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
由日本核电泄漏普及核辐射伤害知识及防范方法.

日本此次地震引起的核电站爆炸,仅福岛县确认22人遭辐射,日媒称遭辐射者已达190人。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及福岛第二核电站方圆10公里的居民正在疏散,约21万名居民已开始避难。
艾克赛普精密测控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核辐射检测仪器,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辐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辐射等相关知识。
什么是核辐射?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
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
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
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
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测试仪器仪表的性能。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
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1、核电站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吗?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的。
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很简单:核反应堆的燃料铀-235含量不高。
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都是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铀-235的要求完全不同,天然铀含99.28%的铀-238,微量的铀-234,0.71%的铀-235,而只有铀-235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
生产核弹时,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去除铀-238,要求铀-235的浓度在90%以上,而反应堆中核燃料一般只有要3%左右铀-235,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2、不是说反应堆已经停止了,那么为什么还要降温散热?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可控裂变在一开始关堆成功时就停止了,只是有大量的余热和同位素衰变的少量继续发热需要冷却。
如果冷却泵没坏,这点热本来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冷却泵坏了,还一直持续不断产生低水平的热量,把反应堆压力容器里的水都蒸发了,没有水冷却,这点热足够最终熔化堆芯,造成烧穿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事故。
一旦烧穿压力容器,熔化堆芯到安全壳里,可以用喷水的办法包住放射物质,继续降温。
按设计这个时候堆芯会冷却固化,预置在安全壳里的去氢剂会把氢和氧结合生成水,减低壳内压力,最终形成稳定的状态。
3、放射性尘埃会吹到中国来吗?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转的。
热带气温高、寒带气温低,所以除了一般的风以外,有一个空气在低纬度上升、到高纬度下降的大对流过程。
高空气流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低纬度线速度高,流向会偏东,形成固定西风带。
出事的福岛核电站大约处于北纬38度左右,正是西风带影响范围,高空气流永远是自西向东运动,如果真的发生强力爆炸将放射性尘埃吹向高空,那么只有可能影响到人迹罕至的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等等,并且在气流吹动的过程中,放射性尘埃也会不断的被稀释扩散在大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影响已经相当微弱。
4、穿白衣戴口罩喝板蓝根用茶油吃碘片能防辐射吗?穿白衣完全没有意义,戴口罩可能能够阻止部分放射性微粒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不过光戴口罩也没用处,还要戴防毒面具。
福岛的启示人类靠什么抗核辐射

“福岛”的启示:人类靠什么抗核辐射?备用题:1、一个被99%的人忽视的防核辐射方法2、福岛核辐射敲警钟安化黑茶帮你抗核辐射3、碘盐不抗辐射,你选择什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爆炸以来,“核辐射”骤然成为国人心中的阴霾。
对福岛核泄漏会不会扩散到中国的疑虑,使得一些国人心中的“核恐惧”与日俱增,以至于出现了抢购碘盐的荒唐事件。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马冠生副所长明确表示:食盐防辐射一说没有任何根据,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过量用盐。
近日,因了解食盐抢购问题,记者在下面采访时,遇到不少人在喝安化黑茶,说安化黑茶能防核辐射,比盐有效,而且都是从一个叫爱达黑茶俱乐部的网站购买的。
这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鉴于食盐防辐射被炒的沸沸扬扬,误导了不少人,黑茶能不能防辐射记者半信半疑,于是暗中进行了采访。
近段时间以来,黑茶能防辐射的报道屡屡出现在互联网上,议论黑茶能防辐射的人也越来越多。
可奇怪的是,就是找不到一家卖安化黑茶的店铺。
后来一位朋友告诉记者,黑茶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在爱达黑茶俱乐部网站上直接购买,又方便又便宜。
