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图绘图要求
减速箱装配图要求

三、减速箱装配图绘制1.作业要求:熟悉减速箱装配体工作原理,各零件之间装配连接关系。
并采用适当装配图的表达方法画出装配图,装配图要清晰地的反映其工作原理,拆装关系和主要零件的形状。
2.装配示意图及零件名称和工作原理减速箱工作原理:减速箱是一种常用减速装置。
是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达到减速的目的。
箱体1内有存油空间,侧壁有检查面的观察孔,拧开螺塞18可放出污油。
箱盖有注油和通气结构,即方孔盖10和通气塞9,目的是当箱内温度升高时排出空气。
箱座与箱盖外壁均有加强筋结构,以免工作时变形过大而影响齿轮,轴承正常工作。
盖座之间用螺栓连接,圆锥销定位。
主动齿轮是齿轮加工在轴上,从动齿轮是靠键与从动轴连接在一起。
挡油环是防止飞溅的油流入轴承。
调整环用来调整齿轮轴的轴向间隙。
端盖具有密封作用。
3.减速箱装配体的参考尺寸:1) 性能规格尺寸m=2,Ζ主=1.5 Ζ从=55中心距=70±0.06, 中心高=80±0.12) 配合尺寸主动齿轮轴轴颈与204轴承孔的配合尺寸: ø20js6204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尺寸: ø47k7从动轴轴颈与206轴承孔的配合尺寸: ø30js6206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尺寸: ø62k7从动齿轮与从动轴处的配合尺寸: ø32H7/k7套筒与从动轮处的配合尺寸: ø30F9/js6大端盖与箱体孔的配合尺寸: ø62k7/h8小端盖与箱体孔的配合尺寸: ø47k7/h83) 安装尺寸箱体底版安装孔中心距: 长134mm, 宽78mm, 孔径4-ø94) 总体尺寸: 总长=230mm 总宽=210mm 总高=172mm5) 其它重要尺寸主动齿轮轴,轴端螺纹尺寸: M16, 锥度1:10从动轴伸出端盖的轴颈ø244. 减速箱技术要求:1) 各组件装配时用煤油洗净,并涂上一层黄油。
机械制图相关标准

幅面
幅面
分区和更改文件号合为一栏
幅面
幅面
• •
•
• • • • •
2、如何选择图纸幅面? 设计人员在绘图前,首先要选择好用哪一种规格的图纸幅面, 因为图纸幅面的正确选择对图面的布局以及充分利用图纸是密切 相关的。 在优先选用基本幅面的前提下,按照图形构成情况,允许选用 加幅尺寸幅面。 在选择幅面大小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1)图样结构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2)图样所必需的视图数量; 3)图样所采用的比例; 4)经过缩小和放大后图样的最大尺寸以及图样需要注写技术 要求和附注的位置。
尺寸界线
•
•
3)、在光滑过度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线 延长,从他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如上图所示) 4)、标注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图1);标 注弦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图2); 标注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角平 分线(图3),但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引出(图4)。
尺寸标注
• •
•
•
•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 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制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及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 米为单位时,不需要注单位符号(或名称),如采用 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 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 应该结构最清晰的图样上。
幅面
•
3、幅面的类型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幅面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幅面
比例
•
• • • •
二、比例
1、比例定义 比例是指图纸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2、如何选择图样比例? 由于机件的形状的大小各不相同,结构复杂程度也有差别, 为了在图纸上能清晰的表达机件的形状、结构、标注尺寸和公差 以及技术要求等,同时考虑合理的利用图纸,应根据不同情况选 择合适的比例。如果机件的局部结构较为复杂或不易标注尺寸和 公差等符号时,可采用局部放大画出,此时不宜将全部图形用较 大比例画出。
