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专题讲解及答案详解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配部分物质系数→观察配剩余物质系数→检查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详解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变的反应,一般从反应物着手配平。
如:Pt+HNO3+HCl—H2PtCl6+NO↑+H2O分析:还原剂Pt和氧化剂HNO3中N的化合价全变,可从反应物着手,先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确定Pt和HN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4之后,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得到: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2.自变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同一物质中同种元素变价和不同种元素变价两种情况),一般从生成物着手较好。
如:(NH4)2PtCl6Pt—Pt + NH4Cl + HCl↑ + N2↑分析:该反应是(NH4)2PtCl6中N与Pt之间发生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从生成物着手,先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Pt和N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2,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得:3(NH4)2PtCl6==3Pt+2NH4Cl+16HCl↑+2N2↑3.部分变两边配如:Zn+HNO3——Zn(NO3)2+NH4NO3+H2O分析:该反应中HNO3部分被还原,其化学计量数应为变与不变之和。
对于这类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宜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着手,先确定Zn和NH4NO3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4和1,再用观察法配平Zn(NO3)2、HNO3、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4、10、3。
4.多变要整体配如:Cu2S+HNO3——Cu(NO3)2+NO↑+H2SO4+H2O分析:Cu2S中的Cu和S同时失去电子,应从反应物着手,把Cu2S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
确定了Cu2S和N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和10之后,再用观察法确定H2SO4、Cu(NO3)2、HNO3、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3、6、22、8。
又如:P4+CuSO4+H2O——Cu3P+H3PO4+H2SO4分析:Cu和部分的P4得到电子后形成一个整体Cu3P,应从生成物着手,先确定Cu3P和磷酸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0和24,再用观察法配平P4、CuSO4、H2SO4、H2O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11、60、60、96。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1+5×2) ×4 ↓2×2 ×11
+3 -2
+4 -2
2 Fe2O3 + 8 SO2
5 NH4NO3
2HNO3 + 4 N2 + 9 H2O
二、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MnO4- + Ⅰ- + H+
Mn 2+ + Ⅰ2 + H2O
1、先用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产物;还原剂和氧化产物
2 MnO4- + 10Ⅰ- + H+
4 Zn +10 HNO3
↑2×1 ×4
+2
+1
4 Zn(NO3)2 + 1N2O + 5 H2O
↓4×2 ×1
-3 +4 3(NH4)2PtCl6
0
0
3Pt + 2 N2+ 2 NH4Cl +16HCl
↓4×1 ×3 ↑3×2 ×2
3 Cl2 + 6 KOH
5KCl + KClO3 + 3 H2O
还原剂 :氧化剂 = 1 : 2
HNO3(氧化剂)
0.1mol
NO2 (N原子守恒)
2.24L
注意: 氧化剂与还原产物 ;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 中有某种原子守恒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标 变 价
-3
0
NH3 + O2 _
+2 -2
-2
N O + H2O
2、计算变化值 =变价×化合价变化的原子数
( 原子数应该选用 角色简单 的物质 )
根据N原子守恒: HNO3(被还原)
第09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缺项配平及计算(讲义)(解析版)

第九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缺项配平及计算1.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则(1)一般配平原则(2)“缺项”配平原则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补项的两原则(3)陌生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特别强调:1.理解并记忆常见氧化剂或还原剂对应的反应产物。
2.运用“有升必有降”找出隐含反应物或生成物。
3.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时要看清化学式中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特别是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有不同化合价的升降变化)。
4.运用电荷守恒时,要准确把握H+与OH-的使用符合题中反应环境。
课堂检测011.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铬(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是铬元素,则得电子的物质是K 2Cr 2O 7,失电子的物质是Na 2SO 3,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6,而铬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 (设化合价为n )。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0.05 mol·L -1×0.024 L×(6-4)=0.02 mol·L -1×0.020 L×2×(6-n ),解得n =3。
