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小学交通道路声屏障设计

学生姓名:金建楚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

系别: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11-2

指导教师:李桂兰职称:副教授

2015年01月02日

摘要

交通噪声是由发动和运行的各种汽车、摩托车、拖拉机造成的,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噪声,而且声源具有流动性,影响面较广,约占城市噪声源的40%,具有感觉公害、局限性、分散性、能量性、波动性和难避性、危害潜伏性。隔声是噪声控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是用隔声构件使声源和接受者分开,阻断空气声的传播,从而达到降噪目的的噪声控制技术。本设计为直立型高度为3.0m声屏障,采用的材料为双层1.5mm厚钢板,保护了小学以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降噪后使噪声降到符合国家标准,给教学区与居民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交通噪声;隔声;声屏障

Abstract

Traffic noise is caused by launching and running of various automobile, motorcycle, tractor caused, it is an unstable, noise, and the sound source with liquidity, the effect of surface is wide, about 40% city noise sources, with feeling, limitations, pollution,dispersion, energy, wave and difficult avoidance, latent harm. Sound insu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ology of noise control, sound insulation member is mainly used to make the sound source and receiver separately, transmission blocking air sound,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oise control technology. Method for setting the sound barrier is simple, economic,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movement, widely used in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design for the vertical height of 3.5m sound barrier, adopts the materials of double layer 1.5mm thick steel plat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and the life of the surrounding residents normal, noise reduction after the noise is reduced to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 to the teaching area and residential area in a quiet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Keywords: traffic noise; sound insulation; ecological acoustic barrier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

1.2.1 设计内容 (1)

1.2.2 设计要求 (1)

1.2.3 设计原则 (2)

1.2.4 设计依据 (2)

1.3 噪声基本知识 (3)

1.3.1 噪声来源 (3)

1.3.2 噪声的危害 (3)

1.3.3 噪声控制技术 (4)

第二章声屏障的相关知识 (5)

2.1 声学原理 (5)

2.1.1 绕射 (5)

2.1.2 透射 (6)

2.1.3 反射 (6)

第三章声屏障设计与计算 (7)

3.1 声屏障设计要点 (7)

3.2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7)

3.2.1 噪声标准 (7)

3.2.2 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8)

3.2.3 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8)

3.2.4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8)

3.3 位置的确定 (9)

3.4 几何尺寸的确定 (9)

3.4.1 绕射声衰减计算 (9)

3.4.2 透射声修正量△Lt的计算 (13)

3.4.3 反射修正量计算 (13)

3.4.4 障碍物声衰减的确定 (13)

3.4.5 地面吸收衰减的确定 (13)

3.4.6 吸声降噪量的确定 (14)

3.4.7 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 (14)

3.5 小结 (15)

第四章声屏障的选材 (16)

4.1 声屏障的形状的选择 (16)

4.1.1 直立型声屏障 (16)

4.1.2 折板型和弯曲型声屏障 (16)

4.1.3 半封闭型声屏障 (16)

4.1.4 全封闭型声屏障 (16)

4.2 声屏障材料的选择 (16)

4.2.1 FC板 (17)

4.2.2 PC板 (17)

4.2.3 彩钢复合板 (17)

4.2.4 金属隔声板 (17)

4.3 本设计采用的声屏障材料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总论

1.1 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进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环境噪声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学习中的理论、原理部分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能力。通过简单的噪声控制技术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学会查阅技术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2.1 设计内容

本道声屏障主要是保护某小学以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消减交通噪声对其的干扰影响。关键受声点选择该小学第一排教学房窗户前一米处为关键受声点。噪声现场测量值73—75dB,频率为500赫兹。该小学所处路段声环境敏感点现状见表1-1。

表1-1 小学所处路段高速公路重要敏感点一览表

1.2.2 设计要求

(1)结合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设计一生态声屏障;

(2)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数和使用标准的确定;根据降噪量设计声屏障尺寸、选择声屏障类型、确定声屏障结构及材料;确定两座建筑物及声屏障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绘制声屏障结构尺寸简图及受声点、声源点及声屏障相对位置图。设计和计算声屏障结构、材料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付和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1.2.3 设计原则

(1)科学性:首先应正确分析发生机理和声源特性。是空气动力学噪声、机械噪声或电磁噪声、还是高频噪声或中低频噪声。然后确定针对性的相应措施。

(2)控制技术的先进性:这是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应建立在有可能实施的基础上。控制技术不能影响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或工艺要求。

(3)经济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也是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噪声污染属物理性污染即声能量污染,控制目标为达到允许的标准值,但国家制定标准有其阶段性,必须考虑当时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1.2.4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14623-93);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

1.3 噪声基本知识

1.3.1 噪声来源

噪声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既有来源于自然界的(如火山爆发、地震、潮汐和刮风等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空气声、地声、水声和风声等),又有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等)。但总的说来,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城市环境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dB。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声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因此,这些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

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收音机、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等。这些噪声又可以分为居室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两类,它们一般在8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干扰人们交谈、工作、学习和休息。

1.3.2 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听觉方面。噪声强度在85dB以上时,对人体的健康将有危害,最常见的是听觉的损伤。人们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时会感到刺耳难受,时间久了会使听力下降和听觉迟钝,甚至会引起噪声性耳聋。据调查,在锻工和发动机车间的工人中患噪声性耳聋者可达90%,突然而来的极其强烈的噪声(如150dB)可使人鼓膜破裂、内耳出血而引起爆振性耳聋。

噪声不仅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妨碍睡眠和干扰谈话,而且还能诱发多种疾病。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

会引起头晕脑胀、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是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

噪声还影响人的整个器官,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致使胃溃疡发病率增高。近年来又发现噪声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影响,长期在高噪声车间工作的工人中有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心血管痉挛等症状的可能性,要比无噪声时高2-4倍。噪声对视觉器官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据调查,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常有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症状。