第七章 装配图

项目七 装配图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零件的明细栏应 画在标题栏上方, 当标题栏上方位置 不够时,可在标题 栏左边继续列表
项目七 装配图
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应 按顺序编写序号,相同的零 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 注一次
零件序号应标注在视图 周围,按水平或竖直方向 排列整齐、按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排列
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明显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
项目七 装配图
第五节 常见的装配结构
一、零件的接触面结构 二、零件的紧固与定位结构 三、零件的拆装结构
项目七 装配图
一、零件的接触面结构
1.轴间与孔口接触画法
轴肩面与孔端面接触时,应将孔边倒角或将轴的根部切槽,以保证轴肩面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
2.两零件接触面画法
(1)装配图上已经确定的尺寸,必须直接标注到零件图上 (2)对于零件上标准结构和工艺结构,可查有关标准确定 (4)在装配图中未注尺寸,在图样比例准确时,一般可从装配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取 (3)对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在零件图上标注时,注意相互对应,不可出现矛盾,以防装配困难
4.表面粗糙度和其他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可以根据零件加工表面的作用来确定,其他技术要求,如几何公差、热处理要 求等,应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参考有关资料确定。
任务七 装配图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在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时,不能简单照搬装配图,而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按照零件图的视图 选择原则重新选定
3.零件图上的尺寸
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从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来确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 再根据加工和测量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辅助基准
仅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用细
三维绘图规定

关于Pro/E制图的规定1编码1.1零部件编码按照《产品零部件编码规则》的规定编制,产品系列编码由标准化与产品负责人共同商量确定。
1.2标准件和外购件的模型、族表由标准化与设计共同完成,编码由标准化授予。
2Pro/E二维图纸上字体大小和字号的规定3绘图的注意事项3.1对于大件零件剖面图的绘制,不能从筋板中间进行剖视(如工作台),否则二维投影出来的筋板视图为全剖面线的实体,与制图标准不符。
可采用阶梯剖偏离筋板进行剖视,或者通过增加视图来充分表达大件内部的结构,进行二维工程图投影。
3.2对于原有使用CAXA或CAD绘图中含有较多虚线的视图,建议直接剖开外部结构实际表示,不建议使用大量虚线表示。
3.3出工程图前,应在模型的层树里把参数层“CURVES”和“SURFACES”隐藏,并在隐藏后保存层状态,否则工程图中会出现草绘线。
3.4不允许在二维图中自行修改尺寸。
如果要修改零件尺寸,必须先修改三维模型,对二维图的尺寸进行驱动,这样才能保证模型和图纸尺寸的一致性。
3.5假尺寸是指三维模型中没有的尺寸,是由人为添加的尺寸。
原则上不允许在二维图中使用假尺寸,如果一定要用假尺寸,再作商定。
3.6在装配图标题栏和三表表头中填写“第部(组)”时,应按部件号的4位数填写,如“第1201部(组)、第3001部(组)、第1104部(组)等”。
3.7在Pro/E二维图中,对于断开线建议按双波浪线绘制,同一零件的断开线只能采用一种形式。
3.8在工程图中,点击“工具”——“参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左下角的绿色加号,在“名称”一栏中填入“CTYPE”,在“类型”中选择“字符串”,在“值”中填入“自制件”,并将“指定”方框一栏打钩。