2.取x g 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过程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 960 mL 的NO 2气体和672 mL 的N 2O 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02 g 。
则x 等于( )A .8.64B .9.20C .9.00D .9.44 答案:B【解析】反应流程为⎭⎬⎫Mg Cu ――→浓HNO 3 ⎩⎪⎨⎪⎧Mg 2+、Cu 2+――→NaOH ⎩⎪⎨⎪⎧Mg (OH )2Cu (OH )2NO 2、N 2O 4 x g =17.02 g -m (OH -),而OH -的物质的量等于镁、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浓HNO 3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即n (OH -)=8.96 L 22.4 L·mol -1 ×1+0.672 L 22.4 L·mol -1 ×2×1=0.46 mol ,所以x g =17.02 g -0.46 mol×17 g·mol -1=9.20 g 。
专题突破06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方程式配平-高一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

[答案]
(1)MnO2
氧化
(2)MnO2 的氧化性较强
HCl
还原性
△
2.已知: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Cl2+2HBr===Br2+2HCl
③Br2+2HI===I2+2HBr
(1)MnO2 、 Cl2 、 Br2 、 I2 的 氧 化 性 由 弱 到 强 的 顺 序 为
交”。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注: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
为S的情况。
H2S中-2价的S易被氧化为0价的S,而不易被氧化为+
4价的S(SO2);同样,H2SO4中+6价的S易被还原为+4价
的S(SO2),而不易被还原为0价的S。
注意事项
此规律适用于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情况下
氧化剂,则 Rx是还原剂,RO
是氧化产物。(2)R
2
x
xRO2,
1 个 Rx 失去 2 个电子,根据 R 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可得 4x6=2,x=2。
【例题4】 有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共10.0 g,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
、洗涤、烘干后得到0.466 g沉淀。试求: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以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即只能做氧化剂,
不能做还原剂。如H+、Al3+、浓硫酸中的S 、HNO3中的N等。
(2)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而不能得到电子,所
以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即只能做还原剂,
不能做氧化剂。如Fe、Cu、S2-、I-、Br-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的负、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Fe2++bBr-+cCl2==dFe3++eBr2+f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A.2、6、4、2、3、8B.2、4、3、2、2、6C.2、0、1、2、0、2D.2、2、2、2、1、4【答案】A【解析】根据氧化性的强弱判断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然后再与溴离子反应,所以至于亚铁离子反应时a/c的值最大是2,氯气逐渐增多,当与溴离子反应完全时a/c的值最小为2/3,所以a/c的取值范围应是2/3≤a/c≤2。
A、a/c=2/4=1/2<2/3,不符合,错误;B、a/c=2/3,符合,正确;C、a/c=2/1=2,符合,正确;D、a/c=2/2=1,符合,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氯气与溴化亚铁反应的判断,系数的分析2.(本题16分)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PbS等)制备钼酸钠晶体的部分流程如下:(1)焙烧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逆流焙烧”的措施,则该措施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焙烧时生成Mo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碱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重结晶得到的母液可以在下次重结晶时重复使用,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必须净化处理,原因是。
(5)下图是碳钢在3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①碳钢在盐酸和硫酸中腐蚀速率随酸的浓度变化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钼酸盐对碳钢的缓蚀原理是在钢铁表面形成FeMoO4—Fe2O3保护膜。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目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题目一、配平原则1. 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
2.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 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方程式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二、配平步骤1. 标价态:-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 列变化:- 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3. 求总数:-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4. 配系数:-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检查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