此外,强烈的噪声影响会使仪器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灵敏的自控、遥控设备会失灵或失效。特强的噪声还能破坏建筑物。

1.3.3 噪声控制技术

声学系统的主要环节是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因此,控制噪声必须从这三方面系统综合考虑,采取合理措施,消除噪声影响。

1、噪声源治理:改进机械设备结构,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来降噪。改进生产工艺和,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噪:如采用吸声技术、隔声技术、消声技术、阻尼技术等。利用地形和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绿化降低噪声。利用闹静分开的方法降低噪声。

3、接受者保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接受者进行个体防护的措施。常用的防声器具有耳塞、耳罩、防声棉或头盔等,它们主要是利用隔声原理来阻挡噪声传入人耳。

第二章声屏障的相关知识

声屏障是降低地面运输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3~6m高的声屏障,其声影区内降噪效果在5~12dB之间。当噪声源发出的声波遇到声屏障时,它将沿着三条路径传播(见图2-1.a):一部分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一部分穿透声屏障到达受声点;一部分在声屏障壁面上产生反射。声屏障的插入损失主要取决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沿这三条路径传播的声能分配。

2.1声学原理

2.1.1 绕射

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的声能比没有屏障时的直达声能小。直达声与绕射声的声级之差,称之为绕射声衰减,其值用符号△Ld表示,并随着Φ角的增大而增大(见图2-1.b)。声屏障的绕射声衰减是声源、受声点与声屏障三者几何关系和频率的函数,它是决定声屏障插入损失的主要物理量。

道路声屏障

图(a)声波传播路径

图2-1声屏障绕射、反射路径图

2.1.2 透射

声源发出的声波透过声屏障传播到受声点的现象。穿透声屏障的声能量取决于声屏障的面密度、入射角及声波的频率。声屏障隔声的能力用传声损失TL 来评价。TL 大,透射的声能小;TL 小,则透射的声能大,透射的声能可能减少声屏障的插入损失,透射引起的插入损失的降低量称为透射声修正量。用符号ΔL t 表示。通常在声学

设计时,要求TL —△L d ≥10dB ,此时透射的声能可以忽略不计,即△L t ≈

2.1.3反射

当道路两侧均建有声屏障,且声屏障平行时,声波将在声屏障间多次反射,并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受声点,它将会降低声屏障的插入损失,由反射声波引起的插入损失的降低量称之为反射声修正量,用符号△L

r

为减小反射声,一般在声屏障靠道路一侧附加吸声结构。反射声能的大小取决于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α,它是频率的函数,为评价声屏障吸声结构的整体吸声效果,通常采用降噪系数NRC 。

图(c) 声波的反

第三章声屏障设计与计算

3.1 声屏障设计要点

(1) 声屏障本身必须有足够的隔声量,声屏障对声波有三种物理效应:隔声(透射),反射和绕射效应,因此声屏障的隔声量应比设计目标大。

(2) 设计声屏障时,应尽可能采用配合吸声型屏障,以减弱反射声能其绕射声能。

(3) 声屏障主要用于阻断直达声,有效地防止噪声的发散。

(4) 作为交通道路声屏障,应注意景,观造型和材质的选用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5) 声屏障的结构设计,其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

3.2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3.2.1 噪声标准

本道声屏障主要是保护某小学以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消减交通噪声对其的干扰影响。关键受声点选择该小学第一排教学房窗户前一米处为关键受声点。该小学所处路段声环境敏感点现状见表1-1。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与受声点处的道路交通噪声值、受声点的背景噪声值以及环境噪声标准值的大小有关。我国对非城市区域公路未规定噪声排放限值标准,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所涉及的学校、医院、居民集中的村镇执行的环境标准,可参考公路两侧评价范围环境标准表3-1标准执行:

表 3-1 公路两侧评价范围环境标准表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

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由于本设计的设计内容属于以文教机关为主的设计,所以该区域属于1类标准,昼间声压

级为55dB(A)。

3.2.2 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根据声环境评价的要求,确定噪声防护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区域,也可以是一个或一群建筑物。本设计中的噪声保护对象是该小学以及周边的居民区,起止桩号为K42+225-K42+380。

3.2.3 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代表性受声点通常选择噪声最严重的敏感点,它根据道路路段与防护对象相对的位置以及地形地貌来确定,它可以是一个点,或者是一组点。通常,代表性受声点处插入损失能满足要求,则该区域的插入损失亦能满足要求。本设计中,考虑道路路段与该小学的相对位置及地形地貌,选择一个敏感点作为受声点进行分析,即测点S,S 为距路面边线距离为4m,受声点高度为1.2m。

3.2.4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与受声点处的道路交通噪声值(实测或予测的)、受声点

如果受声点的背景噪声值等于或低于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时,则设计目标值可以由道路交通噪声值(实测或预测的)减去环境噪声标准值来确定。

本设计中背景噪声值低于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所以,设计目标值为道路交

通噪声值与环境噪声标准值得差值。根据设计参数中测量得到的预测点昼间的最大声压级为75 dB ,知:道路交通噪声值为75 dB ;根据我国1993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规定的五类区域的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值,知:教学区属1类区,环境噪声标准值为55dB 。即声屏障设计目标值为:75- 55 =20dB

3.3 位置的确定

根据道路与防护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周围的地形地貌,应选择最佳的声屏障设置位置。选择的原则或是声屏障靠近声源,或者靠近受声点,或者可利用的土坡、堤坝等障碍物等,力求以较少的工程量达到设计目标所需的声衰减。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本设计将声屏障设在人行车道与自行车道交接边,即靠近受声点一侧。

3.4 几何尺寸的确定

根据设计目标值,可以确定几组声屏障的长与高,形成多个组合方案,计算每个方案的插入损失,保留达到设计目标值的方案,并进行比选,选择最优方案。

3.4.1绕射声衰减计算

当声源为一无限长不相干线声源时,其绕射声衰减为:

1340,)1()1( 4)1(3lg 102≤=??????????????+--c f t t t tg arc t δπ

(3-1)

1340,)1ln(2)1(3lg 1022>=???

