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③旅游度假区中服务社区的位置一般考虑两大因素: 核心旅游吸引物和对外交
通。核心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度假旅游活动集中的地方,就近安排住宿设施便于旅
游者的活动,更能吸引度假旅游者;对外交通的便利性有利于旅游度假区初期的开
发建设以及旅游度假区后期疏散人口。
④针对不同规模类型的旅游度假区, 其功能分区的情况应有所差异: 大型旅游
务设施违背了这条原则,遭到业批评。
5.4.3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区布局
一般而言,滨水旅游度假区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貌形态与活动设施的地域配置
决定了空间布局的形态,归纳起来有带状、核式、双核式、多组团式等等。这些模
式的共同特点是以自然为核心,游憩活动安排在辅以适量人工设施的自然背景中。
带状布局的旅游度假区一般位于海滨和湖滨, 较为一般的原则是平行于海岸或 湖滨岸线,这种布局的规律是由其资源条件和地貌背景决定的。
向明( 2001)提出了度假区功能区布局的原则。 A、突出度假区旅游主体形象。这是滨水度假区旅游空间规划的中心原则。在 开发规划中,各功能区必须通过各种产品与服务来突出岛屿旅游主体形象,并与之 相协调。 B、集中功能单元。 由于滨水度假区地域空间限制, 对不同类型的设施如住宿、 娱乐、商业设施等功能分区采取相对集中布局,力求使各类服务综合体在空间上形 成聚集效应。首先,在开发方面,集中功能单元的布局能使基础设施低成本、高效 益,而且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与市场规模的扩大, 新的旅游后勤服务部门更易生存; 其次,在经济方面, 集中布局带来的景观类型多样性还可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 从而增加地方经济中旅游服务部门的收入,从而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第三,在环 境方面,集中布局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对污染物的处理亦更为有效,敏感区能 得到有效保护。 C、协调功能分区。协调表现在处理好岛屿与周围水体环境的关系、功能区与 管理中心的关系、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景观结构(核心建筑,主体景观)与功 能区的关系。 D、发展性原则。旅游规划及总体布局,不仅要立足现状,解决实际问题,更 要着眼发展,预见未来,为中、远期的布局变化创造有利条件。 向明( 2001)认为,依据岛屿自身的旅游资源特点、地形地貌特征、旅游开发 的方向不同,功能区可以有不同的布局模式,他就野营式布局模式进行了阐述。这 种布局模式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型旅馆的岛屿,这种模式以对整 个岛屿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 务设施进行布局。图 5-4 为功能区空间布局层次图。本人认为,这种功能区布局失 于简单,对于现实的岛屿规划指导意义不是很大。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一、规划规模该项目位于天涯镇区西侧,用地北临225国道,南至海边,西到红塘湾高尔夫球场界,东至天涯镇区,规划区用地总面积214公顷。
总建筑规模约为1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8,绿地率为40%。
二、规划定位规划红塘湾旅游度假区为面向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融酒店、商业、娱乐、社区为一体,集滨海小镇风情和滨海风光于一身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三、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用地主要功能包括公共海滨区、宾馆酒店区、综合商业休闲区,公共服务区、运动休闲区、度假社区、防护绿带。
形成“一滩一河七轴,双核两带六片”的用地布局结构。
“一滩”:即度假区南部的公共海滨,从最高潮位向北后退100米,作为永久保留的公共活动区和滨海绿带;“一河”:即度假区西侧的担油河,以两条支流自北向南穿越度假区汇集入海,沿河布置连续的公共绿带和公共活动区;“双核”:即分布在度假区东西两部的两个公共中心;西部担油河河口一带为内港区,在港区周边集中布置公共商业活动区及水上运动中心等,构成西部的公共中心;在东部则以山海镇的镇中心为核心,发展公共商业休闲带,形成东部的公共活动中心。
“两带”:即从海滨到国道之间应用分层开发原理,平行设置的两条主要功能带。
紧邻海滨的一线地,是纵深100-300米不等的酒店带,布置不同类型的酒店群;酒店带北侧则为不同类型的度假社区。
“六片”:即规划范围内的六个度假片区,由纵向生态轴分隔两条功能带而成,分别是位于西部担油河河滩地的度假社区(A区和B区)、中部大型度假酒店区(C区),邻接酒店区的度假公寓区(D区),在北侧山地和海滨之间形成的低密度度假社区(E区),以及最东部与天涯镇接壤的综合度假社区(F区)。
三亚市规划建设局2022年2月25日。
福清市后溪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福清市后溪恒源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项目规模:总规划面积25.6平方公里
3)核心资源:温泉、漂流、瀑布、斗湖天池、中山草甸
一都后溪,寄予厚望的生态旅游地
4)项目类型:生态观光型+文化体验型+山地运动型+养生度假型旅游区总体规划
5)总体定位:以生态旅游为本底,休闲娱乐为吸引,养生度假为核心,文化体验为内涵,形成集自然观光、康体运动、养生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型、省内一流,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6)形象口号:
乐活山水,自在后溪
核心创意:
由单一的山地观光产品向观光与休闲度假齐驱并进的转变
遵循“全域打造、点状开发、游线链接”的总体规划思路
从“时间、空间、个性、产品、模式、产业、营销”七大突破,合力助推后溪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成为同类型旅游区的示范与标杆项目。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专业创新文旅产业引领者。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及开发建设经验,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评价指标、申报程序等有深入研究,并有多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成功案例,旨在打造结合人文与自然的创意休闲旅游综合体,阐述旅游文化,提升旅游深度,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
