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1. 课程目标,首先要确定课程的目标,比如是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还是让他们掌握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或者是培养学生解决噪声环境问题的能力等。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噪声的基本概念、噪声的产生机理、噪声的传播特性、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让学生既能够理解噪声问题的本质,又能够掌握实际的解决方法。
3. 教学方法,针对噪声控制这一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 教学资源,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实习基地等,以及相关的学术期刊、专业网站等,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
5. 评估方式,课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的来说,噪声控制课程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噪声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噪声课程设计--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西配楼西侧噪声污染状况 (1)1.2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1.2.1相关内容 (1)1.2.2设计内容及要求 (1)第二章降噪处理措施的选择 (2)2.1 降噪措施对比 (2)2.1.1低噪声路面 (2)2.1.2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2)2.1.3声屏障技术 (2)2.2 本次设计所选方法 (3)2.3声屏障降噪原理 (4)2.3.1声学原理 (4)2.3.2绕射 (4)2.3.3反射 (5)2.3.4障碍物和地面的声衰减 (5)第三章声屏障的设计计算 (6)3.1噪声标准 (6)3.2 确定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6)3.2.1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6)3.2.2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7)3.2.3声屏障建造前背景噪声值的确定 (7)3.2.4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7)3.3 位置的确定 (7)3.4 几何尺寸的确定 (8)3.5 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计算 (8)3.5.1声屏障绕射声衰减的计算 (8)3.5.2透射声修正量△Lt的计算 (11)3.5.3地面吸收声衰减的确定 (11)3.5.4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的计算 (12)第四章声屏障的选型 (13)4.1声屏障形状的选择 (13)4.1.1直立型声屏障 (13)4.1.2折板型和弯曲型声屏障 (13)4.1.3半封闭型声屏障 (13)4.1.4全封闭型声屏障 (13)4.2 声屏障材料的选择 (13)4.2.1FC板 (13)4.2.2PC板 (14)4.2.3彩色夹芯板 (14)4.2.4金属吸隔声板 (14)4.3声屏障设计的其他辅助措施 (14)4.3.1使用沥青路面 (14)4.3.2在西配楼墙体上粘贴吸声材料 (15)致谢辞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概述1.1 西配楼西侧噪声污染状况由于西配楼位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最西侧,临街。
且该路段在昼夜车流量较大,昼间达到每小时1800辆,声压级达到70.34dB,严重影响教室内学生正常学习,且无法对车辆进行降噪处理,所以需要对该楼进行保护。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文件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海天宾馆噪声与振动的综合治理班级:环境0941指导教师:吕萍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1.客房噪声的治理;2.卫生间和管道噪声的治理。
3.电梯噪声的治理;4.设施机房噪声的治理(包括:通风机房、水泵房、锅炉房、洗衣机房等);5.公共场所的噪声治理(包括:放映厅、会议厅、餐厅、健身房、游泳池和舞厅等)。
对于宾馆中以上各种噪声的治理,1、2、3项及锅炉房是必须做的项目,其它所有项目中至少任选三项(其中一项必须是通风机房、水泵房、洗衣机房三者之一),多选不限,给出治理措施。
通过治理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
二、设计资料1.客房资料如图1所示为宾馆1010客房平面图,朝南的窗高为1.5米。
该宾馆位于繁华大街,客房内的噪声主要是各种车辆的交通噪声,表1为该客房的噪声分布情况。
图1 1010客房平面图表1 客房噪声分布情况其中1022,,j号,30,=k,=21=,2,1,,i号,201112,,31=,m。
40,,322.卫生间是一个噪声源,相邻房间的卫生间大都是靠在一起的,共用上、下水管道,各卫生间又有管道相通,形成了传声通道。
该客房在深夜12点时,要求噪声级只有33dB,而当邻室便器冲洗时,噪声通过管道间传入客房可达47dB,对人们睡眠有干扰,需采取措施。
3.电梯噪声电梯噪声主要是电动机、发动机和分层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以及电梯门开、关时的碰撞声,通过空气和结构传到客房。
直流发电机的噪声为75~79dB;电动机的噪声为60~63dB;门的碰撞声则有较大的幅值,噪声级为~65dB。
电梯噪声是通过吊置桥厢的变速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振动沿结构传到各层客房,需将电梯噪声降至55dB以下。
4.设施机房(1)通风机房该通风机房为m18⨯⨯,有4台T4-72No7C型离心通风机,三用一备,m3m9对1010客房的声环境有直接影响,需要进行隔振降噪处理。
车间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车间噪声控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车间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噪声控制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包括噪声的来源、特点和危害。
–掌握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如隔声、吸声、消声和隔振等。
–熟悉车间噪声控制的工程实例和验收标准。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噪声测量和评估。
–能够制定简单的车间噪声控制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噪声控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噪声的基本概念:噪声的定义、分类、来源和危害。
2.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声学基础、噪声传递、噪声控制技术。
3.车间噪声控制方法: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
4.车间噪声控制工程实例:案例分析、噪声控制方案设计。
5.噪声测量与评估:噪声测量方法、噪声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噪声控制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噪声测量和评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车间噪声控制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噪声控制相关论文、技术手册。
3.多媒体资料:噪声控制原理动画、工程案例视频。
4.实验设备:噪声测量仪器、隔声材料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车间噪声控制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噪声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DSP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噪声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系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2005级电信本1班学生姓名: 何广邓言斌学号: 05409101 05409122起止日期:2008年12月16日~ 2008年12月27日指导教师:候海良陈继中教研室主任:何广摘要本作品使用DSP产生噪声信号,噪声信号的种类很多,其分布特性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其类型有色噪声和白噪声等。
本例要求生产均匀分布在(-1,+1)之间的随机白噪声,噪声发生器配合谱仪使用,适合各种工程应用,尤其使用于测试电视功能,其能直接观察天线和有线电视装置及其组件的幅频特性。
因为噪声的频谱是权波段的,噪声发生器可用于测试同轴电缆、宽频带放大器、分路放大器、衰减补偿器、可调衰减器、分路带阻滤波器、分配器、天线插座等的幅频特性。
关键词:DSP;噪声发生器目录设计要求 (1)1 方案设计与比较论证 (1)1.1方案一 (1)1.2 方案二 (2)1.3 方案选择 (2)2单元模块设计 (3)2.1硬件设计 (3)2.2 软件设计 (5)3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 (8)3.1硬件测试 (8)3.2软件测试 (8)3.3 性能分析 (8)4操作说明 (8)心得体会与总结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A.设计原理图 (12)B.程序清单 (13)设计要求本设计要求使用C语言产生噪声信号,要求噪声均匀分布在(-1,+1)之间。