4零件表编排的规定4.1零件表的编排顺序装配图件号——空两到五行——自制零件号(先排借用本产品的其它组零件,从小到大顺序编排,然后空两到五行,再按顺序编排本组零件号,不需注明借用“XX”组零件的提示)——空两到五行——本组专用零件(如:西门子专用件、发那科专用件、内冷专用件等)——空两到五行——顺序编排借用其它产品零件号。
绘图说明

绘图说明
1.汉字统一采用txt,gbcbig字体;英文、数字以及各种符号统一采用gbenor字体。
2.标注字体高度:A4,A3和A2为2.5mm,A1和A0为
3.5mm。
3.技术要求字体高度:A4,A3,A2为3.5mm,A1和A0为5mm。
4.装配图序号字体高度为5mm,图样名称,图样代号,单位名称以及材料标记字体高度统一用7mm,工件图及排样图字体高度用5mm,其下面说明文字字体高度小一号字,为3.5mm。
5.装配图中标注引线为黑点,其大小为1mm。
6.除此以外,装配图和零件图标题栏和明细表中的字体高度统一为3.5mm,所有箭头大小为2.5mm。
7.零件图右上角的其余粗糙度中“其余”两字比标注字体高度大一号字,极限偏差比标注字体小一号字。
8.零件图中所有标注几何公差所用到的基准标注符号统一用方框,基准符号和粗糙度符号参照最新标准。
9.所有图纸均采用有装订边的。
10.最后打印,粗线用0.5mm,细线用0.18mm,剖切线用0.7mm。
机械制图要求规范-国家标准-20211114104801

机械制图要求规范国家标准20211114104801一、图纸幅面和格式1. 图纸幅面:按照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图纸幅面分为A0、A1、A2、A3、A4、A5等六种规格,其中A0幅面最大,A5幅面最小。
制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纸幅面。
2. 图纸格式:机械制图图纸应包括栏、绘图栏、比例尺、图纸编号等要素。
栏应包含图名、比例、材料、绘图人、审核人、批准人等信息;绘图栏应包含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比例尺应清晰标示;图纸编号应具有唯一性。
二、线条、符号和标注1. 线条:机械制图中常用的线条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
实线表示可见轮廓线,虚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线,点划线表示中心线,双点划线表示断裂线。
制图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线条。
2. 符号:机械制图中常用的符号包括尺寸符号、表面粗糙度符号、焊接符号等。
尺寸符号用于标注零件尺寸,表面粗糙度符号用于表示零件表面质量要求,焊接符号用于表示焊接方式。
制图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符号。
三、视图和剖视图1. 视图:机械制图中的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等。
制图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图,以充分展示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2. 剖视图:机械制图中的剖视图包括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等。
制图时,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剖视图,以清晰展示零件的内部结构。
四、图纸绘制要求1. 绘图工具:机械制图应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如绘图板、绘图笔、绘图墨水等。
绘图时,应保证图纸清晰、整洁。
2. 绘图规范:机械制图应遵循国家标准,如《机械制图通用规范》(GB/T 4458.12002)等。
制图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绘图。
3. 图纸审核:机械制图完成后,应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图纸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
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后续的制造、加工等环节。
机械制图要求规范国家标准20211114104801五、比例和尺寸标注1. 比例:机械制图中的比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如1:1、2:1、1:2等。
毕业设计绘图要求

毕业设计图纸要求一、毕业设计图纸工作量要求1、机械设计类:独立完成不少于6张A1图纸的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和零件图,其中应包含1张以上用计算机绘制的具有中等难度的A1图纸,同时至少有1张A1图幅以上的手工绘制图纸。
图纸应包括总装配图1张以上、部件装配图1张以上、多张零件图。
2、控制系统类:独立完成不少于6张A1图纸的控制系统图、控制原理图和控制程序图,其中应包含1张以上用计算机绘制的具有中等难度的A1图纸,同时至少有1张A1图幅以上的手工绘制图纸。