据记者掌握的资料:“茶叶防辐射的功效发现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二次大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战争的追踪调查发现,在广岛地区经受核战争后存活的日本居民,由于受到核辐射的伤害,在健康上或轻或重地受到损伤,但有趣的是在受到同样核辐射影响下,凡饮用茶叶量多的人,其体质状况、白血球指标以及寿命都明显地要比不饮茶或少饮茶的人要好和长。
”按照朋友提供的地址,记者查到了爱达黑茶俱乐部。
登录后,并未看到网站有介绍黑茶能防辐射的相关文章,让人感到很奇怪。
随后记者联系了网站负责人。
负责人告诉记者:“确实,这段时间喝黑茶,来俱乐部里买黑茶的人明显多起来,这也许是人们听说黑茶能防核辐射的原因吧,但有多少人是为了防辐射而买的不清楚,网站也没有刻意宣传黑茶能防辐射。
但安化黑茶的保健功效确实很明显,其中也包括防辐射。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与答

应 急响应行 动 的区域可 能只局 限于
的指 令 ,在政 府 的组织 下 ,有秩 序
p。 删 H 团圆圈 s fs 。
地撤 离 ; 已受到 或疑 似受 到体 表 对 放 射 性 污 染 的人 员 应 接 受 去 污 处
理 ,受 污 染 人 员 可 采 用 淋 浴 方 式 去 污 ,受 污 染 的 衣 服 、鞋 、帽 等 应 脱
应 急 计 划 区 是 以 核 电站 为 中 心 、半 径 为 7 1 m划 定 的 区 域 ,需 做 好 ~0k 撤 离 、 隐蔽 和 服 碘 防护 。 食 人 应 急
们 受到外 照射和 内照射 ,也 可防止
吸入 放射 性物质 。进 行隐蔽是 一种
简单 的保护性 行动 ,在事故发 生的
有 可 能 需 要 在 相 应 应 急 计 划 区 之 外 的 区域 采 取 应 急 响 应行 动 。
旦 出现 了核 事 故 ,周 边 地 区
核 电站发生 核事故 后 ,公众 迫切 需 要 了解 核事 故释放 的放射性 物质 对
辐射暴 露可增 加罹 患癌 症 的危
自身健康 有何影 响 以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采 取哪些
囫围困
Ts fs p。
H 。 胁
橡
翰 翳
辐 射 暴 露 预 计 可 带 来 哪 些 长 期
影 响?
。 中国疾控 中心辐射安全所 张 伟
2 1 年 3月 1 0 1 1日, 日 本 福 岛
相应 应急计 划 区的一 部分 ,但在发 生严重 核事故 的极个 别情 况下 ,也
站 事故 时,一般 会 泄 漏哪 些放射 性
物质?对人 体有哪些危 害? 核 电站发 生事故 时 ,反应 堆 内 产生 的混合产物f 核裂变产物) 可能会 向周 边地 区释放 出放射 性物质 。对
核应急知识问答(3)

核应急知识问答(3)核应急知识问答(3)1.福岛核事故后,大亚湾核电基地在核应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福岛核事故给国际核电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整个行业进行着深刻的反思。
首先,从技术角度,过去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中,更多地关注了事故的预防,完善并发展了包括纵深防御、多道屏障在内的各种事故预防理论,但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除了事故预防外,事故的缓解和应急也应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要将事故预防和应急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预防和应急的协调和平衡。
为深刻汲取日本福岛核事故经验教训,中广核派出六个检查组对在运和在建核电站进行了全面自查,同时配合国家相关部委开展了全面综合安全检查,检查表明中广核核电厂基本满足我国现行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具备完备的应对设计基准事故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核电厂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但针对自查和综合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立了“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核安全是核电厂的生存之本”、“在核安全投入上不需要考虑经营成本问题”的安全改进原则,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改进要求,结合国际同行的良好实践,借鉴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在运和在建电厂分别从极端自然灾害应对、严重事故缓解、强化应急响应和国际同行经验借鉴四个方面制定了安全改进策略与实施计划,按照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段有序地开展实体改进、补充分析和专项研究工作。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运、在建核电厂共计92项改进行动已完成41项,进一步提升了在运和在建机组本质安全,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及业内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今后大亚湾核电基地还将借鉴国际国内最新的经验反馈,继续开展安全改进,确保核电安全。
2.突发生产事故时核电站会怎样做,在非工作日怎么办?电厂的一般工作人员及应急人员都熟悉应急行动计划,且在与电站应急相关的所有岗位都安排了应急值班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各个岗位的人员都会进行应急授权培训课程复训和应急演习,以确保在真正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并保证应急的顺利进行。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核辐射方面问题的回答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核辐射方面问题的回答平成23年3月25日政府原子能灾害当地对策本部福岛县灾害对策本部我们在福岛县厅内设置了核辐射问题问答窗口,下面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一下介绍,并做回答。
