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水泵课程设计摘要

水泵课程设计摘要

水泵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运行维护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掌握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性能参数;了解不同类型水泵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水泵的相关测量工具,能够对水泵进行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够分析水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泵行业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注重实践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水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吸入、压出和旋转三个方面;讲解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功率等。

2.水泵的类型及特点:讲解不同类型水泵的构造和原理,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分析各种水泵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选型依据。

3.水泵的安装与维护:介绍水泵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等;讲解水泵的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日常检查、定期维修、故障排除等。

4.水泵运行管理:阐述水泵运行中的监控指标,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介绍水泵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如振动、噪音、泄露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运行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泵的运行管理和故障处理。

3.实验法:安排现场实习或实验室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水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泵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水泵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ump & pumping station课程编码: 081020031总学时:32 实验学时:2 学分:2适用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水力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刘在今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和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给水排水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重点掌握离心泵和轴流泵的应用性能以及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对水泵机组的运行维护、节能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 2基本要求:1.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2.泵的定义与分类3.泵与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重点:各种类型水泵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叶片式水泵授课学时: 20基本要求: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2.离心泵的主要零件3.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4.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5.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7.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8.离心泵调速运行工况9.离心泵装置换轮运行工况10离心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11.离心泵吸水性能12.离心泵机组的的使用与维护13.轴流泵及混流泵14.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重点: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离心泵的各种运行工况。

难点:水泵的吸水性能与水泵并联运行工况。

第三章其他泵与风机授课学时: 2基本要求:1.射流泵2.气升泵3.往复泵4.螺旋泵5.水环式真空泵6.插桶泵7.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重点:各种水泵的和风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各类水泵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给水泵站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给水泵站的分类与特点2.水泵选择3.泵站变配电设施4.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5.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6.泵站水锤及其防护7.泵站噪声及其消除8.泵站中的辅助设施9.给水泵站的节能10.给水泵站SCADA系统11.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12. 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重点:水泵的选择与选型、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设计、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水泵及水泵站实验教学大纲

水泵及水泵站实验教学大纲

水泵及水泵站实验教学大纲(Pu m p and pum p station experi m ent)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143003课程名称:水泵及水泵站实验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实验学分:0.5学分实验学时:8学时先修课程:水力学、电工与电器设备、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选用教材:刘超.水泵及水泵站[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必读书目:[1] 冯汉民.水泵学 [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1[2] 严登丰.泵站工程[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选读书目:[1] 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2] 刘竹溪,刘景植.水泵及水泵站[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二、实验名称、性质及学时分配三、组织方式分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分成3小组,每组10人。

每次课(2学时)开设1个实验,各小组分批实验。

实验开设与理论课内容进度尽可能一致(如班级过多可滞后进行实验)。

实验课开课时间由实验室在一学年内统筹安排。

四、成绩考核考核分平时考核和课程结束时的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两部分;成绩评定: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考核(60%)+平时考核(40%)=最终成绩,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平时考核包含实验时的动手情况考核和出勤考核两部分;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考核包括是否完成报告所有内容和报告的正确性两部分。

五、说明1、与实验教材配套使用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为李正明编写的《水泵及水泵站实验指导书》和《水泵及水泵站实验报告》;2、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参数测试知识由学生据实验教材自学。

六、备注1、实验以班级为单位,人数多于30人的建议分成两个实验班进行实验;2、实验前学生可上网先进行预习。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案授课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技术学时数:44 (理论教学学时:44)学分数: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水泵及水泵站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水泵的基本知识,确定水泵工况点的方法。

能够正确地选择水泵和进行给水、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讲课44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和水泵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章叶片泵构造与性能(10学时)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离心泵的主要零件、轴流泵和混流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相似定律及比转数。

第三章叶片泵的运行(12学时)以离心泵装置工况确定以及工况调节和联合工作为主要内容。

掌握水泵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

(1)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和泵装置工况点的确定。

(3)离心泵装置的调速运行工况及换轮运行工况,离心泵的并联及串联工作。

(4)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和安装高度的计算。

(5)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第四章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用水泵(4学时)以射流泵为重点,了解其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应用范围。

第五章给水泵站(12学时)以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为讲授重点。

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分类及其工艺特点;水泵选择;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设计;吸水管路及压水管路的计算;泵站水锤产生及防护;泵站噪音及其消除;泵站辅助设备;给水泵站土建特点及示例;深井泵站;给水泵站工艺设计。

1。

水泵的课程设计

水泵的课程设计

水泵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水泵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3. 引导学生了解水泵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性能参数进行选型及计算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泵、解决水泵常见故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技术及水利工程事业的热爱;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水泵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水泵的深入认识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水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泵技术;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水泵的定义、作用及分类方法- 各类水泵(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的特点与应用2. 水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水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功率等)及其计算方法3. 水泵的选型与计算- 水泵选型的原则与方法- 水泵工况点的确定及性能曲线的应用- 水泵并联与串联的计算4. 水泵的应用与工程实践- 水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水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水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 水泵相关软件介绍- 水泵性能模拟与分析软件的使用- 水泵选型与计算软件的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水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第三课时:水泵的选型与计算第四课时:水泵的应用与工程实践第五课时:水泵相关软件介绍及操作实践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水泵与水泵站”章节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水泵知识体系。