图纸应包括控制系统总图1张以上、控制总图1张以上、多张控制原理图、多张控制软件图。
3、机电控制类:独立完成不少于6张A1图纸的机电控制图纸,包含机械总装配图、机械部件装配图、机械零件图、控制系统图、控制原理图和控制程序图,其中应包含1张以上用计算机绘制的具有中等难度的A1图纸,同时至少有1张A1图幅以上的手工绘制图纸。
图纸应包括控制系统总图1张以上、零部件控制图1张以上、多张控制原理图及控制软件图。
4、论文类:不需要绘制单独的图纸,但论文中的图、表需用计算机绘制。
二、毕业设计绘图规范要求1、图纸要求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采用其它软件绘制的图纸应转化为AUTOCAD能够阅读的格式;2、图纸使用标准规范,图幅推荐使用A1(841*594)、A2(594*420)、A3(420*297)三种规格的图纸,如确需使用A0及A4图纸,应经老师审核同意;3、图纸应绘制内外边框线,装配边距外框均为25mm,其余边A0、A1、A2图纸距外框10mm,A3、A4图纸距外框5mm。
4、标题栏分为装配图标题栏、零件图标题栏两种,尺寸均为180*40mm,结构形式由老师统一下发。
5、图纸内的普通文字、尺寸标准等均使用宋体字,文字高度为5mm,文字宽高比为0.8,标题类文字不受限制。
6、其他要求按照机械制图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
工程绘图规范作业指导书

工程绘图规范作业指导书第1章工程绘图基本规范 (4)1.1 图纸幅面与格式 (4)1.1.1 图纸幅面应采用ISO标准幅面,包括A0、A1、A2、A3、A4等尺寸。
(4)1.1.2 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可选用合适的幅面。
一般而言,大型工程项目宜选用A0或A1幅面,中型工程项目选用A2或A3幅面,小型工程项目选用A4幅面。
(4)1.1.3 图纸格式分为横版和竖版两种。
横版图纸的宽度大于高度,竖版图纸的高度大于宽度。
应根据图纸内容、表达方式和阅读习惯合理选择。
(4)1.1.4 图纸四周应保留足够的空白边距,以便于装订、标记和审查。
(4)1.2 线型、线宽和颜色 (4)1.2.1 线型分为实线、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应根据物体的实际形状、结构及表达需要选用合适的线型。
(4)1.2.2 线宽应根据图纸的比例和细节要求进行选择,一般采用0.13mm、0.18mm、0.25mm、0.35mm等标准线宽。
(4)1.2.3 颜色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图纸元素,如黑色表示实体线、蓝色表示尺寸标注、红色表示剖面线等。
颜色应鲜明、易于区分。
(4)1.3 尺寸标注与字体 (4)1.3.1 尺寸标注应遵循以下原则: (4)1.3.2 字体应采用规范、清晰、易读的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字体大小应根据图纸比例和内容进行选择。
(4)1.4 视图表达与配置 (4)1.4.1 视图表达应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剖面图等,以充分展示工程项目的形状和结构。
(4)1.4.2 视图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4)1.4.3 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采用三维视图、局部放大图等表达方式,以增强图纸的表现力。
(5)第2章基本图形绘制方法 (5)2.1 点、直线、圆及其衍生图形 (5)2.1.1 点的绘制 (5)2.1.2 直线的绘制 (5)2.1.3 圆的绘制 (5)2.1.4 衍生图形的绘制 (5)2.2 曲线、多边形及填充 (6)2.2.1 曲线的绘制 (6)2.2.2 多边形的绘制 (6)2.2.3 填充 (6)2.3 图块的制作与使用 (6)2.3.1 图块的制作 (6)2.3.2 图块的使用 (6)第3章机械工程图样表达 (7)3.1 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 (7)3.1.1 基本视图 (7)3.2 剖视图与剖面图 (7)3.2.1 剖视图 (7)3.2.2 剖面图 (8)3.3 装配图与零件图 (8)3.3.1 装配图 (8)3.3.2 零件图 (8)第4章建筑工程图样表达 (8)4.1 总平面图与建筑平面图 (8)4.1.1 总平面图 (8)4.1.2 建筑平面图 (8)4.2 立面图与剖面图 (9)4.2.1 立面图 (9)4.2.2 剖面图 (9)4.3 结构施工图与设备施工图 (9)4.3.1 结构施工图 (9)4.3.2 设备施工图 (10)第5章电气工程图样表达 (10)5.1 电气符号与线路图 (10)5.1.1 电气符号 (10)5.1.2 线路图 (10)5.2 控制系统图与电路原理图 (10)5.2.1 控制系统图 (10)5.2.2 电路原理图 (10)5.3 设备布置图与接线图 (11)5.3.1 设备布置图 (11)5.3.2 接线图 (11)第6章详图与节点图绘制 (11)6.1 建筑详图绘制方法 (11)6.1.1 准备工作 (11)6.1.2 绘图步骤 (11)6.1.3 注意事项 (11)6.2 结构节点图绘制方法 (11)6.2.1 准备工作 (11)6.2.2 绘图步骤 (11)6.2.3 注意事项 (12)6.3 机械零件详图绘制方法 (12)6.3.1 准备工作 (12)6.3.2 绘图步骤 (12)6.3.3 注意事项 (12)第7章工程图纸的修改与审核 (12)7.1 图纸修改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12)7.1.1 基本原则 (12)7.1.2 修改技巧 (12)7.2.1 审核流程 (13)7.2.2 审核要点 (13)7.3 版本管理与更新 (13)7.3.1 版本管理 (13)7.3.2 更新要求 (13)第8章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应用 (13)8.1 常用绘图软件及其功能 (13)8.1.1 AutoCAD (13)8.1.2 SolidWorks (14)8.1.3 CATIA (14)8.1.4 Pro/ENGINEER (14)8.2 二维绘图软件操作技巧 (14)8.2.1 基本操作 (14)8.2.2 图形编辑 (14)8.2.3 尺寸标注与文字注释 (14)8.3 三维绘图软件操作技巧 (14)8.3.1 基本操作 (14)8.3.2 三维建模 (15)8.3.3 装配设计 (15)8.3.4 工程图绘制 (15)第9章工程绘图管理与输出 (15)9.1 图纸归档与保存 (15)9.1.1 归档原则 (15)9.1.2 归档流程 (15)9.1.3 保存要求 (15)9.2 图纸打印与输出要求 (15)9.2.1 打印要求 (15)9.2.2 输出要求 (16)9.3 电子图纸交付与传输 (16)9.3.1 电子图纸交付 (16)9.3.2 电子图纸传输 (16)第10章工程绘图质量控制与验收 (16)10.1 工程绘图质量控制措施 (16)10.1.1 图纸编制前的质量控制 (16)10.1.2 图纸编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6)10.1.3 图纸编制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17)10.2 工程绘图验收标准与流程 (17)10.2.1 验收标准 (17)10.2.2 验收流程 (17)10.3 问题和对策处理方法 (17)10.3.1 图纸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17)10.3.2 验收问题处理方法 (17)第1章工程绘图基本规范1.1 图纸幅面与格式1.1.1 图纸幅面应采用ISO标准幅面,包括A0、A1、A2、A3、A4等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ST
装 配 图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一、拟定表达方案,选择主视方向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主视图要尽量多地表达其装配关系、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尽可能反映工作原理或工作情况。
一般选择工作位置且反映较多主要零件的方向作为主视方向。其他视图的选择应各有侧重点, 辅助主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部件。 分析:铣刀头有三条装配干线,支撑干线、输入干线、输出 干线
规格尺寸(性能尺寸) 配合尺寸 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安装尺寸
外形尺寸 某些重要尺寸
HUST
装 配 图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二、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设计时,对部件或机器装配、安装、检验和工作运 转时必须 达到的指标和某些质量、外观上的要求。 技术要求可参考同类产品,结合具体情况来编制,写在 图中右下角。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间 隔不等。但同一个零件在各个视图中的剖面 线的方向和间隔应一致。
(3)在剖视图中,若剖 切平面通过实心杆件或 螺纹紧固件的轴线时, 均按不剖绘制。
1.1d
三、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根据部件的结构特 点,从装配干线入手来 选择视图。 视图选择原则: 视图数量适当、方 便看图和画图。 装配主干线 装配干线 装配次干线 主视图的选择: 反映部件工作位置及 主要的装配干线。 其它视图选择: 补充表达其它装配 干线(次要装配干线)。
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分离零件——
序号、剖面线、投影规律,勾画零件的大体轮廓范围
特别应 注意:哪些 结构线条不 属于要拆画 的零件?