?????-+-c f t t t t δπ 式中:f — 声波频率,Hz

δ= A+B-d 为声程差,m

=?d L

c

—声速,m/s

68.0500340c ===E E f λ (3-2) 36.12==E H λm (3-3)

H 为声屏障的高度,e λ为有效频率

图3-1(a)

图3-1(b)

图3-1(c)

图3-1 各方案相对位置图

方案一:受声点高度为1.2m ,声源即车辆平均高度为1.5m ,等效频率f=500Hz,由公式3-3,可选取声屏障的总高度为3m ,长度为192.3m (经?15夹角理论计算),声屏障距公路中心为7m ,受声点距公路中心线为11m ,位置如图3-1(a )所示。

A =22)5.13(7-+ = 7.16

B =22)2.13(4-+ =4.39

d =22)2.15.1(11-+ = 11

δ= A+B-d = 0.55

178.10340

355.050040c 3δ40≥=???=?=e f t

=?1d L ???

?????-+-)1ln(2)1(3lg 1022t t t π = ???

?????-+-?)178.1078.10ln(2178.1014.33lg 1022 = 12.2dB

=?d L 有限长声屏障的遮蔽角百分率=%7.98180

7113.192arctan 2=-=θβ,由图3-2查得修正后=?1d L 11.6dB 。

方案二:受声点高度为1.2m ,声源即车辆平均高度为1.5m ,等效频率f=500Hz ,声屏障的总高度为3.5m ,长度为192.3m (经?15夹角理论计算),声屏障距公路中心7m ,受声点距公路中心为11m ,位置如图3-1(b )所示。

A =22)5.15.3(7-+ = 7.28

B =22)2.15.3(4-+ = 4.61 d =22)2.15.1(11-+ = 11

δ= A+B-d = 0.89

145.17340

389.050040c 3δ40≥=???=?=e f t =?2d L ???

?????-+-)1ln(213lg 1022t t t π = ???

?????-+-?145.1745.17ln(2145.1714.33lg 1022 = 13.64dB

=?d L 有限长声屏障的遮蔽角百分率=%7.98180

7113.192arctan 2=-=θβ,所以,经修正后=?2d L 12.4 dB

方案三::受声点高度为1.2m ,声源即车辆平均高度为1.5m ,等效频率f=500Hz ,

声屏障的总高度为3.5m ,长度为214.7m (经?15夹角理论计算),声屏障距公路中心8m ,受声点距公路中心为11m ,位置如图3-1(c )所示。

A =22)5.15.3(8-+ = 8.25

B =223)2.15.3(+- = 3.78

d =22)2.15.1(11-+ = 11

δ= A+B-d = 1.03

12.20340303

.150040c 3δ

40≥=???=?=e f t

=?3d L ??

?

?

????-+-)1ln(213lg 1022t t t π

= ???

?????-+-?)12.202.20ln(212.2014.33lg 1022

= 14.1dB

=?d L 有限长声屏障的遮蔽角百分率=1.991808

117

.214arctan 2=-=θβ%,

经 =?3d L 12.8 dB 。

图3-2 有限长度的声屏障及线声源的修正图

3.4.2 透射声修正量△Lt 的计算

若声屏障的传声损失TL-△Ld >10dB ,此时可忽略透射声影响,即△Lt ≈0。若TL —△Ld <10dB ,则可按照下面公式计算透射声修正量△Lt

)1010(lg 1010/10/TL L d t d L L -?-++?=? (3-4) 其中TL 为声屏障的传声损失,它表示构件隔声性能的大小。根据前面计算所得目标值再加上安全值15dB ,则TL-△Ld =35—12.8=22.2dB >10dB 。此时可忽略透射声影响,即△Lt ≈0

3.4.3 反射修正量计算

反射声修正量取决于声屏障、受声点及声源的高度,两个平行声屏障之间的距离,受声点至声屏障及道路的距离以及靠道路内侧声屏障吸声结构的降噪系数NRC 。因为反射声修正量与隔声屏计算关系不大,所以可以不考虑。

3.4.4 障碍物声衰减的确定

如果在声屏障修建前,声源和受声点间存在其他屏障或障碍物,则可能产生一定的绕射声衰减,由它们产生的声衰减称之为障碍物声衰减,用符号s L ?表示。由于教室与马路之间没有什么建筑物和其它障碍物,所以障碍物声衰减s L ?≈0dB。

3.4.5 地面吸收衰减的确定

如果地面不是刚性的,则会对传播过程中的声波产生一定的吸收,从而会使声波产生一定的衰减。由地面吸收产生的声衰减称之为地面吸收声衰减,用符号△L G 表示。因为小学离公路较近,地面吸收衰减可忽略不计。

3.4.6吸声降噪量的确定

隔声屏外侧贴一层由微空穿板构成的吸声材料,由材料吸声系数表3-2可以查到当声波的频率500Hz 时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α=0.86。则隔声屏障吸声降噪量可由公式(2)确定。

表3-2 几种材料的吸声系数表

本设计选用微穿孔板作为吸声材料,吸声系数α=0.86

()α--=-=?1lg 10'

T T L L dB (3-5)

式中:

α—吸声系数;

T L —吸声前的总声压;

'

T L —吸声后的总声级。

则隔声屏障吸声降噪量△dB=-10lg (1-0.86)=-10?(-0.854)=8.54dB (A )

