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

《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温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感恩,尊敬父母,珍惜家庭温馨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妈妈摘的葡萄》绘本故事书。

2.纸和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3.音乐CD《世上只有妈妈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可能会讲些什么呢?”2.阅读故事(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引导幼儿关注画面和文字,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为什么要把葡萄给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3.讨论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妈妈为什么会摘葡萄给小兔子?妈妈对小兔子的爱体现在哪里?”(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

4.绘画环节(1)教师发放纸和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妈妈。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5.语言表达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

(2)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播放音乐CD《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

7.结束语(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向妈妈讲述《妈妈摘的葡萄》的故事。

2.请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记录幼儿的表现,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3.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妈妈摘的葡萄》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妈妈摘的葡萄》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妈妈摘的葡萄》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的情感体验与传递。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妈妈摘的葡萄》。

2.葡萄实物或图片。

3.纸杯、剪刀、双面胶等制作道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葡萄,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简单介绍。

2.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妈妈摘的葡萄》,注意语气、表情的生动表现。

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情感。

3.故事讨论教师提问:故事中谁摘了葡萄?为什么妈妈要摘葡萄给小兔子?引导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4.语言表达教师出示葡萄图片,引导幼儿用完整、通顺的句子描述葡萄的特征。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5.制作葡萄教师分发制作道具,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葡萄。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葡萄,并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妈妈摘的葡萄》的讲述,让幼儿深刻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葡萄,幼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活动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附:故事《妈妈摘的葡萄》有一天,小兔子在家里玩耍,突然闻到一股葡萄的香味。

它跑到厨房,发现妈妈正在摘葡萄。

小兔子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摘葡萄呢?”妈妈微笑着说:“因为妈妈爱你,想让你尝尝葡萄的美味。

”摘完葡萄后,妈妈把葡萄分给小兔子和小兔子的小伙伴们。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他的妈妈一起去摘葡萄的故事。

故事中小兔子很想吃葡萄,但是他的手太小,摘不到高处的葡萄。

小兔子在妈妈的帮助下,用聪明才智成功摘到了葡萄。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到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学会分享和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葡萄图片、画纸、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幅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葡萄园的美丽画面,引导孩子们谈论他们对葡萄的认识。

然后,讲述小兔子摘葡萄的故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边读边提问,让孩子们回答问题,以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同时,引导孩子们关注画面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小兔子在故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如何解决的。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葡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作品。

完成后,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妈妈摘的葡萄小兔子——手小困难——摘不到葡萄妈妈——帮助聪明才智——成功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故事《妈妈摘的葡萄》讲给爸爸妈妈听。

答案:这是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妈妈一起去摘葡萄的故事。

小兔子很想吃葡萄,但是他的手太小,摘不到高处的葡萄。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2. 学会分享,懂得珍惜亲情。

3.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葡萄画作。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学会分享和珍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绘画技巧,创作葡萄画作。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 培养幼儿合作绘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绘本《妈妈摘的葡萄》及相关图片。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邀请孩子们坐好,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孩子们放松心情。

b. 教师简要介绍绘本故事的主题,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 故事分享:a.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让孩子们感受故事的魅力。

b. 引导孩子们观察绘本中的图片,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

3. 讨论交流:a. 教师提问:“故事中,妈妈为什么要把葡萄留给孩子们?”b. 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孩子们体会妈妈的爱。

4. 绘画活动:a. 教师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b. 教师示范如何绘制葡萄,引导孩子们观察、学习。

c. 孩子们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葡萄画作。

5. 分享作品:a. 教师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画作,鼓励孩子们讲述绘画过程中的趣事。

a. 教师回顾故事内容,强调要学会分享、珍惜亲情。

b. 孩子们表达对妈妈的爱,增进亲子关系。

7. 作业:a.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讨论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

b.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幅家庭画作,增进亲子感情。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体验故事中妈妈和孩子的情感。

2. 开展家庭主题班会,邀请家长们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亲情观念。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故事分享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主要围绕绘本的第三章节“妈妈摘葡萄”展开详细教学内容。