2 .分析与其他零件的位置、连接、装配关系,补画被遮挡部分和装 配图未表达清楚的结构;选择适当的零件视图表达方案;有一个对 零件的工艺结构进行再设计的过程。
HUST
装 配 图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二、画装配图的方法 1.由内向外:从核心零件(轴)开始,按装配关系逐层扩 展画出各个零件,再画壳体等包容件。多用于新设计。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1、画轴 2.画轴承,注意轴承定位 3.画左端盖 4.画座体 5.画右端盖、调整垫 这种画图的过程 就是设计过程
ö ¯ á Ð ò ¯ · ¸ ¶ Ö ³ » º º¨
æ ¬ ò ¯ · µ Æ » º º¨
ݤ ¡ Ô ó Ã Ð Ä ß± ¾ º à  ¶ Ê Â ¹ Ó Ö Ð Ï í Ê Î Ö
» 14-9 ä ó · ò ¯ · Í Ù ë · Í ¿ ´ º¨ » º º¨ ¹ » Ï º¨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手柄
填料压盖 盖螺母
阀杆
填料
球形阀瓣
阀体
密封圈2
阀盖 密封圈1 4个螺柱
4个螺母
HUST
装 配 图 部件测绘
二、拆卸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三、逐个绘制出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
HUST
装 配 图 部件测绘
二、拆卸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三、画装配图的步骤 1.确定视图方案后,定比例,定图幅,画 出标题栏、明细表框格。 2.合理布图,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3.画装配主干线(支撑干线)上的零件
4.画装配次干线(输入、输出干线)上的零件 注意:先画大结构,再画细节;特别是键、销、 螺纹连接的画法 5.标注尺寸时,应标注哪些尺寸,可参看前 面介绍。初学者应注意,不能零件图上的尺 寸全部搬到装配图上。 6.编序号,填写表题栏、明细表、技术要求。 7.完成全图后应仔细审核,然后签名,注上时间。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HUST
在测绘室找到 图示的截止阀。
对照实物、 查阅说明书 可以知道: 截止阀是一 种控制液体 流量的调节 阀。转动手 柄,通过阀 杆带动球形 阀瓣转动, 可以关闭通 道或调节流 量的大小。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HUST
装 配 图 部件测绘
二、拆卸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 1.先拆控制干线:手柄、盖螺母、填料压盖、 填料、阀杆 2.再拆支承干线:4个螺母、阀盖、4个螺柱、 密封圈1、左密封圈2、右密封圈2、阀瓣、阀体 3.边拆边画装配示意图 4.画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与零件测绘相同)
ݨ· ¿ ò ¯ · Â Ë Í ² » º º¨ Í· ò ¯ · Ó â » º º¨
③ 对于滚动轴 承和密封圈,只 画一边,另一边 用简化画法。
ö ¯ á Ð ò ¯ · ¸ ¶ Ö ³ » º º¨
æ ¬ ò ¯ · µ Æ » º º¨
ݤ ¡ Ô ó Ã Ð Ä ß± ¾ º à  ¶ Ê Â ¹ Ó Ö Ð Ï í Ê Î Ö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三、零件的序号 1.零件编号原则 形状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号,数量须写在明细表内。 形状相同而某一尺寸不同的零件,则必须分别编号。
滚动轴承、电机等标准部件,只需编写成一个序号。 2.序号表示的方法
序号应顺序注写在 视图、尺寸等以外, 整齐排列。 指引线(细实线)应 从零件的可见轮廓 内的实体上引出, 另加短画线或圆圈, 允许转折一次。
¯ á Ð ¶ Ö ³ Ü » á Ö ô û· µ Õ º ݤ  ¶ æ ¬ µ Æ Ë Ç ¶ · Í· Ó â ü » ² ¦ µ È æ ¦ µ È Ý¨  Ë
ݨ· ¿ ò ¯ · Â Ë Í ² » º º¨ Í· ò ¯ · Ó â » º º¨
② 为了表达不属于某部件, 又与该部件有关的零件, 也用双点划线画出与其有 关部分的轮廓。
» 14-9 ä ó · ò ¯ · Í Ù ë · Í ¿ ´ º¨ » º º¨ ¹ » Ï º¨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四、夸大画法
ö ¯ á Ð ¸ ¶ Ö ³ × Ü õ » Ö 不接触表面和非 á 配合面的细微间 隙、薄垫片、小 直径的弹簧等, 可以不按比例画, 而适当加大尺寸 画出。 ô û· µ Õ º ݤ  ¶ æ ¬ µ Æ Ë Ç ¶ · Í· Ó â ü » ² ¦ µ È æ ¦ µ È Ý¨  Ë
