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法制教育讲稿

合集下载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400字(通用5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400字(通用5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400字(通用5篇)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400字(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1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你是否看到过和这美丽校园不和谐的景像:有的同学看见同桌某样东西好,便顺手牵羊拿了去;有的同学看见地上的钱,并不把钱交给老师,而是把钱据为已有;同学之间有了一点点矛盾,便恶语伤人,甚至大打出手……这些虽小,而且大家习以为常,并不陌生。

但是久而久之,它的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每个人都会希望有个美好的人生,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马家爵也不例外。

马家爵,男,从小就成绩优异,是老师和父母的骄傲,高中更是以优异的分数考上了大学。

可由于父母太娇惯了,他渐渐养成了抽烟喝酒的坏习惯。

一天,在宿舍里,他和同学们打牌娱乐,由于输了,觉得不服气,便怒从心中起,恶从胆边生,抄起菜刀,杀了他的`同学,一场悲剧便发生了。

如果马家爵能冷静点,那他仍是前程似锦,仍能实现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冰冷的监狱,是一时的冲动害了他啊!知法守法从点点滴滴中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法制社会。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以法律己,以德驭思》。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箴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其实,法律与道德、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井然有序。

法律在我们一生中是维护权利的武器,道德是规范我们行为的社会标准。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思考,在我们成长道路上,该如何与法同行。

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就不会触犯法律,更不会违法。

初中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5篇

初中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5篇

初中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5篇初中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一)同学们:为配合学校“法制宣传周”活动的展开,学校政教处安排我来给大家做一个“知法、守法、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法制讲座。

我觉得这个讲座很有必要,也很有紧迫性,因为我们现实中已经发生了个别同学由于对于法律的无知,或者说是对法律的误解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案例。

为了杜绝这种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今天的讲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大家讲一些非常实用的相关法律知识。

(请大家看我们的投影)一、学习法律的意义。

同学们会说这个还不简单吗,就是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谈得上守法呀。

同学们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我们首先还不要讲这个意义。

首先学习法律的第一个意义是能够帮助你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

我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大家看投影),她到一个大城市去寻找她的亲人,结果到了大城市亲人没找着而身上带的钱花光了,只能乞讨为生,结果乞讨失败饿死在了大城市,这当然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是一个悲剧,那么我们的法律何为,我们法律能够帮助她吗我告诉大家我们的法律是可以帮助她的,大家看有这样一部法律叫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根据这部法律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建立了相应的救助管理站,(大家看投影,这是我们宁波的救助管理站)。

这部法律的宗旨就是要救助流落在大城市,生活无着落的人,给他们吃的,给他们住的,帮助他们回家。

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位老太太也知道有这样一部法律,有根据这样一部法律而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的“救助管理站”她还会饿死在大城市吗(不会)。

这是学习法律的第一个目的。

第一个罪过就是你去了首先你就起到了一个为你的哥们或者说是同伙通风报信的作用,有警察来了你肯定要喊,赶紧跑警察来啦对不对通风报信。

第二,你去了尽管啥事情也没干,但是你对被害人,也就是被抢劫的这个对象来说就是一种威胁,他看着你们是一起来的,如果你没去,一个人抢劫他,他还可能就反抗了,看着你们两个人在场,而且是一伙的,他可能就没敢反抗,所以你去了就是对被害人造成一种威胁;第三,你去了对于你的哥们,你的这个同伙肯定是一种鼓励,也许他一个人就不敢去抢劫了,你在旁边,他胆子就大了。

法制教育学生优秀讲话稿5篇

法制教育学生优秀讲话稿5篇

法制教育学生优秀讲话稿5篇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以这种方式迎接12.4法制宣传日的到来。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东西溪派出所向战斗在教育一线的园丁们致以由衷的敬意,并向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们问好!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青少年知法、懂法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讲到法,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法?有句老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规矩就是规范。

这规矩往大里讲就可成为法律。

没有规和矩就划不成方和圆,有规矩就有了约束力。

法就是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那法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呢?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法律给人们行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界定。

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知法、懂法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不违法。

那什么是违法呢?就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行为。

法律明令禁止不可以做你却做了,这就是违法。

违法可分两种: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一般违法指的是行为触犯了法律但尚不构成犯罪的。

严重违法指的是触犯了刑律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就青少年学生而言,由于不懂法而违法的事时有发生。

因此认真学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呢?是因为一般违法的适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你认真学习、了解、领会了法律的内涵,就可使你的行为规范。

从而避免违法甚至犯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八号发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本法共六章,119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是处罚的种类和运用,第三章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处罚,第四章是处罚程序,第五章是执法监督,第六章附则。

涉及违法行为名称有151个。

那么哪些行为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适用范围呢?那就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法律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与治安管理处罚。

