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阳性菌分类生物学特性及鉴定
革兰氏阳性菌

4、核糖体: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酸 (占60%)和蛋白质(占
芽孢的特性 ➢具有很强的抗热、抗干燥、抗辐射、抗化学药物能力。 ➢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 ➢一个芽孢萌发产生一个个体。 芽孢的抗热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如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芽孢中的 酶分子量小,比较耐热。过去认为芽孢抗热与DPA有关,现在已否认了这种假设。
细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
革兰氏阳性细菌肽聚糖单体
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单体
细胞壁的基本骨架——肽聚糖
肽聚糖网格状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
❖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磷壁酸:占40%。G+ 菌所特有,其主链由数 十个磷酸甘油或磷酸 核糖醇组成,有的还有 由D-Ala和还原糖组 成的侧链。
肽聚糖:
占30-70% ,不同菌种中 肽 聚糖(肽链)组分不同
(三)细菌的繁殖
一般为无性繁殖,二分裂法。(裂殖) 同形裂殖:裂殖后形成的子细胞大小相 等。 异形裂殖:分裂产生两个大小不等的子 细胞。 细菌分裂过程: ①核分裂 ②形成横隔壁 ③子细胞分离 芽殖
二、细菌的群体形态
1. 固体培养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核心的一堆肉眼可 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比较
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 类脂质 蛋白质
细菌L型——精选推荐

细菌L型一、概述细菌L型是细菌因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
1935年由Klieneberge首先在Lister研究院发现,故取Lister的第一个字母“L”命名。
根据其细胞壁的缺陷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类:1.原生质体(protoplast)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在溶菌酶或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因素作用下,易使细胞壁完全缺失,而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所包裹,称为原生质体,由于原生质体内部的渗透压高达20~25个大气压,故在高渗环境中(如10%~20%的蔗糖溶液)原生质体可保持完整性而存活,而对低渗非常敏感。
2.圆球体(spheroplast)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虽然肽聚糖被破坏,但仍有其它成分如外膜等保护,且胞浆内渗透压(5~6个大气压)也较低,在非高渗环境如普通培养基中仍能存活。
这种部分缺失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圆球体。
迄今几乎所有细菌、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和真菌等微生物中都发现有L型的存在。
能造成细菌产生L型的因素很多,除上述提到的因素外,还包括抗体和补体等。
L型在体内、外均可形成。
国内外某些研究已证实病原微生物的L型仍保留有一定的毒力,目前发现细菌L型与许多慢性反复性感染有关。
在临床上可引起肾盂肾炎、骨髓炎、心内膜炎等病。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细菌L型呈杆状、丝状、圆形或卵圆形等多种形态,大小差别很大,最小球形颗粒仅0.05μm~0.5μm,称原生小体,1μm左右的称圆柱体,1.5μm~30μm的称巨形体。
因细胞壁缺失,革兰染色常发生改变,革兰阳性菌变为L型后,可染成阴性(有时仍为阳性)。
在同一张片子上可同时见到革兰阳性及阴性菌,着色不均。
细胞壁染色,菌体呈深紫色。
2.培养特性细菌L型需在高渗和营养丰富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培养基中需加入10%~20%的人或马血浆,0.8%~1.0%的琼脂。
此外,尚需加入大量蔗糖(15%)与NaCl(3%~5%),以维持其环境的渗透压。
盘二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研究

盘二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研究
盘二孢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植物体内。
盘二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如下:
1. 形态特征:盘二孢菌是一株直杆状或短梭形的细菌,大小约为0.5-1.0μm × 1.5-3.5μm。
2. 生理特性:盘二孢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形成大量的孢子,能够在不利环境下存活,并在合适的条件下再次生长。
该菌菌丝在营养充足的环境下会产生片状的菌体,形成堆积盘的结构,故有盘二孢菌之称。
3. 代谢特性:盘二孢菌可以进行厌氧和好氧代谢,并利用多种糖类和脂质作为碳源和能量来源。
该菌可以产生多种酶类,包括纤维素酶、果糖酶、葡萄糖酸酶、蛋白酶等。
目前,针对盘二孢菌的防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防治:利用其它微生物对盘二孢菌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木霉等真菌对盘二孢菌进行对抗。
2. 化学防治:目前,对盘二孢菌进行化学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铜剂、三唑酮、氨氯吡啶等杀菌剂。
3. 宿主植物抗性育种:利用选育出的具有抗性的宿主植物进行防控,如高抗农艺品种玉米。
4. 水土调理:对土壤进行调理,如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生态环境,从而减少盘二孢菌的危害。
总的来说,盘二孢菌是一种严重威胁植物健康的细菌,多种综合防控措施的共同使用对于盘二孢菌的控制非常重要。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