3.4.7 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

考虑到其它障碍物和地面声吸收的影响,方案一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为:

()A dB L l dB L IL G s d 14.200054.86.11=+++=?+?+?+?=

因为教室前的声压级()()A dB A dB IL Lp L P 5586.5414.2075'

?=-=-=

方案二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为:

()A dB L l dB L IL G s d 94.200054.84.12=+++=?+?+?+?=

因为教室前的声压级()()A dB A dB IL Lp L P 5506.5494.2075'

?=-=-=

方案三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为:

()A dB L l dB L IL G s d 34.210054.88.12=+++=?+?+?+?=

因为教室前的声压级()()A dB A dB IL Lp L P 5566.5334.2175'

?=-=-=

所以,三个方案皆可达到降噪目标。

3.5 小结

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插入损失计算的比较,选择方案一。声屏障的高度为3m ,长度为192m ,声屏障距离受声点4m ,距离马路中心线7m 。

但是由于路高房低,高出1m ,而声屏障又处在马路上面,加上防撞墙0.5m 的高度,所以声屏障在马路上面的实际高度只有 1.5m ,这样大大的节约了材料成本,而且还能达到降噪目的。

噪声控制工程

噪声操纵工程讲义 绪论 (11) 第一篇............................................ 噪声基础知识11 第一章概述 (11) 1.1 噪声及其危害 (18) 1.1.1 噪声 (18) 1.2噪声的操纵 (23) 1.2.1操纵的原则 (23) 1.2.2 .................................... 操纵的措施23 第二章:环境声学的差不多概念 (28) 2.1 声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 (28) 2.1.1声波的产生 (28) 2.1.2 描述的物理量 (29)

2.2 声波类型和声场类型 (31) 2.2.1 波动方程及其几个概念 (31) 2.2.2 ...................................... 声波类型33 2.2.3 声场的类型(各声场的特点) (35) 第三章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及其计算 (36) 3.1声能量、声强、声功率 (36) 3.2级的概念 (37) 3.2.1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38) 3.2.2声压级的相加 (39) 3.2.3声波的相减 (40) 3.2.4声压级的平均 (41) 第四章噪声频谱特性和噪声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42) 4.1 噪声频谱特性 (42) 4.2 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 (43) 4.2.1垂直入射声波的反射和透射 (43)

4.2.2斜入射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43) 4.2.3大气中声波的折射 (45) 4.3声波的衍射 (46) 4.3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46) 4.3.1随距离的发散衰减(扩散衰减) (47) 4.3.2 .................................. 空气汲取衰减48 4.3.3 ..............................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48 4.3.4其他衰减 (49) 4.4 声源的指向性 (49) 4.5 声波的叠加和驻波 (51) 第五章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51) 5.1 噪声的评价量 (51) 5.1.1 等响曲线、响度级和响度 (52) 5.1.2 斯蒂文斯响度 (53) 5.1.3 计权声级和计权网络 (53)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噪声污 染控制技术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组员: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月19日 学院:建筑设备与市政工程学院

目录 1、设计题目 (2) 2、设计时间 (2) 3、指导老师 (2) 4、设计目的 (2) 5、设计资料 (2) 6、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5) 7、噪声控制的技术目标及质量目标 (5) 8、噪声污染治理可行性分析 (6) 9、噪声控制具体技术措施 (8) 10、工程设计计算书 (11) 11、工程概算 (14) 12、参考书目 (15)

一、设计题目:晋煤集团公司凤凰山矿污水处理厂机房噪声控制设计 二、设计时间: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月19日 三、指导教师: 四、设计目的: 1、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训练; 2、熟悉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 3、初步掌握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方法; 4、掌握噪声污染治理设计的基本技能及理论计算方法; 5、巩固工程制图基本知识或掌握AutoCAD制图要领; 6、运用专业领域理论知识,解决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五、设计资料 1、设计原始资料 (1)污染环境的基本概况 晋城蓝焰煤业公司凤凰山矿污水处理厂机房内部尺寸为:长×宽×高=11.2m×6.6m×4.1m;五窗一门,窗户尺寸为:高×宽=1.8×1.6m,门尺寸为:高×宽=2.95m×2.38m;室内没留通风孔。 (2)噪源基本状况 机房内安装有六台章丘大成机械有限公司2002年4月生产的N O DSR-150型三叶罗茨鼓风机,其中两台流量为14.4m3/min,四台流量为12.4m3/min。配套电机为文登市仪能电机有限公司2008年3月生产的Y200L-4型,转速为1470r/min,B级绝缘。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声音的基本性质、声的量度与听觉特性、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控制、吸声和室内声场、隔声、消声器和隔振与阻尼等方面得的知识,培养具有从事工业及城市环境噪声保护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绪论(2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的定义、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范畴。 2、重点 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控制方法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的定义、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控制方法等。 (二)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6学时) 1、主要内容 声波的产生及其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等概念。掌握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2、重点 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声波的产生及其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等概念。掌握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三)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和标准(6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的评价量、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与法规、评价内容和基本程序。 2、重点 噪声的评价方法、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的计权声级、昼夜等效声级、累积百分数声级、噪度、感觉噪声级、交通噪声指数、噪声污染级、噪声掩蔽、语言清晰度指数等基本概念;掌握等响曲线、响度级、响度、等效连续A 声级等基本评价方法和标准。 (四)噪声测试与监测(4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测量仪器、声强及声功率测量、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2、重点 掌握基本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 3、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的噪声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噪声测量的方法及振动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基本的噪声测量仪器。 (五)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控制方法等。 2、重点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等。 (六)吸声和室内声场(4学时) 1、主要内容 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点、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共振吸声结构分类与吸声机理、室内声场等。 2、重点 掌握共振吸声结构与吸声机理。 3、教学要求 了解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点、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和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知道室内声场;掌握共振吸声结构分类与吸声机理。 (七)隔声(4学时) 1、主要内容: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声屏障、隔声罩的隔声等。 2、重点 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 3、教学要求 了解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声屏障、隔声罩的隔声等概念;掌握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等。 (八)消声器(4学时) 1、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噪声监测