内容包括: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学习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珍惜家人的付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认识大自然的美妙。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感恩家人,珍惜亲情,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学会感恩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葡萄挂图、葡萄实物。

2. 学具:彩笔、画纸、葡萄味零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美妙。

2. 新课呈现:阅读绘本《妈妈摘的葡萄》,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3. 实践操作:展示葡萄挂图和实物,让幼儿观察、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4.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描述葡萄,如“这个葡萄是紫色的,形状圆圆的,味道甜甜的。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观察葡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描述。

6. 感恩教育:引导幼儿讨论妈妈为什么要摘葡萄,让幼儿学会珍惜家人的付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的葡萄2. 板书内容: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学会感恩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描述今天所学的葡萄特征,并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 答案:幼儿描述葡萄的颜色、形状、味道,如“这个葡萄是紫色的,形状圆圆的,味道甜甜的。

”并说:“妈妈,谢谢你给我摘的葡萄,我很喜欢,你辛苦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其他水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妈妈摘的葡萄》。

通过观察、体验、创作,让幼儿感受生活中葡萄的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葡萄的外形、颜色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葡萄的外形、颜色,并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细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葡萄、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串葡萄,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吃葡萄的经历,让幼儿感受葡萄的美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葡萄画作,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等。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并讲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让幼儿按照示范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的美?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妈妈摘的葡萄》2. 板书内容:(1)葡萄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

(3)表达情感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水果,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草莓。

草莓是红色的,形状像心形,表面有很多小籽,味道酸甜可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1内容简介大山里,有狐狸的家,小狐狸在家里饿得呜呜大哭。

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

小狐狸尽管从此再也没见到妈妈,可妈妈放在树下的葡萄却生根发芽一年一年地长了起来,结了串串果实。

小狐狸吃着甜甜的葡萄,感受着妈妈伟大的爱。

主题分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

整篇以“爱”为主题线索,故事中并无提及一个“爱”字,而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却从头至尾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情节分析在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中,故事开始了。

左等右等,妈妈还没回来,饿坏了的小狐狸呜鸣大哭,小可怜的样子,不禁勾起了读者的同情心。

妈妈终于找到了葡萄,准备回家。

想着小狐狸马上就能吃到可口的葡萄,让人禁不住为她们高兴。

就在此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猎人来啦!在妈妈的大声叫喊之中,故事也推向了高潮,读者为小狐狸的命运紧紧捏着一把汗。

故事的结尾凄凉又温馨:孤独的小狐狸,终于感受到妈妈浓浓的爱!角色分析故事一开始,小狐狸紧闭双眼呜呜大哭的场景着实让人揪心,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而随后一页上母子相视而笑的温馨场面又感人万分,这也是整篇故事中母子唯一在一起的情景。

山洞虽小又暗,小狐狸依偎在妈妈身旁幸福的表情却清晰可见。

小狐狸在等待妈妈时露出洞口的那张小脸、微张的小嘴、惊恐的眼神,之后的嚎啕大哭显示出她的弱小与孤独无依,这也是妈妈拔腿飞奔的动力所在。

狐狸妈妈不管是去或回,身姿都是绷紧的,她心中的担心与归心似箭一览无余。

当发现猎人后,狐狸妈妈张大的嘴,让那份焦灼与极度担心充斥读者的耳旁;雪地上小狐狸孤单又落寞的神情,让人心生无限怜悯。

最后一页,当小狐狸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爱意后,湖中涟漪映射出妈妈欣慰的笑容,恍若隔世,母子重又相见,那份浓浓的爱也达到了高潮。

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色彩故事场景很简单,所有的背景都以水墨画大面积渲染,似有若无。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妈妈摘的葡萄》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妈妈摘葡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妈妈摘葡萄》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内容,选自幼儿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葡萄形状、颜色等特征,让孩子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学习分数概念,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葡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帮助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学习分数概念。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幼儿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概念,整体与部分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葡萄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摘葡萄一串,PPT展示葡萄图片,分数卡片。