四、零件明细表 1.明细表放在标题栏的上方,地方不够,可移部分移到标题栏 左侧。注意:明细表最上面的边框线规定用细实线绘制。 2.零件符号自下而上从小到大顺序填写。 3.对于标准件,应将其规定标记填写在零件名称一栏内。
HUST
装 配 图 部件测绘
对已有的机器或部件,通过观察其外观、工作情况, 画出其装配示意图、零件草图、装配图,然后由装配 图拆画成零件工作图,这一过程就叫部件测绘。 一、弄清测绘对象的工作情况和结构特点 在测绘前,要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如说明书(包括说 明产品的广告)等,弄清部件的工作情况;通过观察 或动手运转来分析部件的各个零件的作用、结构特 点,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装配关系以 及连接的方式。 下面以测绘截止阀为例说明
一、拆卸画法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① 为了表示被某 一零件遮挡的部 分,可在视图中 假想地拆去某些 零件来表达。但 应注明“拆去 ××零件”,或 “拆去×号零 件”。 ② 有时还可采
用拆卸带剖切的 方法。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二、假想画法 ① 表示部件中运动件的极限位 置,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画出轮 廓。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五、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不在同 一平面内而又相 互平行的轴上零 件,以及轴与轴 之间的传动关系, 可以按传动顺序 沿轴线剖开,而 后依此将轴线展 开在同一平面上 画出,并标注 “XX展开” 。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六、单独表示法
在装配图中, 有时要特别说 明某个零件的 结构形状,可 以单独画出该 零件的某个视 图,但要在所 画视图的上方 注写该零件的 视图名称,在 相应视图附近 用箭头指明投 影方向,并注 上相同的字母。
HUST
装 配 图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二、画装配图的方法 2.由外向内:画壳体等包容件,按装配关系逐步画出其 他零件。多用于对已有机器进行测绘。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1.画座体 2.画左端盖 4.画轴,注意遮挡画法 3.画左轴承 5.画右端轴承、端盖、调整垫
HUST
装 配 图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ݨ· ¿ ò ¯ · Â Ë Í ² » º º¨ Í· ò ¯ · Ó â » º º¨
ö ¯ á Ð ò ¯ · ¸ ¶ Ö ³ » º º¨
æ ¬ ò ¯ · µ Æ » º º¨
ݤ ¡ Ô ó Ã Ð Ä ß± ¾ º à  ¶ Ê Â ¹ Ó Ö Ð Ï í Ê Î Ö
» 14-9 ä ó · ò ¯ · Í Ù ë · Í ¿ ´ º¨ » º º¨ ¹ » Ï º¨
HUST
装 配 图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注写
一、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原则:完整、清晰、合理。 不必标出装配图上零件的所有尺寸,只要求注出以下五类尺寸 1.规格尺寸(性能尺寸):反映部件的性能或规格 2.装配尺寸 (1)配合尺寸:表示零件间的配合性质
(2)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装配时必须保证的 3.安装尺寸:机器被安装到其他基础上所需要的尺寸 4.外形尺寸:总长、总宽、总高 5.某些重要尺寸:如齿轮中心距 注意:各类尺寸相互关联,一个尺寸可能有多种含义。
1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3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注写 4 部件测绘 5 由零件草图画装配图 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HUST
装 配 图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装配图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意图、生产者按图生产的重要 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