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循环语句(二)

合集下载

六级上信息技术课件第课 循环语句FOR辽师大版2

六级上信息技术课件第课 循环语句FOR辽师大版2
的灵活性。(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是如此,一定要 学会多条腿走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虽然例题的数量很少,但是很典型,通过一题五解,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用多种方 法解决同一问题,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返回
4、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练习:用五种方法求2—100之间的所有偶数之和。
设计意图:
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阅读网络资源, 锻炼学生网上学习的能力,然后进行分析,对 比,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采用分组讨论方式,让同学共同参与,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 锻炼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 到FOR语句的灵活性,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返回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了for 语句的格式及执行过程,并且学会了使用for语句进 行一些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体验了用多种方法编 写程序的过程。
(格式、过程、问题) 思想方法总结:体会for语句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和创新思维的形成。(灵活性)
求第一天共摘多少桃子?
main( )
演示法: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清晰直观。
2、学法指导
本节课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 方法,并且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 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是一个 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索者。
四、教学过程
五个教学环节:
1、 巧妙复习,引入正题 ;
for 语句
一、for 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 (<条件表达式>) { <循环体语句>; }
二、for 语句的执行过程: 1、求解表达式1(即为循环变 量初值); 2、求解表达式2,判断条件是 否成立,若条件成立,执行循 环体; 3、求解表达式3,即改变循环 变量的值。之后转向2,再判断 条件是否成立。 4、若条件成立,继续执行循环 体,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结 束循环。

c语言for循环PPT课件

c语言for循环PPT课件
for( i=1, j=20 ; i <j ; i++ , j--)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 共同实现对循环的控制。
14
例 输入不多于10个实数,求这些数的和及其中 正数之和.(若不足10个数,以0 为结束标志)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
printf(“1+2+…100=%d”,sum);
return 0; }
单条语句时, 大括号可以不要.
i=1

i<=100?

sum+=i
i++
ch5_5_1.c
for语句后下 一条语句 6
例:把100~200之间的不能被3整除的数输出。
main( )
{ int n;
for(n=100; n<=200; n++)
{
sum=sum+i; i++; }
可把变量增值部 分放在循环体内.
2. 如果表达式2省略,C编译程序认为其值恒为真, 无限循环下去。如: for(i=1 ; ; i++) sum=sum+ i ; 表达式2可省去
9
3. 甚至三个表达式都可省略: for( ; ; ) 语句 ;
例: void main()
17
(3). f or循环的条件检查总是在循环开始前进行的,如果
一开始条件为假(为零),则循环一次也不执行.
void main( ) { int x, y=10;
一开始条件就为假!
for(x=10; x<10; --y)

高中信息技术 2.4.1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 2.4.1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2.4.1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表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这节课是循环语句的第一部分内容,教材只是通过一个应用题引出了循环结构,并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没有给出其语句格式和执行过程。

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和理解。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二节课完成,这节课主要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下节课再讲实际应用。

二、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二的学生,该校学生选修的是多媒体课程内容,没有掌握VB 程序设计的基础内容,突然讲解到FOR循环设计对学生难度比较大,上课内容需要想办法设置比较简单易懂,尽量跳过VB程序设计前面的基础内容。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3)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4)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穿插了两个大科学家的例子,提醒学生积极向上。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学生只有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了其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教材处理:教材上没有讲for循环语句格式,也没讲它的执行过程,直接讲了它的应用。

若直接按教材上的来讲,没有VB基础的学生很难接受。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的掌握。

C初级-08初识计数循环

C初级-08初识计数循环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诗经》
上堂课,我们学了什么?
• 需要掌握:
1、求字符的ASCII码:int(字符) 2、求ASCII码对应的字符:char (ASCII码 )
作业1:Gzy1三字符和
• 编一程序,输入任意三个字符,求出这三个字符ASCII码之和。 • 例如: • 输入:AAA • 输出:195
17
观察i变化的方法
改成
学生要求:利用上面的程序修改成下面的程序,运行程序, 看输出 是什么?把输出写在笔记本上.i的每一次输出一样吗? 不一样,它一直在变,而且越来越大,每次i增加1。有点像数数.
18
用单步执行观察i的每一次变化
• 第1步
• 单击“行号左侧”,设置“断点”即设置要调试的语句
• 出现“红点”即出现“调试标记” • 第2步
27
示范:数数1
• 编一程序,让电脑模拟数数,要求从1一直数到10,数一个换一 行。 • 结果如下: •1 •2 •3 •… • 10
28
学生练习:数数1
• 编一程序,让电脑模拟数数,要求从1一直数到10,数一个换一 行。 • 结果如下: •1 •2 •3 •… • 10
29
For语句的读法
• 格式1:(正数循环语句)
31
数数2
• 编一程序,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从1一直数到n,所有数到的数。 数一个换一行。 • 例如: • 输入:5 • 输出: •1 •2 •3 •4 •5
32
说出下列循环各部分名称
• for (循环变量=初值;循环变量<= 终值;循环变量++){循环体;} • 举手抢答,说一说:循环变量,初值,终值分别是什么? • for (c=3 ;c<=9 ;c++){ S} • for (wt=1 ;wt<=100;wt++){ S} • for( k=23 ;k<= n ;k++){ S} • for (j=1 ;j<=n ;j++){ S} • for (i=j+1;i<=n-1;i++){ S} • for(c='a';c<='z';c++){s}

