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图绘图要求

合集下载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
内容
包括一组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 零件序号和明细栏等。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视图选择
根据机器或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 作原理,选择合适的视图表达方 式,如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等。
剖视图
对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机器或 部件,可以采用剖视图来表达内 部结构和装配关系。
简化画法
为了使装配图更加简洁明了,可 以采用一些简化画法,如假想画 法、展开画法、拆卸画法等。
准为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发动机的装配图绘制
总结词
发动机是机械设备的心脏,其装配图绘制需 详细表示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连接方式。
详细描述
发动机装配图应包括所有零件的名称、材料、 尺寸和重量,以及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和工作 原理。绘制时需注意各零件之间的装配顺序 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齿轮箱的装配图绘制
总结词
齿轮箱是传递动力的装置,其装配图绘制需 详细表示各齿轮的配合关系和相对位置。
标注尺寸和编写技术要求
尺寸标注
对装配体的重要尺寸进行标注,包括配合尺寸、安装尺寸等 。
技术要求编写
根据装配体的性能和使用要求,编写相应的技术要求,如装 配精度、表面处理等。
检查和修改装配图
1 2
检查视图关系
检查各视图间的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矛 盾。
检查尺寸标注
检查尺寸标注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满足设计要 求。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
目录
• 机械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步骤 •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技巧 • 机械装配图的应用实例 •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规范和标准
01
机械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作用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1.一般技术要求:零件去除氧化皮。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2.热处理要求: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0.3mm。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5.装配要求: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

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

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装配图标注要求

装配图标注要求
选择能反映装配体主要工 作原理和结构特征的方向 作为主视图。
其他视图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 视图,如俯视图、侧视图 等,以完整表达装配体的 结构和装配关系。
视图布置
合理安排视图位置,保持 图纸的整洁和清晰,避免 过多的交叉线和平行线。
注意图面的整洁和清晰
线条粗细
色彩搭配
使用不同粗细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的部 件和装配关系,使图纸更加清晰易读。
编写技术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要求, 说明装配、检验和使用等方面 的要求。
确定视图
根据机器或部件的结构特点, 选择合适的视图角度和比例。
标注尺寸
根据需要标注必要的尺寸,包 括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和安装 尺寸等。
检查与修改
检查装配图是否符合要求,并 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02
装配图中的标注
尺寸标注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不同颜色来 区分不同的部件或表达特定的含义, 但要注意保持图面的整洁和清晰。
符号使用
正确使用各类符号,如剖面符号、指 引线等,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和专业 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
常见的符号标注包括电气符号、管道符号、元件 符号等。
3
符号标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准确性和 一致性。
零件序号标注
01 零件序号标注是对装配图中每个零件进行编号, 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02 零件序号标注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03 零件序号标注应与明细表相对应,以便快速查找
和核对零件信息。
装配图的内容
零件
包括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应详 细标注零件的名称、材料、尺
寸等信息。
装配关系
表示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如连接方式、配合关系等。

机械制图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机械制图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机械制图装配图的规定画法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装配图则是机械制图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装配图是将机械零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组装排列,以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便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装配和生产。

在进行机械装配图的制定时,需要遵守一些规定的画法,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机械制图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一、装配图的图幅装配图通常采用A3或A4纸张大小,根据具体图纸内容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图幅尺寸。

图幅上要标注清楚图纸的名称、图号、比例尺和制图日期等基本信息,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二、装配图的比例尺装配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和具体装配零件的尺寸进行选择,常用的比例尺有1:1、1:2、1:5等。

为了减小图纸的尺寸和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尺进行绘制。

三、装配图的分解在进行装配图绘制之前,应将机械装配结构进行逐级分解,将各个装配部件分解成若干个零部件,形成分解图。

分解图要标明零部件的名称、代号和数量,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为后续的装配图绘制提供参考。

四、装配图的投影方法在绘制装配图时,一般采用三视图投影法,即分别绘制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正视图是将装配体的前面投影到平面上,俯视图是将装配体的顶部投影到平面上,左视图是将装配体的左侧投影到平面上。