中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演讲稿

中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演讲稿

中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中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我们对自由的向往,但是自由是相对的,没有束缚,自由也就无从谈起。

“法”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因为它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坚守社会文明的最后一道底线;法又是一把无情的利剑,它令犯罪分子胆颤心惊,无处逃逸;法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维系着社会的安定,护卫着人们的安宁。

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逐年升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

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

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

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说脏话、抄袭作业、顶撞老师、撒谎、欺负小同学等等。

还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现在违纪,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作违法的事。

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案例发生: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中一些难以改正的恶习往往是由极小的不良行为演变而成的。

在平常生活中只有坚持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我们不能因为“年幼无知”而放纵自己、伤害他人,否则我们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在我们的心里,从小根植,精心呵护,茁壮成长,直至根深蒂固。

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构建和谐班级开始,从构建和谐级部开始,从构建和谐校园开始,逐步扩展到构建和谐社会,让法律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谢谢大家!青春是靓丽的,也是娇嫩的。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让青春绚丽多彩而不至晦暗无光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必要的。

如何更好地自我保护和防范呢?回答我们的是一句屡见不鲜的话:知法、守法、用法。

是的,生活在今天这个社会,处处有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行为规则,其中法律是最强有力的。

法制进校园精彩讲话稿(6篇)

法制进校园精彩讲话稿(6篇)

法制进校园精彩讲话稿(6篇)法制进校园精彩讲话稿(精选6篇)法制进校园精彩讲话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作这个法制讲座。

应当肯定,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全体老师的辛勤教育,广大同学们遵纪守法意识逐步提高,学校在教学工作取得优异成就的同时,校园的治安秩序稳定,周边的治安环境良好,未发生大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特别是学校内的治安防范越来越规范,正常的教学活动得到保障,师生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但我要提醒的事,也有个别学生不注重法制法规知识的学习,守法意识淡薄,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人的身上,但会严重影响了我们学校的声誉和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时刻牢记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今天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为自己美好的明天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也要正告那些行为上有违法行为、思想上有糊涂观念的同学,尽早悬崖勒马,规范自己的行为,好好学习,一定要明白,法制是柄双刃剑,遵守他,就会受到他的保护,违反他,就要受到他的惩罚。

在我们的工作中,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整顿力度,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影响教学、侵害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全力为学校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

同学们:作为学校的法制校长,我诚恳地向同学们提三点建议:1、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自身优良品行。

具体地说,作为一名小学生,就是要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严于律己,培养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优良品格和心理素质。

2、遵守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预防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同学们入学后,学校组织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同学们对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要认真学习,更要以此为标尺3、认真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法制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讲话稿5篇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讲话稿5篇

学校法制教育宣传讲话稿5篇学校法制教育宣传讲话稿5篇提高同学们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让法制进入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法制教育宣传讲话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校法制教育宣传讲话稿精选篇1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在这国旗下要讲三个主题:一、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二、学会感恩,学会忍让;三、弘扬中华美德,做守法小公民。

先讲第一个主题:成才先成人,爱国先爱校。

同学们,文明习惯和爱心无处不在,想要成才先要做好人,要爱国先爱校园这个大家庭。

我们必须而且应该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长期坚持,千万不能把一些不文明的言谈举止看作小事,因为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健康程度,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在学校也体现着它的办学水平。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吧,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十月份的文明礼貌教育中去,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真正做到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

讲第二个问题:学会感恩,学会忍让。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我们曾经感激过许多相识或不相识得人,我们曾经为一件件的事情而心存感激,但我们谁曾对自己的妈妈由衷地说过一声“谢谢你”呢妈妈的温暖就像阳光,沐浴其中,我们却从没想到过感激,妈妈的慈爱就像最细碎而晶莹的盐粒,我们一日三餐安然品味着她的芳香,却在菜肴里从没有看到过盐粒的光芒。

母爱默默地滋养着我们,我们却从来不曾留意她那纯美的晶莹。

感恩世界,感恩一切,就让我们从感恩母爱开始吧。

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

讲第三个问题:弘扬中华美德,做守法小公民。

校园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我们从这里汲取丰富的知识,校园,还是无忧的天地,我们在这个摇篮里健康成长,校园,更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幸福大家庭的一员,因此,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更应爱严格遵守校规校纪。

2024年道德讲堂讲稿中学法制教育范本

2024年道德讲堂讲稿中学法制教育范本

2024年道德讲堂讲稿中学法制教育范本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内容。

作为中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同样也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在当今社会,法制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法制教育,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加法律意识,学习法治知识,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今天,我将以“培养健全人格,建设法治社会”为主题,向大家阐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我们中学生的责任。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法制教育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法律的知识,了解法律的制定和作用。

我们也能够了解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护作用,并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法制教育,我们还能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我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其次,我们要明确我们中学生的责任。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要与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培养我们的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构建和谐法治社会。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法制教育活动。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知识竞赛。