临床常见细菌及其特点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一、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凝固酶阳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葡萄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溶血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A: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1)生物学特点:凝固酶阳性,β溶血,耐盐。
(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存在于人类鼻咽部粘膜和皮肤表面,可经手,打喷嚏,皮肤伤口传播。
(3)疾病: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②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
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脓肿等③严重的肺炎④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同时也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症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晚期肾脏疾病患者特别容易感染金葡菌。
⑥金葡菌尤其耐药金葡菌感染是引起住院患者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耐药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均交叉耐药。
mecA基因是MRS特有的耐药基因。
B:凝固酶阴性(二)链球菌(三)肠球菌属原属链球菌常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1、生物学特性:溶血或不溶血,触酶阴性2、传染源和途径:胃肠正常菌群,伤口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3、致病:已作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国外上升为第3位的院感菌,泌尿道感染比较常见4、耐药性:(1)对头孢菌素,苯唑西林,单环类天然耐药,对青霉素敏感性较链球菌低,耐药由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低分子量的PBPs引起(2)耐药性最严重的为耐万古霉素的VRE表型共有VanA、VanB、VanC、VanD、VanE、VanG六型,最常见为VanA、VanB(3).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较粪肠球菌高。
二、革兰氏阴性杆菌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沙门菌属 伤寒、肠炎沙门菌志贺菌属 痢疾、福氏、鲍氏、宋内志贺菌 变形杆菌属 奇异、普通变形杆菌 肠杆菌科 耶尔森菌属 鼠疫、小肠结肠耶尔森菌 肠杆菌属 阴沟、产气肠杆菌 枸橼酸杆菌属 枸橼酸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属 斯氏、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常见阴性杆菌包括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 非发酵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一)肠杆菌科以下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特点(二)非发酵菌1、假单胞菌属:A、铜绿假单胞菌(Pae.)(1)生物学特性:革兰氏阴性,H2O2 (+),动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和土壤),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2)传染源:常发生医院内感染,细菌可存在于空调机的水管、引流管、呼吸机、蔬菜和鲜花。
革兰阳性球菌

a溶血菌落周围出狭窄的草 绿色溶血环
β型溶血形成完全 透明的溶血环
(2) 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1)群特异性抗原(族特异性抗原简称C抗原) 根 据链球菌细胞壁中氨基糖的种类不同可将链球菌 分为A、B、C、D等20个血清群。 2) 型特异性抗原 又称表面抗原,是细胞壁表面 的蛋白质,可根据此分型,A群链球菌有M、R、 T等蛋白质抗原,其中M抗原为致病的主要毒力 因子。SPG与SPG生物学特性相似。 3)核蛋白抗原 属特异性抗原
四、致病性 致病性链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或酶, 可致多种动物的很多疾病,化脓感染、肺炎、乳 房炎、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等。人类感染链球菌, 可引起猩红热、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等。
1. 溶血素 分为对氧敏感溶血素O(SLO)和对氧稳 定溶血素S(SLS)两种,呈溶血性。 溶血素O(SLO),对氧敏感,被氧化后暂 时失去溶血能力,加入亚硫酸钠或半胱氨酸等 还原剂时可恢复溶血作用。有抗原性。 对心 肌有强毒性,破坏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和神 经细胞。静脉注入家兔致死 溶血素S(SLS),对氧稳定,无抗原性,对 热、酸敏感,也可破坏白细胞、血小板等,静 脉注入家兔致死。
• (3)凝固酶 多数致病株能同时产生两种凝固酶, 一种分泌于菌体外(游离凝固酶)。另一种结合 在菌体表面(结合凝固酶),它们能使含有抗凝 剂的家兔或人的血浆凝固,称为凝固酶。 • 游离凝固酶采用试管法检测,结合凝固酶则以玻 片法测试。 • 凝固酶有助致病菌株抵御宿主体内吞噬细胞 和杀菌物质的作用,同时也使感染局限化。致病 株多数为凝固酶阳性。 • 另外还有耐热核酸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 质酸酶,又 称为扩散因子。
三、培养及生化特性 多为兼性厌氧菌。致病菌营 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生长不良,需添加血 液、血清、葡萄糖等。 在血液琼脂平板上长成直径0.1-1.0mm,灰 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多数致病 菌株有溶血性。 在血清肉汤中培养后,有粘稠或絮状沉淀, 上液清朗。 能分解简单的糖类,产酸不产气。
革兰氏阳性菌的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阳性菌的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细菌的分类,因其细胞在革兰染色实验中可显现出青紫
色或蓝色而得名。
它们与革兰氏阴性菌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首先,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由多个层次组成,其中最外层是由碳水化