这样就形成了装配图的立体效果,便于观察和分析。

五、装配图的标注在装配图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标注,包括零部件的名称、代号、尺寸、材料、数量等。

标注要清晰、准确,采用统一的标注规范,以确保装配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在有需要的地方,还可以标注装配顺序、装配说明等信息,以便于工程师进行装配。

六、装配图的尺寸链在装配图中,为了保证装配的准确性,需要使用尺寸链来控制零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

尺寸链是将装配体的尺寸和零部件的尺寸通过线条连接起来,并标明尺寸数值。

通过尺寸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尺寸关系,确保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

机械制图相关标准

机械制图相关标准

幅面
幅面
分区和更改文件号合为一栏
幅面
幅面
• •

• • • • •
2、如何选择图纸幅面? 设计人员在绘图前,首先要选择好用哪一种规格的图纸幅面, 因为图纸幅面的正确选择对图面的布局以及充分利用图纸是密切 相关的。 在优先选用基本幅面的前提下,按照图形构成情况,允许选用 加幅尺寸幅面。 在选择幅面大小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1)图样结构的大小和复杂程度; 2)图样所必需的视图数量; 3)图样所采用的比例; 4)经过缩小和放大后图样的最大尺寸以及图样需要注写技术 要求和附注的位置。
尺寸界线


3)、在光滑过度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线 延长,从他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如上图所示) 4)、标注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图1);标 注弦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图2); 标注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角平 分线(图3),但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引出(图4)。
尺寸标注
• •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 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制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及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 米为单位时,不需要注单位符号(或名称),如采用 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 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 应该结构最清晰的图样上。
幅面

3、幅面的类型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幅面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幅面
比例

• • • •
二、比例
1、比例定义 比例是指图纸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2、如何选择图样比例? 由于机件的形状的大小各不相同,结构复杂程度也有差别, 为了在图纸上能清晰的表达机件的形状、结构、标注尺寸和公差 以及技术要求等,同时考虑合理的利用图纸,应根据不同情况选 择合适的比例。如果机件的局部结构较为复杂或不易标注尺寸和 公差等符号时,可采用局部放大画出,此时不宜将全部图形用较 大比例画出。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其零件图技术要求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其零件图技术要求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倒角为C5、圆角R3、R25、零件去除氧化皮。

齿轮参数技术要求1.调制处理后齿轮硬度=229-286;2.齿轮精度8级;3.未注明倒角C2;4.齿轮齿数35,模数6,压力角为20度;2.热处理要求:经调质处理,HRC50~55。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渗碳深度0.3mm。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3.公差要求: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棱角:未注圆角半径R5。

未注倒角均为2×45°。

锐角倒钝。

齿轮轴技术要求:1、45号钢正火 170~217HBS2、未标注圆角为R=2mm3、锐边倒钝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圆角为R1,倒角为C1;5.装配要求:技术要求1.装配前箱体与其他铸件不加工面应清理干净,除去毛刺毛边,并浸涂防锈漆。

2.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晾干后配合表面应涂油。

3.减速器剖分面、各接触面以及密封处均不允许漏油、渗油,箱体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涂料。

4.齿轮装配后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斑点,圆柱齿轮沿齿高不小于30%,沿齿长不小于50%,齿间隙为0.10mm。

5.调整、固定轴承时应留有轴向有0.2-0.5mm。

6.减速器内装有50号机械润滑油,油量达到规定的深度。

7.箱体内壁涂耐油油漆,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

8.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变速箱齿轮装配技术要求: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机械装配图是机械工程师在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借助CAD软件,机械工程师可以通过绘制装配图来明确零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和尺寸要求。

本文将介绍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该技巧。

步骤一:收集所需信息在开始绘制机械装配图之前,我们需要收集所需的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包括设计要求、零部件的相关图纸、尺寸和配合要求等。