环境监测综合实践 -------噪声监测 姓名:学号: 班级:环境111 专业:环境工程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图书馆是读书、学习的地方,应当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而本实践对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进行噪声监测与评价。通过对噪声声压级的监测,计算连续等效声压级,与环境噪声标准作比较,对噪声进行评价,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噪声噪声计等效声级

目录 1前言 (1) 2相关原理知识 (1) 2.1噪声的概念 (1) 2.2噪声的量度单位 (2) 2.3噪声产生的原因 (2) 2.4噪声的分类 (2) 2.5噪声的特征 (2) 2.6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3) 2.7噪声的管理 (3) 3监测地点和时间 (3) 4监测方案 (3) 4.1监测仪器 (3) 4.2监测方法 (3) 4.3监测条件 (4) 5数据处理方法 (4) 6评价标准 (4) 7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5) 7.1数据处理 (5) 7.224小时声级变化图形 (6) 7.3昼夜等效声级 (6) 7.4结论及讨论 (6) 8参考文献 (7)

1前言 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 噪声污染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一样是当代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但噪声与后者不同,它是物理污染,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噪声源分布很广,较难集中处理。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觉到它的干扰,不象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受到注意,所以噪声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环境污染。 噪声会干扰人们的睡眠、工作和学习,强噪声会使人听力损失。这种损失是累积性的,在强噪声下工作一天,只要噪声不是过强(120分贝以上),事后只产生暂时性的听力损失,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但如果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每天虽可以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过强的噪声甚至能杀伤人体。 图书馆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安静的环境是图书馆读者最最基本的条件和要求,因此,从图书馆建筑的建设规划开始,图书馆员和建筑师就应想方设法控制图书馆内的噪音污染,通过各种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图书馆,噪声会影响我们的阅读和思考,影响我们的心情。因而,对图书馆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价,有其现实意义。 2相关原理知识 2.1噪声的概念 物理学定义: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生理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声的来源很多,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

第七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第七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声源、传声途径和接受者。 2、一个向周围媒质辐射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 3、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称为声功率。 4、有声波传播时,压强随声波频率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的部分,即有声波时的压强与静压强之差,称为声压。 5、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 6、描述一个简谐声波只需要频率(音调)和声压幅值(响度)两个独立变量。 7、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约在20 Hz~20000Hz。 8、音色取决于谐频分量的构成。 9、在应用声学中,通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来表示声音强度。 10、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31.5 Hz、63 Hz、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8000 Hz、16000Hz。 11、上下限频率值之差,称频程宽度,简称频带宽。 12、所谓一个倍频程,就是上限频率比下限频率高一倍 13、1/3 倍频程的上限频率为下限频率的1.26 倍。 14、波阵面是空间中相位相同的相邻点构成的面。 15、声线是声波的传播途径。 16、平面声波向前传播,声音不衰减。球面声波要衰减。 17、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18、A声级是参考40方等响曲线,对500Hz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19、等效连续A声级是某一时间间隔内A计权声压级的能量平均意义上的等效声级,简称等效声级。 20、在对不稳态噪声的大量调查中,已证明等效连续A声级与人的主观反映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我国使用该量作为噪声评价指标。 21、L10=70dB,表示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噪声超过70dB。 22、通常,在评价交通噪声或其他噪声时,多用L10,L50,L90。 23、NR评价曲线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用于评价公众对户外噪声的反应。 24、点源和球源,距离增加一倍,衰减6dB。 25、线源和柱源,距离增加一倍,衰减3dB。 26、空气的吸收性能可用空气的衰减常数表示,其值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其次是温度。 27、室内声场是含直达声、反射声等的混合声场。 28、在声源停止发声后衰减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9、混响半径是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反射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也称临界半径。 30、舒适的住宅声环境有两方面的含义:低噪声、声音私密。 31、我国住宅分户墙及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等级一级标准是≥50dB,二级标准是≥45dB,三级标准是≥40dB。 32、我国住宅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隔声等级一级标准是≤65dB,一级标准是≤75dB,三级标准是≤75dB。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物理性污染控制》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 *** 学号:1013**** 日期:2015/4/30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课程设计计算书 (4)

1、课程目的 (4) 2、设计任务 (4) 3、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 (4) 4、计算步骤 (5) 5、参考文献 (9)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表1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选用NR8θ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表1 各频带声压级 二、工程名称: 空压机房降噪设计 三、房间尺寸 10m(长)×6m(宽)×4m(高),容积V=240m3,内表面积S=248m2,内表面积为混凝土面。 四、噪声源位置: 地面中央,Q=2 五、要求: 按NR8θ设计。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课程目的 《物理性污染控制》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总结学生学习成果、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术训练的继续、深化和发展。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二、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 三、吸声降噪的设计原则: (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2)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 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作吸声处理。 (3)在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的场所,采取吸声处理,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 一、概念 1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 噪声污染: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音污染。 3 声: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通过媒质。 4 声压: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P–P0),称为声压。 5 相位:是指在时刻t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 6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质点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声能量。 7 声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称为声密度,记为D,单位J/m3 8 声强:是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符号为I,单位为W/m2 9 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0 不相干波:在一般的噪声问题中常遇到多个声波,或频率不同,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也就是说这些声波是互不相干的。