旅游度假区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

旅游度假区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旅游度假区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场所。
而对于一个成功的旅游度假区来说,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旅游度假区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的一些关键因素。
1.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在进行旅游度假区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室内外空间的布局。
地理环境如山川湖泊、海滩等自然景观也应被巧妙融入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度假体验。
2.文化传承与当地特色旅游度假区的建筑环境设计应当体现当地的文化传承与特色。
融入当地民俗、建筑风格、艺术元素,既能为游客呈现独特的体验,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遗产。
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
选择环保材料、节能设计、水处理系统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空间布局与便利设施建筑环境规划应围绕着提升用户体验展开。
合理的空间布局、便利的设施服务、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够让游客在度假区获得真正的放松与享受。
5.创新理念与未来发展在设计中融入创新理念与未来发展规划,思考建筑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使用需求与可能变化,为旅游度假区的长期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旅游度假区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地理环境、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用户体验、创新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全面考量和协调,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度假区,给人们带来美好而难忘的度假体验。
我的观点是:旅游度假区的建筑环境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且关乎多方面因素的重要工作,仅有全面考量和合理融合各项要素,才能真正打造出具备竞争力且前瞻性的旅游度假区。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p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总体策划——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的平乐古镇,是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重要景点之一。
本文将依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探讨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的总体策划和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
旅游资源分析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明清古街道、白塔山自然保护区等。
此外,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也备受游客喜爱。
因此,平乐古镇旅游区的定位应以文化历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
总体策划定位和目标基于以上分析,世联成都平乐古镇旅游区的定位为“历史文化+生态美景”的主题旅游区。
具体目标包括: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保持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总体规划场地规划旅游区场地总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整体规划为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分布着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的景点和度假区。
其中,向南是历史文化区域和休闲度假区,向北则是生态景观区域。
景点规划旅游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平乐古街、天河楼遗址、白塔山自然保护区、水上公园等。
其中,平乐古街是历史文化区的主要景点,明清古街的传统建筑保留完好,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天河楼遗址则见证了平乐镇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文物。
白塔山自然保护区则是游客欣赏生态美景的好去处,山势险峻、森林茂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水上公园是休闲度假区的代表,游客可以在水上运动场地尽情嬉戏。
场馆规划旅游区内还建有博物馆、会议中心、婚礼中心、度假酒店等各类场馆。
其中博物馆展示的是平乐镇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会议中心与婚礼中心则充分发挥了旅游区场地的多功能性,吸引各行各业人员前来参会或举办婚礼。
度假酒店则是游客度过愉快假期的主要场所。
经济预算项目总预算为10亿元,其中用于场地建设的资金为3亿元,景点建设的资金为3亿元,场馆建设的资金为2亿元,营销和品牌建设的资金为2亿元。
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建设方案

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建设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开发商的热门话题。