2. 学具:葡萄形状卡片,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来一串妈妈摘葡萄,让孩子们观察葡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说出葡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将葡萄平均分成几份,讲解分数概念,让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

(2)展示PPT,讲解如何用分数表示不同数量葡萄。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葡萄形状卡片,让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棒将卡片分成不同数量部分,练习分数表示。

(2)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作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思考过程。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份葡萄,讨论如何将葡萄平均分给组内成员,并用分数表示。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收获。

(2)对幼儿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葡萄图片,旁边标注分数。

2. 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显示分数分子、分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水果,尝试用分数表示水果不同数量。

2. 答案:根据观察水果种类和数量,正确表示分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在理解分数概念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绘本《妈妈摘的葡萄》教案
《妈妈摘的葡萄》第一眼吸引读者的是每页上那火红的身影。

满眼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哭泣、紧张,有狐狸妈妈的奔波、焦急。

第二次细读,还是那片火红,火红之中有小狐狸的难过、孤独、无助,狐狸妈妈的辛苦、紧张、坚定。

那份浓浓的母爱尽现眼底,令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心中有隐隐的痛,那是为狐狸妈妈的去世、小狐狸的孤苦无依;心中又有无限的感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爱儿女的妈妈。

学前期的孩子可能还无法体会妈妈对于自己的爱,有时还难免对辛劳的妈妈发发脾气,使使小性子,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来感动孩子,使他们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拳拳爱心呢?
1、观察图画中的狐狸妈妈,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2、讨论故事中葡萄的来历,说说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

1、PPT课件;
2、妈妈关心孩子的相关图片或录像;
3、每人一张上面结满大大葡萄(紫色外框、内部无色)的图片;
4、粉色水笔人手一支。

一、兴趣导入
教师出示第一面:
猜猜小狐狸为什么呜呜大哭?它可能遇到了什么事了
你肚子饿得时候,谁会来帮助你?
看看故事里,是谁来帮助小狐狸的?(讲述故事第二面)
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出现的总是妈妈,妈妈总会想出办法来帮助我们。

二、好妈妈。

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对宝宝说?你来学一学。

猜猜狐狸妈妈会怎么做7
看看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仔细看,待会儿请你来介绍你看到了什么。

1、观赏PPT地5-10页:
*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说一说。

*狐狸妈妈是怎么走路的?它为什么要这样走?
*狐狸妈妈找到了什么?它又是怎么走路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听一听,故事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故事地5-10面)
小结:为了让小狐狸快点吃到葡萄,狐狸妈妈.300168.再累也不停下来。

2、观赏PPT第11-13面:
*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为什么要停下来?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听听你们发现的和故事里讲的是不是一样?(教师讲述故事第11—13页)
小结:妈妈为了宝宝能吃到好吃的东西,走了那么远的路,实在是太累了,妈妈真辛苦!
三、我的好妈妈。

*你的妈妈辛苦吗?
*片上的一个葡萄里记录下你觉得妈妈最辛苦的地方。

要求:时间为5分钟,让大家能明白是什么。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介绍。

(教师以“你的妈妈真辛苦”、“你的妈妈真不容易。

”烘托)
观赏妈妈照顾孩子的图片或录像。

小结:妈妈为宝宝做那么多的事情,再累也不怕。

四、伟大的妈妈
1、教师讲述故事第14—16页:
*看看是谁来了?他正往狐狸家走,怎么办?
*猜猜这么严重的一件事,狐狸妈妈会怎么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如果狐狸妈妈不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
2、观赏PPT第19-24面:
*小狐狸为什么又哭了?
小结:小狐狸明白了妈妈的爱,所以哭了。

*你的妈妈为你做什么事,你也会感动?
*猜猜小狐狸会怎么说?怎么做?
*你的妈妈也为你做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做?怎么说?
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画在剩下的“葡萄”里,记得带回去对妈妈说、为妈妈做。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