通过竞赛,学生们可以在比赛中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其次,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讲解法律知识和相关案例。

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的制定和运用,学习到真实的法律案例并从中吸取教训。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司法机构,近距离了解法律的实践和司法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法制教育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6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6篇)

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6篇)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6篇)中学生法制教育演讲稿范文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中有法,学法用法》。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人们常把我们少年儿童比喻成幼芽、花朵,这是因为我们充满活力和希望。

但同时我们又是娇嫩的,经不起风吹雨打烈日暴晒,因此必须要有人呵护、管理、培养,我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

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希望。

青少年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

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普法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心中有法,学法用法,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

我们中学生作为国家的公民、新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如国家针对我们未成年人国家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个法的颁布实施对我们未成年人赋予了自我保护的法律武器,我们了解和懂得了这部法,今后我们在受到危险和伤害时,就知道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捍卫自己,通过法律途径更好地保护自己。

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逐步培养法律素质,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自觉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我们要热心宣传法律法规,以正确的法制观念去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周围的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你们好!根据你们学校和镇关工委领导的安排,今天上午,我和同学们一道进行一次法制讲座。

我利用几个经常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讲案例、释法律、谈体会这样一种形式,简单的讲几个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算是与大家一块学习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同学们只有在认真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才能知道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提高分辨是非,识别善恶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才能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懂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做一个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也才能为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增砖添瓦,肩负起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经济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五个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案例,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可以联想一下,自己身上,或者你认识的人身上有没有这种行为。

案例一:这是一起抢劫案的案例。

本市一名15岁的初中生李某因为迷恋网络,没有钱上网,又控制不住上网吧玩游戏的欲望,于是在今年3月的一天夜里,就尾随一名下班的打工女孩,跟踪来到租住的地下室内,用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架上了女孩的脖颈,女孩顿时战栗起来。

“把钱交出来!”李某的话语中明显带着颤抖,女孩战战兢兢地从钱包里拿出仅有的100元钱,“把手机交出来!”女孩又乖乖地掏出了手机,李某一把抢将过去,又用刀在女孩眼前比划了比划,威胁道:“敢报警我就捅死你!”得逞后慌忙逃窜。

法院少年法庭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63条,构成抢劫罪。

合议庭念在其年龄尚小,作案时未满18周岁,且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故以抢劫罪对其减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结合这个案例,我们来了解以下刑事责任年龄:《刑法》总则第17条规定:14周岁至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公民犯以下8种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即: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本案中的李某犯罪时是15岁,所犯罪名是抢劫罪,就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下面我们再说说抢劫罪的罪名。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而且又直接侵害到公民的人身权利。

在主观方面,抢劫罪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即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从客观方面看,犯罪分子必须实施了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均使用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走财物。

本案中的李某所作所为完全具备抢劫罪的定性法则,他为了弄到上网的钱,就精心策划,对单独行走的女孩实施了抢劫,并使用匕首威吓女孩交出钱和手机,得手后还不忘恐吓女孩不得报警,否则就捅死她的狠话。

案例二:这是一起盗窃案的案例。

本市一所高中17岁的学生赵某和14岁的学生刘某经常上网吧玩游戏,在网吧里他俩结识了21岁的社会青年张华,成为了好朋友。

有一天在网吧里,张华对两学生说,某某地方好玩,授意他俩从家里偷些钱,好带着他们到那里玩。

于是,年幼无知的赵某就叫上刘某卸掉了爷爷家的防盗门螺丝,赵某入室、刘某放哨,偷了23000多元现金和两条香烟,刘某分得2000元,其余由赵某拿着,钱到手以后,张华果然带着赵某和刘某两个人去了某好玩地方,回来后,只剩3000元,其余均被张华挥霍。

案发后,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因张华和赵某触犯了《刑法》第264条,法院分别以盗窃罪判张华和赵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

这个案例也涉及到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刚才学习的《刑法》总则第17条规定,本案中的刘某犯罪时只有14岁,且所犯罪名是盗窃罪,不属于八大罪名,所以没有受到刑事处罚。

张华和赵某犯罪时已经超过16岁,所以应负刑事责任。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这个概念: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盗窃公私财物500元——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盗窃公私财物5000元——2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盗窃公私财物30000元——1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本案中盗数额达到23000多元,属于盗窃数额巨大,因此法院对张华和赵某判处了三年多的有期徒刑。

再说说盗窃罪的罪名。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盗窃犯罪的对象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物,既包括有形财物,也包括无形财物。

在本案中,赵某和刘某在张华的授意下,采用别门撬锁的方式,在赵某爷爷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盗取了数额巨大的现金和两条香烟,用于三人挥霍,直接侵犯了赵某爷爷的财产所有权,就符合盗窃罪的定罪条件。