11 频谱:就是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频谱图:以频率f为横轴,以声压p为纵轴,则可绘出声音的频谱图。 12 吸声系数:将入射声能在界面上失去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符号为α,α=1–|rp|2 13 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pp214 声压级:声压级常用Lp表示,定义Lp=lg2(B)=20lg(dB) pp00 15声强级:常用LI表示,LI=10lgI(dB) I02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关系:LI=10lgp2+10lg400=Lp+10lg400 0c0cp0两个声源共同影响下的声压级为Lp=10lg(10L +10L) 16功率级:常用Lw表示,定义为Lw=10lgW(dB) W0 - 1 - 17 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纯音的响度级。符号为LN,单位为方 18 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为响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 一、概念 1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 噪声污染: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音污染。 3 声: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通过媒质。 4 声压:通常用p 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P –P 0),称为声压。 5 相位:是指在时刻t 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 6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质点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声能量。 7 声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称为声密度,记为D,单位J/m 3 8 声强:是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 符号为I ,单位为W/m 2 9 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0 不相干波:在一般的噪声问题中常遇到多个声波,或频率不同,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也就是说这些声波是互不相干的。 11 频谱:就是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频谱图:以频率f 为横轴,以声压p 为纵轴,则可绘出声音的频谱图。 12 吸声系数:将入射声能在界面上失去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符号为α,α=1–|r p |2 13 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14 声压级:声压级常用p L 表示,定义p L =lg 202 p p (B)=20lg 0 p p (dB) ( 基准声强0I 和基准声压0p 分别取1210-W/m 2和2510-?Pa ) 15声强级:常用I L 表示,I L =10lg 0 I I (dB) 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关系:I L =10lg 20 2p p +10lg c 0400ρ=p L +10lg c 0400ρ 两个声源共同影响下的声压级为p L =10lg(10L +10L ) 16功率级:常用w L 表示,定义为w L =10lg 0 W W (dB)

船舶噪声污染与控制

目录 1、绪论1 1.1内河运输的发展情况1 1.2内河航运船舶特点以及噪音污染现状1 2、船舶噪声概述2 2.1船舶噪声分类及其特性2 2.2大型船舶与内河小型船舶的噪音污染情况对比3 2.3船舶噪声传递途径4 3、船舶噪声对生物的影响4 4、船舶噪声的控制4 4.1声源控制是噪声控制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4 4.2传递途径中的控制是最常用的方法5 4.2.1用吸声、隔声等工艺来降低船舶噪音5 4.2.2用绿化来降低船舶噪音5 4.3接收器噪声防护设备提供的被动保护也是重要手段6 5、建议与总结6 参考文献7

船舶噪音 摘要:船舶噪声是一种污染,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和相关组织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内河船舶噪声污染现状的探讨,试从船舶噪声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分析,提出控制船舶噪声的措施。 关键词:船舶噪声;特性;分析;控制措施 1、绪论 1.1内河运输的发展情况 如今,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并列的世界三大主要污染之一,它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来,各国的运输业都在进一步降低运费和能耗而努力。内河运输以其量大廉价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运输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内河已经不再遵循“尽多、尽快”的运输原则,而是以“最大运量和最低运价”为目标。这以前提对目前的运输战略决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各国水路运输的自然条件差异和其他制约因素,各国内河水运所占地位及在总运输量占有的比重也各不相同。其中,中国被公认为是目前内河航运业四大中心之一,虽然其相对比例看起来很少,但是其中包含的运货量却相当的大。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今年来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河水运将临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但是,内河水运的蓬勃发展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其中船舶的噪声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船舶,船舶噪器噪声不仅影响船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隐蔽性、可用性和居住性等。为此,船舶在设计时必须注意采取控制噪声的措施,对于已建成的船舶,如不能满足标准要求,也需要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1.2内河航运船舶特点以及噪音污染现状

毕业设计_噪声声屏障-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噪声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这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建设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设计任务和内容 1.2.1.相关内容 内蒙古工业大学一宿舍楼西侧 17m 处相临一条马路,来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影响到宿舍楼里同学们正常休息,现需设计一声屏障来解决这一问题。该道路路宽21 米(双向六车道),路面为沥青路面,主楼为四层,总长度为 90 米。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和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在距离马路边缘靠近宿舍楼这一侧1m处,昼间实测噪声值为78dB,夜间实测噪声值为69dB。在宿舍楼一至四层窗外实测噪声值分布如下表1。 表1 噪声实际测量值

1.2.2 涉及内容及要求 (1)结合我国相关标准,为该楼设计一声屏障; (2)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量和使用标准的确定、声屏障设计和计算声屏障结构、材料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绘制声屏障结构尺寸图,安装布置图。 1.3噪声基本知识 1.3.1噪声定义 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工业的三废一样,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害。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就是各种频率和声强杂乱无序组合的声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令人不愉快、讨厌以致对人们健康有影响或危害的声音就是噪声。 1.3.2噪声来源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分贝。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声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因此,这些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 生活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如在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 (32学时) 习题解答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 主讲教师:高永华

二 一 年十月 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第二章 习 题 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 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 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 8.67×10-4 W/m 2 202/c p D e ρ=(p14, 式2-17) =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 2.55×10-6 J/m 3 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 =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 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 、75 dB 和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 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 10×lg (107 +107.5 +106.5) = 10×lg [106.5×(3.16+10+1)]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计算题答案

四、计算题(1,2题每题10分,3题12分) 2、某车间几何尺寸为6×7×3m 3 ,室内中央有一无指向性声源,测得1000Hz 时室内混响时间为2s,距声源10m 的接收点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87dB,现拟采用吸声处理,使该噪声降为81dB,试问该车间1000Hz 的混响时间应降为多 少?并计算室内达到的平均吸声系数。已知: αS V T 161.060=

