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模具装配图要求

绘制模具装配图要求
绘制模具装配图要求

《模具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主编周理

主审刘岳标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训目的 (1)

二、实训条件 (1)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四、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1)

五、实训步骤 (2)

六、考核方式 (3)

七、参考文献 (3)

附件1:项目一绘制模具装配图示范 (4)

附件2:项目二冲裁模零件绘制示范 (9)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对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冲塑模具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设计、制图、工艺、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模具零件设计制造、制图、数控编程及测量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条件

1.场地条件:模具结构实训室

2.设备条件:冲、塑模若干套及相应设备

3.工具条件: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组一套。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拆装冲、塑模,熟悉典型冲模和塑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拆装方法,熟悉冲模和塑模上各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了解冲模和塑模封闭高度、轮廓尺寸及模柄与压力机以及注塑机技术规格的相互关系。

2.以教材《模具设计基础》结合模具拆装实训,进行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冲塑模的基本知识和拆卸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和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

四、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本次实训时间为2个星期(60学时)。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五、实训步骤

1.(1)讲授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纪律,实训的安全,实训要求。

(2)讲授冲塑模的基本知识,重点冲、塑模(参看教材《模具设计基础》)。

2.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冲塑模具,熟悉其工作原理,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配合关系,并绘出模具结构简图。

3.了解模具所完成的工序、工步排列顺序(级进模)。坯料和工序件的结构形状。

4. 拟订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然后按拆模顺序将模具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然后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定位与导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卸料、压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5.绘制模具装配图。

(1)按1:1比例绘制装配主视图、俯视图,要求清楚表明所有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标注零件序号、封闭高度及主要外形尺寸。

(2)明细表内注明零件的序号、名称、材料、规格或标准号、热处理。

(3)注明技术要求。

6.绘制模具工作零件图。按1:1比例绘制,标注全部尺寸、精度、公差、材料、热处理及技术要求。

7. 拟订模具的装配顺序及方法。把已拆卸的模具零件清洗后按装配工艺顺序进行部件

装配、总装、调整,使模具恢复原状。

8. 装配好的模具采取人工合模验证,必要时再在压力机上试模,验证模具工作是否正常,所冲冲件是否合格。注射模在注射机上合模。在拆装过程中,切忌损坏模具零件,尤其是模具的工作零件。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9. 实训总结、写实训报告、评定实训成绩。

实训总结要根据时间顺序撰写,写出自己的体会。实训报告要简述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零件的作用,简要说明典型冲、塑模拆卸和装配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成绩的评定见考核方式。

六、考核方式

(1)考查的依据是:实训中的表现,出勤情况,对实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

际拆装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质

量,以及对设备工具维护的情况,实训报告的编写水平等。

(2) 参考考核标准:①理论考查(占30%),要求能正确绘制所拆卸模具的装配图、

零件图;②模具拆装动手能力(占50%),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模具的拆卸、

安装以及维护保养的全过程;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纪律(占20%)。。

(3) 成绩评定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七、参考文献

1.《模具设计基础》陈剑鹤机械工业出版社

2.《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杨炎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塑料模设计手册》《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

4.《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

附件1:

绘制模具装配图示范

有了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就可以着手绘制模具装配图。我们一般应根据模具结构典型组合图绘制模具结构草图,这样无论在布置图面、还是考虑结构细节等问题上都将带来许多便利之处。

一、图面布置规范

为了绘制一张美观、正确的模具装配图,必须掌握模具装配图面的布置规范。图1

6-技术要求说明处 7-明细表 8—标题栏

2处通常布置模具结构主视图。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它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有约50~60mm的空白,不要画得“顶天立地”,也不要画得“缩成一团”,这就需要选择一合适的比例。推荐尽量采用1:1的比例,如不合适,再考虑选用其它《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上推荐的比例。

3处布置模具结构俯视图。应画拿走上模部分后的结构形状,其重点是为了反映下模部分所安装的工作零件的情况。俯视图与边框、主视图、标题栏或明细表之间也应保持约50~60mm的空白。

4处布置冲压产品图。并在冲压产品图的右方或下方标注冲压件的名称、材料及料厚等参数。对于不能在一道工序内完成的产品,装配图上应将该道工序图画出,并且还要标注本道工序有关的尺寸。

5处布置排样图。排样图上的送料方向与模具结构图上的送料方向必须一致,以使其他读图人员一目了然。

6处主要技术要求。如模具的闭合高度、标准模架及代号及装配要求和所用的冲压设备型号等。

7处布置明细表及标题栏。结合图2标题栏及明细表填写示例,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明细表至少应有序号、图号、零件名称、数量、材料、标准代号和备注等栏目;

(2)在填写零件名称一栏时,应使名称的首尾两字对齐,中间的字则均匀插入;

图3 倒装复合模

1-下模座2、3-导柱4-卸料螺钉5-下垫板6-凹模固定板7-凸凹模

8-弹压橡皮9-卸料板10-挡料顶11-推块12、27-冲孔凸模13-冲孔凸模固定板14-开制三叉通孔的垫板15、25、33-圆柱销16-上模座17、18-导套19-模柄

20-防转销21-打杆22-三叉打板23-上垫板24-顶杆26-凹模28-内六角螺钉29-活动挡料销30-半圆头螺钉31-扭簧32-内六角螺钉

二、装配图的绘制要求

图3所示是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的装配图,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初学者的主要问题是图面紊乱无条理、结构表达不清、剖面选择不合理等,还有作图质量差如引出线”重叠交叉”、螺销钉作图比例失真,漏线条等错误屡见不鲜。上述问题除平时练习过少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作图技巧所致。一旦掌握了必要的技巧,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结合范例,下面简要地叙述绘制模具装配图的具体要求。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为什么要绘制模具装配图。绘制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起码要求一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二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它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下面简要叙述装配图的作图技巧。

(1)装配图的作图状态

冲裁模装配图可以画成敞开状态,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敞开10~15mm,具有读图直观的优点。对于初学者则建议画合模的工作状态,这有助于校核各模具零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2)剖面的选择

图3所示模具的上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所映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的形状、各模板之间的装配关系(即螺钉、销钉的安装情况),模柄与上模座间的安装关系及由打杆、打板、顶杆和推块等组成的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等。上述需重点突出的地方应尽可能地采用全剖或半剖,而除此之外的一些装配关系则可不剖而用虚线画出或省去不画,在其它图上(如俯视图)另作表达即可。

模具下模部分剖面的选择应重点反映凸凹模的安装关系、凸凹模的洞口形状、各模板间的安装关系(即螺钉、销钉如何安装)、漏料孔的形状等,这些地方应尽可能考虑全剖,其它一些非重点之处则尽量简化。

图3中上模部分全剖了凸模的固定,凹模洞口形状及螺销钉的安装情况(并在左面布置销钉、右面布置紧固螺钉及另一销钉显得错落有致),对于模柄与上模座的联接情况进行了局部剖(并顺便画出防转销钉显得构图极为巧妙),而对打料系统的装配关系也尽量全剖,使其他读图者一目了然。

下模部分对凸凹模的固定,凸凹模洞口及漏料孔的形状,卸料板与卸料螺钉的联接情况,紧固螺钉与圆柱销的结构情况都进行了全剖。而对活动挡料钉的安装情况则采取了用虚线表达的方式。这样的布置需要设计者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后才能获得。