三、题目及解析1. 配平反应Cu + HNO_3(稀)→ Cu(NO_3)_2+NO + H_2O- 标价态:- Cu:0价;HNO_3中N:+ 5价;Cu(NO_3)_2中Cu:+ 2价;NO中N:+2价。
- 列变化:- Cu元素化合价升高:0→+2,升高2价;N元素化合价降低:+5→+2,降低3价。
- 求总数:-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Cu化合价升高共3×2 = 6价,2N化合价降低共2×3=6价。
- 配系数:- 所以Cu的系数为3,NO的系数为2。
根据N原子守恒,HNO_3的系数为8,根据H原子守恒,H_2O的系数为4。
配平后的方程式为3Cu +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2. 配平离子方程式MnO_4^-+H_2O_2+H^+→ Mn^2 + +O_2+H_2O- 标价态:- MnO_4^-中Mn:+7价;H_2O_2中O:-1价;Mn^2+中Mn:+2价;O_2中O:0价。
- 列变化:- Mn元素化合价降低:+7→+2,降低5价;O元素化合价升高:-1→0,升高1价,由于H_2O_2中O是-1价,生成O_2时,每个O_2分子有2个O原子,所以H_2O_2中O化合价升高2价。
- 求总数:-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2MnO_4^-化合价降低共2×5 = 10价,5H_2O_2化合价升高共5×2 = 10价。
09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技巧、习题附答案

第9讲氧化还原的配平基本知识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1)标价:标出有变化的化合价。
(2)分类定方向:先确定反应的类型,后决定配平的方向。
(3)配氧化-还原部分:根据电荷守恒。
(4)配非氧化-还原部分:根据原子守恒。
2、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指常见元素化合价容易确定的)(1)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变价元素在二种反应物分子内(包括歧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中的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者)(2)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二种变价元素在同一反应物分子内)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常见的题型:(1)元素化合价容易标出的(元素化合价容易确定的)a、顺向(左向右)配平。
(变价元素在不同反应物物质间,含歧化反应)b、逆向(右向左)配平(变价元素在同一种反应物内)(2)元素化合价不容易标出的(元素化合价不容易确定的)自定义零价法例题例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下面的例题、练习要求相同)−Cu(NO3)2 + NO↑ + H2OCu + HNO3(稀)−→−Zn(NO3)2+ N2O↑+ H2O(中间过程保留分数)例2、Zn + HNO3(极稀)−→−KCl+ MnCl2+ Cl2+ H2O例3、KMnO4 + HCl−→−H3AsO4 + S↓ + NO↑例4、As2S3 + HNO3 + H2O −→−SO2 + Fe2O3例5、FeS2 + O2 −→参考答案例1:3、8、3、2、4;例2:4、10、4、1、5;例3:2、16、2、2、5、8;例4:3、10、4、6、9、10;例5:4、11、8、2;习题一−热KCl + KClO3 + H2O1、Cl2 + KOH−→−Na2S + Na2SO3 + H2O2、S + NaOH−→3、尝试,你还能用上述方法从左往右配吗?能否换个角度将陌生情景转为熟情景。
不妨试一试,从右往左配平,或将反应式反写。
−∆KNO2+ O2↑KNO3−→−∆CuO+ NO2↑+ O2↑4、Cu(NO3)2−→5、 AgNO 3−→−∆Ag + NO 2↑+ O 2↑6、自定义零价法。
中学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二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原则:1、化合价升降守恒(即得失电子守恒) 2、质量守恒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配平技巧1、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全升全降 技巧:以反应物或生成物作为参照物均可5 24 30 12 24 28 C 6H 12O 6+ KNO 3 — CO 2↑+ N 2↑+ KOH+ H 2O2、反应物中某一物质中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 技巧:一般以生成物作为参照物1 4 1 3 2Fe+ HNO 3(浓) — Fe(NO)3+ NO 2↑+ H 2O3、对于歧化、分解、归中、化合反应 技巧:看分不看合2 3 3 13 2 2 3 4 6 5 6 4 3 2 4 P+ KOH+ H 2O — PH 3+ KH 2PO 2KClO 3—— KCl + O 2↑NH 3 + NO — N 2 + H 2ONO + O 2+ H 2O — HNO 34、同一物质中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技巧:整体法配 4 11 2 8 3 22 3 6 15 2 5 3 1 2 5 8 FeS 2 + O 2 — Fe 2O 3 + SO 2Cu 2S+ HNO 3 — H 2SO 4+ Cu(NO 3)2+ NO ↑+ H 2OP+ CuSO 4+ H 2O — Cu 3P+ H 3PO 4+ H 2SO 4KMnO 4+ H 2O 2+ H 2SO 4— K 2SO 4+ MnSO 4 + O 2↑+ H 2OKClO 3 + HCl — Cl 2↑+ KCl + H 2OCl 2 + NH 3 — NH 4Cl + N 2S + KOH — K 2S + K 2SO 3 + H 2OCrI 3+ Cl 2+ KOH — K 2CrO 4+ KIO 4 + KCl+ H 2O5、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一致,只是检查时应注意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Cr 2O 72-+ Cl -+ H + — Cr 3++ Cl 2↑+ H 2OMnO 4- + I -+ H +— Mn 2++ IO 3-+ H 2OCl -+ ClO 2-+ H +— Cl 2↑+ H 2OCr 2O 72-+ Fe 2++ H +— Cr 3++ Fe 3++ H 2O6、缺项配平方法:缺项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时,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出发生氧化还原的系数,再观察两端, 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确定未知物并配平(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一般为酸、碱、H 2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教师:邓老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简单计算一、考点、热点回顾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简单计算(1)奇数配偶法:此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其步骤为“一看、二找、三定、四平、五查”(内容略 )。