通过充分了解装配要求,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绘图任务。

步骤二:创建新的装配图文件在CAD软件中打开一个新的装配图文件,并设置合适的图纸尺寸和比例。

确保所选的尺寸和比例适用于所需绘制的装配图。

步骤三:导入零部件图纸利用CAD软件的导入功能,将所需的零部件图纸导入到装配图文件中。

确保导入的图纸与实际的零部件完全对应,并设置合适的图层和图纸位置。

步骤四:确定装配关系根据设计要求和零部件图纸,通过CAD软件中的装配功能,确定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包括配合、连接、传动等。

确保所添加的装配关系准确无误,并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五:调整零部件位置和尺寸根据装配要求,使用CAD软件中的移动、旋转和缩放等功能,调整零部件的位置和尺寸。

确保零部件之间没有碰撞或交叉,并保持合适的间距和配合关系。

步骤六:添加标注和尺寸在装配图上添加必要的标注和尺寸,以便清晰地表示装配要求和尺寸要求。

这些标注可以包括尺寸、公差、配合类型、材料等信息。

确保标注和尺寸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步骤七:创建装配目录和清单根据装配图的内容,创建装配目录和清单。

这些目录和清单可以用于查找和记录不同零部件的信息和数量。

确保装配目录和清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步骤八:检查和修正错误在绘制机械装配图的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修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尺寸错误、配合错误、标注错误等。

确保装配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注意事项:1. 在绘制机械装配图之前,要充分了解装配要求和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确保绘图的准确性;2. 在绘制装配图时,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图纸的规范性和可读性;3. 在绘制过程中,要遵循逻辑和顺序,确保零部件的正确装配关系;4. 在添加标注和尺寸时,要确保准确无误,并符合设计要求;5. 定期检查和修正可能存在的错误,以保证装配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机械装配图是一种用于表示机械设备的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纸。

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功能来创建这些图纸。

本文将介绍CAD绘制机械装配图的流程与一些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

一、流程1. 收集设计数据:在开始绘制机械装配图之前,首先需要收集设计数据。

这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尺寸、材料、配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装配顺序。

这些数据通常会通过技术手册、设计文件或与工程师的讨论中获取。

2. 创建装配文件:在CAD软件中新建一个装配文件,并设置适当的单位和比例。

选择合适的机械装配图标准,例如ISO、ANSI等,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

3. 导入零部件文件:将收集到的各个零部件的CAD文件导入到装配文件中。

确保导入的文件的单位与装配文件一致,并按照正确的比例导入。

4. 定义装配关系:根据设计数据和装配顺序,将各个零部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并定义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

这可以通过在零件之间创建连接点、约束、关键面等方式来实现。

5. 添加约束和关系:为了确保装配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可以在零件之间添加适当的约束和关系。

这包括定位约束、相对运动约束、旋转约束等,以保持零件之间的正确关系和运动。

6. 创建装配约束:根据设计需求和装配过程中的要求,可以创建装配约束来控制零件的位置和运动。

这可以通过限制零件的自由度、调整约束条件和定义装配序列等方式来实现。

7. 添加细节和注释:在装配图中添加细节和注释,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这可以包括尺寸标注、注释说明、材料规格等,以便于人们理解装配图并进行进一步的制造和装配工作。

8. 完成装配图:在确认装配图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之后,进行最后的调整和修正,并完成装配图的绘制。