(3)序号引出线的画法

在画序号引出线前应先数出模具中零件的个数,然后再作统筹安排。在图3的模具装配图中,在画序号引出线前,数出整副模具中有33个零件,因此设计者考虑左方布置18个序号,右方再布置15个序号。根据上述布置,然后用相等间距画出33个短横线,最后从模具内引画零件到短横线之间的序号引出线。按照“数出零件数目→布置序号位置→画短横线→引画序号引出线”的作图步骤,可使所有序号引出线布置整齐、间距相等,避免了初学者画序号引出线常出现的”重叠交叉”现象。

三、关于螺钉、销钉的画法

画螺钉应注意以下几点:

(1)螺钉各部分尺寸必须画正确。螺钉的近似画法是:如螺纹部分直径为D,则螺钉头部直径画成1.5D,内六角螺钉的头部沉头深度应为D+1~3mm;销钉与螺钉联用时,销钉直径应选用与螺钉直径相同或小一号(即如选用M8的螺钉,销钉则应选Ф8或Ф6)。

(2)画螺钉连接时应注意不要漏线条。以图3中螺钉24为例,螺钉只与尾部的凹模26螺纹连接,而螺钉经过冲孔凸固定板13、上垫板14及上模坐16均应为过孔。

(3)画销钉联接时也要注意不要漏线条。以图3中的销钉15为例,在销钉经过的通孔凸模固定板13与上模座16零件需用销钉进行定位,而上垫板14则无需用销钉15

来定位,所以应为过孔。

模具装配图绘制完成后,要审核模具的闭合高度、漏料孔直径、模柄直径及高度、打杆高度、下模座外形尺寸等与压力机有关技术参数间的关系是否正确。本例经审核后确认满足J23-16F压力机参数要求。

附件2:

冲裁模零件绘制示范

一、图形的绘制方法

图形的绘制方法虽依各人习惯而不尽相同,以下的观点及建议,可供参考。

件需要画零件图呢?这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切非标准件、或虽是标准件但仍需进一步加工的零件均需绘制零件图。以图3倒装复合模为例,下模座1虽是标准件,但仍需要上面加工漏料孔、螺钉过孔及销钉孔,因此要画零件图;导柱、导套及螺销钉等零件是标准件也不需进一步加工,因此可以不画零件图。

2.零件图的视图布置

为保证绘制零件图正确,建议按装配位置画零件图,但轴类零件按加工位置(一般

轴心线为水平布置)。以图3所示的凸模26为例,装配图上该零件的主视图反映了厚度方向的结构,俯视图则为原平面内的结构情况,在绘该凸模26的零件图时,建议就按装配图上的状态来布置零件图的视图,实践证明:这样能有效地避免投影关系绘制的错误。

3.零件图的绘制步骤

绘制模具装配图后,应对照装配图来拆画零件图。推荐如下步骤。

绘制所有零件图的图形,尺寸线可先引出,相关尺寸后标注,以图3为例。模具可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在画上半部分的零件图时,绘制的顺序一般采用“自下往上,相关零件优先”的步骤进行。凹模26是工作零件可以首先画出;绘完凹模26的图形后,对照装配图,推块11与凹模26相关,其外形与凹模洞口完全一致,厚度应比凹模大出0.5mm,根据这一关系马上画出推块11的图形;接下来再画冲孔凸模固定板13的图形画好凸模固定板13以后,再对照模具装配图画出装在冲孔凸模板13内的冲孔凸模12、冲孔凸模27等与之相关零件的图形……。在画上模部分的零件图时,应注意经过上模座16、上垫板14、冲孔凸模固定板13及凹模26等模板上的螺销钉孔的位置一致。

在画下模部分的零件图时,一般采用“自上往下,相关零件优先”的步骤进行。先画卸料板9的图形,然后对照装配图上的装配关系,画活动挡料钉28、挡料钉10的图形。再画凸凹7的图形……。在画下模的零件图时,也应注意经过卸料板9、凸凹模固定板6、下垫板5、下模座1上的螺丝钉孔的位置及凸凹模7、下垫板5、下模座1上漏料孔位置的一致。

按照上述步骤,根据装配关系对零件形状的要求,绘制各零件图的图形,能很容易地正确绘制出模具零件的图形,并使之与装配关系完全吻合。

二、尺寸标注方法

从事模具设计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画图容易标注尺寸难。将一张零件图的图形绘制正确和将一张零件图上的所有尺寸标注正确相比要容易得多。然而初学者中普遍存在一种“重图形、轻尺寸标注”的倾向,一旦进行课程设计,所标注的尺寸或错误百出或紊乱不堪,令人难以读图;甚至出现螺销钉孔错位致使模具无法装配的严重错误,漏尺寸漏公差值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平时练习少外,更为重要的是缺乏必要的方法。进行尺寸标注时,建议根据装配图上的装配关系,用“联系对照”的方法标注尺寸,可有效地提高尺寸标注的正确率,具有较好的合理性。

1.尺寸的布置方法

对于初学者出现尺寸标注紊乱、无条件等现象,主要是尺寸“布置”方法不当。要使用所有标注的尺寸在图面上布置合理、条理清晰,必须很好地运筹。图5所示的冲孔凸模固定板13的零件图中共有近20个尺寸,其中俯视图左侧布置螺销钉及顶杆过孔尺寸;下方布置顶杆过孔孔距尺寸、冲孔凸模12固定孔孔距尺寸、螺销钉孔的孔距尺寸及模板的外形直径尺寸;上方则布置孔距的角度尺寸。主视图上布置了冲孔凸模 27和12的固定孔形状尺寸、及模板的厚度等尺寸。这种布置方法合理地利用了零件图形周围的空白,既条理分明、又方便了别人读图。

尺寸布置还要求其它相关零件图相关尺寸的“布置地”尽量一致。如图6所示的上垫板14中的尺寸就参照了图5中布置方法,尽量地作到“同一尺寸在图纸的同一地点出现”。如Ф9、Ф7、Ф30、Ф56、Ф80、30°、厚度14等尺寸的“布置地”基本上同图5冲孔凸模固定板零件图中的“布置地”相同。这样的尺寸标注方式极大地便利了读图者。学生要确立“图纸主要是”画给别人看的!”的观念,学习与借鉴本例中的尺寸布置方法。

要使尺寸标注正确,就要把握尺寸标注的“思路”。前面要求绘制所要零件图的图形而先不标注任何尺寸,就是为了在标注尺寸时能够统筹兼顾,用一种正确的“思路”来正确地标注尺寸。下面以图3倒装复合模为例阐述尺寸标注的“思路”。

(1)标注工作零件的刃口尺寸

根据模具设计法则,先标注基准件上刃口尺寸(即冲孔凸模和落料上的刃口尺寸),再标注对应件上的刃口尺寸(即凸凹模上的刃口尺寸);但符合模中也可将凸凹模作为基准件,凸模、凹模作为对应件进行尺寸标注。所有零件图的图形绘好后,先找出本模具的工作零件即凸凹模7、冲孔凸模12和27、落料凹模26,把着三张图纸对照起来,按照尺寸布置后安排好的“地点”标注刃口尺寸。这样可保证刃口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2)标准想关零件的相关尺寸