水泵及水泵站教学大纲

水泵及水泵站教学大纲

《泵与风机》Pump & fan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泵与泵站》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主要讲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水泵机组配置、运行工况的图解法和数解法原理、泵站对土建的要求和特点、泵站噪声消除及其维护管理方法;介绍其它泵与风机的基本性能及其应用;学会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是《环境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给水排水管网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掌握水泵的定义;2.了解合理设计泵站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3.按工作原理对水泵进行分类;4. 了解不同种类水泵的使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叶片式水泵1.识读水泵构造图,能准确说出离心泵各部件的构造特点和作用;2.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水泵铭牌意义,叶片泵基本方程式的意义;3.学会计算水泵配套电机的耗电量和电费;4.掌握闭闸启动、比例律、相似工况抛物线(也称等效率曲线)、比转数(ns)、切削律、切削抛物线、横加法原理、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等重要概念;5.掌握推导水泵扬程公式及公式应用方法,掌握绘制水头损失特性曲线、水泵装置的管道系统特性曲线和图解法求水泵工况点的方法,掌握水泵串联、并联、调速及换轮运行的特性曲线绘制方法,掌握准确计算水泵安装高度的方法;6.了解叶片泵常用的几种调节方法,了解水泵并联后流量、杨程及轴功率变化规律,了解水泵调速和换轮运行的优点,了解水泵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水泵的启动程序和停车程序,水泵性能曲线型谱图及其应用,了解轴流泵、混流泵的适应范围及使用条件,了解给排水工程中常用叶片泵的使用和安装特点;7.简述水泵的型号意义并归纳总结水泵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其它水泵1.了解射流泵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2.了解往复泵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3.了解螺旋泵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4.了解真空泵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应用;5.了解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的构造、性能参数及应用。

水泵课程设计文库

水泵课程设计文库

水泵课程设计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水泵设计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水泵工程实践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水泵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掌握水泵的主要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水泵的性能参数和选用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水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水泵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水泵工程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水泵行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应用。

1.水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水泵的定义、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2.水泵的结构:讲解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叶轮、泵壳、轴封等。

3.水泵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水泵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水泵的选用:讲解水泵选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性能参数计算、型号选择等。

5.水泵的安装与维护:介绍水泵的安装要求、调试方法和维护保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和选用方法。

2.讨论法:学生讨论水泵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水泵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泵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水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泵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水泵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水泵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水轮机、水泵及辅助设备教学大纲

水轮机、水泵及辅助设备教学大纲

水轮机、水泵及辅助设备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水轮机、水泵及辅助设备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轮机、水泵的工作原理、主要类型、基本结构、运行特性与选型设计,水力机组主要过流部件的水力计算,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速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为从事水电站的设计、运行与管理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具有水力学、工程力学与电工学的基础。

三、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学习其工作原理时,要与水力学、电工学中的有关理论相结合,用这些理论对工作原理或物理现象进行分析。

要注意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掌握设备的计算、运行与维护的基本技术。

四、教学总体要求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对学习本课程提出如下要求:1.2.3.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教学分三个层次,即通过理论学习理解水力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基本计算问题,结合实验、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课程教学总时数、学分数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其中电视课10学时,实验8学时。

二、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及相互关系文字教材是主要教学媒体,包括教材、实验指导书等,音像教材采用录像、MCAI形式,通过实物录像、图片、动画对水轮机、水泵等设备的结构、调速系统工作原理进行描述,使三、教学环节本课程以自学为主,电视课只讲各章难点,并对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充分利用音像多种媒体的优点,用录象或CAI辅助教材讲解设备结构与动作原理。

学生应按规定完成各章节作业,并计入平时成绩。

在考前组织短期集中面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120四、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说明:距学校较近的学生可利用面授时间进行实验,无实验条件的学生可到现场实习,以提高实习报告方式计实验成绩。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概论1.水电站中的机2.3.4.了解水电站中的主要机电设备及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2、课程目的:结合新疆农田灌溉特点,介绍农田灌溉工程中常用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在做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时能正确地选择水泵,或能正确进行井灌区规划。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泵的基础知识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泵的定义和分类、机电排灌常用泵的典型结构;理解叶片泵的主要部件及作用;掌握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二章叶片泵的基本理论8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轴流泵的叶轮理论;理解论叶片泵的主要部件及作用;掌握离心泵的叶轮理论、叶片泵的相似理论、比转速。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三章叶片泵的性能曲线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离心泵的理论性能曲线;理解叶片泵的综合性能曲线(型谱)图、叶片泵的相对性能曲线;掌握叶片泵的基本性能曲线。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四章叶片泵的运行工况与调节4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工况相似的条件、等效工况的概念和比例律的应用条件;理解图解法求叶片泵装置的工况点;掌握水泵装置总扬程、图解法求叶片泵装置的工况点。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五章水泵并联和串联工况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水泵并联工作的意义及特点、水泵串联工作的意义及特点;理解并联特性曲线产生方法;掌握并联工况的图解法、图解法求串联工况点。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六章水泵气蚀及安装高度的确定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吸水管中压力变化及计算公式推导,气穴和气蚀;气蚀余量的概念及应用方法;理解气蚀相似律和气蚀比转速;掌握气蚀性能参数及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七章灌排泵站工程规划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提水灌区的划分、站址选择;理解和掌握泵站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八章泵站管理2学时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泵站管理的基本概况。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三、参考教材
采用教材:《水泵及水泵站》(第三版),刘竹溪,刘景植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参考教材:
1、《水泵及水泵站》(第三版),姜乃昌主编,金锥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泵站》丘传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停泵水锤及其防护》金锥,姜乃昌,汪兴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四、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水力学知识,课前要复习《水力学》课程,课后要做练习。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笔试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10% 2、课堂讨论5% 3、平时作业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