1方案设计与比较论证1.1方案一随机噪声的产生和周期信号的产生不通,周期信号只要产生一个周期内的数据,然后循环输出,就可以实现;而随机噪声没有周期性。
因为DSP中存储的数据总是有限的,所以随机噪声不能使用查表法产生,只能使用计算方法产生。
随机噪声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可以采用种子(Seed)数据和系统时钟来实现,也可以采用大数运算取其结果来实现,DSP中只需要条用rand函数即可实现,方案如图1所示。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一、课程目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学生能过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到工程师基本的训练。
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受到工程师基本的训练。
二、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某工厂空压机房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 m ,测得的各频带声如下表所示。
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 (A ),因此选用噪声评价曲线。
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各频带声压级各频带声压级倍频带中心频率(HZ )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声压级声压级 (dB) 103 95 92 92 84.5 83 79.5 75.5 三、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声间等。
(2)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平顶吸声处理: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做吸声处理。
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做吸声处理。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8 -- 2019 年度第 1 学期)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级:环工1601学号:201605010109学生姓名:胡言午指导教师:郝润龙设计周数:二周成绩:日期:2019 年 1 月1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1.目的 (3)2.要求 (3)3.任务 (3)二、设计正文 (4)1.设计题目分析 (4)2.消声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隔声罩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隔振设计......................................................................... 1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12)四、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1.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噪声控制》作业设计方案

《噪声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噪声是环境中一种常见的污染源,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学习噪声控制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了解噪声的来源、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 噪声来源调查: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中常见的噪声来源(如交通、工业设备、社会生活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其产生原因和特点。
2. 噪声影响评估:学生可以对噪声对人体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噪声控制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如隔声、吸声、隔振等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或方案。
4. 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实际的场景,如在校园或社区中进行噪声监测和控制实践,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
5. 结果展示:学生可以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或海报,并通过展示或口头汇报的方式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四、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要求提交报告或展示材料。
3. 季度要求学生要保持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互相协助完成作业任务。
五、评分标准1. 调查和研究深度:包括调查对象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2. 实验设计和操作:包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报告撰写和展示:包括报告结构、文字表达、图表设计、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4. 成果创新和实用性:包括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等方面的评估。
六、参考资料1. 杨明,王勇,刘晓东.(2015).《环境噪声与其防治》.2. 陈建民,梁华等.(2020).《噪声控制技术》.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21).《Noise Pollution: Causes, Effects & Control Methods》.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噪声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培养环境保护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10128学号:201120303038《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小学交通道路声屏障设计学生姓名:金建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1 1-2指导教师:桂兰职称:副教授2015年01月02日摘要交通噪声是由发动和运行的各种汽车、摩托车、拖拉机造成的,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噪声,而且声源具有流动性,影响面较广,约占城市噪声源的40%,具有感觉公害、局限性、分散性、能量性、波动性和难避性、危害潜伏性。
隔声是噪声控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是用隔声构件使声源和接受者分开,阻断空气声的传播,从而达到降噪目的的噪声控制技术。
本设计为直立型高度为 3.0m声屏障,采用的材料为双层1.5mm厚钢板,保护了小学以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降噪后使噪声降到符合标准,给教学区与居民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交通噪声;隔声;声屏障AbstractTraffic no ise is caused by launching and running of various automobile, motorcycle, tractor caused, it is an unstable, noise, and the sound source with liquidity, the effect of surface is wide, about 40% city noise sources, with feeli ng, limitati ons, polluti on , dispersi on, en ergy, wave and difficult avoida nee, late nt harm. Sound in sulati 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 monly used tech no logy of no ise con trol, sound in sulati on member is mainly used tomake the sound source and receiver separately, transmission blocking air sound,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o ise con trol tech no logy. Method for setting the sound barrier is simple, economic,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moveme nt, widely used in no ise con trol engin eeri ng. The desig n for the vertical height of 3.5m sound barrier, adopts the materials of double layer 1.5mm thick steel plate, the protecti 