相关尺寸正确,各模具零件才能装配组成一幅模具,必须保证正确。在上模部分,相关尺寸的标注建议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先从工作零件凹模26开始,观察装配图4,与该零件模具相关的零件有内六角螺钉24、销钉25推块11、冲孔凸模13,应从分析着些相关关系入手进行“相关尺寸”的标注。

凹模26与销钉25成H7/m6配合,故销钉孔直径为Ф8H7。销钉25要通过26、13、14、16等模板,其中与26与16成H7/m6配合,因此上模座16上销钉孔直径也应为Ф8H7,可立即在上模座16的零件图上标出该尺寸。而销钉通过13、14模板的孔是应有0.5~1mm的间隙,因此13、14上相应的过孔直径为Ф9,也应在相应的图纸上立即标出。

凹模26与3个M8的内六角螺钉24是螺纹连接,因此凹模26的图纸上对应螺纹孔

应标注为3-M8;螺钉24也同过16、13、14、16等模板,其中与13、14、16上的过孔也有0.5~1mm的间隙,相应的图纸上应立即标注Ф9,各模板上的螺纹孔距均为Ф9,各模板上的螺纹孔距均为Ф56一并标出。

凹模26还与推块11相关。从装配关系知:推块11的外形应与凹模洞口一致,只是尺寸比洞口尺寸小,四周有0.2~0.6mm的间隙,按这一关系找出推块11的零件图纸,标上推板的外形尺寸。为了保证推块11完全将工件推出凹模26,推块的推料段高度是

孔凸模固定板13相应处为一吊装固定台阶孔,大孔高度与凸模吊装段等高,即同为3mm,孔径应比凸模台阶直径大出0.5~1mm,是22.5mm;小孔与凸模固定段成H7/m6的配合,即冲孔凸模固定板13上的小孔直径应为Ф18.5,而推块11上开制的凸模过孔应比凸模刃口部分直径大出0.5~1mm,实际为Ф18.8mm。上述尺寸应依次同时标注。冲孔凸模27的零件图见图8。

模具下模部分的相关尺寸标注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尽心。先标注弹压卸料板9与挡料钉10、28,弹压卸料板与卸料螺钉4之间的相关尺寸;再标注凸凹模固定板6与凸凹模7、卸料螺钉4、紧固螺钉32、圆柱销33之间的相关尺寸……,直至所有相关尺寸标注完毕。

(3)补全其它尺寸及技术要求

这个阶段可逐张零件进行,先补全其它尺寸,例如轮廓大小尺寸、位置尺寸等;再标注各加工面的粗糙度要求及倒角、圆角的加工情况,最后是选材及热处理,并对本零件进行命名等。

三、其它尺寸标注问题

1.复杂型孔的尺寸标注

形状越复杂,尺寸就越多,由此造成的标注困难是初学者设计冲压模时的主要障碍。

图9所示的凸模零件,因洞口形状的尺寸繁多而出现标注困难。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

判断冲压件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采用“入体原则”、可先画出该冲压件的假想磨损图。图10所示工件的假想磨损图用双点划线画出,再根据以下方法进行判断。如该尺寸磨损后变小为负偏差;变大为正偏差;不变则为正负偏差。拒此可确定图2-1中,26.2,24.2、20.8等尺寸为负偏差;15、12、2及2-Ф5等尺寸为正偏差;而尺寸14.5则为正负偏差。若需判别半径R及角度尺寸的偏差方向同样可采用此法。

冲压件未注公差配合尺寸极限偏差一般为IT12~IT14,常用IT14。若该冲压件使用时与其它工件并无装配关系,则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及极限偏差可按国际GB/T15055-94圆角半径等的极限偏差分为f(fine精密级)、m(medium 中等级)、c(coarse 粗糙级)、v(very coarse 最粗级)四个公差等级。一般可选用c级。表1、表2、表3级表4分别列出了GB/T15055-94中的有关内容,供设计者参考。

3.其它模板上型孔的配制标注

在进行凹模洞口的刃口尺寸计算时如何处理半径尺寸R?实践中视对R的测量手段以及使用要求而定,如有能精确测定R值的量具,则需对R值进行刃口尺寸的计算;如仅有靠尺等常规测量工具,则对R进行刃口尺寸计算并在凹模图上标注计算结果就无必要,可在凹模图山标注原注R值。

由于凸模外形、凹模洞口及其它模板上相应的型孔都是在同一台线切割机床上用同一加工程序,根据线切割机床的“间隙自动补偿”功能使起在线切割机床的割制过程中自动配制一定的间隙而成。因此其它模板上型孔可按上述配制加工的特点进行标注,即简单

明晰、又符合模具制作的实际。以图11为例,凸模固定模板按配制法特点进行标注时,仅需在模板内标注型孔的位置尺寸,而型孔的形状尺寸则在图纸的适当位置加注:“型孔尺寸按凸模的实际尺寸成0.02mm的过盈配合”即可。

图10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方向判断

实训报告实训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实训时间:

(完整word版)装配图识图1

机泵维修钳工装配图识图 一、读轴套零件图并回答问题(图1) 1、该零件的名称是,材料是,比例是,属于比例。 2、该零件共用了个图形来表达,其中主视图作,A—A是图, B—B是,D—D是,还有一个是。 3、在主视图中,左边两条虚线的距离是,与两条虚线右边相连圆的直径是。 中间正方形的边长是。中间40长的圆柱孔的直径是。 4、该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 5、主视图中,227和142±0.1属于尺寸,40和49属于尺寸。①所指的曲线 是与的相贯线,②所指的曲线是与的相贯线。 6、尺寸?l32±0.2的最大极限尺寸是,最小极限尺寸是,公差 是。 7、局部放大图中③所指位置表面粗糙度是。 8、轴套零件上表面Ra值要求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9、◎?0.04 C 表示:圆柱的对圆柱孔轴线的 公差值为。 10、在图中标出轴套左端面对? 60H7轴线的垂直度公差0.02mm0.06 C 表示:。11、图中④尺寸为,其表面粗糙度为。

(图1) 二、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回答问题(图2) 1、齿轮油泵由种共个零件组成,其中有种共个标准件,标准件的 名称规格是。 2、齿轮油泵共用了个图形来表达,其中主视图作了剖视和剖视,左视图采 用了画法,并有处作了,图中A、B是。 3、装配图中,尺寸?1 4、?15是尺寸,尺寸65是尺寸,尺寸70 是尺寸,尺寸28.560-0.003是尺寸,尺寸110、86、96是尺寸。 4、尺寸?35中,?35是、H7是f6是,它们 属于制的配合。?14属于制的配合。 5、件7垫片的材料是,件8填料的材料是,它们在油泵中 起的作用。件5从动齿轮中间有上、下两个小通孔,起作用。