合物和脂蛋白构成的表层膜。
这一层不仅能保护菌体不受外界环境的致病因素侵袭,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对增殖和传输质量的影响。
另外,由于这种厚实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在特殊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从而提高了其生存能力。
其次,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内含有一定量的脂类物质和蛋白质。
这些物质对于
菌体生长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能量来源、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材料,以及抗原、酶、药物等的合成代谢物。
同时,这些物质也可以与宿主细胞发生双向信号传递,调节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胞周期和分化等生理过程。
另外,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谢通路和生理生化特征也与其他分类的细菌有所不同。
例如,革兰氏阳性菌中普遍存在产酸菌种,它们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代谢,产生一些有机酸并调节菌体内环境的pH值,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此外,革兰氏阳性菌也具有一定的毒力和致病性。
它们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宿主
体内,如空气传播、食物、水源等,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产生一些有害的代谢产物和外毒素,导致宿主产生不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总之,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多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细胞壁厚、含有丰
富的脂类物质和蛋白质、生理代谢路线独特等。
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环境适应、代谢途径、生存竞争、病原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作用。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

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一、棒状杆菌属G+,杆菌,菌体粗细、长短不一,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着色不匀,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
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其他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一)白喉棒状杆菌1.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
细菌排列呈散在L、V、Y字形及不规则栅栏状。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异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Albert(阿培特)染色。
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异染颗粒(浓染颗粒)Neisser(奈瑟)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颗粒被染成紫黑色;Albert(阿培特)染色:菌体呈蓝绿色,异染颗粒蓝黑色。
(2)培养特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1)血液琼脂平板:灰白色S型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环。
2)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培养基:生长迅速,形成灰白色、湿润、S型菌落。
涂片染色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3)亚碲酸钾血琼脂:本菌能吸收亚碲酸盐,并使其还原为元素碲,使菌落呈黑色。
4)液体培养基。
(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乳糖,极少分解蔗糖。
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
据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
在我国以轻型多见。
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致病性致病物质: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
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偶亦引起眼结膜、外耳道、阴道及皮肤的局部病变。
本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吸收入血,引起毒血症。
毒素能与敏感的心肌、肝、肾、肾上腺等组织细胞及外周神经,尤其与支配咽肌和腭肌的神经结合,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内脏出血和神经麻痹等严重损害,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阳性杆菌

尿素 酶 - + + + +
- - +
李斯特菌属
李斯特菌属包括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 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 威氏李斯特菌、等菌种,只有产单核细胞李 斯特菌对人类和动物致病.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㈠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杆菌大小0.4-0.35*1 -2μ对排列偶而可见双球状;无芽胞,无荚膜, 在22-25℃形成周鞭毛,有动力,37 ℃时 鞭毛很少或无。
马红球菌
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卵圆短杆菌.无 鞭毛,无芽胞,抗酸染色部分染成红色.