一个成功的旅游度假区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建设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一套完整的方案。
一、资源评估与定位在规划旅游度假区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地的资源进行评估和定位。
资源评估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风光、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而人文资源则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
基础设施则是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通过评估和定位,可以确定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方向和主题,为后续规划提供基础。
二、规划设计与布局在规划设计与布局阶段,需要考虑到旅游度假区的整体风貌和空间布局。
首先,应确定度假区的主题和定位,例如海滨度假、山水风光、文化遗产等。
然后,根据主题和定位,设计度假区的景点、景观和功能区域。
景点可以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游乐设施等,而功能区域则包括宾馆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商业等。
在布局方面,应注重景点之间的联系和交通便利性,同时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应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另一方面,应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为此,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同时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配套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的建设。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而服务配套则包括宾馆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商业等。
在交通方面,应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
在通信方面,应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和通讯设施。
在服务配套方面,应提供多样化的宾馆酒店、餐饮娱乐、购物商业等服务,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明月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精品

明月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目录(文本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报告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旅游区开发条件分析第三章市场调查分析第四章市场定位与规划理念第二部分总体规划与布局第一章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第二章绿化及植被抚育规划第三章水电电信规划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三部分管理规划第一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二章经营管理规划第三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四章旅游形象策划与推广第五章旅游市场开拓规划明月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目录(图纸部分)1、旅游区宏观区位图2、旅游区周边旅游景点关系图3、旅游区现状图4、建设用地分析图5、水流流向分析图6、总平面图一7、功能分区规划图一8、分期建设规划图一9、旅游区规划布局图二10、功能分区规划图二11、分区分期规划图二12、公共设施布局图二13、道路交通系统图二14、雕塑:七步生莲15、雕塑:月是故乡明16、旅游区景观意象图第一部分研究报告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揭阳旅游市场背景明月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龙尾镇。
揭阳位于粤东中部,1991年设立地级市,辖揭东、揭西、惠来、普宁四县(市)和榕城区,总面积5240.5平方公里,总人口568万多人,旅居海外侨胞300万人,是广东沿海开放区的主要埠市和重点侨乡,也是目前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境内的榕江是广东著名的黄金水道,5000吨级货轮可由市区港口直航广州、香港、上海、大连等地。
广梅汕铁路、国道206、324线,省道1929、1930、1932、1941线,深汕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过。
潮汕国际机场也拟在揭阳境内兴建。
揭阳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森林植被、农作物种类繁多,十大农业生产基地颇具规模。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60000多家,利用外资企业5000多家,初步形成工业机械、医疗器械、建筑、纺织、服装等工业企业体系。
揭阳还是潮汕文化的发祥地,有着独特的文化,精湛的工艺和传统美食。
如潮剧、潮州大锣鼓、木雕、石雕、玉雕、潮绣、潮州功夫茶等。
《金石滩旅游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