模具专业术语大全

模具专业术语大全

punch冲头 insert入块(嵌入 件)deburringpunch 压毛 边冲子groovepunch 压线冲子stampedpunch 字模冲子roundpunch 圆冲子 specialshapepunch 异形冲子bendingblock 折刀 roller滚轴 baffleplate 挡块 locatedblock 定位块supportingblockforlocatio n定位支承块 topplate上托板(顶板) topblock上垫脚 punchset上模座 punchpad上垫板 punchholder 上夹板 stripperpad 脱料背板 upstripper上脱料板 maledie公模(凸模) innerguidingpost 内导柱innerhexagonscrew 内六角螺钉dowelpin 固定销 coilspring弹簧 lifterpin顶料销 模具零件英语词汇 aircushionplate 气垫板 air-cushioneject-rod 气垫顶杆 trimmingpunch 切边冲子 stiffening ribpunch =stinger 加强筋冲子 reel-stretch punch 卷圆压平冲 子 guideplate 定位板 slidingblock 滑块 slidingdowelblock 滑块固定块 activeplate 活动板 lowerslidingplate 下滑块板 upperholderblock 上压块 模具模板英语词汇 featuredie 公母模 femaledie 母模(凹 模)upperplate 上 模板 lowerplate 下模板 diepad下垫板 dieholder 下夹板 dieset下模座 bottomblock 下垫脚 模具五金零件英语词汇eq- height sleeves=spool 等高 套筒 pin销 lifterguidepin 浮升导料销 guidepin导正销 uppermidplate 上中间板 springbox 弹簧箱 spring-boxeject-rod 弹簧箱顶杆 spring-boxeject-plate 弹簧箱顶板 bushingbolck 衬套 coverplate 盖板 guidepad 导料块 outerstripper 外脱料板 innerstripper 内脱料板 lowerstripper 下脱料板 ribbonpunch 压筋冲子 bottomplate 下托板(底 板)strippingplate 内 外打(脱料板)outerstripper 外脱料板 innerstripper内脱料板 lowerstripper下脱料板 coverplate盖板 wirespring 圆线弹簧 outerguidingpost 外导柱 stopscrew 止付螺丝 locatedpin 定位销 outerbush 外导套 模具冲压英语词汇 extensiondwg 展开图 proceduredwg 工程图 diestructuredwg 模具结构图 material材质 materialthickness 料片厚度 pressspecification 冲床 规格dieheightrange 适用模高 dieheight闭模高度 burr毛边 gap间隙 punchwt.上模重量 模具工程类英语词汇

冲压模具设计装配图

1—下模座2、15—销钉3凹模4套5 导柱 6 导套 7 上模座 8卸料板9橡胶10凸模固定板 11—垫板12—卸料螺钉13—凸模14 —模柄 16、17螺钉图2.0.1 冲裁模典型结构与模具总体设计尺寸关系图

复合模的基本结构 1—凸模;2—凹模;3—上模固定板; 4、16—垫板;5—上模座;6—模柄; 7—推杆; 8—推块; 9—推销; 10—推件块;11、18—活动档料销; 12—固定挡料销13—卸料板 14—凸凹模;15—下模固定板; 17—下模座;19—弹簧 1-下模座;2、5-销钉;3-凹模;4-凸模 1-凹模;2-凸模;3-定位钉;4-压料板;5-靠板6-上模座;7-顶杆;8-弹簧;图3.4.2 L形件弯曲模 9、11-螺钉;10-可调定位板

1.冲裁间隙过大时,断面将出现二次光亮带。(×) 2.冲裁件的塑性差,则断面上毛面和塌角的比例大。(×) 3.形状复杂的冲裁件,适于用凸、凹模分开加工。(×) 4.对配作加工的凸、凹模,其零件图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说明配作间隙值。(×) 5.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6.利用结构废料冲制冲件,也是合理排样的一种方法。(∨) 7.采用斜刃冲裁或阶梯冲裁,不仅可以降低冲裁力,而且也能减少冲裁功。(×) 8.冲裁厚板或表面质量及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一般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进行。(∨)9.冲裁力是由冲压力、卸料力、推料力及顶料力四部分组成。(×) 10.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件的重心。(×) 11.冲裁规则形状的冲件时,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 12.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孔(或落料)的冲模称为复合模。× 13.凡是有凸凹模的模具就是复合模。(×) 14.在冲模中,直接对毛坯和板料进行冲压加工的零件称为工作零件。(×) 15.导向零件就是保证凸、凹模间隙的部件。(×) 16.侧压装置用于条料宽度公差较大的送料时。(×) 17.侧压装置因其侧压力都较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只用于板厚在0.3mm以下的薄板冲压。× 18.对配作的凸、凹模,其工作图无需标注尺寸及公差,只需说明配作间隙值。(×) 19.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冲孔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 20.采用斜刃冲裁时,为了保证工件平整,落料时凸模应作成平刃,而将凹模作成斜刃。× 21.凸模较大时,一般需要加垫板,凸模较小时,一般不需要加垫板。(×) 22.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 23.在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限位,保证条料沿正确方向送进称为送料定距。(×) 24.模具紧固件在选用时,螺钉最好选用外六角的,它紧固牢靠,螺钉头不外露。(×) 25.整修时材料的变形过程与冲裁完全相同。(×) 26.精密冲裁时,材料以塑性变形形式分离因此无断裂层。(∨) 27.在级进模中,根据零件的成形规律对排样的要求,需要弯曲、拉深、翻边等成形工序的冲压件,位于成形过程变形部位上的孔,应安排在成形工位之前冲出。(×) 28.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1 、自由弯曲终了时,凸、凹模对弯曲件进行了校正。(× ) 2 、从应力状态来看,窄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是平面的,而宽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则是立体的。(∨) 3 、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平面的,而宽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则是立体的。(× ) 4 、板料的弯曲半径与其厚度的比值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 5 、弯曲件两直边之间的夹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 6 、对于宽板弯曲,由于宽度方向没有变形,因而变形区厚度的减薄必然导致长度的增加。 r/t 愈大,增大量愈× 7 、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相对弯曲半径。(× ) 8 、冲压弯曲件时,弯曲半径越小,则外层纤维的拉伸越大。(∨) 9 、减少弯曲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增大弯曲力,可减少弯曲圆角处的塑性变形。(× ) 10 、采用压边装置或在模具上安装定位销,可解决毛坯在弯曲中的偏移问题。(∨) 11 、塑性变形时,金属变形区内的径向应力在板料表面处达到最大值。(∨) 12 、经冷作硬化的弯曲件,其允许变形程度较大。(× ) 13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缘金属的应力状态因受压而缩短,外缘金属受拉而伸长。(∨) 14 、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 ) 15 、一般来说,弯曲件愈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愈多,则弯曲时各部分相互牵制作用愈大,则回弹就大。(× ) 16 、减小回弹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 ) 17 、弯曲件的展开长度,就是弯曲件直边部分长度与弯曲部分的中性层长度之和。(∨) 18 、当弯曲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平行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相反,弯曲件的弯曲线与 板料的纤维方向垂直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可大些。(× ) 19 、在弯曲 r/t 较小的弯曲件时,若工件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弯曲线,排样时可以不考虑纤维方向。(× )