解:房间体积V=6×7×3=126m 3 ,房间表面积S=162m 2 ,混响时间T 60=2s,Q=1, 吸声量260 143.102 126161.0161.0m T V S A =?=?=?=α ,则0626.0162 143.10===S A α 因为△Lp=87-81=6dB,则s 5.0s 2,6lg 10602601602 601 ====?T T T T Lp ,则算得因为 则25.0162 5.0126 161.02=??= α 3、某工厂生产车间内的噪声源情况如下表所示,车间墙壁隔声量按20dB(A)考虑。车间外50米与200米(厂界)处的总声压级分别就是多少?能否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规定的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要求?假设所有设备都安装在距地面一定高度。 解 4、在车间内测得某机器运转时距机器2m 处的声压级为91dB,该机器不运转时的环境本底噪声为85dB,求距机器2m 处机器噪声的声压级,并预测机器运转时距机器10m 处的总声压级。假设环境本底噪声没有变化。 解:设机器运转时的声压级就是P B ,由Lps=10lg(100、1×Pt -100、1×PB )=10lg(100、1×91-100、1×85 )得,P B =89、7dB, 从距声源2米处传播到10米处时的发散衰减: Ad=20lg(r2/r1)=20lg(10/2)=14dB Lps=89、7-14=75、7dB 距机器10m 处总声压级 L pT =10lg(100、1Lps +100、1PB )=10lg(100、1×75、7+100、1×85 )=85、5dB 5、地铁路旁某处测得:当货车经过时,在2、5min 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客车通过时在1、5min 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无车通过时的环境噪声约为60dB;该处白天12小时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其中货车45列,客车20列。

噪声污染控制方法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强化公司广大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施工现场周边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进行预防和控制。施工噪声的控制是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国法和政府的要求,是企业行为准则。 本工程根据成都市建设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请上级职能部门监督执行。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ISO/4001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200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2011。 成都市政府环境保护规范条文 公司环境保护手册 三、工程概况

四、现场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保和长春片区3号地块,交通 较为方便。场地属岷江水系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场地为耕地,场地东南部位置为自然形成的低洼地带,西北侧位置相对较高,场内地形有较小起伏,地面标高505.9-508.7m (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相对高差约3m 30米内均为农田,无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无地下管线。 五、结构概况 本工程地下2层,部分为核6级人防工程,主楼地下一层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为一级,主楼地下室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裙楼地下室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裙楼地下一层以上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9层建筑,采用筏形基础;裙楼、纯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地基基础 本工程主楼采用筏板式基础,天然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设计要求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10-- 2011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 院系:环境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成绩: 日期:2011 年1月11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课程设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途径。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调查现场,确定物理性污染的类型。通过噪声测量和频谱分析,确定噪声源、声源所处声学环境、声源性质,噪声污染程度及范围;通过振动的测量和评价,确定振动的强度、范围,影响大小;通过现场周围情况,确定电磁辐射的类型、强度、频率。 2.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超标值,计算出相应的减低量。 3.根据物理性污染的性质、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物理性污染综合控制方案(包括几种主要物理性污染的具体控制方案。 4.设计计算。 5.工程制图:(1)平面布置图,(2)降噪设备火设施的结构图,(3)隔振元件图,(4)隔振设计图。非标准件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零部件等编号,并附明细表,即按工程制图要求。有能力的同学采用计算机制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按要求打印稿。 二、设计(实验)正文 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 1 隔声罩的设计 1.1噪声标准 GBZ 1—2002 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等作业场所的噪声标准为75dB(A), 即L A ≤75dB,取L A =75dB。又因为L A ≈NR+5,所以NR=L A -5=70dB。 声压级和NR的关系为L i =a+bNR i (a、b为不同倍频带中心频率的系数,查表得) 1.2降噪量的确定 IL=L 实i -L 标i +K(设定K=3) 1.3设计隔声罩 ①考虑隔声的重点主要放在125Hz-4000Hz之间 查资料得可选择超细玻璃棉(密度20kg/m3,厚度100mm) ②隔声附加值=10lgα ③隔声罩应有隔声量 R=IL-10lgα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院(系): 题目:某空压机房吸声降噪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一、设计任务: 完成下列某空压机房吸声降噪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1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以下,因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表1 各频带声压级 二、设计目的: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三、设计原始资料: ⑴房间尺寸数据及房间原始特性 房间10m(长)×6m(宽)×4m(高),容积V=240m3,内表面积S=248m2,内表面为混泥土面。 ⑵噪声源位置