《金石滩旅游休闲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概要)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71)第一条规划技术路线 (71)第二条规划范围 (72)第三条规划性质 (72)第四条规划期限 (72)第五条规划原则 (72)第六条规划编制依据 (72)第二章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73)第七条旅游资源概况 (73)第八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74)第三章旅游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条规划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条战略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条产业发展目标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旅游开发空间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条金石滩在大连市旅游空间布局中的地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条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条空间布局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条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条旅游空间开发重点及发展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我国学者关于旅游度假区理论模式的探讨很少,但还是有人对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进行一定的总结,如张天问(2000)按功能将旅游度假区分为入口区、度假中心区、康体健身区、户外活动区、文娱活动区、度假别墅区、维修区(各区功能见表5-7)。
他关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是上述国外几种功能分区理论模式的具体化,其中入口区和维修区可以统属于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是度假核心地区,康体健身区、度假中心区、户外活动区和文娱活动区属于吸引物集聚区。
在实践中,度假别墅区、度假中心区一般紧紧相邻,甚至完全合并成一个组团。
从张天问的旅游度假功能分区中也可看出,康体休闲活动功能在旅游度假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5-7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张天问,2000)
分区活动功能
入口区接待、管理、停车、行李搬运、安全检查
度假中心区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
康体健身区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
户外活动区通常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
文娱活动区舞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夜间娱乐场所
度假别墅区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维修区储藏、机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住房
对于岛屿这种特殊的滨水旅游度假区,李向明(2001)提出,岛屿规划中一般可以将功能区分五大块:游览观光区、生态保育区、娱乐区、休闲度假区、服务区(图5-3)。
图5-3 岛屿规划功能分区结构图(李向明,2001)
李蕾蕾(1998)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情况,并分析归纳了其中共性。
指出:
1、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综合服务区,可以对应上冈恩模式中的服务社区;
2、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度假别墅区,这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特点是相一致的。
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者的短期居住地,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他们在城市中难以得到的居住环境,因此度假别墅是度假区中较为理想的住宿设施。
尽管旅游度假区内有广泛的服务和娱乐设施,但是若没有旅游者居住,很多设施就会闲置起来,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国外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住宿设施的收入;
3、除综合服务区和度假别墅区之外,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分区,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必须具有多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吸引超过经营保本门槛人数的旅游者来度假;
4、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都规划有高尔夫球场。
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多种高档的住宿设施,来度假的旅游者也多为中产阶级及富豪和准富豪阶层,他们需要有高档的康体休闲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康体设施。
国外的大型旅游度假区都设有1个高尔夫球场,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学者在探讨旅游度假区的概念时,提出高尔夫球场是判别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表5-8 我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简表(李蕾蕾,1998,有改动)
度假区名称面积
(km2)
数量功能分区名称
大连金石滩13.6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地质景观游览区、国际
游艇俱乐部、游乐运动场、森林狩猎区、海上活动游览区
青岛石老人10.8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洋公园及海上游览区、
啤酒文化城、休闲健身区
苏州太湖1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吴文化城、水上风情园、
桥岛风光区
无锡太
湖
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水上活动区、康复中心