模具识图

13、导柱在行业用语中称为“边”,是英文单字PIN的音译,那么在模具中的 导柱一般可分为直边,斜边,水口边。 14、导套在行业用语中也可称为司,根据其结构可分为直司,托司与中托司。 15、基准角的符号有、、。构成基准角的两个面称为基准面, 基准面的作用有校表与分中。 16、吊模孔的作用是方便飞模及装配到注射机上时,模具吊起。 17、搬运块的作用是方便模具的搬运,防止模具搬运过程自动打开。 18、码模槽的作用是方便直身模在注塑机上装夹。 19、顶棍孔又可称为Ko孔,其作用是因注塑机上的顶棍传力给顶针板而开设。 20、注塑模具上常用的螺丝有杯头(内六角)、平头、无头。其中,锁紧大于10mm 板块时用杯头螺丝,锁紧小于10mm板块用平头螺丝,锁水口料勾针与司筒针时用无头螺丝。 21、型腔又可称为凹模、母模仁;型芯又可称为凸模、公模仁; 22、将成型位直接做在A板或B板的制作方式称为整体式,也可称为原身留。 23、模框上避空角的制作方式有圆角避空、钻孔避空。 24、当型芯、型腔较大时,为了配框的方便,常会将框开大0.5~1mm,再用挤紧 块将其挤紧。 25、镶件的固定方式有挂台,螺丝,斜面。 26、方形镶件的行业用语为入子,圆形镶件的行业用语为镶针。 27、浇注系统的组成部分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 28、唧嘴又可称为浇口套,其作用是代替主流道;定位环又可称为法 兰,其作用是使注射机喷嘴与主流道中心同心。 29、分流道的按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梯形,U形;其中两板 模中一般用圆形;三板模中一般用梯形与U形。 30、在多腔模具中,分流道的排布形式有平衡式与非平衡式。 31、在非平衡式排布中,可通过调整浇口与次分流道直径来达到平衡。 32、从塑件顶部进胶的浇口有点浇口、直浇口,从塑胶件侧面边缘进胶的浇

绘制模具装配图要求

《模具设计基础》实训指导书 主编周理 主审刘岳标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实训目的 (1) 二、实训条件 (1)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四、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1) 五、实训步骤 (2) 六、考核方式 (3) 七、参考文献 (3) 附件1:项目一绘制模具装配图示范 (4) 附件2:项目二冲裁模零件绘制示范 (9)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对模具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冲塑模具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其设计、加工的方法与步骤等,并将所学的模具知识、零件设计、制图、工艺、刀具、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模具零件设计制造、制图、数控编程及测量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条件 1.场地条件:模具结构实训室 2.设备条件:冲、塑模若干套及相应设备 3.工具条件: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组一套。 三、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并熟练地拆装冲、塑模,熟悉典型冲模和塑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拆装方法,熟悉冲模和塑模上各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加工要求,了解冲模和塑模封闭高度、轮廓尺寸及模柄与压力机以及注塑机技术规格的相互关系。 2.以教材《模具设计基础》结合模具拆装实训,进行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快速掌握冲塑模的基本知识和拆卸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撰写和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 四、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本次实训时间为2个星期(60学时)。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冲压模具拆装实训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姓名:王民兴 班级:机电1411 学号: 14342110 指导老师:曹清 评语及成绩: 2016年11 月2日

实验一:冲裁模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此次冲裁模设计项目,掌握冲裁的变形过程及 断面特征。 2.掌握冲裁模工作零件尺寸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确定冲 裁的合理间隙。 3.能够正确进行冲裁工艺的计算,并在学习之后,以 此为依据进行冲压设备的正确选择。 4.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进行冲裁件的排样,并在不同 的排样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5.学习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判断冲裁件的工艺性并 进行优化改进。 6.学习冲裁模的结构选定以及各组成零部件的设计。 二、实验用模具及工具 下模座,导柱,弹簧,卸料板,活动挡料销,导套,上 摸座,凸模固定板,推件块,连接打杆,推板,打杆,模柄,冲孔凸模,垫板,落料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螺钉,导料销。 三、紫铜板冲孔模总体方案的确定 1.冲制该零件的基本工序是:冲孔、落料。

方案一: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二:采用导板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三:采用导柱导向简单冲裁模。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但冲模在使用安装时麻烦,需要调试间隙的均匀性,冲裁精度低且模具寿命短,适用于精度要求低、形状简单、批量小或试制的冲裁件。 方案二模具比无导向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模具制造复杂,冲裁时视线不好,不适合单个毛坯的送料、冲裁。 -方案三模具导向准确准确、可靠,能保证冲裁间隙均匀、稳定,因此冲裁精度比导板模高,使用寿命长,但比前两种模具成本高。 由于紫铜板批量小,精度低,故采用无导向简单冲裁模就能满足工艺要求,并能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故采用方案一。 2.紫铜板冲孔模结构形式的确定 (1).操作方式的选择 选择手工送料操作方式。 (2)定位方式选择 工件在模具中的定位主要考虑定位基准、上料方式、操作安全可靠等因素。

模具钳工岗位培训方案.

模具钳工岗位培训方案 一、培训对象 中专及以上机电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 为模具生产与应用的相关企业培养能够正确的阅读及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能够熟练装配、调试、维修常见冲压模具、塑料模具人员。使受训人员掌握模具的装配、维修等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模具装配、调试、维修等工作能力,达到国家模具钳工中级工的考核要求,为从事模具装配、调试技术工作奠定岗位专项能力。 三、技能要求 1、能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的装配。 2、能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的安装、试模、检验和保养等工作。 3、会分析模具常见的故障,合理设计维修步骤和方法。 4、能制订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装配工艺能力。 四、就业岗位 学员经过培训后,从事冷冲模具和塑料模具制造装配、调试、维修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五、培训课程及学时数

六、考取技能证书 模具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七、培训时间 6个月 八、培训方式 采用“1+2+1+2”的“工学交替”的培训方式,“1”为在企业学习1个月;“2”回学校学习2个月。学生经过1个月的企业实践学习,再回到学校进行2个月的理论学习。 九、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一、学时数 80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和仪器,具备查阅常用标准件、公差配合等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具备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生活态度,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本课程培养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1)掌握使用正投影法原理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使用仪器绘图的操作技能,并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掌握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概念和配合的种类,掌握查表确定标准公差的方法,能根据配合要求确定尺寸公差;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能根据要求查表确定表面粗糙度值,并标注。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了解制图标准及绘制简单图样 任务一认识机械图样 任务二绘制手柄图样 任务三绘制专用量具图样 任务四绘制起盖器草图 项目二绘制基本几何体视图 任务一绘制平面体三视图 任务二绘制回转体三视图 项目三绘制及识读组合体视图 任务一绘制轴承座三视图 任务二绘制切割圆柱体三视图 任务三绘制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 任务四标注支架组合体尺寸

冲压模课程设计及绘制装配图

冲压模课程冲压模课程设计及绘制装配图设计及绘制装配图 冲模图纸由总装配图,零件图两部分组成。 一个零件往往需多道工序,用几副模具才能加工完成,由指导老师指定一副模具进行设计。为防止总装配图设计反复,应先画装配结构草图,经指导教师认可后,再画正式的总装配图。 总装配图应有足够说明冲模构造的投影图及必要的剖视,剖面图,一般主视图和俯视图对应绘制。绘图时,先画工作零件,再画其它各部分零件,并注意与上一步计算工作联合进行。如发现模具不能保证工艺的实施,则须更改工艺设计。 装配图的绘制除遵守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外,它还有一些习惯或特殊规定的绘制方法。绘图的步骤如下: 一. 布置图面及选定比例 1. 图样幅面应符合国家标准(GB4457.1-84),基本幅面代号及尺寸如下表2-2: 表2-2 图纸基本幅面代号及尺寸 必要时允许将表中幅面的一边加长(1号及0号幅面允许加长两边),其加长量根据需要确定。一般常用1号图纸绘制装配图即可,必要时亦可用0号图纸。绘图时先将图纸及标题栏的外框线按规定绘出,这样在图纸上所剩的空白图面即为绘图的有效面积。 2. 绘图比例最好取1:1,这样直观性好。小尺寸模具的模具图可放大,大尺寸可以缩小,但必须按照机械制图要求缩放。 二. 模具总装配图