培养特性 在血平板35 ℃培养18-24小 时呈橙红色,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生化反应 不分解葡萄糖、乳糖、甘露醇、果糖,
尿素阳性,鸟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均为阴性,不液 化明胶.
马红球菌
鉴别要点 1本菌革兰阳性短杆菌,在血平板菌落呈橙红色,
白喉棒状杆菌
㈠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细长微弯,长1.5-5mm. 菌体菌体一端或两端粗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常常 X、L、Y、L、 一端正或二端可见浓染颗粒.
㈡培养特性 血平板较小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的菌 落,似干酪状,碎成两半,无或有狭窄溶血,有亚 碲酸钾培基形成黑色菌落或灰黑色菌落.
㈢生化反应 触酶、硝还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不分解甘露醇、蔗糖、木糖;脲素酶、明胶、胆汁 七苷阴性,重型白喉棒状杆菌能分解淀粉糖原和糊 精
假白喉棒 状杆菌
假结核棒 状杆菌 解 脲棒状杆 菌
杰棒状杆 菌氏
条纹棒状 杆菌
库氏棒状 杆菌
葡萄 糖 + + - + -
+ + +
麦芽 糖 + + - + -
V - +
蔗糖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葡萄球菌 d -
- - 教学ppt +
-dS
S 35
鉴
菌落观察:金黄色、黄色或白色, 溶血或不溶血
定
流
涂片染色:G+球菌、单个、成双, 葡萄状排列
程
金葡菌
触酶试验 +
中间葡萄 猪葡萄
+ 凝固酶试验 - 葡萄糖O/F
施氏葡萄
+
-
海豚葡萄
CNS
微球菌属
水獭葡萄
教学ppt
36
微球菌属
教学ppt
37
分类
葡萄球菌
+
+
d
+ ++
海豚葡萄球菌
+
+
+
+
- ND
水獭葡萄球菌
+
+
+
+ ++
猪葡萄球菌
d
+
-
教学ppt
+ +3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鉴别试验
菌名
色 溶 碱性 吡咯 脲酶 Β葡 V 新生 多粘
素 血 磷酸 烷酮
萄糖 P 霉素 菌素B
酶酶
苷酶
表皮葡萄球菌 - (d) + - + (d) + S R
片球菌属(平面球菌) (Pediococcus)
其他属
教学ppt
6
气球菌科
气球菌属(Aerococcus) 乏养菌属(Abiotrophia) 狡诈球菌属(Dolosicoccus) 费克蓝姆氏菌属(Facklamia) 球链菌属(Globicatella) 其他属
教学ppt
7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肠球菌科 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
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 其他属
教学ppt
8
明串珠菌属(无色藻菌属) 明串珠菌科 (Leuconostoc)
其他属
教学ppt
9
链球菌科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乳球菌属 (Lactococcus)
教学ppt
10
BXIV门
I纲 II亚目
微球菌属 (Micrococcus)
❖ 菌落特点:
血平板上
中等大小,光滑,凸起,边缘整齐、
金黄色、黄色或白色,溶血或不溶血的菌落
麦康凯上 红色菌落
CLED上
黄色菌落
中国兰上 不生长
教学ppt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
❖ 菌落特点: 光滑、完整微隆起、 半透明,β-溶血,奶 黄色、橙黄色、柠檬 色、白色, ( 脂溶性色素)
教学ppt
28
表皮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分类生物学特性及鉴定
教学ppt
1
内容
❖ 革兰阳性球菌 ❖ 革兰阳性杆菌 ❖ API鉴定系统
教学ppt
2
细菌分类工具书
❖ 《伯杰氏细菌系统分类学手册》(Bergr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细菌分类的标准
❖ Springer-Verlag 公司 2001 年春出版《手 册》,第二版五卷本是最新版本