上海佘山20.5 19 综合服务区、大众别墅区、乡野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佘山主景
区、农田观光区、水上漂流区、果林采摘区、环保教育区、生态
核心区、休闲垂钓区、植物赏析区、爱心动物园区、野营烧烤区、
主要入口区、快乐嘉年华、体育公园区、竞技比赛区、训练基地、
攀岩蹦极区
杭州之江9.88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游乐购物区、大型淡水
沙滩浴场
福建武夷山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水上活动区、游览娱乐区、休闲区、
武夷文化区
福建湄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妈祖文化城、贸易中心
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刘家明(2000)得出了关于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的几点结论:
①旅游度假区必须进行功能分区,不能到处进行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这是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②进行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首先应该考虑旅游吸引物的构建和保护;其次要考虑交通以及服务设施的便利性;第三,要考虑旅游度假区的滚动发展问题,不能在客源市场不足和建设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在所征土地上全面撒网,要留下一定的土地用于未来的建设。
广东阳西县月亮湾旅游度假区当初如果先集中建设区内一个组团,就可能顺利开业经营,后期土地即使不投资建设也能够高价转让,不至于全面烂尾。
③旅游度假区中服务社区的位置一般考虑两大因素:核心旅游吸引物和对外交通。
核心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度假旅游活动集中的地方,就近安排住宿设施便于旅游者的活动,更能吸引度假旅游者;对外交通的便利性有利于旅游度假区初期的开发建设以及旅游度假区后期疏散人口。
④针对不同规模类型的旅游度假区,其功能分区的情况应有所差异:大型旅游度假区的康体休闲设施分区所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跑马场等在整个旅游度假区中,占有较大面积;小型旅游度假区一般没有设置这些高档的康体设施,只是在度假中心酒店中设置一些康乐设施,如游泳池、室内网球场等,康体设施分区所占的面积比例要小一些。
⑤不同区位类型的旅游度假区,其功能分区情况也有所不同:客源型旅游度假区由于资源条件不是太好,要适当增加康体休闲活动设施的比例;资源型旅游度假区由于资源条件较好,康体休闲设施的比例可以少一些;客源-资源型旅游度假区处于二者之间。
⑥对于资源易于破坏的旅游区,其服务设施分区应建立在离资源较远的外围地带,严禁在核心旅游资源附近建立服务设施。
如四川九寨沟和云南丽江泸沽湖核心景区有一些服务设施违背了这条原则,遭到业内批评。
州岛
广州南
湖
1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东方野生世界、娱乐购物区 北海银
滩
12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滩康复区、海上运动区、娱乐购物区、文化活动区 昆明滇
池
10 9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现代游乐园、大型淡水沙滩浴场、民族文化风情园、垂钓基地、水上娱乐园、珍稀动植物观赏园 三亚亚
龙湾 18.6 8 综合服务区、高尔夫别墅区、红霞别墅区、滨海宾馆区、饮食购物区、环湖娱乐区、海滨浴场
5.4.3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区布局
一般而言,滨水旅游度假区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貌形态与活动设施的地域配置决定了空间布局的形态,归纳起来有带状、核式、双核式、多组团式等等。
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以自然为核心,游憩活动安排在辅以适量人工设施的自然背景中。
带状布局的旅游度假区一般位于海滨和湖滨,较为一般的原则是平行于海岸或湖滨岸线,这种布局的规律是由其资源条件和地貌背景决定的。
核式布局的旅游度假区建立中心区,集中布置商业、住宿、娱乐设施和其他吸引物,附属设施围绕中心区分散布置,其间有交通联系,这种结构有利于节约用地。
双核式布局的旅游度假区一般依托于城镇,在度假区内建立辅助型服务中心,这种结构适合于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旅游度假区。
多组团式结构的旅游度假区是日前规划和开发常用的结构,适合城市周围地区,多采用面状的开发方式,但要有充足的开发资金以及注意防止出现“摊大饼”现象,造成土地荒芜、水土流失。
李向明(2001)提出了度假区功能区布局的原则。
A、突出度假区旅游主体形象。
这是滨水度假区旅游空间规划的中心原则。
在开发规划中,各功能区必须通过各种产品与服务来突出岛屿旅游主体形象,并与之相协调。
B、集中功能单元。
由于滨水度假区地域空间限制,对不同类型的设施如住宿、娱乐、商业设施等功能分区采取相对集中布局,力求使各类服务综合体在空间上形成聚集效应。
首先,在开发方面,集中功能单元的布局能使基础设施低成本、高效益,而且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与市场规模的扩大,新的旅游后勤服务部门更易生存;其次,在经济方面,集中布局带来的景观类型多样性还可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从而增加地方经济中旅游服务部门的收入,从而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第三,在环境方面,集中布局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对污染物的处理亦更为有效,敏感区能得到有效保护。
C、协调功能分区。
协调表现在处理好岛屿与周围水体环境的关系、功能区与管理中心的关系、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景观结构(核心建筑,主体景观)与功能区的关系。
D、发展性原则。
旅游规划及总体布局,不仅要立足现状,解决实际问题,更要着眼发展,预见未来,为中、远期的布局变化创造有利条件。
李向明(2001)认为,依据岛屿自身的旅游资源特点、地形地貌特征、旅游开发的方向不同,功能区可以有不同的布局模式,他就野营式布局模式进行了阐述。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型旅馆的岛屿,这种模式以对整个岛屿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