色标本展示不同的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白色–橙色–紫色–粉色2.让学生观察卡片或标本,并重复说出每种颜色的名称。
第二课:学习描述颜色1.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种颜色的特点,如鲜艳、深浅、明亮、暗淡等。
2.和学生一起编写颜色的描述性词汇表,并让他们反复练习。
第三课:编写颜色小书1.给每位学生一本画纸和彩色笔。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将颜色和事物进行配对。
3.鼓励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使用描述性词汇表中的词语描述颜色。
4.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例,帮助学生开始他们的小书创作。
5.学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语言配上颜色的描述,如“我喜欢红色的苹果”、“绿色的草地很漂亮”等。
第四课:分享和展示1.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颜色小书。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3.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收集学生的颜色小书并进行评价,包括词汇使用、创意、表达能力等。
五、拓展延伸1.可以让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进一步感受和学习不同颜色的运用。
2.组织学生进行颜色的混合实验,探索不同颜色相互融合的效果。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学会了认识和描述不同颜色,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他们通过制作颜色小书,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提升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个教案对于小班幼儿的感知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书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书第一章:认识书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籍的基本结构,如封面、、页码等。
2. 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书籍,了解书籍的基本结构。
2. 讲解书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意识。
3. 通过游戏和故事,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教室里的书籍,让学生观察书籍的封面、、页码等部分。
2. 讲解书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书籍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它们。
3. 讲述一个关于阅读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4. 开展“爱护书籍,从我做起”的签名活动,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书籍的承诺。
第二章:制作小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 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书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讲解制作小书的基本步骤,如设计封面、编写内容、剪贴装饰等。
2.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小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组织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
教学活动:1. 讲解制作小书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封面、编写内容、剪贴装饰等。
4.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互相展示,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
第三章:讲述我的小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让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讲解讲述故事的基本要求,如清晰、连贯、生动等。
2.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制作的小书故事。
3. 组织学生互相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学活动:1. 讲解讲述故事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如何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讲述,培养学生自信的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学会给予他人反馈。
第四章:小书交流活动1.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书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喜爱图书,培养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翻阅图书、讲述画面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图书的封面、作者等基本信息。
4. 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图书的基本结构,如封面、、作者等。
2. 通过观察、讲述,培养学生对图书的兴趣。
3. 学习翻阅图书的正确方法。
4.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培养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图书的兴趣,关注图书的基本信息。
2. 教学难点:学会翻阅图书的正确方法,爱护图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小班学生的图书。
2. 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小书的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图书,让学生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封面等。
2. 教师展示一些图书,引导学生关注图书的封面、作者等基本信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 教师讲解图书的基本结构,如封面、、作者等,让学生了解图书的组成部分。
4. 学生分组讨论,讲述自己喜欢的图书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翻阅图书,引导学生学会爱护图书。
6. 学生动手制作小书,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7.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书,互相交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8.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爱护图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分享。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图书的兴趣。
2. 检查学生制作的小书,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图书内容的理解。
3. 课后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图书馆员或作家到班上进行分享,让学生更加了解图书的产生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 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换阅读,拓宽阅读视野。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图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