第I科 微球菌科 口腔球菌属 (Stomatococcus)
其他属
教学ppt
11
革兰阳性球菌生物学特性
教学ppt
12
G+球菌
+ 触酶 -
微球菌属 葡萄球菌属 口腔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肠球菌属 孪生球菌属 片球菌属 明串珠菌属 气球菌属 其他属
教学ppt
13
常见触酶阳性菌属
❖ 葡萄球菌属 ❖ 微球菌属 ❖ 口腔球菌属
教学ppt
18
主要鉴定试验
❖ 触酶 ❖ 血浆凝固酶 ❖ 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 DNA酶
教学ppt
19
触酶试验( Catalase ): ❖ 原理:2H2O2 O2 + 2H2O
教学ppt
20
Catalase POS
Staphylococcus
Catalase NEG
教学ppt
21
❖ 注意事项: 1、细菌、试剂新鲜 2、血琼脂上菌落不宜作此试验 3、阴、阳性对照
30
头葡萄球菌
教学ppt
31
孔氏葡萄
教学ppt
木糖葡萄
32
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
❖ 镜下特点:G+C、葡萄状排列
教学ppt
33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鉴别试验
菌名
凝固酶 触酶
金黄色葡菌球菌 金黄色亚种
+
+
金黄色萄淘球菌 厌氧亚种
+
-
施氏葡萄球菌 聚集亚种
+
+
溶血
硝酸盐
海藻糖
半乳糖苷 酶
+
+ +-
+
-
--
教学ppt
3
革兰阳性球菌新分类
BXIII门 第III纲 1目 第5科 葡萄球菌科
第1科 乳杆菌科 第2科 气球菌科
2目 第4科 肠球菌科
第5科 明串珠菌科
第6科 链球菌科
其他目 教学ppt
4
葡萄球菌科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孪生球菌属(Gemella)
其他属
教学ppt
5
乳杆菌科
溶血葡萄球菌 d (+) - + - d + S S
里昂葡萄球菌 d (+) - + d + + S d
腐生葡萄球菌 d - - - + d + R S
木糖葡萄球菌 d - d d - + d R S
头状葡萄球菌 - (d) - - - - d S S
孔氏葡萄球菌 - (d) - - - - d R S
教学ppt
14
触酶阳性常见菌属鉴别
菌属
GLU 氧化酶 杆菌肽 呋喃唑酮
O/F
0.04U/片 100ug/片
葡萄球菌属 发酵
-
R
S
微球菌属
氧化
+
S
R
口腔球菌属
-
S
S
教学ppt
15
葡萄球菌
微球菌
杆菌肽
呋喃唑酮
教学ppt
呋喃唑酮
16
葡萄球菌属
教学ppt
17
分类
❖ 35个种、17个亚种 ❖ 分为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
❖ 菌落特点: 菌落相对较小, 2.5~6.0mm,取决 于不同菌株,通常不 产生色素,某些菌株 产生黏液性常黏附在 琼脂表面
教学ppt
29
腐生葡萄球菌
❖ 菌落特点:
菌落5~8mm大小, 完整,有光泽,不透
明、光滑,比前面提
到菌种菌落较凸起,
约一半菌株产色素,
奶油、黄-橙色。
腐生葡萄球菌
教学ppt
❖ 微球菌属共9个菌种 ❖ 代表菌为藤黄微球菌
教学ppt
38
微球菌属生物学特性
❖ 菌落特点:血平板上小、圆形、凸起、 光滑不透明菌落,可产生黄色、粉红色 菌落。
❖ 镜下:GC+、多为四联、八叠状排列
教学ppt
22
玻片法 :结合凝固酶
(凝集因子)
凝固酶试验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Coagulase)试管法:游离凝固酶
凝血酶原—凝血酶类物质
教学ppt
23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agulase POS
阳性 胶胨状
阴性 液体状
Coagulase NEG
教学ppt
24
DNA酶 ❖ 原理:DNA酶水解DNA长链,形成数个单核苷
酸组成的单核苷酸链。 长链DNA被酸沉淀、 单核苷酸溶于酸 而出现透明环。
教学ppt
25
❖ 操作: 将待测菌点种于DNA琼脂平板上, 35℃培养24-48h, 在细菌生长物上加试剂(菌落浸没)
❖ 试剂:1mol/L 盐酸 ❖ 注意事项:
培养基表面凝固水烤干避免细菌蔓延状生长
教学ppt
26
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