C语言for循环说课课件

C语言for循环说课课件
说教学反思
C语言说课
说教材
职业中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语言基础——C语言》(第5 版),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此教材的特点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 给出示例程序,而示例程序尽量将主 要的知识点演示出来,使读者对解决 同类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有比较全面 的认识。从而满足初学者以及对程序 要求不是很高的读者的需求,正好适 合中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 针对学生这一基本特征,教学模式和教学 方法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C语言说课
说课导航
说课程性质和地位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资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C语言说课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案例导入法 对比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项目式教学法
C语言说课
教法分析
例如用案例“自然数1~100的和”来导入循 环结构
考核评价
考核 分类
考核内容
实训 学习态度
课堂
技能 30%
不迟到 率
30%
纪率 10%
作业 20%
提问 10%
评 分
项目1:初识C程序设计
项目2:C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类型转换
项目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学生成绩评定
项目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乘法表
过程 考核 40%
项 项 项目目目过(567: : :程10字数 指考0符组 针%串— —核)— ——成 图—=绩 书字(统 查符技3计询分0能类%)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软考的重点
其它专业的前导课
C语言
软件设计的主要语言
网络专业重要语言
计控、电子的重要语言
C语言说课
课程性质和地位

Python课程第二阶段+第八课:我想跳出这个循环圈——Python+课件(共17张PPT)

Python课程第二阶段+第八课:我想跳出这个循环圈——Python+课件(共17张PPT)

02 课堂知识
• while循环下的break语句使用!
break
break语句能够在执行到break语句时,跳出这个循环!
02 课堂知识
• for循环下的 continue语句使用!
continue
continue的作用:用来结束本次循环,紧接着执行下 一次的循环
02 课堂知识
• while循环下的continue语句使用!
continue
continue的作用:用来结束本次循环,紧 接着执行下一次的循环
03 基础任务
03 基础任务
• 动手尝试一下!
打印一个数组,要求数值1-20,单独缺少数值16;
04 高级任务
04 高级任务
• 动手尝试一下!
使用break语句,创建一个数组,要求1-100,在数值35 时结束创建!
设备要求 音响、A4纸、笔
• 课前回顾 • 课堂知识 • 基础任务 • 高级任务 • 创意练习
01 课前回顾
课前回顾
• 循环!
循环的嵌套
while 嵌套就是:while里面还有 while
while 条件 1: 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1 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2 条件满足时,做的事情3 ...(省略)...
Python第二阶段第8课
我想跳出这个循环圈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break和countinue的使用,掌握Python中break跳出循环的 方式,及countinue跳过的方法。
课程时间 教学目标
60分钟
1、break语句的使用。 2、countinue语句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break、countinue
05 创意任务
05 创意任务

(2020浙江版信息技术)《第8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PPT课件

(2020浙江版信息技术)《第8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PPT课件
这节课我们一块来学习程序中的循环结构——for循环。
循环结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程序控制结构,其特点是:在给定 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程序段,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
给定的条件称为循环条件,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体。重 复一定次数的循环,称为计数循环。 重复直至发生某种情况时结束的 循环,称为条件循环。
print("当前水果:", lst[index] )
试一试:F5 运行程序
任务一
试一试:请以上程序进行注释
#输出列表中的各个元素 # lst=["apple", "banana", "peach"] # n=len(lst) # for index in range(n) :
# print("当前水果:", lst[index] )
在Python程序中, 主要有两种循环结构的语句:for循环语句 和while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是通过遍历某一序列对象来构建循环, 循环结束
的条件就是对象遍历完成。 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for<变量>in<序列>: 循环体
[else: 语句块]
for循环需要一个代码块来告诉程序每次循环时做什么,这
第8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
了解循环结构,掌握for循环的语句格式和执行流程,初步 掌握range()函数格式及功能,能够编写简单的for循环程序。
目录
CONTENTS
01
02
for循环语句 range()函数
ONE for 循环语句
生活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年有四季变换,星期往复等 等,都是有规律的重复循环。如果编写程序求1—100的和,顺序 语句要写100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8课for循环课件(共8张PPT)