案例三:这是一起故意伤害案的案例。

王某是本市一所职业高中16岁的学生,2010年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喝过酒以后,在从宿舍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撞了同学李某,李某回到宿舍后就把被王某撞到的事情向同宿舍的叶某说了,并说让叶某给处理一下。

叶某答应后,李某就将王某叫到宿舍楼西侧,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怎么处理。

王某说:“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时,叶某就往王某的左肩打了一拳,接着又用左手搂住王的脖子,用右拳在王的身上打,用膝盖在肚子上顶,叶某抓住王某痛打时没有注意背后,王某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用左手抓住叶某的头发,在叶某的胸部捅一刀,后连推带拉将叶某又捅二刀。

经法医鉴定:叶某身体多处被锐器刺伤,导致流血过多,因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故意持械伤人,致人重伤后死亡,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在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对叶某人身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民事赔偿责任王某负百分之五十,叶某负百分之四十,学校负百分之十。

结合这个案例,我们来说说正当防卫。

刑法总则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有点防卫的成份,但由于是持刀伤人,在面对叶某对其拳打脚踢时,当把被害人刺伤后,又连推带拉的连刺两刀,导致被害人重伤后死亡,显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正当防卫,所以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我们来了解一下缓刑的概念:刑法总则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本案中王某是未成年人,在犯罪之前有遭到被害人殴打侮辱的情节,在防卫过程中才实施了故意伤害导致被害人重伤后死亡的后果。

因而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缓期执行一年。

也就是说,从宣告判决之日起一年内,王某能够按规定认认真真的学习,老老实实的做人,就可以不用进监狱服用一年的徒刑了。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罪名: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构成犯罪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表现为故意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并且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才能构成本罪。

损害程度有3种形态,即轻伤、重伤或死亡。

如果没有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则不能以本罪论处。

本案中王某首先在叶某的胸部捅一刀,接着又连推带拉将叶某捅了二刀。

经法医鉴定:叶某身体多处被锐器刺伤,导致流血过多,因抢救无效死亡。

由于王某的行为不属于故意杀人,因而,法院按照故意伤害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同时宣告缓刑一年。

案例四:这是一起强奸案的案例。

本市一名社会女青年戴某,为报复与其争抢男朋友的15岁的孙某,伙同另一名18岁的无业人员曹某,于2010年8月某日晚上,将孙某诱骗到某大酒店内,先对她实施殴打,在离开房间时,唆使正在该酒店玩耍的三名初中学生对孙某进行语言威吓,这三人分别是16岁的潘某、16岁的杨某、15岁的徐某。

在 3人对孙某进行语言威吓后,紧接着又对她实施轮奸。

案发后,因涉嫌犯强奸罪,于2010年8月某日批准逮捕,经市法院少年法庭审理,潘某、杨某、徐某等3人违背妇女意志,轮奸妇女,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36条,均已构成强奸罪,应予惩处。

鉴于3人犯罪时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徐某能投案自首,杨某有立功表现,均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依法判处潘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杨某有期徒刑四年,徐某有期徒刑三年。

这个案例的罪名是强奸罪:强奸罪侵犯的是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又称贞操权),即妇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正当性行为的权利。

犯罪对象是所有女性。

强奸罪客观上必须具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不知反抗状态或利用妇女处于不知、无法反抗的状态而乘机实行奸淫的行为。

强奸罪在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强行奸淫的目的。

犯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应负刑事责任的男子。

在共同犯罪情况下,妇女教唆或者帮助男子强奸其他妇女的,以强奸罪的共犯论处。

本案中,16岁的潘某、16岁的杨某和15岁的徐某在对15岁的孙某进行语言威吓后,紧接着又对她实施了轮奸。

因为他们三人都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法院以强奸罪从轻判处他们三人有期徒刑。

案例五:这是一起少年团伙盗窃案的案例。

本市某社区一名辍学在家的少年关某,生于1994年5月8日,初中文化,2010年4月某日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宣告缓刑1年。

2010年8月份,刚满16周岁的关某伙同两名已年满16岁的中学生李某和钱某乘无人之机,采取翻窗入室、从阳台爬入等作案手段,先后在某酒厂和某住宅小区盗窃作案6起,窃得手机、电脑、香烟等物品,折合人民币价值18000余元。

因三人犯罪时均未年满18周岁,法庭采用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对这个少年盗窃团伙做了判决:关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罪,依法应撤销缓刑。

关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原犯抢劫罪,已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年4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李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钱某犯盗窃罪,因有投案自首情节,应当从轻处罚,故判钱某有期徒刑6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关某,从15岁在校时就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结交,参与抢劫,被判缓刑,却不知悔改,视法律为儿戏,好逸恶劳,在缓刑期内又伙同他人多次盗窃,被判有期徒刑1年4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