确保装配图的清晰、准确和易于理解,以便于制造和使用。

二、注意事项1. 尺寸和比例:在绘制机械装配图时,确保使用准确的尺寸和比例。

这需要根据设计需求和适当的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并精确地绘制零件和装配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ݨ· ¿ ò ¯ ­· Â Ë Í ² » º º¨ Í· ò ¯ ­· Ó â » º º¨
③ 对于滚动轴 承和密封圈,只 画一边,另一边 用简化画法。
ö ¯ á Ð ò ¯ ­· ¸ ¶ Ö ³ » º º¨
æ ¬ ò ¯ ­· µ Æ » º º¨
ݤ ¡ Ô ó Ã Ð Ä ß± ¾ º à  ¶ Ê Â ¹ Ó Ö Ð Ï í Ê Î Ö
ݨ· ¿ ò ¯ ­· Â Ë Í ² » º º¨ Í· ò ¯ ­· Ó â » º º¨
② 为了表达不属于某部件, 又与该部件有关的零件, 也用双点划线画出与其有 关部分的轮廓。
ö ¯ á Ð ò ¯ ­· ¸ ¶ Ö ³ » º º¨
æ ¬ ò ¯ ­· µ Æ » º º¨
ݤ ¡ Ô ó Ã Ð Ä ß± ¾ º à  ¶ Ê Â ¹ Ó Ö Ð Ï í Ê Î Ö
阀杆
填料
球形阀瓣
阀体
密封圈2
阀盖 密封圈1 4个螺柱
4个螺母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4 部件测绘
二、拆卸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三、逐个绘制出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
HUS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4 部件测绘
二、拆卸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二、拆卸部件、绘制装配示意图 1.先拆控制干线:手柄、盖螺母、填料压盖、 填料、阀杆 2.再拆支承干线:4个螺母、阀盖、4个螺柱、 密封圈1、左密封圈2、右密封圈2、阀瓣、阀体 3.边拆边画装配示意图 4.画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与零件测绘相同)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手柄
填料压盖 盖螺母
(2)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装配时必须保证的 3.安装尺寸:机器被安装到其他基础上所需要的尺寸 4.外形尺寸:总长、总宽、总高 5.某些重要尺寸:如齿轮中心距 注意:各类尺寸相互关联,一个尺寸可能有多种含义。
规格尺寸(性能尺寸) 配合尺寸 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安装尺寸
外形尺寸 某些重要尺寸
HUST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4 部件测绘
对已有的机器或部件,通过观察其外观、工作情况, 画出其装配示意图、零件草图、装配图,然后由装配 图拆画成零件工作图,这一过程就叫部件测绘。 一、弄清测绘对象的工作情况和结构特点 在测绘前,要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如说明书(包括说 明产品的广告)等,弄清部件的工作情况;通过观察 或动手运转来分析部件的各个零件的作用、结构特 点,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装配关系以 及连接的方式。 下面以测绘截止阀为例说明
滚动轴承、电机等标准部件,只需编写成一个序号。 2.序号表示的方法
序号应顺序注写在 视图、尺寸等以外, 整齐排列。 指引线(细实线)应 从零件的可见轮廓 内的实体上引出, 另加短画线或圆圈, 允许转折一次。
四、零件明细表 1.明细表放在标题栏的上方,地方不够,可移部分移到标题栏 左侧。注意:明细表最上面的边框线规定用细实线绘制。 2.零件符号自下而上从小到大顺序填写。 3.对于标准件,应将其规定标记填写在零件名称一栏内。
§9-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五、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不在同 一平面内而又相 互平行的轴上零 件,以及轴与轴 之间的传动关系, 可以按传动顺序 沿轴线剖开,而 后依此将轴线展 开在同一平面上 画出,并标注 “XX展开” 。
§9-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六、单独表示法
在装配图中, 有时要特别说 明某个零件的 结构形状,可 以单独画出该 零件的某个视 图,但要在所 画视图的上方 注写该零件的 视图名称,在 相应视图附近 用箭头指明投 影方向,并注 上相同的字母。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看懂装配图 看装配图应达到的要求: 1.了解部件功能、性能及工作原理。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2.弄清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装配连接关系。 3.看懂提供的每个零件的形状和每个结构所起的作用。 二、看懂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1.以标题栏和明细表为索引,概括了解部件的全貌。 2.分析视图,找出主视图,再找出各视图间的关系。 3.着重分析零件和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 4.综合分析结果,理顺部件总体结构。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3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二、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设计时,对部件或机器装配、安装、检验和工作运 转时必须 达到的指标和某些质量、外观上的要求。 技术要求可参考同类产品,结合具体情况来编制,写在 图中右下角。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三、零件的序号 1.零件编号原则 形状尺寸规格完全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号,数量须写在明细表内。 形状相同而某一尺寸不同的零件,则必须分别编号。