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8课for循环课件(共8张PPT)
例:
妈妈每周给我一定数额零花钱,上个月分别给了52,54,35,78,我想让电脑计算上个月一共多少零花钱。
第一次循环
i=52
sum=52
第二次循环
i=54
sum=106
第三次循环
i=
sum=141
第四次循环
i=78
sum=219
循环结束
sum=219
在for循环中,i变量值从列表中逐个读取,读完为止引入sum变量,sum=sum+i,将每周零花钱累计。
求1~100之间所有奇数的和sum=0for i in range(1,100,2): sum=sum+iprint(sum)
实例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第八课 循环结构-for循环
信息技术 八年级上
循环
简单而言,就是把一个事情重复做N遍,N取决于循环次数 固定循环次数,FOR语句;不固定次数用WHILE
例:
妈妈每周给我一定数额零花钱,上个月分别给了52,54,35,78。
例:
妈妈每周给我一定数额零花钱,上个月分别给了52,54,35,78,我想让电脑计算上个月一共多少零花钱。
新知讲解
变量i在循环中
循环体
真(True)
否(False)
妈妈每周给我一定数额零花钱,上个月分别给了52,54,35,78。
FOR语句一般格式
for 变量 in 序列 : <循环体>else: <执行语句>
列表或range
冒号必须有
这两句可以不存在
range()函数说明
range(10)表示从0~10之间的整数循环,但只能取到9range(1,10)表示从1~10之间的循环,但只能取到9range(1,10,2)表示1~10之间的循环,只取1,3,5,7,9 2表示步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几个问题讨论完成后,形成文字方案记录下来。老师对每 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学生根据方案完成相应的编程任务,并在 制作过程中完善方案、步骤/流程图。
有余力或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下面提出的方案自行 选择并完成。 计算平方和
用 while 循环求解 12+22+32+……+1002 的值,试着找一找循环结 构的规律。
第 8 课 循环语句(二)
一、学习目标 1.认识 while 循环语句,知道循环语句的结构和执行流程,进一步体 验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 2.能用所学知识达到知识迁移,解理三种结构的基本特点。 3.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while 循环语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循环问题,选择适合的循环语句。 三、教学设计
作用,自身能力又得到了哪些提升? 二、拓展延伸
如何使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逻辑思维 能力,将算法及其思想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视频设计:4 段微视频 视频 1、for 循环实现“折纸测珠峰” 视频 2、while 循环实现“折纸测珠峰” 视频 3、计算平方和 视频 4、猜测真实数据
引导策略:首先肯定学生所讨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已有知 识能否解决,引导学生学习本堂内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其他循环问题。
如: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各个问题都很有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 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同学们认真听仔细学,最后能达到学以致用解 决生活中的其他循环问题。 一、for 循环”折纸测珠峰”
第二 环节 庖丁 解牛
二、while 循环“折纸侧珠峰”
读一读
在无法确定遍历结构时,可以使用 while 语句,根据条件进行循环, while 循环的格式如下: while <条件>:
<语句块 1> else:
<语句块 2>
一点通: 计算 while 循环中循环次数,一般要 自定义循环变量,执行循环语句的同 时改变循环变量,以达到计次的目的。
环节 名称
活动设计(任务、步骤、要求、成果)
第一 环节 生活 发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生活情境 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高
8844.43 米。试想一下,一张薄薄的纸可不可以通过重复折叠来达到 珠峰甚至是超过它的高度呐。 二、问题提出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情景转换为数学问题。 如:怎样解决上述问题,能否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用数学语言 描述出来? 1.讨论问题 (1)大家讨论猜测一张 0.1 毫米厚的足够大的纸,对折几次能 超过珠峰的高度?(可以预设一个次数,比如 64 次) (2)试着说一下用上节课所学 for 循环的方法如何实现?(使 用 for 循环,计算一下纸的厚度。) (3)如何准确的技术出折纸的次数(能否每一次折纸后,计算 出当前厚度,如果超过珠峰,则中止循环)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换为编程问题 如:该方法涉及到一个算法的问题,同学们根据前面提到的问 题,思考讨论,并写出算法。
第三 环节 学以 致用
猜测真实数据 某单据因日久破损,一数据十分模糊,缺少了千位数和十位数,
只能推测为 14x9x1,已知该数据是 57 或 67 的倍数,请设计一个程 序,输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
二、合作交流 引导策略:教师出示课件或文字说明小组需要完成的内容。 如:小组讨论,根据小组确定的方案,确定算法,并画出流程
图,讨论代码并完成编写并运行。
三、快乐分享 引导策略:教师出示课件或文字说明小组需要汇报的内容。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方案完成情况,同时把完善后的算法步骤、
流程图、编码及运行结果出示给大家,进行展示评价。
第四 环节 收获 展望
一、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在学习的过程中,本堂课是如何开展的,自己在小组学习中的
设计意图
反思
2.生成问题 (1)需要使用几个变量,各自代表什么含义? (2)用什么方式验证纸的高度已经超过珠峰? (3)多余的循环次数怎么处理? (4)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法解决这种问题? (5)你能想到的其他问题。 三、我的设想 1.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想出来的有价值的问题 2.组间进行评价。
一、创意研究 引导策略:利用刚学的知识思考如何解决生活发现中提出的问
题,并引导制定详细执行方案。 如:刚才我们学习了 while 循环语句,仔细思考 while 循环和 for
循环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每个小组讨论**分钟,思考 身边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循环语句解决,设计方案。要讨论出以下几 个问题: 问题一:要做的程序项目名称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为什么要做这个程序项目 问题三:打算怎样去实现这个程序项目 问题四:这个程序项目有什么后续升级的需求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