模具总装配图的一般布置情况如图2-2 1. 视图 一般情况下,用主视图和俯视图表示模具结构(图2-3)。主视图上尽可能将模具的所有零件剖出,可采用全剖视或阶梯剖视,绘制出的视图要处于闭合状态或接近闭合状态,也可一半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处于非工作状态(图2-4)。俯视图可只绘出下模或上,下模各半的视图。有必要时再绘一侧视图以及其它剖视图和部分视图。 图2-2 在剖视图中所剖切到的凸模和顶件块等旋转体时,其剖面不画剖面线;有时为了图面结构清晰,非旋转形的凸模也可以不画剖面线。 条料或制件轮廓涂黑(涂红),或用双点画线表示。 2. 工件图和排样图 工件图是经模具冲压后所得到的冲压件图形。有落料工序的模具,还应画出排样图。工件图和排样图一般画在总图的右上角,并注明材料名称,厚度及必要的尺寸。若图面位置不够,或工件较大时,可另立一页。工件图的比例一般与模具图一致,特殊情况可以缩小或放大。工件图的方向应与冲压方向一致(即与工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一样),若特殊情况下不一致时,必须用箭头注明冲压方向。 3. 技术条件

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精)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其他金属材料成型技术课程 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的绘制 主讲教师:王嘉

一、模具装配图的绘制 模具装配图是拆绘零件图的依据,应清楚表达各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及固定连接方式。模具总装图的一般布置情况如下图所示。 1.主视图 主视图是模具总装图的主体部分,一般应画上、下模合模状态的剖视图。主视图中应标注模具闭合高度尺寸,条料和工件剖切面应涂黑,以使图面更清晰。 2.俯视图 俯视图一般反应模具下模的上平面。对于对称零件也可以一半表示上模的上平面,一半表示下模的上平面。非对称零件如果需要,上、下模俯视图可分别画出,均绘制俯视可见部分。有时为了了解模具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未见部分用虚线表示。俯视图与主视图的中心线重合,并标注前后、左右平面轮廓尺寸。下模俯视图中的排样图轮廓线用双点划线表示。 3.侧视图、局部视图和仰视图 这些视图一般情况下不要求画出。只有当模具结构过于复杂,仅用上述主、俯视图难以表达清楚时,才有必要画出。 4.工件图 工件图是经模具冲裁后所得冲件的形状和尺寸。零件图应严格按比例画出,其方向应与冲裁方向一致,同时要注明零件的名称、材料、厚度及有关技术要求。

5.排样图 对于落料模、含有落料的级进模和复合模,必须绘制排样图。排样图的绘制方向应与操作时的送料方向一致。 6.标题栏和明细表 标题栏和明细表应放在总图的右下角,总装图的所有零件(含标准件)都要详细的填写在明细表中。标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各工厂也不尽相同,下图的标题栏和明细表格式仅供参考。 7.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中一般仅简要注明对本模具的使用、装配等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冲压力的大小、所选设备型号、模具标记及相关工具等。当模具有特殊要求时,应详细注明有关内容。 应当指出,模具总装图中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允许做出相应的增减。 二、模具零件图的绘制 模具零件图是模具加工的重要依据,对于模具总装图中的非标准零件,均需绘制零件图。有些标准零件需要补充加工时,也需画出零件图。绘制零件图时应尽量按该零件

7 装配图的识读

项目八装配图的识读 【课题名称】 装配图的识读(一)(装配图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理解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了解滚动轴承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三、素质目标 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熟悉装配图的内容。 四、教学要求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理解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了解滚动轴承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难点分析】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及尺寸标注。 【分析学生】 1)已经具备了看箱体零件图的知识水平,但对装配图的一些特殊要求不明确,需要多读多练。.

2)要注意灵活掌握国家标准对装配图的规定。 3)要灵活处理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区别,要尽快适应新知识的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作业点评 2)零件图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也是表达设计思想、指导生产和交流技术的重要技术文件。本节开始学习装配图的有关知识。 三、讲授新课 1.装配图的内容 教师结合图分析装配图的内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装配图的内容, 容。

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及规定画法 教师分析装配图视图的选择,讲解装配图中视图的规定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有关装配图视图规定画法的内容;学生讨论各种规定画法的特点,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尺寸标注 简单介绍装配图中必要的尺寸,学生对照图讨论尺寸的类型。4.简单分析装配图中的明细栏及零件序号 5.滚动轴承相关知识 利用网络课程简单介绍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及画法。学生练习滚动轴承的画法。 四、小结 教师简单总结装配图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思考题:装配图的内容与作用和零件图有何不同? 2)装配图的视图有哪些规定画法? 任务1 识读与绘制螺栓连接装配图 【课题名称】 螺纹(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画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螺栓连接、标记与查表,用途、熟悉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的画法。

轴类工程图及模具设计

实训项目四Pro/E 工程图生成 一、实训要求: 1、能较熟练地使用Pro/E进行产品综合造型设计 2、熟练掌握Pro/E造型时的各种造型、编辑方法和技巧 二、实训内容1:根据产品模型图在Pro/E里生成如下二维图(1) 1、图形分析:该产品为一轴类零件的工程图,在生成该工程时应先产生该轴类 零件的主视图,再根据主视图产生该轴类零件的两个剖面。 2、绘制步骤如下: (1)新建一文件,在弹出的子窗口中选择子类型为绘图。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模板,指定生成视图的实体模型。 (3)在绘图中首先产生该零件的主视图。 (4)删掉其余的系统自动产生的视图。 (5)利用投影视图产生该轴类零件的两个部面图。 (6)取消对齐并调整至主视图的上方。 (7)显示轴线及尺寸,并修改一些公差。 (8)插入表面粗糙度符号。 (9)插入注解。 (10)修改其它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3、注意事项: 在生成该视图时,最主要的是生成该轴的两个剖面,生成后取消对齐,调整至轴类零件主视图的上方,最后通过显示轴类的轴线来显示中心线。

实训项目五Pro/E 模具设计 一、实训要求: 1、能较熟练地使用Pro/E进行产品分型面的创建 2、熟练掌握Pro/E分模时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二、实训内容1:根据二维和轴测图在Pro/E里进行分模(1) 1、图形分析:该产品为塑料杯,在PRO/E中进行分模需产生两个分模面,一个 用于型砂,一个用于左右分开。 2、绘制步骤如下: (1)新建一文件,在弹出的子窗口中选择子类型为制造->模具型腔。 (2)装配该塑料杯实体零件,定位方式为缺省。 (3)利用工件的手动或自动功能创建模具型腔坯料。 (4)用曲面复制的方法创建第一个型砂分型面,并延伸至坯料上表面。 (5)利用拉伸曲面的方法创建第二个分型面,以便把塑料杯左右分开。 (6)单击模具体积块,创建模具体积块,并抽取成实体。 (7)创建塑料杯铸模。 (8)定义开模动作前,先隐藏一些其它的参考件和毛坯料及分型面。 (9)通过模具进料孔定义开模动作。 3、注意事项: 在模具模块里生成模具型腔时,分型面的创建是最重要的,以上分型面创建过程中可以使用复制和拉伸等创建曲面的方法进行创建。