问1 婴幼儿,孕妇及喂奶的母亲是否可以饮用自来水?答自来水中放射碘的幼儿饮用含量指标为100Bq/kg。
如果超过了这个指标的话,就不要让幼儿饮用自来水,而且也不要用自来水冲奶粉。
供水车提供的水及矿泉水可以饮用。
短时间内饮用超过指标的自来水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极低,如果没有代替自来水的水的话是可以饮用自来水的。
婴幼儿也是一样的。
用自来水洗手,洗澡没有任何问题。
问2 井水安全么?答井水一般是下到地表的雨水,渗透并经过过滤而产生的。
而且为了防止雨水和异物混进来,一般都有盖儿盖在上面。
和以河川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相比,这次事故对于井水的影响非常小。
问3 检查分析核辐射含量的机关在哪里?答现在还不能在民间检查机关进行检查。
但是国家会负责任进行分析检查的。
问 4 政府一直强调不会立刻对健康产生影响。
但是将来会对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答如果接受了高度核辐射的话,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得癌症的几率会变高。
危险几率为,比如说接受了100mSv的核辐射的话为0.5%程度。
这个几率和吸烟与生活习惯不好所造成的得病几率相比非常低,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问5 自己种的蔬菜洗了之后可以吃么?答福岛县内已经下达了禁止食用非结球性蔬菜以及结球性蔬菜(菠菜,小松菜,卷心菜等)还有油菜科花苞类蔬菜(荷兰花,菜花等)的通知,所以请不要食用。
福岛县内也下达了谨慎出厂芜菁的通知。
到目前为止食用的蔬菜对健康不会有影响。
而且即使一周时间左右食用含目前放射线浓度的蔬菜也对健康没有影响。
问6 马上要进入播种期了,今后该怎么办呢?答因为现在放射性物质覆在地表,为了不让放射性物质扩散,请暂时不要播种。
福岛县会尽快收集大学和专门机关的信息,在分析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基础上探讨这个问题。
日本核辐射泄漏

日本核辐射泄漏【新闻背景】3 月11 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 级大地震,引发百年一遇的超级大海啸。
日本经济产业省14 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 号机组当地时间11 时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所在建筑遭到损坏,但放置反应堆的容器没有损坏。
日本内阁官方长官3 月20 日表示,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受到破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最终将退役被废弃。
【中考锤猜题】1.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灾害,下列灾害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引发巨大海啸B.海浪将车辆卷入海中C.核电站氢气发生爆炸D.地震中房屋被摧毁2.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
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I-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131的核内质子数为53B.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C.碘-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碘-131属于同种元素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3.日本的强震海啸引发核反应堆爆炸,产生核辐射,其中碘—131是放射性碘的同位素,其辐射波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碘—131原子核内共有53个质子和78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为【】A.131 B.78 C.53 D.254.日本东京电力公司4月6日宣布,在注入硅酸钠等阻水材料后,第一核电站高辐射污水不再流入大海。
硅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 2 C.+ 3 D.+45.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不同于1986 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冲击波、光辐射和核辐射的连锁核爆炸。
当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核裂变便可产生放射性碘-131 和铯-137,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
则回答: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
日本核电站事故问答

日本核电站事故问答核电站是否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虽然都带“核”字,都通过铀-235等元素的裂变链式反应提供能量,核武器和核电站在本质上完全不一样。
核武器的要点是最短时间内爆炸式释放出最多的能量,因此使用中子反射层和内爆压缩等手段加快链式反应速度,并尽可能用含高浓度铀-235的核材料——天然铀中只有0.7%的铀-235可以参加快速链式反应,占绝大多数的铀-238只能消耗珍贵的中子,拖慢速度。
核武器所使用的铀材料含有80%以上的铀-235原子,以降低中子无效消耗,维持高反应速度。
核武器所用的高浓缩铀极贵,用纯金箔包裹它都不显得奢侈(美国就这样做)。