例如:Cl2 +2NaOH =NaCl+NaClO+H 2O。
(2)逆向配平法:对于歧化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用化合价升降法在反应式右边进行配平。
例如: 3Cl2+6KOH=5KCl+KClO 3 +3H2O(3)合一配平法:当三种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氧化和还原产物有三种时,应将其中两种合并作为一种来看,这样配平就显得简单了。
例如:KNO 3+S+C — K2 S+N2+CO2 。
因为右边的 K 2KNO 3 和 S,故左边 KNO3 与 S 的系数比必须满足2∶ 1,所以先在S 中,K 与 S 分别来自左边的KNO 3前添上系数 2,然后将2KNO 3和 S 看作一个整体来配平:2KNO 3+ S +3C = K2S+3CO2+N2 。
(4)平均化合价法:此法适用于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步骤为:先根据氢+1 价,氧-2 价来确定碳原子平均化合价,再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例如:5C2H4 O+2KMnO 4+3H2 SO4 = 5C2 H4O2+K2 SO4 +2MnSO 4+3H2 O(5)离子方程式配平法:此法适用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例如FeS2 4 2 42 2SO 4 中元素化合+CuSO+H O—— FeSO +Cu S+H 价变化错综复杂,给配平带来了麻烦,若将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化合价变化情况就清楚了,即:5FeS2+14Cu2++12H 2O= 5Fe2+ +3SO4 2-+7Cu2 S+24H+然后,将离子方程式改写为化学方程式,即:5FeS2+14CuSO 4+12H 2O = 5FeSO4+7Cu 2S+12H2SO4 。
(6)零价配平法:对于如 Fe3C 的复杂化合物,可假定Fe、 C 均为零价,然后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例如:亲爱的学子: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勤思考、勤动手、务求实”.第1页共8页高一化学教师:邓老师3 Fe3C+ 40 HNO 3 = 9Fe(NO 3)3+3 CO 2 +13NO+20H 2O。
二、典型例题【 1】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A. KClO 3 →KClB.KCl→ AgClC.H+→ H2 D. C→CO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要加入还原剂实现”此变化,则说明各选项变化为氧化剂的变化,即变化中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情况,判断各项知A、C 项符合这一点;但对于A 项还要注意,实现KClO 3 →KCl的变化有多种方式,如KClO 3 受热分解也能得到KCl ,即实现A 项转化不一定要加入还原剂。
故答案为C 项。
【易错点点睛】选 A、 C 项。
错因是对KClO 3→KCl的多种变化方式没有把握好。
【延伸题】标准状况下,往100mL0.2mol/L的 FeBr2 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 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A、 0.224LB、0.336LC、0.448LD、 0.672L【答案】C【解析】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当往 FeBr2中通入氯气,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Fe3+;2)1)Cl 2 +2Fe2+ =2Cl2 ——2。
因此溶液反应中反应的情况应该是:Fe2+被完全氧化并有 50% Br —被氧化。
根据电子得失关系,Cl+2Br =2Cl +BrFe2+、Br —离子失去的电子总数(0.02mol+0.02mol=0.04mol )等于 Cl 2得到的电子总数。
由于每个Cl 2在反应中得到2 个电子,因此 Cl 2 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其体积为 0.448L 。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注:分析多种离子共存的溶液体系的电解问题时,也必须考虑离子反应次序——对于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的离子,电解过程中一般优先放电。
)【易错点点睛】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氧化性)越强的物质(或微粒)优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由于2Br-+ Cl2=Br 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 Br-被氧化,即有0.02mol 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 。
错选 A。
【 2】取 17.4 g MnO 2 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共热制取氯气(假设 HCl 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MnO 2 作催化剂B、盐酸未完全反应C、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D、反应产生 2.24L 氯气(标况)【答案】 C【解析】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对应的还原性逐渐减弱,直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被停止。
因此该反应过程中,虽然MnO 2 过量,盐酸也不可能完全反应,同样的,收集到的气体也不可能是2.24L 。
但是不论亲爱的学子: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勤思考、勤动手、务求实”.第2页共8 页高一化学教师:邓老师如何,参与反应的盐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对应的量一定少于0.2mol )。
因此正确选项为C。
(注:许多物质的氧化(还原)性会受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在一些具体的反应中表现出来。
例如,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能够发生反应,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氧化性逐渐减弱,最终反应将停止;若参加反应的金属为Zn 等活泼金属,则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转化为稀硫酸)时,又会有H2产生。