模具工程图绘制

1.模具设计依据书 根据模具设计依据书上要求,充分考虑客户的产品要求及所指定的注塑机参数,逐项填写并确定浇套模具的排位计划。并确定制品与模具图之间的关联尺寸及确定模胚与主模料的下料清单。 2.总装图 ①总装图中的主视图侧视图重点表达结构、府视图重点表达位置、辅助表达结构、从主模面分别表达定模及动模具。且碰到结构较复杂的动、动定模具可进行分层表达结构细节。(见下图) ②模具上各零件及分类编号 a.模极从定模固定板到动模固定板从101、102……顺序排布。 b.型腔类零件由定模到动模从201、202、……顺序排布。 c.其它辅助零件从定位圈为起点,按301、302、……顺序排布。 d.标准件和外购件从定位圈固定螺钉为起点,按401、402、……顺序排布。

③顶针、司筒标注 A、用a、b、c……标准不同直径规格的顶针,同直径规格的用下脚1、2、3、…… 记别不同位置顶针。 B、用坐标法在图中标明每一支顶针的位置尺寸。 C、司筒高度统一从某平面主分型面为准注明高度,分型面以上为正、分型面以下为 负,以便精确加工。(实际上采购时,司筒长度不可超过5m/m余量,司筒针长度余量可加大到10mm. D、顶针总长度可取整数(实际上采购时一般取100、150、200、250、300、350、400) ④运水标识 A、标明每一回路进出口,如:IN1、IN2、……;OUT1、OUT2、……。 B、在总装图角落可用空间线示意回路。 C、每回路转折处标明回路组数。如CW1、CW2……。 ⑤螺钉的标识 A、在模具主视图的螺钉位置上,标示如:8—M10X50(表达8颗M10的螺钉) ⑥其它零配件的标识 支撑柱采用SP、导柱采用GP、行程导柱、采用EGP、复位杆采用RP。 ⑦尺寸标注 A、模具图中的X、Y位置尺寸以模具中心为基准、坐标标注。 B、模具图中心须有与制品图相关联的尺寸标注。 C、模具图中心须有与动、定模CNC加工定位尺寸相关联的尺寸标注。 D、模具图中与标准件配合部位,只标注与标准件配合的加工尺寸。 3.加工工序图 在钻顶杆和CNC加工前完成所有模具零件图、线切割斜顶图、铜工加工图、以便加工顶针孔、CNC加工形面、电极。 4.模具零件图 A、各图中零件摆放应与装配图保持一致,即各模板图中主视图一律与装配图中的动模府 视图相对应。一律取模板的右下角为基准角,这样把每张图纸顺序叠放,也就相当于将模具虚拟组装起来。 B、模具零件图中的Z方向尺寸,以总装图的主平面分型面为基准。 C、对于型腔孔导柱导套孔等有位置要求的孔系,孔间公差的标注为L+0.01。 D、模具中滑动配合选用H7/F6,固定配合选用H7/m6,型腔件间的配合采用H7/K6。5.所有图纸标题栏,均统一从模具设计资料中调入。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填空题

一、填空题 1. 视图包括 ________ 、 _____ 、_______ 、________ 4种。 2. 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___________ 。 3. 按正投影法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影,可得到主视图、俯视图、 左视图、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六个基本视图。 4. 主、俯、仰、后视图,_______ ;主、左、右、后视图,_________ ;左、俯、右、仰视图,_________ 。 5.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_________ 。 6. 物体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 为 _______ ,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_________ 。 7 .画剖视图时,不要漏画剖切面后面的_____________ 。 8. 向视图是可以_____ 的视图。向视图通常用______ 指明投射方向。 9. 为了在剖视图中容易分辨出机件内部的 ________ 和_________ ,在剖 切面剖到的实心处应画_________ ,而孔等空心处不画,剖面线应与机 件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__________ 角。 10. 按物体被剖切范围的大小可将剖视图分为 ________ 、_______ 和一_____ 3种。 11. 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_ _____ 图。 12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开机件绘图时,应先________ 后 _____ 。 13. 半剖视图中,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___________ 。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________ 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15. 需要保留部分外形又要表达内形的不对称机件,采用—剖视图。 16. 移出断面图是画在视图__________ 的断面图,移出断面图的轮廓 线用 _____ 线绘制。 17.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_______ 。 18. 机械零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有 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 及其它规定画法。 19. 局部视图是将机件的______ 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20. 重合断面图是画在视图________ 的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 用 _______ 线画出。

模具行业常用术语及解释

模具行业常用术语 欧阳学文 1. 什么叫PL面? PL面又称:分型面、啪拉面,是指模具在闭合时前模和后模相接触的部分。2. 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与PL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面。3. 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1条=0.01mm,丝为香港用语,1丝=0.01mm,所以1条=1丝。4. 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壮分型部分称为枕位。5. 火山口是什么?BOOS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型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6. 呵指是什么?呵指的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7. 什么是老虎口?老虎口又称为: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8. 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9. 什么叫胶位?模具上的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10. 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11. 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BOSS的柱称为:柱位。12. 什么叫虚位?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13. 什么叫扣位?产品

上连接用的钩称为:扣位。14. 什么叫火花纹?电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纹称为火花纹。15. 铜工是什么?电火花通常采用易于加工的铜料做放电电极,称为铜工,也称电极,铜工一般分为:粗工、粗幼工、幼工、幼工又称精工。16. 火花位通常是多少?放电过程中,铜工和钢料之间的放电间隙称为火花位,粗工火花一般在15到50条,幼工火花位一般在5到15条。17. 料位是什么?塑胶产品的避厚,也称肉厚。18. 原身留是什么?原身留是相对与割镶件而言,原身留是指一整块钢材为加工胚料,加工的时候一起加工出来。19. 熔接痕是什么?两股塑胶相遇所形成的线称为熔接痕。20. 喷流是什么?塑胶从进胶口进入型腔后形成弯曲折叠似蛇的流痕称为喷流。21. DME是指什么,HASCO是指什么?标准件的标准,DME是美制的,HASCO是欧制的。 22. 什么叫倒扣?产品中前后模无法直接脱模的部分成为倒扣。23. 什么叫防呆?防呆是一种习惯用语,就是防止出现一种非常简单的错误,防止发呆!例如:一镶件在天地侧都做有相同大小的挂台,现场装配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天地侧装反,但是他在镶件的一侧做挂台,这时,如果天地侧