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and the life of the surro unding reside nts no rmal, no ise reduct ion after the no ise is reduced to meet the n atio nal sta ndard, to the teachi ng area and reside ntial area in a quiet and comfortable en vir onment.Keywords : traffic noise; sound insulation; ecological acoustic barrier'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设计目的 (1)1.2设计任务和容 (1)1.2.1设计容 (1)1.2.2设计要求 (2)1.2.3设计原则 (2)1.2.4设计依据 (2)1.3噪声基本知识 (3)1.3.1噪声来源 (3)1.3.2噪声的危害 (4)1.3.3噪声控制技术 (4)第二章声屏障的相关知识 (5)2.1声学原理 (6)2.1.1 绕射 (6)2.1.2 透射 (7)2.1.3 反射 (7)第三章声屏障设计与计算 (8)3.1声屏障设计要点 (8)3.2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8)3.2.1噪声标准 (8)3.2.2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9)3.2.3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9)3.2.4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10)3.3位置的确定 (10)3.4几何尺寸的确定 (10)3.4.1绕射声衰减计算 (11)3.4.2透射声修正量△ Lt的计算 (14)3.4.3 反射修正量计算 (14)3.4.4障碍物声衰减的确定 (15)3.4.5地面吸收衰减的确定 (15)3.4.6吸声降噪量的确定 (15)347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 (16)3.5小结 (16)第四章声屏障的选材 (17)4.1声屏障的形状的选择 (17)4.1.1直立型声屏障 (17)4.1.2折板型和弯曲型声屏障 (18)4.1.3半封闭型声屏障 (18)4.1.4全封闭型声屏障 (18)4.2声屏障材料的选择 (18)4.2.1 FC 板 (18)4.2.2 PC 板 (19)4.2.3彩钢复合板 (19)4.2.4 金属隔声板 (19)4.3本设计采用的声屏障材料 (20)总结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总论1.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进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环境噪声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学习中的理论、原理部分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能力。
通过简单的噪声控制技术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学会查阅技术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2设计任务和容1.2.1设计容本道声屏障主要是保护某小学以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消减交通噪声对其的干扰影响。
关键受声点选择该小学第一排教学房窗户前一米处为关键受声点。
噪声现场测量值73—75dB,频率为500赫兹。
该小学所处路段声环境敏感点现状见表1-1122设计要求(1)结合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设计一生态声屏障;(2)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数和使用标准的确定;根据降噪量设计声屏障尺寸、选择声屏障类型、确定声屏障结构及材料;确定两座建筑物及声屏障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4)绘制声屏障结构尺寸简图及受声点、声源点及声屏障相对位置图。
设计和计算声屏障结构、材料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付和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1.2.3设计原则(1)科学性:首先应正确分析发生机理和声源特性。
是空气动力学噪声、机械噪声或电磁噪声、还是高频噪声或中低频噪声。
然后确定针对性的相应措施。
(2)控制技术的先进性:这是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应建立在有可能实施的基础上。
控制技术不能影响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或工艺要求。
(3)经济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也是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
噪声污染属物理性污染即声能量污染,控制目标为达到允许的标准值,但制定标准有其阶段性,必须考虑当时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1.2.4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 日;(2)《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14623 —93);(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GB/T 15190-94 )。
1.3噪声基本知识1.3.1噪声来源噪声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既有来源于自然界的(如火山爆发、地震、潮汐和刮风等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空气声、地声、水声和风声等) ,又有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等) 。
但总的说来,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城市环境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
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
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
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
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dB。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
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声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
因此,这些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
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
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收音机、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等。
这些噪声又可以分为居室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两类,它们一般在8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干扰人们交谈、工作、学习和休息。
132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听觉方面。
噪声强度在85dB以上时,对人体的健康将有危害,最常见的是听觉的损伤。
人们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时会感到刺耳难受,时间久了会使听力下降和听觉迟钝,甚至会引起噪声性耳聋。
据调查,在锻工和发动机车间的工人中患噪声性耳聋者可达90%,突然而来的极其强烈的噪声(如150dB )可使人鼓膜破裂、耳出血而引起爆振性耳聋。
噪声不仅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妨碍睡眠和干扰谈话,而且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会引起头晕脑胀、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是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
噪声还影响人的整个器官,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致使胃溃疡发病率增高。
近年来又发现噪声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影响,长期在高噪声车间工作的工人中有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心血管痉挛等症状的可能性,要比无噪声时高2-4倍。
噪声对视觉器官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据调查,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常有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症状。
此外,强烈的噪声影响会使仪器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灵敏的自控、遥控设备会失灵或失效。
特强的噪声还能破坏建筑物。
133噪声控制技术声学系统的主要环节是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