又如,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 NO 2,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氧化性将有所减弱。
当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反应产物变为NO 。
在解此类问题时,必须要打破常规,“动态”地考虑反应进行问题。
这类问题也常在化学计算中出现。
)【易错点点睛】静态考虑反应问题,忽略盐酸浓度变化引起还原性变化的事实。
错选C、 D。
根据该反应中量的关系: MnO2—— 4HCl 可知,该反应中 MnO 2过量,因此 HCl 完全反应。
又因该反应中只有一半的HCl 作还原剂(另一半为起到酸的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0.2mol ),得到2.24L的氯气。
【延伸题】在反应3Cu 8HNO 3(稀 ) 3Cu ( NO 3 ) 22 NO4H 2O 中,有19.2g Cu 被氧化,则被还原的 HNO 3 的质量为多少?【解析】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题设反应中HNO 3 有一部分是作酸,转化为Cu(NO 3)2,另一部分被还原,转化为NO ,则被氧化的 Cu 与被还原的HNO 3的关系式为 3Cu ~ 2HNO 3,则m( H N 3O)19 .2g2 636412 .6 g 。
3【易错点点睛】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列比例式,得m ( H N O 3 ) 86319 .2 g3 50 .4 g64 【答案】 B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2)置换反应不仅有单质参加,而且有新单质生成,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因此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电解质导电过程,实质就是电解的过程,而电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阳离子得到电子生成单质时,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而阴离子转化为单质,因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本题正确选项为B、 C。
【易错点点睛】对电解质溶液导电实质不理解以及对元素化合态形式存在时的化合价的理解不够全面。
【3】下列四类反应:①置换反应,②复分解反应,③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④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只有② B 、只有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本题只有 A 选项正确。
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和实质可以推知它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只要有单质参加或生成,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有亲爱的学子: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勤思考、勤动手、务求实”.第3页共8页高一化学教师:邓老师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这样的两个反应:Na2 O2 +SO2=Na2 SO4、 NH4NO3=N2 O+2HO,虽然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但它们仍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点点睛】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延伸题】X 、Y、Z 为三种单质。
已知:Y 能将 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 又能将 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①单质的氧化性:Y>Z>X;②单质的还原性:Y>Z>X;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A、只有①B 、只有②③C 、只有①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于置换反应既可有金属间的置换、又可在非金属之间置换,因此X、Y、Z 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对于这两种情况,说法①②都可以是正确的;它们对应的离子,如果这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也越弱,因此③④的说法也可以是正确的。
【易错点点睛】思维不够慎密、全面,只把X、 Y、 Z 当作金属或非金属一种情况考虑。
【 4】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钙【答案】 BC来源 :Zxxk.Com][【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B、 C。
对于 B 的分析同上。
解答本题时还应该注意的是:题干中指明盐酸过量,因此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再往溶液中添加硝酸锌时,由于溶液中存在H+,硝酸根离子将显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反应为:4H++NO3— +2Fe2+ =3Fe3+NO↑+2HO因此选项 C 也是正确的。
(注意:在考虑离子共存问题时,一定不要忽视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或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NO3-、 ClO-、 MnO4-、 Fe3+等。
)【易错点点睛】忽略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而漏选。
3NO【延伸题】化合物 A、B、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 A、B 均含 X 元素。
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 X+C,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根据题意:1) A、B、 C 都是化合物;2) A、B 均含 X 元素; 3)反应生成单质X,可以推知该反应为亲爱的学子: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勤思考、勤动手、务求实”.第4页共8页高一化学教师:邓老师“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