模具CAD汇总

模具CAD 相关练习题 16.简述模具 CAD/CAM 技术优越性? 答: (1) CAD/CAM 技术可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 从而提高模具质量; (2) CAD/CAM 技术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3) CAD/CAM 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成本; (4) CAD/CAM 技术将技术人员从繁冗的计算,绘图和 NC 编程中解放出来,使其可从事更多创造性劳动. 17.模具 CAD/CAM 技术的特点? 答: (1)具有较强的几何建模能力. (2)有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建有模具标准件的图形数据库,以便调用. (3)针对数表,线图和公式精选程序化处理. (4)有丰富的工艺数据库. 18.模具 CAD/CAM 系统的特点? 答: (1)具有产品建模的功能,是根据产品零件图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精度要求等进行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 具有修改及再设计的功能, (2) 采用参数化设计及变量装配设计方法. (3)具有存放大量模具标准图形及数据,以及设计准则. 19.模具 CAD 功能模块有哪些? 答: (1)图形处理模块; (2)三维几何造型模块; (3)装配模块(4)计算机辅助工程模块 (5)机构动态仿真模块; (6)数据库模块; (7)用户编程模块. 20.什么是参数化设计方法? 答:参数化设计是用几何约束,工程方程与关系来定义产品模型的形状特征,也就是对零件各种特征施加各种约束形式, 从而达到设计一组在形状或功能上具有相似性的设计方案, 参数化技术又叫尺寸驱动几何技术. 21.什么是变量化设计特点? 答:通过求解一组约束方程组,来确定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约束方程驱动可以是几何关系, 也可以是工程计算条件.约束结果的修改受到约束方程驱动. 22.CAD/CAE/CAM 分别是指 , , . CAD/CAE/CAM 分别是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辅助制造. 23.CAD/CAM 是以计算机 , 为支持环境,实现对产品 的 , , , , , , ,仿真和NC加工和检测。 CAD/CAM 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为支持环境,实现对产品的描述,计算,分析,优化,绘图,工艺设计,NC 编程,仿真和NC加工和检测。 24.通常将 CAD/CAM 系统功能归纳 为, , , , ,数控编程和加工仿真等. 通常将 CAD/CAM 系统功能归纳为几何建模 , 计算分析 , 工程绘图 , 工程数据库的管理 , 工艺设计 ,数控编程和加工仿真等. 25.CAD/CAM 系统基本功能包括, , 功能. CAD/CAM 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图形显示功能 , 存储功能 , 输入输出功能. 26.CAD/CAM 系统的硬件 由, , , 设备等组成. CAD/CAM 系统的硬件由主机 , 外部存储器 , 图形终端 , 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27.CAD/CAE/CAM 系统软件分, ,和.

模具图面绘制标准

模具图面绘制标准 一、图面管理规范 1、图面要求:视图配置以表达清楚为原则,一般有三个方向视图: 1)工程图作为主视图(包括尺寸标注、零件代号,局部视图等),注意表达清楚 所有零件,并编上零件代号,同一零件用同一代号表示,以免混淆(各零件画 法见下表)。 2)在主视图下方绘制俯视图,用以表示模板厚度及避位深度等在主视图上无法表 示的形状尺寸; 3)如有在主视图或俯视图上未能表达清楚的零件,可用侧视图表示。(主视图表 3)材质:注明该模板的材质。 4)模板名称:注明该模板的中文名称。 5)图号:注明第几块模板和该工程模板总数,中间用“/”分隔(例:1/6)。 6)规格:注明该模板的规格尺寸(长*宽*厚)。 7)热处理硬度HRC:注明该模板的热处理等级。 8)单位:注明本图的尺寸单位,一般采用毫米(mm)表示。 9)设计:原始设计绘图者签名,电脑输入,汉字表示。

10)审核:审核者签名,一般为课级以上或其指定授权人。 11)制作人:模具制作者签名。 12)制作主管:模具课主管检查签名。 13)核准:由部门经理或总经理签核。 3、图层要求: 0模板外形,零件外形层 PART 零件图层 DIM 尺寸标注层 CENTER 中心线层 DASH 虚线层 TEXT 文本注解说明层 等等 二、结构图画法标准 1、结构图画法标准原则: 结构图图面要能正确、清楚地表达整副模具的主要结构,使整副模具更清晰明了 化。 2、标注要求: 结构图上应标注以下尺寸:模具总长,总宽,下模高度(包括顶料销),模板厚度,顶料销顶出高度和滑块行程,打板行程,打板高出模面高度等。 3、模板编号: 模具结构图上要在正或侧视图上对模板进行编流水号,从“01”开始,按从下到 上的顺序一次排列,编号要求从左到右保持水平,从上到下保持垂直。

识读装配图

识读装配图 课题:识读装配图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讲解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3、讲解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教学要求:1、了解装配图在生产与设计中的作用和装配图的内容。 2、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能够区分其与零件图的尺寸标注的不同。 3、熟悉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教学重点: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教学难点:装配图上各类尺寸的区分与识别。 教学方法:对照ppt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讲解读零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装配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文件。它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零件、部件间的装配、联接关系的技术图样。本次课我们开始学习装配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装配图的作用 在产品或部件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是先设计画出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画出零件图;在产品或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先根据零件图进行零件加工和检验,再按照依据装配图所制定的装配工艺规程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在产品或部件的使用、维护及维修过程中,也经常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2、装配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 根据产品或部件的具体结构,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用一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 装配图中必须标注反映产品或部件的规格、外形、装配、安装所需的必要尺寸,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计算而确定的重要尺寸也必须标注。 (3)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中用文字或国家标准规定的符号注写出该装配体在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零、部件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 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并按一定格式将零、部件进行编号,填写标题栏和明细栏。 (二)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由于装配图主要是用来表达零、部件的装配关系的,所以在装配图中不需要注出每个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这些尺寸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类。 (1)规格尺寸 规格尺寸是表明装配体规格和性能的尺寸,是设计和选用产品的主要依据。 (2)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包括零件间有配合关系的配合尺寸以及零件间相对位置尺寸。 (3)安装尺寸 安装尺寸是机器或部件安装到基座或其他工作位置时所需的尺寸。 (4)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是指反映装配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外形轮廓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计算而确定的尺寸和主要零件的主要尺寸以及在装配或使用中必须说明的尺寸。

制图基本知识答案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单选题 1.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B.零件图的识读 C.装配图的识读 D.机械传动 答案:D 2 .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中按作用可分为 A.已知尺寸和未知尺寸 B.可求尺寸和不可求尺寸 C.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D.外形尺寸和内部尺寸 答案:C 3 . 若采用5: 1的比例在图中绘制了一个直径为100mm的圆,则在图样上该圆尺寸标注为 A.Φ100mm B.Φ500mm C.Φ20mm D.Φ10mm 答案:C 4 . 下列关于尺寸标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的时候,同一张图样可采用不同尺寸线终端的形式。 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C.尺寸数字不可由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应将图线断开。 D.标注球面的直径和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面加"S",对于轴、螺杆、铆钉或者手柄等端部,在不至于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符号"S"。 答案:A 5 . 以下可以作出不同位置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工具组合是 A.45度三角板 B.圆规 C.圆规和直尺 D.30度、60度三角板和丁字尺 答案:D 6. 在图样中点画线不可以用来表达的是 A.对称结构的对称线 B.回转结构轴线 C.假象结构的轮廓线 D.圆心的十字相交的定位线 答案:C 7 . 对图形进行线段分析,其中R12是 A. 已知线段 B. 中间线段 C.连接线段 D.未知线段 答案:C 8 . 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单位为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答案:C 9. 画圆需要的工具是以下哪个 A.圆规 B.丁字尺 C.三角板 D.曲线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