1.1d
三、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根据部件的结构特 点,从装配干线入手来 选择视图。 视图选择原则: 视图数量适当、方 便看图和画图。 装配主干线 装配干线 装配次干线 主视图的选择: 反映部件工作位置及 主要的装配干线。 其它视图选择: 补充表达其它装配 干线(次要装配干线)。
装配干线:为实现某一功能装配 在一起的一串零件。 实现主要功能的或含零件较多装 配干线称为装配主干线,反之成 为装配次干线。
HUST
第九章
装 配 图
§9-1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9-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9-3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注写 §9-4 部件测绘 §9-5 由零件草图画装配图 §9-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1 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 14-9 ä ó ­· ò ¯ ­· Í Ù ë ­· Í ¿ ´ º¨ » º º¨ ¹ » Ï º¨
§9-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四、夸大画法
ö ¯ á Ð ¸ ¶ Ö ³ × Ü õ » Ö 不接触表面和非 á 配合面的细微间 隙、薄垫片、小 直径的弹簧等, 可以不按比例画, 而适当加大尺寸 画出。 ô û· µ Õ º ݤ  ¶ æ ¬ µ Æ Ë Ç ¶ · Í· Ó â ü » ² ¦ µ È æ ¦ µ È Ý¨  Ë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5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二、画装配图的方法 2.由外向内:画壳体等包容件,按装配关系逐步画出其 他零件。多用于对已有机器进行测绘。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1.画座体 2.画左端盖 4.画轴,注意遮挡画法 3.画左轴承 5.画右端轴承、端盖、调整垫
HUST
用拆卸带剖切的 方法。
§9-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二、假想画法 ① 表示部件中运动件的极限位 置,用双点划线假想地画出轮 廓。
¯ á Ð ¶ Ö ³ Ü » á Ö ô û· µ Õ º ݤ  ¶ æ ¬ µ Æ Ë Ç ¶ · Í· Ó â ü » ² ¦ µ È æ ¦ µ È Ý¨  Ë
拆卸时注意按装配干线顺序拆。 拆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准备标签,对拆下的零件要进行编号;对标准件 不必绘制,但还是要进行测量,看与其他有连接关系 的零件尺寸是否一致;边拆边画出装配示意图,以便 记录零件的装配位置、名称。 ② 注意拆卸过程,对于不可拆连接(如焊、铆接,过盈 配合)一般不拆,对于较紧配合的也可以不拆,还应注 意在还原装配后仍然保持配合精度不变,运转自如, 要能满足生产或使用要求。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HUST
在测绘室找到 图示的截止阀。
对照实物、 查阅说明书 可以知道: 截止阀是一 种控制液体 流量的调节 阀。转动手 柄,通过阀 杆带动球形 阀瓣转动, 可以关闭通 道或调节流 量的大小。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4 部件测绘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5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二、画装配图的方法 1.由内向外:从核心零件(轴)开始,按装配关系逐层扩 展画出各个零件,再画壳体等包容件。多用于新设计。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1、画轴 2.画轴承,注意轴承定位 3.画左端盖 4.画座体 5.画右端盖、调整垫 这种画图的过程 就是设计过程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5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一、拟定表达方案,选择主视方向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主视图要尽量多地表达其装配关系、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尽可能反映工作原理或工作情况。
一般选择工作位置且反映较多主要零件的方向作为主视方向。其他视图的选择应各有侧重点, 辅助主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部件。 分析:铣刀头有三条装配干线,支撑干线、输入干线、输出 干线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注写
一、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原则:完整、清晰、合理。 不必标出装配图上零件的所有尺寸,只要求注出以下五类尺寸 1.规格尺寸(性能尺寸):反映部件的性能或规格 2.装配尺寸 (1)配合尺寸:表示零件间的配合性质
四、装配工艺结构在装配图上要正确表达零件之间合理的装配结构和连接方式。
四、装配工艺结构
四、装配工艺结构
四、装配工艺结构
其他装配工艺结构
HUST
第十四章 装 配 图 §9-2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一、拆卸画法
画 法 几 何 及 机 械 制 图
① 为了表示被某 一零件遮挡的部 分,可在视图中 假想地拆去某些 零件来表达。但 应注明“拆去 ××零件”,或 “拆去×号零 件”。 ② 有时还可采
装配图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意图、生产者按图生产的重要 技术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