噪声源位于地面中央,声源指向性因子Q=2。 四、设计要求: ⑴总体要求 按NR80设计。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按照设计任务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设计概念清楚、参数选择恰当、计算正确,说明书简明扼要、文字流畅、论点明确;图纸表达正确、符合制图规范;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中线型和尺寸标注符合要求;整个设计过程严格遵照相关标准。 ⑵设计说明书 要求内容完整、阐述清楚、计算准确、文理通顺。设计说明书要求5000字以上,使用A4纸。内容包括目录、前言、正文、设计计算书、小结及参考文献等。 设计说明书中应当有设计的依据及指导思想;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具体技术指标的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的说明。 ⑶设计计算书 包括房间吸声处理前的室内平均吸声系数;吸声处理各频带最小的吸声降噪量;房间吸声处理室内各频带应达到的最小吸声系数;吸声材料的选择;吸声材料安装面积。 ⑷设计图纸 包括吸声材料安装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手绘和计算机绘图应至少各一张。 五、设计成果要求 ㈠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⑴课程设计任务书 ⑵课程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 ⑶课程设计目录 ⑷课程设计正文 ⑸参考文献 ⑹设计图件 ㈡格式要求 要求同韶关学院课程设计要求一致。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安排一周的时间,时间分配参照下表2。 表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时间分配表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吸声降噪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吸声降噪设计 日期:2012年12月29日 前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声音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音是帮助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媒介,是人们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因为有了声音,人们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工作,展开一切社会活动。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声音却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息,甚至危机人们的健康。比如震耳欲聋的大型鼓风机噪声,尖叫刺耳的电锯声,以及高压排气放空噪声等,则使人心烦意乱,损害听力,并能诱发出多种疾病。又比如,尽管是悦耳动听的乐声,但对于要入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干扰,是不需要的声音。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人对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比如,在心情舒畅或休息时,人们喜欢收听音乐;而当心绪烦躁或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时,往往会主动去关闭各种音响设备。因此,从生理学的观点讲,凡是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统统成为噪声。 如今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问题。由于人类的文明以及与人类文明相协调的工业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和增强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里的声音,在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局势相对和缓,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控制噪声的传播呢? 在噪声控制以及任何声学问题中,都必须考虑声源、传声途径和接受者三个基本缓解组成的声学系统。而这个作业我们是要是在声的传播途径当中吸声降噪达到噪声的控制。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某工厂空压机房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 m,测得的各频带声如下表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因此选用噪声评价曲线。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各频带声压级 设计要求:方案选择合理;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图纸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原始资料:两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m,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 (A)。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其中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 二.文献综述: 一般来讲,吸声只能降低室内反射声,而对于从声源出发的直达声则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降噪过程中应先考虑对声源进行隔离、对空气洞里性噪声进行消声处理,再辅助以吸声处理。只有当噪声源不宜采用隔声、消声措施,而房间内混响严重时,才能把吸声作为唯一的降噪手段,才能取得好的降噪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面积较小的风机放、泵房、控制室内,可以对天花板、墙面进行吸声处理;面积较大的车间,可以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等吸声处理方法;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 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系别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班环境工程0802 学生姓名周伦 学号20081261061 指导老师杨旗 起止时间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6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5) 2. 环境质量状况 (7) 3. 评价标准 (9) 4. 工程分析 (11) 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预测 (12) 6. 环境影响分析 (13) 7. 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16) 8. 结论与建议 (18)

1.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1.1 自然环境简况 1.1.1 地质地貌 景阳镇地处鄂西南中高山区,受地质构成的控制,多次造山运动形成地层挤压、伸张、扭曲、褶皱、断裂,形成山高坡陡、陡壁悬崖、沟谷幽深的地貌景观。受古老地层、自然塑造力和长期地质变化的作用和影响,形成群山耸立、河流深切、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地貌特征和山峦重迭、逶迤起伏的地形条件。镇内地层岩较全,从古生界中寒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皆有分布,辖区内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内,山体走向北东—南西或北北东—南南西。区内构造行迹以褶皱为主,兼有少量断裂,构造行迹的走向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抬升和下降,褶皱宽缓、稀流,在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的影响下,造成岩体中构造裂隙十分发育,以北东及北西走向的两组共轭裂隙为主,密集的构造裂隙面呈折线状剪切追踪。因此,镇内海拔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641米,最低海拔213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700米。 1.1.2气象 景阳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垂直变化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夏天酷热,冬天严寒,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17℃左右,大里、凤凰、景阳、楠木、硝洞、革坦、高燎、尹家、喜洋、青龙等地气候暖和,坡地气候明显。平均无霜期232天(高山203天,二高山233天,低山260天)。由于地貌、太阳辐射强度、土壤温度、植被密度、风力大小、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境内还有谷地气候、凸地气候、坡地暖带等多种小气候特征,在光、热、水的配合下,突出表现为春末夏初的雨热同步和秋季的温光互补特点。全镇年降雨量为1300—1500毫米,历年平均年降雨量1515.6毫米,最高年降雨量2131.5毫米(1983年),最低年降雨量1045.9毫米(1959年)。 1.1.3 水文 流经镇内的河流主要有刀龙河、青龙河、伍家河、粟谷坝河、清江河。清江河流经镇内17公里,影响区9个村,刀龙河流经镇内18公里,流域面积109.4平方公里,伍家河流经镇内8公里,流域面积179.6玉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15立方米/秒,粟谷坝河流经镇内2.5公里,流经镇境内40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10立方米/秒,青龙河流经镇内12公里,流经镇境内40平方公里。这些河流分布在全镇东北、西南及中部一带,河流流域地带沟谷发育,其封面形态多呈“S”字型部分,地带呈“U”字型,切割深度达500—1600米,河流沟谷纵横,两侧

刘明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4 -- 2015 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题目: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 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环工1201 学号:201205010108 学生姓名:刘明 指导教师:张敬红 设计周数:一周 成绩: 日期:2015 年 1 月20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1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通过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通过设计,了解噪声控制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噪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要求 2.1 调查现场,确定物理性污染的类型。通过噪声测量和频谱分析,确定噪声源、声源所处声学环境、声源性质、噪声污染程度及范围;通过振动的测量和评价,确定振动的强度、范围,影响大小;通过现场周围情况,确定电磁辐射的类型、强度、频率等。 2.2 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超标值,计算出相应的减低量。 2.3 根据物理性污染的性质、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物理性污染综合控制方案(包括几种主要物理性污染的具体控制方案)。 2.4设计计算。 2.5工程制图:(1)平面布置图,(2)降噪设备或设施的结构图,(3)隔振元件图,(4)隔振设施结构图。非标准件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零部件等编号,并附明细表,即按工程制图要求。有能力的同学采用计算机制图。 2.6编写设计说明书。要求打印稿。 3、任务 3.1 风机降噪装置的设计 实验室通风系统配有风机一台(功率13kW,转速2900r/min,流量5500m3/h,叶片数为10,进、排气口尺寸均为φ215mm,风机外形尺寸为880×380×730mm),风机近声场噪声频谱如表4所示。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规定,要求室内声压级符合NR75曲线,对风机进行降噪设计(阻抗复合消声器)。 表4 风机近声场噪声频谱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