需要长期运转的核电站用这种随时产生核爆炸的高价材料,在安全和经济上都不允许。
绝大部分核电站只用低浓度(2~3%)浓缩铀甚至天然铀作为核燃料。
低铀-235浓度使核电站维持临界状态(链式反应能持续又不失控的状态)变得非常困难,在核电站运营过程中,需要担心的不是核爆炸,而是如何保持临界状态,使电站不断运转。
一旦发生意外,核电站铀燃料的铀-238会大量吸收参与链式反应的中子,再加上控制棒和紧急冷却水中吸收中子的化学成分,链式反应在人类反应过来前就已终止。
此后核电站如果不幸发生爆炸,已和链式反应没有直接关系,当然不能算“核爆炸”。
这次海啸为什么会使核电站发生事故?前面提到,核电站维持链式反应是困难的事情,为什么海啸会造成核电站事故?在这种情况下起作用的是另一个机制,它还导致火山爆发和地震。
地壳下是一个高热环境,石头都能熔化。
这一切热量都由地球的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
一个链式反应刚终止的核反应堆也通过类似机制产生热量,这就是“衰变热”。
地震发生后几秒内,日本气象厅的强震警报系统启动,安全系统将控制棒射入堆芯。
短时间内反应堆内的链式反应被中止,但裂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核素(锶-90,碘-131等)继续进行固有的衰变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热量。
这时反应堆无法提供足够热量驱动主发电机组(衰变热再大也难和正常运转所产生的能量相比),需要外来能量驱动冷却水循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3月15日,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编发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以下为问答全文。
前言
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国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也给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灾情至今未得到有效控制,给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引起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
作为专门从事放射医学研究的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我们对日本人民此刻遭受的灾难深表同情,对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的安全表示严重关注。
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健康影响,我所专家针对此次核事故以最短时间编写了这本小册子,以问答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
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2011年3月15日1.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
核电站是利用一座或几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核动力设施。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用的燃料是铀。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即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快堆等。
2.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哪些安全措施?
核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在建造时设置了四道屏障,包括燃料芯块、密封的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以及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在控制方面有多重保护: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时,可进行正常停堆;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在核电厂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了当地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应能安全停闭,不会发生爆炸。
3.这次地震为什么造成了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6座沸水反应堆机组。
地震发生后,反应堆机组冷却系统供电中断,水循环不能完成,核反应堆中的热量带不出去,热量的聚集导致容器中更多的液态水变成蒸汽,容器内气压变大,对容器外壳形成威胁。
为了降低容器内的气压,电站工作人员选择把蒸汽排出核反应堆,但是容器内的高温使得水蒸汽与锆合金反应产生氢气,与厂房里的氧气
混合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放射性物质泄漏。
4.这次事故有多危险?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经发生了核泄漏,即核反应堆放射性物质外泄。
这是由于氢气燃烧发生了化学爆炸造成的,而不是核爆炸。
目前为止,此次事故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并使部分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目前事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还不能确切估计最终的危害程度。
5.此次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是核爆炸吗?
不是。
核爆炸是裂变反应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裂变能量瞬间释放;而核电厂的反应堆则刚好相反,能量以一定的速率释放出来。
除了燃料不同,核电厂做的事情跟火力发电厂非常类似。
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的,其燃料铀不纯,它们不会产生原子弹式的爆炸。
正如高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6.这次事故会有切尔诺贝利事故那样严重吗?
不会。
福岛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情况大不一样:福岛核电站反应堆是沸水堆,在停堆后发生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量和污染区域较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石墨慢化堆,没有安全壳,由于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爆炸烟云直接进入大气平流层,造成大范围内放射性污染。
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把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定级为4级,而切尔诺贝利事故为7级事故(是最严重的事故级别)。
7.这次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有哪些?
此次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包括核燃料、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
主要是碘、铯、锶等放射性核素。
8.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我们造成危害吗?
普通人在受到放射性烟云照射或吸食受辐射污染的食物饮料后,会受到较低的剂量。
而现场救援人员和工作人员可能会由于其职业活动遭受体表或体内的放射性沾染,进而导致较大的剂量。
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所受照射剂量大小。
从体外接受的照射叫做外照射;放射性物质通过饮食、呼吸或伤口进入体内,则产生内照射。
无论是外照射还是内照射,放射性物质通过发出的射线照射人体,损伤细胞,从而造成两类伤害:一类叫做确定性效应,如各种类型的放射病、脱发、呕吐、生育障碍等,这类效应要在受到较高的剂量下才会发生。
另一类叫做随机性效应,如发生各种癌症、遗传疾病等,这类效应没有剂量下限,但发生的时间至少要在受照数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其发生的可能性与受到的照射剂量成正比。
目前厂区外的剂量水平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伤害。
9.在此类事故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一旦出现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千万不要惊慌。
要尽量获取来源可靠的事件信息,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为此,应通过各种手段(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
如:①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减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
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等)。
当污染空气经过后,迅速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②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现场,避免无秩序撤离可能带来的严重负面作用;③当得知此类事件发生时,应尽量避免处在辐射烟云的下风向区域,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④采用口罩、湿毛巾、布块等材料捂住口鼻,进行呼吸道防护;⑤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可用更换受污染衣物和洗澡的方式来减少体表污染;⑥听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食用当地的食品和饮水。
10.距离发生事故的核电站多远我们才安全?
政府负责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的专门机构,会根据事故级别和实际条件确定安全距离,适时发布指令。
我们应及时设法获得权威机构的指令,及时采取隐蔽、撤离等相应行动。
11.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也常称放射性辐射。
它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时,释放出的微观粒子流。
如X射线、伽马射线、中子等。
12.什么是放射性污染?
人体、物料、环境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射线的现象。
13.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的毫希弗和微希弗是什么意思?
希弗是辐射剂量的单位,1希弗表明每千克组织中沉积了1焦耳的能量。
1希弗=1000毫希弗;1毫希弗=1000微希弗。
14.新闻报道中的1000微希弗/小时的辐射水平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1000微希弗/小时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1小时,所吸收的辐射剂量约为1毫希弗。
全世界平均的天然本底辐射约为2400微希弗/年。
在这样的剂量环境下,短时间停留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损伤。
15.核辐射通过什么途径伤害我们?
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照射伤害人体。
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称为外照射。
放射性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这两种途径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危害程度取决于受到的辐射剂量。
16.怎样防止自己受到放射性污染?
尽量远离污染区。
在污染区内,尽可能着长袖衣物,戴口罩、眼镜、手套,减少皮肤外露,不要进食、饮水、吸烟。
离开污染区后应及时更换衣物、洗澡。
17.怎么知道自己受到了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无色无味,我们无法感觉到,但是可以通过仪器测量。
当从沾染区出来,怀疑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时,应去剂量检测站进行体表、体内污染检测。
在核电站事故中,政府派出的救援组织会有很多检测放射性污染的机构。
18.受到放射性污染怎么办?
在确定受到放射性污染时,应在专业救援人员或医生指导下,根据污染放射性核素种类和受照射剂量,进行洗消或对症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